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掏2 金掏2
关注数: 161 粉丝数: 311 发帖数: 29,046 关注贴吧数: 33
【12-09 农业-民生】盘点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新亮点:”十连增... 又是一年秋收冬藏。今年我国农业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农 民收入也有望实现“十连快”。全年农业稳中有进的好势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持经济运行不滑出下限、CPI涨幅不超出上限打下坚实基础,也 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十连增”:13亿人的饭碗端得牢    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北区柴家村的满占海,眼下刚刚把新打的粮食卖掉。他今年种的40公顷水稻喜获丰收,总产达34吨,比去年增产了5%,种粮纯收入超过20万元。老满打算,明年还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上年增长2.1%。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0000万吨大关,实现了10年连续增产。    回顾2013年,尽管受到“南旱北涝”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在中央政策激励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十连增’,而且跨上了一个新的千亿斤的台阶,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也是一个高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这个高点是在成本涨、灾情重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经验主要三条——政策有力、防灾有效、指导到位。”    为稳定粮食生产,国家在去年秋冬种前就及早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比上年提高0.1元,稳定了农民收入预期。今年灾害频发时,中央 财政专项安排了近4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东北、南方水稻产区综合施肥促早熟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以及南方旱区改种补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有力措 施,形成了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键农时,各地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落实田管措施。农业部门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方针。”韩长赋说,“今后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巩固和强化农业的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    农民收入“十连快”:助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速。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    韩长赋对此表示,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7.5%左右,农民收入预计要高于这个水平,将实现连续10年较快增长,增幅有望连续第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2-04 农业-民生】土地改革会让农民成为暴发户吗? 旨在让中国农民对土地拥有更明确产权的改革预示着巨大的变革,此举将让农民拥有筹集资金的新方式,并且促进远远超出农业以外的经济。   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的政策把耕地的抵押权终于给了农民,是个了不起的进展。今后两年,政府通过对农民的土地确权颁证,使农民在原有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将获得土地的极大支配权。   以往,限于城乡二元的土地政策,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地位。当然,无论任何社会,农民皆注定为最弱势的一群。农民在信息流动的渠道中属于最末端,在资本及市场上也距离最远,这种弱势位置使得农民只得十分迟钝而贫穷地的生活。   对农民而言,土地这一资本是他们名下拥有的唯一资产,如果政府不给他们利用这一资本的权利,就会让许多农民及其子女继续处于贫困之中。一个现实情况是,在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的转换过程中,农民往往属于利益受损的一方,而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则通过中间过程赚取了大量的利益。   作为最早土改试点的河南新乡市,曾提出“不从农村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但据该市焦庄社区部分村民反映,从拆房到建房,他们没有见到一分钱补偿。为了“拆村并居”节约耕地资源,一位社区村民花费10万元刚建好不到两年的房子被强迫拆除,不得不再花十多万在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内再盖一次房子。三年内两次盖新房,让他负债累累。   这肯定是对农民利益的一种伤害。由于法律滞后和制度缺陷,国内一些地方建设用地指标私下交易大量存在,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和侵害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在现有机制下,土地交易纯粹是政府与企业、商家的事,对签定了承包土地协议的农民来说,却很难参与土地收益分成。
【12-04 农业-民生】土地用途管制不能放松还需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号角。映射到土地改革领域,改革信号十分强烈。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从社会反映来看,各界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寄予厚望。客观而论,这一决策对于增加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制度,让农民更好地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增值收益,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土地二元结构打破后,有利于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和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土地为载体,更多优质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平等和双向流动,时代意义凸显。 不过,过分强调土地产权制度,而忽视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不利于土地改革向纵深推进。过于强调前者,还可能误导农民产生“我的地盘我做主”,想怎么开发利用就怎么开发利用的想法。其实,综观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经验,产权制度与用途管制制度是两项基本制度,不能偏废其一。如果发生偏颇,一定会造成土地市场和土地使用上的混乱。   土地用途管制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无论是谁的土地,都必须按照土地的规划利用。这一点是不以土地所有者和权利人的权利为转移,是由全社会来确定,由政府代表社会实行的一项强制性的制度。在中国近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量集体土地的产权缺陷,加之土地管理机制的计划性太强而机动性不足,导致土地利用规划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发展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需要突破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分享城市化、现代化成果。白云区的城乡建设无序蔓延的现实,正是上述逻辑使然。
