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stones
inkstones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12,523
关注贴吧数: 27
听说山东有所小学取消了一二年级的数学课 倒霉催的孩子,一个个都被那些人当教育试验品。 @朕深爱晓岚 晓岚是大山东的吧?怎么看?
现在的中学英语教材居然还用磁带 今天帮一个孩子在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初三的英语教材,教材本身11块,两盒磁带22块,而且必须一起买!注意,是磁带,要用录音机的那种。我当时就碉堡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家里早就没有录音机了,居然还用磁带。在我的观念里,音频资料都是光盘,他们用磁带难道就是为了赚22块钱?他们还不如连带录音机一起卖,再赚他一笔。真是不知道教育部门都在想什么! 真是学生的钱最好赚,强买强卖。
中国终于有诺贝尔奖了,大家怎么看。 中国终于有诺贝尔奖了,而且是医药奖,大家怎么看。
找点存在感,冒个泡。 每天打开西吧,发现自己认识的id越来越少,甚至整个版面连一个认识的id都没有,比如打字的现在。反过来也说明,认识我的活跃id也越来越少。所以呢,作为一个小吧,有必要找点存在感了,要不然每天就只看看哪些帖子要删实在太无聊了。 要找存在感就得说有争议的话题。那就说说我对西游记一些有争议或者是有矛盾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j兄,置顶的新年祝福可以撤了吧? 都快国庆了。 要不来个预祝教师节快乐,你秀身材,大家给你庆祝一下。
吧里终于有活力了 一直死气沉沉的,这两天吵架吵活了气氛,。 吵架和打架有时候也能增进友谊的。化敌为友之后的友谊往往比普通的友谊更牢固。 所以我支持吵架!!!!!!!!!!!!!!!!!!!
眺望发的高考贴 人的心理真的是很奇怪。 我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台湾人发的帖子,他想见识见识我们的高考,然后回复的网友没有一个批判高考的,相反,大部分人都以我们的学习强度和高考难度而自豪。 同样一个话题,关起门来,大部分却在骂高考。 这现象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意念其实就是气 意和气是一个东西的两面,这个东西在精神层面就是意,在身体层面就是气。所以古人才会有以意导气之说。 咱就不说道家佛家那些玄的,就说儒家吧。 孟子就谈论过意和气,《孟子》中有:“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阐述了志与气的关系。其中的志也就是意。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不是吹出来的。 所以,意和气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是现实存在的。 老f小说中的设定其实和传统的武侠小说没有本质区别。而武侠小说的设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各种典籍作为根据的,只不过描述的夸张而已。 感慨现在的玄幻小说,纯粹的yy,一点依据都没有。人家国外的科幻小说至少也有科学作为依据。
脚发热 最近几天,左脚内侧经常发热,坐在那无缘无故就开始热。而且感觉很热,摸摸又不烫,奇哉! 问了老师,老师说正常,好事情,过一阵子就没了,别放心上。 老师早就说过,练太极能把奇经八脉都打通,现在彻底相信了。
空兄在忙什么? @空戬永恒 好久都见不到你的身影了。
爆照了 一楼不给看
看到德国飞机坠毁的消息,莫名产生一种人生无常的感觉。 以前看到飞机坠毁,基本没啥感觉,今天看到德国飞机坠毁,突然产生人生无常的感觉。 是不是衰老的象征?
