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行 中太行
关注数: 9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804 关注贴吧数: 447
保定滑雪场哪个比较好玩 2020保定滑雪场哪个比较好玩 发布时间:2020-01-13 11:31作者:椛丶未眠分享到: 【导语】:2019保定滑雪场排名是怎样的?保定有哪些滑雪场?保定哪个滑雪场更好玩?一起来看看保定本地宝为你整理的保定滑雪场好去处! *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top 1 : 狼牙山滑雪场 地址:保定涞源县狼牙山 开园时间:12月20日   狼牙山雪魔方的建设是在竞技滑雪、旅游滑雪的基础上又增加的“娱乐滑雪”冰雪项目。雪魔方是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娱乐性冰雪娱乐区域,非常适合初学者、年轻情侣、青少年、特别是全家共同参与的最火热的冰雪国度。踏入冬天里的童话秘境,一个为儿童规划的专属领域!童话故事般的冰雪世界,各式各样的娱乐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的游客娱乐需求。 2018保定狼牙山滑雪场有哪些好玩的 分第一滑雪场,第二滑雪场有多条雪道组成滑雪区,戏雪区由雪魔方及狼牙山冰瀑组成,造雪面积达20余万平米。 其中第一滑雪场建有雪道十条,包括练习雪道,中高级雪道、猫跳道、波浪道、及单板公园。 第二滑雪场为高级道滑雪场,于2015年精心设计打造,雪道规划原则:滑雪道面向大众,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山势地貌、安全第一、注意环保生态,满足中、高级滑雪者对场地的需求。自营业以来备受广大滑雪爱好者的喜爱!   top 2 :七山滑雪场   地址: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西龙虎村   七山滑雪度假区共建有四人吊椅索道 1条,魔毯3条,雪圈道5条,雪道9条,总长度为15公里。其中坡度35%~45%的高级雪道占雪道总长度的30%,25%~35%的中级雪道占雪道总长度的40%,其他雪道为平均坡度12%的初级雪道。崭新的一切让人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初中高的9条雪道也能满足大部分滑雪者的需求。  初级雪道:雪道坡度小,较宽较直,适合初学者。利用魔毯输送滑雪者上坡。此道可以给那些能稳定行走及适当滑行的滑雪者提供一个安全练习稳定滑行、减速或者转向等基础滑行技巧的场地。   中高级雪道:长度适宜,会有一定陡坡穿插于缓坡中,会出现一些转弯道和窄道。此道可以给熟练掌握基础滑行技巧的滑雪者提供进阶的练习场所,在这里中高级滑雪者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在陡坡下控制速度,如何稳定转向,如何稳定控制身体的重心等等。   高级雪道:此道相对较窄,非常陡,转弯急,雪况复杂,给高级滑雪者提供较专业的练习场地。此道需要滑雪者有较熟练的滑雪技术和专业的滑雪装备,风险较大。   top 3 :植物园滑雪场
深度贫困村涉及榆社、左权、和顺、太谷四个县(区),26个乡镇 山西晋中:解题深度贫困,易地搬迁决胜全面小康 赵志斌 苗锋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荆文娜 郭建军 山西省晋中市地理位置偏僻,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市场信息闭塞,无主导产业,留守村民仅靠传统的种玉米、养鸡来维持生计……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深度贫困成为决战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7年,依据山西省定深度贫困村标准,晋中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调查摸底,在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统筹评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以及“两不愁三保障”等因素,最终确定了158个整村移民搬迁自然村为我市的深度贫困村。涉及榆社、左权、和顺、太谷四个县(区),26个乡镇。 全力攻坚,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题 为全面完成好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晋中按照搬迁人口“80%进城、其余进镇”的总体规划,实施以县城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小区安置为主的“三为主”安置模式,明确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了较好的结合补充,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集镇、工业园区,全市搬迁进城比例达到80%以上,集中建设的24个安置点,有20个选址在县城或中心集镇,实现搬迁群众同等享受迁入地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管理服务。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住得好,还要住得美。晋中市优化安置点建筑风貌设计,建立市、县两级易地扶贫搬迁村镇集中安置点建筑风貌设计专家与驻村工作队长(队员)联合定点联系制度,对安置点项目优化了建筑色彩、建筑造型、建筑小品、小区绿化等建筑设计施工风貌,突出晋乡晋土建筑风韵。 同时,晋中市严格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严守安置房质量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四制”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立七方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我市新建的24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竣工验收,确保搬迁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晋中市了解到,目前,晋中已完成搬迁任务26566人,实现了分房到户、钥匙到手、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909人,同步搬迁3657人。24个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竣工验收,158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基本完成搬迁。 产业扶持,既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既要“挪穷窝”,也要“换穷业”“拔穷根”。2017年以来,晋中因地制宜,根据贫困村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资源禀赋和搬迁户意愿,精准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政策,从政策、项目、资金、培训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村的倾斜力度,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全市深度贫困村实现了产业项目全覆盖,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442元,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致富。 