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履带车旅行者 半履带车旅行者
关注数: 99 粉丝数: 941 发帖数: 54,592 关注贴吧数: 18
党卫军用MP44硬刚苏军人海 MP 44突击步枪大规模投入使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第12党卫军青年师的26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这个单位部署了大量的MP 44突击步枪,被当做救火队活跃在东线。 1945年3月初,青年师奉命对苏军防线发动进攻以巩固德军在匈牙利南部的桥头堡。该营被当做进攻主力在3月7日率先发动攻势,以压倒性的步兵火力优势攻占了苏军占领的奥东-普施塔镇,并缴获了大量苏军重型反坦克炮(76.2mmZiS-3),整个过程用了不到5个小时。该营随即继续往苏军后方突击,夺取了苏军在伊加尔的通讯站,并多次击退苏军步兵发动的反击。 3月11日,该营接到命令强攻附近的西奥运河并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威胁苏军腹地。苏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该营凭借压倒性的步兵火力优势,通过铁拳和MP 44突击步枪,硬生生在苏军防线上砸开一个缺口,随即在当天傍晚占领了河对岸建立桥头堡,当天夜晚苏军组织了多次反击尝试夺回阵地,但被该营击退,MP 44突击步枪的火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苏军一再发动反击,该营死守不退,还通过反突击攻陷了桥头堡旁边的220高地,改善了该桥头堡的防御条件。对此苏军恼羞成怒,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步坦协同联合攻势企图将德军打回河对岸去,但这次攻势依旧被击退。 德军步兵凭借铁拳和MP 44以血肉对抗数倍于自己的苏军步兵和坦克,遭受了严重损失,到了这天晚上全营只剩下481人,192把步枪,76把手枪,22把冲锋枪,33把MP 44突击步枪和61发铁拳,尽管装备和人员损失惨重,如此德军士气依旧旺盛。 到了3月14日,苏军再次发起团级规模的进攻,依旧被该营击退。 然而到了3月15日,苏军在斯图尔维森堡的突破严重威胁到了第12党卫军青年师的后方,导致2营不得不撤出桥头堡以保存兵力进行突围。 3月16日,该营有序撤回河对岸,由于苏军在14日损失过于惨重,并没有给该营撤退带来任何麻烦。
党卫军用MP44硬刚苏军人海 MP44突击步枪大规模投入使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第12党卫军青年师的26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这个单位部署了大量的MP44 突击步枪,被当做救火队活跃在东线。 1945年3月初,青年师奉命对苏军防线发动进攻以巩固德军在匈牙利南部的桥头堡。该营被当做进攻主力在3月7日率先发动攻势,以压倒性的步兵火力优势攻占了苏军占领的奥东-普施塔镇,并缴获了大量苏军重型反坦克炮(76.2mmZiS-3),整个过程用了不到5个小时。该营随即继续往苏军后方突击,夺取了苏军在伊加尔的通讯站,并多次击退苏军步兵发动的反击。 3月11日,该营接到命令强攻附近的西奥运河并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威胁苏军腹地。苏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该营凭借压倒性的步兵火力优势,通过铁拳和MP 44突击步枪,硬生生在苏军防线上砸开一个缺口,随即在当天傍晚占领了河对岸建立桥头堡,当天夜晚苏军组织了多次反击尝试夺回阵地,但被该营击退,MP 44突击步枪的火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苏军一再发动反击,该营死守不退,还通过反突击攻陷了桥头堡旁边的220高地,改善了该桥头堡的防御条件。对此苏军恼羞成怒,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步坦协同联合攻势企图将德军打回河对岸去,但这次攻势依旧被击退。 德军步兵凭借铁拳和MP 44以血肉对抗数倍于自己的苏军步兵和坦克,遭受了严重损失,到了这天晚上全营只剩下481人,192把步枪,76把手枪,22把冲锋枪,33把MP 44突击步枪和61发铁拳,尽管装备和人员损失惨重,如此德军士气依旧旺盛。 到了3月14日,苏军再次发起团级规模的进攻,依旧被该营击退。 然而到了3月15日,苏军在斯图尔维森堡的突破严重威胁到了第12党卫军青年师的后方,导致2营不得不撤出桥头堡以保存兵力进行突围。 3月16日,该营有序撤回河对岸,由于苏军在14日损失过于惨重,并没有给该营撤退带来任何麻烦。
