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chin8888 jaschin8888
关注数: 8 粉丝数: 262 发帖数: 20,276 关注贴吧数: 4
高通收购案和欧盟重罚谷歌对中国通讯行业的影响 高通收购案失败,损失惨重,意味着必须提高芯片和专利售价, 国内所有手机和通讯厂商必须提高成本 欧盟重罚谷歌,意味着安卓系统必须‘收费,也就意味着国产手机提价 再看生产链: 高通提供芯片和通讯专利,并不生产终端产品; GOOGLE 提供核心软件; 富士康生产; MI HUAWEI ZTE OPPO等负责设计外壳和销售. 高通对中国企业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打击高通这样的事实垄断企业,只能迫使高通反思其中国市场路线:当前65%的收入来自中国,高通因此不堪一击; 但是,如果高通采取去中国化路线,在’印度支持通讯产业,则迅速扭转局面 FOXCONN/鸿海富士康系在印度布局已经是事实, 同时将中国员工减少一半,以后再减少一半,这意味着手机组装产业将搬到印度进行,相应的通讯产品生产线也将在印度. 而专利的转移,只需要签署文件,.芯片的转移只需要发货即可. 通讯产品和手机的生产,完全可以转移到印度进行,届时中国将只有国内市场没有国际市场了。 这是因为, 高通可以提高对中国的价格,降低对印度的价格,来报复中国的打击, 而谷歌在中国没有网站,也就没有广告收入,对安卓收费是随时可以确定的,而印度有广告收入,所以采取对印低价对中高价,则毫无难度。 这就是说, 专利费 芯片 操作系统,都是印度便宜中国贵, 合计每手机最少10-30美元的差距,也就意味着国产手机对外销售亏损,只能固守国内市场. 所以,高通收购案和欧盟对谷歌的打击,最终要落到国产厂家,首当其冲的是MI, 最后才是HUAWEI. 外加生产转移,附加的产业链也将转移,深圳消停了。
超音速垂直起降家用飞机猜想:使用火箭引擎 MUSK说已经想好家用超音速直升飞机的技术方案, 而且是电动的, 那么使用何种发动机? 首先要排除螺旋桨发动机,因为不能超音速; 其次要排除涡轮发动机,因为垂直起降难度大,构造麻烦检修量大昂贵,不适合家庭用;第三,虽然电动风扇可用,但显然不能用电池为主电源,所以要热机做发电机动力源 我想了几个月,确定他是要用火箭发动机,因为大气层内使用,所以 是空气增强的, 显然AAR发动机是最大的可能, AAR发动机,其实是在亚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的头锥内,设置一个典型的火箭引擎, 地面垂直起飞时, 处于零速度,冲压发动机需要半马赫速度才能工作,所以此时头锥内的火箭发动机,使用燃料和液氧起飞,到半倍音速时, 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接替头锥火箭,此时就是个典型的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很容易进入高空和超音速状态。然后平飞。 平飞时, 冲压发动机的燃气,吹动径向式涡轮,涡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然后溃给电动风扇,此时是电动飞机状态,因为高空阻力低, 电动风扇也可维持超音速状态。 飞行器采用台阶式航线:首先飞到3万米或2万米高空,然后逐步下降 飞行器平飞状态是升力体构型,因为此种构型的超音速阻力最低,因为是垂直起飞的,不用考虑亚音速飞行的升阻比。 降落,可以用返航式火箭方式在机坪降落,也可以增加一个收放式无动力旋翼,低速在机场降落。 乘客舱在飞机内的万向架上,不论飞行姿势, 乘客都保持正常状态,因为总重几百公斤,所以并不难。 燃料采用液化天然气和液氧,液氧主要在起飞时使用, LNG的好处,是可以在短促的冲压工况下充分燃烧,如果是液体燃料就要黑烟了,同时,LNG也可以给座舱降温。
轨道基激光武器系统是否现实? 大家最近几天谈论轨道基激光武器,对于此种武器是否现实,都有疑虑, 这里我根据查到的一些资料简单说一说, 首先, 轨道基激光武器系统唯一的功能是攻击弹道导弹或卫星,对地面攻击是无力的,因为大气吸收实在太厉害,除非沙漠等完全无云无大气水汽的地方,才有可能有点作用, 多数中纬度地区都是无力的,低纬度地区基本不可能使用, 动能武器更适合对地。 其次, 轨道部署的激光武器, 大致有两种, 一是红外波段的氟化氢激光器, 二是紫外波段的氢分子激光器, 前者是80年代就准备部署的,苏联也造出来但没发射, 后者是2010年才出现的 氟化氢激光武器,波长是2700纳米或2.7微米,对弹道导弹弹体需要连续照射3-5秒,才起作用 紫外激光器,波长是124纳米,对弹体照射时间大约是百分之几秒, 其单位时间能量密度是红外激光的两个数量级。 而这东西虽然80年代基本概念就完善了,但到目前却毫无部署的迹象, 小布什政府时期否定了部署激光武器,而是动能的THAAD之类导弹武器。