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剑日剑 日剑日剑
关注数: 270 粉丝数: 616 发帖数: 61,623 关注贴吧数: 166
居住在大罗天的天尊有多强?是哪一位天尊?元始天尊究竟居于哪? 居住在大罗天的天尊多强?究竟是哪位天尊?元始天尊到底是居于36层天还是35层天呢? 答案是,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居35层天玉清境清微天,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居36层天大罗天。三清天(33天太清境大赤天、34天上清境禹余天、35天太清境大赤天)原来是从大罗天划出来,所以也属大罗天的一部分,但如果说要严格清晰地分别称呼,则最高天是36天大罗天,三清天(33、34、35天)在大罗天(36天)下面。 另外,道经中其实有两个元始(盘古)、元始天王、两个元始天尊,一个是化天地山川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盘古--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另一个为玉清元始天尊之父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既然道经中有两个元始,那么,看到经文中有“元始”或“元始天尊”,不一定就是说是三清之首的“玉清元始天尊”,也可能是玉帝,研究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才能分清。因为上帝也可以称“元始”,也是“大天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即曰:“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卷二:“至道玉帝,功备十方,...应以仙教,号为元始天尊。”卷四说:“生天元始,是称天尊,无上法王,号为玉帝” 《中和集.谷神篇》卷下:“浮黎元始天尊,與元始天尊相去幾劫仞。” 《道德真经三解》:“故浮黎元始天尊,不知其幾千萬劫,方至三清。...浮黎元始天尊,即道,生太极也。下至玉清元始天尊,三万二千四百年,道生一也...又一万八百年,至上清灵宝天尊,一生二也....又一万八百年,至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也.....太清道德天尊与无上元君同时授先天大道,三生万物也...” 《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之一百七十七:“浮黎元始天尊,自眇眇大罗之上,分布宝光,洞焕太空,开明三景,上极无上,下极无下,悉皆朗耀。玉女金童,灵官仙宰,亿乘万骑,浮空而来。” 既然有两个元始天尊,那么居36天大罗天的“元始天尊“,究竟是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还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呢?我们再查看相关经文就知道了: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曰:”至道玉帝于龙汉劫时应为天宝大洞圣君,上生玉清十二圣天。赤明劫时,应为洞玄灵宝真君,次生上清十二真天;赤明劫时应为神宝洞神仙君,次生太清十二仙天”。 《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之二:“玉帝者,乃元炁之祖,造化之根。静而圣,即元始天尊;动而神,即玉皇上帝。”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化生天宝君。”《道教义枢》卷二亦称:“洞真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皇之炁。” 《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 《道门十规》:“元始、灵宝,乃混沌之初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 《皇经集注》:“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是号玉皇”“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 《皇经集注》:“仙佛諸神咸尊玉帝,是聖中最上。萬神靈通,無如玉帝。是最上玄靈,神化六通,超絕一切。...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見其始,莫有其終,聖中最尊,神中最大。""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尋常形體也。玉帝功德若虛空,與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體耳。是無盡量大功德之身,是真清真浄自然不拘之身。玉帝化一切世界,亘古不改,何有限量?” 《云笈七签》:”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 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注:《上清灵宝大法》经文中“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君”,而《云笈七签》中的“元始天尊”与“天宝君”是两人。 《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大罗之天,在众天之上;紫微之宫,处乎玉清之上,...大罗之天上有玉京之山,山有七宝玄台,台在七宝城,城中有玉清之殿,高上玉皇治乎其中也。...玉帝讳廊奕,治玉京玄台之中...玉京山在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台号曰萧台。城阙山林郁然罗布,皆高上玉皇所理之处也。” 《皇经集注》:“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境尊;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主。...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是号玉皇” 《辩伪录·卷第一》:“使大罗玉帝魂惊于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胆落于三清之上” 道教青林道人《给佛教徒的一封公信》中关于玉帝所居处的描述:“玉皇不居住于三界内的任何一天,反而潜默于“太上弥罗无上天”即天穹之极处(简称:大罗天),也是出三界生死之无上净域,故而至尊至贵,..三界二十八天是有生有死之处,而以上的四种民天、三清圣境以及最高的“弥罗天”是生死不相干的清虚道境、无上净界,玉皇悠然于无上天,岂是生死所干的三界天主能比拟?“ 《酉阳杂俎》卷二:“三清上曰大罗,又有九天、波利等九名。” 由上引文献资料可知,《云笈七签》中的“天宝君”即《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所描述的三宝君中的三清之首玉清元始天尊,再对比《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皇经集注》、《辩伪录·卷第一》等经文知,这个居于大罗天的“元始天尊”即玉皇大天尊,也就是说是浮黎元始天尊,而非玉清元始天尊。 我们从名著《西游记》六十二、三回“:公主又去大罗天上灵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的描述,也可知道大罗天的主人是谁!玉皇上帝! 三十六天中圣境四天各位神仙的居处: 大罗天(太上弥罗无上天) 玉皇大帝 (道、元始、浮黎元始天尊)三十六天 --弥罗天(无上天) 三 玉清境清微天 元始天尊(天宝君、盘古、玉清元始天尊) 三十五天 --玉清天 清 上清境禹馀天 灵宝天尊(灵宝君、太上道君、通天教主) 三十四天 --上清天 境 太清境大赤天 道德天尊(神宝君、太上老君、老子) 三十三天 --太清天
