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剑日剑
日剑日剑
关注数: 270
粉丝数: 616
发帖数: 61,623
关注贴吧数: 166
【神话探源】为何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 作者:李零 来源:新京报 2020年01月17日 原标题——李零:为何欧洲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为何欧洲各国和中国的重要建筑物前都喜欢用狮子守门?古代波斯给中国传入了什么的动物?为何欧美各国的国徽,对鹰、狮和鹰、狮合一的格里芬情有独钟?波斯艺术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遗产?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选自李零的《波斯笔记》(下册)第十五章。 作者丨李零
【神话探源】中国人崇拜的龙就是鳄鱼吗? 2020年01月19日 作者:维舟 来源:澎湃新闻网龙一向是中国的象征,“中国龙”的说法深入人心,可谓家喻户晓。可“龙”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在自然界中却又找不到对应物,这可算是让“龙的传人”最感困惑而尴尬的事情之一。关于龙的原型,历来争论不休,迄今没有定论。
新年习俗:从小年到正月十五 2020年01月小年到正月十五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马上就要过年了,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讲究吗?看到这些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一起看看吧。 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封神天榜》《封神天榜》,清佚名撰,10本240出(佚第2本24出),系《古本戏曲丛刊九集》之一,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景印北京图书馆藏清内务府钞本。原书页心高199毫米,宽134毫米。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9年12月16日
纽约感恩节孙大圣 “孙悟空”巡街 纽约感恩节大圣 “孙悟空”巡街 发布/2019年11月30日 来自/联合早报一年一度的美国纽约感恩节游行28日在曼哈顿街头隆重登场,升空低飞的巨星气球和花车队伍在摩天大楼间穿行,吸引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和当地民众前去观看。
两头三臂四手掌男婴在印度诞生 2019年11月27日 来源:海外网印度一新生儿有两头三臂四手掌(镜报) 海外网11月27日电 当地时间23日,一名印度女子在医院里生下一个长着两个头、三条手臂和四个手掌的畸形男婴,当场吓到昏厥。
玉清神母元君 玉清神母元君即王母娘娘,化身为斗姆,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乃浮黎元始天尊(玉帝)之后,亦即天国第一夫人--玉皇大帝之妻--天后。有儿子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北斗七星等等,混沌初开,命盘古开天辟地,实为众神之母。
【神话探源】北魏“西郊祭天”是什么样的? 2019年11月06日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新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这标志着他领导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改革,达到了一个顶峰。然而在迁都之前,孝文帝就已经废除了一些原有鲜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中就包括“西郊祭天”仪式。自此之后,这种传统拓跋鲜卑特色的祭天仪式,就消失在历史之中了。过去历史学界对于北魏的祭天仪式往往一笔带过,认为只是普通的祭天仪式。然而,搞清楚北魏“西郊祭天”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内亚人群的政治、文化构造。
【神话追踪】清华简揭:秦人乃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为假 【神话追踪】清华简揭秘:秦人乃商人后裔,烽火戏诸侯为假 文|中国青年报 图|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网络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9年9月9日
【神话追踪】湄洲妈祖首次坐动车“巡安” 2019年09月07日 来源:观察者网 据新华社报道,6日上午9点07分,动车D3142次从福建莆田站缓缓启动,这趟列车3车3F座位上的“旅客”一下子引起了众人注意,她是首次坐动车“巡安”的海上女神—— 湄洲妈祖。---G:\中国神话\湄洲妈祖--大公报1.jpg
