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癖子 三癖子
关注数: 9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52,299 关注贴吧数: 1
◆ 石 齐 画 集 ◆ 石齐(1939- )福建省福清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63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1976年调入北京画院搞创作至今。师承黄胄、刘海粟。1973年作品《迎春》参加全国美展,70至80年代创作了诸多佳作,曾得刘海粟、李可染、石鲁等名家的好评。80年代后,石齐致力于对中国画传统语言框架的突破与拓展,艺术风格有了重大转变。石齐艺术的第一个鲜明特点是将理念化的中国画笔墨语言本体论转变为方法论,它不局限于水墨画一路,而是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上溯秦汉唐宋,旁及西方艺术诸流派,以及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多种文化及视觉记忆的汇流点,由艺术语言的多样偶发性形成作品感性的振荡。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对于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的拓展,他在写意水墨和工笔之外,探索出一种写意性极强的动感色彩语言。第三个鲜明特点是他的空间处理与构图方式,都具有壁画般的自由和大气,由于水墨元素和色彩元素的并置、交错、叠压、混合,加之以具象的片断呈现,形成了作品中用色彩层次的冷暖推移和纯度变化与水墨层次和空白间隔来推移空间层次。石齐以牺牲自己70年代已有的水墨风格为代价,为中国画创新作出了极有个性的探索。曾应邀赴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及台湾等地举办画展。出版多本个人画集及专著。(殷双喜)
◆~黄~胄~绘~画~作~品~◆ 黄胄(1925-1997)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齐。河北省蠡景人。曾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炎黄艺术馆馆长。自幼酷爱绘画,曾从师赵望云。早年赴新疆写生,徒步八百里秦川,画了大量速写。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2年《苹果花开的时候》获全国美展一等奖。1955年调北京为军队专业画家。此时进一步深研历代名画、画论,把传统笔墨运用于创作中去,形成了以写意与重彩相融的独特风格。1957年《洪荒风雪》获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1959年《载歌行》、《赵集》、《丰乐图》等代表作品问世,“文化大革命”中黄胄赶驴三年,与毛驴相依为命,他的笔下的毛驴可与齐白石笔下的虾相媲美。1978至1985年,又是黄胄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欢腾的草原》、《牧马图》等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地。 为了精透传统笔墨技艺,黄胄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两次大量临摹古代精品。他主张“必攻不守”,以速写起家,在生活中积累了成千上万的速写。他认为国画家在生活中直接用毛笔搜集素材,才能与国画的笔墨功夫结合得好。黄胄以大批新意境、新技艺,展示出笔墨流畅、气度澎湃的佳作,给中国画坛开一代新典范。社会影响颇大,是一位中外盛誉的艺术家。(石齐)
最浪漫的事 (转载) 作者:amethyst([email protected])     一直就很喜欢赵咏华的这首《最浪漫的事》,不但因为它的清新纯真,更因为它梦一样的情结。在做梦的年龄,我也希望演绎一段平凡的浪漫。可我知道,那些故事里的浪漫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我只是奢侈地幻想着。   几个月前,终于告别了让我眷恋不舍的人,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以后的每一分钟,也许我无须过分夸张,可心中那淡淡的忧伤却总是挥之不去。在空闲下来的每秒钟我都会回忆我们的相识相知,回忆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回忆我们曾经说过的话,回忆他的样子。   我很难过,因为我觉得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了,我对每一个人说。   工作以后的生活根本不像在学校里那样逍遥自在,我日复一日奔波在三点一线之间,想为自己寻找一个生活的亮点都苦于无力,只有电话铃声响起,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想要重返校园,寻找昔日留下的嬉笑声。朋友们都蠢蠢欲动,我想也不止我一人不习惯这成人化的生活吧,所幸我们即将有一个假期可以相见,暂时逃避离开校园后的落寞,但是,我最盼望见的人距离我山水路迢迢,我没有办法重见他。   没有遗憾就没有期待,我是这样安慰自己,即使见不到他,我可以去做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或者想做而没做的事,尽量想得和他在我身边一样,不过,这样做到底是幸福是寂寞我无法预料,可我想试试。