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履带车旅行者
半履带车旅行者
关注数: 99
粉丝数: 941
发帖数: 54,592
关注贴吧数: 18
脱裤队长克鲁格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案例:德军连长代理下级突击队领袖(少尉)克鲁格的事迹。 这位帝国师元首团的代理连长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接替负伤的连长战斗在一线,两次轻伤不下火线,并且冲锋在前鼓舞部下。 当他的连侧翼被苏军T-34坦克威胁的时候,他手持单兵反坦克武器冲上去和坦克肉搏。肉搏期间他腰间的一枚烟雾弹被苏军子弹击中激发,他因此在前线当场脱下裤子和内裤,光着下半身继续战斗。 他在随后7月14号的交战中阵亡,死后追授骑士铁十字勋章。 这次战斗后的记录表明,克鲁格带领部队: 击毙苏军180人, 缴获18支反坦克枪, 16挺重机枪, 27挺轻机枪, 9门重型迫击炮, 38支冲锋枪, 1门47毫米反坦克炮, 120支步枪, 1辆T-34坦克(肉搏瘫痪), 俘虏200名苏军士兵。
希姆莱打手枪 真的是打手枪
德军防磁装甲 德国人在部署HHL磁性反坦克雷后,针对性给车辆做了水泥涂层作为防磁处理,这种反制措施是为了防止盟军也部署磁性反坦克雷。1944年后,为了减少工时,很多车辆去除了防磁涂层,节约时间。
两个美国士兵把玩缴获的德国的“装甲噩梦”火箭筒,这种88毫米口径的火箭筒可以轻易在200米击穿任意盟军部署的中型坦克。
戈林的手办 戈林和他的马车手办。
1942年东线,一辆被抛弃的231八轮重型装甲车正在被拖出路边救援,可以看到231炮塔上的白色条纹,这是防空识别标识。
德军鬼火少年 摩托车在战争期间作用很大,是传令兵的血汗宝马
泥泞中的空降猎兵 1941年巴巴罗萨时期,三个伞兵穿着早期跳伞服,蓬头垢面。
1941年巴巴罗萨初期,一个德国步兵班在进攻,可以看到最靠近镜头的步兵身后背着迫击炮的炮架
1940年红场阅兵 满满的压迫感,苏德拍这些照片的时候选取的角度和拍摄效果异曲同工。
被击落的德国飞机 一战时期,没有降落伞
德意志洗车行 洗不好,不收费
德军炮兵观测气球 这种一战时期的利器,二战也有使用。在缺乏空中观测的时候,炮兵观测气球可以有效提供地理信息数据,观察敌人的情况。
德军遥控爆破车 314装甲连(无线电)的宝沃IV型遥控爆破车以及代号为02的三号突击排无线电操控车,注意这款三号有三根天线用于通讯和遥控。 宝沃IV型是一种无线电遥控的大型爆破车,可以携带500公斤炸药,允许操作者在安全的距离操作,开往敌方雷区引爆地雷,排除出一条安全的进攻路线。 这种车辆可以由乘员驾驶到前线,再由遥控车接管操作,免去工兵排障可能带来的伤亡。
联邦的白色恶魔 酷似0079最初降落北美和卡尔玛的伏击部队对抗的场景
北非残党接收GP02
德军四眼仔 一名德军有线电话通讯兵
109战斗机是德国服役时间最长,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斗机,作为德国空军的主心骨见证着帝国的兴起和毁灭。
哎哟这个法语,难学 美国宪兵在拿着小本子学法语
德国防空部队 消防员也是防空部队的一员,对于轰炸后的救灾工作,他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德国人操V1和日本同行的对比 1944年2月希特勒组建了易北河敢死队,由此衍生了人操V1的研发,用于抵御盟军即将在西线发起的登陆。改机型的测试一直不尽人意,同年9月的第一次试飞以失败告终,该项目随后被终止,资源被分配到更有用的项目里去。 综合比较三者性能: 原版人操V1(Fi-103R) 时速:650公里 射程:300公里 滞空时间:30分钟 能否跳伞:能 弹头重量:85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He-111母机一次携带两枚 日本仿制版人操V1(梅花特攻机) 时速:630公里 射程:280公里 滞空时间:未能测试 能否跳伞:不能 弹头重量:25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一式陆攻母机一次携带一枚 日本重新开发版本的人操V1(MXY-7樱花特攻机) 时速:648公里 射程:37公里 滞空时间:数分钟 能否跳伞:不能 弹头重量:120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一式陆攻母机一次携带一枚
人操V1和日本同行的性能对比 综合比较三者性能: 原版人操V1(Fi-103R) 时速:650公里 射程:300公里 滞空时间:30分钟 能否跳伞:能 弹头量:85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He-111母机一次携带两枚 日本仿制版人操V1(梅花特攻机) 时速:630公里 射程:280公里 滞空时间:未能测试 能否跳伞:不能 弹头重量:25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一式陆攻母机一次携带一枚 日本重新开发版本的人操V1(MXY-7樱花特攻机) 时速:648公里 射程:37公里 滞空时间:数分钟 能否跳伞:不能 弹头重量:1200公斤高爆炸弹 发射方式:空射,一式陆攻母机一次携带一枚
1941年德国士兵装备一览
哎哟,被碰瓷了 我新机的漆给人碰了,这又要去4s店维修的。