【神话追踪】哪吒是个 “熊孩子”?广州一村百年来供奉为守护神 哪吒是个 “熊孩子”?广州有条村百年来将他供奉为守护神 来源:金羊网 作者:宋昀潇、文静 发表时间:2019-08-05龙环里门楼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宋昀潇 实习生 文静 最近,剪了齐刘海、顶着黑眼圈的“魔童”哪吒,踩着风火轮闯进了大荧屏,并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电影中的哪吒是一个十足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桀骜不驯,陈塘关的百姓都害怕他、歧视他,甚至还欺负他。而在广州白云区人和镇的汉塘村,哪吒摇身一变成了村民们的保护神,村民们都尊敬他、崇拜他、还供奉他,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到农历三月初六的哪吒诞辰,汉塘村还会举办盛大节庆,为哪吒庆生。
中国民间宗教的秘密及其内生逻辑 2019年07月14日 来源:文化纵横✪ 刘泳斯 |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导读】本文作者认为,中国的民间信仰,并非仅仅是“附佛外道”或是附“三教”的外道,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三教”的思维方式,有着自己独立的理性与逻辑,这套信仰的理性与逻辑至今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社会,了解中国人的特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深入挖掘。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以飨读者。 现在学术
中国创世神话简述 中国创世神话简述 遂古之初,上下未形。恒先无有,朴、清、虚。朴,大朴;清,太清;虚,太虚;惟虚惟无,迥同大虚;虚清为一,有一而未形,神微周盈,精静不熙;幽清寂寞,冥昭瞢暗,惟帝存焉。帝者体太一,散形为混沌元炁,无形无相;聚形乃无极道身,有形有相。群群沌沌,窈窈冥冥,如是一千七百五十劫,帝凝灵结炁,显化紫皇—无极混元老祖,宸居紫宫斗府,熠熠生辉;帝者上帝,或曰泰皇—皇天上帝,今玉帝也,字道,名太一,号自然。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帝也者至贵,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莫知其原,莫知其端,无始无终,自古以固存;帝真长在,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盖生物之主,众神之本,兴益之宗,出震齐巽者也。 浩漫太虚,寂兮寥兮,立于中央,浮游六虚,出入幽冥,神与化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如是又一千七百五十劫,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帝乃出御,启迪元功,含元出炁,炁是自生,生其六炁--水火金木土谷:谷,轻纱曼舞, 幽艳缭绕,太阴之元炁也,西华至妙之炁为其最美者也; 水火金木土,五彩缤纷,变幻万千,五行之炁也。五行之青黑土三炁又即玄元始三炁也。 天心仁爱,上帝好生。上帝有好生之德,亦有情有信,观此新气象,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帝神通之光普放,照烛一切,恩宥在非常;复流精生一,灌浇甘露圣水,恩泽遍于十方;再调泰鸿之炁,六炁为之感焉。水为一也,一也者,形变之始也,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便有炁化形。 谷沐浴于神光甘露,萌芽吐叶,茁壮成长,为一黄金树,高千余丈,摇曳生姿于宸阙前。倏忽三千载,金花一朵含苞怒放,但见花冠内香蕊七十二似童女,迎风绕中央如玉女之蕊珠,喜舞翩跹;忽招蜂飞蝶醉咂花芯,花蕊仿若琼珠四溅,旋复幻作金花七十二,层层环卫金花王,花团锦簇胜宝塔,争奇斗艳,姗姗绽放,幽香轻漏瑶京外。如是又三千载,七十三金花幻形为七十三妍姝。其最艳丽者金花王乃西华至妙之气所化,彼仰吸天元,时感帝之情真意切,,遂脱去花卉之胎,幻形为一女体,人形具足,华容婀娜,亭亭玉立,名之曰西王母,姓自然,号金母,俗谓王母娘娘、金母娘娘或谓之无极老母、无生老母、无当老母者也。王母天姿绝妙,出而能言,然五内郁结一缠绵难尽之意,常自暗叹:“我惟帝女,上圣好生之德,将奚以报之也?”其余之金花亦幻化为玛祖婆、观音、华胥、女登、女节、 羲和、常羲、雷祖、彤鱼、斗姆等七十二神母。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上帝乃会王母于天之央大罗天玉京--昆仑。上帝以混沌石炼制之金簪,赠送王母, “婉妗”二凤篆,金光闪烁,御笔铭刻于金簪尾端,映入王母眼帘,王母珠泪闪闪,心潮起伏,情定金簪,爱生玉京。孔乎莫知其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元父玄母,养育天地,经天营地,陶钧万物,阴阳交欢,始炁蝌游,凝霞为魂,合风为魄,遂生一蛋,混敦无面目,名之混沌,亦即俗谓之盘古也。却说太一生水,汪洋平静,寂然清澄,横之而弥于四海,黑赤白青四气遇其神母雷祖、女登、女节、华胥遂成水之神四海之帝忽倏凿斧及四海之神禺彊、不廷胡余、弇兹、禺猇与黑赤白青四色龙。 上帝本自号元始天尊—浮黎元始天尊,欲化生万物,乃命四帝助盘古开天辟地。尔时,东海之帝为斧,西海之帝为凿,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浑沌如鸡子,身长千里,喜为晴,怒为阴。其状又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是识歌舞,风雨是谒。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然浑沌疼痛难忍,遂吸夺斧凿,于蛋壳内,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七日而筋疲力尽,浑沌长息仰卧于斯矣。