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灵170
我是心灵170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5,952
关注贴吧数: 18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雏花纤枝恋云霞 》 《 雏花纤枝恋云霞 》 2023-9-21 - 雏花纤枝恋云霞,绿野芳卉自含香。 不妒花魁雍容姿,金风好雨遍天涯。 - 雏菊花语;繁多,快乐,暗恋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春宫曲.唐.王昌龄) 》 《 赏读(春宫曲.唐.王昌龄) 》 2023-9-19 《春宫曲.唐.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解析】 昨夜的春风,把露井旁边的桃花都吹开了。未央宫前高高地悬挂着一轮明月。这位平阳公主的歌女,由于新近得到了君王的宠爱,在帘外处还春寒料峭的时候,武帝把一件锦袍赏赐给了她。 这首王昌龄所作的七绝诗是首出色的宫怨诗,他以写武帝和卫子夫之间的事,实指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关系,同时也来渲泄自己的怀才不遇。他以春景写出当时的环境和时令,“月轮高”是象征圆满,但又离自己很远,“新承宠”是因为“赐锦袍”而反衬了那位“未央前殿”被忘却的女子,诗中的悲凉由此而来。全诗有怨而无一个怨字,忿怨之情隐含在字里行间。诗人以弦外之音的手法,言近意远,至深至长地为自己的失意而表达了自我的体会。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晚开的荷 》 《 晚开的荷 》 2023-9-17 - 小荷尖尖已成夏梦, 映日芳华是昨日的别样。 残叶不舍得去与云告别, 还想留下听雨的模样, 那摇曳在秋水镜湖上的, 其实是种当下的自在, 用独有的豁达, 醉入渐进的禅意。 西风愁起秋入梦, 菡萏香销十万八, 残缺美用极度的倔强, 支撑起晚开的荷花, 渐衰的是枯残, 傲立的是风骨, 别样风华唯看今朝。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栾花坠地百金烁 》 《 栾花坠地百金烁 》 2023-9-15 - 青羽拂云一树灿,栾花坠地百金烁。 千万丹苞修正果,无意春光着意霜。 - 栾花花语;奇妙,震撼,绚烂一生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 《 赏读(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 2023-9-13 -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 在寒雨连江的夜里来到吴地,次早天亮的时候,便送走了客人后,眼中只看到楚地孤寂的青山空对着自己。倘然洛阳那边的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近年来存心明洁,心志淡泊,好像一片素冰放在白玉壶里一样,毫无杂念。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遭谤议时,送别好友远行时所作的。当时他凄切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诗里描写的南国烟雨和傲立的孤峰是景语也是情语,更是困境中的道德自信。诗人用直觉和想象描写出连江入吴的浩大雨势,烘托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他用一个“孤”字牵出了后面的两句,即景生情是唐诗的共同点。诗人将江天存孤山,冰心置玉壶的比象,形成了有意无意的照应,将温婉的词语和精巧的构思融化在一片天然浑成含蓄蕴藉的明澈意境之中,读来令人余韵不尽。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梦的星河 》 《 梦的星河 》 2023-9-11 - 蓝玉色的梦, 缀满了繁星, 无数的星辰, 神秘的星河, 如故乡的海波, 我是梦里的流星, 坠落在璀璨的星浪, 看月在清辉中缥缈...缥缈... - 蓝玉色的梦, 繁星在眨眼, 诉说着它们, 神秘的星语, 我不想去摘月, 不用和星辰拥抱, 只想在梦的星河里, 让繁星陪伴着沉睡...沉睡...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苔痕润处诗语瘦 》 《 苔痕润处诗语瘦 》 2023-9-9 - 不怨暖阳终无照,甘为陋石铺苍茸。 花荫幽地隐软翠,苔痕润处诗语瘦。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闺怨.唐.王昌龄) 》 《 赏读(闺怨.唐.王昌龄) 》 2023-9-7 《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解析】 闺房里的少妇,本不知道是有什么可忧愁的。春天,她仔细的妆扮好了自己后,便走到华丽的楼台上眺望景色。她忽然看到路上杨柳的颜色,心有所豁地十分懊悔自己当初为何要教丈夫出外去追求功名呢? 这是首诗人王昌龄描写年轻贵妇在赏春时节心理变化的闺怨诗。