有线电话兵和111 一个野战机场的伪装停机坪旁,两个有线电话兵在停靠的He-111轰炸机旁边架设线路并进行测试。
潜艇指挥官 今天天气很好,出来干活咯
九死一生的B-17轰炸 这张照片在1944年7月14日拍摄,图中可以看到一架轰炸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美国B-17重型轰炸机被当地88mm防空炮直接命中。 B-17的机鼻被完全撕裂,投弹手当场阵亡,导航员也失去行动能力,飞机随即坠毁,所幸剩下的乘员都得以跳伞逃生。
25装的251 注意车头的师徽。
1945年虎王拖曳测试 1945年1月初,德军为了研究虎王的回收能力,对虎王的拖曳勾进行测试,测试使用了两台虎王(编号280354和280356)和一台初期生产型猎虎(编号305004,使用保时捷悬挂),通过猎虎拉笨重的虎王。 测试结果成功,虎王的拖曳勾可以承受应当的拉力不受损害。
俩难兄难弟 猎虎拉虎王
俩难兄难弟 猎虎拉虎王
1941-1942年在251车内拍摄的照片,乘员养的宠物猫好奇地触碰机枪的弹链
艾丽卡与半履带摩托 德军装备的Sd.Kfz.2半履带摩托是一款多用途载具,在柏林战役期间作为艾丽卡的坐骑方便她们跟随部队穿梭在柏林街头。这些是画师朋友们给艾丽卡画的图片。
艾丽卡与半履带摩托 德军装备的Sd.Kfz.2半履带摩托是一款多用途载具,在柏林战役期间作为艾丽卡的坐骑方便她们跟随部队穿梭在柏林街头。这些是画师朋友们给艾丽卡画的图片。
德国南线,北非战区的一架低飞的109战斗机,迷彩和地面完美融合了
小牛车耕地 I号坦克配扫雷组件
VVS的胜利欢呼 打下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啦
猎虎重型驱逐坦克 1944年
希特勒的最后一战 在1918年9月底,希特勒所属的巴伐利亚第十六后备步兵团整装待发重新开往前线,并参与了第五次伊普尔战役(Fifth battle of Ypres)。 希特勒的战友,同为通讯兵(传令兵)的列兵伊南-维斯顿凯南(Ignaz Westenkirchner)描述了希特勒最后一次作战的经历: “我们再一次来到这片故土,自1914年来已经在这里作战三次了。如今我们需要再次征服这里,一寸一寸地.......在1918年10月13日晚至10月14日,某种比那些咆哮着无停歇的炮火更可怕的东西正在蠢蠢欲动.......炮火停止了,战场也渐渐平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腐烂,刺鼻的味道。战壕里的士兵交头接耳,传言渐渐在士兵间传开,据说英军准备用氯气(Chlorine gas)攻击我军的阵地。我们至今从未被这种毒气攻击过,然而如今无人区布满了这种气体,并渐渐向我军阵地飘来。我将身子探出战壕查看,而我所见到的是一片地狱的景象,遭到毒气攻击的士兵发出撕裂的悲鸣,正如稻草人一般在战壕里舞动。我见状赶紧戴上自己的(防毒)面具。我被浓密的毒气所包围,伸手不见五指,长达数个小时。终于有一个士兵坐不住了,他爬出战壕并一把摘下脸上的面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在哽噎,抽搐,窒息,死去........” 毒气攻击一直持续到天亮,不时还伴随零星的火炮攻击,伊南回忆道: “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希特勒赶回后方传递一份指令,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双眼早在他的防毒面具下溃烂,他强忍着烧灼一般的疼痛,尝试完成上头交代给他的指令。他近乎虚脱,双眼也不再好使,据他所说就如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雾,他跌跌跄跄地在战壕里走动,不时被东西绊倒。每次他都自己尝试站起来,然后没两步又会撞到墙上跌倒,每次他跌倒他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站起来,直到他站不了了,附近的士兵尝试搀扶他起来,他终于虚脱了。一把倒在满是泥泞的地上,眼睛里都是泪水。天知道医护兵花了多久才找到担架把他抬到后方!” 取自《青年希特勒》
阿道夫中毒的记述(一战) 在1918年9月底,希特勒所属的巴伐利亚第十六后备步兵团整装待发重新开往前线,并参与了第五次伊普尔战役(Fifth battle of Ypres)。 希特勒的战友,同为通讯兵(传令兵)的列兵伊南-维斯顿凯南(Ignaz Westenkirchner)描述了希特勒最后一次作战的经历: “我们再一次来到这片故土,自1914年来已经在这里作战三次了。如今我们需要再次征服这里,一寸一寸地.......在1918年10月13日晚至10月14日,某种比那些咆哮着无停歇的炮火更可怕的东西正在蠢蠢欲动.......炮火停止了,战场也渐渐平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腐烂,刺鼻的味道。战壕里的士兵交头接耳,传言渐渐在士兵间传开,据说英军准备用氯气(Chlorine gas)攻击我军的阵地。我们至今从未被这种毒气攻击过,然而如今无人区布满了这种气体,并渐渐向我军阵地飘来。我将身子探出战壕查看,而我所见到的是一片地狱的景象,遭到毒气攻击的士兵发出撕裂的悲鸣,正如稻草人一般在战壕里舞动。我见状赶紧戴上自己的(防毒)面具。我被浓密的毒气所包围,伸手不见五指,长达数个小时。终于有一个士兵坐不住了,他爬出战壕并一把摘下脸上的面具,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在哽噎,抽搐,窒息,死去........” 