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stones inkstones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12,523 关注贴吧数: 27
佛粉道粉蝎子粉悟空粉等等粉可有胆量真刀真枪的干?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是同时会有专门的吸烟室。西吧虽然禁止吹黑,但是我认为也可以有吹黑的特定场所。 作为一个小吧。我建议西吧为各种粉丝设立专门的辩论贴,让他们可以有地方为自己心爱的角色而战斗。 比如,吧主周期性的提供以下帖子: 佛道哪个层次更高? 孙悟空实力到底如何? 大鹏牛逼吗?二郎神牛逼吗?蝎子精是不是天下第一? 1。在这些帖子内,除了爆粗口和百度禁止的言论,可以随意发言。(以下涉及的发言都不允许爆粗口和百度禁止的言论) 2。由吹黑双方选定共同认可的裁判, 以两周为期限,对双方辩论的水平进行打分,分出胜负。 打分方法可以这样:300字以下和偏离主题的楼层不得分,6级以下帐号的发言不得分,300字以上的得1分,有事实依据的再加1分,捏造事实的减10分。 3。 分出胜负后,辩论贴会被删除,同时获胜者可以获得奖励。奖励内容为:由吧主为获胜方发帖,在此贴内,只准获胜者抬高自己和贬低对方,不允许失败者反驳。该贴可以保留两天,让获胜者爽个够。 所以,要想能痛快的骂对方,千万不要在其他地方乱发吹黑贴,因为那会被封,被封了就没机会辩论,己方战友被封的越多,赢得机会就越少,输了就只能看着别人骂自己。 4。每个辩论贴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每次会被保留半个月。所以失败者被侮辱了两天,如果不爽的话,没关系,剩下的半个月好好准备材料,下个月再来。 5。如果辩论实在精彩,可以给与置顶。 以上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希望吧务们和粉丝们共同探讨,一起建设一个美丽辉煌的吸烟室! @eyes2 ,烦请置顶。
关于猴黑和猴吹。。。 我建议双方都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也可以说看问题成熟一点,看名著更成熟一点。 对于孙悟空,至少应该从两个角度去看。 一是发展变化的角度。原著中的孙悟空从出生的无知,到学成本事之后的无法无天,到保唐僧取经,最后成佛,这个过程是孙悟空成长成熟的过程。他这一路犯过很多错误,缺点也不少。但是,如果你仔细的读原著,就会发现他犯错的程度越来越轻,间隔越来越长。这才是作为主角难能可贵的地方。所以,不管是高大全的吹,还是全盘否定的黑,都是错误的。 二是人物的综合角度。 吧里可能未成年人居多,所以喜欢从纯武力的角度去评定一个人。其实这真的是很幼稚的。凡是成功的小说,很少有把主角写成天下第一的。真正吸引读者的,除了主角的武功或者法力,更多的是他鲜明的性格和率真的性情。比如武松、张飞、郭靖、令狐冲等等,都是这样的人物,孙悟空也不例外,为人忠义,做事率真,但同时爱喜易怒等等。这些鲜明的性格在他的外在表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纵观全书,孙悟空解决问题的手段很多,有力敌、有智取、有搬救兵甚至还有恶作剧等等。 我想,如果从上面两个角度去看孙悟空,恐怕不会得出好还是坏,强还是弱这样的结论,而只有喜欢或者欣赏。这样,也不枉作者在猴子身上倾注的心血拉。
soulkuri 辞职,实在太可惜了。 我觉得梨兄不应该辞职。纠纷总会有,如果一有纠纷就辞职,那吧主是没法干的。你和眼兄就任吧主之后,为西吧的建设付出了很多,成效也很明显。三把火也好,平行西游也好都是很有分量的建设性举措。如果因为一点小纠纷就愤然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容我批评你一句,这是不成熟的表现。说你不成熟,是因为你由于一粒芝麻而放弃了西瓜,是因为你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而不顾身上的重任。自古以来,凡做大事者无不誉满天下,同时也一定谤满天下。如果因为有谤在外而放弃做事,实在太可惜了。 如果你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西吧,那么为什么要怕质疑呢?曾子曰:“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果你身修心诚而本正,为什么还要在意别人攻击“吧务” 这个末呢? 如果你是为了能放开“吧务”这个包袱而骂个痛快,岂不是舍本逐末?这样未免太可惜了。 记得你从一上任就一直关注小西吧,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气度我非常欣赏。可是,这两天的争吵几乎把西吧和小西吧重新对立了起来,你这段时间的努力几乎付之一炬,你的那份气度也因为逞口舌之快而损失殆尽。实在太可惜了。 所以,我认为你应该轻轻的挥去纷争,重新申请大吧,我会投你一票,相信很多吧友也会投你一票。
