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弥尼 龙弥尼
我是一只鬼
关注数: 3 粉丝数: 1,155 发帖数: 18,716 关注贴吧数: 2
《地平线5》【稀有车-季节赛-拍卖行】链条机制终究谁从中获益? 2006年至今,我的主要时间都花在《Live for speed》《尘埃拉力赛》《Rfactor》《神力科莎》这些拟真向的赛车游戏。由于专业模拟向的赛车游戏基本不存在任何车辆限制锁定的机制,所以我对游戏车辆限定机制没有多少涉猎。 受短视频影响尝试接触了一下《极限竞速:地平线5》,一开始就感觉非常不对味。这游戏居然存在一个非常奇葩的【稀有车】机制,我就想任何机制背后一定存在一条利益逻辑,那么问题来了 【稀有车】这项机制的设定初衷是为了维护谁的利益??????? 作为玩家角度而言,我对【稀有车】等一系列限定属性的机制都是嗤之以鼻的,我认为至少从我个人以一个玩家的角度看来,这项机制只对我的利益产生的侵害,而没有任何获益。 后来我发现了【拍卖行】机制和【季节赛 】机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逻辑链。 《极限竞速:地平线5》首先不是一个贩售游戏币的氪金机制游戏,那么从游戏厂商的利益角度来看为什么要设计【稀有车】【季节赛】【拍卖行】这三项存在潜移默化相关性的机制呢? 先说结论:那就是为了最大化的增加线上玩家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这样一来可以保证联机玩家数量,延长线上模式玩家在线数量,避免鬼服。再来可以通过在线玩家数量去吸引更多的新玩家购买游戏。 厂商想要维持游戏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这本来是一件对于玩家厂商双赢的事情。但是制定了【稀有车】这样的机制,又无异于侵害了许多玩家的利益。 原因如下: 首先并不是所有玩家都对季节赛的项目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猜谜语找地方拍照打卡,或者做一些匪夷所思的谜语挑战的任务实在让人很无语,不进行百度实在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无效尝试探索,而且内容毫无趣味性。一整个季节赛除了《国王游戏》有点游戏性以外,绝大部分就我个人而言都感觉相当无聊。与其让我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季节赛,我宁可开着车满世界溜达、探索、漂移、爬山、改车、调车、竞速、刷圈。然而当我提出对【季节赛】的不感兴趣的时候招来了诸多玩家的DISS。我就纳闷了?一个赛车游戏,或者说一个开放世界的玩车游戏的核心内容难道不就应该是我干的这些【我宁可开着车满世界溜达、探索、漂移、爬山、改车、调车、竞速、刷圈。】事情么?不喜欢玩【季节赛】的谜语人任务,不喜欢经营【拍卖行】的投机倒把,专注于探索该游戏提供的玩车游戏性反而成为了遭人口诛笔伐的不务正业? 这游戏我已经玩了469小时了,我一半的时间到处溜达,一半的时间改车、调教、竞速刷圈。反而被一众喜欢在拍卖行投机倒把的【高端玩家】鄙夷唾弃了。 我认为这个游戏,你去竞速、逛街、爬山、越野、拍照、涂装。都是非常正儿八经的汽车游戏玩法。怎么着现在不喜欢做个投机倒把的【拍卖行】二道贩子或者是【季节赛】工具人也要被伪车迷玩家嗤之以鼻了是吧? 作为一款赛车游戏,不把SF90、F8、LT765、STO、SV-J、GT3 RS、这些主流热门的竞速超跑通过与赛车运动本质内核正相关【刷圈、竞速、驾驶技术性挑战项目】的内容项目奖励给那些真正热爱赛车运动、赛车文化的玩家。却要通过【季节赛】和【拍卖行】这种坑爹机制奖励给那些【网游业务工具人】和【投机倒把二道贩子】 人性大都是趋同的,促使人性产生变化的往往就是机制运行的行为逻辑。这样畸形扭曲的奖励机制,我认为只能培养滋生大量不务正业的【伪车迷】,而不会刺激增长更多真正热爱赛车运动文化的【真车迷】。 当然我并非是想把这个游戏贬低的一无是处,我只是就事论事的认为【稀有车】和【拍卖行】是典型的损害真赛车玩家利益的垃圾机制。 它只会把玩家本该投入到研究汽车调教改装或者赛车涂装或者驾驶技巧的时间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投机倒把上。 某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要替厂家洗地,来批评讽刺我。要知道游戏不是工作,核心向是以娱乐性的体验去获取成长奖励,而脱离趣味性和游戏内核的一切形式的索取奖励过程中的时间精力消耗,都等同于是在氪金或者肝,都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这些属性也是当年电子游戏被抨击为电子海洛因的罪证之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国家出台法律限制禁止一切具有开箱机制的游戏。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