混沌既为斧凿所开,天地乃为之诞矣。神于天,聖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天數極高,地數極深,故天去地九萬裏。 上帝既剖混沌氏,以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其中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是为四极以承天;腹为中岳昆仑,乃地之中,脐为昆仑之瑶池,玉籥(命根)为地之柄昆仑之天梯建木,上可通天,后玉籥现之于粤之丹霞阳元山;以血液为河流,以肠胃为江湖,脂膏为海洋,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一旦虑其掀然而兴,则下无生类矣。於是孕铜铁於山岳,滓鱼盐於江河,俾后人攻取之。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神话新探】端午节的诡怪传说 端午节的诡怪传说:从金蚕蛊到城隍爷捉鬼 2019年06月03日 来源:澎湃新闻网端午节将至,在我国古代,这实实在在是个“避毒节”,不信且翻书去。就说《帝京岁时纪胜》吧,提到五月朔日和端阳日,一会儿是 “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一会儿是 “俱不汲井水,于预日争汲,遍满缸釜,谓避井毒也”,感觉从身边到地底已经被“毒”覆满……
【山海经中的神话】10个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 《山海经》中的10个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 2019-05-08 来源: 商务印书馆核心提示: 《山海经》的时代早成云烟。但日复一日地朝升暮落、年复一年地暑来寒往的仍是那同一轮太阳,今天的农人们也仍然和那时候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样在春天播种、在秋天收获,亘古如斯的天道规律,涵养了我们的生活,也深深塑造了我们的德性。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令人痴迷的存在,它记述了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内容,为我们了解上古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堪称一部“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山海经》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被历代文人取材加工,成为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还有一些直接进入到现代影视剧中,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山海经》中是如何被记载的吧。
【神话新探】“月球移民”嫦娥的飞天传奇 “月球移民”嫦娥的飞天传奇 2019年05月04日 作者:朱大可 来源:文化先锋资料图 嫦娥又叫常仪、常羲或姮娥,据《山海经》记载,她最初是日神帝俊的众妻之一。帝俊赠送宝弓给大羿,派他去整顿乾坤,为了激励他努力工作,还把自己心爱的嫦娥也送给他。(《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大荒南经》:“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大羿的待遇如此优渥,简直令人眼红。
【岁时节日民俗】宝安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 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开锣 文/图 朱文庆 来源:金羊网---威猛祥龙迎面扑来
【神话探源】屈原与火神祝融的精神血缘 作者:朱大可 2019年04月17日 来源:文化先锋在世界各国的神话里,火神的地位一般都比较崇高。比如说,希腊神话里的火神赫菲斯托斯,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祂不仅主管火,而且还是工匠的始祖,但是性情比较怯懦,不敢擅自把火种送给人类,要不是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人类到今天恐怕还在黑暗的大地上摸索。为了纪念这位自我牺牲的伟大神明,古希腊人在每一次奥运会之前都要在神庙前点燃圣火,以赞美火焰所带来的文明,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神话探源】上海交大发布中华创世神话首批研究成果 《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等4部新著在沪首发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 2019-04-10 本报讯(记者董少校)文字在我国的出现只有3300年历史,中国文明与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相比是出现最晚的吗?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玉文化研究证实,中华文明的源流远远超出文字的历史, “玉文化先统一中国”。