讲个故事——聪明的猪八戒 一日,天色已晚,跋山涉水了一整天,唐僧师徒四人都有点累了,胡乱进了点食,睡意便纷纷袭来。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一一睡去,只有孙猴子精力过人,虽然有点累,但却毫无睡意。他翻来覆去,辗转反侧。 “哎,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做点什么好呢?” 猴子心里嘀咕着,“ 哈哈,有了,来找点乐子!” 于是,他从屁股上拔了根毛,吹了口仙气,变作了一杆饱蘸墨汁的狼毫大笔。然后走到猪八戒面前,在他脸上画了几个大圈。再走到沙僧和唐僧面前,也分别在他们脸上画了几个大圈。 “ 哈哈”,猴子做完这恶作剧,心里乐开了花,“ 看看明早醒来他们的迥样”。 第二天清晨,猴子早早的醒来,变作一个麻雀,站在树枝上,大声的啼叫。不一会,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都被这带着浓厚猴音的麻雀声给吵醒了。三人看到互相脸上的大圆圈,都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忽然,猪八戒停止了笑声,他意识到自己脸上也一定被画了东西,就赶忙去河边洗脸。 这时,聪明的孙悟空百思不得其解,那只笨猪是怎么知道自己脸上被画了的?也没见师父和沙师弟用手指他呀。 各位,你知道猪八戒是怎么推断出自己脸上被画的吗?你要是知道,可比孙悟空还聪明拉。 你要是不知道,那就比猪八戒还笨!哦哈哈。
我也来讲个故事——聪明的猪八戒 一日,天色已晚,跋山涉水了一整天,唐僧师徒四人都有点累了,胡乱进了点食,睡意便纷纷袭来。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一一睡去,只有孙猴子精力过人,虽然有点累,但却毫无睡意。他翻来覆去,辗转反侧。 “哎,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做点什么好呢?” 猴子心里嘀咕着,“ 哈哈,有了,来找点乐子!” 于是,他从屁股上拔了根毛,吹了口仙气,变作了一杆饱蘸墨汁的狼毫大笔。然后走到猪八戒面前,在他脸上画了几个大圈。再走到沙僧和唐僧面前,也分别在他们脸上画了几个大圈。 “ 哈哈”,猴子做完这恶作剧,心里乐开了花,“ 看看明早醒来他们的迥样”。 第二天清晨,猴子早早的醒来,变作一个麻雀,站在树枝上,大声的啼叫。不一会,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都被这带着浓厚猴音的麻雀声给吵醒了。三人看到互相脸上的大圆圈,都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忽然,猪八戒停止了笑声,他意识到自己脸上也一定被画了东西,就赶忙去河边洗脸。 这时,聪明的孙悟空百思不得其解,那只笨猪是怎么知道自己脸上被画了的?也没见师父和沙师弟用手指他呀。 各位,你知道猪八戒是怎么推断出自己脸上被画的吗?你要是知道,可比孙悟空还聪明拉。 你要是不知道,那就比猪八戒还笨!哦哈哈。
赞蔡铁鹰老师聊天会,一式两份 昨日亲睹西游学者蔡老师铁鹰之风采,幸甚! 吾观蔡师之言,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于西游成书之点滴,如数家珍,且不卑不亢于诸类西游观点,严谨与宽容共存,理性与圆通同在,实乃学者应有之品质,长者应有之气度,令我等晚辈有如沐春风之感。 昔日李安纲教授莅临本吧之时,众吧友自以为是、针锋相对,而昨日,诸位一扫往日之恶习,冲破井蛙之栏囿,虚心求教,获益良多。 于此上下交泰,其乐融融之气氛中,纵观全贴,蔡老师垂授之知识含量颇丰,尤以其所专注之西游成书领域为最。由此帖中,我等业余之辈得以知晓西游成书之脉络,深感名著问世之不易。除业已成型之研究成果,蔡师更介绍了如今西游成书研究之地域已扩延至西域,内容已触及壁画等非文字艺术,西吧得此学术前沿曙光之慈照,诚为众吧友之幸。 若言蔡师普及西游知识使我等见识益广,其阐述知识之思路与态度则可令我等受益终身。孤证不立,非手握大量证据决不妄下结论;实事求是,非己之所长决不师心自用;圆柔融通,言语之间留足余地。此三者,非但可用之于学问研究,且足以用之于为人处世。 观西吧今日之态,大有阴极阳生,否极泰来之势,冀望大吧们多烧此类燎原大火,重现当年辉煌,超越昔日盛况。
