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行
中太行
关注数: 9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804
关注贴吧数: 447
研究:火星可能仍含有数量惊人的水,地壳下或藏有古海洋 来源:cnBeta.COM 2021-03-17 09:36 2 据外媒报道,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猜测火星上所有的水可能发生了什么。他们认为,数亿年前,火星是一颗相当湿润的星球。虽然在火星的极地冰帽中可以发现一些冰冻的水,但新研究表明,火星上实际上还有着数量惊人的水。这一发现可能会对未来人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生存所需的水资源开发计划产生重大影响。普遍情况下,火星被认为随着古老大气层逐渐被吸进太空,那里的大部分地表水也随之而去。但一项由NASA支持的新研究表明,火星上的大部分水分仍在这颗星球上,只是被困在了地壳中。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候选人Eva Schell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大气逸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即火星上曾经存在过多少水。”Scheller是周二发表在《科学》上的这项研究的论文首席作者。 Scheller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一些量化了火星上不同形式的水的数量及火星大气和地壳化学成分的当前数据的模型。结果他们发现,大气逃逸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今天在这个邻近世界表面上下所看到的情况。 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Bethany Ehlmann指出:“大气逃逸显然是导致水分流失的原因之一,但过去十年火星探测任务的发现表明,火星上存在着巨大的古代水化矿物质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矿物质的形成肯定会减少水资源的可用性。” 当水和岩石相互作用时就会发生化学风化过程并由此产生在其矿物质结构中含有水的粘土等物质。这一过程也发生在地球上,但地质循环最终通过火山活动将岩石中的水分被送回大气层。然而,火星上几乎没有火山活动,所以所有的水应该都被困在了地壳里。 “所有这些水在相当早的时候就被隔离了,然后再也没有循环出来,”Scheller说道。 研究小组发现,40亿年前,火星上拥有足够的水覆盖整个星球--100到1500米深的海洋,其中30%到99%的水现在则被困在地壳中的矿物质中。 Scheller和Ehlmann将帮助Mars 2020“毅力号”团队从火星上收集岩石样本并最终在其返回地球展开研究从而验证这一理论。
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 【祝贺!#嫦娥五号探测器对接组合体成功分离#】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欢迎回家!
日本的采样已经降落在澳大利亚 美国太空网刚刚报道了
美国太空网space.com正在直播日本采样回返,可惜打不开 因为是油管直播,只能看到链接,却打不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pace.com%2Fjapan-hayabusa2-asteroid-sample-return-webcasts&urlrefer=f8829898bb4541be72d76f3608953fba
2:14进入交会对接近程段,5:40对接完成,6:01样品转移完成 China航天 #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环绕器与上升器对接时间将明天(6日)凌晨进行,2:14进入交会对接近程段,5:40对接完成,6:01样品转移完成。
嫦娥五号将如何在太空上演“交会对接”? 嫦娥揽月③|嫦娥五号将如何在太空上演“交会对接”? 澎湃新闻 龙慧 伍银芳 蒋馨儿 王基炜 张志强 江勇 孙智超 李强 谢瑞强 黄攀宇 2020-12-04 08:0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嫦娥五号将如何在太空上演“交会对接”转移土壤?(01:03)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由于地月距离遥远、燃料有限,上升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回到月球轨道,找到返回器,转移月壤。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交会对接,测控精度要求极其的高。那么嫦娥五号具体又是如何实现这一“交会对接”并成功转移月球土壤的呢?
2045年计划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 12月4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技术助力交通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成功召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旭辉在主题报告《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探索与实践》中提出,到2045年计划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满足每年总飞行千次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的总目标。 传统的马车速度基本上是每小时20公里,汽车每小时120公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高铁每小时350公里的时速,飞机时速每小时1000公里。张旭辉提到,而航天可以实现运输速度进一步大幅提升,让人类运输从快速变成极速,从“陆海空”向“陆海空天”全域发展。 作为第三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唯一的航天技术论坛,本论坛以“航天助力交通产业新动能”为主题,就航天产业化发展、北斗导航卫星全球应用及航天航班化运输的发展目标进行研讨,旨在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助力交通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交通产业产出新动能。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金信地先生、副厅长王寅中先生,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及其所属单位,相关企业,浙江大学等1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到2045年计划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2020-12-05 19:36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旭辉发表主题报告《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探索与实践》。 12月4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技术助力交通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成功召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旭辉在主题报告《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探索与实践》中提出,到2045年计划全面建成全球快速抵达航天运输系统,满足每年总飞行千次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的总目标。 传统的马车速度基本上是每小时20公里,汽车每小时120公里,目前我国已经实现高铁每小时350公里的时速,飞机时速每小时1000公里。张旭辉提到,而航天可以实现运输速度进一步大幅提升,让人类运输从快速变成极速,从“陆海空”向“陆海空天”全域发展。 作为第三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唯一的航天技术论坛,本论坛以“航天助力交通产业新动能”为主题,就航天产业化发展、北斗导航卫星全球应用及航天航班化运输的发展目标进行研讨,旨在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助力交通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交通产业产出新动能。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金信地先生、副厅长王寅中先生,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及其所属单位,相关企业,浙江大学等100余名代表参会。