创建后续产业园区。在和顺,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食用菌园区项目”,建成占地572亩,1600个112平方米的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建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菌棚按照资产归村集体,搬迁户有使用权的原则,按户分配、村户结合,全部分配到村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棚”全覆盖。聘请山东省寿光市圣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对园区菇棚统一管理运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约定了保底产销量,通过股份分红和劳务务工实现稳定增收。2018年人均增收552元、2019增收735元、2020年预计可达1100元。另外,该园区全年可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700个,年人均工资收入可达1.8万元。 大力挖掘资源优势。在左权,积极拓宽深度贫困村贫困户增收渠道,以深度贫困村为实施主体,发展特色有机中药材产业、特色有机种养殖产业的同时,充分结合左权县山多、坡多的地理状况,推进光伏产业,依托嘉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6.4MW村级(联村)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实现了全县32个深度贫困村、1519名贫困人口后续增收项目全覆盖。2018年人均增收454元、2019年增收900元、2020年预计可达1300元。尤其是光伏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了20年不变的稳定收益,确保深度贫困村贫困户搬迁后可以安心生产生活。 坚持龙头引领带动。在榆社,以债权投资的模式,将后续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天生农牧、宏森服饰、山西牧乐嘉等8家企业及扶贫车间,全县68个移民搬迁深度贫困村都有致富产业、增收项目,4947名贫困人口获得稳定的红利,还可在扶贫车间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2018年人均增收311元、2019年增收622元、2020年预计可达1372元。龙头企业及合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中来,很好的发挥了引领作用,把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把产业增值收益分给农民,保障搬迁户实现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多模式推进后续产业。在太谷,以村委会作为后续产业实施主体,为深度贫困村建造蔬菜大棚、购买育肥架子牛、育肥羔羊、托拉机等小型农机具、购置商铺等资产,实行托管、代养、租赁等经营模式,通过“农业园区+村委会+贫困户”、“龙头企业+村委会+贫困户”、“村委会+贫困户”、“资产性收益扶贫+村委户+贫困户”等形式推进后续产业,实现了17个深度贫困村后续产业全覆盖,945名贫困人口2018年人均增收500元、2019年增收1000元、2020年预计可达1500元。阳邑乡庞庄村,将20亩塑料拱棚,分别以每棚1000元价格优先租赁给贫困户种植西红柿,今年棚均收入已过30000元。 整合资源,稳步推进整村拆旧复垦 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工作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环节,事关扶贫工作大局,意义重大。晋中切实履行拆除复垦督导职责,将整村拆旧复垦工作抓在手上,积极组织推进。截至9月,涉及深度贫困村拆除复垦任务的太谷、榆社、左权、和顺4县(区)已全部实现“应拆尽拆”,复垦复绿目标也已全部完成,拆迁、复垦率双100%。 拆迁、复垦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建立现代农业创立良好生态环境;通过结余指标有偿出让,将所得收益用于农村、农业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也为其他脱贫项目的实施拓宽了资金渠道。
二〇三五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 二〇三五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 2020-10-29 09:39北京日报评论(0人参与) A-A+   原标题:本市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二〇三五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   近日,北京市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各项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获悉,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到2035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   今年初步形成协同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市域外来看,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深度融入其中、受益其中;从市域内来看,落实城南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市域内结对协作等,成效斐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也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设定了到202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的总体目标。   具体来看,到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加快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到2035年,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促进南北区域均衡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   到本世纪中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完善区域治理体系、提升区域治理能力等方面更加有效,推动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nasa今日即将发布激动人心的关于月球的新发现 NASA to announce 'exciting new discovery' about the moon today By Meghan Bartels an hour ago Oh, there's a flying telescope involved, too.An image of SOFIA preparing for takeoff.