在电话里,我告诉他我要回学校去见见朋友们,他流露出那样羡慕的口吻,很想说些无关的话安慰他,可说出口的却总和我想的不一样。好吧,我想,我也许不应该去刺激他,这是他能力所不能及,撇开千山万水的路途不提,单位不开假期,父母不放心远程也是跨不过的坎啊。   虽然他不能来,可我还是日日盼望着这个聚会,毕竟那里曾经有过很多难忘的快乐。   早早地,我就买好了去学校的车票,就像小学生即将要去春游一样,睡不着觉,苦苦巴望着。终于,我又踏上了这方土地,多么熟悉的气息,虽然我从前那么不情愿地离开家里的温室来这里求学,可现在却完全不是当时的心情了。我欣喜地环顾着这里的一切,直到又见到了朋友们天真热情的脸,我更加觉得我属于这片天地。我们手拉着手攀谈着,分开的时间虽然不是很久很久,可是我觉得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我们从出了火车站一直不停地谈到学校,又找到了从前的感觉,我是那么开心,只是总是有着那么一丝遗憾,在那么多的面孔中,我找寻不到。   学校的人字型建筑已经在我们面前了,这段时间以来多少次在梦中从它下面穿过,每当我抬头仰望它时,它总是这么亲切,今天我终于回来了。和大家手挽手踩在学校的主干道上也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常常梦想的,一眼望过去,我多么希望有个人从远处朝我走来,就像从前一样,那么阳光、那么健康!思念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东西?可是,我竟然就看见了,真的,我看见他朝我走来,像从前一样,如果这是真的该多好,我一定会飞奔过去,告诉他我有多想,再也不放走他。真想有个人帮我证实一下这不是幻觉,我使劲揉揉眼睛,看到他向我绽开笑脸,多么清晰,那么多天来,他在我梦中都已经模糊了。天哪!   这是真的吗?可我几乎已经听到了他的呼吸声,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顾不了许多,我扑进了他的怀里,任泪水滂沱,他捧住我颤动的肩头,轻轻说好傻。为什么会这样捉弄我呢?   我抬起头,在模糊的视线中仔细地凝望他,他真的来了,来和我见面了!我要告诉每一个人。我以泪水来表达我的幸福和激动,他在我眼中一次次模糊,又一次次清晰......   我是怎么了呀?原来我的泪水浸染的只是我的枕巾,我做了一个多么浪漫的梦,他只是在梦中和我相见了,真不甘心就这样醒来,甚至没有好好看看,他是瘦了还是胖了。   拨通了他的电话,我多么希望他告诉我他会来,为我而来。或者我会求他为了我,来吧。可是,我始终是开不了口,他说,你说吧,如果你叫我来,我一定来。我说不,打死我也不说!这是我想说的吗?可我确实这样说了。明天我就要去了,可他还好好地在家里呆着,为了这千山万水,为了工作。我不想任性,如果他想来他就会来的,我执拗得很。我和他说好,到了学校见到大家,每天给他去两次电话,让他重新听一听大家的声音。
曹操的爱情 (转载) 作者:午夜的蝙蝠([email protected])     我手中的倚天剑在空中划出一道灿烂的光芒,就像是夜空中的流星,而这颗流星落下的地方是孙权。从这一刻开始,我用我手中剑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把我的名字写在了历史上。   我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群雄逐鹿天下,摇摇欲坠的汉室已根本没有能力去维护天下的秩序。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我曾想用所谓的仁义道德去创造一个新世界,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跟这些人讲仁义道德就像叫狼不要吃羊一样。   从那时开始,天真的曹操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后世称为奸雄的曹操。   我并不在意他们叫我奸雄,但很奇怪他们把刘备捧上了神坛。我和刘备其实是同一类人,只不过是我比较直接,而刘备却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帜,这就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差别。我承认我的奸诈,因为要战胜董卓吕布袁绍刘备孙权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比他们更奸诈。   现在我已经赢了,我已经是天下无双的霸王。在天下人的眼中我已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根本就没有我得不到的东西,但,他们错了。   在许都的庆功宴上,喝得醉熏熏的许诸突然问我现在最想要什么,我没有回答他,并不是因为他喝醉了,而因为这是我心中唯一的秘密。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王允的相府,那时我就爱上了她,但当时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我很清楚的知道当时的我根本没有资格去爱她。所以我发誓一定要用整个天下去换她的心。第二次见她的时候是在很多年以后,那时的我已经有实力去争霸天下,而她却已是吕布的女人。当吕布在死前要求我照顾她时,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因为我想用时间让她去慢慢的忘记吕布。   但在宴席结束的时候她却来向我辞行。当年奉先死的时候要我答应他好好的活下去,现在天下已定,所以我想去奉先的墓前陪他。这是她给我的理由,我没有出言留她,因为她在说话时的眼神已表明了她的决心,不管我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虽然我已是拥有天下,但在她的心中,我始终比不上死去的吕布。   走的时候,我坚持要送她,在许都城外的桥边,落日的薄暮中,我看着她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桥的另一端。   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就这样慢慢的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也从此在我的生命中消失。   貂婵,是她的名字。
