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茗月
轻风茗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关注数: 34
粉丝数: 239
发帖数: 33,001
关注贴吧数: 49
2023年Steam年度最佳VR游戏候选 去年比较有竞争力的几个游戏:Wanderer(强烈推荐,无冕之王), the last clockwinder(创意无敌),kayak VR(极限画质),杀手3(虽然VR模式做的不好但是游戏真的好玩,Steam最佳VR奖得主), Moss2(完成度高,TGA最佳VR奖得主) 今年得奖的多半是Gorilla Tag(现象级的社交游戏),候选的话我猜一下半条命VR MOD, Vertigo2, Barbaria, Rumble,Hellsweeper。亚利桑那2出的太晚赶不上今年了。如果有什么漏了的比较有竞争力的选手大家可以提醒我。 今年TGA的最佳VR奖估计是生化8,地平线,GT赛车三选一。要是刺客信条VR能赶上TGA那真是神仙打架
王者没有永恒 三国杀倒了
捞两个好游戏 Wander ,翻译成漫游者,穿越时间线到各个历史大事的节点上去修正历史拯救世界,剧情和画面都非常棒,解谜设计的也不算特别难。应该是22年出的最好的VR游戏之一。如果对历史背景了解的比较多的话,比如英法百年战争,特斯拉,阿波罗登月,玛雅文明,美国乡村摇滚等等会发现这个游戏的细节里面蕴含了非常多的东西 Mothergunship:Forge 翻译成重炮母舰:铸造。rouge like的闯关射击游戏。说实话我真没想到都2023年了闯关射击游戏还能做出这么多新意……游戏的爽点主要在于每过一关可以随机获取不同的零件,比如枪管啊,特殊弹匣啊,连接器啊之类的,然后可以用零件把自己的枪改造成乱七八糟但是非常强力的武器。有时一根枪管上接好几个特殊弹药变成强力狙击枪,有时一排连接器上接三四个枪管变成加特林疯狂扫射。还支持双人联机。网上有汉化补丁,版本比较老但是和最新版通用。VR体验店老板看到了赶紧去买,别光逮着英雄萨姆和亚利桑那两个游戏薅了
感觉Tundra追踪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的更换底座 1/4螺丝和可以穿绑带过去的底座,需要哪种就换哪种 最近一年的新感受,全身动捕实际使用中随着使用场景的不同,需要经常切换追踪器的位置。比如全身带头盔带手柄,全身不带头盔带手柄(头上用追踪器),全身不带头盔不带手柄(手背带追踪器),带胸部11点追踪,手肘换膝盖等等,可更换的底座可以根据部位不同随时更换固定的方式。本身比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也保证了在任意部位上的体验都不会太差 缺点是如果接收端全部一对一匹配满会漂移的老毛病还是有,可以加钱多买一个DIY的接收器解决。还有插上充电会自动启动steamvr 相比之下HTC 3.0的tracker追踪更稳定,还能分开单买,但是什么时候都得用1/4螺丝固定限制其实有点大。适合用在脚,腰,头这些几乎不会变化的位置
Humble bundle这个七个游戏我买的时候至少花了500,现在123拿下 Zenith 支持全身 目前最好的VR网游 Wander 说实话我觉得是有机会竞争2022年度最佳VR游戏的 Battlegroup 有联机也有战役的宇宙RTS 宇宙歌剧,驾驶星舰的浪漫 半径之内,这个我刚steam打折62元入的我是大冤种 更新很频繁,好评率超高的末日生存类游戏? Rumble 用手势施法对战,很中二,几个月前也算当红炸子鸡游戏了 Vertigo 出2代了顺便补下1代 Superfly 漫威超级英雄,虽然是卡通版的但是作为小游戏也可以玩的很爽
如何移动一台20公斤重的电脑 因为工作原因最近要带着电脑到处跑(大约1-1.5小时车程)。机箱是超大的全塔机箱,联立鬼斧Air,里面是3090的显卡和CPU风冷散热。有没有成本在一千元以下的办法可以让机器移动起来更方便一点千元以上也可以考虑
这图都火到国外了……
有没有类似的书推荐的……
大家远程开机用的什么办法啊 本来准备电脑主板设通电就启动+小米智能插座远程开机来着,结果微星z570的主板设置restore after power loss【Power On】之后没用…… 希望在外面的时候也能远程操纵家里的电脑启动用moonlight
感觉好久没有见过大俱乐部长合约夺冠的选手了…… 都是一群MDY,草莽新人,天梯大腿,复仇之魂,二三线随便凑凑,反而Ti能打出好成绩,打不出来第二年反正再重新排列组合两次看有没有新化学反应或者冰蛙赏饭。长合约重投入把明星选手锁死,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有更高收益的,但是在DOTA比赛上这种方式似乎行不通
