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故乡美 风轻云净916
关注数: 1,854 粉丝数: 1,567 发帖数: 9,731 关注贴吧数: 4
站桩最流行的傻站你知道原理是什么吗?你知道具体效果吗?(ZHUZ 绝大多数人自学站桩都是从傻站开始,什么叫傻站呢? 就是摆一个姿势,通常是撑抱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动。 这期间因为通常站桩都是在安静的环境下,人的大脑没有外界的声色刺激就会变得安静,也就达到了站桩可以休息大脑的效果。 我们的大脑消耗能量很多,大脑休息自然消耗的能量就少了,我们的元气其实就是能量的一种。 我们绝大多数病都是因为气不足造成的,我们减少消耗气自然就充足了,身体也就健康了。 站桩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没有那么复杂的,至于深层次的入静是可以开发我们无尽的潜能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傻站就是想达到入静的地步,也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老子道德经说道法自然,傻站就是不用任何入静的办法,这个不就是自然吗?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傻站不就是无为吗? 我们知道一杯浑水放在那里不动不去理它是不是慢慢的就会变成清水了?我们傻站是不是不去理睬搅动浑浊的心?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心就会慢慢的清净? 那种着急追求气感出汗热感追求入静的欲望是不是好像一个棍子在不停的搅动本来就浑浊的心?结果除了更浑浊之外还能有其他的结果吗? 在佛家心经上说不增不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傻站是不是对于我们的身心不增不减呢?假如你一边说傻站一边又想这样那样的那就不是傻站了,是很精明的算计了,那就错了! 你傻站的时候有杂念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杂念是不会停留的,你还能记得你早上起来的第一个念头吗?你肯定会说我一天不知道多少个念头呢怎么能记住哪一个念头呢? 对啊,既然杂念不停留你只需要傻站就行了,还要找什么祛除杂念的办法干嘛?那不是笨嘛! 就这样傻站下去杂念因为没有外界的影响会变的越来越少,等到哪天突然就没有了,你的大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就是不生杂念了,你就入静了。 你们没有入静过不懂,这个就是你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到什么时候力量大到好像火箭一样,嗖一下离开了地球的引力,就彻底摆脱杂念的束搏然后心到了一个自由的境界,那个时候你们就看懂了前辈们说的入静是什么意思了,不然你们就好像一个没有吃过梨子的人一样,怎么解释你们都不明白真正的入静是什么,因为你们没有经历过! 说这么多无非想告诉大家傻站包含了佛道两家最高最简单的入静入定方法,不谈入静只谈怎么站桩的都是耍流氓。 因为站桩三大原则松静自然,站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放松了,这个是死的,等到你的身体适应了站桩这个姿势就会很轻松的站立了。 当然这个期间因为你一直站着在用你的手臂你的大腿你的身躯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本来就是在用力,我们的这个身体大家知道越用它就会越强壮! 当然有人很疑惑的问老师我用力才能站立保持桩架子不变形,这样的话怎么可能会放松呢? 你们觉得旱鸭子会不会好奇为什么会游泳的人在水里和我一样的姿势怎么他不下沉呀? 不会骑自行车的也会好奇动作我也会,但是我骑自行车怎么回事一直摔倒呢? 都是练习的时间长了自然你的身体就会了,并不是说你的大脑会了就等于你的身体也会了,大脑学习一件事很快的,但是身体学会一件事就比较慢了,这也是你们为什么觉得我知道放松怎么回事就是做不到的原因了! 没什么窍门,傻站就是了,功到自然成,之所以没有放松还是你站的时间短。你问问傻站几年的谁不会放松啊,你再问问有什么窍门可以让你马上做到放松吗? 告诉你还真没有,大家都是硬熬过来的!
