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清客 沈园清客
宝宝贝贝
关注数: 96 粉丝数: 1,757 发帖数: 50,199 关注贴吧数: 579
做神,和做凡人:我看《梅兰芳》和《叶问》ZT 做神,和做凡人:我看《梅兰芳》和《叶问》 柏邦妮 昨天一口气看了《叶问》和《梅兰芳》。有意思的是,两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讲的是一件事:一个身负绝技的一代宗师,在日寇占据的年代,欲苟全于乱世而不可得。绝技不得施展,是他们最可痛苦之事,而绝技为敌人所看重,则是更为可怕之事。一选择了积极对抗,铁拳铮铮,一选择了消极抵抗,所谓蓄须明志。结果倒还是好的,毕竟是开枝散叶一代宗师。 但是我看了下来,倒觉得《叶问》比《梅兰芳》好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两部电影的叙事策略不同。叶问是讲,一个凡人变成了神,而梅兰芳则试图去讲,一个神,其实想做一个凡人。叶问的第一个段落,与其说,是写叶问身怀绝学,屡遭挑战,不如是写他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一整套原则,即他的价值观。身在太平盛世,叶问很享受他的身份,他的声望和他的家庭生活。练功夫,在他看来很家常,和吃饭,喝茶并列。写叶问的松润,谦和,周到,抑制,除了一身武功,颇像一位殷实的乡绅。当然也写他的武功,最妙的是,这一切铺排都纳在争强斗胜的紧张情节中,毫不拖沓。 然则日本人来了,一个凡人的幸福生活毁灭了。强如叶问,也历经凡俗中种种心酸困苦事。我很欣赏这一个段落,写一对平凡夫妻的相守,在动荡中,静静的几笔,很动人。叶问第一次面对一个问题:“我的功夫,在巨大的强敌面前,有什么用?”最后,他给自己的绝学找了一个去处。 叶问就像一根被弯曲到极限的弹簧,在紧要关头,迸发出最大的愤怒和力量。自始至终,他不失一代宗师的身份和尊严。他中枪摔落的瞬间,一个神诞生了。 看《梅兰芳》,我有几重失望:一重是昨晚我和宁岱交流时,她说的直感:“陈凯歌和梅家人渊源很深,原本以为会有梅家人透露的一些梅兰芳的不为人知的细节或者故事,但是却没有。”一重是,都是手艺人,叶问以武功威震四方,电影里的功夫确实拍得漂亮极了;而梅兰芳以唱戏名动天下,电影里的京剧却没拍出激动人心抑或者韵味深长来。只有场面,只有碎片。梅兰芳的“绝活”,在电影里是缺失的。 一重是,梅兰芳的内心身份,这原本是我最好奇的一个部分。一个男人,何以扮作一个女人,比女人更美?用“台下,我是一个男人”来解释,是不通的。用“不扮上,怎么看您都是男人”来解释,更不通。《霸王别姬》说得通,因为程蝶衣爱上了一个男人,变成了女人。而梅兰芳是爱女人的。他爱的女人,偏偏是一个在舞台上气宇轩昂的男子。这两重错位,是非常有意味的,是值得去开掘的。这个部分,也没有。 一重是,虽说电影要写的是“一个神想做凡人”,其实我看到的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凡人。一直是凡人,不是神,又何来想做凡人一说?中年的梅兰芳,在福芝芳,齐如白和孟小冬的重重压迫之下,(对了,他与孟小东的爱情,不似两情相悦,倒像是被胁迫),琐碎,无奈,疲于奔命,我看到的是一个懦弱,温厚,疲劳不堪,无所适从的中年人。一代宗师,即便是身处如此矛盾之中,原本也该有他的气派和尊严,梅兰芳本人,性格里还有圆滑精明善于经营之处,在电影里,全都隐遁去了。在我看来,我们写一个名人,往往如此,想规避人心黑暗,钻营,苟且,凶险或者一切不道德处,却往往也失去了其饱满,丰富,威仪和一切生猛处。这一切都是在一起的,一个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想割裂,伪造,篡改,想选择,美化,粉饰,都不成。只落得文不对题,语焉不详。 《梅兰芳》有几重拧巴:编剧首先是拧巴的。一看就是编剧按照导演的意思,改了不知多少稿,最后凑成的东西。润色了还是不顶用,气场不顺。演员也挺拧巴,黎明倒有那份懦弱和温润,但实在没有妩媚,没有神采。导演自己最拧巴,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到底要讨论的是:“一个凡人,被变成了神?”还是“一个神,要做凡人?”还是:“一个伶人,想抬高优伶的地位?”我同意很多人的看法,导演第一个段落拍得最好,虽然戏几乎不在梅兰芳的身上:那拍的是一个曾经的君王,时代已去,威严犹在,不得不倾其全力,粉墨登场,但是台下空无一人,内心那份惶惑,震惊,委屈和苍凉。 最后我还同意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一流的编剧,拍出来的电影总不会跌份儿;但是一个一流的导演,一定要自己写剧本,完全可能是垃圾。
不要再去理会传奇人物的后代了好不好?ZT 不要再去理会传奇人物的后代了好不好? 于写意 评论 梅兰芳 《梅兰芳》戏不好,然而这戏不好要是怪陈凯歌或者严歌苓,都有点冤。艺术创作一旦遇到了限制,被处处掣肘,要在限制中复活那曾经伟大光鲜的生命,似乎是不可能的。言下之意,貌似我在怪罪梅家后人,但话说到这一层,陈凯歌承受这罪责,又变得不冤枉。为什么你要找梅葆玖?为什么要他来充当你的艺术顾问?不管这是一个姿态,还是实质上想去寻求的保障,都会令创作束手束脚不再自由。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便描写过这样一个事例,那天性乖戾的画家在世俗眼光中是一生浪荡无情叫人难以理解,而他死后成名,他的儿子为有别于坊间流传的他爹的各种故事版本,自己出了一本爹爹的自传,在那本自传里,他父亲仿似一个圣人,对家庭、对责任、对艺术的追求都完成得无可挑剔。但这个人真的是他父亲吗?世人对这本自传又真的感兴趣吗?并不。 这次的问题是同样的。梅兰芳并不属于梅家,不属于梅葆玖也不属于福芝芳(电影中亦有同样明确的台词),戏里对白说:他是属于座儿的。其实,梅兰芳是属于艺术的,也就是属于普罗大众的。陈凯歌理应保持自己独立的艺术判断不受干扰,拍出自己心中的梅兰芳,而不是梅葆玖心中的梅兰芳(我相信陈凯歌心中的梅兰芳定必比现在我们在成片中看到的更为饱满)。一旦亲人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处处又流露出自己家庭的痕迹,要梅葆玖自己不处处小心是很难的。人之常情,你的父母被人撰写,你会不想留下完美的印象吗?但艺术恰恰不需要这些自我修补,因为那不是真的。 一旦放弃了创作底线,这部电影根本就不可能拍出真正的灵魂。放弃这点不说,这部电影的戏十分散,人物自传电影,理应抓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看看王蕙玲再现过的人物:徐志摩对灵魂伴侣的追求是主线,张爱玲终生不断地写作是主线,不管他们遭遇了怎样的人生风浪,一直在追求这目标不变。梅兰芳一生的主线也清晰可辨,其实在电影一开始便已交代清楚:唱戏是纸枷锁,最好当个平凡人,不要这劳什子;然而梅兰芳却不能,与生俱来的命运让他宁愿选择与这纸枷锁共度一生,千忍万忍。在人生的风刀霜剑中,在爱情的冲撞负心中,在国家的重创命运中,这应该是始终未曾改变的。他理应一直在唱戏,一直在练戏,如同邱如白所说:别把戏荒了!但大家都把这条主线给荒了。戏一散,就断掉了。梅兰芳展现出来的人生便不连贯了。 电影应该是容许某部分的虚构与重建的,哪怕是一个真实人物的人生,为了让它更好看,更出彩,是可以根据人物的真实性格去虚构一部分情节。因为要照顾到梅家后人的情绪(事实上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小冬的戏被改掉了,然而这虚构不是为了让戏更好看,既然人人都知道孟小冬曾是梅兰芳的妻,这个事实难道因为在电影上化作纯情的恋爱就会改变吗?不会。又难道因为电影上这样去表现孟梅的爱情就会更显干净纯洁吗(对于梅兰芳来说),同样不会。那这自欺欺人是为什么。还放弃了对于梅兰芳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宁可舍弃掉这一部分也不去成全一个有血有肉的梅兰芳。而真实,现实中的真实放到电影上力度又不够,在表现梅兰芳在日占领时代的崇高气节,却嫌枝杈太多而忽略梅兰芳的心境。于是,虚构的虚无缥缈,真实的又旁逸斜出,这部电影就坏在始终未曾直接表达梅兰芳的心,通通只靠他人的反应去表现他,为什么记者会说与梅兰芳交戏的人都比梅兰芳精彩,因为他们可以被直接大胆地描写,没有任何后人在此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他们形象是否可以出街见人。于是这个梅兰芳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因为观众从不曾看见过他的真心,不曾与他直接面对面,去倾听他的喜怒哀乐。看完这部戏,我们与梅兰芳,仍然站在星河两岸,彼此陌生。 这是严歌苓的戏,我多么喜欢严歌苓,又多么期待自《天浴》后她的再次出手。她说在美国完成了第一版剧本,回国见到陈凯歌,陈说这些得全部推倒,重新来过。对于一个编剧来说,这是多么艰难的事。但她说自此之后,她慢慢摸到了感觉。那是一份什么感觉,我很困惑。事实上《梅兰芳》甚至不如她的一个短篇《魔旦》精彩,极漂亮的文字去描写美国唐人街中的一个男旦,不知道陈凯歌有无看过那个短篇,《梅兰芳》并未拍出此等况味,而严歌苓其实是可以写到那个程度的。你明白我意思吗?严歌苓所受到的限制有多大,大概可以猜中一二。只有大伯写给梅兰芳的信,可以辨认出来自严的手笔,而其他…… 如今写戏,制作人和统筹会要求你把台词尽量说清楚,话别藏着说,人物在想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让观众明白。《梅兰芳》通篇都做到了这点。真遗憾。 如果你无法爱上戏里的梅兰芳,你是无法被打动的。而如果你无法被打动,《梅兰芳》无疑有点失败。这失败不是来源于创作团队的实力问题(这不可能),而是来源于他们在一开始就放弃了艺术的底线,没有保护自己的创作和判断不受外人干扰。如同航天飞船在返航时发现居然减速失败,一查之下发现是在原始命令中有一个小数点计算错误,却为时已晚。这样的错误一疏忽便看不到,但足以致命无法逆转。