毒气攻击一直持续到天亮,不时还伴随零星的火炮攻击,伊南回忆道: “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希特勒赶回后方传递一份指令,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双眼早在他的防毒面具下溃烂,他强忍着烧灼一般的疼痛,尝试完成上头交代给他的指令。他近乎虚脱,双眼也不再好使,据他所说就如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雾,他跌跌跄跄地在战壕里走动,不时被东西绊倒。每次他都自己尝试站起来,然后没两步又会撞到墙上跌倒,每次他跌倒他就得花更多的时间站起来,直到他站不了了,附近的士兵尝试搀扶他起来,他终于虚脱了。一把倒在满是泥泞的地上,眼睛里都是泪水。天知道医护兵花了多久才找到担架把他抬到后方!” 取自《青年希特勒》
Doyle大佬聊斐迪南初战 Hilary Louis Doyle在乘员质量和坦克性能孰高孰低的讨论上讲到: "German vehicle that gets bad press is the Ferdinand Elefant, everyone reads about how bad it was, no machine gun for close-in combat and so forth. However that's completely wrong becaus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units had that, one was a former Sturmgeschütz unit, they were great, they really did devastation with those vehicles. The other unit was a Panzerjager...lads, who were driving around with trucks with Pak 37s, and when they got them they sai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invulnerable. So they drove around thinking they were invulnerable and they lost all their vehicles. so it's very much depending on who was using them. The Sturmgeschütz guys knew from 1940, 1941 and so how you stayed quiet, you waited and you took out the target. you didn't go driving around in this big armored fortress." 翻译: "在德国装甲战斗车辆里斐迪南和象式都缔造了不好的名声,很多军迷都读到这辆车有多么糟糕,没有车体机枪导致没法近距离交战等等弊病,然而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 有两支部队使用过斐迪南式,其中一支的前身是突击炮营(653营),他们棒极了,确确实实将这辆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给敌人造成惨重损失。 另一支的前身是坦克歼击营的小伙(654营),这些人此前就是乘着他们的卡车拖着Pak37作战的,当他们见到斐迪南式的时候,他们中有人回忆到他们当时觉得天下无敌,所以他们就开着这些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坦克横冲直撞,损失掉了近乎所有的坦克。 即使性能多优秀的坦克其作战能力取决于乘员素质。那些开突击炮的人早在1940-1941的磨练中锻炼出来了,你安静地等着,找到目标然后消灭掉就完事了,而不是驾驶这个机动堡垒冲锋。"
Hilary Doyle谈斐迪南初战 Hilary Louis Doyle在乘员质量和坦克性能孰高孰低的讨论上讲到: "German vehicle that gets bad press is the Ferdinand Elefant, everyone reads about how bad it was, no machine gun for close-in combat and so forth. However that's completely wrong becaus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units had that, one was a former Sturmgeschütz unit, they were great, they really did devastation with those vehicles. The other unit was a Panzerjager...lads, who were driving around with trucks with Pak 37s, and when they got them they sai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invulnerable. So they