一代骁将李如松
一代骁将李如松
关注数: 29
粉丝数: 588
发帖数: 19,392
关注贴吧数: 112
一篇关于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军事差距的论文 虽然是大路货,但是颇为经典 仅供大家参考之用
明初永乐北伐实际兵力考辩——五十万大军的神话传说 长期以来,永乐北伐的兵力一直被认定为五十万和三十万这两个数字,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永乐北伐看成是一场明军依靠人海优势对蒙古人进行“群殴”的战役。但是,经过本人对永乐北伐期间粮食调用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五十万还是三十万,其数字都是荒谬的。 首先回顾一下明军当时的后勤运载量和调兵记录究竟如何。 明初的记载,其可信度首推《明实录》和一小部分类似于《北征录》这样当时人撰写的笔记。《皇明通纪》《鸿猷录》等书虽然也是价值不菲的鸿篇巨著,但由于成书当时《明实录》尚不是能够随意示人的著作,许多记载需要著书者通过自己收集的史料研究论证(这也正是他们的价值所在),因此其在某些历史记载方面的可信度较之《实录》要低。 这是《皇明通纪》的记录,之前在粗议一文中已经进行过援引。当时由于本人犯懒,在援引明军载运的粮食数目时,只查阅了《皇明通纪》一书,因此就有网友提出了异议,指出了《皇明通纪》之前记录的兵力数“十余万骑兵”。那么,《实录》中关于明军征兵是怎样记录的呢?
东亚军事战术能力的最后辉煌——明初军事形态(洪武篇)
大明帝国罗马兵团标枪 燕军预作长(矛赞),约六七尺,横贯铁钉於端,钉末有逆钩,令勇士直前掷之,直贯其盾,亟不得出,动则牵连。乘隙急攻之,庸军弃盾走。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东亚军事战术能力的最后辉煌——明初军事形态(洪武篇)
东亚军事战术能力的最后辉煌——明初军事形态(洪武篇)
东亚军事战术能力的最后辉煌——明初军事形态(洪武篇)
孟尼利克二世——黑非洲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
孟尼利克二世——黑非洲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
孟尼利克二世——黑非洲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
孟尼利克二世——黑非洲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
大家怎么看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 同等兵力,阿杜瓦换成大英能胜吗
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超过四米的超长枪——明长枪
一味复古,于实务何用之有?自强之国,必以西化为先! 日本就是典型例子 传统文化固然是重要的软实力,但当今世界的主流是依靠传统文化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影响力并圈钱,要富国强兵还得把西化放在首位!
明朝宝船长度基础辨析考(转载,原作者某西某瑞)
明朝宝船长度基础辨析考(转载,原作者某西某瑞)
武备志中记载的,中国明代双手剑术
武备志中的中国古代双手剑术
宋初北伐失败是因为缺马,那看看明初是怎么成功的!
宋初北伐失败是因为缺马?那看看明初怎么成功的!
关于徐光启的连环画
大明西方党表示将把此吧改为活动桥头堡! 诸公还不速速来援!
明初永乐北伐实际兵力考辩——五十万大军的神话传说 http://tieba.baidu.com/p/1869463890 本文所引用的后勤资料均出自此贴,如有异议请先翻阅此贴
谁能搞到杜桑卢维杜尔的资料? 海地独立战争的资料,谁有,急求
棍子曰
一代骁将李如松告全国人民
八里桥之战,清军是花了多久集结起来的? 如题,有木有清史高手或者中国近代军史的高手可以为我解答一下
本人经过整理列出的部分古代军队后勤数据,以供诸位参考 以后再碰上百万大军党,诸位可以用这些数据换算一下。 所谓百万大军党的嘴炮,在这些数据面前将不攻自破。
冷吧大型史诗节目 痛打百万大军党·第一部 本次开篇以永乐第一次北伐为例,详细分析中国古代军队的动员力。 不同于上次,这次是详细分析哦亲。
可笑宋粉犯二,妄吹西夏兵广,称说大明无敌手,且看交趾爆西夏 一楼送给不要face的宋粉
谁有武刚车的具体形制? 载运量,需要多少牲口拉,车夫数量等等 要武刚车的! @liuyuanyeye 你有木有帮帮我
欧式马蹬,究竟是“长蹬”?还是普通长度马蹬。 @狂吃生鱼片 此贴我会系统的把东西都贴出来,贴完了咱们再战。
谁有阿杜瓦战役的详细资料? 谁有!我只看过百科上那个版本的。
这,莫非明军师承大摩尔?不对,是摩尔师承大明! 大明帝国可凭此阵菊爆西班牙大方阵否
潜艇兵一天伙食2000元,这是要逆天啊!