首句写了她的“不知愁”,天真而有幻想;二句写了她幼稚憨态;第三句是她见柳色返青而起情思,夫君未归,春色易逝;第四句是写她的省悟,悔不当初让丈夫离家去“觅封侯”,从而远离了自己。诗的绝妙之处在于诗人只显示了少妇迅速的心理变化,却又不具体描述她的原因和过程,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让读者自己去寻味无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指间的秋阳 》 《 指间的秋阳 》 2023-9-5 - 张开五指,窥看着初秋的阳光在手指间炪炪生辉,那别样的暖意,让它不再感觉刺眼。 拥抱着晴秋,心自安妥,该落的开始随风而逝,应结的硕果已是累累。秋声渐浓,秋雨涤心,人与秋色去禅般的随遇,随喜,随安,在一季的秋色驿站里,在尘世的烟火处,静品繁华之后丰硕,在秋的光与影里去做一位时光机里最从容的过客,要相信最美的风景应该是在路上,而看风景的心一定是在前方的未知之处。站在秋风扫过之处,在指间心上,怀着一脉释然,飘飘的落叶下,该失去的就不必抱怨,缅怀就是,春风来时自然会绿意盎然,只有豁达才能让心安静怡然一切得失,凡是阳光能进来的地方都会得到温暖。 秋阳正以它的名义,检阅着秋籁,在红枫似火阔叶如刀的季节,咪起眼睛在指间窥看如筛的阳光,回味夏日的历程,秋阳每片落叶如是夏写给秋的自传体。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一垂多蕙兰蕊开 》 《 一垂多蕙兰蕊开 》 2023-9-3 - 一垂多蕙兰蕊开,春风梦里度蝶来。 硕花拒俗呈凤仪,丹青难描富贵态。 大花蕙兰花语;华贵,祥和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塞下曲.唐.王昌龄)》 《 赏读(塞下曲.唐.王昌龄)》 2023-9-1 - 《塞下曲.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解析】 秋的傍晚,渡河后让马儿在河边饮水。水很冷,风像利刃在刮。太阳挂在平坦的沙漠上还没落下,可以望到暗沉处临洮的那个地方。想起从前长城是个长年战争的地方,人们都说英雄的意气是很高昂的。黄沙滚滚,千年依旧,而那些英雄们的白骨却凄凉的乱散在蓬蒿之中,怎不让人悲伤呢?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唐朝的王昌龄所处的年代是战争频发的,有的是为抵御外敌,有的是为开扩疆土,但无论是何总原因,总是以将士出征九死一生为代价,因而此诗是以反战情绪而书写的。临洮历代都是古战场,古长城自古都是战争频发军事要地。古往今来衰亡兴盛,战争总是那样的雄浑磅礴,血色悲凉,以这种感怀读来总觉得诗人在悲愤中有一颗孤寂愤慨的心。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盈盈浅秋 》 《 盈盈浅秋 》 2023-8-30 - 人生如旅, 秋风款款起, 夏日在大清仓, 抛甩渐变的树叶, 淡离了花儿的浅笑。 - 秋景似画, 心淡因如菊, 酷日挥之而去, 冷月会笑纳而迎, 愁去心天凉好个秋。 - 凉雨朦胧, 秋虫几应声, 风终结着叶落, 天道贵在舍取间, 曾经的夏真的很好。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玉质化莲圣无瑕 》 《 玉质化莲圣无瑕 》 2023-8-28 - 玉质化莲圣无瑕,一派仙态吉万象。 自守坚贞冰心驻,琼葩凝梦祈君祥。 - 白色马蹄莲花语;忠贞不渝 同心永结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 《 赏读(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 2023-8-26 -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解析】 蝉在叶子落尽的桑树林里叫着,这是八月里萧关道上的景色。从塞子的外面再回到塞子里天也寒了,处处只见变黄了的芦草。自古以来往幽州征战的人,都是终老在沙场上,所以要劝告人们不要学塞外那些恃勇好胜的游侠儿,只会喜欢夸耀自己的紫骝马长得有多健壮。 王昌龄的诗是以赴西北边塞时所见所闻的内容而作的。而这首诗并非是写战时的,他以自己的眼光将戎边将士几不回的事实来告诫那些“游侠儿”要珍惜生命 不要自恃而骄,抒发了他的非战之情。王昌龄把边塞的八月秋景描述的无限萧煞,在悲凉的气氛中寄寓同情和深思,读来大有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同工异曲之妙。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白帆 》 《 白帆 》 2023-8-24 - 光阴的绿岸正在远去, 在思想的桅杆上, 挂着涨风的白帆, 延着命运之航, 驶向即定的港湾。 - 这风雨洗涤过的苍穹, 象自由微蓝的风, 如飘泊文字的人, 白帆漾起眼波, 看绿岸融入泱泱之海。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褪却霓裳结莲房 》 《 褪却霓裳结莲房 》 2023-8-22 - 褪却霓裳结莲房,清波雅仪显端庄。 谁解抱籽通心苦?荷塘欸乃纤手撷。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出塞.唐.王昌龄)》 《 赏读(出塞.唐.