《三国》中的推销员 (转载) 作者:jascha  《三国演义》是本百看不厌的好书。这本书包括了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知识。   每次看《三国》我总有一种新体验,虽然已经看了七遍,但还意犹未尽。   这不,我又有了新发现。原来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出了一位很有专业水准的推销大师。   说起这位大师,可谓尽人皆知,哪个不晓。可以说,整部《三国演义》如果缺少了他,就不能成为一部精彩的小说。   如果缺少他,那么整部三国就不能成为一种“演义”,而顶多只能算是一部了无生气的官方记载。   他是谁,他就是未出茅庐,早已三分天下。一把火烧掉曹魏的八十万大军,也烧出了刘玄德的半壁江山。   令得精明绝伦如周榆亦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被活活气死。令得勇猛非凡之孟获如三岁小孩一样而被其七擒七纵。纵然死后他依然靠其鬼神之计吓退老奸巨滑的司马懿。   说到这里,你一定已经脱口而出,对,他就是名震天下的武侯诸葛孔明。   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种种故事大家早已经通晓得滚瓜烂熟。但是,他的推销才能或许你还没有发现。在这里,我就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证明这位蜀国超级智囊同时也是个推销方面的奇才。   遥想当年诸葛亮隐居偏僻之南阳,因拥有满腹惊天地,泣鬼神之才,所以恃才傲物,自以为奇货可居。以为凭着自己一身的本领,各国群雄还不是争相前来高薪招聘他这个超级人才。   但由于那时科技落后,通讯极不发达。以诸葛之大才竟然未能让人如雷贯耳。所以枭雄如曹操,袁绍,孙权之辈都不知道在南阳有如此一宝。   诸葛左等右等,望穿秋水。结果还是没有发现哪一个大人物上门前来聘他而去。   失望之余,诸葛更发现不妙之事。经他观察,发现天下有实力的军事集团早已经人才济济,不要说他想做个参谋长,就连参谋的位置恐怕还得竞争上岗!   诸葛毕竟是聪明人,一番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主动出击。既然大国已经没指望了,所以他不得不搭上那位走投无路,而又稍带点王孙气味的刘备。他看出,刘备这条群雄纷争中的漏网之“鱼”正在到处寻求“水”。而自己的“水”又确有相当。   于是他决定对刘备来一个全方位的促销广告。他先出动多年老友徐庶上演一出“走马荐诸葛”   徐庶既然是朋友所托,自然对诸葛落力吹捧。说什么诸葛之才远胜管仲,乐毅,乃盖代奇才,绝代单骄。只要一得诸葛,则天下尽在掌握。反正是牛皮有多大吹多大。   这第一道的宣传攻势就让野心奇大的刘备像谗猫闻到了鱼腥味儿,早已吊起了胃口。   而后诸葛再接再厉,强棒出击。第二道攻势“水镜先生论名士”轰然出炉。   水镜先生司马徽其实乃一地摊相士出身,本就善于吐气成云屁成风的那一套吹嘘。   为了捧红诸葛,他不惜贬低兴周八百年之姜太公,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他的吹捧术比起徐庶来简直可以说是“从量变到质变”如此一番卖命的吹捧,直说得刘备这卖鞋出身的傻小子一愣一愣的,恨不得马上进南阳,豁尽随身盘缠,来卖断诸葛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货。   然诸葛一生唯谨慎。虽然他知道刘备这羊沽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已经乖乖上勾。但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诸葛决定再来一次卧龙岗全体总动员。   他吩咐岗内的樵夫,牧童,亲友人等,在刘备当面或背后吹嘘他如何的了不得,怎样的高风亮节。使得刘备一入卧龙岗,即被热情介绍商品的“营业员”们包围。   通过这些“撬边模子“的一番努力,诸葛牢牢的把刘备那不算宽裕的“资金”套住。   既然顾客已经上门看货,诸葛为了抬高身价,漫天要价,再出一条妙计。   他自编自演了一出自抬身价的“三请三顾”之把戏。开场白非常精妙:“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故意装出一幅不图名利,世外高人的样子。其实就是在向刘备暗示“我就这个价,买不买是你的事情,不买可是你自己损失”那种羊沽既已上门,不宰更待何时的意图极为明显。   在如此强大的促销手段面前,刘备心甘情愿的把自己所有军马调动权都付给了诸葛做为买断的资金。   其实毫无工作经验的诸葛并不值那么多。刘背开出的这个价格已有些吃亏。那为什么刘备不但丝毫没有勉强的意思,还高兴得像检到个大活宝一样呢?实在是因为诸葛铺天盖地的全方位推销之功用也。   由此看出,现代商业常用的一些推销手段,如胡吹乱捧,热情拉客,连档撬边等,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被诸葛发现,并运用了。所以说,诸葛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推销业的先驱。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