五等分的花嫁VR版 登录SteamVR 目前Steam上出了官方VR的动画:狼与香辛料,摇曳露营,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五等分的花嫁 还有补充吗
请给自己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适应新头盔 看到很多人拿到新机器第一时间就急吼吼的发测试视频……怎么说呢,VR设备这种东西,惯性是一种特别强大的力量。画面清晰度如何,色彩如何,炫光如何,甜区如何,佩戴舒适度如何除非两者之间是碾压关系,不然每回轻微升级之后很容易产生“新不如旧”的感觉 当初VivePro换初代vive,我第一反应是没有畅听头戴舒服,看不出画质提升。然而长期实际体验之后,Pro相对初代无论画质还是舒适度都是吊打。 之后更换index,所有人都说index清晰度高,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尝试去适应,终究还是受不了LCD那发白的黑色场景,重新把Pro买回来了。但是长期使用index,确实能感觉到它和Pro在甜区上的重大差异。index基本随便一戴就能保证对焦清晰,而Pro需要反复微调。 后来是Quest1和Quest2,基本也是前期更喜欢Quest1的OLED屏,用Quest2打光剑感觉拖影严重。后来直到手势识别,AR功能,vd串流使用的越来越多以后才逐渐放弃Quest1。 再后来买了5K的Pro2,方形的视野和之前用的头盔都不一样,适应了很久才能忽略掉眼睛中间缺的那一块。高清纹理也必须很仔细盯着看才能感知到区别,最重要的是甜区非常小,稍微歪一点就看不清。虽然纸面ppi Pro2甚至比pimax8kx还高,但是找了几个从没体验过VR的亲戚朋友来同时尝试Pro和Pro2,不告诉他们哪个是2代,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更喜欢Pro一代的画面。 最后是Pimax8KX,为了发挥最佳硬件效果几乎每个游戏都要进pitool里重新设置一下。有的游戏比如剑与魔法,不换设置甚至最基础的渲染都会有bug(越过墙壁直接渲染墙后面室外的景)。换人使用除了调物理瞳距还得软件里调虚拟瞳距。对我这种各种游戏玩一点,新游上架冲个首发的人来说调这些就有点太麻烦了……真正玩游戏的机器,不是说进到最高画质半条命里面拍个照截个屏,清晰度最高就行了的。稳定性和便捷性也是需要考虑的。这方面Pro2的vive console和pimax的pitool在便捷性这一项上都不如原生支持的index和Pro。Pro的无线模块虽然有画质和延迟上的优势,便捷性和稳定性又不如Quest2的无线。
psvr2代确认不兼容一代的游戏 节奏光剑 Superhot Astrobot可都是一代的
Demeo添加官方中文 这游戏更新速度真是高产似母猪……
VR游戏公司黑名单 Thirdverse 上榜原因: 《sword of gargantua》发售三年后停服,连单机部分都玩不了。只是为了让人去买自己极度相似的新作。停服前还搞了次促销。日本开发者大概脑子有坑把PC玩家当手游母猪了。 HatrabbitAB 上榜原因:《Slightly Heroes》连个通告都没有直接关服跑路,同样是连单机部分都没留下。比上一位好一点的是至少跑路之前没有搞促销。 奥秘游戏 上榜原因:《Age of Heroes》关服跑路,局域网联机用不了。到最后承诺的职业和新游戏也没做出来。 Raptor Lab 上榜原因:工作室传统开一个坑弃一个,手下茫茫多做到一半不管没做完的EA游戏。不过至少老游戏不停服, war dust还经常有更新。姑且算半从良了。 网易XX 上榜原因:买断之后游戏锁国区且停止所有社区功能。Nostos公测前关服停运。不过本来就是买断制网游,停运很正常和前面带联机功能的单机游戏停止单机部分还是好一点。
Among us VR 即将开启Beta测试 测试资格申请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antidote-custom.typeform.com%2FAmongUsVR-Beta&urlrefer=e3d8840e8a910f933238301454889298 不需要魔法,填个邮箱就能拿到 英文看不懂的可以网页翻译或者B站搜教程 虽然vrc里已经有玩家自制的版本了,但是vrc里飞行/扫描/隐形功能的模型不受限制,平面玩家还可以靠加油接线的手势动作识别身份,聊天的多认真玩的人少,喜欢玩太空狼人杀的人可以试用一下官方版再说
IntoTheRadius这游戏好玩在哪有人说说吗…… 过了下教程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潜行暗杀?
