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bxwjg lnbxwjg
关注数: 147 粉丝数: 56 发帖数: 11,045 关注贴吧数: 13
董明珠雷军“10亿赌约”到期 结局意想不到 2018年12月03日 18:01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新浪财经APP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董明珠雷军“10亿赌约”到期,结局意想不到   作者:孙杰   来源:长安街知事   再过几天,董明珠和雷军纠缠了5年的“10亿赌约”,就要迎来兑现时刻。有人甚至按捺不住,提前揭晓答案。   到底是谁赢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结局可能没那么简单。   5年赌约到期   昨天,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37.950, 1.10, 2.99%)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董明珠还说,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事实上,这场赌约要从5年前说起。   2013年12月12日,雷军和董明珠同时获得央视财经“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荣誉。   在颁奖典礼上,董明珠对小米的商业模式有不同看法,风头正盛的雷军自然不服,两人互相呛声,现场打赌。   雷军: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要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就赌10个亿。   一家做实业,一家做互联网,颇有些“关公战秦琼”的意味,总是被人津津乐道。这场赌约经常会被翻出来,“监督”两人履行赌局。   有时,雷军也会主动“挑事儿”。2014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自信满满地说,“去年我和董明珠打赌,格力1200亿,小米300亿,差4倍;今年小米800亿,他们1400亿,差距小了,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   究竟谁是赢家,按说到这月12日,就要揭开谜底了。   提前锁定胜局?   两人赌的是营业额,这一点尤其受关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格力电器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86.98亿元,同比增长34.1%。同期,小米累计营收为1304.46亿元。   两者仅仅相差182.52亿,并不算大。也就是说,两家企业今年第四季度的表现,就是决定两人胜败的关键。   有人曾测算,如果小米保持此前增速,全年下来小米营收最多达到1900亿左右。格力只要保持住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全年下来应该会超过2000亿。也就是说,格力应该会胜出。   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演讲时,董明珠也公开透露,从销售收入可以看到,格力电器今年9月份已完成去年全年的指标,后面一个季度三个月实现500亿,也就是全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   这意味着董明珠和格力提前锁定了胜局?   “格力是民族工业做实业的,而小米打造的是基于物联网和生态链的互联网公司。”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认为,正如董明珠所言,两人打赌本就不在同一赛道。   对董明珠声称自己赢了,洪仕斌并不认可,其一是两人赌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不是谁说自己赢了就赢了;其二,雷军和小米未来产生的价值将大过董明珠,要说发展边界的话,无疑小米未来更有想象力。   结局意想不到   谁输谁赢,网民看法各异。有人力挺“董小姐”,有人为雷军点赞。   “小米从一家初创企业到营业额接近格力,无论最终谁高谁低,我都认为小米不输。”   “其实雷军已经赢了,小米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米了。”   有些米粉儿甚至觉得小米虽败犹荣,“因为明年营收必然会超过格力,而格力今年为了推动营收达到2000亿元,可谓使尽了吃奶的力气。”   也有人认为,这场对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五年来,在各方“监督”之下,格力和小米各自努力,有低谷有高潮,但最终都在“五年之期”的最后一个年份站在同一起跑线,又同时回到高速增之路。  事实的确如此。   2014年,小米超越三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厂商。但到2016年时,小米全年出货量下滑幅度最大,国内市场份额从第一滑落到第五。随着小米“生态链”的发力,小米扫地机器人(14.110, 0.42, 3.07%)等一系列智能创新产品出现,口碑不错,手机业务也有所回暖,出货量明显提升。   作为空调行业龙头,格力的问题在于,遇上行业天花板。从2014年开始,格力就尝试扩充品类,如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电以及格力手机等。   总体来看,5年间,小米营收增长逾3倍,格力也在保持稳定增长,两家企业都在成长。   洪仕斌认为,近两年,小米发展线下的力度很大,裂变速度较快,业绩增速也较为明显。“赌约没有对错之分,结果也不那么重要,从目前双方获得的业绩增速和营销效果来看,董明珠和雷军都是赢家。”   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看来,格力和小米,一家是传统制造的民族领军品牌,一家是互联网领域新经济宠儿,这两家明星企业间的隔空较劲儿,其实算得上一种良性竞争,给企业、给行业带来的,是更多创新发展的动力。   这样的竞争,不管结局如何,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儿。正如网友所言:谁赢都行,都是我们中国的。
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维修费的一点认识,仅供参考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现在是按住宅的建筑面积收取,现在本溪市的收取标准是48元/平方米。 如果住宅是新房,开发商也没有办理住宅的初始登记,开发商肯定不会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如果开发商已经办理了住宅的初始登记且购房人尚未办理转移登记,开发商一般不会预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房人肯定没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购房人办理住宅首次转移登记时,购房人必须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后才能办理住宅的不动产权转移登记。 二手房买卖因为已经不是住宅首次转移登记了,所以以前住宅首次转移登记时肯定已经交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了,政府一般不会就同一住宅再次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卖房人与购房人可以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问题进行约定。 约定的方式一般会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1、无偿顺延 原业主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无偿顺延给新业主,如果原业主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无偿顺延给新业主,那么新业主所购的这套住宅便不用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2、共同承担 买卖双方经过协商新业主与原业主共同承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就是说新业主支付原业主所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50%,另外的50%由原业主承担。 3、按比例承担 买卖双方经过协商按一定比例支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方承担的比例为:(住宅产权年限-原业主自购买住宅到出售住宅的年限)÷住宅产权年限。 4、买方承担 原业主不同意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无偿顺延给新业主也不想按比例与新业主分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那么新业主如购买该套住宅则需承担原业主当初购房时所交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至于平时的维修费,在本溪市,不收取物业费的住宅,私产按0.3元/平方米收取,公产按1.8元/平方米收取,收取物业费的住宅就不用交维修费了。 以上文字内容仅供参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