影评《梅兰芳》ZT 关于《梅兰芳》的一二三四 Autorun 评论 梅兰芳 1.黎明其实挺合适。 如果黎明真的是梅兰芳,如果恰巧我又是梅兰芳他们单位领导,我看到黎明那么肥胖的一张脸,那么呆滞的眼神,我一定批评他,唱戏的,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外形堕落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把戏里的人都弄脏了么”?但其实人家黎明早多少年前就这样了,从《半生缘》到《甜蜜蜜》再到《梅兰芳》,黎明基本没怎么演,一张大脸就一直杵哪儿发傻来着,人家就是慢反怎么办,弄不好梅兰芳里面喊咔卸了妆他自己还以为“哦,半生缘终于拍完了”。 很多人拿这部戏和《霸王别姬》比,拿黎明和张国荣比,这种比法其实不对。如果你爱《霸王别姬》,爱张国荣,那你应该发现,霸王这部片子里面,每个人都有信仰,每个人都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顽强的活着,甚至愿意为了这种信仰的力量付出自己的生命。说白了,这是一部将戏剧化的人物性格推向极致的作品,为了让人物和故事丰满,可以疯,可以死,可以被时代戏弄和蹂躏,可以让一切面目全非但你依然相信。整部电影看下来就是六个字,不疯魔不成活,这是程蝶衣的一生写照,也是整部电影中人性故事展开,释放,被压抑,再反抗等等过程的落脚之处。总之他是可以发挥的。 但是梅兰芳不同,一切和现实靠的太近了,没有那么多发挥的余地,仅有的可以发挥的部分也已经做足了戏码(这是后话,回头说),如果撇开一切发挥着拍的话,那至多至多也就是再拍出个《霸王别姬》来,所以这个倒是很像部“纸枷锁”——套上,拍,没事儿,出不了多大彩;随时可以挣脱开了拍,肆意的发挥,但后果自负。所以说,两个电影不是在一个标准体系下建立起来的,《霸王别姬》是理想主义的伶人最高境界,人戏不分,曲终人亡,所以大可以浓墨重彩肆意发挥,但是现实的梅兰芳不一样,永远和历史、人事物有着无法撇清的关系。忠于,和不忠于,不论迎合谁,都的得罪一批人。 所以这样看,即使张国荣活着,也不是梅兰芳扮演者的最佳人选,对于哥哥风华绝代的怀念和追忆,就是放回程蝶衣华丽的躯壳之中才最有意义最应该最合适。你让黎明也像程蝶衣那样抱着他师哥的腰说“少一天一个时辰一分钟都不算一辈子”?那样观众会崩溃的。张国荣骨子里就是个不羁的人,所以在戏里戏外他才会选择那么自我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是一个演员的宿命和一出华丽故事偶遇碰撞的的合奏,你不能用那个当标准,再去衡量其他刻意要拍成经典反而沦为平庸的东西。所以黎明是合适的,至少没什么不合适,或者说至少他在陈凯歌眼中和这部梅兰芳里是合适的,所谓儒雅,所谓倔强,即使真的有什么不妥,那也不是出在这位演员身上。 2.孙红雷的戏太多了。 这是拍梅兰芳还是拍梅兰芳他三哥啊我说,我不知道像邱如白等等梅党这些人在历史上到底为梅兰芳的成功做过什么贡献,但是,电影名字叫梅兰芳,不是叫孙红雷或者邱如白吧,同样的事儿,同样那些人参与,但最终重心落在谁身上这个是可以通过编剧和导演来安排的。好像自打邱如白辞职之后,不仅梅家欠了邱如白一份情,导演和剧组都欠了他一份情似的,必须用戏份给他找补回来才行。他太上窜下跳了,对比梅兰芳的木讷和寡言,让人没法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但是回头观众也叫怨啊,我花钱来看梅兰芳,怎么最后满眼都是丫孙红雷啊,长得还不好看! 观众不怕看到一个有些懦弱的梅兰芳,因为那至少可以解读为隐忍,识大体和气质沉稳;但是观众实在受不了有些懦弱的梅兰芳身后有个神经质的孙红雷啊。我真以为他能像Beatles的经纪人爱泼斯坦那样中途暴毙呢,没想到他坚持到了最后几个镜头不说,还演出了本片最糟糕的一场戏——不知道拍到最后陈凯歌是又急了还是怎么着,本来一些应该让观众凭借个人观影经验去感受的东西,非要让演员说出来。好吧,全世界都知道你要拍一个所谓的“平凡的”梅兰芳,但是拜托你要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啊,观众感受到了是你拍的好,感受不到也不用你告诉。要不然不又成了“无极的世界里有你的悲欢离合”了么?这可好,人家小半辈子唱过去了,现在才想起让人家做个平凡的人,五分钟之前你还说人家“应该是不朽的”,人家要跟孟晓冬看电影时候你干嘛来着,人家不想去美国的时候你干嘛来着,所以啊,孙红雷这个角色被滥用了,滥用做推动情节的棋子和梅兰芳性格的一个补充了。 3.章子怡的戏份太少。 我自己没太看够章子怡的戏份,倒不是说我多喜欢章子怡,只是我觉得,她的出现,抬举了这部电影,让陈凯歌终于有了一点充满人性色彩的发挥。那种怦然心动,暧昧的情愫,一呆在一起就不爱分开,可能跟真实的梅兰芳八杆子都打不着,但是可以打动观众。只有在孟晓冬的段落里,梅兰芳作为一个人的七情六欲才显露出了那么一点点。孟晓冬适合章子怡,因为她最擅长的就是这种敢爱敢恨的女子,从《我的父亲母亲》到《卧虎藏龙》,甚至《2046》,都是一样。黎明,章子怡和孙红雷可能都是和角色有类似的地方,并且也是依靠着大部分本色在演,只不过,孙红雷的本色就是过的,而黎明是欠的,唯独章子怡,相对来说,是刚刚好的。 归根结底这是个和谐的主旋律电影,敢爱敢恨和性情中人只能作为隐忍和顾全大局的衬托,没有人死掉,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谁成名立万不是踩着自己和别人的尸体一路走上来的,拍这样的题材,创作团队和观众都有个预置的框框,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的对比。拍什么平凡的梅兰芳啊,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坚硬的,甚至是残忍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是平凡的呢?“畹华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这样的人不可能平凡啊。 4.随便说点别的。 梅兰芳的青少年时期拍的好,也就是电影的前半段,小梅兰芳多有创新进取精神啊,输了不怕,打擂台不怕,自己改戏,这人物是有性格的。长大之后换了黎明全没了,不知道咋想的。成天叨咕不怕不怕,明显就是慢反,什么不怕。 十三爷这种没见过,演的太出彩了,王学圻这回**大了,让人想起《霸王别姬》里的李齐,面儿上特挺,但心是软的,这人才真,才打动人心。所以,电影这东西,说到底是看人,看人物性格,是不是有血有肉,别的都是扯淡。演戏毕竟不是**,你做的是戏里面的那个人,是人就不可能总是处于**的状态,这点希望梅兰芳他三哥借鉴一下。 博客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caotieou.com%2F%3Fp%3D617&urlrefer=ea40fdd313f5fd70a434217ad98a1d63
Tonight I Feel Close To You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1068963.html%23%23%23&urlrefer=9168a293245325bf28b6c7e5af53d8a0 Close my eyes and feel your mind Time has passed I walk like a ****ow Neven knew What I am going through You touch my heart and take my breath away Whisper on the wind so softly Let the bright stars fill our dreams with love Reach for your hand (you?re holding my key) and you show me the way 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 You open my door and light the sky above When I need a friend, you are there right by my side I wish we could stay as one I wish we could stay forever as one All the tears that haunt my past You promised It?ll be better tomorrow play that song You and I listened to And let it gently ease our pain Tender rain drops from the blue sky Flowers blooming, life is so divine like sunlight on a stream (you?re holding my key) You show the world to me 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 