Zenith这服务器直接被挤爆了…… 这是有多缺VRMMO啊我上线基本看不到服务器,还有人挤进去马上被挤出来
among us地图人数上限终于突破10人了 现在人数提升到15人后终于不用人一多就转Ghost或者Murder了,而且还有专门的观战区,不想打也可以留在里面观战好友。 另外宣传下我们的VRchat太空狼人杀群
我是真没想到这东西这么难用…… 说白了不就摄像头面部捕捉吗,手机和电脑上一堆软件都能用普通摄像头做到的事情。那么多vtuber用着各种各样的软件,达成的都是同一个效果,就是真人笑模型也笑,真人张嘴模型也张嘴,不外乎如此。 结果对于很多软件只要导入3D模型就能直接完成的操作,这个面部捕捉插件,居然要一个一个k表情的shapekey……就是说要手动把真人的笑和模型的笑绑定起来,真人的张嘴和模型的张嘴绑定起来,以此类推二十多种表情…… 然后如果你换个模型,请重新再绑一次……
Against简单测评:不如demo 基本上入手即退款,主要问题两个方面 一个是画风大改,原本黑红色调为主的暗黑画风配上音乐挺带感的,正式版画风不伦不类,感觉就特别幼稚像小孩玩的游戏。上一次遇到改画风导致失败的VR游戏还是Quivr。 二是莫名奇妙的限制,明明刚开始用刀为什么非要换拳套,明明上一秒有枪下一秒说没就没了,感觉是开发者教我怎么玩游戏而不是我自己在玩,一点代入感都没有了。最搞笑的是关底BOSS我都没怎么打它自己就死了。原因是因为BGM播完了…… 这家stride做的还是可以的,估计主要精力放那边了。Against的demo很惊艳但是正体真的可惜了。
《Demeo》第三个副本《邪恶之根》攻略 首先我愿称之为2021年Steam上的最佳VR游戏,虽然跑团和卡牌类的玩家数量真的很小众,但是这真的是今年完成度和可玩性最好的一款VR游戏了。 新出的第三个副本结尾有一男一女两个BOSS,而且免疫弓箭手的标记和盗贼的金币。其中男BOSS比较难对付,每回合会恢复等同于玩家数量的护盾,每个盾可以抵挡一次伤害,同时每回合会召唤四个树根,树根有把周围玩家和友军单位击飞的能力,导致团队阵型混乱和分散。女BOSS可以通过下雨把树根变成小怪,攻击是电系群攻,没啥用比较好打。 下面直接说诀窍,一是前两关地图杀了老树怪会获得一个标枪卡牌,一定要存到男BOSS暴走的时候用,能击破所有护甲并造成约15点的巨大伤害,无甲17点。二是前期获得的黑狗骨头可以不用,攒到第二关快进第三关的时候一口气招出来,靠召唤物破甲围殴才是正道。三是带一瓶碱液之类的毒系卡片,男BOSS不免疫毒而且毒伤害可穿透护盾。四是多带远程,阵型被打乱了也能维持输出
推荐一下最近两部不错的科幻小说 《太阳系:异化》和《我就是神》 前者三主角叙事,从三个主角的视角描写未来资本异化整个太阳系后发生的社会变迁,最后三线合一,伏笔回收,全文干货一点水分都没有。当然最后一部分作者明显是写high了。 后者是从神的视角讲了三叶虫人的文明史,可以说是写了一部异星文明的史诗。虽然有玄幻的元素存在,但是依然是更贴近科幻一点。 说实话能看到起点的土壤里面生长出这样的作品,我真的是相当的惊喜,有种多年以前看到《沉睡的上帝》时的感觉。毕竟世界观完整的长篇小说实在太少了,科幻区更多的是无限流末日流漫威同人宇宙歌剧这样的爽文。
After the Fall初体验:多人联机版半条命,买就完了 第一印象,画质很棒,150%超采,用3090选的高画质,基本全程90帧。在联机的游戏里应该是最顶级的了。 然后……中国地区无法验证登录。加速器也不成,当然最后我想办法还是登上了。 新手指示不是很明确,不过问题不大,游戏的操作极其简单,基本复刻了半条命的优点(更好的瞬移方式,用手腕储存物品,手雷和加血针剂的使用方式),Index手柄捡子弹和道具的难度相对亚利桑那阳光大幅度简化 相对千篇一律的亚利桑那,终于出现有技能的僵尸了。最惊艳的是能爬天花板的僵尸,BOSS的技能能破坏场地,身上的弱点的标识也很明显。单人模式下会有三个大呼小叫的队友帮你,类似求生之路2的感觉。 有探索,地图不小而且很立体,剧情有但是不多,主要靠击杀藤蔓解锁,游戏进度明显加快动辄就是一堆怪冲过来。不过枪械操作难度明显低于亚利桑那,所以清理起来也快,大概这就是未来枪械吧。手枪的射击感明显也是偏向半条命。队友死亡后变冰雕能用药剂扶的设定好评,亚利桑那尸潮和队友基本各打各的毫无关系。 总结一下,这就是联机版没啥剧情的半条命,喜欢痛快打怪的买就完了