永恒兄要我发个贴 永恒兄要我发个贴,说说我看过的国学书。 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听说是3000年,3000年中的精华实在太多。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毅力也有限,有些书往往读了一半,甚至读了个开头就放弃了,想来实在是对经典们的亵渎,惭愧。下面的这些都是硬着头皮读完的,总算没有侮辱经典。 好吧,就算抛砖引玉了。大家有什么好书也千万介绍介绍。 儒家: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习录》。 其中论语和孟子太长,只看过一遍。大学和中庸看过多遍。《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弟子记录王阳明关于心学的言论,看过一遍。 王阳明的心学是继孔孟之学之后儒学的又一座高峰,对儒家文化感兴趣的应该要读一下。 道家: 《老子》《庄子》《悟真篇》《周易参同契》。 其中《老子》看过多遍。《庄子》太长,只看过一遍。《悟真篇》《周易参同契》由于太难,是看的《悟真篇阐幽》《周易参同契阐幽》。 《悟真篇》《周易参同契》是道家最具盛名的丹经。西游记就引用了很多《悟真篇》里的诗词。 佛家: 《金刚经》《心经》《楞严经》《坛经》《小止观》 其他: 《史记》《古文观止》 另外,像《周易》《黄帝内经》也都是精华中的精华,特别是周易,被称为众经之首。不过我没读完,再惭愧一下。 对于经典的理解,南怀瑾大师的著作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对国学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要读哦。
太极的阴阳之道——静极生动,阴极生阳。 帖子题目写的有点噱头。就是为了噱头一下。 每天早上练太极之前都会站桩站一会。说是站桩,其实根本算不上。我们的站桩也就是直挺挺的往那一站,很轻松;而真正的站桩是要扎马步的。没办法,现在人都吃不了苦了嘛。 按理说,这大冬天的,在室外不运动,应该会觉得冷。可是,今天我体会到了和常识相反的感觉。我在那站了不久之后,手指尖就开始发麻,又过了若干分钟,麻的感觉没有了,而双手从之前的冰冷变成热乎乎了。很舒服。后来开始打拳之后,手反而又变冷了。 为什么不动的时候反而会感到冷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静极生动,阴极生阳吧。人体的外表在安静到一定程度之后,体内的气血却动了起来。咱们老祖宗的那些话看来都是大实话,而不是玄乎。
有人抵制圣诞节 我认为这是心理自卑的体现。
练太极的小惊喜 本来我的脚上有很小的水泡,有点痒,掐了会出水的那种。由于不是很严重,也没去管他。 昨天洗脚的时候发现全没了,整个脚底细腻光滑,简直吹弹可破,哈哈。 想来是天天练太极的原因。打太极始终处于半蹲状态,再加上老师天天喊下气下气,所以气血慢慢开始下行,脚上的邪气就被驱走了。
这两天在看明朝那些事 我几乎不看网络文学,以前就看过一本鬼吹灯。鬼吹灯写的情节的确很吸引人,可惜文笔太一般。 明朝那些事,以前一直听闻这本书的大名,这两天看了之后,怎么说呢,有点小小的失望。 作者写的的确吸引人,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能流行的原因。 但是,总感觉用词造句有点不负责任。经常在一个故事的开篇用过分的词语句子进行渲染,而结局却并不能相配。 比如开头说这将是啥啥噩梦,结果后来并没有惨败。给人的感觉好比是媒婆说媒,总说对方多么多么漂亮,实际却名不副实。 现在的网络文学真是。。。负责任的程度和我写帖子差不多。真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还能否在文学史上留下几行字。
太极拳的特点就是进步慢 今天老师说了,练太极的特点就是进步慢。 真是值得品味啊! 对了,昨天有个1.85左右的人和老师推手,太逗了。 老师发力之前还提醒他,“我来啦”,结果对方还是倒了。 后来对方怕用力,因为一用力就倒。然后老师就说,“你不用力,看我把你的力哄出来啊”,然后对方就真的用力了,然后就倒了。 如果不亲眼见,那绝对会认为是演戏阿。
关于心经的解读 @frephenixdb 虽然你不屑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西游记,但是有些东西的确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才圆满。下面是我一个帖子里写过的东西,老f 姑且看看吧。 作者对《心经》的演绎堪称绝妙。乌巢禅师在唐僧师徒取经之初传经,并称之为《多心经》。意指唐僧师徒几人不是一条心。果然,其后不久,孙悟空就因猪八戒挑拨离间而被昏头的唐僧赶走。其后风风雨雨,直至真假猴王之后,师徒几人才真正的团结一心。在消灭六耳猕猴之后,书中是这么说的:“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肸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所以,取经过程对于整个团队来说,就是一个从多心到一心的过程。 