1944年德军用MP43/44取代班用轻机枪的测试和结论 感谢三炮提供的资料。 1944年德军对于MP43/44突击步枪的投入使用进行了诸多测试,其中需要解决的疑问有以下几点: 1,突击步枪可以部署的数量有多少?应该怎么部署?2,突击步枪有哪些缺陷?3,突击步枪创造了什么新的步兵战术?4,一名士兵携带720发弹药能否满足需求?5,突击步枪上刺刀是否必要?6,若整个步兵班都装备突击步枪,那还有没有必要装备班用轻机枪?7,基于第6点,连级应该部署多少轻重机枪?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德军对投入了MP43/44的测试部队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 - 班用轻机枪并不是必要的,可以按照需求部署。 原因如下: 1,MP43/44在400米范围内有压倒性火力优势,每个装备的步兵等于一个“迷你机枪手”。由于1943年后德军趋于防守任务为主,因此在东线大平原地区,有轻机枪可以弥补400米外的火力需求。但在地形复杂地区,例如森林沼泽,射程有限,突击步枪在部署上相对于轻机枪有压倒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优势,更好的发挥火力。 2,由于德军弹药紧张,兵员素质下降,轻机枪的远射程可能加剧弹药损耗,新兵胡乱开火,导致敌军接近后反而因为机枪哑火导致班组火力下降,机枪手和副机枪手弹药手三个人要是装备MP43/44而不是轻机枪,反而能节约子弹,增加400米主要交战距离的火力输出。 总结:德军在1944年部署的全STG44突击排以全STG44的两个班和一个装备两挺MG42的重火力三班组成,说明实际部署上,德军确实尝试减少班用轻机枪的部署,但依旧没有放弃班用轻机枪。
1944年德军测试MP43是否能取代班用轻机枪的结论 感谢三炮提供的资料。 1944年德军对于MP43/44突击步枪的投入使用进行了诸多测试,其中需要解决的疑问有以下几点: 1,突击步枪可以部署的数量有多少?应该怎么部署? 2,突击步枪有哪些缺陷? 3,突击步枪创造了什么新的步兵战术? 4,一名士兵携带720发弹药能否满足需求? 5,突击步枪上刺刀是否必要? 6,若整个步兵班都装备突击步枪,那还有没有必要装备班用轻机枪? 7,基于第6点,连级应该部署多少轻重机枪?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德军对投入了MP43/44的测试部队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 - 班用轻机枪并不是必要的,可以按照需求部署。 原因如下: 1,MP43/44在400米范围内有压倒性火力优势,每个装备的步兵等于一个“迷你机枪手”。 由于1943年后德军趋于防守任务为主,因此在东线大平原地区,有轻机枪可以弥补400米外的火力需求。但在地形复杂地区,例如森林沼泽,射程有限,突击步枪在部署上相对于轻机枪有压倒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优势,更好的发挥火力。 2,由于德军弹药紧张,兵员素质下降,轻机枪的远射程可能加剧弹药损耗,新兵胡乱开火,导致敌军接近后反而因为机枪哑火导致班组火力下降,机枪手和副机枪手弹药手三个人要是装备MP43/44而不是轻机枪,反而能节约子弹,增加400米主要交战距离的火力输出。 总结:德军在1944年部署的全STG44突击排以全STG44的两个班和一个装备两挺MG42的重火力三班组成,说明实际部署上,德军确实尝试减少班用轻机枪的部署,但依旧没有放弃班用轻机枪。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