拥有高桥马鞍,具装和马镫的南北朝鲜卑骑兵是当时世界第一的骑兵 如了个题,不服来辩
从马鞍看中国历代骑兵战术的发展特点粗议 由于我手中辽金夏的资料基本没有,因此遗憾地告诉大家辽金夏的骑兵马鞍本人无法补全,希望有高人能补全(最好是老周) 另外我这是粗议,很多细节诸如唐末、五代之流都是没有的,一方面是因为本人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大家看。
日本骑兵用没用过高桥马鞍? 我发现一般农耕或者游牧民族都用过高桥马鞍,那么日本用过否,求图像资料。
中国历史上禁止民间持有武器吗 本文纯属无聊发泄,因为是爪机所以全凭记忆,可能有偏差但大体应该是对的。
有没有日本通能帮我解答下 日本历史上是否大规模出现过骑兵装备高桥马鞍的情况?如果有或者可能有最好给我几张画,再把时代标出来给我,谢谢
中国的所谓孝道,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一提中国的孝道,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与世俗道德的联系。然而,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欧亚其他地区的家庭伦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某些地方相谬!可见,单纯的将之视为道德规范,恐怕未必准确。
双手端枪冲锋究竟意义何在?? 不能理解,怎么想都是夹枪更稳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另一只手缓冲一部分反作用力,而端枪则没这个属性。 如果端枪冲锋,一旦撞上目标,很可能反作用力会直接把自己撞下马。 而夹枪的话,撞上了也可以靠另一手缓解一部分。 看鲜卑壁画,以及其他朝代的画作,都能看到很多端枪冲锋的,难道这帮人不怕反作用力?
永乐北伐兵力粗议(无料版) 爪机无聊,发个粗议,只标出处不上原文敬请见谅。
吧主你这么封人太不对了! 怎么可以对我见一次封一次呢?中世纪吧不是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吗?
大明永乐陛下之军完暴同期法兰西,不服来辩 懒得发资料了,法兰西英吉利同期的矬有目共睹,相信道理不言自明。一句话概括,一片水坑泥地,大明就能对法兰西创造史诗胜利。
遇到一个严峻的问题 古代随军运输的粮食,是脱过壳的还是没脱壳的?脱壳后的粮食质量损失大吗?最后,谁有古人一日吃喝量的数据?这个问题很重要,请高人认真解答。
关于明朝历史上有没有过耶尼切里级别的步兵的讨论 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基调 有没有这种级别的步兵,需要用史料说话,而不是用脑补。我想这一点广大冷吧童鞋肯定都是一致赞同的。 其次,关于这种级别步兵的确定,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必须讲清楚。所以二楼我就留给查理曼小帝同学。 最后,此贴一两个桥段估计无法从根本上确定问题,因此估计会是一场持久战。不过因为我白天没办法发资料,所以请大家要有一定的耐心。
非钓鱼非空对空,只求长弓数据 现在看到的关于长弓的数据都是极限状态下的最大射程,最佳成绩等。但我想知道的是,英国应该有长弓手的训练标准,即长弓手达到什么水平后算合格并可以投入战斗。
关于“阿Q说天朝发明了纸”一文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的,但是既然吧主认为有这个必要,那么我就写一点出来给大家解解惑(本人非常懒)。 该文在某些方面的思路是正确的,但问题也很突出——过于夸张的地图炮使得该文不仅没营养还毒性十足······ 关于该文现代的内容,因为本人主要关注古代史,因此对现代内容不甚了了,也不做评论。
这里都是二战一战的英军啊 难道不能来点排队枪毙时代的英军么?
明初长枪到底有多长?明丈又有多长? 迄今为止只见过一丈三尺的记录,是洪武年间的。只知道明军刚兴起时长枪兵一直是一只被高度重视的部队,但关于其具体枪长的记录却非常罕见。求哪位通读明通鉴或者明实录等明初史料的人助我解惑。
请问明代的杨家枪马家枪和沙家枪 这些在嘉境年间极度兴旺的枪术,最早兴起于何时?有没有比较了解的。
移民木星的卫星 通过摄取木星上的能源过日子,可行否?貌似土星木星都拥有带水的卫星。
大家怎么看待吴起这个人 杀妻拜将,亲死不顾。助鲁败齐,强魏退秦。每入一国,亲贵憎之。楚地遭嫉,身死箭下。我个人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公德上的缺陷,但私德确实令人诟病。
非常感谢阁下能听我的劝说,顺便说说关于历史论文的转载 一定要慎重,网上的历史论文有很多猫腻,许多人为了各自的目的胡编故事甚至胡编史料。如果没有明确地考证过,千万不要轻易相信
关于明军的枪长 首先,之前有谁说过中国有没有超长枪之类的,质量好坏之类的,与我无关。我发这些无意与谁争什么,如有异议可以用资料讨论。 其次,中国很大,各地区情况又有所不同。可能这里用五六米甚至七八米的长枪,那里却在用二、三米的短枪,所以这些东西不能代表整个明朝军队的武备状况。 最后,布阵方面明军的长枪用法各地也不一样,有些地区如川军喜欢使用纯阵,而其他地区如江南戚家军则使用长枪与其他兵器混编的方阵。因此一地或一人的长枪用法不能代表整个明军对长枪布阵的使用情况。
鸦片战争我们是否应该像日本感谢美国那样感谢英国人? 如题,如果没有英国,没有外来势力打开我们的国门,我们无疑将永远停滞不前。但这场战争又无疑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诸位认为,我们应当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这场战争呢?
关于后金军的战法 我也只是转一转冷吧总结的东西,实际上关于后金军战法的记载,满文老档最多。后金的军队,一般都是骑马机动,下马步战。骑兵当然有,只不过不像蒙古等游牧民族那么强大,也算不上军队的主角
鸦片战争的真相 既然有网友提到英国“侵略”中国,那么咱们就秉承以证据为原则转文一篇,让大家看看到底鸦片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我们的教科书错在哪里。 这篇文章有可能一部分人已经看过,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应该没看过,再强调一遍该文系转载。
中世纪欧洲佬吃肉吃的比天朝多啊!为什么饮食文化反而不如天朝? 如题,难道是调味不佳的缘故?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