后来唐僧于第20、45、80回念过三次心经,作者分别写成《多心经》、《密多心经》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黄风岭,因为遇着妖魔,唐僧心中忐忑,所以即便是念经,那也只能是“多心”经。在车迟国斗法坐禅,唐僧虽然有孙悟空保驾护航,但始终还是有所担心,所以变成了“密多心”,此时已经比纯粹的“多心”好多了。到了黑松林,唐僧经过一路的坎坷,心境已经大不相同,已经能一心一意,不再多心了,所以此时念的经才是真正的经,作者也终于在此用了《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个全名。 最精彩的是孙悟空解心经。他分别在32、43、85和93回解过四次心经。经书的名称分别是心经、多心经、多心经和心经。这个从一心到多心再到一心的过程实在是意味深远,而孙悟空正是这么成长的!他从刚开始骂不恼、打不嗔的“一心”,到学成本领多贪多得、无法无天的“多心”,再到取经途中坎坎坷坷、心意不专的“多心”,最后变成了一心一意、一心向佛的“一心”。 最妙的是,在孙悟空最后一次解心经时,就说了句“我解得,我解得”,再没有说任何话,八戒沙僧说他“弄虚头”,唐僧却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这默然无语的真解,不就是“无心”吗?而此时,心经在唐僧口中已经变成里《般若心经》,所谓般若,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说经过一路的磨难和修行,在接近灵山的布金禅寺,唐僧和孙悟空的心已经充满了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大智慧了,一部《心经》也终于被读完了。 你看,一部《心经》,从“多心”、“密多心”到“一心”,最后是“无心”——充满般若智慧的无心。
白天没来,难道我错过了热闹? 现在来凑还来得及不? 吧主换届,理应热闹,虽然比不上人家美国总统选举,但大家还是蛮兴奋的。有祝贺的,有期待的,当然也有质疑的。 我记得我们以前质疑吧主任免的时候都是长篇大论,没个千八百字的帖子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我还记得老f,天天发帖子质疑,每次都几千几千的,最后终于把大帝给逼下去了。话说他俩现在好像还是对好基友呢。 怎么这次的质疑贴都是又短又酸,有的还阴阳怪气。真的是时代变了啊。这种没分量的帖子,怎么可能撬动别人的意志呢?何况对方还不拿你一分钱工资。 我看这次主要因为魔xxx吧?不好意思,名字太长,还没记住,见谅阿。姑且不论他当上小吧之后会不会称职,也姑且不论万一他不称职大吧会不会炒他鱿鱼。我们就单论质疑他的吧友,特别是故意想惹毛他抓他把柄的网友。我想问一句,吴闲云的书看多了吧?咱西吧不欢迎阴谋论哦! 如果你认为他是xxx吹,那么你八成是xxx黑。既然有质疑,那必定认为吹黑是不好的,既然如此,那你还为什么要当黑呢?自身不正,还是先别忙着质疑别人了吧。这就好比一个小偷在骂贪官无耻一样幽默嘛。 如果你不是吹黑,那就更没必要质疑了。因为你和他没有交集,他就算恶意删贴,也删不到你头上。在这个谁也不认识谁的地方,难不成还想当为民除害的大英雄吗?有这个激情和实力,那就去申请大吧,当了大吧,你想撤谁就撤谁,还用发什么贴!如果没激情没实力,那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地中海的心,何苦来哉?如果有激情没实力,那就是是粪青吊丝一个,赶紧努力脱贫吧! 所以呢,我觉得你想反对某件事,那就要有反对的实力。没有实力反对也没用,没人会听你的,对不?要不先象老f那样写个几千的大论,让大吧开开眼? 其实呢,玩贴吧就是图一乐。我发这个帖子可是乐呵的很。以前发帖骂大帝,也乐呵得很。现在戏弄你们,也乐呵的很。总之,不管是身为吧友骂吧主,还是身为吧主骂吧友,快乐第一! 那么,你乐呵吗?千万别在快乐的地方找气受哦! 不好意思,上面的“你”没有特指,因为看了很多质疑的贴,名字却一个没记住,所以只能用“你”了。
径达元始天,请进。 @径达元始天, 阁下是西吧的老吧友了,我也知道你是极端道粉,我也知道你懂得不少。 可惜,你这么一个有实力的人,却没给西吧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记得没错,你从来没有用你的学问为西吧贡献过一个精品贴。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黑佛。我很好奇,历史上多次的大规模排佛,佛教被灭了吗?你认为你比当初的道教大佬都牛?我也很好奇,就算你真把中国佛教给灭了,道教就能昌盛吗?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组织是靠挤兑别人而强大的?自强才能真强! 你发的那些贴,除了招来佛粉的愤怒和旁观者的笑话,剩下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偏执来给道家抹黑。 所以我希望你能转变一下思路,与其黑佛,不如吹道。道家文化博大精深,难道不够你吹吗?一篇弘扬道家文化的精品贴,比你所有的黑佛贴,外加所有别人的黑佛贴都要有意义百倍。