38万公里距离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对测控系统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伴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我国开启了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其间,中国电科54所作为总体单位研制的喀什35米深空测控系统、海外35米深空测控系统和4×35米深空组阵系统联袂出征,为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测控和通信保障。 “嫦娥五号执行完月球采样任务后,将从月面起飞,与在月球轨道等待的返回舱进行交会对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中国电科首席专家、54所副总工程师、测控专家耿虎军表示,38万公里距离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对测控系统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是测量控制的精度,因为距离远,所以测控的误差要很小,否则一点点误差传到38万公里外都将变得很大,导致交会对接失败;其次是测控实时性要求高,为解决远距离导致的测控指令传输延时,测控任务就要做到预测更准,精准地判断并预测飞行器的位置和传输速度,提前下达测控指令。”耿虎军介绍,采用组阵技术,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深空探测难题的技术途径。 据介绍,54所承研的喀什4×35米天线组阵系统建设,是我国首套可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天线组阵系统。建成后,它既能满足本次任务需求,也能满足后续火星探测任务的需求。目前,4×35米深空天线组阵系统已正式启用,直接投入到“天问一号”及嫦娥五号任务中。“相比原35米天线系统,4×35米天线组阵系统的技术创新,极大提高了接收信息的速率,提升了信息传输的带宽,使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更加逼真,清晰度更高,速度更快,为嫦娥五号任务的高速信息传输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耿虎军说
NASA月球探测器拍摄到月面的嫦娥五号 分享到: 1172020-12-05 12:35:45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第二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拍摄到了刚刚抵达月球的嫦娥五号探测器。NASA拍摄到的嫦娥五号探测器 图自LRO网站(点击图片看大图) 根据NASA公布的照片显示,嫦娥五号探测器位于一个三角形的陨石坑中心,照片可以明显辨认出着陆器的轮廓。NASA拍摄到的嫦娥五号探测器 图自LRO网站 12月1日着陆月球后,嫦娥五号完成采样封装等科学任务,并首次在月球独立展示国旗。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拍摄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目前,嫦娥五号探月之旅过半,下一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和轨返组合体,在预定时机加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踏上“回家”征途。
6年60亿公里,日本隼鸟2号将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样本 分享到: 23992020-12-04 15:00:27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最后更新: 2020-12-04 21:10:58 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搭载H-IIA火箭26号机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9年2月和7月成功着陆小行星“龙宫”表面,采集到了“龙宫”地表下的岩石标本。 据《卫报》(The Guardian)12月4日报道,在经历了漫长的六年航行后,隼鸟2号计划于12月6日向地球投放一个装有岩石样本的太空舱。科学家们期待这些样本能帮助他们解答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谜题。隼鸟2号探测器降落在小行星“龙宫”的模拟图 图源新华社 详细全文在: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guancha.cn%2Findustry-science%2F2020_12_04_573541.shtml&urlrefer=b58d60dc48b918238416ce90b74eea3e
2030年前载人登月。 2036-2045年建立大型综合国际月球科研基 嫦娥六号:从月球南极采样返回,根据嫦娥五号结果选择月背或者正面降落。 嫦娥七号:对月球南极地形地貌、物质成份、空间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探测,为载人登月/月球基地探测环境。 嫦娥八号:进行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如3D打印建筑。月球基地的建立做技术验证。 另外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1、2030年前载人登月。 2、2036-2045年建立大型综合国际月球科研基地,并保持航班往返。
低轨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通信试验成功 低轨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通信试验成功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余建斌 管璇悦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4日 第 11 版 2020-12-04 08:29 3 夜幕降临,一艘行驶在浙江省岱山县附近海域的轮船上,航天科工海上应用示范外场试验队的队员们正忙碌地做着准备。他们要进行我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融合组网通信试验。 一系列紧张调试之后,船上的5G手机顺利接入网络,能够顺畅地浏览网页、视频聊天、拨号通话等。 茫茫大海,没有地面移动网络信号覆盖,航行的船只很容易变成“信息孤岛”。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彬介绍,船员们出海通常使用传统的高轨卫星通信,但此次航天科工联合中国联通,在海上构建起5G天基回传通道,利用的则是低轨卫星。 2018年12月,由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先后开展了多项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试验验证。这次海上通信试验是面向应用的又一次探索,对于后续卫星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提到卫星互联网,更多指的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相比高轨卫星,它具有低时延、易于实现全球覆盖等特点。地面网络靠基站通信,卫星互联网则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就像将地面的基站搬到太空中,每一颗卫星就是一个移动的“基站”。 “如果有了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渔民和船舰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有信号,既可以和家人联系,也能在遇到危险时求救。”航天科工海上应用示范外场试验队副队长王崇说。 今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范畴。未来,借助卫星互联网,5G信号不仅能够覆盖广袤的城市乡村、偏远的高山荒漠,还能填补地面网络设备无法触达的“空白”,在万米高空、深海远洋,同样能实时、高速上网。此外,通过与5G、物联网等融合,卫星互联网将来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能在生态环境监测、车联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航天科工在加速推进武汉卫星产业园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产不低于120颗/年(单班制)、240颗/年(双班制)1吨以下小卫星及上千颗100公斤以下微纳卫星批量化、柔性生产能力,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的早日建成。
草种搭载嫦娥五号飞天 第八次空间诱变实验开启 草种搭载嫦娥五号飞天 第八次空间诱变实验开启 来源:科技日报 2020-12-04 08:18 科技日报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瞿剑)记者3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提供的紫花苜蓿和燕麦种子,已随嫦娥五号同时飞天,开启了空间诱变实验之旅。这是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第8次将牧草种子送入太空。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介绍,在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及探测器系统的支持下,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获得了极其珍贵的空间诱变载荷资源。作为该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兰州牧药所通过一系列严格评审和筛选,提供了这批重要的实验草种。 兰州牧药所表示,“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提升一个产业”。受制于优质牧草品种缺乏、育种技术滞后,我国草种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要突破我国草产业发展“种”的问题,打破优质草种主要依赖进口的困境,开展种质资源的源头创新是重中之重。 自2009年以来,兰州牧药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瞄准航天育种新领域、新手段、新方法,先后通过神舟八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实践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和嫦娥试验返回舱等太空飞行器,先后7次将9类38份牧草种子送入太空。育种专家悉心照顾、精心选育经历了空间诱变实验的种子,并于2018年成功培育出国家新品种“中天1号紫花苜蓿”。该品种在形成苜蓿产业化方面具有优质、高产的品种优势,正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与此同时,团队开展的苜蓿、燕麦和红三叶等牧草航天育种试验研究亦进展顺利。