开个贴回答关于udon的问题 感觉世界作者之间的交流还是少了,最近自己做游戏图偶有所得,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一起交流我说的其实也不一定对 先说几个我遇到的常见问题: 1.copy和copyto两个功能的参数一个是位置一个是数量 2.array的编号从0开始 3.random.range的整数型随机数范围包含最小值但不包含最大值 4.多分支合一时用SendCustomEvent合并,不要直接拉两条线到同一个node上 5.一个gameobject的控制不要放在他自己上面 6.同一个事件引发的流程只能有一个OnDeserilization 7. UdonGraph太长编译器会崩溃,所以尽量分到不同的graph写,也方便测试
Workrooms登录上去显示你没有资格…… 能进商店,能登录,和电脑同步也过了,但是网页端会跳出来You are not eligible for workrooms之类的话,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Humble bundle被限购了,现在有哪里提供代购买 一个比较冷门的包,需要买多份但我自己的号买了三份就买不了了,现在有没有哪里可以代购的,手续费高一点也可以
有没有做地图的群求拉 最近在做一个游戏图
Fanatical超级VR包,1刀一个游戏 3刀五个,五刀10个。不过我觉得值得买的可能就3个,支持支付宝付款 Maskmaker和gloomy eye一刀买到手肯定不亏,其他的看个人爱好吧
有没有指路mod指明传送器在哪…… VR版转了半小时硬是没找到
就G2和Pro2这效率凭什么和Quest2抢国内市场…… HP G2从有消息开始吊大家的胃口,狂吹最高清晰度到实际能买到过了多久大家还记得吗结果出来之后发现一些情况下还不如G1好,然后Quest2正好也发布,打折+分辨率提升,直接登基 Pro2这回又让我闻到了相似的味道。雷声大雨点小,发布会提前开,然后下面没了,和今年的显卡一样只有空气。今年FB是不会出新头盔了,但是varjo, deca, pimax也不会闲着,还有传言中的Index 2.0,等有货了竞争对手也掏出新头盔就搞笑了
育碧的密室逃脱游戏做的相当可以啊 从eagle flight开始一直关注育碧做的vr游戏,后来又跑去做了werewolf within (狼人杀)和startrek(星际迷航),都是坐着玩(大概是怕晕?),多人交互为主的,发售没多久就鬼服了。后来又出了space junkies迷之定价的太空射击游戏,也鬼了,当时的感觉是育碧虽然是游戏大厂却不知道VR玩家真正想玩什么样的游戏,有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最近玩了下他家的密室逃脱系列的VR游戏,好家伙,原来不是不懂怎么做VR游戏……而是做的最好的全拿去给线下体验店独占了这游戏的设计真的顶,一场游戏玩下来代入感和成就感拉满,关卡设计由易到难,有迹可循却又不雷同,而且把游戏机制的教学完美融入了游戏过程中。这才是我印象里大厂的游戏设计师应有的水平啊。不是仅仅靠一个脑洞的玩法或是创意惊艳你一下,而是用极高的游戏完成度,丰富的关卡设计经验直接碾压独立开发者,把一个普普通通的玩法做到好玩就和把水煮白菜做的好吃一样,最体现厨师的实力。