【神话追踪】 番禺飘色赛春色 佛山北帝诞开锣 金羊网 作者:甘韵仪、周哲、欧阳志强 发表时间:2019-04-08---飘色等各色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大批民众观看 记者梁喻摄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9年3月25日
【神话追踪】广州黄埔波罗诞正日“五子”巡游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李应华 毕志毅 发表时间:2019-03-21
【民间神话】女娲造人 老君补天 【民间神话】女娲造人 老君补天女娲造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抚宁民间故事卷》 相传,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 那时候,老天爷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两个哥哥一个叫神农,一个叫伏羲,妹妹叫女娲。他们长大了,老天爷就把他们打发到地上来。这哥儿仨都是神通广大的神仙,他们一看地上光秃秃冷清清的,就想让大地热闹起来。后来神农造了花草树木,伏羲造了飞禽走兽,就剩女娲还没想出造啥东西才好。 有一天,女娲看见野兽东奔西跑,乱叫的乱叫,打架的打架,就想,世上也太野蛮了,想个啥法儿把这些牲口管起来呢?想了好多日子,到底想出个办法来。她想造人,让人来管理万物。 女娲和了一大堆泥,天天做小泥人儿,做完了就摆在地上晾着。这些小泥人儿一干,就变成活人了。那时候,天河里的水经常冒漾,一冒漾就下雨。这一天又下雨了,女娲忙着收小泥人避雨,可是泥人太多,怎么也收不过来,结果,有不少泥人叫雨浇坏了。后来,这些被雨浇坏的泥人就成了各式各样的残废人。 天下雨是常有的事儿,这么一来,女娲的泥人啥时候能干呢?泥人不喜不干透就不能变人哪,要是每回下雨都里外地搬泥人,也真太费事了,而且每次都有被碰坏的。为了不让雨再浇泥人,女娲下决心把天补上。就这样,女娲每天炼石补天。这时候女娲已经怀孕三年了。她肚子里揣的是太上老君。神仙的日子一天就是人间的一年,太上老君没生下来,就一千多岁了。他在娘肚子里早就呆不住了。可是女娲怕坐月子把补天耽误了,总也不让他生出来。她说:“等我补完天你再生出来吧!”太上老君总着急,天天问:“妈呀,天补完了没有?”女娲总说:“没有呢。”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太上老君实在忍不住了,也没告诉他妈一声,就“通”地一声,撞断了女娲三根肋骨,钻出来了。这时候,女娲刚补完三面天,西北一面还漏着呢,可是女娲坐了月子,又受了伤,再也没力气补天了。太上老君看他妈补不成天了,小泥人还得挨雨浇。他怕妈生气,就找了一个老大的冰块儿,把西北的天窟窿给塞上了,可是还没补严,太上老君就跑到玉皇大帝那儿做官去了。直到现在,一打西北上来天头(阴天),就下雨,一刮西北风,天气就冷。 女娲过了满月,看着天没补完,自己身子又这么虚,再下雨可怎么办呢?再说泥人变了人也不能长生不老,总这么造一茬,死一茬的到啥时候算完呢?就这样想了几天,她又想出办法来了。往后她做泥人的时候,就做出公母两样,等干透了变成人,就叫他们自个儿配对儿,自个儿生养。这样,她就再也不用做泥人了。 从那以后,人就有了男女。直到现在,人还配对成一对一对的呢。 因为人都是女娲用泥捏的,虽说经过了几百辈子,在肉皮上一搓,还能搓下泥来呢。
【神话探源】昆仑山新考 【神话探源】昆仑山新考 来源:《早期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作者:宋亦箫 昆仑山新考 (宋亦箫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昆仑问题困扰了学术界很久,历代学者也不遗余力地予以探求。归纳起来,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昆仑的地望,二是昆仑的源头,三是昆仑的语义。这些研究虽多至汗牛充栋,但仍有不少值得修正和补充的地方,笔者在广泛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浅见,认为“昆仑”首先是一个神话概念,它包含了源自域外的文化因素,昆仑山是昆仑神话中的神山,在神话昆仑的影响下,出现了实际上的昆仑山和人工的也名为昆仑的坛庙建筑。昆仑神话最先进入古代中国的陕甘交界和山东两地,它是与同期其他外来文化如彩陶、冶铜术、绵羊、山羊、黄牛和小麦等伴随而来的。昆仑神话传播到的地方,除了多有人工的昆仑之丘和昆仑之虚,还有被指定的高山——昆仑山。因此,古代中国有多处昆仑山。昆仑文化影响了古代中国许多的文化现象,例如丘虚文化、封禅文化、明堂文化、其他亞形造型,等等。下面就以上拙见分四个部分,做一些阐述,就教于方家。
【岁时节日民俗】“二月二”“龙抬头” 2019-03-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3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3月8日,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 龙抬头”的日子,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的说法源自哪里?一些习俗有何寓意?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与二郎神关系新考