【12-02 农业-民生】粮食安全:产量增,自给率却下降  粮食,一方面是产量的十年增,另一方面是进口量频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4万吨,比2012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夏粮、早稻、 秋粮分别增产196万吨、78万吨和962万吨。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实现10年连续增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分析认为,实 现“十连增”主要有政策利好、北方降水增多、科学抗灾等几个积极因素。   粮食增产的同时,粮食自给率却不断降低。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了70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即便以官方数据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计算,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至约89%,而中央规定的红线是95%。   更重要的是,主要口粮自给率下降速度很快,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分别是2011年同期的2.2倍,2.7倍和3.6倍。   而城镇化将使中国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预计峰值在70%至75%之间,2030年将达到70% 左右。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 居民高出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公斤。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其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数亿进 城农民将是中国推动粮食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中国粮食自给率还有可能下降。   中国粮食是否已触及安全警戒线?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食物安全指数报告》,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第42,报告将中国列入良好表现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食物安全水平大幅超越其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12-01 农业-民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营养与食品安全密...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政策、项目与创新主任斯坦莱克·萨姆坎戈(StanlakeSamkange)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部分,“营养”经常被忽略,有关“营养”的理念需进一步普及。   作为全球致力于减贫、抗饥的全球最大人道主义援助机构,萨姆坎戈向记者回顾过去30年间与中国的合作时指出,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相比,中国在过 去几十年间减少的饥饿人口数量是最多的,这需要技术、政策纲领、需要国家和地方的参与,所有这些其他国家抗饥需要的经验,几乎都可以从中国经验中获得。   他以正在中国开展的“学校营养餐”计划为例称,中国的学校营养餐计划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很快将成为第三。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提及“营养”,萨姆坎戈特别强调,有关“营养”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普及,以帮助人们理解应该如何选择食物。“食品安全的概念本身应该包涵对‘营 养’的考量,WFP把‘食品安全和营养’作为一个整体词汇使用,正是因为,营养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部分经常被忽略”,他说,人们经常认为,只要食物提供足够 的热量就可以了,但实际上,重要的不仅仅是热量的多少,而是这些热量的“好质量”。   “健康来自于你吃的食物”,萨姆坎戈说,营养是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连的,普及营养知识“越早越好”,特别是在中等收入国家和学龄儿童中,以及引导和帮助仍存在贫困和饥饿问题的地区,用正确理念看待这一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对于解决办法,萨姆坎戈表示,“我们没有魔术般的方法”,但向公众普及营养知识,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举例称, 在巴西,学校会提供鲜榨果汁,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总之,让人们希望吃有营养的食物,同时让人们更加方便的获取这些食物。   萨姆坎戈还表示,在“食品安全”领域,WFP也正在关注大城市的浪费现象,将在未来两到三年间呼吁制定“城市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以避免城 市食品浪费现象。他还特别提醒关注,浪费现象在农村也在发生。与城市的浪费方式不同,由于加工粗糙等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往往不能充分的利用粮食原 料,导致浪费。
