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简单笑 最爱简单笑
关注数: 1 粉丝数: 185 发帖数: 12,361 关注贴吧数: 11
夏青解读CTCC:保留配重规则 最快明年引入外援 2009赛季的中国本土车坛,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作为开篇。谁都不会想到,同时拥有车队、车场等产业的夏青带领力盛汽车文化公司签下全锦赛推广商合约,并且上任后便将比赛改名为中国房车赛(CTCC)。这期间有怎样的故事?CTCC又会是怎样的比赛?我想,没有人会比故事的主人公更有发言权。   Q:在今年汽联年会时,关于推广商的猜测有很多。但您并不在候选名单内,所以这个消息让许多人大吃一惊。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计划接手这项赛事?   夏青:确切地说,两年前在CCC更换推广商时,我就有接手的计划,不过后来新推广商高调亮相又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直到08赛季收官站在天马山赛车场举行,听闻09年要更换新推广商,两年前的这个想法就再次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而且从大的趋势看,现在做赛车一定比两年前的环境好。   Q:从去年的收官站到如今推广商亮相,期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夏青:首先我开始分别对自己的公司和这项比赛进行评估。我们拥有车队、赛车场、以及全国拉力短道赛、Polo杯这些资源优势,而且积累了10多年的赛事经验,这是与以往的推广商最大的不同点。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强劲的逆势发展,汽车运动也会是直接受益者。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进来,前景会很客观。最终我们决定去争取09年的推广权,并成功签下了合约。   Q:正如您所说,您既拥有参赛车队,同时又是比赛的组织者,这是否会影响比赛的公正性?   夏青:事实上,我们内部已经明确划分出两套系统--力盛系统和333系统。前者负责赛事运营和公关活动、后者是纯粹的车队,两套系统的团队各自独立。由于我们只是推广商,裁判依旧由汽联把关,所以不会影响公正性。我们会给比赛规则提建议,但那一定是着眼全局,目的是让比赛更好看,并且符合大多数车队利益。   Q:身为车队老板,您认为目前CTCC中的车队最需要什么?   夏青:所有车队都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影响力,这对车队发展、赞助商都至关重要。同时车队还需要成本压缩、比赛公正、规则得当,其实成本问题也取决于规则。一方面是技术规则要国际化透明化、从而避免无止境的改装竞赛。另一方面,比赛规则要为这项赛事量身定制,这能有效调控比赛的精彩程度。   Q:如何改变比赛规则来增加超车场面,是所有赛事都面临的难题,您有什么好方法吗?   夏青:举个例子,比如去年的获胜者加重的规则,虽然让领先车队十分头疼,但确实使比赛精彩了许多,把悬念留到最后。这项规则应该保留,我建议再增加一套加重规则,就是排位赛加重,每站比赛中排位赛的前几名加配重,使正赛时竞争更激烈。而当站结束后,这套系统中的配重就取消。我想如果两套配重系统双管其下,就更加考验车队的策略能力,也能为小车队创造更多机会。   Q:为何要将CCC改名为CTCC?这会有本质的变化吗?   夏青:赛事原名是全国场地锦标赛(CCC),我们更希望比赛能与国际接轨,便以世界房车锦标赛(WTCC)为样板建立中国房车锦标赛,这也为我们树立了新的目标。   Q:新官上任,会烧哪三把火?   夏青:在接手CTCC的第一年,我们要重塑这项赛事的信心。最近我们公布了09年的正式赛历,并且承诺赛历不会再更改,这对车队和赞助商而言都非常重要。此外,还确定了一家卫视台对比赛进行全程电视直播。今年我们要重新建立一套商业模式,这套模式能让赛事价值链的大部分人最终受益,但也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我认为,只有首先做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才能让比赛良性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Q: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不小的影响,对CTCC会有怎样的冲击?   夏青: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许多行业在这次危机中都开始衰退,对赛事影响也很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降低期望值,共同渡过难关。不过具体到CTCC,我还是比较乐观,因为中国汽车产业没有衰退反而在发展,许多汽车厂商都对比赛有浓厚的兴趣,这也给予了足够的信心。   Q:能透露有哪些新的汽车厂商有意加入CTCC吗?   夏青:具体事宜还在洽谈,但今年至少会有1到2家厂商队进来,明年还会有2到3家。这也会让比赛竞争更为激烈。   Q:我个人一直有个想法,CTCC能否像CRC一样,引入外援机制。这不仅能促进中外交流,帮助中国车手提高水平,同时也会使比赛更国际化。   夏青:很巧,我正有这样的打算,引入外援将会是CTCC的一大亮点。   Q:是否能透露大概多久后,我们能在CTCC中见到外籍车手?   夏青:最快明年就能实现。