万变不离其宗------“傻站” 在本吧中首先提倡“傻站”的是原吧主---太阳能师兄。本人也是“傻站”践行者,5年来受益多多。无论是身体筋骨的柔软度还是纠缠多年的伤痛减缓与消失,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肤色等均得到很大的改善,改变。至今“傻站”已经日常生活中的“必须”,视同吃饭睡觉等量重要。“傻站”已经成为自学者的必经之路,就是师传者要想进步也必须走入“傻站”的路径。我的理解(也许有偏差)傻站的精髓就是8个字:松静自然,万法皆空。如何做到松静自然呢?首先,你必须按动作要领站好后,放弃对身心的人为控制,把权利和自由统统还给身体。让识神(大脑思维和七情六欲)处于混沌桩态或半睡眠状态,让身体这具高智能的灵物施展“魔术”。从检查,检测,确认,调配,调整,修复,治愈等一整套规范操作流程在自然条件下,自律运行。万法皆空又是什么?大家可能都知道,各个行当门派都有自己的修炼的法门和秘籍,特别是哪些师承门徒更是把法门秘籍捧为“圣旨”,其实,万法不离其宗,归根到底统统归在一个字上,那就是“空”。所以无论自学还是师传,要想成为成功者必须要走“傻站”这条路。只要“傻站”才能请出我们的君王-----元神。只有他老人家才引领你走向成功之路。
意拳养生桩与技击桩怎样区分(转) 意拳站桩从练习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养生桩与技击桩。一般看来从外形来区分平行步的站法被认为是养生桩,丁八步站法被认为是技击桩。从意念活动上来分,养生桩想的是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技击桩想的是临敌状态。实际上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意念上养生桩与技击桩还是有差别的。比如都有身如绳吊系的要求。但是绳子头拴的地方不一样。养生桩是吊在头顶,技击桩一定要吊在颈后发际处(有头发与没头发的交界处)。养生桩没有那么多的意念活动,只要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就可以了,技击桩就有了若干的技术含量。养生桩与技击桩就好像一样的瓶子装不同的酒。说实在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分不清什么是养生什么是技击了。养生桩是技击桩的基础,技击桩也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从外观上看平行步的站法好象是养生。但是练习技击的时候就不能那样刻板了。要在平行步的桩法上,站出技击桩的味道。就是要把双重逐渐变成单重,于是就有了“狠地无环”的练法,和提高身体反应的意念活动。(设想站在一个水中的木筏子上,身体要随着水流对木筏造成的颠簸调整重心。把相对的静止状态变成身体内部的高速运转。也就是所谓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也就是说要不断的打破平衡、控制平衡。平行步站技击桩的好处是左右平均发展,过度的站丁八步桩往往会形成左右势的偏重。
站桩是“推行气血,沟通天地”进行能量交换和吸收!要注意环境 站桩是为了推行气血,沟通天地,与自然宇宙中的能量进行交换和吸收。见过公园里的老爷子老太太吧,大清早起床就去公园锻炼。公园与家相比除了场地大,应该就是环境好了。晨练、站桩一样,要与周围能量进行沟通,在卫生间,那你沟通的是什么能量,呵呵。从科学角度来说,卫生间是细菌病毒聚集地,你姿势一摆,与天地沟通了,结果把厕所里的好东东都吸收了。 有人问:喝酒后能不能站桩和炼功?答:这个问题问得好,2006年3月8日晚,我参加单位学习班结束后加餐,也喝了三瓶啤酒,当晚喝了酒以后,头就有一点点晕。酒后一个多小时,我站在外面等车子,意念内守(双手没有胸前抱圆),看看酒后站桩感觉,当时气一上来头就更晕,人几乎要倒下,我试了好几次,情况都是一样,由此可见,酒后是不能站桩的(包括修炼其它气功)。喝酒后血液循环原本就比平时要快,血压升高,而站桩又让血液循环“加速度”,又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肯定会头晕。 所以,不管是站桩还是其它气功修炼,最好不要在酒后站桩或者炼功。酒后不宜站桩,脑血管硬化者,酒后站桩极易引发脑出血。* * * 关于站桩的常见反应:站桩锻炼只要把握松、静、自然的大原则,不对功法进行自以为是的改动,是绝对安全有效的,在锻炼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都是人体身心的正常觉受。