drove around thinking they were invulnerable and they lost all their vehicles. so it's very much depending on who was using them. The Sturmgeschütz guys knew from 1940, 1941 and so how you stayed quiet, you waited and you took out the target. you didn't go driving around in this big armored fortress." "在德国装甲战斗车辆里斐迪南和象式都缔造了不好的名声,很多军迷都读到这辆车有多么糟糕,没有车体机枪导致没法近距离交战等等弊病,然而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 有两支部队使用过斐迪南式,其中一支的前身是突击炮营(653营),他们棒极了,确确实实将这辆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给敌人造成惨重损失。 另一支的前身是坦克歼击营的小伙(654营),这些人此前就是乘着他们的卡车拖着Pak37作战的,当他们见到斐迪南式的时候,他们中有人回忆到他们当时觉得天下无敌,所以他们就开着这些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坦克横冲直撞,损失掉了近乎所有的坦克。即使性能多优秀的坦克其作战能力取决于乘员素质。 那些开突击炮的人早在1940-1941的磨练中锻炼出来了,你安静地等着,找到目标然后消灭掉就完事了,而不是驾驶这个机动堡垒冲锋。"
Hilary Doyle谈斐迪南初战 Hilary Louis Doyle在乘员质量和坦克性能孰高孰低的讨论上讲到: "German vehicle that gets bad press is the Ferdinand Elefant, everyone reads about how bad it was, no machine gun for close-in combat and so forth. However that's completely wrong becaus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units had that, one was a former Sturmgeschütz unit, they were great, they really did devastation with those vehicles. The other unit was a Panzerjager...lads, who were driving around with trucks with Pak 37s, and when they got them they sai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invulnerable. So they drove around thinking they were invulnerable and they lost all their vehicles. so it's very much depending on who was using them. The Sturmgeschütz guys knew from 1940, 1941 and so how you stayed quiet, you waited and you took out the target. you didn't go driving around in this big armored fortress." "在德国装甲战斗车辆里斐迪南和象式都缔造了不好的名声,很多军迷都读到这辆车有多么糟糕,没有车体机枪导致没法近距离交战等等弊病,然而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 有两支部队使用过斐迪南式,其中一支的前身是突击炮营(653营),他们棒极了,确确实实将这辆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给敌人造成惨重损失。 另一支的前身是坦克歼击营的小伙(654营),这些人此前就是乘着他们的卡车拖着Pak37作战的,当他们见到斐迪南式的时候,他们中有人回忆到他们当时觉得天下无敌,所以他们就开着这些他们认为’坚不可摧‘的坦克横冲直撞,损失掉了近乎所有的坦克。即使性能多优秀的坦克其作战能力取决于乘员素质。 那些开突击炮的人早在1940-1941的磨练中锻炼出来了,你安静地等着,找到目标然后消灭掉就完事了,而不是驾驶这个机动堡垒冲锋。"
德缴法国重型坦克 德军站在缴获的法国Char 2C型重型坦克前合影。
丢掉炮管的三号 照片拍摄于1941年8月,乌克兰地区。 这辆隶属于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群的三号H型坦克在乌曼近郊和苏军遭遇,并在交战期间失去了炮管。 车身可以看到编号447号车。
我要见局座! 我为联邦立过功,流过血,放开我,我要见局座啊! 老外做的图,转的
不列颠作战这件事吉翁怎么给公众解释? 不列颠作战无论哪个角度都是泯灭人性的,吉翁怎么给自己人和公众解释这件事?无论之前联邦怎么坏,你做这件事就失去公理了。那战争期间咋正当化这件事?一年战争后吉翁共和国怎么去解释这段历史?