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国产大片也走国际路线 近年来,赛车“国际大片”连续空降国内:F1,A1,DTM,FIA GT…… 2009年,中国赛车的“国产”大片——中国房车锦标赛也将走上国际路线。   年前来自中汽联的内部消息确认,2009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简称CCC)更名为中国房车锦标赛China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简称:CTCC),并且更换了新的推广商。持续六年的中国最高级别的房车赛事为什么会在今年更换赛事名称,更换名称又有什么意义?   近日,赛事推广方确认了改名消息,同时也透露了拥有新赛事名的CTCC将增加更精彩的内容,并朝着国际化运作方向发展。   细数国际上知名的房车赛事“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BTCC英国房车锦标赛”,“JGTC日本房车锦标赛”,“STCC瑞典房车锦标赛”等等。不难发现房车赛命名的国际惯例。   作为中国房车赛事的领军者,此次CTCC重新命名为的就是实现国际化进程、重塑品牌。同时新推广商的介入,将为CTCC带来新目标、新思路、新内容,为赛事找准自身定位。不仅在名称上,在赛事运作的思路上,CTCC也将保持与世界主流赛事一致,在赛事规格上向国际靠拢。并加快与国际交流的步伐,将赛事推广到全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房车锦标赛必能与海外的房车赛一较高下。   目前CTCC的各支参赛车队都已开始紧张地备战。本赛季的看点还包括新赛车场、新赞助商、新车队的加入。全新的赛季,参赛队伍将面临全新的极速考验。   另外,赛事推广方还透露,CTCC还计划在原有的赛事上增加全明星赛和车迷嘉年华等全新赛事概念。为赛事提供全新的激烈对抗平台,同时也为广大车迷营造更多的亲临赛场的机会。这两项赛事还在筹备当中,具体事项将于稍后公布。   看来更名只是本赛季的“国产大片”中国房车锦标赛新变化的“预告片”,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韩寒携孙强加盟FCACA之后的访谈 Q:从1600cc的两驱车到2000cc四驱赛车,无疑是个巨大的转变,你如何来判断接下来自己可能的表现? A:如果说车队给我一架飞机让我开,我可能会犹豫一下,但是一辆大排量的车,我觉得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毕竟以前四驱车,后驱车,包括方程式的赛车我都开过,对驾驭大马力的车我非常有信心。明年车队将使用SUBARU N14赛车,我已经和车队经理沟通过了,让我开10公里,我就能找到感觉。Q:新赛季参加N组赛事,同场竞技的对手也将有所改变,你认为在与他们的对抗中,你将处于怎么样的位置?A:这个我真的很难回答,一切都要等到比赛开始后才知道,毕竟不仅仅只有咱们车队在调整,其他车队在这一阶段也在调整。在我看来,我的主要竞争对手应该都在国家杯组别,如果他们当中也有人也加盟到国际杯组的话,那么新赛季就有的一拼了。总的来说,在砂石路上我有把握进入到前三的行列,如果明年还有柏油路的话,我觉得冠军是很值得期待的。Q:自2007赛季起,S组便取消了外援制度,如今进入N组你又将与国外车手一同参赛。你认为明年与车队外援的关系,是竞争更多一点还是合作更多一点?A: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和TONY面对面的交流过,对他不是很了解,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很不了解。所以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计,赛季初的前几场比赛,我们会彼此相安无事,但是如果到了赛季末,当我们之间的积分差距很接近的时候,很可能会展开激烈的争夺,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展开的。Q:新的一年,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A:祝新的一年里,车队、车迷,所有人都开开心心。我希望新年里我们之间可以相处的很融洽,希望我能在FCACA车队取得令大家满意的成绩。 上海FCACA车队领航孙强Q:你对FCACA的印象如何?A: 车队给我的感觉非常好,不论车队管理上,还是车队氛围,直白一点说,感觉很舒服。虽然以前和车队的人接触不是很多,但是只言片语之间就能感觉到大家的关系都很融洽。能够加盟这样一支车队,应该算得上是我2008年最大的收获之一。Q:新赛季韩寒将驾驶N组赛车,从S组转战N组,就领航员而言,是否也需要做些调整、适应?A:的确是这样。最简单的,N组车动力要强劲很多,反映在速度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会对领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最近我已经开始在做相关的一些准备工作,为了帮助我尽快的适应,车队提供给我了TONY赛车上采集到的所有车载视频资料,这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尽快地进入状态。但是,我觉得毕竟赛道上的实际情况和比赛节奏很难凭空想象或者模拟,因此,我可能需要通过一、两站的实战来适应,更新自己一直以来形成的那个节奏。