《山海经》中的帝俊就是黄帝! 为什么说《山海经》中的帝俊就是黄帝!证据如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岁时节日民俗】破五”迎财神 初七是“人日” 春节习俗知多少:“破五”迎财神 初七是“人日” 2019-02-06 来源: 星岛环球网[编者按] 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 站在以秒速变化的2019年初,我们问出一个“老套”的问题。很多人知道,春节有名目繁多的礼仪和习俗,有吃不完的饭局和推不掉的聚会,有因此产生的怀旧感和社交尴尬…… 然而你知道吗?春节不单是个节日,它还蕴含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以及你所带来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2019年2月4日起,中新网推出系列策划《春节知否》,力图通过你我之于春节的点滴变化,勾勒中国社会图景的巨幅变迁。
【神话探源】猪八戒之前的御车将军和天蓬元帅 2019年02月05日 来源:文汇网 文/张经纬--上海博物馆资料图片 据宋代太平兴国间来华北印度僧人天息灾所译《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摩里支菩萨的诸多法相中,既有站、坐莲花上的天女形象,也有三面六臂(或八臂)各持宝物的忿怒相。在后一种三面的法相中,必有一面作尖面獠牙之状。而她的坐驾,通常为一头巨大野猪,也可以是由七头野猪牵拉的拖车。
【神话探源】十二生肖是中国造还是舶来品? 【神话探源】十二生肖是中国造还是舶来品? 2019-02-05 07:1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钟 葵
【神话探源】古代门神原来有这么多? 【神话探源】古代门神原来有这么多 都贴出来门还够用吗? 2019-02-04 08:20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传统年节中,古人往往要郑重其事的在大门贴上门神画,以求驱邪避灾。瞧着门神威武的样子,仿佛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岁时节日民俗】除夕看禄寿祈福纳吉 赏老人星添福增寿 【岁时节日民俗】除夕:看“福禄寿”祈福纳吉 赏“老人星”添福增寿 2019-02-03 11:10来源:新华社
【岁时节日民俗】贴在门上的“锦鲤”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发表时间:2019-01-30春节将至,“贴春联”也可以称得上是人们心中的“锦鲤”。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家每户将对新的一年的祝福与祈愿工工整整地写下来贴在门上,期盼吉星高照,好运降临。一幅幅笔锋遒劲、红红火火的对联,寄寓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与祝福。
【神话探源】西王母神话在广东 作者:叶春生---广东韶关太傅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
【神话探源】知北游讲座《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二 来源:之平会客室的博客 山海经讲座本群二十九讲《海经中的神话(二)》 2013-07-05 标签: 文化 分类: 知北游历史文化讲座 《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二) 讲座时间:2013.06.29八点 讲座地点:之平会客室(91441536) 主讲人:知北游史师 整理人;鄉關愁客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8年11月19日
【神话考古】--安徽大学战国竹简首露真容 解惑“颛顼生老童” 2016-05-17 11: 来源综合:中安在线、安徽大学网 原标题:“安大简”首露真容 上载《诗经》、楚史等珍贵文献 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5月15日,安徽大学召开所藏战国竹简专家实物鉴定和学术座谈会,学术界翘首以盼的“安大简”首露真容。由于其重要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现场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从事古文字、出土文献、古代史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均难抑激动之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称,“安大简”的重要性不亚于“清华简”。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神话追踪】2018海峡两岸暨全球华人敬天祈福活动在泰安举行 闪电新闻 2018-10-13 14:23齐鲁网泰安10月13日讯10月13日-14日,由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泰安市委员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山东泰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国泰民安 ‧ 2018海峡两岸暨全球华人敬天祈福”在中国泰安盛大启幕。