说明美国政府对氟化氢激光器是持否定立场的。 氟化氢HF武器的波长大, 能量密度低,需要连续照射,实战中难以长大数秒连续照射,因为卫星是动的,受到重力影响颠簸, 弹道导弹更是高速动体,所以HF激光器是鸡肋武器,不能说完全没用但也不能说有用。 相反,新出现的氢分子激光器,波长在124纳米,能量密度是HF激光的百倍, 粗算只要连续照射零点零几秒即可,而实战中照射零点几秒完全可以实现,甚至几秒都可以。 紫外激光器,仅仅2010年刚出现有报道,随后就销声匿迹了,显然是04年的产物。 目前,外界对紫外激光一无所知,但从其能量密度看,完全是可以实战的。 据说是使用氢分子的,那么液氢显然是可用的,也可以用来散热。散热是激光武器的难点,因为空间中无空气和水,无法传导对流散热,唯有辐射散热,但其散热力显然不够激光武器使用 的,只能依靠自带散热剂。因此,需要大量燃料的化学能激光器是唯一选择,这也是早期太空激光器用HF的原因,HF可以散热。 HF激光器的自体重量是几十吨, 燃料几百吨, 超过任何火箭的发射能力,只能先发射激光器再发射燃料,轨道对接。 BFR的出现,让几百吨的HF激光器成为可能,但液氢燃料更可行。至于紫外激光器的内部构造,没有报道,外界不知道。
星链对民航业的根本性影响 目前,波音空客都表示要研发电动飞机,并认为10年内出租飞机将实现, 这是怎么回事?答案很简单,却也惊人,就是, 无人驾驶客机即将出现,无驾驶员飞机意味着飞机数量将大增,增加到百万级别,而目前总保有量不过十万级别,也意味着无须驾驶员,普通乘客可以象乘出租车那样乘小型飞机 小型飞机需要的降落场比较小, 几座机跑道长度在700米, 十几座机跑道长度在1400米内, 美国法律规定,标准地块是半英里见方, 如果跑道长度在半英里(700+米)内,意味着跑道和起降场数量巨大化。 一英里跑道需要额外批准。 无人化客机要解决的难点,一是量产化,由单一型号目前年产两位数增加到五 六位数,类似汽车产量; 二是飞机无人化;三是起降场无人化管理。 其中, 星链解决的是无人驾驶,因为虽然军用无人驾驶已经实现, 但民用机无人驾驶还要试验, 关键是不能完全倚赖机上电脑,要保留人工遥控能力,这就需要大带宽的通讯, 要么卫星 要么太阳能无人机或飞艇 此外,电动化是量产化的关键,因为电动飞机的电池是备用着陆用的,起飞要用内燃发电机组。 电动化意味着多风扇或多螺旋桨,只有电传动才能实现。 飞机和直升机传统上不同,电动化以后, 就可以出现直升飞机(HELIPLANE), 兼顾两者的优点,特别是短距起飞, 最大速度达400级,超过最快直升机100。 电动风扇机最大速度估计600左右,适合美国东区内或西区内飞行。 比汽车——机场等待——乘机——汽车这样的流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五姑娘生了个小姑娘 TAKAHIRO&武井咲に第1子女児誕生「新しい命を迎え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コメント全文】19691840 2018年3月12日 19時0分 オリコン写真拡大  人気グループ・EXILEのTAKAHIRO(33)の妻で女優の武井咲(24)が、第1子となる女児を出産したことを双方の所属事務所が12日、発表した。出産日は2人の意向で非公表だが、連名で「おかげさまで、無事に新しい命を迎え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とても元気な女の子です」と報告した。 【写真】寄り添い合うTAKAHIRO&武井咲 2ショット  連名コメントではサポートしてくれた周囲へ感謝を伝え、「これからも、力を合わせて、あたたかい家庭を築きながら 感謝の気持ちを胸に、より一層精進してまいりますので、どうか見守っていただければ幸いです」と決意を新たにしている。  2人は2014年の日本テレビ系ドラマ『戦力外捜査官』で共演。翌15年4月に週刊誌で熱愛が報じられた際は双方が交際を否定していたが、昨年9月1日に結婚と武井の妊娠3ヶ月を発表した。武井は妊娠しながら昨年10月期の日本テレビ系ドラマ『今からあなたを脅迫します』の撮影に参加し、撮了後から産休に入っていた。 【コメント全文】 皆様、いつも温かい応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おかげさまで、 無事に新しい命を迎え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とても元気な女の子です。 支えてくださった方々、 応援してくださった皆様、 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これからも、 力を合わせ、温かい家庭を築きながら 感謝の気持ちを胸に、 より一層精進してまいりますので、 どうか見守っていただければ幸いです。 EXILE TAKAHIRO 武井咲 【コメント以上】  TAKAHIROは2006年、EXILEの新ボーカルオーディションで優勝しグループに加入。13年からはソロ歌手としても活動している。14年に『戦力外捜査官』で俳優デビューを果たし、映画・舞台など幅広く活躍する。  武井は2006年、第11回『全日本国民的美少女コンテスト』でモデル部門賞とマルチメディア賞を受賞したことをきっかけに芸能界デビュー。07年からファッション誌『Seventeen』で専属モデルを務めた。女優としては09年フジテレビ系『オトメン(乙男)』でドラマデビューし、11年に同局系『大切なことはすべて君が教えてくれた』で月9ドラマ初出演、映画でも『愛と誠』(三池崇史監督)、「るろうに剣心」(大友啓史監督)シリーズでのヒロインなど数々の話題作に出演してきた。
