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满闲庭✨ swt040204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49 粉丝数: 235 发帖数: 18,591 关注贴吧数: 83
对歼35A画图分析,发现进一步加强亚音速性能但弱化了超音速 用这张基本上角度最正的机腹照片为素材,机长按17.7米,测量得出机翼的翼展约为12.12米,机翼面积约51.24㎡,机翼前缘后掠角37.6°,后缘前掠角13.8°,展弦比约为2.87。机翼参数是飞机设计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基本上决定了飞机的绝大部分飞行性能。从歼35A现在的机翼参数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它的性能取向了。 首先是机翼前缘后掠角,从FC31的40°减少到37.6°左右,更接近F-35的35°。翼展从FC31的11.5米增大到12.12米。然后是机翼展弦比,令人意外的是歼35A居然取了个五代机里面最大的2.87左右展弦比,甚至还大于F-35A。 为保证通用性,空军型歼35A的机翼后掠角是一定跟海军型歼35相同的,因为隐身战斗机需要遵循翼面机身口盖边缘平行的原则,改一个主翼后掠角全机边缘都得跟着改,那就没通用性可言了。从歼35A相对于FC31的变化来看,在空军型与舰载型共同展开设计后,为了舰载型的低速起降需求,歼35减小了机翼后掠角,机翼后掠角越小升力线斜率越大,同时展弦比越大升力线斜率也越大,F-35C展弦比为2.76,歼35舰载型用更大一点的展弦比,不需要F-35C那62.1平方米的大机翼面积也足够满足起降要求。机翼面积加大是导致舰载机增重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设计可以节省重量。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设计取向是不利于超巡的,F-22的机翼前缘后掠角42°,展弦比2.36。YF-23机翼前缘后掠角40°,但展弦比是五代机最低的2.0。歼20和苏57是后掠角最大的49°,展弦比一个2.2一个2.38。较小的机翼后掠角和较大的展弦比都会导致超音速波阻增大,降低超音速升阻比。歼35A这种设计取向应该是削弱超音速性能而增强亚音速巡航升阻比、在相对FC31 2.0继续放大增重的情况下保证航程和作战半径,和强调低速起降性能的舰载型保持通用性。预计即便是涡扇19装机,其超巡速度和超巡航程也会明显弱于F-22/苏57/歼20。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