报告预计:明年中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延续结构性小涨 报告预计:明年中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延续结构性小涨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庞无忌 2020-12-04 09:04 7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3日在北京发布《中国房地产市场2020总结&2021展望》报告。该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面积小幅调整,均价平稳上涨,新开工维持高位,投资中高速增长”的特点。 黄瑜在当日举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年会上表示,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分析,2021年,“三稳”调控目标下,受地价持续上涨影响,房价将保持平稳上涨态势。经济增长、货币因素对房价形成支撑,同时地价的稳定上升使得房价有了基本面的托底。 报告预计,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上涨3.9%-5.9%。黄瑜指出,其中有结构性的原因,除东部地区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外,明年中国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并不具备上涨动力。一二线由于结构性的原因占比提升,从而带动均价上升。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已超去年同期水平,房价下跌城市数量占比仅两成左右,整体价格稳中有升。7月以来,中国部分热点城市受政策收紧影响,房价归于平稳;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价格累计涨幅收窄幅度最为明显,整体保持在低位。 从销售量来看,报告预计,明年楼市销售面积出现小幅调整,房地产行业信贷环境收紧,将推动需求释放更趋理性,预计2021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3%-3.8%。黄瑜表示,虽然预测有小幅下滑,但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或仍保持在16.5亿-16.8亿平方米,这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 展望“十四五”,黄瑜表示,预计未来5年商品住宅市场复合增速年均下降3.7%,销售额将稳步提升,复合增长会保持1.8%左右。 总量稳定的同时,房地产业或将发生转型。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在此间表示,这期间,房地产要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回归到房地产业的本质特征,这意味着房地产未来要和城市所承载的产业和人口共兴衰。同时,“十四五”期间官方会对房地产业树立底线思维,防风险。(完)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中拉携手共探科技前沿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中拉携手共探科技前沿 来源:环球网 2020-12-04 14:06 2020年,疫情下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依然势不可挡、喜报频传,中拉航空航天合作亦是成果不断。11月6日,中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一箭十三星,完成了首次国际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将包括阿根廷卫星逻辑公司研制的10颗遥感小卫星在内的1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公司还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签署了共计90颗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7月,建成于2017年的阿根廷深空站率先捕获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信号,该深空站和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组成中国深空测控网,为中国深空探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阿根廷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的标志还因此被喷涂在了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整流罩上。 不仅是深空领域,疫情之下的中拉极地合作也有序推进。2020年1月,由中国电子承建的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考站落成。中国制造和中国科技让这座1984年投入运行、2012年毁于大火的南极科考站重获新生,成为中国和巴西科技合作的又一亮点。1至2月,中国和智利联合开展西南极综合地质考察,7月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等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和智利极地合作提升了我国在西南极等地区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疫情之下,中拉医药卫生领域的前沿科技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双方携手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中国企业提供的热成像AI(人工智能)智能体温检测系统为阿根廷等国机场、火车站监测识别疑似病例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云技术的新冠肺炎AI辅助筛查系统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作出诊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救治能力,该系统在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巴拿马等拉美多国应用,广受赞誉。中国企业还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领域研发合作,共克时艰。疫情之前,中国已同巴西、哥伦比亚、古巴等国开展了中医药合作,乌拉圭更是将中医药纳入国民医保体系,中医药在抗疫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激发了拉美国家和我国开展中医药合作的热情。中医药应用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拉举行的30余场抗疫经验交流视频会上得到分享,并通过中国援助委内瑞拉和秘鲁医疗队来到遥远的拉美抗疫战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前沿合作给中拉双方带来的是互利共赢,拉美国家同中国加强科技创新相关领域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9月30日,第二届中拉科技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和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墨西哥外长埃布拉德共同主持,2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推进互利共赢的中拉科技创新合作”展开讨论,并通过了《中拉科技创新论坛联合声明》。拉方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拉中科技创新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赞赏中国科技界在疫情期间秉持开放负责任的态度,表示愿意同中方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助力拉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多科技贡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拉美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具备自身独特优势,中拉在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极地深空探测、海洋开发、中医药合作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推动中拉科技创新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无疑将有助于中拉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推动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信中拉携手同行,优势互补,必将在迈向科技创新的征途中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作者:国际问题观察员 陆达心)
报道的中这张国旗展示图是相机拍摄的照片还是一张示意图像呢?