赞蔡铁鹰老师聊天会 昨日亲睹西游学者蔡老师铁鹰之风采,幸甚! 吾观蔡师之言,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于西游成书之点滴,如数家珍,且不卑不亢于诸类西游观点,严谨与宽容共存,理性与圆通同在,实乃学者应有之品质,长者应有之气度,令我等晚辈有如沐春风之感。 昔日李安纲教授莅临本吧之时,众吧友自以为是、针锋相对,而昨日,诸位一扫往日之恶习,冲破井蛙之栏囿,虚心求教,获益良多。 于此上下交泰,其乐融融之气氛中,纵观全贴,蔡老师垂授之知识含量颇丰,尤以其所专注之西游成书领域为最。由此帖中,我等业余之辈得以知晓西游成书之脉络,深感名著问世之不易。除业已成型之研究成果,蔡师更介绍了如今西游成书研究之地域已扩延至西域,内容已触及壁画等非文字艺术,西吧得此学术前沿曙光之慈照,诚为众吧友之幸。 若言蔡师普及西游知识使我等见识益广,其阐述知识之思路与态度则可令我等受益终身。孤证不立,非手握大量证据决不妄下结论;实事求是,非己之所长决不师心自用;圆柔融通,言语之间留足余地。此三者,非但可用之于学问研究,且足以用之于为人处世。 观西吧今日之态,大有阴极阳生,否极泰来之势,冀望大吧们多烧此类燎原大火,重现当年辉煌,超越昔日盛况。
看李安纲光临西吧帖子有感 今天看了一个以前的老贴“热烈欢迎李安纲先生到西游记吧”,url:http://tieba.baidu.com/p/480539711?pn=1 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还以为是戏言,仔细一看才知道李安纲先生真的曾经光临过西吧,西吧当年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未曾亲身领略此风采,真是深感遗憾。除了遗憾,那帖子却是越看越觉得可惜,实在太可惜了。在一个李安纲亲自出现的帖子里,我竟然没有学到半点东西,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虽然事隔许久,但我还是想说几句。 众所周知,李安纲研究西游记的角度是儒释道,尤其是道家的金丹大道。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专家肯来西吧逛逛,是我等业余后辈的荣幸。我们应该就他所研究的角度多多请教,这样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可惜的是,看那帖子,从头到尾大部分的提问都在质疑李先生的研究角度。人家花了毕生精力的地方,我们劈头盖脸的进行不断的质疑,这有什么意义?还指望李安纲因为几个贴吧吧友的质疑放弃自己的毕生研究? 而可笑的是,质疑的人基本上都没仔细看过李先生的书和论文,更没有拜读过先人对于西游记修行角度的解读,对儒释道文化估计也是一知半解甚至茫然无知。自己没学过,水平差也就算了,更不应该的是,对于李先生回答各位的质疑所列出的原著证据,竟然没有一个人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是没能力深入,就不能谦虚点问一下“请问这是什么意思?”。以至于李先生后来都没兴趣谈深入的东西。比如对于一个坚持“游戏论”的网友,李先生只能无奈的静待他游戏论的大作了。 都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真不知道那些根本没好好了解过李安纲解读的人是哪里来的勇气去义正言辞的质疑对方的。不过想想也正常,现在连三字经都没读过的人都敢批孔夫子,区区一个李安纲算什么?! 这也许就是当前浮躁之风的缩影吧。当年西吧辉煌之时尚且如此,如今水军浩荡的西吧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如果以后还有重量级的人物出现,我恳请各位网友千万谦虚一点,莫把容易得,当作等闲看。惩口舌之快的事情,咱吧友之间扯扯就行了,别在真正的文化人面前丢人现眼拉!