德军缴获的蚊式轰炸机 德国空军警卫人员在保卫战果。
侧翻的Zdk.fz231 非常罕见的图片,6轮版本的231翻倒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到车底结构。
Do-17快速轰炸机 被德国人称为飞行铅笔的高速轰炸机,早期速度优于防护理论的产物。
初期生产型虎王的照片,确实是很美丽的坦克。
VK16.01试验车 测试时期的图片
德国飞行员吃帕飞丁 “我的飞行服大腿上的有个装地图的透明口袋,里面装着五六片乳白色的药片,药片大小和一片巧克力差不多大,标签上写着“帕飞丁”,是一种抗疲劳的药物。 当我稍微开始有些困意,便打开口袋撕开了两片药丸,但又怕药效不够,就再撕开了一片,我摘下脸上的呼吸面罩,一口气把三颗药丸塞在嘴里咀嚼着,很快药效就对我产生作用。 一切变得豁然开朗,我的心脏剧烈跳动,好似要蹦出来似的,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平静,甚至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都变得鸦雀无声,碧蓝色的天空如此明亮,甚至有些刺眼,一切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梦幻,好似我的意识穿越了驾驶舱,在飞机上方的天空自由飞翔,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让我身心愉悦,我随后精确地把飞机按照预定航向降落到了指定的机场。 当我着陆后,周遭的事物就如静止一般,就如一张优美的定格照片。我随后遇到了我们的军医斯培林医生,并向他讲述了我的经历,当他听说我吞下三颗药丸后倒吸一口凉气,他停止了我当天所有的飞行任务,甚至连接近飞机都被禁止了。” 取自《墨西拿海峡:战斗机指挥官日记》1971,作者Steinhoff, Johannes。
一名德国轰炸机驾驶员的迷幻经历 “我的飞行服大腿上的有个装地图的透明口袋,里面装着五六片乳白色的药片,药片大小和一片巧克力差不多大,标签上写着“帕飞丁”,是一种抗疲劳的药物。 当我稍微开始有些困意,便打开口袋撕开了两片药丸,但又怕药效不够,就再撕开了一片,我摘下脸上的呼吸面罩,一口气把三颗药丸塞在嘴里咀嚼着,很快药效就对我产生作用。 一切变得豁然开朗,我的心脏剧烈跳动,好似要蹦出来似的,但我却感到无比的平静甚至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都变得鸦雀无声,碧蓝色的天空如此明亮,甚至有些刺眼,一切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梦幻,好似我的意识穿越了驾驶舱,在飞机上方的天空自由飞翔,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让我身心愉悦,精确地把飞机按照预定航向降落到了指定的机场。当我着陆后,周遭的事物就如静止一般,就如一张优美的定格照片。 我随后遇到了我们的军医斯培林医生,并向他讲述了我的经历,当他听说我吞下三颗药丸后倒吸一口凉气,他停止了我当天所有的飞行任务,甚至连接近飞机都被禁止了。” 取自《墨西拿海峡:战斗机指挥官日记》1971,作者Steinhoff, Johannes。
虎王在巴黎 1944年拍摄的虎王纵队
被抛弃的猎虎 超重型驱逐坦克
德军装甲骑士 昨天看到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期间,曼施坦因有的部队缺乏突击炮,因此突击工兵和掷弹兵乘坐黄鼠狼坦歼进行战场,就觉得很斯巴达,黄鼠狼不仅现场用机枪和主炮压制苏军火力,还跟随步兵一起冲在第一线,不是突击炮酷似突击炮的表现非常硬核。
德军装甲骑士 昨天看到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期间,曼施坦因有的部队缺乏突击炮,因此突击工兵和掷弹兵乘坐黄鼠狼坦歼进行战场,就觉得很斯巴达,黄鼠狼不仅现场用机枪和主炮压制苏军火力,还跟随步兵一起冲在第一线,不是突击炮酷似突击炮的表现非常硬核。
德军装甲骑士 昨天看到1943年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期间,曼施坦因有的部队缺乏突击炮,因此突击工兵和掷弹兵乘坐黄鼠狼坦歼进行战场,就觉得很斯巴达,黄鼠狼不仅现场用机枪和主炮压制苏军火力,还跟随步兵一起冲在第一线,不是突击炮酷似突击炮的表现非常硬核。
美军提醒士兵戴头盔的警示板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