九天真王 九天真王 九天真王跟元始是同一辈分的人物。为什么现在很少提及? 答:根据道经,对应名称,根据演绎变化,可知这个九天真王其实就是后来的九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与玉清元始天尊为兄弟。父亲为浮黎元始天尊,母亲为玉清神母。现在很少提及是因为改了名:九天真王--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与九天真王并生于九气之先的元始天王,即玉清元始天尊,他们兄弟俩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上称:“昔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并生于九气之先,尔时未有岁月,每以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一万里为一岁,当其出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独惟三清至圣,九天真王,非形之所具,非数之所摄,故劫劫长存,后天不老。” 《广弘明集》卷第九称:“天光未朗蔚积未澄。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里。青气高澄浊混下降。而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生于九气之中。” 《太上三天正法经》亦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 《紫微玄都雷霆玉经》:“昔在劫初,玉清神母元君,是浮黎元始天尊之后,长子为玉清元始天尊,其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高上神霄玉枢雷霆宝经符篆 》:“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声普化天尊。” 《宋史.林灵素传》:“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卷一:“玉帝有八子:昔混明大化,元始与梵炁祖母,...生长子神霄王。次结七十二纯阳之炁,生次子青华君。….次结一十八宝阳之炁,生第八子。” 《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遇万气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 要知道,道经中其实是有两个元始(盘古)、元始天王、两个元始天尊,一个是化天地山川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盘古--玉清元始天尊,一个为玉清元始天尊之父的元始天王、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玉帝)哦!如何区别,要看具体情况而判断。是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父亲的元始天王就是浮黎元始天尊,和九天真王是兄弟的元始天王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如果我们细细分析相关经文,弄清其中关系,就很容易理解另一些相关经文了。 两个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的区别是,一个化身为天地山川,死后其神升天,没有子女后代--玉清元始天尊;另一个则是没有生死、有子女后代---浮黎元始天尊。例如: 《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垂死化身。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此盘古死去化天地山川,没有子女。 《元始上真众仙记》:“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此盘古元始天王有子女后代。 《云笈七签》卷三 道教本始部:“世人相聚,只知有此盘古,岂明今天前始之初复有盘古者哉?所以自斯盘古,以道治世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载,白日升仙,上昆仑,登太清天中,授号曰元始天王。”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盘古氏元始天尊应世也,以一万八千年为一甲子“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通鉴外纪》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氏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然则生物始於盘古,天地万物之祖也。其死也,头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天皇,即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是也。...未有盤古氏之前,太初太始太素之先,化生三才者,其造化之主宰不得其名,亦彌為元始,又非盤古氏也。” 《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 《皇经集注》:“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 《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卷之二:“玉帝者,乃元炁之祖,造化之根。静而圣,即元始天尊;动而神,即玉皇上帝。”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三)引《神霄經》云:“妙無天帝出,生三炁三寶天君:玄炁天寶君,元炁靈寶君,始炁神寶君,即三清也。玉帝為祖,在太空之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卷之二:“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寶君,各居一天。” 《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二云:“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一》已经说得很明白:“元始上帝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这已经说明道经中元始并非只是三清之玉清元始天尊的尊称,上帝也可以称作元始。由此可见,生玄元始三炁再化三清的元始,不可能是玉清元始天尊,只可能是浮黎元始天尊玉帝。 有两个盘古、元始、元始天王、元始天尊,这大概是浮黎元始天尊在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后,感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化身天地山川之功,将自己的旧名字都敕给了儿子。后来浮黎元始天尊之名也很少人提起了,就只提玉帝之名了。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叶涛等主编《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丛书》总序 刘锡诚 俗称中国“四大传说”的孟姜女传说、梁山伯祝英台传说、白蛇传传说,以及在民众中也流传非常广泛的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于2006年5月20日被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我国文化史上开了民间传说受到国家保护的先河。但公众对于“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竟然没有一个地方申报、故而未能进入第一批国家名录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自然也成为我们这些多年来从事民间文学搜集、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学人的心头之痛。好在,等待了两年之后,2008年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中,终于载入了牛郎织女传说,而且确认山东省沂源县、陕西省长安县、山西省和顺县为该传说的第一批保护地。对此,我和同行们无不感到欣慰,额手称庆。 我所以把牛郎织女传说的这三个重要流传地称为第一批保护地,是因为近年来积极申报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地的地区还有好几处,如河南省的安阳市、江苏省的太仓县、河北省的内丘县、甘肃省的西和县等。这些提出申报的地区所以没有被采纳进入国家级“非遗”的“民间文学”类名录,原因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的重点侧重于七夕节而非传说,有的则由于他们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想以当地某些文物或风物来证明他们那里是牛郎织女传说或七夕的起源地,而他们所提供的传说文本又不足以证明牛郎织女传说在当代还有广泛的流传和承递。笔者希望这些地区继续努力,做扎实的田野工作,组织基层文化干部或与高校和研究单位学者们合作,对当地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进行广泛而科学的搜集,拿出科学性比较强的记录文本和切实可行的保护工作计划来,再行申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