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心灵170 我是心灵170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108 发帖数: 5,952 关注贴吧数: 18
《 沪上的秋声秋色 》 《 沪上的秋声秋色 》 2025-9-8 -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都是在毫无秋意的三十多度的气温防暑降温中度过,今天,终于可以在微起凉意中进入了“寒露” 真正的沪上秋日,那是一幅融合了繁华都市与自然诗意,充满时代文艺气息元素魅力组画。每当梧桐树开始光影斑驳,叶子由绿转黄后染上了橙红,在西风里窸窣作响着缓缓转落飘下,五彩缤纷的铺满了上街沿,在缓缓而行的脚下沙沙有声,湿润的潮气里,使整个街区都极具清秋的氛围,犹如藏在时光的相册与柔情相依相拥。 沪上的秋日并不喧闹,满街除了三三两两快递小哥的奔忙,其他都是静谧的,草木和着热咖啡的香气,这是一年中岁月熬出的芬芳,和着桂花香,把所有的街区都带入回甘的馨香,秋光把熟悉的路牌,斑驳的老墙藏进了渐行渐远的旧时光的暖意中,脚步也是缓缓的踏实,就连影子也温柔了许多。看着梧桐树影下的老洋房,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秋日里的沪上风光是历史给予独一无二的特别礼物。 秋风拂过黄浦江面,梧桐叶温情的飘落在咖啡杯旁,老洋房与秋阳交织如画,历史建筑,咖啡茶座,买手店,它们是沪上静谧的,文艺的,悠闲的秋日空间组合。 走在沪上落叶飘飘的上街沿上,人们享受着秋日的种种给予,于是,秋衣开始流行了,满街的流行色和时尚是沪上都市快节奏中的难得诗意,它是慢板的好时光。 沪上的秋声秋色永远充满了上海的本色之美。
《 宋韵遗雅 》 《 宋韵遗雅 》 2025-7-23 - 在当下,充满了喧嚣,繁复,内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更是羡慕和喜欢过一种“慢下来”的雅致活法,而这种真正的“风雅”唯宋代有之。 宋时的“风雅”让人心醉,简单而极为讲究,“雅”是那个时代国人的审美密码,“留白”之处让人心生静谧之美,而不是清冷的感觉,透着一股真正的高级感。 器具的全色之美,泛着低调的奢华,精致的耐人寻味,这是种极具安全感朴实无华的有温度的沉稳大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在松的室内空间里,自然是最佳的装饰,就连斑驳的光影移动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艺术语言,因为房子和空间不是身份的显示,而是呼吸和通透自由生活的必要,绿意入心,让心静谧,是最坦然的生活态度。 心随雅淡,才是真正的高级,“天青,月白,茶褐,藕荷,灰,米,白色”是宋韵的灵魂色彩,清水般的雅而不俗,一切都刚刚好,精致和细节是超级的艺术那种含蓄千万不张扬的精致渗透着最能打动人的控制手段。 “禅心入画屏”挂画,品茶是修心,在安静之处,才能代解焦虑,让温情犹如而起,在虚实间产生天人合一。 宋代虽然与我们越来越远,而那个年代具有的“克制中的高级感”和“实用主义的诗意”确实在越来越融入在我们社会和生活中,这不是生硬的“宋元素”和盲目的现代极简,是中国风的文化底蕴,也是“生活既艺术”的当下理想。贝聿铭设计的“宋韵”建筑就是最好的当代宋式审美典范。《山家清供》中的宋式饮食观可以融入日常用餐,当下服装的佩饰淡雅含蓄,线条流畅更是宋式汉服美学的极强文化,明辩又不夸张。 “雅,简,静,韵”是宋时代美学的核心,把这种跨时代的美学融入于当下转化成提升生活方式的手段就会产生在生活意境上的幸福感,这不是复制,而是自然而然的切入,而非“形似”,强调“神似”要接受宋代美学儒家的影响力,追求大道至简,才能在当下注重实用性和内涵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宋韵遗雅”的文化体验新风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