视频曝光!美国“天眼”坍塌全过程,世界仅剩中国FAST 视频曝光!美国“天眼”坍塌全过程,世界仅剩中国FAST 路东 2小时前 3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官网发布了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的视频片段。继今年两次严重电缆事故后,望远镜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于1日坠落并砸毁了望远镜反射盘(天线)表面。此后,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领域,将只能依靠来自中国贵州的另一只“大眼睛”,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视频在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user.guancha.cn%2Fmain%2Fcontent%3Fid%3D423655&urlrefer=88749c0899182da17e91a2ed98125158
印媒关注嫦娥五号:印度登月是因新冠疫情才落后中国 新浪军事推荐 来自 微博发布平台专业版 【印媒关注嫦娥五号:印度登月是因新冠疫情才落后中国】据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网站报道,中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任务,探测器将把月球表面的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而印度网民也突然想起了印度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月船号。详见→O印媒关注嫦娥5号:印度登月是因新冠疫情才落... ...展开全文c
几年前我国拍过一部与月相关电影,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谁知道咋回事吗? ==== 冒险科幻电影《希望岛》青岛灵山湾开机 段奕宏、安迪·加西亚中外影帝联袂演出2017-12-09 13:26 来源:鲁网大字体小字体扫码带走打印12月8日,由段奕宏、安迪·加西亚出演的冒险、科幻电影《希望岛》在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举行开机仪式。 鲁网青岛12月9日讯(记者 刘洪雷 通讯员 苗宗喜)12月8日,由段奕宏、安迪·加西亚出演的冒险、科幻电影《希望岛》在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举行开机仪式。据介绍,该片以“方舟计划”为重要线索,讲述了未来十年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消耗殆尽,几个中国人成功破解一条来自月球的神秘信息,从而拯救地球的故事。影片更邀请到中国影帝段奕宏与美国“教父”安迪·加西亚齐聚飚戏。希望岛开机仪式\导演寂寞·沃伦索拉 西海岸发展集团供图 个性冒险重装降临 黑色幽默碰撞科幻火花 熟悉科幻影视作品的观众对《钢铁苍穹》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2012年,这部影片一经问世就大获成功,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天马行空的创意、对历史的解构与重建都引起热议,成为当年科幻片领域的一匹黑马。此次,《希望岛》特别邀请到《钢铁苍穹》的鬼才导演提莫·沃伦索拉担纲导演,正是希望延续他作品中一贯的个性魅力。 提莫·沃伦索拉本人既是一位资深的科幻电影迷,同时也是一位电脑天才,他的《钢铁苍穹》、《星际残骸》等影片在极客影迷中享有盛誉,不仅位列“好莱坞科幻导演十二大新贵”之一,更被科幻迷们称为“下一个斯皮尔伯格”。希望岛开机仪式\希望岛男演员 西海岸发展集团巩固 “中国元素”变“中国主场” 中外影帝双雄对决 《希望岛》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嘉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捷成世纪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由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IRON SKY UNIVERSE等公司联合出品,是一部融合了中西方影人智慧心血的影片。与很多打着“中国元素”大旗,实则中国元素全程陪跑的爆米花大片不同,此次《希望岛》以中国为主场,由中国角色拯救世界,提供了让国人自豪的视角。 通过早前发布的预告片,可以看到《希望岛》的故事主线将与家喻户晓的中国传说“嫦娥奔月”产生神秘的联系。而在电影的概念海报上,宇航员的手臂、驾驶的月球车上都有明显的中国国旗,展现出中国航天人登月的壮观景象。 在电影演员方面,中国双料影帝段奕宏将与好莱坞明星、“教父”安迪·加西亚合作,实现一次中外影帝真正意义上的“双雄对决”。段奕宏在多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让人格外期待,凭借《烈日灼心》荣获第18届上海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凭借《暴雪将至》荣获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是名副其实的双料影帝。而安迪·加西亚则因出演《教父3》中的年轻教父一角为人熟知,演技扎实的他曾荣获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同时新生代演员凤小岳亦加盟本片,实力派影帝与新晋小生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尤其令人翘首以盼。希望岛开机仪式\演员段奕宏、安迪·加西亚 西海岸发展集团供图希望岛开机仪式\希望岛开机现场 西海岸发展集团供图 灵山湾成“重工业电影”拍摄地 发布会现场亮点纷呈 《希望岛》开机仪式选择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7号摄影棚内举行,科技感十足的布景和绿幕让记者感觉是在探班,而不是参加一场影片开机发布会。希望岛开机仪式\希望岛开机现场 西海岸发展集团供图 发布会现场各位主创悉数亮相,导演提莫·沃伦索拉首先亮相,主演段奕宏、安迪·加西亚、凤小岳等人依次致辞。段奕宏表示,这是一部“技术与艺术”比较均衡的科幻电影,他力求塑造好角色,给观众呈现全新的演绎。发布会现场,段奕宏和安迪·加西亚两位影帝惺惺相惜,段奕宏表示自己是安迪·加西亚的粉丝,赞赏他是演员的榜样。安迪·加西亚则表示很此次中国拍摄的经历很难忘,认识到很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人。希望岛开机仪式\演员安迪·加西亚 西海岸发展集团供图 据介绍,本片的场景在中国和欧洲多地取景拍摄,而对白的85%也将由中文完成。《希望岛》此次在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拍摄,是今年该园区最新入驻拍摄的剧组,此前,《环太平洋2》、《疯狂的外星人》和《流浪地球》等20多部国内外影片曾在此拍摄。灵山湾建成的摄影棚达到30座,置景车间24个,更有世界最大1万平米摄影棚和亚洲最大水下恒温摄影棚。正是这座占地165.76公顷的,建筑面积70万平米的影视产业园,吸引了众多“重工业电影”在此拍摄,这里也成为国内新兴的科幻电影拍摄重地。