对治这些觉受的原则,就是顺其自然,不要胡思乱想、制造心理紧张,对这锻炼的进步,各种觉受也会更替变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身体的反应不尽相同,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现象: 比如酸胀热麻,经脉跳动,发凉发冷,心烦意乱,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打哈欠,肠鸣矢气、溏泄、饭量变化,失眠或犯困,肢体自动,闭目见光,耳鸣异声,喝喝发声,虫爬蚁走,肌肉跳动,出汗,得气,嗝逆,口水增多、皮肤疔疮、皮肤溃破,病灶反应、肢体变粗感、消失感、放大感等等。这些反应,有些是正常的气血运动加强产生的,有些是排毒的现象,有些是气血变化影响感觉的失真等等,只要把握松静自然的原则,一般都会根据不同体质病情,在不长的时间经历、经过。 站桩过程中,出现任何反应乃至不适,我们都要以松静自然的原则去对待它。 气功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鼓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练功时间的界定(转) 大 中 小为什么古人“练功”是以两个小时为单位的?2019-07-20 风轻云净9... 转自 宗放 阅 1 转 8 修改微信 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展开全文 学习推荐:相约青城山-伍柳派丹道面授第三期“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复五十周”,指的是全身的经络一天要往复运行50个周期,每个周期大概是28.8分钟。所以,低于30分钟的练功,没有多大益处。如果经常仅仅20分钟,经气通不到的地方,则可能永远就通不到了,这说明时间短了效果就不好。因此,练功必须保持有一定的时间。所谓“千日功”,每天练4小时或每天练4次,每次练一小时,这种练法是为了达到人体有序化,有序化以后如果不再继续锻炼,有序化是要向回衰减的。如果每天练功的时间比较长,全身经络运行三圈五圈之后,有序化的程度比较强了,虽然也存在着往回衰退,但能保留一些,第二天再保留一些……,积少成多,慢慢有序化程度就提高了。古时候练功的基本原则往往是以一个“时辰”为单元。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看先、后天八卦结构可以知道,后天八卦上面是离卦(为火),下面是坎卦(为水),最后要返回先天八卦,即上面是乾卦,下面是坤卦。中间有一个气化的过程,既把水调上来,把火调下去,然后火向上延,水向下流,两者才能交合产生气化,既济的道理就是如此。所以练功的第一小时是把肾水(坎卦)调上去,第二个小时是把心火(离卦)调下来。肾水与心火交融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感觉。一般练静功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我们从坎卦开始练功,当练到一个小时左右(半个时辰)的时候到达了离卦,此时有很多人心里感到没着没落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受,就是有些“闹心”,心里烦的慌,坐不下去似的。这种感觉是不易解决的。因为这时心经开始启动了,“心主神明”,既水火未济、水火不相融的时候,要产生一种阴阳竞争更替的过程,心肾气血不均衡,故心里有点“闹”,坐不住。但是要有耐心坐住,踏踏实实地坐住,不要改变决心。这种情况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十几二十分钟就会过去。过去后就是水占据了上面的位置,火已经开始降下来,这时就会产生一种交融。两小时以后,水在上火在下,当水再往下降,火再往上升时,就能产生“气化”了,即水火即济。这时就把肾中(坎卦)一阳调上来,填在心(离卦)的中间,把心(离卦)中间的一阴填下去到坎卦的中间位置,就达到返回先天的状态。称为“抽坎填离”,就形成了“先天卦”的结构了。如上所述,练功的时间最好是一次至少30分钟(指入静)以上,如果一个时辰、两个时辰就更好。因为半截断了,水调上来,离火没调下去,就不可能产生水火即济,这是人生理上的规律性。如果练的时间更短,水走到半截就回去了,更不可能达到水火即济了。不难看出,练功时间非常重要,故“功到时至,性命功均”。“性功”和“命功”都要练,都要花一样的时间,才能达到水火即济。“动应静蓄,是炼丹的神机”。“动则暂,静则长久”,这是动静结合的时间分配,或者说是练功的比重。练完后不要急于离开练功场地。要静养一会儿。【本门师兄观点】:练功时间的长短,最终取决于三个因素:1、师父的教授2、功夫的种类要求3、自身的情况有师承者,须以师传为准。练功的效果,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花时间才能出来,但并不能“仅”以时间去衡量。由于个门各派的功法和理论不一,衡量的标准是存在很大变化的。不可一味追求练功的“时间长度”而忽略了“练功的质量”。