星链可能采用的先进科学技术 最近几天有些兴奋,查了一些先进技术动态,可能跟星链有关 以下有: 激光数据链—— 10THz激光——石墨烯激光 毫米波收发——SiC基底的GaN射频芯片 星载/终端用原子钟—— 内嵌富勒烯芯片级原子钟 等, 简单介绍下: 星际激光数据链,采用的是10000GHz激光,也就是10THz频率, 30微米波长,太赫兹激光 ,这种激光的波长比常见激光长, 理论上码率也低,容量小点,但 波束宽,可能容易被捕捉,所以才用该波长的吧? 具体不清楚。 如果使用常见的1-12微米红外激光,收发装置简单,但跟踪困难, 尤其是卫星随轨道上的重力不同,颠簸起伏,更难以捕捉,这对于无线电波段不是问题,对激光就是难题。(不过觉得可以用卡塞格伦反射镜,捕获概率,不知道为什么不用?) 使用这怪频率的激光,常见激光器都不能用,只能用石墨烯为基础的太赫兹激光器, 类似的器件才有几年的历史,还没听说实用化, 现在星链就用上了? 真是奇怪, 但,不这样就解释不通10000GHz激光链。 毫米波收发,需要收发两端精密对准,既需要精密定位,又需要相控阵技术,这就要求出现使用相控阵芯片,常规老实相控阵材料用是砷化镓,现在都用氮化镓, 氮化镓做晶圆做不大,最大才2英寸,所以需要使用其他基底, 主要是SiC基底 GaN基底和硅基底, GaN基底最好,但晶圆做不大,价格最高, 最不现实。 硅基底可以用12寸晶圆,价格最低,但散热性最低,估计地面终端用这种,因为可以空气散热。 中间是SiC基底, 散热好,晶圆尺寸是6寸,经济性合理,估计星载用这种,因为散热难。 所以,SiC基底 的GaN射频芯片,是需要大量投产的,需要包生产线进行,这样早期就到一个终端用的芯片100美元。否则用不起。(这东西可以用到AESA雷达上,必然禁运,所以,不光中国不愿让星链进来,美国政府也不让)。KA波段类似毫米波,但相对简单, 这些东西都是最近三两年才成熟的技术。 原子钟,能让卫星和终端精确定位,也可以让同地点同频设备互不干扰,既时分复用技术, 越精确,能容纳的终端越多,所以,终端使用原子钟是必要的,但传统原子钟需要一间屋子, 新的也是面包大小,不仅地面终端用不起,连卫星都用不起,所以要放地面。但, 芯片原子钟将出现,使用的是内嵌富勒烯技术,即在60碳分子内镶嵌一个原子,作为原子钟的基础,这样的系统,必须也只能单芯片化。芯片化意味着几美元造价(早期几百美元,然后几十美元,最后几美元),类似陀螺仪的价格,90年代军用陀螺仪一立方分米大小,三十万美元, 2002年以后出现了芯片陀螺仪,结果多旋翼直升机就用上了,现在几美元一片。 总之,这些技术几年前还不存在,现在刚出现,星链就用上了, 可见马斯克的动态敏感程度和展望能力。
星链的对手是太阳能无人机和氢气飞艇 地球高空大气是平流层, 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自转速度与地面自转速度差造成的,是行星风, 实际是静止的大气,只是与地面有速度差, 高空风速在200-400公里/时, 随纬度和季节不同,高纬度速度快,低纬度速度慢. 而200-400公里时速,.正是螺旋桨飞机和飞艇的速度范围, 用一个时速与风速相同的飞机逆风飞行,飞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而这样的飞机飞行高度高,时间长,所以只能用太阳能,太阳能动力飞机是主要的选择。 低纬度风速只有100-200公里/时,所以是飞艇的速度范围, 飞艇无须用动力产生升力,只要克服前进阻力即可,所以更适合高空长期使用,氢气飞艇尤为合适, 不要一说氢气飞艇就是兴登堡号爆炸, 氢气飞艇早年是常用的,爆炸很少,现在材料技术和静电/雷电管理,完全让飞艇炸不了,包括被雷击. 动力源,最好是氢燃料电池, 目前是太阳能电池+锂电池. 现在发明了用1.5伏电 电解水制氢的技术,白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造氢气, 氢气可以做燃料和浮力源, 夜间氢与空气反应发电产生水, 水存储起来白天电解用, 如此半永久飞行。 地面相对静止的飞机飞艇,距离地面近, 通讯功率更小,更廉价,是许多家企业都在搞的,星链的对手主要是平流层太阳能飞机飞艇. 现在可以用常规飞机将太阳能飞机带到平流层放出,这样起飞时间短, 节省能源.