建立在本土神话基础上的登月科幻故事邂逅欧洲鬼才创作团队,《希望岛》最终将讲述一个怎样脑洞大开的故事、中国英雄最终如何拯救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材1年,正负150℃下不褪色,月面国旗“高级定制” 2020年12月04日 00:26:04 来源:中国航天报 17人参与3评论 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12月3日23时10分,上升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 在完成采样任务上升起飞前,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这是继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完美互拍实现中国国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国旗带向月球背面后的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让中国探测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国标识”。 但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国旗展示的方式与“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有很大不同,且研制难度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九部作为“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的研制单位,为了研制这套与众不同的国旗展示系统,经历了诸多挑战,克服了诸多困难。 选材花费时间超过1年 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是有效载荷分系统的组成单机之一,也是有效载荷分系统唯一一个关键项目。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嫦娥五号”国旗则是一面真正的旗帜。 由于宇宙拥有很强的电磁辐射,以及月球表面有着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等恶劣环境,这就决定了普通国旗无法在月球上使用。 在国旗展示系统立项初期,科研团队为此设计了多种展示形式,既有记忆合金展示方案、伺服升旗方案、机构展示方案等通过卷轴形式展开国旗,也有通过折扇形式展开国旗等方案,但通过高低温试验后发现,只有卷轴形式展开的国旗比较平整,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 但是,如何保证国旗展开时拥有足够的强度,保持平整,研制团队围绕这一问题做了很多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虽然有些纤维材料的强度很高,但染色性能较差,染色性能较好的纤维材料,强度又达不到要求,因此,单一纤维和纺织工艺都无法满足月面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国旗卷起时在正负150摄氏度温差环境下不能粘连在一起。 国旗展示系统项目指挥马威表示,“国旗展示系统是舱外单机系统,自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后,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再到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它都一直暴露在极端恶劣环境中。我们通过试验发现,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国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颜色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褪色、串色,甚至分解。” 对于首次接受宇航研制任务的该团队来讲,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巨大的技术难题摆在了眼前。为保质保量完成研制任务,研制团队不畏艰难,一边地毯式查阅文献资料,一边广泛开展调研论证,携手国内优势单位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此,他们只好走出去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咨询众多国内知名的纺织企业,寻找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纤维材料。 国旗展示系统技术负责人程昌表示,科研团队在选材上花费的时间就超过1年,最终挑选出了二三十种纤维材料,然后通过做包括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在内的物理试验,科研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某新型复合材料,这样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 用马威的话来讲,虽然只是一面薄薄的国旗,但科技含量十分高。 整个系统重量控制在1公斤 “嫦娥五号”国旗平面运动包络将近2000mm×900mm,整个系统的重量只有1公斤。马威表示,选择这样的旗面尺寸是研制团队经过综合考虑的结果,目的是尽量突出视场效果,让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即能看到月表一部分,深空一部分,也能看到着陆器的一部分,如果国旗太大或太小,照片都无法呈现出丰富的元素。 由于“嫦娥五号”国旗展示系统的重量只有1公斤,研制团队围绕整个系统在减重问题上下了大量工夫,不仅材料要轻质化,而且还要对设备进行“瘦身”。面对月表恶劣的温差环境,也对国旗展示系统的工艺设计、集成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国旗展示系统立项时,研制团队先后论证过采用四级杆、三级杆和二级杆来作为国旗的方案,但考虑到复杂性和重量等原因,最终选择使用二级杆的方式来呈现。 国旗展示系统项目负责人李云峰表示,“我们之所以采用杆系结构方案,是因为它在航天系统里算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使用的都是杆系结构,其目的就是保证可靠性。” 另外,为了控制整个国旗展示系统的重量,研制团队还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选取耐高温、抗严寒材料的基础上尽量将支架臂做薄、做小。 国旗展示系统使用的支架结构在空间环境中要承受冷热交变、空间辐照、极低真空等恶劣环境考验,如果选材不当,可能会发生冷焊(即两块接触金属在太空极低真空环境下会粘连一起),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机构不能正常工作或打开。 李云峰表示,“为了解决冷焊问题,我们对系统所有的机构和关键位置都进行了防冷焊处理,以保证部件能满足太空环境和月表对温度的要求。可以说,我们为了将国旗展示系统的重量控制在1公斤,整个研制团队做出了不懈努力。” 多种试验确保机构成功开展 保证可靠性是整个国旗展示系统的第一任务,整套系统涉及解锁、支架展开、支架固定等步骤,如果支架无法在月球上成功展开,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李云峰表示,“每一个动作都要确保工作正常,而且这一系列动作都必须在1秒钟内完成。