王昌龄)》 2023-8-20 -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 明月依然是秦朝时的明月,关塞仍然是汉朝的雁门关,而长征万里以外的兵士,到现在还不见回来。假如当年镇守边疆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他一定不会让胡人的兵马渡过阴山来的。 这首边塞诗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他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的进士,屡任小官后又累遭受贬。安史之乱被杀害。王昌龄以写边塞诗而闻名,同时他的抒情诗也是脍炙人口的。他的诗作风格气势恢宏,诗语精炼 音律铿锵,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尤为出色。 这首朗朗上口的爱国诗句我从小就会背诵。王昌龄的诗作可以和李白王维比肩,都是历经千年的名作。这首是他在早年赴西域时作的,表达了他内心感叹边战不断又国无良将的惆怅心境,在忧国忧民中渴望和平。 全诗以写景入手,展现了冷月边塞的悲凉萧壮景象,通过展示戎边的场景,渲染出孤寂,苍雄的气氛,渴望能有李广那样的将军来早日平定边关,即表达了当朝的用人不当的无奈,也抒发了对将士们巩固边防的豪情。全诗短短四行,寥寥数笔读来令人深沉寻味。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静守天光 》 《 静守天光 》 2023-8-18 - 秋籁乍起, 粉瓣窗下, 静守天光旖旎处, 凉意如许。 - 闲扇方弃, 秋词凝思, 入境随心皆可向, 清浅为贵。 - 素尘禅心, 阑珊如梦, 听风起雨任尔喧, 枕书而眠。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净瓶素卉沁清凉 》 《 净瓶素卉沁清凉 》 2023-8-16 - 新秋风露生翠水,静室小庭自得幽。 净瓶素卉沁清凉,虚插几枝犹入画。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题金陵渡.唐.张祜) 》 《 赏读(题金陵渡.唐.张祜) 》 2023-8-14 - 《题金陵渡.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解析】 在金陵渡口的小山上有一座楼,我在这楼上宿了一夜。禁不住的又思念起家乡,从而感到无限的愁闷。夜里,江上的潮水退去,月光照在江上,远处隐现着两三点灯火的地方,便是瓜洲渡了。 这是一首诗人漫游,夜宿镇江金陵渡时所写的诗,在人随船飘的环境里,他不由得产生了思乡之情,“自可愁”是他当时的心境写照。斜月西沉,对岸两三灯火摇曳,孤独的旅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特定的气氛里,诗人以淡淡的笔墨,表现出别有一番朦胧美感的艺术写作风格,完成了一篇极为完美的思乡之作。他以一个“愁”字贯穿全诗,犹如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副既有充分留白又有大笔渲染的朦胧淡雅的国画。 这首诗在今日读来,仿佛感觉到这是一个等待了千年的守候。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好我之奇 》 《 好我之奇 》 2023-8-12 - 人性中的好奇心,可以接纳大千世界的一切,就犹如一个追逐蝴蝶的小顽童,让蝴蝶把他引入百花丛中,经历着好奇心给他带来的麻烦,新奇和兴奋。 好奇心可以让新鲜感不断的感染自己,让心灵在封闭中出窍,也无需回避失望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从中进一步了解世界。好奇心是孜孜不倦者的动力,它无论是消遣性的还是认知性的,都可以让人知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的精彩。以好我之奇给人生一个交代,因好奇而去寻探,因寻探而有长进。 当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被人问到科学有什么魅力时,他说;“能满足人的好奇心”。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的可能性,而自己的胸膛里又跳着一颗磅礴的好奇心,如果少了这颗可以导致兴奋的好奇心,那么,生命就活成了象化石一般的顽固毫无生机。 其实,最初的心,就是好奇心。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夜来何处香袭人 》 《 夜来何处香袭人 》 2023-8-10 - 夜来何处香袭人?新月脉脉沐芳径。 皓辉莹露梦起馨,闲解兰佩插玉簪。 - 夜来香花语;危险的快乐,安好,独立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赠内人.唐.张祜) 》 《 赏读(赠内人.唐.张祜) 》 2023-8-8 - 《赠内人.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解析】 宫门里的树木,被月影遮掩着,有位宫人用她柔媚的眼睛羡慕的看着栖息在树上的一对白鹭。她静坐在灯旁,拔下斜插在云鬓上的玉钗,剔开红红燃烧的灯焰,去救出那只扑火的飞蛾。 