【12-01农业-民生新闻】袁隆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是终... )“杂交水稻如果能覆盖全球,可产生七八十亿美元年收入。”3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表示,除了对促进世界和平、解决世界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之外,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还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倡议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当天在长沙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亚、非、拉、美十余国家及中国农业部的政府官员和产业、技术代表,中国杂交水稻科研领域的专家以及中国顶级民族种业企业CEO参加论坛,共同探讨“杂交水稻和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并不乐观。   袁隆平介绍,全世界共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的水稻田,但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只有520多万公顷。当前全球水稻平均产量每亩不到400公斤,杂交水稻的研究亩产已达到988.1公斤。如果杂交稻能覆盖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就可解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多年来的梦想。他表示,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是其终极目标。“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大约可产生七八十亿美金年收入。”   袁隆平表示,为了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将以长沙市芙蓉区为基地打造“种业硅谷”,为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提供人才、技术保障等。当天,由芙蓉区政 府规划的、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基地,成功签约种业交易中心、隆平国际会展中心、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隆平高科技园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
【12-01 农业-民生新闻】袁隆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是终... 中新网长沙11月30日电(记者 鲁毅)“杂交水稻如果能覆盖全球,可产生七八十亿美元年收入。”3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表示,除了对促进世界和平、解决世界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之外,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还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倡议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当天在长沙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亚、非、拉、美十余国家及中国农业部的政府官员和产业、技术代表,中国杂交水稻科研领域的专家以及中国顶级民族种业企业CEO参加论坛,共同探讨“杂交水稻和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并不乐观。   袁隆平介绍,全世界共有一亿五千万公顷的水稻田,但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只有520多万公顷。当前全球水稻平均产量每亩不到400公斤,杂交水稻的研究亩产已达到988.1公斤。如果杂交稻能覆盖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就可解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多年来的梦想。他表示,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是其终极目标。“杂交水稻的推广不仅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大约可产生七八十亿美金年收入。”   袁隆平表示,为了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将以长沙市芙蓉区为基地打造“种业硅谷”,为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提供人才、技术保障等。当天,由芙蓉区政 府规划的、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基地,成功签约种业交易中心、隆平国际会展中心、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隆平高科技园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
【11-29 农业、民生新闻】南昌青山湖区:惠农保险让农民不再... “今年我领到了2.6万多元的赔偿款,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见到记者,种粮大户万三毛就忍不住说起自己这一年中最幸运的事。   万三毛一家种植了300多亩水稻,是青山湖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6月中旬的特大暴雨,让他家的200多亩早稻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往年这个损失都是我自己兜着,现在不用了!”万三毛高兴地说。原来,早在今年三月,青山湖区全额出资,给该区17052户、59865.63亩水稻购买了政策性水稻农业保险。根据投保协议,万三毛受灾的水稻获得了2.6万多元的赔偿。   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农机化发展,传统的重体力种田方式已经变得轻松省事了许多,但是农业尤其是种植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缓慢等问题一直存在。用万三毛的话说,近几年国家支农政策好,种田效益不错,可是抗灾能力依然差,“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农业需要“保护伞”,农民需要“强心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今年,市农业局和人保财险南昌市分公司携手,在全市农业县区进一步推广实施政策性水稻农业保险。据悉,去年我市实施政策性水稻农业保险的仅限于四个县,而今年保险实施的范围新增了青山湖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   市人保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投保单季1亩水稻的保费为12元,其中中央财政承担4.8元、省财政承担3元、县财政承担0.6元,农户承担3.6元。也就是说,农民只需投入3.6元保费,就能在稻田因旱灾、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导致绝收后,获得保险公司每亩最高200元的赔偿。   这样的惠农政策,让参保的种粮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开心不已。南昌县塔城乡芳湖村陈云华种了140亩散田,不少田易涝易旱,丰收没把握。可现在政府不仅设立了政策性水稻农业保险,而且还帮他出了一大半的钱。他说:“政府给我们搞了农业保险,还帮我们出保费,这账再怎么算都是我们种田人受益。”据悉,今年全市参保水稻保险的乡镇达到54个,总面积380多万亩,是全市覆盖面最高的农业险种。