You open my door and light the sky above When I need a friend, you are there right by my side I wish we could stay as one So much love in this beautiful world Search for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sky You will find the meaning of love Don?t be afraid (Don?t be afraid), Just be yourself (Just be yourself) We need this love...I?ve never knew 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 You open my door and light the sky above When I need a friend, you are there right by my side I wish we could stay as one Tonight,I feel close to you You open my door and light the sky above When I need a friend, you are there right by my side I wish we could stay as one I wish we could stay forever as one
JUST WORDS JUST WORDS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4148270.html%23%23%23&urlrefer=8460c9c839cb745491cf2fd46e3f6753 原曲:《浮生若梦》 作曲:琳琅 编曲:winky诗 填词:慕无忧 词监:叶航 演唱:磨子 后期:慕无忧 海报:秦淮酒 Viggo: Y te acordarás de noches 【你将回忆起】 ya entrando en invierno 【那些初冬的长夜】 cuando volvíamos solos 【我们孤影独行于归途】 con las estrellas 【星辰作伴】 y la luna 【明月相随】 Sin prisa, sin dudas 【没有焦灼,不曾疑虑】 sin más que la sencilla 【只有简单的】 alegría de conocernos.【相知的欢愉】 V 电话电邮 思念充盈时候 不敢刻意等候 没有会面理由 联络与否 说来也无哀愁 旧友已非旧友 都融入骨肉 O 亦师亦友 爱慕凝成珍重 珍重化为信仰 惴惴宣诸于口 斟酌良久 怕心绪离开心头 就只沦为辞藻 轻易消散透 V 静谧间偶觉你仍在我身后 直至老来忘却为何爱未够 我缄默、坦言畏惧、亲手展示出口 虔诚奉上你甘愿锁起的自由 Viggo: Tu cuerpo es mi mundo 【你的身体是我的世界】 Orlando: As I'm older now and I look back, I always think: Wow~ 【而今马齿渐长再回顾,总觉得:哇~】 Just the person that he was 【仅仅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and the actor and the way that he was with me 【作为一个演员 和他与我相伴的方式】 were so wonderful 【都已妙不可言】 Viggo: Todo lo que veo 【此即我睁眼所见的一切】 Tu sol quiero ser 【我愿化作你的暖阳】 Orlando: He's a very generous soul 【他有着慷慨的灵魂】 He's a very dedicative soul 【专注奉献的灵魂】 Viggo: Tu mirada es de buho, fija 【你的目光犀利如雕鸮,坚定】 y luminosa, guiándome 【而明亮,指引我】 para que siga tu soñar. 【追寻你的梦】 O 醒来睡去行走微笑依旧 步入你的年岁 遇见如我小友 同样星斗 将一些人成就 却送你我远走 别样温柔 V 不为恋慕虚名思念未出口 不忍漠漠缁尘沧桑你眼眸 十年后 新西兰天空下静候白昼 幸得回忆如裘敌萧瑟深秋 O 恣意放任余温灼痛旧伤口 经年后亦如你清醒得荒谬 曾年幼 今将痴念魔障从头深究 仍道相遇是诸神眷顾已久 Orlando: And it's so very strange to think of all that time ago Aragorn coming through as Viggo who was amazing but the journey that we've been on to this movie I feel I'm so lucky to have come to this movie 【想起真是很奇怪 那么久以前 Aragorn成了Viggo来扮演 而他令人惊叹 但我们一路走到电影成品的漫漫旅途 我自觉太幸运 能来到这部电影】 (orli的这段话显得很慌张和语无伦次,我想都是为了最后这一句: I feel I'm so lucky to have come to this movie~)
輝く空の静寂には 輝く空の静寂には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4404371.html%23%23%23&urlrefer=a29e3ba1012c4fade5fe240225eea647 磨子(喵合) 冷たい涙をたたえて【拥抱着冰冷的泪水】 时が満ちる顷【时机成熟之时】 贵方は光を探して【你会探寻着光芒】 暗を开くだろう【将黑暗切开吧】 茜の歌声【夕阳的歌声】 その胸を染めて行く【将那内心渲染】 永远に焦がれて【永远地焦急着】 散り急ぐ旋律(しらべ)のように【如同飞散急促的旋律一般】 辉く空の静寂(しじま)には【在光辉闪耀之空的寂静中】 私の庭がある【有着我的庭院】 何时か贵方が辿り着く【何时你才会到来】 汀(みぎわ)の彼方に【在水之彼方】 【合】 啊啦索 踢呀 嘛里米 踢呀 萨利脱 踢亚 嘛里啊 一嘛米他 索 踢亚 嘛里米 踢呀 萨利脱 踢呀 嘛里呀 【磨子】 一啦米他 啊~~ 【喵】 啊撒米呀~~ 一嘛 里呀索踢里呀~~ 易米 脱踢啊 【磨子】 啊脱莱 一踢里呀啊里他 喵(磨子合) 月を守る夜の暗が【守护着月的黑夜】 嗫く子守呗【轻声哼唱着摇篮曲】 泣かない子供の瞳が【直至不再哭泣的孩子的双瞳】 梦に濡れるまで【在梦中濡湿】 さよなら【永别了】 二度とは会えない贵方だから【因为不会再度见到你】 爱しく狂おしく【可怜吧 疯狂吧】 夜は胸を抉るように【夜晚如锥心般的痛苦】 辉く空の静寂(しじま)には【在光辉闪耀之空的寂静中】 贵方の家がある【有着你的归宿】 月の堕ちる暗の向こう【月之陨落的黑暗的前方】 みなもとへ还る【返回至原点】 细い路【狭窄之路】
secret base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4458989.html%23%23%23&urlrefer=6c4e100e49a45902267ebc7fd5c2028e 作词/作曲:町田纪彦 编曲:YUPA 5人组 喵姐/磨籽/吱儿/水母/霍霍 mix:喵姐 【吱儿】 君と夏の終わり 将来の夢 大きな希望 忘れない 【与你一起的夏末 将来的梦想 巨大的希望 都无法忘记】 10年後の8月また出会えるのを信じて 【10年后的8月里坚信能再次相遇】 最高の思い出を… 【将最美的回忆…】 【喵姐】 出会いはふっとした瞬間帰り道の交差点で 【相遇就是突然的瞬间在归途的十字路口】 声をかけてくれたね「一緒に帰ろう」 【你对我打招呼说「一起回去吧」】 【磨】 僕は照れくさそうにカバンで顔を隠しながら 【我很害羞地用书包遮住脸】 本当は とてもとても 嬉しかったよ 【事实上是 非常非常 地高兴】 【霍+水母和】 あぁ 花火が夜空きれいに咲いてちょっとセツナク 【啊~烟花在夜空中灿烂盛放 有点难受】 あぁ 風が時間とともに流れる 【啊~风随着时间流逝了】 【水母】嬉しくって 【吱儿】楽しくって 【喵姐】冒険もいろいろしたね 【高兴快乐 也做过各种冒险】 【磨+霍】 二人の秘密の基地の中【在两人秘密的基地里】 【吱儿/喵/水母+磨霍和】 君と夏の終わり 将来の夢 大きな希望 忘れない 【与你一起的夏末 将来的梦想 巨大的希望 都无法忘记】 10年後の8月また出会えるのを信じて 【10年后的8月里坚信能再次相遇】 君が最後まで心から「ありがとう」叫んでたこと 【你直到最后所衷心呐喊的「谢谢」】 知ってたよ 【我是知道的】 涙をこらえて笑顔でさようならせつないよね 【强忍着泪水以笑脸道别真的很难受】 最高の思い出を… 【将最美的回忆…】 【水母】 あぁ 夏休みもあと少しで終わっちゃうから【啊~因为还差一点暑假就要结束】 あぁ 太陽と月仲良くして 【啊~所以太阳和月亮要好好相处】 【吱】悲しくって 【磨】寂しくて 【霍】喧嘩もいろいろしたね 【悲伤寂寞 也吵过各种架】 【吱+喵】 二人の秘密の基地の中【在两人秘密的基地里】 【吱/磨/霍+水母/喵姐和】 君が最後まで心から「ありがとう」叫んでたこと【你直到最后所衷心呐喊的「谢谢」】 知ってたよ【我是知道的】 涙をこらえて笑顔でさようならせつないよね【强忍着泪水以笑脸道别真的很难受】 最高の思い出を… 【将最美的回忆…】 【喵】突然の 【磨】転校で 【霍】どうしようもなく 【因突然的转校而无所适从】 【吱/水母+磨喵和】 手紙書くよ 電話もするよ 忘れないでね僕のことを 【会写信也会打电话的 请不要忘记我的事情】 【磨】 いつまでも二人の基地の中 【总是在两人的基地里】 【吱/水母/喵+磨霍和】 君と夏の終わりずっと話して【与你在夏末一直聊天】 夕日を見てから星を眺め【看夕阳眺星星】 君の頬を流れた涙はずっと忘れない 【无法忘记流过你脸颊的泪水】 君が最後まで大きく手を振ってくれたこと【你直到最后仍大力挥手】 きっと忘れない 【一定不会忘记的】 だからこうして夢の中でずっと永遠に…【所以请这样在梦中直到永远…】 【全体合+喵磨和】 君と夏の終わり 将来の夢 大きな希望 忘れない 【与你一起的夏末 将来的梦想 巨大的希望 都无法忘记】 10年後の8月また出会えるのを信じて【10年后的8月里坚信能再次相遇】 君が最後まで心から「ありがとう」叫んでたこと【你直到最后所衷心呐喊的「谢谢」】 知ってたよ 【我是知道的】 涙をこらえて笑顔でさよならせつないよね【强忍着泪水 以笑脸道别 真的很难受】 最高の思い出を…【将最美的回忆…】 最高の思い出を…【将最美的回忆…】