vrchat太空狼人杀群来吃人了
新出的Demeo的优点和缺点真是一样明显 龙与地下城风的跑团游戏。先说说优点吧,上手挺简单的,移动棋子,攻击都很直观。卡牌效果也很直观,投骰的手感很好。然后回合制里慢慢探索,戏耍AI的感觉很好,使用各种战术带来的收益很明显,正反馈很强。 缺点:总共就三关,定价90元(美区30美金)就离谱……评论区有些直奔boss去的玩家一小时左右就通关了像我这样一路慢慢无伤平推的大概一小时一关吧,也就3小时左右。后续剧情和职业感觉是会做成DLC来卖。另一个缺点是没有存档功能,单人一次打不完得从头打起。作者说已经在添加了。Q2手柄进游戏后默认角度有些问题。 总结:游戏做的不错但是相比定价内容太少了。
收集一下能玩vrchat的网吧/体验店名单吧 这游戏最好还是自己有设备在家里玩,但是遇到面基啊,留学回国啊,婚礼啊(是的你没看错)难免会产生各种临时需求。很多地方虽然说是有,但是直连的加载速度感人。我先来说说上海的吧。如果有全身追踪的店建议特别标示一下。 魔法门VR 能玩 Charles VR 能玩,会掉线 YVR 有游戏,不过给的一个小平板上打开不了
有多少人可以只为兴趣而工作 顺便游戏的名字叫warplane:WWI fighters 免费试玩demo和正式版内容没差别,强烈建议白嫖
BattlegroupVR有没有愿意合作汉化的? 这个宇宙即时战略游戏挺好玩的,最近还加了联机对战和合作。但是没有中文,线上玩家太少了。因为不是剧情类游戏其实文本量不大,有没有喜欢这个游戏的玩家一起做个汉化的
想用VR查看建筑设计图的话一般用什么软件 CAD图纸
有没有吧友评测下新出的decamove…… 果然跑步机就是被淘汰的命
开游戏老是跳EULA是怎么回事 就那个“我同意”的用户协议,天天跳,昨天点了同一个游戏今天继续跳
想租张3070/6800用一天应该去哪找…… 坐标上海,需要做个游戏的测试,看3070/6800这一级的显卡能不能带的动,只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不知应该去哪找
跳舞怎么防汗啊…… 跳几首歌下来手柄全是汗,有清洁或者防止汗上去的办法吗……
比较一下两款主流无线头盔吧 Quest2 重量:很轻,压脸,淘宝100-200元有3D打印的各种改装头戴卖,视个人脸型各有优劣吧,对我来说除了500块的原版畅听之外都不如原装的带子 清晰度:4K LCD屏,文字清晰度高但黑白对比度低糟糕,分辨率可以拉但是受串流带宽限制 刷新率:90帧 Fov:90度左右 实际和脸型有关 瞳距:58 63 68三档 串流需要:电脑上安装virtual desktop,Oculus客户端,Quest上需要安装virtual desktop,路由器用6级千兆线直连电脑 供电:有内置电池能支持1-2小时,即使断电也没关系 散热:连续游玩数小时无问题 延迟:高。在半条命Alyx,大部分射击类游戏中感觉不出来。但是在高难度的音游,拳击,部分冷兵器格斗等手部瞬间加速度很快的游戏里能明显感觉到。为什么Quest2上玩节奏光剑推荐用Quest版本而非串流是有原因的 额外性能消耗:无硬件需求,能选择h264或hevc两种编码方式,机器配置不够占用了过多资源的话,游戏会掉帧 追踪:摄像头追踪,手柄在背后追踪死角的位置靠算法弥补。因为有算法补偿即使高速下丢失追踪手柄也不会飞走。能满足95%的游戏需求。可能出现问题的场合有射箭(取决于个人姿势),台球,vrchat舞蹈房,一些冷兵器游戏里希望用武器护住自己后背的情形。追踪范围跟着头盔移动,等同于无限 全身追踪:靠kinect或者tracker也可以达成全身追踪,但是因为不是原生支持多少会有些小问题 价格:低,所有配件加起来3000内搞定 Vive Pro 重量:很重,加了风扇改装之后更重,我称了下1.08kg。