高手是怎样练成的 今天早上打太极,不知道是不是心血来潮,居然打了两遍。 打完得意洋洋的和老师说:“现在打两遍都不觉得累了,以前打一遍都累死。” 老师回答我:“是应该多打,我象你这个阶段的时候,每天打七遍。不过七遍还是少,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是,三年打一万遍,这么算来,除去一些有事情打不了的时候,起码一天要10遍。” 听完,我惭愧万分。看来高手都是汗水堆积而成的。
先生。南怀瑾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qq.com%2Fpage%2Fw%2F8%2Fw%2Fw0137i6rr8w.html%3Fstart%3D49&urlrefer=3c65ab366a0e8d5e83fe2256953d50ef
有意思的典故一则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怪不得今天响了好久的警报,原来是918 看到了老雷的帖子才想起这事。 看来真的是青春不再了。
大众对太极的误解 今天锻炼的时候,有人在向老师请教推手。 老师说,推手只是练习太极拳的一种方式,现在很多人都用推手来论胜负,这是错误的。实战的时候,谁跟你推手啊!真正的胜负,不管什么功夫,都讲究一招制胜。所以,现在国家举办的各种推手比赛,很大程度上让大家对太极拳产生了误解,认为太极拳就是推手。 我听了这话,若有所悟。推手就好比是数学中的某种解题方法,平时可以针对这种方法不断的练习。但是,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只要把题做出来就行,管你用什么方法。不过,正是因为平时对死方法的不断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的发挥。 就像老f平时的打沙袋,其实也是一种方法。实战中谁会站在那当沙袋阿?但不能因此认为打沙袋没用,打熟练了,自然会有用。内家拳的站桩、炼气、套路等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呢,我现在只能耍耍嘴皮子。老师说我现在是在打拳,不是在练拳。套路架子看起来还不错,但是里面还是空的。任重而道远。
我发了个帖子,被百度删了。 啥也不说了,鄙视。
希望大家不要再诋毁中国文化 儒释道文化都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佛粉道粉互相掐,受伤的是中国文化。西游记是儒释道文化的集大成者,我不想看到西游记吧里有人对中国文化的亵渎。 刚才封了几个人,骂人骂得实在太难听。道祖和佛祖要知道有你们这样的粉丝,他们会啥心情啊? 要想抬高自己,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爬上去,而不是把别人踩下去。因为如果你自己是一坨屎,那么就算你把别人变成一坨粪,你自己还是一坨屎。你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化作肥料,渗入参天大树的体内,屹立于高山之上,那么别人自然会仰慕你。 所以,如果真要比,就拿出己方的优点和长处来,道粉拿出道教的好东西来,佛粉拿出佛教的好东西,好东西和好东西比,这才上档次。一天到晚揭别人的短,跟个长舌妇一样,算什么本事?
最近佛道吹黑们互掐的厉害,我来点正能量 网上看到的一段话,觉得很好,贴过来给佛道吹黑双方看看。
内练一口气 前一阵子,太极老师叫我吐气,站好之后全身放松,虚领顶颈,尾闾内扣,命门外突。然后缓缓把气吐掉,肩膀下沉。这样练,能感觉到有东西随着吐气而下沉到脚底。这就是“内练一口气”。老师说这东西对太极很重要,如果能练得出来,那将来就有希望进入较高的层次,否则免谈。 我死命的吐阿吐,结果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要不是有个胖胖的阿姨练成了,我都要放弃了。说起那个阿姨,可有意思了。半年了,她才学了十几式。可就是这么几式天天练,居然能把内气下沉的感觉给找到了。 后来老师对我说,我找不到是因为我想的太多,你越想它,它就越不会来,不去想它,才会出现。对此,我突然觉得和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很类似,即所谓的“勿忘勿助”。
读古代小说不要忽略诗词。 暑假期间,吧里的学生多了起来。看着满屏的老掉牙的垃圾观点,我想有必要给大家一个建议:读古代小说不可以忽略诗词。 古人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李白杜甫的喜怒哀乐都在他们的诗里,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等等小说的作者也不例外。所以古典小说中都充满了大量诗词。作者对很多故事情节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都在诗词里有清晰的描述。
老f 可以去找一下太极 吴公仪VS 白鹤派 陈克夫 的资料 这次是为数不多的太极拳家和其他拳种真实切磋的案例。 53岁对37岁。网上有视频。 听说近代的武侠小说就是因为那场比武兴起的,也是金庸梁羽生吹捧内家拳的直接原因。
fluid和fluids 请问 fluid和fluids 有啥区别?液体为什么会有复数?
