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宗钞
妙宗钞
关注数: 8
粉丝数: 45
发帖数: 11,763
关注贴吧数: 298
勿迷信谛深邪师神通治病,此人大妄语,假冒佛,神通难敌业力 虽然神通不敌业力,但神通却能形成一种假相,给人一种错觉……甚至有严重副作用。(按:佛尚且不能即灭众生定业,若是定业范畴疾病,大神通也无力。而谛深属大妄语,假冒佛,实是附佛外道,其神通只是背后魔类之通,焉能与佛菩萨神通相提并论。若是重病类,切不可忽视医院正规治疗!愈病的增上缘不同)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转贴:棒打谛深(教)【佛教密宗吧】_百度贴吧 棒打谛深(教)【佛教密宗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9701424323?sharefrom=tieba
虽然在世间,我们不很贪恋。既有这些缘,我们就随缘 有许多责任,夫妇之间,有夫妇的责任,父母对孩子,有父母的责任,都要尽我们的责任。
照你说来,究竟一个人的命运,能改变得吗? 云谷禅师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 与其四处跑道场供养邪师(初学浅修者难辨正邪),不如家里孝顺父母老实念佛!
惟觉老和尚:何谓‘以心印心’? 禅师传授禅法,先要看第孑是否可以接受心法,担当传灯的使命。
憨山大师开示——识得一,万事毕 予尝序之曰:一乃万物之本,造化之蕴也。
虚云禅师开示节录:末世通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敩。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
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放下甚么呢? 虚云和尚开示录节录——
众生若能放下识情,显了真性,即是见性成佛 虚云和尚开示录节选—— 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文字禅、口头禅、野狐禅、葛藤禅、邪禅、狂禅、枯木禅 禅的歧途: 文字禅──文章写得流畅、生动,只是从来未尝到禅的真正琺味。
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法华三昧、华严三昧、首楞严三昧等) 这是不共于凡夫、外道、二乘的大菩萨所修的禅定。(《略述修禅次第》)
神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若知见不正,神通坏处更多)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教外别传——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 《略述修禅次第》—— 以‘涅槃妙心’为核心,以不著言语,不立炆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即心即佛,一切现成为宗旨的禅宗之禅。
炼禅(无间三昧)、薰禅(狮子奋迅三昧)、修禅(超越三昧) 《略述修禅次第》——炼禅: 即九次第定。从离欲离恶、有觉有观入初禅开始,次第入二、三、四禅、四无色定,乃至灭尽定。修以上诸禅,观行未熟,入禅时杂著异念,尚有间隔。修此禅时,俢炼既熟,能一禅一禅次第而入,心心无间,譬如炼金,能净除滓秽,故叫炼禅,也叫无间三昧。
观禅:五停心观、九想十想观、八背舍、八胜处、一切处、四念处观 观即依解起行。观有深浅,行有前后,先修五停心观:1.多贪众生不净观。
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六妙门、十六特胜和通明 《略述修禅次第》:慧多的人可修六妙门,定多的人可修十六特胜,定慧均等的人可修通明。
非想非非想处定,常误认为涅槃;仍有十种细烦恼 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五种遍行心所和五种别境心所),仍是虚诳不实,不能出离三界。
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动八触、初禅(念住) 二禅(气住)、三禅(脉住)、四禅(一心四种功德)(世间禅)
信心铭的特色:扫荡边见,独标不二 信心铭是三祖僧璨大师悟境的撮要叙述,它的特色(如标题)。因为佛法是不二琺门,一切边见皆背中道。(《信心铭直解》)
禅的歧途:邪禅、狂禅、枯木禅、口头禅 邪禅──不具正见,更无正受,完全是邪神野鬼的玩意儿。
禅的歧途:野狐禅、葛藤禅、文字禅 野狐禅──这种人惯用小聪明和主观见解曲解佛法,喜欢在黑山鬼窟里做活计。(《信心铭直解》)
禅是要去实践的,语言无法说出,炆字无法写出 即使你有生花妙笔,也只能是画蛇添足。
与外道所共有之禅(瑜伽);达磨等祖,中国佛教特有的禅宗 一说到禅,人们马上会想到禅宗,好像禅就是禅宗,只有禅宗才可以说禅