但是重量分布很合理 清晰度:3K OLED,色彩鲜艳黑色纯正但晶格大,螺纹明显,画质基本不受无线影响 刷新率:90帧 Fov:100-110左右 实际和脸型有关 瞳距:60-72 串流要求:一套2000元左右的专属硬件,电脑上要有空的pcie槽,要安装串流软件和process lasso这类进程管理软件,主板打开4G大空间解码 供电:原装电池电量极低建议购买第三方大容量充电宝,断电就会断线,原装充电线有质量问题建议更换质量更好的USB线(比如Pro三合一盒子上那根) 散热:接收器连续工作30分钟以上会超过90度,需要DIY风扇降温不然会断线 延迟:低,即使在高速运动的游戏中也很难察觉 额外性能消耗:低。但是对硬件要求高,8700K以下的CPU延迟明显。硬件达标后因为目前CPU多线程性能在游戏中普遍溢出,对帧数影响很小 追踪:需要安装额外的基站,基站有故障的风险,双基站在靠近墙的地方会存在追踪死角,一代基站追踪范围5米,二代10米 全身追踪:本家支持,傻瓜操作 价格:高,具体价格根据是1代还是2代基站,vive手柄还是index手柄浮动比较大 其实无线能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多台无线设备同处一个空间时互相干扰的问题,这点因为我没有复数的无线设备所以没法测试
二次元的钱也太好赚了…… 比较一下,2020年最佳VR游戏half life Alyx 163元,2019年最佳VR游戏Beat Saber 90元, 同为二次元VR游戏Tokyo Chronos 90元…… 当然相比之下更骚的是RE0的膝枕系列直接锁区买不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线材大家都去哪里买的…… 举个例子吧我最近改装我的无线套装,想买一根双公头1.5米长质量好的USB线,买不着。最后试着买了根京东2米的绿联的,质量不达标 再比如我想给头盔上一个风扇接电,要用到超短大概15-20厘米的USB转typec线,哪里能买到呢
Hyper Dash可以直连吗 新出的多人射击游戏,之前测试期间一直可以直连,不知道现在正式上线了行不行
参加beta测试之后连不上测试版是怎么回事 有两个游戏我参加了steam上的beta测试申请了beta码,玩完之后买了正式版。结果正式版就连不上服务器是怎么回事,同样的网络另一台没参加beta测试的机器能联
哪里能找到武藏/小次郎的avatar啊…… 搜pokemon出来的都是口袋妖怪的avatar……
求推荐质量好的USB充电线 用的HTC Vive Pro的无线套件,玩超过半小时以上就会遇到一次灰屏,丢失连接。看老美论坛上说是官方配的1.5米充电线质量不大行,换成Pro三合一盒子上那根1米长的USB线之后确实没问题了,但1米实在是有点短…… 有没有质量好的USB 双公头线材推荐一下?1.5-2米的,我试过绿联的不行……
VR玩家暂时不要买AMD的处理器…… 当了一回小白鼠,8700K换5900x,上古卷轴和vrchat之前勉强能到90帧的场景现在平均降了20帧 Pbo开了,主板bios刷了最新的,内存频率设置了3866,Windows重装过了,AMD的驱动都装过了,散热猫头鹰+鬼斧air冬天这气温几乎没上过60度。显卡是3090,fpsvr显示瓶颈就在CPU帧生成时间上,等于花了6000块降级了自己的游戏体验,我现在有点无语
飞行类游戏真是显卡杀手…… 星战中队VR玩3090全程45帧想保90帧得画质降到中,然后字和远景糊成一坨
最近出的好游戏真多啊…… stride, wingman project, battlegroup, population one都是玩很久都不腻的那种。phasmophobia,dash dash world次一级。话说我感觉Oculus好像找着游戏烧钱的正确方向了,只有联机游戏才能承载他们VR社交的目标
SOGS,永远的神 瑟琳娜的光头我给治好了