红颜绝 【剑三】红颜绝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4805861.html%23%23%23&urlrefer=368a725dc3fabcefff154c2372caed9c 策划:米粒 混音:米粒 演唱:【万花-米粒】【七秀-小鱼】【藏剑-壹壹】【纯阳-磨籽】 【五毒-腹肌】【明教-霍霍】【唐门-春风】【天策-YUKI】 【万花-米粒】自对弈 江山为指间棋 玲珑局 星盘卜天意 【七秀-小鱼】乌鹊啼 遗上元花灯谜 邻里曲 伴舞柳依依 【藏剑-壹壹】楼外断桥雪 词半阕 风吹残荷是谁在诉离别 【纯阳-磨籽】焚一纸盟约 苍穹裂 望孤鹤远去尘嚣尽却 【米粒&小鱼】十里琵琶 悲吟陌上花 【小鱼】舒红袖血色染云霞 【米粒】飞花散天涯 【壹&磨子】明心无瑕 长剑映风华 【磨籽】纵红尘不过虚话 【壹壹】此身付虚话 【米粒】尽此生韶华 终付一盏清茶 【五毒-腹肌】蛊迷心 织天地为幻境 是非题 笑凡夫执迷 【明教-霍霍】日月明 燃圣火向天祭 渡厄音 怜世人流离 【唐门-春风】破诡道千机 箭追命 淡看生死与荆天和棘地 【天策-YUKI】持枪问天命 乘龙疾 非尽诛宵小何以为志 【腹肌&霍霍】谁唱蒹葭 闻秋风飒飒 【霍霍】谁覆手倾颓了繁华 【腹肌】指丹心为假 【YUKI&春风】战鼓喑哑 将柔情斩下 【YUKI】且赴这一场厮杀 【春风&霍霍】尽情赴厮杀 【腹肌&Yuki】朱颜倾天下 甘为一抔黄沙 【小鱼】轻收霓裳羽衣 【腹肌】碧山万里仙踪觅 【米粒】一杆青竹为笛 【霍霍】驼铃在耳悠悠鸣 【磨籽】白衣遗世独立 【YUKI】俯瞰这山河万里 【壹壹】对 夕月藏心 【YUKI&小鱼】长空尽 孤鸿折翼难飞 【春风&霍霍】问杀机 层云蔽天来无人回 【磨籽&壹壹】长风浩浩 沙场月明曾照归 【米粒&腹肌】他日埋骨 处处尽劫灰 【合】盛世塌 满眼金戈铁马 风卷沙 擦过谁染血的脸颊 剑断长发 望向望不见的家 平天下 谁记昔颜如画 【春风】忆桃花 似见花下的她
傷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5736168.html%23%23%23&urlrefer=6cb01fad789b55e8b2fefccf567883a8 静(しず)けさから歩(ある)き出(だ)す【我从寂静中迈步而出】 まだ见(み)ぬ爱(あい)の景色(けしき)へ【走向未曾见过的爱情】 この痛(いた)みを信(しん)じたいの【只为确认伤痛的真切】 夜(よる)を越(こ)えて【我要穿越这片黑夜】 贵方(あなた)が触(ふ)れた胸(むね)に优(やさ)しい伤(きず)が一(ひと)つ【你的手抚过我的胸口 留下一道浅浅的伤痕】 隠(かく)していた涙(なみだ)が红(くれない)に零(こぼ)れ落(お)ちて【让我隐藏已久的泪水 化作鲜红的血珠滴落】 冷(つめ)たい肌(はだ)の上(うえ)にやっと灯(とも)した花(ばな)びら【在我冰冷的肌肤之上 终于点亮了一朵鲜花】 私(わたし)がここにいる さいわいを歌(うた)うよ【而此时此刻我在这里 为这份幸福而高歌】 もう梦(ゆめ)も终(お)わる【当漫长梦境已然终结】 星(ほし)くずが消(き)える顷(ころ)【繁星也将消失的时候】 ねえ、生(い)きていると分(わ)かるほど抱(だ)きしめて【为了感受生命的存在 请你将我紧拥在怀中】 静(しず)けさから生(う)まれて【我从寂静中诞生于世】 まだぬくもりも知(し)らず【未曾知晓温暖的感觉】 ただいのちに届(とど)きたいの【只为寻找到生命所在】 夜(よる)を越(こ)えて【我要穿越这片黑夜】 なつかしいなつのあめ【令人怀念的夏日细雨】 私(わたし)を见送(みおく)ってね【仿佛在默默为我送行】 信(しん)じ合(あ)う始(はじ)まりへ【愿我能带着泪水走向】 泣(な)きながら行(い)けるように【尝试彼此信赖的开端】 よろこびもかなしみも【无论是欣喜还是悲伤】 刻(きざ)みつけたい深(ふか)く【都愿深深铭刻于心中】 贵方(あなた)とここにいる【作为曾与你在此相伴】 さいわいの名残(なごり)に【所留下的幸福痕迹】 星(ほし)くずが消(き)える顷(ころ)【在繁星即将消失的时候】 初(はじ)めて见(み)る光(ひかり)の中(なか)で【在初次见到的曙光之中】 その瞳(ひとみ)で くちづけで【请用目光给我一个吻】 恋(こい)した迹(あと)を下(くだ)さい【为我留下爱过的痕迹】 生(い)きることに贯 (つらぬ)かれて泣(な)いてみたい【让生命贯穿我的躯体 我愿试着去哭泣】 静(しず)けさから歩(ある)き出(だ)す【我从寂静中迈步而出】 まだ见(み)ぬ远(とお)い夜明(よあ)けへ【走向未知的遥远黎明】 ただ愿(ねが)いを叶(かな)えたいの【只为实现心中的愿望】 夜(よる)を越(こ)えて 【我要穿越这片黑夜】
Fairytal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5622477.html%23%23%23&urlrefer=5e0795e7b32cd80fafba8fb3e497d980 「fairytale」 剧场版「空の境界」第六章「忘却録音」主题歌 作词:梶浦由记/奈须きのこ/作曲:梶浦由记 歌手:磨子 子供(こども)の頃(ころ)の置(お)いてきた≮儿时遗落的梦幻≯ 夢(ゆめ)を思(おも)い出した≮再度浮现于眼前≯ 若草(わかくさ)色(いろ)の悲(かな)しみを≮带着萋萋的忧伤≯ 細(ほそ)く甘(あま)く歌(うた)う≮我轻声地甜美地歌唱≯ My fairy tale…… 何(なに)も終(お)わることのない≮我知道在世间某处≯ 永遠(えいえん)を知(し)っていた≮有那不会逝去的永恒之处≯ もう誰(だれ)も語(かた)らない≮也不会有人道出≯ 二人(ふたり)の物語(ものがたり)≮我们二人的故事≯ キスを一(ひと)つ残(のこ)して≮仅留下一个轻吻≯ 君(きみ)は何処(どこ)へ行(ゆ)く≮你将要去往何方≯ 灯火(ともしび)一(ひと)つ抱(だ)いて≮手中执一具灯火≯ 森(もり)に消(き)えて行(ゆ)く≮消失于林雾之中≯ In the dark…… ずっと遠(とお)くへ歩(ある)いてく≮渐渐消逝的≯ 懐(なつ)かしい面影(おもかげ)≮是那记忆残片中你的脸庞≯ ずっと遠(とお)くが君(きみ)の家(いえ)≮在那远方的≯ 辿(たど)り着(つ)けはしない≮是我未曾到过的你的家乡≯ Your fairytale…… 夢(ゆめ)に見(み)た永遠(えいえん)は閉(と)ざされたままで≮梦中的永恒始终紧闭≯ 過(あやま)ちは深(ふか)く隠(かく)されたままで≮往日的过错深深隐匿≯ 消(き)えていく帰(かえ)り道(みち)≮归途消散而去≯ 君(きみ)がもう見(み)えない≮我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 さよなら……≮Farewell……≯ 霧(きり)の森(もり)を抜(ぬ)けて≮穿过雾气迷蒙的森林≯ 君(きみ)は何処(どこ)へ行(ゆ)く≮你却去往何处≯ 一(ひと)つだけ手(て)を振(ふ)って≮高高挥舞着你的手臂≯ 明日(あす)へ去(さ)って行(ゆ)く≮朝着明天走去≯ 君(きみ)を好(す)きになって≮自我爱上你的一刻≯ 永遠(えいえん)は終(お)わる≮永恒便已结束≯ 生(い)きてゆく喜(よろこ)びと≮生命的苦痛与欢乐≯ 痛(いた)みが始(はじ)まる≮悄悄拉开帷幕≯ In the light……