2018海峡两岸暨全球华人敬天祈福活动在泰安举行 闪电新闻 2018-10-13 14:23齐鲁网泰安10月13日讯10月13日-14日,由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泰安市委员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山东泰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国泰民安 ‧ 2018海峡两岸暨全球华人敬天祈福”在中国泰安盛大启幕。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8年10月16日
神话巨著--清车王府曲本《封神榜》
【西游记研究】神话小说《西游记》第十二回大义与精解(决定版) 作者:莲池溪音 来自:湖北工业大学
【神话探源】神的汉字 神的汉字1:开篇 原创经达华,欢迎转帖,2015年9月 远古有神。 神创造汉字。 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取象于所指的事物。 解读汉字的构字,就能知道汉字所指的事物,从而能知道神创造汉字时是在干啥。。。----中国神话\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8.jpg
【神话追踪】民俗“摆中元” 车陂好热闹 民俗“摆中元”车陂好热闹 白天有市集夜里有晚会 来源:金羊网 作者:刘云、孔剑峰 发表时间:2018-08-26白天有市集,夜里有晚会,手工艺术精彩纷呈 金羊网讯 记者刘云、通讯员孔剑峰报道:谈到车陂,大家以前第一反应就是“城中村、房东、出租屋”,现在谈到车陂,“车陂龙舟”不仅是响当当的代名词, “摆中元”也成为吸引年轻人参与到文化探索及传承的活动。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8年8月27日
【神话探源】拿不准通讯地址的中元节包裹 旧时中元祭祖需包裹纸钱写上神祗祖先通讯地址后焚 2018年08月25日 12:11:3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大唐星沙日记 墨鱼 本文摘自自媒体号:大唐星沙日记,作者:墨鱼, 原题:拿不准通讯地址的中元节包裹
【神话追踪】我们依然需要"走出疑古时代"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我们依然需要"走出疑古时代" 2018-08-20 12:2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三皇五帝是历史还是传说?夏商周的夏起于何时止于何时?华夏文明的星火是怎么样聚拢起来的?这些问题离普罗大众似乎有些遥远,但对于考古学家们,回答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责任,更是梦想。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8年8月20日
【神话溯源】天庭户口为什么这么难拿? 牛郎织女分居秘录:天庭户口为什么这么难拿 2018年08月17日 来源:大唐星沙日记---牛郎织女
【神话新探】中国古代神话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神话新探】 【闫德亮:中国古代神话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闫德亮认为,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
【喜报】——中国古代神话吧牛人排行榜 2018年8月6日
【神话新探】“书架理论”解读中西神话 专访美国汉学家罗斌(上):“书架理论”解读中西神话 2018年07月26日 14:24:16 来源:凤凰网国学 作者:罗斌,普庆玲罗斌(Robin McNeal)教授接受凤凰网国学频道独家专访
【神话追踪】科学家领衔发现“神奇灵武龙” 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神奇灵武龙” 2018-07-25 08: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科技前沿】 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神奇灵武龙” 挑战传统蜥脚类恐龙演化观点 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徐星团队发现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他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观点。这一发现刊登在北京时间7月24日出版的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神奇灵武龙复原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神话新探】《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 【神话新探】《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 青年画家:《山海经》里的200个神兽可能长这样(图) 2018年06月28日 09:34:42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高丹 《山海经》为“史地之权舆,神话之渊府”。它作为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收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所述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