中国当官的都是天才 仅次于超人钢铁侠! 突击学游泳15日 万庆良横渡珠江获第二 仅次于书记 2011年7月,在有2000人参加的2011广州横渡珠江活动上,时任广州市长万庆良首次参加此该次活动,一举夺得第二名,冠军则是时任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 据当地媒体报道,万庆良此前并不会游泳,只是“为了兑现之前曾许下的要和市民一起渡江的承诺”。据信息时报2011年7月报道称,“万市长去年练了3次,7月份以来连续练习了12天,总共用了15天便成功渡江。从一点也不懂,到5米、10米、50米、100米、200米,一直到800米,那么快地掌握技术,这得益于万市长的运动天赋,也归因于万市长的坚强意志”。 该报还称,“万市长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为了这次横渡珠江,他克服困难,腾出时间,从晚上8点到凌晨1点,连续12天不间断地练习,让人非常感动。”
祝贺 j兄上任 来来来,吃杨梅
J兄,强烈要求就职演说 不待这么一声不吭的。
老F,爆照了
百度在帖子中间插广告,太恶心了 旁边广告也就算了,中间也来插,当电视剧阿!
太极的以柔克刚 今天老师谈起太极拳。一般人只知道太极拳能以柔克刚,拼命的去强调柔,殊不知,太极拳是外柔内刚,外面看起来一点都没力,里面却是钢筋铁骨。如果里面也没力,那么外面的柔怎么可能克刚?怎么把人打倒? 所以,刚开始练拳,老师都不教我柔,也不特别强调放松。相反,却强调伸直。但是一伸直就得用力,看起来就很僵硬。通过不断的练习,最后把这个僵硬练成放松,才是真放松。 这就好比练字,如果刚开始就讲究龙飞凤舞,那是扯蛋。刚开始必须横平竖直,练到很熟练之后才能开始随心所欲。
不知足歌(转载)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去。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太极拳越来越难学 现在套路都已经学完了,也就是说太极广播体操已经掌握了,下面要开始学太极拳了。 今天老师给我讲了预备式,就是开始打拳前往那一站。结果那一站,他老人家居然能从头顶、下巴、脊柱、尾闾、大腿、膝盖一直讲到脚底。每一部分都有要求。泥嘛,真是太难站了。老师说,按要求站久了,站好了,里面就会有东西。 结果我站了一会,头皮、手臂和大腿外侧开始发麻,类似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但是并没有真的起鸡皮疙瘩。由此,我坚定的相信,如果真的按要求站久了,站好了,里面绝对会有“东西” ,也许就是所谓的“气” ,实实在在的“气” 。 由此推断,太极拳所谓的以意领气,用意不用力,其中的意和气都是实实在在的能量,而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我想这也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深奥的道理,他其实是一门探索人体奥秘的运动科学,而防身只是他的附属功能。 我估计这预备式就得练很久。怪不得旁边一个人说,他光练起式就练了3个月。
论“粗心” 我老是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最近想了一下关于“粗心”的问题,似乎有所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从我们的学生时代开始,“粗心” 这个话题就不断的被提起。而且大部分人似乎对这个毛病并不重视。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讲,某某同学脑子很好,很聪明,就是太粗心,上课开小差。然后,那位同学就带着“粗心”的毛病一直走下去,带入工作,带入生活,永远摆脱不了。 对,“粗心” 看起来不是大问题,但是实际上,它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它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而我认为,造成粗心的直接原因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我们人脑集中注意力靠的是主观意识,而“粗心”、“开小差” 则是潜意识的干扰。