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懒人 河洛懒人
言宜慢,行宜善!
关注数: 534 粉丝数: 457 发帖数: 17,101 关注贴吧数: 173
偃师曲剧团的创始人----刘景乐 刘景乐: 男,翟镇人,1923年出生,念过几年书,从小酷爱曲艺。12岁时他听了张天倍说的河洛大鼓《刘公案》,非常喜欢,就想模仿。没有鼓,他就用一只香炉蒙上乌鱼皮,做成个简易鼓,再用两片碗片当剪板,说起了《刘墉下南京》。 从这点上看,他有一股子钻劲儿。他后来又迷上了曲子戏,与几个玩友排演《胡三姐开店》,渐渐上路。20岁时,他到陕西贩卖粗布,在渭南遇到曲剧名家蓝辑吾,一有空,他就去看蓝辑吾排练,回到住处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下雨天不能卖布时,他就看戏书、背台词,忙得不亦乐乎,后经蓝辑吾指教,他演技猛进,在宝鸡、西安一带演出,很受欢迎,22岁已小有名气。 1951年,他回偃师组建曲剧团,他知道孟津铁谢的谢禄唱得好,就请谢禄来演“黑头”,又从许昌请来演“红生”的张太育。这二人的到来,使偃师曲剧团如虎添翼,刘景乐、谢禄、张太育遂成偃师曲剧的三大台柱,被观众誉为“三把斧子”。 当时有个晋商在偃师做生意,爱看刘景乐的戏。这个晋商自垫经费,请剧团到山西演出,运城、临汾、洪洞、晋城的观众最爱看曲剧,刘景乐在这一带演了两年多,叫响了晋南。 据韩河清介绍:偃师曲剧团每到一地演出,“开门炮”就是《二进宫》,刘景乐、谢禄、张太育几挂胡子都上,每人一句轮唱,必得满堂彩,迎来开门红。接下来,就是以刘景乐为主演的《刘公案》,他的唱腔洪亮浑厚,用群众的话说就是很“糊喃”,很耐听,有滋有味。他最擅长垛子板。在《刘墉下南京》中,有一段很长的垛子板,三起三落,跌宕起伏,被他唱得酣畅淋漓,每到此处,掌声三次,成为惯例。 观众看《刘公案》看上了瘾,每每要求续演,若剧团赶场别处,戏迷就追着剧团走,一如今人之追星。刘景乐演的《下陈州》、《秦香莲》、《状元媒》等,也都蜚声豫西。 刘景乐的道白好,他在《吴汉杀妻》中有一段几十句的道白,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语言纯正、干净利索,虽无音乐,却有韵味,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全场鸦雀无声。 刘景乐戏路广,除主攻红生外,老生、奸生、老旦、青衣、丑角都能演,也演过花旦,被称为“五把杈”,属复合型人才,剧团临时缺个角色,他都能顶替。他在《天河配》中演牛郎,把牛郎小时候的天真活泼、机灵调皮,演得活灵活现,使人既疼爱又同情。在《闯宫抱斗》中,他将荒淫无道的昏君殷纣王演得凶狠残忍、令人切齿。 他的绝活是演《草人媒》中的“二火鞭”,这是个大烟鬼。一上场,刘景乐就抓住人物特点,揉了揉眼屎,打了个哈欠,眼泪涎水并流,好像没有睡醒。观众看了,虽很厌恶“二火鞭”,却很喜欢刘景乐,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他不但能演丑角,还能塑造正面典型。20世纪60年代初时兴“海瑞戏”,他在《海瑞罢官》、《海瑞上疏》、《海瑞断疑案》诸戏中,把那个刚正不阿的“海青天”真切地展现给观众,使人肃然起敬。 《将相和》是出老戏,很多剧种都在演,但刘景乐演蔺相如比别人演得出色。在这出戏里,谢禄演廉颇,刘景乐与谢禄配合得非常默契,两人的表演相映成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将相和,将相和,将相不和国灭亡!”观众深受感动,都记住了这句话。 1961年,偃师曲剧团移植郭沫若原著话剧《孔雀胆》,刘景乐担任主角,到西安、咸阳、武汉、徐州、永城等地演出,很受欢迎。不幸的是,这时他被查出患有肝癌,已到晚期,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台。不久,偃师召开党代会,刘景乐是文艺界代表,却因病住院缺席。与会代表知道后,到病房看他,他深受感动,也知大家是想再听听他的戏,于是他打上止疼针,毅然走向会场,唱了《孔雀胆》选段,当时的掌声里既有赞赏,也有惋惜——这段《孔雀胆》竟是他的绝唱!他去世了,只有42岁!观众听说后,都很遗憾,说:“这么好的唱家,这么早就走了,真可惜!” 作者:孙钦良,李晓霞