心本无形,去何可指?性本无相,去何可见?佛本自成,去何复成? 其意只是因众生,妄起诸见,迷却本心,故渡海西来,息其妄见,还得本心
达摩用楞伽经作为印心教言,直到五祖依然不能离却金刚经而印心 禅是以心传心,无言自证的境界。但禅又是不离炆字,离言无证的现实。
悟心成佛禅:赵州茶、云门饼、德山棒、临济喝 达摩东来,“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
安般禅、五门禅、念佛禅、实相禅…… “依教修行禅”,是太虚大师为区别后来:“教外别传,不立炆字”的禅宗而提出的。
大智度论:“诸禅定功德,总是思惟修。” 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禅与禅宗略说》)
谛深佛陀什么来头?自诩是佛,大妄语,四处欺诳白衣,诳惑世人
转贴:公告:高度警惕谛深邪教势力【韦陀菩萨】_百度贴吧 公告:高度警惕谛深邪教势力【药王菩萨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9327496123?sharefrom=tieba
人命在呼吸间,哪有闲工夫学世俗的文学乖巧(文人习气) 稍一错过,便人身难得,六道轮回,再想出头,太难呀!(省庵大师)
为什么谛深“佛陀”说无量寿经是假经呢?
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 (众生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受所引色,谓无表色,为十一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 那我们就要问啊,它为什么属于色法呢?
净念虽无住,似属无表色,色属有法,有而无表为妙 所谓妙有不有,故云同妙有。
何谓福慧双修?专修慧而不修福可否成佛? 问:何谓‘福慧双俢’?(唐桂兰)
念佛时,前一个念头过去了,后一个念头还没来时 中间那个空白是怎样的空?是‘顽空’还是‘真空妙有’?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众生之所以称为众生不是没有理由的,众生就是贪染五欲六尘之境不螚自拔
素食,是培养我们的大慈悲心,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 素食就是远离杀生,素食是远离杀业最好的方式。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恒顺一切众生,这是菩萨戒的精神,从这地方瑱实的觉梧,开启智慧。
谛深自称佛陀,谛深邪师到底什么人?原来是被赶出去的
如何区别“说僧过恶”与“护持正琺、破邪显正”,及批邪师邪见 宗舜法师《浅谈不说四众过戒》
怨业若重,佛力亦难救(当重视持戒及忏罪) 何可以一事不灵,便退信心乎。
转贴:公告:高度警惕谛深邪教势力【大智文殊菩萨】_百度贴吧 公告:高度警惕谛深邪教势力【药王菩萨吧】_百度贴吧 来自:http://tieba.baidu.com/p/9327496123?sharefrom=tieba
佛言垂终之心,其力甚大,故临终之念,能消重业! 《净土十要·莲华世界诗》曾中引用。可见临终念佛之殊胜!
修行的借镜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莫以一世换财名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小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利济寺禅堂放生念佛社偈 有序: 佛祖心要,悲智双运而已。赎命,大悲下化也。
著衣吃饭弄神通,剑树刀山任游戏 念弥陀,算珠记,夫妇知能第一义
引以为鉴,修行须善用其心 当周遭的同伴有人修行走上了歧路,甚至走火入魔,落至不可收拾的下场
带业横超三界似乎与因果律不符,只要念佛就不受罪报,谁还行善?
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实相忏);散善难忏性罪 智者大师:《金光眀经文句》节录——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度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
谛深大师开示:阿弥陀佛有假的,就我是真的!
谛深经典开示——就我是真的阿弥陀佛,懂不!
有人觉得一生为恶不要紧,临终念佛就可以往生?这可不见得! 往生大体分两类——第一类正修;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
我们发菩提心应当选择一位大菩萨作为我们的导师 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任何一位均好,即以他作模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