这首张祜写的宫怨诗,文风不落俗套,匠心独运。据说在唐代,长安教坊的歌舞伎进入皇宫承应的称之为“内人”,诗中的这位“内人”只是其中的一位。在那个静夜的月光下,她伴灯而坐时的微妙动作,折射出内心的心情和渴望及无聊寂寞的境况。枯坐“拔玉钗”,自怜“救飞蛾”诗人用这些幽怨而华彩的语句铺展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位迟迟不肯睡去的宫女,到底是在冥想什么,诗人并未透露,但读者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她的孤寂善良和美好愿望。 飞蛾虽被拯救,但飞蛾扑火的悲剧,是宫女宿舍的影射。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清凉使者 》 《 清凉使者 》 2023-8-6 - 八月未央, 草木皆失彩, 唯有清塘里“翠盖美人” 荷,用典雅的玉立, 送夏一个清凉使者形象。 出涟漪,迎晨风, 解暑气,展潋滟, 清荷是夏日的唯美, 精魂已融千年诗语, 旖旎着华夏古雅风情, 一切温柔都随荷缓开。 八月未央, 生如荷花自清凉。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花中之禽气喧昂 》 《 花中之禽气喧昂 》 2023-7-4 - 石边篱下一簇焰,叶抖彩羽十分威。 引颈高鸣欠声啼,花中之禽气喧昂。 鸡冠花花语;真挚的爱,迎秋,长寿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何满子.唐.张祜) 》 《 赏读(何满子.唐.张祜) 》 2023-8-2 - 《何满子.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解析】 远离了故乡三千里路,幽禁在深深的王宫里已有二十年之久。忽然间听得一曲熟悉的《何满子》曲调,瞬间两行热泪禁不住得在你君王的面前落下来。 这首张祜的宫怨诗是以最小的画面来揭开宫人凄凉孤寂的生活一角,从而也可以想象到她们满怀幽怨的一生。诗人把她们生活的内容留给了读者去展开想象的余地,更是道出了这些被夺去自由和幸福的人的辛酸,这首诗是以深宫女子的口气来写的,以委婉含蓄的诗语表达了宫人的哀情之怨,读来特具有直抒胸臆,令人叹息的感染力。 据说,诗中的“何满子”原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歌女,她是胡人之后,因得罪皇帝被处行刑,行刑前她高歌悲调,她以“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的出色技艺,使皇帝在赞叹惋惜之余降旨缓刑,之后,许多诗人都曾为之相继写词赋诗。张祜的这首诗,诗句精炼,在内容和艺术上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以幽怨惆怅的基调,讲出了宫人们的心里话,当时传入宫中后,曾被宫人们广泛吟咏。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照水幽花弄影倩 》 《 照水幽花弄影倩 》 2023-7-31 - 步出蓬莱临溪涧,照水幽花弄影倩。 雅意袅娜清露缀,蛮腰柔枝蕙风剪。 _ 菖蒲花花语;幽会,信仰,幸福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一树清凉境 》 《 一树清凉境 》 2023-7-29 - 酷日下的一颗树, 用孤寂洒落一地清凉, 幽境淡淡是夏的馈赠, 蝉鸣长音蛙噪水光, 隐进了树梢的烈日, 也有了些许柔曼。 一树弄得清凉境。 闲情在这刻纯粹, 逸致在此时悠然, 用神秘的孤寂, 把凉绿变得更浓。 一半苦承烈日, 一半洒落阴凉, 站成永恒,没有屈姿。 一半仰天迎日, 一半许地清凉。 积攒起夏日所有情愫, 留与秋风去倾诉。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赏读(集灵台其二.唐.张祜) 》 《 赏读(集灵台其二.唐.张祜) 》 2023-7-27 《集灵台其二.唐.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解析】 虢国夫人受到君王的恩宠,时常在天亮时分就骑着马到宫里来。她自持着天生丽质,不愿因涂抹了胭脂而损害了容颜,所以只用青黛淡淡的抹了一下狭长的眉毛,来见君王了。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姐,而她并非是唐玄宗的后妃,却能随便的骑马入宫“承主恩”,可见其傲骄轻狂的程度,“淡扫娥眉”又见其轻佻,也可见唐玄宗的好色。另一个方面,也许虢国夫人的素面朝天只是她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罢了。 粗看全诗是用一种含蓄的语言来隐含讥讽,似褒似贬,但其实质是对唐玄宗时期的一种深入鞭辟,是对盛世已不复返的无限惆怅,虢国夫人是如此的傲骄无礼,唐玄宗又是如此的昏庸,大唐的发展令人担忧。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 朝绽芳红夕拾花 》 《 朝绽芳红夕拾花 》 2023-7-25 - 朝绽芳红夕拾花,篱旁陋墙簇锦菀。 一夜悟得色是空,一日挣尽展媚华。 _ 木槿花花语;温柔的坚持,永恒,质朴。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