与病为友,才能驱病出体。 在贴吧已经五年了,接触不少新老吧友,绝大多数是因病而来寻治病良方,通过站桩达到强身健体,过上日常人应该过的生活。站、坐桩健身,祛病是道家佛家的绝门之道。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就是道家的一个分支。站桩的功效评说纷纭,有的夸大,有的偏颇,有的神话,妖魔化。有的实事求是通过几十年的体验和知识积累,验证了站桩能健身,治病的结论。开始,同样站桩为什么有的人效果比较明显,有的人效果就比较差,动作要领都是一样的,时间也差不多,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哪儿呢?问题就出在大家容易忽视的哪一点上。往往大家在站桩时,只注重形体上动作要领的正确性,今天问这个人,明天问那个人,越问越不会站,纠结在哪儿不知所措。例如:关于重心问题,有的说放脚前面,有的说放脚后面,还有的说全脚掌平均着力,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到底听谁的?一般来说这些动作要领都是出于大师级人物之口,是通过体验证明的。但是桩同人不同,因为是一人一桩,人的素质,业力,知识,体质等等不同,桩的的感受就不同,体验就不同。我建议学那个大师的动作要领,就按那个大师的要求去做,不要乱问乱学。把自己弄成东北炖(大杂烩)。大家可能要问忽视的哪一点到底在哪儿?答案很简单:就在你的心态上。站桩动作要领很重要(站时间长了,身体能自纠),修心很关键是首要。看到有些桩友确实很努力,很刻苦。为什么自身的病就是没有多少改善?问题就是出在心上。今天站这种桩,过一段换哪种桩,今天跟这个学,明天跟那个学。六神不得安,怎么祛病?心理一直处于烦躁,不安,悔恨,郁闷,失望,紧张状态。心理的紧张不安造成形体也难以放松。所以病气无法排除。所以,我建议朋友们与病为友,只有与病交朋友,宽容的对待它,疼爱它,安抚它,它才不紧张,不害怕,它才得到自由飞翔。例如,你仇恨病疼,厌恶它,千方百计的想驱除它,你紧张,它也紧张。你紧张你身体的大铁门就紧闭着,你火力再猛也白搭。它紧张,它觉的不公平,它是你请来的,为什么这般对待它?你越烦它越不走。只有你把它当成知心朋友,好好的对待它,你身心平静了放松了,病也**了周围形成的防御体系也松弛了,你的武器(一种桩)所积聚的弹药(气血)充足了,冲击的路线(经络)畅通了,病友与你告别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一碟小菜不知是否对口?可尝可扔!
初学者站桩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 (仅供参考) 站桩中的常见问题 问:为什么浑圆功把桩功作为基本功? 答:“桩”是树桩的意思。“功”是功夫。树桩埋在地下比较坚固,不易被人推倒、拔出。意拳把桩功作为基本功也是这个意思。拳术讲求技击。技击谓之格斗的技术、技艺。技击中要站得稳、不易被对方击倒,保持身体运动中的平衡是很重要的,为此,意拳把桩功作为基本功。拳术的主要矛盾是力量,力量从何而来,桩功是根本。要达到武术的上乘功夫必须以桩功作为基本功。如:太极拳的马步桩、形意拳的三才桩、通臂拳的罗汉桩、蛾嵋派的梅花桩等。问:为什么浑圆桩功不意守“丹田”? 答:“意守”二字说明练功者的思想、意识已经受到局限。道家张三丰说过,“执着己身不是道”。“意守”是“执着”’意识受到束缚。而意拳则要求从局部立意逐步发展至全身。意守“丹田”时,意识长期停留在“丹田”部位,这个部位气血涌集,与其它部位比较就会出现不平衡。故意拳桩功不意守“丹田”。 问:桩功“内视”为什么不走经络路线? 答:意守经络叫“守线”意守穴位叫“守点”。祖国医学认为人身有十四条经脉和奇经八脉。一般练功者都走督脉和任脉,形成“周天搬运”。气血循着督脉和任脉的渠道运行时,练功者在此处有气感、暖流感等种种感觉,而在其它绝大部位是没有感觉的。这种感觉如果从督脉往全身其它部位发展是很缓慢的。实践证明,桩功的“内视”从局部开始逐步发展到全身(热、胀、麻)是快的。身体条件好者,掌握要领,又保证有一定的练功时间,在3—15天内热、胀、麻可遍布全身。因而桩功采取了立意局部发展全身的内视方法。 问:为什么浑圆桩功采取自然呼吸法?答: 人在幼儿、少年时期是自然呼吸的,即练功者所说的“腹式呼吸”,也叫“胎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社会活动(工作、劳动、文体活动)越来越频繁,逐步地改变了原有的“腹式呼吸”,采用胸式、喉头呼吸。这种呼吸远不如腹式呼吸的作用好,它进气量少,排气量不多。为了恢复原来的腹式呼吸,意拳桩功便采取自然呼吸法,这种自然呼吸法的过程也是改造胸式、喉头呼吸法的过程,以逐步达到人类本来的腹式呼吸。 问:桩功的锻炼对人体有否副作用? 答:临床实践证明,锻炼桩功不会出现任何偏差;至于练功中的种种反应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按照要领去做,顺其自然、舒适,即可达到不练而自练,锻炼中能休息,休息中能得到积极合理的锻炼的作用。 