(Image: © NASA) NASA wants you to get excited about the moon — or more specifically, about a mysterious new science result the agency plans to unveil today (Oct. 26). For more details, we'll need to wait until a news conference at 12 p.m. EDT (1600 GMT) that day, which you'll be able to watch here at Space.com or directly through the agency's website. A NASA statement announcing the news conference promises "an exciting new discovery about the moon" and references the agency's ambitious Artemis program to land astronauts at the moon's south pole in 2024. But the science itself comes from a long-running observatory, the 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 (SOFIA), a German-American partnership that made its first flight in 2007. Related: Photos from SOFIA, NASA's flying telescope (gallery) Click here for more Space.com videos... SOFIA is no ordinary astronomy facility — it's an astronomy facility packed into a modified 747 jet that carries its instruments up above most of Earth's atmosphere, which typically distorts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SOFIA's perch on a jet offers it some of the benefits of both ground-based and space-based observations: It's relatively easy to upgrade, but avoids that atmospheric interference. And because the observatory flies like a plane, it's easy to take observations of a specific patch of sky during each of the observatory's 10-hour flights, according to NASA. SOFIA's instruments focus on infrared light, studying objects in our own solar system and in other galaxies. Naseem Rangwala, project scientist for the SOFIA mission at NASA's Ames Research Center in California, will be one of four speakers during Monday's news conference. She'll be joined by Paul Hertz, who leads NASA's astrophysics division; Jacob Bleacher, the chief exploration scientist for the Human Exploration and Operations Mission Directorate; and Casey Honniball,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in Maryland. Although the science itself is new, chances are the observations are not: SOFIA was grounded in mid-March due to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nd only began flying again in mid-August, according to NASA statements. SOFIA has also struggled in the budgetary process over the past decade, as presidential budget requests have repeatedly selected the project for cancellation; Congress has reinstated it each time. Visit Space.com Monday for complete coverage of NASA’s new moon discovery.
男子花70万元自制可穿戴式飞行器,网友:中国版“钢铁侠” 男子花70万元自制可穿戴式飞行器,网友:中国版“钢铁侠” 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社(ID:CNS1952) 近日,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34岁男子刘东升穿着自制飞行服试飞的场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视频发到网络上后,很多网友惊呼:这是中国版的“钢铁侠”。 来源:中新视频 刘东升介绍,他从小就喜欢看科幻类的电影和动画片,读大学后受电影《钢铁侠》的影响,想做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钢铁侠”,就是可以穿戴式的个人飞行器。 两年多前,具有多年机械制造经验的刘东升,看到一位国外爱好者穿着自制飞行服在海面上自由飞翔的场景,重新激起了他着手制作飞行服的梦想。 刘东升说:“这种飞行服的飞行原理,就是采用了小型的涡喷发动机,就把航空煤油燃烧以后,做功高速排气产生反作用力,把我推到升上天空。” 为了制作成功,刘东升研究了大量资料,琢磨半年后,他确认自己有能力做,于是组建团队展开制作。不过,进入实操阶段,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刘东升透露,他做飞行服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发动机的测试,还有飞控系统的打造。因为刘东升本身并不是学这方面的,所以他就请教了很多朋友,委托他们对其进行远程的协助,来设计飞行控制器。“发动机控制的话,是让我德国的朋友,也是请教厂家那边,然后由厂家给我一些技术支持。”刘东升说。 据了解,刘东升还喜欢机械制造,其制作的格斗机器人,此前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并获奖,但涉足飞行器制造领域,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到目前为止,他一直很小心地展开测试。 飞行服理论上的飞行距离预计是在5到1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以达到一两百米。刘东升坦言,为了安全可能会只会在一米到两米之间的高度来进行一个测试。 他说:“这套飞行服已经花去70多万元,目前飞行服稳定性不错,每次可飞行三到五分钟。安全性方面,以后还会加上安全气囊及其他辅助设备。”目前,刘东升团队已申请国家发明技术专利,并寻求投资对其展开升级改造。 “等飞行服做好以后,我们会把安全性、续航性来进行完善,争取早日把它推向市场,让每个人都可以体验飞行的乐趣。”刘东升称。 网友评论:中国版钢铁侠 @王慧宸:棒!这居然不是特效 @爱黑猫的Girl:有了这个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车了 @荣耀行刑官奶娃:好好玩的感觉 @于刚:中国钢铁侠! @Serendipity-2468:会轻功的感觉是不是很爽 @哆啦大白beta:太酷了! @Ttlity:以后这么飞着上班了 @鲍伯三十而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欢喜的围脖:为有热爱且专注的人点赞 记者:刀志楠 原标题为《男子花70万元自制飞行服,网友惊呼:这是中国版“钢铁侠”》