Q:FCACA车队外援车手TONY的领航JOHN经验非常丰富,你与他之间会存在竞争吗?A:每一个领航做出的路书都是不同的,同一个领航与不同的车手搭档路书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我一直都认为,领航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即便是有,也很难去量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尽量不犯错误,尽自己一切努力辅助车手完成每一个赛段的比赛。Q:明年参与到N组的赛事当中,你们的对手也将完全不同,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新赛季的挑战?A:我已经和韩寒搭档了四年多的时间,这四年里,我感到韩寒一直在进步,在成长。不论从技术方面还是从心态方面,现在的韩寒都与当初的他不可同日而语。我也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输于N组的其他竞争对手。Q:新年到了,有什么想对车迷朋友们说的吗?A: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对车队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FCACA,支持我和韩寒。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成都观察:CCC不能承受之重 强弱依然很悬殊 11月27日,成都国际赛车场。  1600CC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问冠军获得者、上海大众333王睿:加重对比赛有没有影响?  王睿说:我的车加了40公斤,韩寒加了80公斤,对比赛还是有一定影响。  获胜者加重,这是场地赛通行的一种做法。但2008年CCC中国量产车赛1600CC组做得有点特别:无限量配重。即只要获得前三名,就得分别加重80公斤、60公斤、40公斤,上不封项。今年配重最高的赛车,一次性达到过120公斤。  出台此项政策的诱因,是要缩少车队间的差距。从积分表上看,有一定效果。实施“无限配重”后,获积分的由去年10人,截止今年第五站已增加为13人。进入前三的由去年2队4人,截止到今年第五站扩大为4队7人。  但从比赛成绩看,强弱差距依旧明显。在本次成都赛上,实施“无限配重”的1600CC组前7名差距在5秒之内,而封顶“最多加60公斤”的2000CC组前15名的差距在5秒之内。  这意味着一幅电视画面里,2000CC组可能挤着三台赛车;1600CC组很可能各跑各的,比赛还是斗不起来。  原因何在?你可以怪后面的车队不争气,我都背上120公斤沙袋你还跑不过我。可为什么会这样?当“军备竞赛”超越自己财力可控范围时,揭不锅的小车队首先想到的是生存第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1600CC组不少车队打算“今年顶过去,明年再投入”。导致的结果是,“三强”(上海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斗得天昏地暗,其它车队远远地跟在后面玩。强、弱离得还是那么远。  “无限配重”可以说只是治了“表”--遏止住了强队的提升速度,并没有治“本”—抑止住超强车队的军备竞赛。2006年东风日产基亚凭借“超强发动机”、“序列式变速箱”两大兵器打败众高手夺得年度车队、个人双冠王;2007年上海大众凭借“超级底盘”、超级发动机夺回双冠。据说,当年上海大众333车队将POLO车进行规则允许下的最大限度改装耗资达200多万元人民币。  “(赛车)改装放开好不好?”再次成为赛车界争议的焦点。多方搏弈的结果:2008年做为过渡年,改装继续沿用2007年规则,1600CC组只是增添“无限配重”,以此平衡不同改装程度赛车性能。  结果依旧没有改变1600CC组强弱分化的格局。且由于改装上的差别,小车队的生存越来越困难。记者手里有个统计:2004年建立场地赛联盟时,1600CC组拥有创始会员车队11支、22台赛车,2005年至2007年一直有10到9支车队参赛,而到今年第五站成都已变成只有6支车队加王浩个人、总计13台车参赛。  岁末,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一直觉着“改车有点贵”的1600CCC组车队更是叫苦不叠。从成都车队会议上传出的消息:明年改装有可能由原来仿国际汽联超级2000CC组规则大幅度向N组规则看齐。具体细节有可能在下月上海站确定,但方向已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对改装范围的进一步收缩,降低车队成本。  据悉,2006、2007年沿习超级2000CC组规则,引发车队“改装革命”花销最大的就是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改装。像“超强车队”上海大众333、东风日产骐达、悦达起亚赛拉图赛车改装后发动机最大可达220匹马力;而那些生存艰难的小车队吐血改装最多也就180匹到了头。  如果回到N组,发动机、底盘以及赛车方方方面会有更严格的改装限定,此前出现过的“超级发动机”,“超级底盘”就有可能在CCC中消失。参赛车队的改车成本又回到了大家能力可控的基础上,  车速跟着下降,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商业标杆—1600CC组的观赏性?圈内一种观点:活着才有更好的将来。况且没有相持、交锋,斗不起来,这样的车赛即使快得像超级跑车赛也谈不上精彩。  记得以前学过一篇文章叫“英雄安泰”。说希腊神话中的无敌英雄安泰只有站在大地母亲的身上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为厂商、赛车爱好者关注的CCC何尝不是这样。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