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火工品是整个国旗展示系统中最基础的一环,如果它无法起爆解锁,后续动作就无从谈起。因此,负责机构解锁的火工品爆炸装置成为了关键。 程昌表示,国旗展示系统使用的火工品在国内同等用途和功能中属于最小之一。小,意味着它对环境适应性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失效,尤其是面对月球恶劣的温差环境,更需要保证地面给它指令时就能成功起爆。 面对这一难题,研制团队通过将火工品放在-200摄氏度左右的液氮罐里和高温环境下进行了几十次试验,模拟它在月球极大温差环境下能否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在国旗展示系统中与火工品同样重要的2根扭簧则是机构支架展开的关键动力源。 弹簧的弹性系数在-5摄氏度到25摄氏度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如果超过100摄氏度和低于-30摄氏度都会导致弹簧材料的强度降低,弹性系数也随之降低。 工业中设备中常用的扭簧肯定无法满足国旗展示系统展开机构的要求,为此,研制团队专门找到弹簧生产厂家按照要求专门订制,然后在试验室里对其进行高低温、长期压紧、拉伸等试验,经常观察它的力学变化情况,以保证扭簧的可靠性。 文/中国航天报记者 唐明军
是否上升器现在已经成为了月球卫星,正在环月轨道运转着? 是不是其发动机把它从月面“吹”到相关轨道高度之后,还得把它的姿势调整好,还要继续“吹”得它达到能够环绕月球运转的速度然后关机? 请教!
凤凰网已经出新闻了:中国首次!嫦娥五号携月壤从月面点火起飞 中国首次!嫦娥五号携月壤从月面点火起飞 开始返回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ews.ifeng.com%2Fc%2Fspecial%2F81d0ZNBF9qi&urlrefer=aace873272027bb41d4ece6b482dbe54
完美!——接受采访的航天人这样说 完美!
再过几个小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耐心等待着 其实,时间过得很快,网上找点喜欢的东西看看听听,一下子就过去了
航天题材电视剧《太阳系公民》发布概念海报 我们的太空 40秒前 来自 HUAWEI P40 Pro 5G【航天题材电视剧《太阳系公民》发布概念海报】拍摄进入倒计时的航天题材电视剧《太阳系公民》,今天发布概念海报#太阳系公民#
请教,怎么让人觉着钻取的似乎都是面状?不会是硬的圆柱状物吗? 目前看到的介绍钻取的报道和文章都让人觉着取出来的月壤是面状的,如果钻到2米,应该也能钻到很硬的月岩啊?如果是这样,怎样打包呢?先弄碎成为面状再装吗? 以前看到地质钻探取出来的都是圆柱状的样品啊!
从月球2米深处挖到的土,还能保证每一层都原汁原味吗?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2020-12-03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嫦娥五号成功挖土,都有哪些“神器”相助?从月球2米深处抓回来的土,能保证每一层都原汁原味吗?图片来自国家航天局 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多种有效载荷,能够在月表形貌及矿物组分探测与研究、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测器钻取采样前,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采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分析判断,为采样提供数据参考。 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了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样品采集机构,通过机械臂表取和钻具钻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其中,钻具钻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样品,机械臂则在末端采样器支持下,在月表开展多种采样。图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长得像铲子、勺子、筷子模样的一体机“神器”机械臂,同时具备挖土、铲土、夹土三种功能,能将月球表面的浮土采集起来。当然,嫦娥五号不仅能采集月球表面的土,还能把月球上深约2米的土也挖出来。图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钻具上2米长的钻杆在月球上接收到地球发来的指令后就会不断向下钻进。钻杆具有独特的空心结构,内层有专门用来装土的小软袋,可以一边钻一边把土收起来,同时还可以保证不同深度钻到的土层层分离,不混在一起,完好保存月壤的层理信息,保证每一层土都原汁原味。 那么,怎么在无人采集的情况下判断土有没有抓到、装满?这就要依靠嫦娥五号的小相机团队了。月球土快装满时,小相机就会敏锐捕捉到画面,采样工作就会停止。 为了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图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打包“神器”月球土壤封装装置具有自动关闭的盖子和用于打包密封的封条,可以把机械臂表采和钻采机构获得的土同时打包。在打包的同时,封条对土壤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在返回地球途中不接触大气,保证带回来的土壤纯天然无污染。 月球距离地球30多万公里,打包完毕后,样品就要直接交给嫦娥五号专属月地物流了。 采集到的月壤和月岩样品放到上升器后,上升器从月球表面起飞、上升,把月壤和月岩样品送到月球上空,等待前来接应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无人交会对接,上升器把携带的样品转移至返回器。随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月球轨道上寻找合适的时机、加速从月球飞回地球。 在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飞到距地球5000公里时,轨道器留在月球轨道,返回器将独自带着月球样品飞回地球,以半弹道跳跃式动作返回地球,最终降落在指定地点。 从月球来的这份专属快递,正离我们越来越近。责任编辑:李跃群校对:丁晓
趁着航天吧现在人潮汹涌,高人密集,赶紧请教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 诸位都记着过去很多年关于月球上外星建筑的话题,提到很多所谓的外星建筑。 其中有一个特别令人关注的叫做“城堡”的建筑,令人印象深刻。 而这几年,各国探月取得巨大飞跃和进展,却没有见到对这个建筑的任何解释或否定。 这,很令人费解啊!美国nasa曾否定了所谓的火星人人脸像,证明那是一个自然的山体。 但是这个月球“城堡”,为何各国一直没有释疑呢?(也许诸位谁曾见过相关的解释?) 见图:
轨返组合体距地球五千公里时分离,之后轨道器会怎样?去哪? 轨道器在分离后还有任务吗?将会按照怎样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运转吗? 请教!