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主观意识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潜意识突然干扰了主观意识,如果当时主观意识比潜意识的能力弱,那就造成“开小差”的现象。 所以,一个人做事情的细心程度不是主观意识能决定的,而是潜意识决定的。潜意识越纯净,人就表现的越细心;反之,潜意识越纷乱,则越容易粗心。所以说,要改掉“粗心”的毛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要求我们去改善我们的潜意识——根深蒂固的潜意识。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就是针对的潜意识。 因此,我认为,能否细心和专注,也是一个人智商的体现。因为越能够专注,记忆力就越强,智商也就越高。所以,那些认为自己的孩子脑子很好,就是太粗心的家长可以洗洗睡了,因为粗心就代表了记忆力低下,就代表了低智商。 扩而充之,用我的观点就可以解释一个现象——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我们的记忆力之所以会衰退,是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潜意识被越来越多的垃圾所填充,它变得越来越杂乱。当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记忆一件事情的时候,杂乱的潜意识会不断的干扰主观意识,越来越多的莫名其妙的“小差” 导致了无法高效的记忆事物,也就是记忆力衰退。 所以,要想阻止记忆力衰退,或者延缓衰退。建议大家简单的生活。
看了一下曾子丹的大闹天宫,感觉没这么差吧 前面看很多人吐槽,自己也在网上看了一下,感觉还可以阿,没说的这么差吧。
居然从吐槽高考扯到了儒家学说 小f 果然深得老f 的遗传,我吐槽一下高考,居然被小f 扯到了 儒家学说和政治的关系。 好吧,这是个深刻的话题。在此,我单独开个贴。问问小f ,你提到的曾子的格物致知 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你是怎么理解的?不会可以让老f 出马。哈哈。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哦!
吐槽一下高考改革 改了20年了,真不知道有什么进步。 一会3+1了,一会大拼盘了,一会英语降分,语文加分,不过就是铁锅换平底锅,煤气灶换电磁炉,烧得不还是那些菜? 我们当时高考是不用考生物的,现在要考生物,而物理化学虽然分数降了,但是内容没少,难度没降。这结果就是,物理化学的压力没降,生物的压力一下子加上来了。这是赤裸裸的给学生加重负担。 最近英语要降分,但是我敢保证没有哪个学校敢放松英语教学,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作文。。。一样都少不了,少不了就得学、就得练。 反而语文增加的文言文部分,倒要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背古文。所以最终结果又是——学生们更累了。 所以,中国的高考改革,就是一小撮人打着改革的旗号给学生增加压力,让学生越来越像考试机器! 我还听说有建议高考不要分文理,每个人都要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这是要累死孩子啊!
请问我大海商现在一共有多少学生? 请问我大海商现在一共有多少学生?
今天看到太极拳老师和别人推手了。 今天练拳的时候,有个人来找老师切磋。第一次看到老师和别人切磋,真是大开眼界。 两人推手的时候,老师是两脚一动不动,那个人被推得两脚不断的移动调整重心。推了大概三四分钟,结束后那个人居然站在那喘大气,老师则面不改色,完全看不出做过运动。 老师今年71岁,对手看上去45岁上下,块头相当。 老f , 不信邪都不行啊!
太极打架实例 今天练太极拳,听有个练拳的人说起,前两天和一个混混交了一下手。 那个练拳的大概50岁,路上和两个年轻人无意撞了一下,那两个小伙子出言不逊,说要打他,估计是看他年纪大了,又瘦瘦的。 他说来吧。然后对方一个人冲上来两拳,被他避开,紧接着一掌加一腿,对方就摔到旁边的沟里,然后爬起来和另一个灰溜溜的跑了。 当然,这是听他说的,我没亲自看到。
Shall you like that? Shall you like that? 里面的Shall 表示啥?