Gloria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6226247.html%23%23%23&urlrefer=4c678db77f56ac302fe3c58018845b3a 爱しさはすぐ近くに ほんとうは居たのでした (所爱之人的身影还历历在目) itoshi sawasugu chikaku ni hontouha ita nodeshita 冷たい両手で 贵方の頬を包み (用冰冷的双手拥抱你的脸颊 ) tsumeta i ryoute de anata no hoo wo tsutsumi 长い旅を终えたような 静かな安らぎの中(如同处在长途跋涉过后的宁静之中 ) nagai tabi wo oe tayouna shizuka na yasura gino naka ひとりを悼んで 少しだけ泣きました (独自哀悼 轻声哭泣) hitoriwo tou nde sukoshi dake naki mashita Gloria 全て世はこともなく (世间和平) subete yo hakotomonaku 午后の阳射しあかるく (午后阳光暖人心) gogo no hizashi akaruku 幸せの歌响き (幸福之歌响彻四方 ) shiawase no uta hibiki 云雀の丘は光る (云雀飞舞的山岗是那般耀眼夺目) hibari no oka ha hikaru 贵方と共に行こう この坂道を行こう (走上这条坡道 与你一同前往) anata to tomoni iko u kono sakamichi wo iko u むせかえるほど薫る 若草を踏んで (在这片芳香呛人的青草前 踏出脚步) musekaeruhodo kaoru wakakusa wo fun de 果物のかたちをした まあるい楽器のように (宛如果实形状的圆形乐器 ) kudamono nokatachiwoshita maarui gakki noyouni 贵方が奏でるかなしみとよろこびが (你所弹奏的悲伤与喜悦) anata ga kanaderu kanashimitoyorokobiga 私を洗い揺さぶり(为我的心灵洗礼) watashi wo arai yusa buri いたみとなぐさめが今 (在痛楚得到抚慰的此刻) itamitonagusamega ima 贵方を爱せる 心をつくりました(心中满溢着对你的爱 ) anata wo aise ru kokoro wotsukurimashita Gloria なにかやさしいものが 确かにここにあって (某种温柔的情感还不曾褪去) nanikayasashiimonoga tashikani kokoniatte 幸せの歌うたう (唱响幸福之歌) shiawase no uta u tau その儚きを行こう (追寻那份虚幻) sono bou kiwo iko u 爱と希望のために (为了爱与希望) ai to kibou notameni 涙と贽(にえ)のために (为了泪水与牺牲 ) namida to nie notameni 眩しい夜と昼の (在这耀眼的夜晚和白昼的起始) mabushi i yoru to hiru no はじまりを踏んで (踏出脚步) hajimariwo fun de
let it go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sing.kugou.com%2Ffc%2F16202752.html&urlrefer=ce43185cc2bd040eda0bb48c595d7115 The snow glows white on the mountain tonight;今晚白雪在山上闪烁 Not a footprint to be seen;一个脚印没有 A kingdom of isolation;与世隔绝的国土 And it looks like I'm the queen;我就像是一个皇后 The wind is howling like this swirling storm inside;狂风咆哮得像我内心一样的纷乱 Couldn't keep it in, heaven knows I've tried;不能再困住我的感情了,只有上天才知逆我已努力过 Don't let them in, don't let them see;不让他们走进来,不让他们看到 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做一个好女孩,一直都要这样 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掩饰、没有感觉、不要让他们知道 Well, now they know;好了,现在他们都知道了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不能再抑制了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Turn away and slam the door;转过身甩上门 I don't care what they're going to say;我不在乎他们会怎样说 Let the storm rage on;让风暴怒吼吧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寒冷再也不能烦扰我了 It's funny how some distance makes everything seem small;可笑的是,距离令所有东西都变得渺小了 And the fears that once controlled me can't get to me at all;一度箝制我的恐惧再也不能控制我了 It's time to see what I can do;是时候看看我能够做什麼了 To test the limits and break through;试验我的极限和突破 No right, no wrong, no rules for me;没有对错,也没有规则规范我了 I'm free;我自由了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I am one with the wind and sky;我与风与天同在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You'll never see me cry;你不会再看到我哭泣 Here I stand and here I'll stay;我就站在这里,我留在这里 Let the storm rage on;让风暴怒吼吧 My power flurries through the air into the ground;我的力量激荡空气深入地下 My soul is spiraling in frozen fractals all around;我的灵魂随着四周的冰片盘旋而上 And one thought crystallizes like an icy blast;思想化为结晶如一阵冰风 I'm never going back, the past is in the past;我不会再回去,过去已成往事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And I'll rise like the break of dawn;我像旭日从地上冒起 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随心而行 That perfect girl is gone;那个完美女孩已不在了 Here I stand in the light of day;我就站在日光之下 Let the storm rage on;让风暴怒吼吧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寒冷再也不能烦扰我了!
《云中宝座》:杳如黄鹤,唯有空虚来报<原创> 野性桀骜。残酷的寓言诗。 班虹是远洋邮轮公司的唯一继承人,看似人生一片潇洒空明,可性格中的任性与傲慢让野罂粟的生活满目疮痍到无可救药。与海军中尉瓦苏帖的邂逅让她陷入第一段爱情并很快订婚,不久之后更幽默风趣的花花公子初南出现了,班虹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悔婚嫁给了他,但事实上初南乃是一介赌徒,他把公司资金用于赌桌,使公司破产,家里的房产亦被没收,初南自己也锒铛入狱。班虹悔不当初,但为时已晚,母亲也因病去世,此时她的长子班帖刚刚出生不久。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变成了无家可归的落魄之人,只有家里的司机格瓦对她伸出了援手。与格瓦的结合让她生下了次子贝罗,班虹今后的人生似乎已注定在辛劳中度过,命运女神却奇迹般地让瓦苏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他仍为她而心驰目眩,并愿意接受她的孩子,班虹此时生命本体的强大已然恣肆和怪异,于是她不顾一切再度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选择,在瓦苏帖的帮助下,班虹夺回了家族产业,并为瓦苏帖生下了女儿班画和小儿子巴恭。 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她好像受到了命运的眷顾,从此富裕美满,顺心如意……殊不知更多的考验还在后面。长子班帖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并在出狱的生父的教唆下惹下祸事,经商实践不成反让公司背负巨额债务。而次子本来懂事孝顺,乐天知命,却在婚姻上与母亲争持不下。女儿为求真爱离家出走误入风尘,小儿子巴恭恋上的女孩却因为只是一介平民而遭班虹的嫌弃,班虹的所作所为已然残忍犹若烧刀子酒,犹若烈焰骄阳般伤害和凌迟着她的孩子。最终班虹反省了自己,将内心扑朔闪动的火苗浇灭,重新开始生活。 班虹一生最大的失败便是自己的性格,一任烈焰运行奔突一发而不可收,总希图盼望去操控儿女的生活,桎梏别人的同时也整饬着自我。她享受着自己为自己带来的性情人生,却没有看穿初南的伪善;她屡屡冒犯着长子班帖的尊严,却没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洞察;女儿班画和小儿子巴恭原本性情雍容平和,却每每在母亲的厉声训斥中度过自我的生涯。班虹是可恨的,因为她心中的向日葵早已被权势地位毁坏,剩下的唯有在遗憾和叹息中过活。班虹亦是可怜的,因为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儿女拥有更好的生活。 这部电视剧体大思精,叙事力量澎湃磅礴,感性的心智底蕴与理性的深入剖析相得益彰,实在是泰剧中的精品。其中最感动我的是女儿班画和东的一段情。东的母亲,即瓦苏帖的前妻雅,为了报复瓦苏帖和班虹选择刻意隐瞒班画和东是兄妹的事实。班画和东私奔了,而他们在班虹与瓦苏帖追至的时刻,相互依偎选择跳海的行为更是精妙绝伦的阐释了爱的真谛。 而长子班帖的一系列行为只是说明了他的愚妄与贪婪。为了编派次子贝罗及其妻子,居然使尽下三滥的手段,迫使母亲将公司交给自己。他甚至杀害自己的妻子,只是因为她曾经背叛自己且对自己造成威胁。他最终沦为丧家之犬无依无靠,都是因为没有破除内心的空虚与妄执。而此时,他的母亲班虹并未嫌恶他,只有柔声的安慰与耐心的呵护,体现了该剧的思想深度,并未因为某一个人的弱点和疏失而有所全盘否定,而是以人性化的态势将人类的某些弱点呈现开来。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小儿子巴恭的死更是可惜。他从小到大得到母亲最多的关爱,和最强势的控制。他一生中最为珍视的琳,那个自带倔强的贫穷女孩,却因为自己母亲的冤枉让他误以为琳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他找到琳,琳却因自尊心受损加之没有正确的三观,骗他说已经拿掉了孩子。他开枪打死自己的那一刹那,呜咽的不仅仅是受屈的灵魂,更是那血泪点染的婆娑。 谨将此文献给这部戏,献给丽人行,献给沧海一粟的旷世迷蒙。