打包已完成,这一整天是否就无大动作和看点,只能晚上上升了? 还是仍会有什么其他动作会被直播或回放呢?
刚刚吧友提供的这个高清着陆点月球图确实震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x1.sinaimg.cn%2Flarge%2F005SySbsly1gl9ogvgb6tj3bko64re8g.jpg&urlrefer=fd2f085caeb004836acd7942c1b76131 下载后,看着这图,简直感觉就站在月球上。 准备明天找个广告制作门市,打印出这个图的大幅写真,想看看是什么效果。
此时此刻,是不是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什么也没有做,正在休息呢? 请教!
表取现在还在进行中,还是已经完成了? 还是已经完成了一部分,明天继续进行?
太牛了!沈阳元素上太空了!你发现了吗? 沈阳晚报发布时间:11-2620:21《沈阳晚报》官方帐号 这两天, 嫦娥五号成为网上热搜词! 但是你知道, 这里面有沈阳元素吗?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沈阳元素”代表 生产的大功率氢气涡轮泵顺利执行各项指标 成功保障了此次发射任务 “航天新光作为超高速精密涡轮泵生产承制单位,保质保量完成产品生产交付和发射任务是我们的使命。”航天新光技术负责人说,氢气涡轮泵为火箭一级发动机伺服机构核心元件,其对火箭飞行姿态过程中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品生产制造阶段,航天新光技术人员在借鉴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产品自身特点,量身打造了一套涉及机械加工、焊接、电解、精密研磨及装配试验的工艺体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长征五号作为我国目前体积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由成千上万个复杂系统构成。可以说,火箭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是航天品质的代表。而航天新光生产的氢气涡轮泵为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伺服机构提供了大功率液压能,保障了“嫦娥五号”此次探月之旅的完美姿态。除此之外 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科学有效载荷任务中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承担了全景相机转台产品的研制任务 全景相机转台采用了基于机械臂式的两自由构型,具有运动范围大、运动精度高、承载大、自重小、功耗低、内走线等独特优点,其功能和性能在月面严酷环境下满足指定的月球表面科学探测、表取采样区域成像、表取采样过程监视和协作、国旗展示等科学和工程目标,为嫦娥五号科学探测任务提供了关键支撑作用。产品研制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双目相机安装板的研制,为了确保转台的整体刚度、抗振性能、相机基线长度、相机光轴精度、质量轻等要求,相机安装板采用了全碳纤复合材料和异性几何特征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多轮优化迭代,解决了结构体筋板加固、近乎各向同性铺层等一系列复杂工艺问题,通过了所有达标试验,满足了研制要求。沈阳自动化所自2012年5月承研全景相机转台,2016年4月完成了正样件的交付,期间相继完成了电性件、采样封装件、结构件、热控件、鉴定件、正样件、备份件七套产品的研制。全景相机转台的研制和质量控制经验为沈阳自动化所承研的其它航天任务如国家载人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科学与应用卫星等项目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借鉴价值。 为沈阳元素点赞! 沈阳人太牛了! 来源:沈阳网综合中国沈阳发布、辽宁日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沈阳日报记者 黄超 部分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董隽子
一旦取得成功,将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建造基地目标提供助力 中国在2004年立项的嫦娥探月工程规划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步骤。嫦娥五号此次探月任务是无人月球探测阶段的最后一步。 分析认为,嫦娥五号无人探测任务的复杂度证明了中国航天能力的巨大进步,该任务一旦取得成功,将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建造基地目标提供助力。 印度防务问题专家、目前居住在美国的太空政策与地缘政治学者娜姆拉塔·戈斯瓦米说,嫦娥五号将让中国“提高对轨道交会和对接技术的掌握,特别是在他们计划载人登月的这一关头”。 中国很早就表现出对自主获取月球地质样本的浓厚兴趣。按计划,嫦娥五号将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附近着陆,这是人类之前未曾造访的区域。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国防预算分析项目和太空安全项目总监托德·哈里森说:“从月球上更多不同的地方采集样本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月球上的资源,未来开采这些资源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价值。” 尽管中国与美国的太空优势地位目前还有一定距离,但专家认为中国的探月工程正在稳步取得进展。
着陆器在上升器离开之后继续留在月表,然后会继续做什么呢? 请教!