低轨道通讯卫星集群的市场在车联网和物联网 常规人际通讯,已经饱和, 城市不需要卫星通讯, 所以只能用在海上 民航 和人迹稀少地区,市场非常狭窄,不能满足商业投资需求 但车联网就不同了, 车辆实时将GPS轨迹上报卫星并直接到地面交通控制电脑, 信号总里程才3000多公里,0.01秒延迟, 加上返程信号,才0.02秒,对于车辆自动控制足够了,这意味着车辆将自己摄像头的图像经简单压缩后上传控制中心, 中心运算后可以控制车辆,意味着车辆的电脑简化, 如果所有车辆都有该系统,则道路上所有车辆都可以被感知, 全部车辆自动运行, 有人驾驶车辆的动作也被感知, 避免冲突发生。 目前的车载系统,不能看到障碍物前方的图像,比如前车之前, 所以态势感知能力不如人类,而该系统可以让车辆的态势感知能力超出车载感知范围外. 日本的ITS[智能交通系统]的摄像,是在每个路灯杆上安装摄像头-激光/毫米波雷达, 上报街道管制电脑,形成3D动态图像给车辆参考, 非常有效, 比美国的单车自动驾驶有效得多,缺点是全国范围内同时铺开建设,否则车辆在道路上行走,控制系统信号时有时无,还不如没有 卫星对道路系统是全覆盖的,所以导航系统同步实现,比普及路灯感知装置容易太多, 另外,也可以实现远程工业装置的控制,比如协作工业机器人与人远程协作,日本的机器人由同一卫星覆盖的菲律宾地区人控制,间接引进外国劳动力. 比如医院的介护机器人由菲律宾人操纵.
电动汽车技术对火箭的帮助真的比想的大 看了新西兰电动火箭,真的很振奋, 电动汽车技术对火箭的帮助很大,意味着廉价火箭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可以攒台式机一样的攒火箭时代到来, 我细细说下, 电动汽车技术,除了电池电机电控, 还有轻量化技术,比如模锻压铝镁型材, 搅拌/直线摩擦焊 量产碳纤维 陶瓷发动机, 飞轮储能, 等等, 乍一看,这些技术都不是汽车行业发明的,似乎没大关系, 但汽车是百万量级别的,总产量上亿,所以能支撑得起巨额投资,意味着原先的太空科技平民化. 反过来, 火箭这小行业也可以沾汽车业的光了 举例: 飞轮蓄能, 作为电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续航动力,飞轮蓄能装置现在发展很迅速. 飞轮需要真空中运行, 转速每分钟20万转,比常规电机高一个数量级, 金属飞轮容易炸裂, 所以要用碳纤维包裹金属块,还需要真空化, 轴承必须是磁悬浮/机械复合轴承,因为磁悬浮不可靠, 这样,飞轮的研发成本极高,只有汽车行业负担得起, 飞轮普及化后,可以代替电池给电泵提供动力,瞬间巨大功率,非常适合巨型火箭使用. 碳纤维的量产化,可以让喷管变得很廉价,甚至取消冷却用的热交换, 火箭发动机的结构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可靠性却呈数量级上升. 真正价廉物美 当然,复用是飞轮的要求,否则太贵了。 火箭箭体现在都是铝铆为主, 以后可以摩擦焊化, 也可以碳纤维化,.这一切都是汽车行业的功劳. 大尺寸碳纤维热压罐,连续生产化,导致碳纤维部品制造下降几倍. 碳纤维3D编织技术, 还有3D碳纤维布:用静电栽植法将碳纳米管立在碳纤维布上,然后再覆盖上树脂,这样的碳纤维布不再是软布,而是半硬壳了。汽车或火箭都可以用不作外壳. 飞轮供电泵的绝热陶瓷喷管, 碳纤维轻壳, 这些今后都是货架产品, 火箭的民间化制造易如反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