专访《不成问题的问题》导演梅峰ZT 专访《不成问题的问题》导演梅峰(全文很长,料足慎入) 支离疏 评论 不成问题的问题 我和搭档@蜉蝣 在梅峰导演工作室对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专访,采访的简版发表在某杂志,这里发出全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您现在在北京电影学院教什么课程? 梅峰:世界电影史,我们读研的时候就叫“中外电影史和理论”,现在这个专业叫“国际电影文化与交流”,为了学生们好就业。 《不成问题的问题》什么时候会上映? 梅峰:目前在谈发行,青影厂的团队在谈,具体我也不参与,定下来后我会配合做宣传和点映等等。已经确定年内会上,我们去东京电影节之前就拿到龙标了,但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排片大概不会好。 现在的文艺片发行,让喜欢看这种电影的观众能看到就好。 梅峰:对。这就已经是足够大的观众群了。现在市场是同一个思路,特别商业的才是有资本回报的,大家说好莱坞大片肯定能卖钱,其实也未必。 上映的话这部电影还会做出改动吗?比如剪辑方面。 梅峰:不会了,东京电影节和台湾金马奖的版本就是标准版,以后上映也一样的。 电影里农场的环境非常符合小说里的描写。 梅峰:是的,我们在重庆北碚拍的,按照老舍先生的描写找的外景,那里山清水秀,农场房子都是搭的,美术设计师画图纸,施工和制景人员当地找物料,按照图纸盖房子,连水车、木桥、牛舍、鸡鸭圈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美术和制景的老师们做了好多工作。 一共拍摄了多久? 梅峰:36天。第一个礼拜在大宅里拍,所有戏拍完挪到农场。 之前肯定也有机会做导演拍片,为什么现在才拍摄第一部? 梅峰:一是时间,到我现在的年龄比较成熟,当导演原来也有一闪而过的念头,遇到青影厂新学院派的计划,对我来说操作空间相对较大,资本市场给你投资多少会要求回报。新学院派是指8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们,比如谢飞老师,建立了对中国电影有贡献的作品,形成一套美学坐标。从90年代电影一路过来,学院派的美学态度就消失了,在这个情况下,又要提“新学院派”这个概念,于是我就把这个项目报上去了。 老舍的经典小说很多,这篇《不成问题的问题》相对被忽视,第一次读到是什么时候? 梅峰:就是在有了这个项目以后,青影厂想和电影频道一起做,决定选一个老舍的项目,希望能赶上老舍先生去世50周年。我就看老舍的小说,看过的就不看了,到这一篇就眼前一亮,这不太像老舍先生风格的作品,很有自己的特点,故事也很有趣味,就决定做这个。 您作为编剧,判断某篇小说可以改编成电影,是看哪些方面? 梅峰:我觉得重要的是人物,人物要很生动,看老舍的这篇小说,丁务源这个人从头到尾都很鲜活,小说里呈现的,他进入农场,风平浪静,即便赔本也过得很好,突然来了个流氓艺术家秦妙斋,就开始变得乱七八糟,遇到被替换的危机,新主任到来,发生各种意外,一个充满戏剧性的风波事件,这是改编电影很有优势的地方。小说三幕剧的格式,感觉很强烈,很符合电影的叙事形态。 就小说改编来说,您怎么形容小说原著与电影剧本的关系?导演可以完全自由地进行发挥吗? 梅峰:保持小说故事背后的深意,一般的故事停留在好看不好看,戏剧性强不强,但老舍先生恐怕不会停留在表面,他的作品有背后的深意。电影里既保持小说提供的素材,也要用电影语言达到那层深意。有的改编,比如好莱坞商业电影,改编小说就是冲着小说的戏剧冲突去的,那也没关系。比如史蒂芬·金的小说有什么深意呢?但库布里克的《闪灵》就拍出深意了,背后的东西非常恐怖,有好多层意蕴。 那对您来说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哪个更难? 梅峰:都挺难的,改编更容易让人缩手缩脚,不知道怎么建构,原著作品说服力先有,不知道拿捏分寸的准确性在哪里,加上则跑偏,删了则有损失,控制整个分寸感很难,这是改编的难度。原创很辛苦,要重新建构,比较自由,但困难在于要不断寻找或创造有说服力的素材。 这篇上世纪40年代小说,有很强的政治寓意,每个角色的象征性都很强,这种政治意味在电影里弱化了,这种转变是您主观的吗? 梅峰:对,小说里是有很明显的意图,我想去意识形态化,对故事本身不加政治判断和意识形态的理解,把人物生动而丰满地表现出来,为什么那么做,为什么这么存在,将这层东西做出来就好,有这个感觉之后再铺陈来自世俗生活的细节。对我来说,铺陈来自现实世界的细节才是重要的,而不是一上来先标明立场。所以这个电影运用的电影语言也很冷静,是观察式的。 铺陈来自世俗生活的细节,是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吗? 梅峰:小说里没有许宅,没有许老板、三太太、童小姐,都是我们写剧本时加的。准备剧本阶段,我们看了大量重庆当时的文献,有套丛书给我印象特别深,给我们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叫《抗战八年时代的重庆》,内容丰富,重庆黑帮如何,还有教育界、戏剧界的、电影界的、文学文艺界的,都有介绍。这些人当时的日常生活状态,柴米油盐怎么过日子,提供了很多当时的活生生的生活细节。我们把这些组织到电影里,带来更扎实的质感。小说里农场的那些事,格局上太小,农场确实是个小世界,怎么和大时代背景产生关联,是我们思考的。 看了大量资料后,就虚构了一个有钱人家,丁务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官员乡绅地主资本家群体,在战乱时代,上海武汉南京许多有钱人家跑到重庆,这些有钱人做着很大的买卖,倒卖粮食的,黑市里走动的,那个时代特别复杂,黑帮利益分得很清楚,每一块负责人不一样,归属的上级也不同。重庆是袍哥文化,外地来的去重庆寻求局面上的位置,叫拜码头,这个文化本身很有意思。把有上海背景的人家搬过去,创造新的电影视觉空间。希望有这样的空间和背景,在对话当中用对白把这些密集的信息量体现出来。 一般剧本创作,很忌讳在对话里添加这么多的信息量。 梅峰:是的,太啰嗦则像电视剧,确实有这个风险,所以要巧妙地控制住信息量,我安排在饭桌上有许多对话。前阵子程耳提到《罗曼蒂克消亡史》很有意思,跟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样,中国人很多事情都是饭桌上解决的。确实如此。吃饭的时候说话就能解决事情。 您做了很多背景资料调查,但电影还是给人一种很虚很寓言的感觉,这也是您追求的效果吗? 梅峰:老舍先生的小说是1943年,小说里面写了秦妙斋的背景和文艺团体的交往等等,后来我们想,把人物的背景做的虚一点,不要那么写实,不像小说,小说里用白描就可以交代他的来历,一下子就写实了,包括明霞,她的情史,遇到尤大兴后的状态等等,这是小说的优势,但电影没办法,只能用台词来提示这些背景。但恰恰是因为台词,就变得微妙了,不知真假,看小说可能是真假参半,看电影就觉得全都是假的。这时,电影空间的留白就出来了。 电影里极简主义的布景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成本的考虑还是您个人审美的追求? 梅峰:美术和布景是我跟电影学院美术老师做的,我跟美术团队沟通,怎么做到简洁,我们成本不高但不至于用不起道具,道具库里全是现成的。我就想要简洁的感觉,室内空间环境非常简单,没有多余的陈设。开始的时候,哪怕一个屋角都满是道具,丁务源坐的长藤条沙发,两边放的花架子,桌上摆的茶海,然后一件一件都拿掉。也不全是如此,比如许宅的布景就有种绵密感,雕梁画栋非常漂亮。 这种布景风格也让人更加专注角色本身的发挥。 梅峰:一方面去掉一些干扰视觉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树华农场相当于一个大宅院的门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不会布置得那么讲究。 怎么保证有大量对话信息的,让观众看的下去,视听语言上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吗? 梅峰:就是简洁有节奏,保证信息量有效,不能没有新鲜东西,怎么组织得有趣味,让观众喜欢,要保证对话本身是好玩儿的,打麻将的时候太太小姐们琐碎的对话,这些是有趣味的。