无线头盔那是真的香…… 我第一个无线头盔用的是tpcast+初代Vive,那时对无线的感觉就是垃圾,经常被干扰断线,安装发射器有位置要求不说,头盔语音用不了,视野边缘有绿线,最关键的是开机启动特别麻烦。最后在多付了二十刀自行解决了语音问题后依然选择了退货退款(新蛋的政策三月内都可以退) 第二个是Oculus的virtual desktop串流。从效果上来说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用的很少。因为我的电脑是接的墙里出来的一根网线,每回想串流还得禁用有线连接到专门为oc准备的一台路由器上。加上画质压缩啊,光剑专家+难度下的延迟问题,射箭/台球游戏里的手柄追踪问题,我依然还是用着我的有线头盔。不过quest的无线给我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我玩有线头盔的时候突然就不会自己用脚理线了,玩着玩着经常把自己缠起来。这也成了我后来购买无线模块的动机。 我一直坚信有线的质量和稳定性都要强于无线,所以电脑一直用的有线网线。加上我玩VR的时间特别碎片化,上古卷轴调试下mod穿脱头盔一天就可能要出入VR七八次,吃饭前十五分钟也会抽空玩两把光剑,因此特别看重“戴上即玩”这一点。这点无线头盔是怎么也比不上有线的。 最近更新电脑配件,顺带就更新了Vive Pro的无线更新模块。说实话,最开始的一周我是一直抱着有不方便的地方就赶紧退掉或者出掉这个心态在使用的。那时候也确实有很多问题,比如头五分钟会黑屏一次,头盔不舒服啊,电池电量太少充电太慢等等。每次出问题我都有种再把它卖出去的冲动。 但是最近一周,无线配件的表现真的出乎我意料的令人满意。舒适度,稳定性都达到了我觉得可以保留的标准,甚至愿意为它牺牲一点打开VR的便捷性。Intel这个牙膏厂,终归还是留下了些能用的东西 现在玩很多游戏可以坐在电脑椅上转来转去也不用担心线绕在椅子上了。上古卷轴上楼梯不用那么麻烦的按键转向,节奏光剑360度的歌随便打,population one里高台狙也可以直接180度转向架。 唯一麻烦的是兜里要揣个沉甸甸的充电宝,我摘头盔的时候经常忘记它……
Project wingman你们画质怎么调的? 我感觉最吃帧数的是云的分辨率和post处理?目前3090稳定90帧有难度。空战游戏视距不能缩……
Quest上的contractor可以直连吗 这个我知道是国内开发商,但是在oc平台上。目前看eleven table tennis, Arizona sunshine都可以直连。不知道这个行不行
之前耍猴的那几个GIF表情包有没有卡基能再发我一下 就是AMD, NVIDIA 3080, 6800和5900那三张
劝人加电源的什么心态啊 金牌750w带3090不超频都够用了,天天炸炸炸让人加电源,那是电源的问题吗?炸卡集中贴一水的1000w ,1200w甚至还有1600w的白金电源。如果是担心碰上那一点点炸卡的几率,要么劝人别买3090,要么劝人把电源加到2000w以上。整这推荐1000w出头的电源干啥呢?炸的最多的不就1000w出头的电源吗
手机上有没有稍微正常点的中文社区…… 刷个贴吧,第一个是其他吧的推送,第二个是广告,手机第一页都看不到正常的贴子…… 想着下个手机版NGA吧,然后这评分…… 实际用下来体验最好的是reddit但是又不是中文的……
HTC的市场调研怎么怎么搞的…… 舍得花2000块升级无线的人怎么可能不升级到Vive Pro,这无线套件背后留个老vive的口是啥意义怎么说也该留个vive pro的接口方便无线和有线切换啊。 设计思路倒是好的,问题市场定位实在太迷了。一点前瞻性都没有。现在一套老版本Vive掉到2000元一套,怎么会有人给它配2000元的无线配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