问:以站桩和跑步比较,哪一种运动更适合于中、老年人的锻炼? 答:近几年来笔者作了一些调查,一部分中、老年人跑步收到了医病健身的效果,而一部分效果则不明显’另一部分中、老年人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胃下垂等病患者跑步锻炼后体质下降、疾病加重。人到中年以后,形态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体力慢慢减弱,不适应激烈大运动量的活动。有人跑步中或跑步后嘴干舌枯,感到身体极度疲劳,说明其不适应此项活动。相比之下,站桩半个小时以后,唾液增多,身体舒适,精神愉快。看来运动的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跑步消耗得乡,补充得少。如跑步后常有周身大汗、心跳加速、呼吸紧迫,停步几小时后仍感疲劳、全身无力等。桩功锻炼除开始阶段不习惯外,绝大多数人反映在站桩的过程中,心情舒畅,站后饮食增多、体力增加、行步轻松稳健。90%以上的中、老年人都适应桩功锻炼。跑步是人的一种本能习惯的运动,肌体一部分器官、毛细血管、肌肉能得到锻炼,而另一部分则不能得到锻炼。桩功是在具体意识诱导下身心合练的高级运动,不但能治病健身’而且能出现特异功能。因此,跑步运动和桩功的作用不能相提并论。 问:桩功能否治百病? 答:这种提法是绝对的,不科学的。桩功治病是肯定的,同时又是有条件的。只要相信桩功治病的科学道理、愿意实践、掌握基本要领、保证练功时间、持之以恒、体内又有复元的物质基础,或快或慢,多种慢性病都可以医治 。问:站桩会增长力量吗?为什么? 答:练习站桩会增长力量。能增长多少力量、需练多长时间,这要看练功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用功程度、接受能力等客观和主观情况来决定。至于它能增长力量的道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训练了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了神经系统的作用;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工作更协调了,进一步调整了人体内部的平衡性:使肌体、部位之间动作的协调性更好了’如意识和形体之间,双手、双臂、腰、胯、双腿、双脚之间动作更一致化了;通过桩功形式的锻炼,人体功能提高了,也就增长了力量。 问:为什么站桩双脚应成平行“II”字形? 答:练功时脚立成平行形可站得稳,容易保持身体平衡。如果站成外“八”字形,身体易后仰:如站成内“八”字形,身体易于前栽:成平行“II”字形站,中医讲“浊气易于下降”,腹部肌肉易放松。 问:为什么说浑圆桩所取的姿势对治病健身比较合理? 答:取这种姿势身体容易保持平衡,各关节似曲似直便于气血运行,合乎生理卫生的要求。取这种姿势的练功者既休息又锻炼,不增加大脑和心脏的负担,并最大程度地使毛细血管扩张 。问:桩功锻炼主要应注意什么? 答:不要忘了意念诱导,思想安静、肌肉放松、顺其自然,持之以恒。 问:对浑圆桩的“浑圆”两字如何认识? 答:“浑圆’指天地、宇宙浑圆’指不露棱角,圆通周到,气质浑圆,在这里是指浑圆桩法符合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站桩久了,人体内部充实以后,向外发放生物电’在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形成人体场,这个人体场如圆形的球体,叫浑圆体,这就是浑圆桩的来历。 问:站桩时思想不能入静怎么办? 答:相当一部份人,尤其是神经衰弱病患者,站桩的开始阶段思想是不易入静、集中的。正因为人静困难才需要锻炼,思想不能入静是一种病态。站桩时思想不能入静’集中时可采取:耐心坚持站下去,不能着急,越急越难入静:定时定量,保证每次练功时间:意识诱导要适当,不可没有’不可勉强,先以假借或内视为基础:适当多练“五形功”。“五形功”也不要全练,选择“一形”或“二形’由不能入静,慢慢过渡到半入静,再过渡到入静。 问:在桩功的第三阶段应注意些什么? 答:桩功的第三阶段是疾病的反应阶段,练功者如患有多种慢性病,此阶段都会反映出来。练功者应懂得本阶段出现的各种反应是必然的、正常的,不必害怕,思想上要坦然、乐观;能站就站,不能多站就多练“五形功”,分散对疾病反应的注意力:多做放松运动:适当地使用药物;针灸等治疗;生活规律化,体力、脑力、家务劳功负担不可过重;适当地减少练功时间。 问:练功后需要休息多长时间才可以饮水、吃饭? 答:5分钟以后即可。 问:为什么练功时上身上功快,下身上功慢? 答:多数练功者立意在手上,要求从手部起往胳膊、肩部发展。一句话,上身意识诱导得多。常言说“熟路”好走,这也是意识习惯,所以上身上功快。出现这种情况后,只要桩功一站,就从脚上立意开始,用“上三下七”意识诱导往腿部发展,久而久之上下感觉就会一样了。 问:练功中或练功后下肢出现瘀肿怎么办? 