至于怎么产生兴趣,幻觉感对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感受,电影本身的幻觉感。比如采用黑白画面,已经让我们和真实世界拉开距离了,慢慢看着就会进入一种幻觉情境,像做梦的情景,黑白电影是抽象性的,所有服装美术道具摄影制造出来的效果,要让你相信是真的,因为全是假的,在假的技术范畴里怎么制造出逼真的梦的感觉,这是我对电影作为媒介的理解。 我对有些彩色电影也非常喜欢,像《搏击俱乐部》,《十二宫》,《老无所依》,《美国丽人》,看着看着就被控制住,就沉浸进去。电影用叙事、生动的台词、人物行为,要让观众相信,相信了,才会把故事顺利地看下去,看一些电影不耐烦,就是不相信,就放弃了。这是电影艺术基本的东西。 您会担心观众产生一种舞台感吗?像拉斯·冯·提尔的《狗镇》那样的电影。 梅峰:不担心,这是我追求的效果。希望这种效果是在视觉上形成某种风格化的东西,选择黑白画面,所有人的服装设计感觉类似,合理又不是那么合理,各种抽象性、符号感和舞台感,这是故意做出来的风格。风格是什么?风格就是刚才说的方方面面组织出来的一种画风,电影毕竟是视觉呈现,每个导演都在自己的风格里达到美学上的舒适,和自己个性审美匹配的、表现他的个性和趣味的,这种东西就是风格。我通过这部电影也在尝试,能不能让这种风格明显。 黑白的话会降低摄影难度吗?看起来有些钝,光线上特别的设计很少。 梅峰:我觉得是增加难度,因为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难拍,比如正反打、多机位拍摄等等,我们只有一台机器就难以实现。钝的感觉是因为使用了1950年的英国老库克镜头,老库克镜头是我们选择的,电影是1940年代的背景,我们想呈现一种年代质感,哪怕这个质感是虚无缥缈想象出来的,但也一定要有说服力,所以就选择了很多镜头去试,很新的数码镜头太清晰了,边角和中间一样清晰,老库克镜头拍下来就是老电影的感觉,钝,边角有光韵、有圆圈,老电影本身就有这样的感觉。 另外就是,我们只有一台机器,提高了很多技术难度,不能一百八十度正反打对开,每个角度都收进去,精彩只能在一面。每场戏都是完整表演,这也是所谓舞台感的原因,因为我们基本上保持了戏剧本身的连贯性,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不切割时间地完整表演。 很多两个人或多人的对话,很少运动镜头,大部分都是固定机位,选择这种风格您是怎么考虑的? 梅峰:也不全是固定机位,开始我们跟摄影师讨论的时候是做一个详细的运动方案,摄影机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内容。故事开端,我们表达丁务源生活的稳定性,他很会周旋,处理得体,迎来送往,人情关系烂熟于心,我们的镜头就比较平稳,这个是关于丁务源部分的视觉设计。 秦妙斋作为闯入者,镜头会晃,会跟着走,呈现视觉的动和变,然后又回归到静态,包括秦妙斋房间里谈恋爱,和丁务源在客厅喝茶,在凉亭里侃侃而谈。秦妙斋被抓又是动起来的,乱七八糟,包括办画展抓人那段,也是很多运动镜头。随着本身故事的情节来调整变化。与角色的性格状态也有关系。尤大兴和明霞出现,镜头基本就不动了,有些死板,包括暗色调的选择,大部分戏是黄昏拍的,将黑不黑的状态,因为这对人物是悲剧性的收场,有点风雨欲来的感觉,这些都是视觉设计。 有一个细节,秦妙斋屋子里的柜子是歪着的,这是有意的设计还是什么? 梅峰:美术老师故意做成歪的,当时想,丁主任的房间是中国古典的,摆了弥勒佛还有鱼缸、佛尘、古典的穿衣镜,一切都是很有条理的,有秩序的,丁务源开始穿衣服,有条不紊,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秦妙斋的房间是艺术家的房间,我们想来一种梵高画风格的,扭曲而歪。 范伟的表演确实精湛,其他年轻演员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您是怎么挑选演员的?会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吗? 梅峰:见面确定,看合不合适,我是奔着小说剧本形象去找的,定下来后,布置了功课,就让他们去多看民国时代的电影和小说。开机前没有组织排练,到了现场立刻拍,低成本就得这样,现在的演员档期很紧张的,一切都是现场解决。 计划阶段,您没有考虑明星演员吗? 梅峰:范伟老师是最热门的,另外就殷桃老师很有知名度,其他人大家不太知道,但对电影合适,别挑那么多都能被认识的,电影有熟悉的演员就可以了,剩下陌生的不熟悉的,反而能有一个熟悉与不熟悉之间的空间,熟悉的会带着形象概念来看整个人,演员被人熟悉是类型化的熟悉,你怎么可能知道演员真实生活中是怎样的性情呢?都是根据他塑造的人物产生的熟悉。新演员在现场表演的感觉是自然准确有分寸的,这已经很不错了。 范伟老师是您一开始就想到的扮演丁务源的人选吗? 梅峰:对,看了小说想想丁务源的形象,开场就描述了整个人,用的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白描手法,这个人打扮得体,粗布棉袍也要没有褶皱,讲究搭配,插一个派克笔。我就想到了范伟老师,他的脸也没什么特点,也不让人讨厌,脸上都是肉,但散着光。 许鞍华导演评价,范伟老师的表演让人觉得可怕,脊背发凉。他前面春风得意地周旋,遇到事有迟疑,不知道在想什么,许多小动作比如愣了一下,打了个嗝,特别微妙,都是他自己加的,剧本写不到这个层面上。他对细节的创造力非常强,擅长揣摩。他的表演让这部电影立住了,让观众相信他。不管是前面内心潜台词的表演,还是外部肢体戏剧性的表演,两者拉开的距离特别有想象空间。我们在片子里尽量留白,不想说得那么实,给观众留想象空间。 电影里增加了秦妙斋与城里小姐的爱情故事,这是一种喜剧的考虑吗?这一段与树华农场、丁务源好像关系都不大,更像是一种讽刺。 梅峰:对的,增加可看性,单看小说觉得就是一部工整扎实的三幕剧,三个男性人物和一个女性人物明霞,到电影里的话视觉上不太好看,就多写了两个女性。有了年轻小姐,水到渠成地要跟秦妙斋来点戏,这就好看了,把流氓艺术家面对感情的态度就凸显出来了,这个人物更加丰满。小说里只是秦妙斋跟感情无关的忽悠人的事情,增加感情戏就给人物创造了另外的表现空间,多了一个侧面。
不成问题的问题——丁主任:不是我针对谁ZT 丁主任:不是我针对谁! 凌睿 评论 不成问题的问题 许老爷和佟老板合伙投资开发了树华农场,丁务源是树华农场的主任。由于树华农场物产丰富却一直在赔钱,于是佟老板任命英国留学的博士尤大兴为新主任。 然而,借宿在树华农场、自称全能艺术家的秦妙斋,煽动工人把尤大兴赶了出去。 秦妙斋、尤主任、丁主任代表的是三种性格的人,秦妙斋是只吹**没有本事,尤主任有本事却不懂人情世故,而丁主任则是最聪明的存在。 秦妙斋 秦妙斋空有嘴上功夫,打牌输了,用花生米代替输钱;自称全能艺术家,但他所说的吟诗作画的本领根本没人见过;口口声声说房租在路上了,但至始至终都没交过一分钱;当朋友被抓,他就连忙表示帮不上忙。 即便如此,他还是暂时骗取了佟小姐的芳心,能够一吻芳泽。 但他的真实面目最终还是被识破了,他和佟小姐的爱情并没能持续多久。 当然,嘴上功夫也是一种能力。俗话说,外在决定两人能否在一起,内在决定两人在一起多久,他能给佟小姐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并让佟小姐愿意与他接吻,都说明他的表面功夫是过关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凭借外在美吸引对方,那么别人也很难发现你的内在美。 他是有点小聪明的,比如佟小姐问他“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哭泣”,他连忙说“同是天涯沦落人,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他批评佟小姐的画作惹她生气后,灵机一动就说“诗歌、绘画都不足以表达佟小姐的美”,顿时让佟小姐喜笑颜开。 再比如他还掌握了尤主任的三大莫须有的“罪行”:尤主任开除工人,让工人一家人没饭吃;尤主任排挤丁主任,差点让丁主任淹死;秦妙斋前手教唆工人给尤太太送礼,后手就怂恿工人诬陷尤主任行贿。 再比如大家说“你行你上”的时候,他又反驳说“好的美食家,不一定是好厨子”,就差没说“我评价个鸡蛋,还要会生蛋吗。我评价个冰箱,还要会制冷吗”了。 这一系列行为都说明秦妙斋是聪明的,但那是小聪明,算不上大智慧。 尤主任 尤主任身为英国留学的博士,是有真本事的。他大公无私、雷厉风行,他初来乍到就提出办公室只能办公、停电了就立马去修、赶走不交房租的秦妙斋,即便被人诬陷的紧急时刻还不忘工作。 尤主任是极端的性格直,他在工作上丝毫不讲情面,对老员工说开除就开除,见到工人偷鸡蛋立马抓起来,还对工人的作息时间约法三章。 他不愿意说谎,当丁主任提出让他装病的时候,他选择了直接离开。 他的直脾气的结果就是得罪人,工人、秦妙斋在对比之下纷纷发现丁主任更好,于是揭露尤主任的三大“罪行”,将他赶跑。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绝对的铁面无私”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工作和人情之间把握平衡才能长久。 丁主任 丁主任表面上憨厚老实,其实是最聪明的。他的生存能力很强,尤主任走了,秦妙斋入狱了,唯有他岿然不动。 丁主任表面上人畜无害,能让所有人满意。其实,他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他老奸巨猾,大局在握。他扮猪吃老虎,四两拨千斤。 