估计嫦娥五号着陆器所在地将来会是地球人们去月球旅行的景点之一 估计十到二十年后,月球旅行会成气候!科技发展速度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十年二十年前,谁能想象到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呢?
刚刚央视整点新闻(2点),第一条就是嫦娥探月 此刻仍在播
最终平稳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不是山上啊 环球时报 【转存“嫦五”视角!#第一视角看嫦娥五号落月全程#】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着陆月球#。选定着陆点后,嫦娥五号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平稳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看落月全程
负责月面取样操作的于工说已经完成四次表取,很顺利! 祝贺!
央视新闻在播放“蟾宫挖宝”,快看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tv.cctv.com%2Flive%2Fcctv13%2F%3Fspm%3DC28340.P4hQlpYBT2vN.ExidtyEJcS5K.25&urlrefer=bf213393f1bb5998a9a97aaaa21b74ef
该车企是中国航天合作伙伴吗?还是只是这次嫦娥五号合作伙伴?
请教:东方航天港是我国“五大发射中心”之一吗? 见到网上有人说: ====== 关于这次发射,有一个对联的上联描述的特别贴切:长五送嫦五,中国航天剑常舞。 由于采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因此发射地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我国的五个发射中心(酒泉、西昌、太原、文昌、东方航天港)里,它不仅设施最新,同时也是风景最宜人的,因此也快成了最网红的航天基地。
央视报道地面团队根据嫦娥五号发来信息在20分钟内造出“月表” 地面人员用铲子等工具必须实时根据嫦娥五号发来的即将着陆区域的信息和图像,在二十分钟内在地面模拟造出嫦娥五号即将着陆的月表地形,这样做将会指引随后的采样。还用到了AI技术。
各类媒体开始了大规模关于月球探月和嫦娥的相关报道了 这几天估计会铺天盖地,大大提高全民对航天和探月的兴趣和热情。
刚刚BBC采访一位英国航天人士,该女士谈到刚刚着陆的嫦娥五号 她说这次着陆意义非常重大。 她还给主持人讲到国际上常规做法: 中国自然会首先分析采集的样品。几个月后,经过正常向中国申请的流程(目的,设备,资质等审核),一些国际机构会获得一些样品。
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进入微博热搜! 热搜榜 文旅部拟增1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热 1 19万嫦娥五号着陆月球 沸 2 15万华春莹带照片上记者会回应澳总理言论 3 14万郭德纲 我现在看谁都是郭麒麟 4 13万佳偶天橙 沸 5 13万嫦娥五号 6 13万杜蕾斯防艾你了没 荐 7 12万乌合麒麟 沸 8 11万13岁的天天 沸 9 6万招聘中不得将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 10 6万华春莹回应泡菜问题
落月后,采样情况能感知吗?采到没有,采到多少,能传回信息吗? 请教!
央视新闻正在播放时政新闻 但愿这之后就是,,
看来,现在只能关注央视新闻频道是否有突发报道了 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tv.cctv.com%2Flive%2Fcctv13%2F%3Fspm%3DC28340.P4hQlpYBT2vN.ExidtyEJcS5K.25&urlrefer=bf213393f1bb5998a9a97aaaa21b74ef
为何央视“星际监工”直播显示“已结束”? ???
请教诸位:航天活动常听到的那支曲子是什么名字? 请教!
央视直播地址是不是这个? 诸位去看一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zhibo.sina.com.cn%2Fnews%2F72881&urlrefer=95008ab4a350797b169cf57942a320a8
今夜诸位都准备好晚点睡觉看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落月了吗? 重要时刻啊!
这次月表的取样中应该有氦三吧?请教! 据说月球表面氦三很多很多啊!希望我国抓紧氦三研究,早日启动月球氦三资源开发利用。
上升器完成任务并且与轨返组合体分离后会怎样呢?还有任务吗? 上升器与返回器和轨道器组合体完成月壤转移而且在之后分离后,会怎样呢?继续在月球轨道转圈?还是掉落向月球?请教!
#嫦娥五号# 预告O 今晚10:23 和明早2:22 ,着陆组合体将两次降 天津理工大学LIF飞创实验室 #嫦娥五号# 预告O 今晚10:23 和明早2:22 ,着陆组合体将两次降轨;同时7:59,轨道组合体进行第一次调相机动。 【明晚落月】 仅供参考 2天津·天津理工大学11月30日 21:06 来自 荣耀20
从现在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器是不是随时可能落月呢? 控制人员一发现机会合适,会立即开始落月,而不再等待今晚或者明天凌晨之类的具体时间?
目前美国还有什么航天器在环绕月球吗?请教! 请教!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