青牛、金刚圈和芭蕉扇 前几天看到有人把大帝关于金刚圈、芭蕉扇解读的帖子顶了上来,虽然是坟贴,但不失为精品。其中把金刚圈和芭蕉扇分别解读为两仪和太极,芭蕉扇之所以能克金刚圈,是因为太极克两仪。观点颇为新颖,不过本人并不赞同此种解读,下面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要解读西游记中某样法宝的含义,必须要从整个故事入手,解读不能偏离故事的主旨。可能有些朋友又要问,你怎么知道主旨是什么?的确,西游记每个故事的主旨也有很多种解读,好在,青牛那难,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线索。 那么,我就从作者留给我们的线索入手,逐步揭开金刚圈的内涵。 首先,最明显的线索莫过于第50回的标题——“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作者用醒目的大标题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唐僧师徒遭此一难的原因是“爱欲”。结合故事情节,孙悟空化斋招拒绝而偷盗,猪八戒看到棉袄贪念即起,他们都把别人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把取别人之物当作拿自己之物。他们因爱欲而生贪念,因贪念而做出不道德的盗窃之举。所以,“魔头”就是对应了“爱欲”,青牛怪就是贪而无德的心魔。 其次,在故事的结尾,作者用来总结的诗更是一目了然——“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 和贪而无德相对的便是均平物我的德行。 作者告诉我们要修德行、要积阴功,这才是消灭贪而无德的心魔的唯一途径,否则,这无德的贪心便会不怯刀兵,空劳水火。而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所以,作者要让代表"道德"的太上老君来收复此怪。而且一个" 笑"字说明了看似无敌的贪魔在道德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从标题以及结尾诗的两大线索来看,青牛无疑代表了贪而无德的心魔,所以整个故事都是和贪心在做斗争。那么为了凸显贪心的威力,作者把青牛所在的巢穴叫做“金兜洞” ,青牛所倚仗的法宝叫做“金刚圈”是有深意的。圈是用来套东西的、兜是用来装东西的,它所套的永远也套不完,所装的永远也填不满。它们都冠以“金”字,金,坚固难摧也。这正如人之贪欲,坚似金刚,深比沟壑。 孙悟空在救出唐僧之后也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所以,金刚圈在青牛手里,所代表的就是个圈套,一个永远无法填满,没人能逃得过,能吸尽一切的贪念的圈套。 而老君用芭蕉扇收复青牛,我赞同木克土之说。先说青牛,西游记中出现的牛怪,除了青牛,还有牛魔王和青龙山三犀牛。牛魔王和三犀牛都属土,这点原文有直接描述,在此不作赘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青牛同样作为牛,它也属土。再说芭蕉扇,芭蕉扇在金银角那里曾经出现过,金银角手里的五件宝贝有明显的五行特征,而芭蕉扇是属木,正因为木能生火,所以它能“平地里扇出火来”。而到了青牛这里,芭蕉扇则体现出了木能克土的特性。而五行生克在西游记里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此处的木克土说合情合理。 至于老君用芭蕉扇收复青牛的第一扇“老君念个咒语,将扇子搧了一下,那怪将圈子丢来,被老君一把接住” 。到底是用来扇金刚圈的还是扇青牛的,是有歧义的。按原著的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圈子因为芭蕉扇而失去了法力,也可以理解成青牛因为芭蕉扇而失去了使用金刚圈的能力,所以不管是扇圈子还是扇青牛,都能解释的通,这并不能作为芭蕉扇克金刚圈的有力证据。 所以,大帝把金刚圈解读成“两仪” ,把芭蕉扇解读成“太极”,虽然新颖,但是不管是从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角度,还是从西游记惯用的生克手法角度,都是难以立足的。再说了,区区一妖魔,有何德何能,能将“两仪”抓在手里呢?