答:部分中、老年人站桩久了容易出现瘀肿,这是由于血液回流不好造成的。贫血、肾炎、旰炎、糖尿病、关节炎,某些冠心病患者和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此不必害怕,能坚持站下去就坚持站下去,不行则暂停站功,改练坐功或卧功,多做“五形功”。坚持一个阶段后气血畅通了,瘀肿自然消失。下肢出现瘀肿,睡觉时也可以把下肢垫高于臀部,瘀肿很快就会消失。 问:有的练功者手部麻、热、胀明显,身上无反应、不上功,这是为什么? 答:立意常从手部起,手接触外界的机会最多,布于双手的神经末梢灵敏度热、胀、麻来得快。身上较之就慢,迟迟难于上功,也可能是因为体质差的缘故。有些人入静困难思想好开“小差”,有的人保证不了练功的时间,也不可能上功。有些人因多病体弱也不易上功。故要耐心站下去,不可着急,欲速则不达。 问:一些人的年龄、病情、身体条件和练功时间都差不多,为什么上功有快有慢? 答:对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使客观条件一样,主观认识程度是否一致?入静程度是否一致?有的善于总结练功体会、经验,因而进步也快。 问:为什么有人练功后感到轻松愉快,有人则感到疲劳? 答:初站桩时不习惯,或肌肉僵硬,或体弱站久均易感到疲劳。对初站桩不习惯产生疲劳不必多虑,因体弱而疲劳时可以少站一会,运动量减少些,以不疲劳为原则。有人站桩感到轻松愉快,说明已习惯了,肌肉放松了,收到效果了。 问:什么病可以意守病灶,什么病不能意守病灶? 答:四肢及皮肤疾病可以意守病灶,如关节炎、脂肪瘤、疮、皮炎、癣以及腹胀、消化不良等慢性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体内外出血等不要意守患部。 问:一个人同时患有多种病,应站什么桩? 答:可以站浑圆桩。 问:为什么腹部不易上功? 答:腹腔器官受到植物神经支配,植物神经又受到大脑中枢神经支配,因此腹部的麻、热、胀感需要有一个过程,比手、肩等部上功慢 。问:有人站桩两腿弯曲度过大好不好? 答:两腿弯曲度过大,本身运动量加大,体力消耗多。对慢性病患者来说,还是似曲似直好。 问:病愈后会不会复发?答:经过桩功的锻炼,疾病反应消失,身体虽初步得到恢复,但病尚未根除,如果停止桩功锻炼,原病有可能复发,如果病已根除,则不会复发。 问:有功法锻炼讲究练功时间、面对方向。桩功有否这些要求?答:桩功不讲究方向性,面朝任何一方都行。在一天24小时以内,练功者认为何时练功合适都行。一般来说,以早晨和晚饭后较为适宜。 问:桩功锻炼与其它运动有无矛盾? 答:无矛盾。桩功可作为各种运动的基本功。
跪桩能帮你打通那几条经络,你知道吗? 脚上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从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 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 足少阳胆经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太阳膀胱经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外感六邪导致疾病 外感六邪导致疾病 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邪,有太过、浸邪之意,引申为不正、异常。六邪与六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不断运动变化,决定了一年四季气候的不同,即春风、夏暑(火)、秋燥、冬寒、长夏湿。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对六气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不会使人体发病。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冷、暴热等),机体不能适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邪”。由于六邪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因此,是六气还是六邪,主要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 六邪之邪的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邪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邪”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邪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3.