丁主任表面上和蔼可亲,其实内心戏是:“不是我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电影中的其它角色,甚至包括观众都丝毫看不出来丁主任掌控了全局,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掌控全局。如果都被别人看出来了,就不叫掌控全局了。 对于树华农场赔钱的事,丁主任心中早就有了打算,他不需要证明自己多有本事,他只需要证明那个英国留学的博士生不比自己强。不是我有多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得好。 对于工人,丁主任让他们把卖猪菜的钱自己留着;对工人偷鸡蛋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工人一起打牌,“赢了拿走,输了认命”;给李会计钱买酒;还对工人说:“这里没有等级,只有朋友;这里没有主任,只有兄弟。” 这样的结果是,一旦尤主任开始改革,即便丁主任不发话,这群工人都会主动去抵抗。你以为丁主任傻到和下属做朋友,其实他早就布好了局。 树华农场物产丰富,却总是赔钱,就不足为奇了,那是因为丁主任和工人监守自盗。然而如此严重的事情,丁主任又总是能完美地解决。 对于秦妙斋,丁主任更是把他当枪使。秦妙斋没交房租就住了下来,当尤主任赶他走的时候,都不用丁主任说,他就会主动与尤主任作对。于是,丁主任就坐收渔翁之利。 当秦妙斋赶走尤主任之后,丁主任又从秦妙斋口中套话,确定他和吴教授有关系,表面上安抚他说“即使有关系,也没关系”,背地里却叫宪兵来把他抓走,名副其实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秦妙斋在丁主任面前只是一颗棋子,用完就可以弃了。 事实上,所有人在丁主任面前都是棋子而已。丁主任最厉害的一点在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他的棋子,他们都觉得丁主任是个老好人,对自己很好。 丁主任聪明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别人看不出来他聪明了。 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让你发现他聪明的,比如丁主任。如果你发现有人聪明,那说明他还不够聪明,比如秦妙斋。 丁主任多次使用“欲擒故纵”的招数,比如尤主任要把秦妙斋赶走的时候,丁主任明知道秦妙斋要想办法对付尤主任了,却还欲擒故纵地说:“活下来最重要,当不当主任一点不重要。” 他这一激将,秦妙斋立马就效率提高了很多。 甚至,丁主任说自己差点被淹死,这到底是真事还是谎言,只有他自己知道。 丁主任为什么要离开这么多天?真的是要处理急事?真的是掉进江里了吗?恐怕,他只是想隔岸观火、隔山观虎吧。 秦妙斋联合工人高喊“打倒尤主任”的时候,丁主任不出面制止,反而在事后当和事佬,为尤太太出谋划策,聪明得有点可怕。坏人秦妙斋来当,好人他来当。上一秒和秦妙斋称兄道弟,下一秒就叫宪兵来抓他,利用完了秦妙斋就将他之铲除,和古代的皇帝非常像,上一秒提拔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为将军,下一秒就赐你毒酒。 再比如丁主任事后站出来说:“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就是为了引导秦妙斋说“不能有同情心”。 丁主任不收房租就让秦妙斋住下来,导致后来秦妙斋反抗尤主任;丁主任还曾对秦妙斋洗脑,说“如果换了新主任,我们的艺术事业就无法搞下去了”“为了保护我们的艺术,反抗新主任”……丁主任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在引导秦妙斋去对付尤主任。丁主任从来不是“为了艺术”,一直都是为了自己。丁主任引导秦妙斋,秦妙斋再去煽动工人。但丁主任从来没有很直白地叫秦妙斋去对付尤主任,正因为如此,表面上看起来秦妙斋和工人对付尤主任的事和丁主任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依然觉得丁主任是个老好人,这也是为什么尤太太还去求助丁主任,实在是被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再比如丁主任先是说要走,最后又说“一想起大家其乐融融的样子,我就不舍得离开了”。恐怕,他至始至终都没想过要走吧。 再比如丁主任让尤主任装病,尤主任直接选择了离开。 他把欲擒故纵、欲拒还迎、欲取姑予、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柔克刚等手段已经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想要的东西从不会亲口要,他会让你主动送给他。他已经不仅仅是戏精了,而是人精。 我们观看电影的时候处于上帝视角,知道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所以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很清楚。但电影里的角色是有视觉盲区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丁主任的真实面目。 其实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和电影里的观众一样被表象所迷惑,丁主任用许老爷打赏的钱来弥补账本的纰漏、不收租金就让秦妙斋住下来……我们会觉得他太好了,好得有点傻。 但看完整部电影,或者二刷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丁主任不只是不傻,反而是聪明绝顶,聪明得有点可怕。 总结 三个人性格迥异其实也不难理解,尤主任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秦妙斋在社会上跌打滚爬,练就了伶牙俐齿;丁主任则是在职场多年,可能他曾经也是尤主任,但在打击下变得八面玲珑。 《不成问题的问题》堪称是“职场教科书”,树华农场就是职场或者官场的缩影。 丁主任代表的是圆滑的领导,什么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他和下属搞好关系,对偷**狗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新领导来了,下属的利益受到侵犯,自然而然会去对付新领导。 尤主任代表的是实干派,他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铁面无私,不做表面功夫,专业能力超强,但情商太低,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一身才华就被赶了出去。 事实证明,在我国,所谓的“实干”“规矩”“真本事”,在“人情”面前不堪一击。 1940年代的故事,在七十年后的今天仍然适用,或许再过七十年也不会改变。 我们再进一步说,《不成问题的问题》不仅仅是对职场和官场的隐喻,更是整个中国的缩影。 丁主任是极端的圆滑,他是话里有话,笑里藏刀,所有人只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当寿生告诉他“佟老板想换个主任”时,甚至更早之前,丁主任就已经开始做准备。除了观看电影的观众之外,电影里的任何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尤主任是极端的直率,他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毫不顾忌对方的感受。说好听点,他不拐弯抹角,你可以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难听点,他太傻了,所有心思都暴露无遗。 秦妙斋是介于丁主任和尤主任之间,他有时很圆滑,比如用花言巧语哄佟小姐,比如设计诬陷尤主任;他有时也很直率,很容易就相信了丁主任,很容易就被丁主任套话。或者说,秦妙斋外人面前很圆滑,在丁主任面前很直率。这也正是丁主任的高明之处,他能让你觉得他是一个完全可靠,可以吐露心声的人。 丁主任是极端的圆滑,极端的老好人,极端的好好先生,以至于否极泰来显得有点坏,他城府太深,太可怕了,你都不敢和他深交,一不小心就成了他的棋子,成了他计划的一部分;尤主任是极端的直率,他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丝毫不会用言语来保护自己。 正是两位极端性格的人争锋相对,电影的冲突才如此强烈,让人震撼不已。倘若丁主任稍微直率一点,或者尤主任稍微圆滑一点,电影反而没那么好看了。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还是在圆滑和直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较好吧,如果能兼具丁主任的最强头脑、秦妙斋的伶牙俐齿、尤主任的精明能干就更好了。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的每个人有优点就有缺点。就单单想要学会丁主任的处世技能,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那可是丁主任几十年时间积累的成果。 再锋芒毕露的人,也会逐渐会被生活和时间磨平棱角。抛开专业技能不看,单看性格的话,或许尤主任再活十年,就成了秦妙斋。秦妙斋再活十年,就成了丁主任。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