这一贴,写给淡去的子弹九号 子弹九号 在写了一篇煽情的帖子之后,退出了吧务团队。 虽然我发过一个长贴,重点骂了他,骂他为丑陋的事情甘做挡箭牌,为虎作伥而不知廉耻。但是对于他含泪退出吧务此举,我还是要赞一声,此乃大丈夫所为。不管在其他人眼里,他是什么形象,但是,在我眼里,他不再是昨天以前那个子弹,而是一个有真性情的子弹。无论对错,有真性情的人都是值得人尊敬的。在此,请允许我真诚的说一句,“ 对不起”! 在此,我又不得不提到大帝了,对不住阿,大帝,三番两次得罪你,实在是没办法,闲得蛋疼,还望你能尊重我的思想。 子弹的消失因你而起,子弹的伤痛为你而受,子弹的男儿泪为你而流, 面对如此义气的朋友, 饱读佛经的大帝还要坚守你的无为吗? 难道不想对你的朋友说点什么吗? 如果喜欢专权是你的价值观问题,打击异己是你的肚量问题,那么如果你继续无视子弹为你做的一切那就真是你的人品问题了。虽然很多人质疑过你的人品,但是我只是怀疑过,但没有真正质疑过,你可别让我抓到在你的人品问题上大做文章的机会哦! 说句真心话,西游记吧是我最喜欢的吧,我也不希望大吧真有人品问题。所以,@旃檀大帝 ,你怎么地也得向公开为你挡箭的子弹公开的说几句真心话吧?
白扬先生,你骂人太含蓄了,我给你补一贴。 看了@白扬先生 的历史人物排名,要不是 白扬兄你亲自提点他是在抗议 大帝 的暴行,我还傻乎乎的真以为 你是在谈历史。 你把秦始皇放第二位,把吧主放第一位,这种批人的手法太高明了,绵里藏针,骂人于无形。 不过这实在太含蓄了,以至于有些网友居然认为 白扬兄 在拍大吧马屁,这岂不是极大的遗憾?在此,我给补充一贴。 我之所以想补充,当然也是因为实在是觉得大帝在岸然子的处理上有失风度。虽然大帝把岸然子免职的理由写得冠冕堂皇,但因为时间节点恰恰是在岸然子公然反对大帝之后,所以不管是明眼人还是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赤裸裸的报复。 在一个小小的虚拟世界,关系不到任何切实的利益,居然也会存在这种让人作呕的政治气息,难道真像雷吧说的那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吗? 至于岸然子,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个青春期荷尔蒙骚动的孩子罢了,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孩子,有必要采取这种“政治” 手腕吗?要是对他感到不爽,直接把他撤了就得了,至于理由,地球人都知道,在这个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欠谁的地方,真没必要搞些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这些极具政治色彩却又缺乏政治智慧的理由反过来又让大帝的形象在吧友的心目中一落千丈,博学也好,多才也好,在狭窄的气度面前是显得多么的渺小。 我真是替大帝感到不值阿,岸然子鲁莽的“造反”表面上没有成功,而实际上却因为大帝同样的鲁莽而大大的成功了。
西游记中的佛教是西游记自己的佛教 会不会有人因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很大的出入就认为罗贯中没读过三国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会不会有人因为《西游记》里的佛教和现实的佛教有出入就认为西游作者不懂佛教呢?答案居然是肯定的!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吧里经常会看到有帖子说西游记作者不懂佛教,而且理由一大堆,比如把《心经》写成《多心经》拉,把释加摩尼当成阿弥陀佛拉,等等。诚然,表面看来,这些的确和佛教的基本常识相违背。但是,西游作者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文化人,对于一些宗教的基本常识,会不如我们这些连三字经都没看过的网民么?会不如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念经的老婆婆么?答案显然是明确的。那么这些“错误”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就是本贴要说的话题——西游记对佛教的改造。 西游记为什么要改造佛教?因为它是一部奇书,它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西游世界;它理应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西游思想。下面,楼主从西游记对佛教世界观的改造开始,和大家一起聊聊“有西游特色的社会主义”,噢对不起,应该是“有西游特色的佛教”。 本贴将从 5 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 对婆娑世界的改造、对极乐世界的改造、对释加摩尼佛的改造、对佛弟子们的改造 以及 对《心经》的诠释。下面一个个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