地域性六邪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高温环境作业多易患火热燥病等。  4.单一性与相兼性六邪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如寒邪直中脏腑而致泄泻;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热感冒,寒湿困脾、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六邪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如寒邪 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六邪之邪皆可从热化火等。这种转化与机体的体质密切相关。
人体八大系统之外的自愈系统居然这么不可思议 自愈指的是当身体不能通过医疗手段来调理。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再生能力、修复能力和免疫机制来清除病变,来达到恢复健康的情况。 自愈系统是天生的。人们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命都有一种天生的和自发的自愈系统,免于受到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伤害中丧失生命力。因此,人体的自愈系统是通过不断洗礼而形成的。 在生命的进化中,内在的自愈能力是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例如,各种野生动物依靠自愈力在生命的过程中实现健康的生存。人类是从野生状态进化而来的,所以自愈力足够强。 一个人的自愈能力强到什么程度? 就现代医学统计而言,超过二万种人类可能遭受的疾病,除了各种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不可治疗的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破伤风、HIV等,不可逆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肝硬化等。这几种疾病几乎都可以自我治愈的可能。 包括每个人都之色变的癌症,都可以治愈自己的案例。你没有看错了!在癌症的任何阶段,都有自我修复的可能。没有任何医疗干预,身体可以调整和消除癌细胞。而且事实上有很多事实和案例,虽然癌症自愈机制尚未被真正的理解。 我们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自愈能力,轻视自然的伟大力量。”无论是健康还是治疗,都要遵守自然规律和身体规律,否则会破坏大自然,破坏自然环境。破坏人体的愈合能力,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核心是顺应自然,遵从人体规律,实现天人合一,具体的方法是使身体成为主人,而适当的方法是保持生命的最好方法。 自愈是人体的最好医生,很多人养宠物,比如猫和狗。当这些动物生病时,它们会在那里不吃或不喝。实际上是靠节食来治疗自己。原因很简单,节食是为了减少体力,因为身体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消耗自己的身体能量,而节食可以减少身体的能量消耗,限制身体的使用来治愈疾病。动物就是这样合作来疗愈自己的。 事实上,我们人类也有这种能力。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不想吃,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用自愈力来治疗自己。因此,在出现发热、发烧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尽量少吃,多喝水,这样更有利于加快身体的恢复。 要注意的是,在调节人体自愈系统的过程中,它常常以减少一些体力活动为代价,或者甚至暂时关闭一些功能以减少营养素的消耗,并将营养物质分配给身体的各个部分。因此,这一过程会导致人体某些部位出现一些症状,这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热可能是身体某些部位发炎的提醒,而发烧则是治疗人体的自我修复系统的有益调节。