大力士推不动太极高手的原理 老f 说 一个大力士推一个太极高手,推不动,这违反了摩擦力原理。 其实,这恰好是运用了摩擦力原理。 摩擦力=压力*摩擦系数。 高中物理都学过,在摩擦系数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 在大力士和太极高手互推的过程中,太极高手巧妙的将对方的推力化成压力。如果仔细的看他们互推的过程,可以看出,太极一方从来不正面承受对方的推力,而是总是将承受力点放在对方的前下方。这样一来,对方其实不是在往前推,而是往前下方推。所以,不管推力有多大,往前和往下的分力是同比例增加的,也就是说推力和摩擦力是同时增加的。这样一来太极一方只要骨骼能承受得了对方的压力,无论对方用多大力都推不动。 见下图
和老f聊到了老头的问题 好吧,我实在不知道太极拳和拳击、相扑、泰拳比,哪个厉害。 但是我认为太极拳高手到了7、80岁以上绝对比拳击、相扑、泰拳厉害,因为太极拳高手到了7、80岁都是健步如飞,拳王到了7、80岁估计走不动路了,更惨一点的象阿里那样;相扑、泰拳高手听说基本活不过50。 所以如果让我选,我一定选太极,想活久一点嘛,哈哈。
今天问了太极拳老师,关于推不动高手的问题 老师拳龄50年,我想打我应该是小菜一碟吧。听说他的师父是吴氏太极拳的嫡传。所以我今天早晨专门就jt发的那个视频中,那个高手单脚站立,别人推不动,问了老师。他说他就曾经试过推他的老师,当时他的老师单脚站立,他来推,部位是肚子。 他说不是推不动,是根本没法推,一点力都用不上。不管推哪里,只要一用力,对方的相应部位就像海绵一样憋了进去,一下子就把力给卸掉了。卸掉之后,自己的重心立刻就不稳,所以只能先调整重心。如果在重心不稳的时候对方稍稍顺势加点力,人肯定要倒。 不过他说他练了50年了,现在只能在手上做到卸别人的力,肚子还不行。 我对这个解释非常信服,所以,四两拨千斤不是虚言。 老f怎么看?
配合一下老F,我的帖子堆 响应一下老f的号召,把我的帖子堆一下: 乱侃西游: http://tieba.baidu.com/p/2613332019 厕所赞: http://tieba.baidu.com/p/2549388399 青牛、金刚圈和芭蕉扇: http://tieba.baidu.com/p/2414230366
有个语法忘记了,请教 if two equal quantities be divided by the same quantity, the quotients will be equal. 为什么要用 be divided ? 前面省略了什么助动词吗?
辞职了 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心情不错,发个贴!
写点人生感悟 今天和一个关系蛮好的师兄联系了一下,几年没见了,如今的他,已经成了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令我望尘莫及了。 然后我对比了一下身边比较有成就的几个同学朋友,发现他们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身体好、精力旺盛甚至精力过盛。 第二、性格外向、情商极高、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第三、智商高。 所以,世界上符合第三点的聪明人很多,但是成功者都是少数,我想原因都出在第一和第二点上。而这两点恰恰都不是学校能给我们的,我们的学校只会培养我们的脑子,却完全忽视了身体和情商的培养,而我们自己也很少有人会专门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多半是靠天赋。 拿我个人来说,就是个典型。除了脑子好点,其他两点都很一般,所以也注定了一事无成。 所以,象岸然子这样还在校园里的小伙子,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多锻炼身体,多和人交流,学会忍耐。
佛教的日历有意思 今天村上一个信佛的老太太送来一本2014年的挂历!看到没?是挂历!今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禁止送挂历,浙江的挂历商亏本亏到吐血,但是人家佛教就送,嘿嘿。 更有意思的是,挂历上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都是黑色的。你们过你们的节,和我没关系,这就是四大皆空的气度阿!
仰角品西游2 本贴是之前写的帖子《仰角品西游》的续集,之所以要搞个续集,是因为前面的帖子已经很长了,不利于大家指正,没有大家指正,我就赚不到经验。如果愿意给我贡献经验,欢迎点击《仰角品西游》—— http://tieba.baidu.com/p/2612016457?pid=39350427360&cid=#39350427360
现在在老家,雾霾真是厉害啊。 中国人的寿命估计过不了几年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可怜我还要等到65退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时候。所以,我以后的人生座右铭就是:绝不拼命赚钱,有多少,花多少。哈哈。
搞了半天,杜海涛就是湖南台的小胖阿! 网上那些人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一个戏子而已,本来就无所谓节操不节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