NASA预告将揭秘月球新发现#,外国网友展开“疯狂”猜测…… 环球网 【#NASA预告将揭秘月球新发现#,外国网友展开“疯狂”猜测……】“下周一(26日),将是太空爱好者的大日子。”美国《俄勒冈人报》22日的报道说道。原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预告说,即将揭秘一项有关月球的“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当地时间21日晚,NASA在其官方推特上发文称,“在你们的日历上做好标记:我们将通过我们的‘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公布一项关于月球表面的新发现,你们获得了邀请。请为我们记下来,10月26日星期一下午12时(美国东部时间),参加请戳……” 推文后所附链接中,NASA在其官网页面称,美东时间O10月26日下午12时,NASA将在一个媒体电话会议上宣布一项来自“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关于月球的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有关音频将在该机构网站上直播。 NASA并没有“剧透”具体内容,但表示,这一新发现有助于了解月球、支持探索更深层次的太空。该机构表示,根据美国新登月计划“阿耳忒弥斯”,NASA将在2024年将第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为我们的下一个巨大飞跃——人类最早将于本世纪30年代探索火星——做准备。” NASA还表示,了解月球科学也有助于了解太阳系内部更为广泛的历史。” NASA这一“预告”引起美媒注意的同时,也引发众多网友猜测。ONASA预告将揭秘月球“新发现”,外国网友展开“疯狂”猜测…… 收起全文d
23位院士领衔,百名专家研讨载人月球探测 23位院士领衔,百名专家研讨载人月球探测 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10-1620:24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10月15日,在“十四五”战略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时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以“载人月球探测的未来发展”为主题在京举办第七场CAST“空间技术论坛”。23位两院院士、百余名来自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载人月球探测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为空间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为航天强国建设集智聚力。多位嘉宾先后围绕载人月球探测的顶层考虑与发展态势、科学与人因问题、初步方案与关键技术、信息支持与动力推进以及原位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人员就载人月球探测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作为“航天强国建设引领者、空间事业发展领导者”,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将以此次CAST“空间技术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联合国内外各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携手共进,推动载人空间探测实现新的跨越,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据悉,CAST“空间技术论坛”始创于2005年,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办,定位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常设性高层次论坛,旨在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论证决策;促进我国空间技术领域中重大的方向性、前沿性问题研究;推动学科交流和专家人才培养。论坛至今已举办七场,分别针对我国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空间站、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主题展开研讨,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 编辑:胡德成 流程编辑 刘伟利
不再续约,中国失去澳大利亚卫星站。我国将会怎样解决问题呢? 不再续约,中国失去澳大利亚卫星站 2020年09月21日 21:17:17 来源:环球时报 576人参与44评论 据英国路透社独家报道,自2011年以来,瑞典空间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亚分部,曾与中国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意让其设在该国的一处卫星站为中国的太空探索科学项目提供支持。 但该中心近日却宣布,他们将在合约到期后不再与中方续约。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瑞典空间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亚分部(SSC)所拥有的这处卫星站,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自2011年以来,这个为名Yatharagga的卫星站开始与中国签约合作,并曾在2013年时给中国神舟10号飞船提供过技术支持。 然而,该中心最近在一份发给媒体的邮件中表示,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中国的市场变得复杂起来,所以中心决定在接下来几年将目光聚焦在其他市场,不会在与中国的合同到期后继续续约。 不过,该中心并没有透露他们与中方的合约什么时候到期。澳大利亚官方和中国官方也尚未回应路透社关于此事的采访。另一方面,从路透社对此事的报道行文来看,这家西方媒体似乎是认为此事可能是澳大利亚在帮助美国打击中国。 这是因为,路透社首先在其报道中提到,瑞典空间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分部在西澳大利亚其实有两个卫星站,除了与中国有合作的那个Yatharagga卫星站,还有一个是为美国宇航局等美方机构提供服务的Dongara卫星站。而且这俩卫星站距离还挺近的。其次,路透社提到了中国在太空探索和卫星定位系统方面都与美国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与美国的GPS系统的竞争。同时,路透社提到了澳大利亚是美国亲密盟友,一直在太空领域与美国合作,而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却出现了断裂。截图来自路透社的报道 最后,路透社还“意有所指”地提到,中国在去年与南太平洋的岛国基里巴斯重新建立了外交关系,而该国在太平洋中部地区也有一个卫星站。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