【11-28 民生新闻】长沙居民称自家遭强拆 妻子被社区书记扒衣裤 当事人一家被带走   事发地位于天心区裕南街道杏花园社区立新园36号。昨天上午8点左右,还在熟睡的戴鹏(三湘都市报记者)接到邻居电话,称楼下有好多身穿蓝色制服的人。戴鹏说,他看到一大群拆迁人员将楼围了起来,随后有人将大门撬开,将他强行带走。他被拖到一辆白色面包车上,禁锢在宝塔山社区一个院子的红色小楼里。   妻子邹女士称,她也被强行带走。她父母和刚满1岁的女儿也被带到空置的房屋,“几十名工作人员看守着,不让我们出去,我女儿半天都没法喝奶和换尿布。”“整个过程他们没说明理由,也未出示任何证件和携带任何明文。”邹女士称,母亲过于激动,突发心脏疾病,让看守人员叫120送医,“经过再三要求,他们才找了两名医生在看守的地方给我母亲看病。”   裕南街道派出所值班民警称,他们当天并未接到市民反映被非法拘禁和强拆的警情。   房屋被拆财物不翼而飞   12点左右,戴鹏一家被释放出来,此时家中已被强拆完毕。事发后,戴鹏在微博上发布家中老房子被强拆后的图片,图片显示,一栋4层白色楼房已被拆除仅剩外墙,同时保留了一层建筑。“他们把门窗、楼梯、地板全部拆毁。”   回到家后的戴鹏看到家中已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副空架子。之后,他和家人发现家中的家具、电脑、相机以及家人的珠宝首饰全不翼而飞。“只找到了一个空盒,早上报警直至被放出来,长沙警方都未出警。”
【11-26 旧闻新读】关注强迫倾向:网购,切莫让“瘾“成”症“ 新华网太原12月22日专电(记者徐伟、马志异)“一入网购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开了支付宝,生活真潦倒”……随着“双十一”“双十二”“年底大促销”等字眼的出现,各大购物网站一度掀起促销热潮,网民开始疯狂扫货,一批网购“专业户”也随之出现。专家提醒,网购需理性,需自我克制,切莫让“瘾”变为一种强迫症,导致入不敷出,为其所累。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打折信息,遇到划算的果断拍下。”在政府机构任职的80后女孩张茜(化名)说,她不仅承担着为自己选购物品的责任,更要为整个办公室的女人们提供最好的网购机会,尤其要帮一些不会使用支付宝的女人代购物品。   据张茜估算,她每个月用于网购的花销能达到七八千元,四年时间,她已成为淘宝三金钻的买家。张茜承认,自己网购有时会冲动,或多或少有“瘾”的成分在内,“虽然花费还在自己的预算范围之内,但还是买了很多平时用不到的东西,经常会后悔,不过还是克制不住想买的欲望。”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购市场的发展,网购成瘾的人数逐年增加。令人担忧的是,这其中很多人对网购产生了依赖心理,由强迫倾向发展成不同程度的“网购强迫症”。   心理专家认为,当精神压力过大时,网购成为排解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一点对于女性更加适用。另外,职场人的性格、生活习惯和工作氛围也同网购瘾的形成相关,同一个单位如果有很多人网购,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也会影响到个人行为。   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谭克俭指出,要克服“网购瘾”甚至“网购强迫症”关键还是要有意志力。他建议,上班族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平时多接触现实世界,通过与人交流缓解精神压力,并制定一定的经济规划,科学规划自己的收入,同时,要锻炼自我控制能力,不要放任这些成瘾性行为成为一种病。 来源:华民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cvoc.com&urlrefer=fc9673a76852c50d217edb3d481a88e6)[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cvoc.com%2Fshow-48-9459-1.html&urlrefer=74d81d2771ba45c1f9c53a516dd820c4
【11-22 反腐热线】煤炭文工团团长被双规,保安称其衣着朴素 已被免职;据称其在担任黑龙江煤监局局长等任内,受贿逾千万元,在黑龙江、北京等地有多套住房   据中国之声消息,国家安监总局21日透露,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张成祥被双规,已免去其职务。初步查明,在担任黑龙江煤监局局长等任内,张成祥受贿人民币1343万元、美元13万元、欧元2.5万元。在黑龙江、大连、海南、北京有多套住房。   另据人民网报道,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张成祥确实已不再担任团长一职,最近也没有回来工作,目前他已被黑龙江检察院带走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保安称张成祥穿着朴素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询问中国煤矿文工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情况,没法说”。随后,记者又致电黑龙江煤矿安全监督局纪检组(监察室)和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均称“不清楚”。   16时许,中国煤矿文工团所在的朝阳区和平西街安源大厦,大部分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只有话剧团还在排练。门口的保安谷先生称,张成祥上个月就离任了,离任原因不清楚。   “他平时除了周末都会来团里转转。他家就在这附近的小区,每天走路上下班,有时还会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他平时穿着朴素,跟员工一起在食堂吃饭,没见他开过私家车。”谷先生说。
【11-22 民生新闻】青海平安县7.29亿民生投入惠及城乡群众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硝水泉村村民李永寿老伴因患脑血栓住院,享受到了“先住院后结算”的政策,1万多元的医药费报销了9000多元——医药改革、教育优先、扩大就业、保险提标、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更多更实在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平安城乡群众。   近年来,平安县财政坚持促增长与惠民生相结合,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切实加大对民生的保障和支持力度。随着县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比例不断增加,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最大限度地惠及各族群众。今年以来,平安县完成公共预算民生发展支出7.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支1.67亿元,增长32.4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   其中教育事业支出1.81亿元,重点支持了学前教育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营养餐改善”等项目工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亿元,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9106人、810万元;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出5276万元;农村保障性住房支出3429万元,改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5141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和农发项目资金2.76亿元,重点支持草原生态保护奖励、现代农业示范区、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