佛说不骂人 即可以成就八种大福报!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十善业道经》 【注释】佛告诉娑竭罗龙王:人如果离开恶口,就可以成就八种清净的事业。 “一、言不乖度”。度者分寸,乖者违背。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谈,要认清双方的关系,都如父、母、子、女之间,夫、妻、兄、弟、姊、妹之间,关系既然不同,身份亦复两样,双方的说话,皆有各各的分寸。不乖度,就是不违背自己应有的尺度。 “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契者契合。理者真理。一个人言不妄发,说出来,就要有利益于人。有利益于人的言语,必定是合乎真理的。 “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 不恶口的人,发出来的言词,非常美妙,美妙也就是使人听得悦耳、欢喜。因为有能使人悦耳,欢喜的力量,所以也能使人易于接受。因为有人接受,因而就能发生很大的效力,拿一般的社会活动来说,就是号召力。 “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不恶口的人,由于说话很有分寸,词令又很美妙,所以他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会引起他人的讥诮的。同时还能使听者发生敬爱与好乐。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一个不恶口的人,不但在有漏的因位中,能获得八种净业。假如将这功德回向而为佛果上的庄严,将来成佛时,也和诸佛如来一样,获得三十二相中的梵音声相。如来的音声,清净无染,所以叫梵音,就是清净的意思。 【备注】《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心性的重要性(转) 修炼中我们常说到“心性”,说这个人“心性”好,这个人“心性”不好。 什么是“心性”呢? 师父在讲法中讲到:“心性是什么?心性包括德(德是一种物质);包括忍;包括悟;包括舍,舍去常人中的各种欲望、各种执著心;还得能吃苦等等,包括许多方面的东西。人的心性方方面面都要得到提高,这样你才能真正提高上来,这是提高功力的关键原因之一。” “心性”是综合因素的表现,包括你自身所携带的“德”,包括修炼中能不能去忍,包括“悟”,也就是修炼中对万事万物能不能用正念去对待,还包括“能舍”,“舍”就是“得”,舍去的是业力,得到的是层次的提高。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的东西,所以“心性”是个综合因素的表现,方方面面都要提高你才能得到提高。 “心性”不是虚无缥缈的,她是有很精准的衡量指标的,是有刻度的,在人身体周围的一个空间中,“心性”的高低表现为一根有刻度的尺子,“心性”到哪里,刻度到哪里。 如何提高“心性”啊? 作为修炼人你首先要做到“守德而不失德”,这就要求你要“无为”,看不清因缘的任何举动可能都会造业失德。还要能忍,能做到修炼人最基本要求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能不觉委屈不觉气氛的坦然而“忍”。还要通过“学法”正念正行,不断提高“悟性”。还得把世间的名利情看淡看轻,能舍。还得坦然的接受磨难,修去罪业。。。。等等。 这看似很简单,其实做起来是很难的。所以师父讲:“劳身不算苦,修心最难过”。剜心透骨的割舍真的是会痛彻心扉。 “心性”为什么在修炼中这么重要呢? 师父讲:“你的心性提高上来,你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个大的变化;你的心性提高上来,你身体上的物质保证会出现变化。什么变化呢?你追求执著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你会扔掉。举个例子说,一个瓶子里装满了脏东西,把它的盖拧的很紧,扔到水里,它也要一沉到底。你把里面的脏东西倒出去,倒的越多,它会浮起来越高;完全倒出去,它就完全浮上来了。我们在修炼过程中,就是要去掉人身上存在的各种不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升华上来,这个宇宙的特性就起这样一种作用。你不修炼你的心性,你的道德水准不提高上来,坏的思想,坏的物质不去掉,他就不让你升华上来,你说它怎么不是一性的呢?咱们说句笑话,如果有人在常人中七情六欲都有,就让他升上去当佛,大家想一想可能吗?他说不定一看那个大菩萨这么漂亮,他生了邪念了。因为妒嫉心不去会跟佛搞起矛盾来,能允许这种事情存在吗?那么怎么办?你必须在常人中把各种不好的思想全部去掉,你才能提高上来。” 所以“心性”是提升层次的关键,是境界的表现,是真正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过去有句话叫“心性多高功多高”,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你“心性”刻度到了哪里,你的修的“功”就长到哪里,你的果位就到哪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