戏迷综合症,看看你患上了哪种?来源【豫东唐吧】 症状之一: 玩物丧志。 这种患者的典型多见于民国时的进步文艺作品中, 一些富家子弟散尽家财, 整日沉迷于“二八流水”, 在这类电影和小说中, 喜爱戏曲成了亡国败家的标志性嗜好, 与胸怀大志的进步青年形成鲜明的对比。 症状之二: 脱离群众。 这种患者为数不少, 同窗或同事每日皆谈韩星之发型, 日剧之浪漫, 美国大片之惊险, 德国汽车之价格。而戏迷往往不屑于此道, 视为俗。久之难免受人冷遇。 症状之三: 未老先衰。 年尚二十余岁, 但每日观谱唱腔, 手执折扇, 身披唐装, 缓步于市, 一摇三晃, 已不见年轻人的朝气矣。 症状之四: 曲不离口。 每日喃喃自语, 浅吟低唱, 怪里怪气, 神神叨叨。 症状之五: 追捧名角。 类似追星族, 将自己所好名角及流派奉若神明, 对其它演员或流派则嗤之以鼻。一但两者相遇则相互争执谩骂, 只相信唯我独尊。 症状之六: 扰民。 有好拉好唱者, 荒腔走板而不自知, 扰四邻不安, 尤高门大嗓自得其乐。 症状之七: 收藏。 以收集为乐, 或曲谱, 或唱词, 或剧照, 或唱片, 或行头, 或戏票, 不惜代价, 明查暗访, 知而不得则百抓挠心, 食无味寝不安。 症状之八: 佳偶难觅。 正当婚嫁之年, 怎奈如今之靓女帅男哪肯陪你吹拉弹唱、依依呀呀。只落得顾影自怜、黯然神伤;自叹戏与佳人不可兼得,知音难觅…… 症状之九: 生活戏化。 无腔不唱, 无动不舞。是为入魔。 作者: @翰墨笔下情
【曲吧我爱记戏词】《徐九经升官记》“当官难”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WFp8Apt3gM8%2F%3FresourceId%3D0_06_05_99&urlrefer=b76a8d75004748a5ad9aac9a4cc208d3 当官难难当官, 徐九经我做了一个1.------、 2.------。 自幼读书为做官哪, 我文章满腹喜洋洋啊, 我进京赶考做大官哪。 又谁知我才高八斗难做官, 皆因是爹娘没有给我生3.--------。 我怨怨我怨五官, 头名状元到那玉田县, 当了一名小小的七品官。 九年来我4.------做的是卖命官, 却感动不了皇帝大老官。 眼睁睁不该升官的总升官, 我这个该升官的只有那个梦里跳加官。 原以为此番升官我能做一个管官的官, 又谁知我这个大官的头上5.--------。 王爷候爷官告官, 偏要我这个小官审大官。 他们本是管官的官, 我这个被管的官儿怎能管那管官的官, 官管官,官被管, 管官那个官管那个官官管管管管官官 叫我怎做官 我成了夹在石头缝里一瘪官一瘪官! 我若是顺从王爷做6.--------, 阴曹地府躲不过阎王和判官。 我若是成全了情娘做7.-------, 怕的是刚做了大官又罢官! 是升官,是罢官, 做清官还是做脏官, 做一个良心官, 做8.-------, 升官,罢官,大官,小官, 清官,脏官,好官,坏官, 好官坏官坏官好官, 官官官官 官官官官官官官 哎,我9.-------,莫做官! 欢迎亲们从海老的当官难音频中找出缺憾的戏词哦?
【曲吧系列活动之:听看读写】曲剧《刘全哭妻》一段用什么曲牌? (白)翠莲 【1.-----】 刘全一阵阵泪如雨, 珠泪滚滚滴湿衣, 自从贤妻她死去, 只哭得刘全我, 疯疯癫癫昏迷迷, 神不守舍,魄散魂灵飞。 闭上眼就见她在面前站, 睁开眼,只见灵台不见妻, 孩子们哭着问我把娘要, 我张大嘴无言对, 方寸乱我无有主意, 恨的我自己打自己, 打自己也无益, 纵一死也难救活我那贤德的妻。 【2.-----】 眼看看孩子们哭干泪水滴, 哄不下劝不住叫人着急, 我手拉着儿和女荒郊新坟去, 新坟上再去祭奠我那李氏妻。 (白)贤妻 见新坟刘全我欲哭无泪, 痛煞煞悲切切惨惨凄凄, 哎 我那贤德的 我那糊涂的 (啊)我那被逼死的妻呀! 【3------】 见新坟刘全我欲哭无泪, 痛煞煞悲切切惨惨凄凄, 焚上香我点上纸深施一礼, 我哭一声,我那不该死的贤德妻。 恭敬敬我奠上酒一杯, 风吹纸灰漫天飞, 贤妻你灵魂莫要离去, 你看看坟前吊祭我是谁? 你听我刘全诉一诉衷屈。 咱夫妻也不过争吵了几句, 谁叫你寻死上吊你去自缢, 并非是丈夫我埋怨你, (白)妻呀, 头悬梁你眼一闭只顾自己, 这一双儿女撇给谁, 我那 糊涂的妻呀! 纵然说刘全我再续再娶, 贤良的继母古来就希, 有后娘就有后爹是一句俗语, 不是她身上的肉怎能连心, 没有错也难免三顿打, 就好像那 磨道里去寻驴蹄。 【4.---】 孩子们挨打受气, 可叫谁怜惜, 爹爹做不了主, 哭娘你死去, 谁管他们冷和暖, 谁管他们饱和饥, 谁管他们冬天, 还穿着夏天的破烂衣。 孩子们没成人怎能把娘离? 李翠莲 我的妻, 你抛丈夫弃儿女, 难道说你那心是铁打的? 在坟前我再把贤妻来怨, 我怨你量小见识太低, 纵然说丈夫我多说你几句, 你忍一忍就过去, 咱们夫妻争吵不是常有的, 到如今撇下我你独自离去, 叫刘全我千悔万悔追悔不及。 (速度加快) 我本当碰头随你去, 怎奈是撇下儿女谁怜惜, 我刘全发誓我永不再要, 不叫儿女们受委屈, 但等着儿女们成人长大, 阴曹地府去找我的妻, 丰都城里夫妻会, 李翠莲 我的妻, 与你磕头把理陪, 贤妻若是不解气, 或是打或是骂, 或抽筋、或剥皮, 不喊冤、不叫屈, 千悔万悔悔不及, 我那李氏妻。 (完)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