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骑士 啥说切哦哦哦
分享普洱日常
关注数: 4 粉丝数: 2,463 发帖数: 13,380 关注贴吧数: 11
下关和大益的选择 今晚试岩茶试的太多了,有点失眠。简单跟大家扯一会,聊聊下关在我们买茶和饮茶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位置,我们在这个品牌产品放多少精力和金币合理。 首先说性价比问题。这点下关在品牌定位和定价上,无出其右。低廉的价格,就能让茶客饮上一杯浓酽的普洱茶。所以,新手入门,喝下关,没毛病。进阶一些,喝定制,叶尚、Xy、肥太、吴老板等等吧,数不胜数,风格也具有明显差别。新茶一上市,大家蜂拥而至,吧里也热闹非凡,一起聊着品饮口感,其实挺好,对自己口感的,存上两条,或者买上几片,美滋滋,这是买茶的乐趣,也是消费带来的愉悦。但是!买回去这些,能够有多少你坚持喝下去的?卖个关子,一会接着聊…… 其次是差异化问题。刚刚聊到分类,除了茶厂本身数字系列以外,各定制商推出的茶品也琳琅满目,有的主打烟香,有的主打陈料,有的主打山头等,于是出现了不同的价格区间:几元到十几元的,再到几十元的,百十来块的,三五百块的,贵一些的萝卜。反而贵一些的都是在最近这两年才出现,比如班长沱一类。经常喝下关的茶友不难发现,绝大部分茶品,还是集中在300以内。就是这个价格区间内,即使茶品的差异再过分,他也只是这个价格能给你带来的口感,并不会有多大提升。 再次就是饮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个包袱不是聊到了吗,为啥绝大多数茶友对现有买多了的下关不喜欢了,不感冒了,其实问题就出在了上一条原因,以及对饮茶是一个运动的过程的认识。我们每天纠结在各种白菜之间,各种年份沱之间,敢问各位,你们天天喝吴老板的白菜,胃肠不难受吗。喝着市面上未知仓储的年份甲,见天喝,喝的动吗。这里肯定不能妄断绝对性,但是猜测,肯定有大部分茶友跟我想法一样,是真的乏味!所以,下关茶,少存,除非碰到自己爱不释手的,自愿埋单。 这几年大家都在骂大益,金融属性的加持让他脱离广大茶友,甚至7542基础产品也起飞,这点确实挺恶心。但是有个问题,就是真香定律,自己意会。资本疯狂起来,能够把光阴砖那么难喝的茶都炒起来,也是让人无语了。但话说回来,现在的市场逐渐回落,我们在这个过程是可以找一些好茶自己存放起来喝的,毕竟价格翻倍的提升,带来的品质虽然不会同比提升,但这个茶味却无法复制。所以,与其买一堆低端口粮,不如搞几片好大益来的实在。除了整天泡茶缸子的以外,日常消耗,其实并不是多大负担,各位28都承担得起。 大半夜的,我也稀里糊涂,只言片语肯定不严谨不全面。最后,祝各位28发大财、买好茶、派豪茶、给大家。 有没有湖北酒仙,告诉我这是啥酒,能喝吗
李鬼和李逵差多远?下关白菜生沱 南北茶馆,文化融合。大家好,我是骑士,欢迎阅读第十四期南北茶馆,今天的主题是下关2018小白菜沱茶——动态测评菜沱转化。 时间无形无象,只能通过媒介感知,而普洱的魅力正在于对时间的直观表达。 2018年的建海小白菜沱不同于四星砖以及9号饼一类重烟苦路数,与之相比显得较为小清新,蜜香浓郁、甘甜有加,回甘生津迅猛又告知着品饮者他的血脉,是我比较欣赏的一款建海茶。 作为尝试,从刚出厂的18年起,三年来一直追踪着它的转化路线,也用来检验自己研究的一套存茶方式。 开汤过程 茶叶:下关2018小白菜沱茶 容器:大益150cc白瓷盖碗 投茶量:8克 00023456冲泡法 干茶:蜜烟香浓郁,润洗两道,叶底蜜香足。 茶汤嗅有明显蜜香,烟味不明显。入口汤感尚可,有一定柔和度,汤含蜜香,滋味较为单一,涩感不强,苦感微弱,回甘迅猛,饮后喉韵强烈。 饮后大约一分钟左右,口腔回甜出现,甜度很高,体验相当不错。 后续几道喝下来,基本感受都不错,汤比较柔滑,有一定厚度,苦涩也适中,主要是蜜香足,喉韵和回甜强,生津也不错。 耐泡度上,这个茶的表现就有点一般了,第六泡就有些水水的。 最后总结 又经过一年的转化,菜沱的刺激性呈现大幅度下降,蜜香反而更加浓郁且入水性非常好,直接体现在汤感的柔滑度有了很大提升。在滋味方面,依旧是蜜香为主,奇怪的是竟然找不到烟味了。 然而这款茶最大的亮点除了浓郁的蜜香外,应该是它强烈的回甜和深深的喉韵,饮后的甜度依旧能够持续很久,伴随深邃的喉韵,绝对能够给这款茶加分!该茶未来可期,我这里也会持续跟踪转化情况。 老湿说几句 作为大益03,04年白菜沱都喝的人之一,这款下关白菜沱可以说是众多后续仿品之一。虽然大益白菜沱在新茶阶段我并没有喝过,但下关的白菜沱和大益还是有不少差别的。最明显的是在浓强度上面,大益的白菜沱即便已经存放了十多个年头了,但纯干仓的依然喝起来鲜爽浓烈,烟香带点而碳火气息。当然两者间共同点也是有的,一个是蜜香和尾水蜜甜,还一个就是整体方向都是浓强刺激型的茶。 就目前来看,市面上没有真正完美复刻大益白菜的产品,或许今大福的部分高端产品有望接班吧,但这个还是需要时间的论证。
李鬼和李逵差多远?下关白菜生沱 南北茶馆,文化融合。大家好,我是骑士,欢迎阅读第十四期南北茶馆,今天的主题是下关2018小白菜沱茶——动态测评菜沱转化。 时间无形无象,只能通过媒介感知,而普洱的魅力正在于对时间的直观表达。 2018年的建海小白菜沱不同于四星砖以及9号饼一类重烟苦路数,与之相比显得较为小清新,蜜香浓郁、甘甜有加,回甘生津迅猛又告知着品饮者他的血脉,是我比较欣赏的一款建海茶。 作为尝试,从刚出厂的18年起,三年来一直追踪着它的转化路线,也用来检验自己研究的一套存茶方式。 开汤过程 茶叶:下关2018小白菜沱茶 容器:大益150cc白瓷盖碗 投茶量:8克 00023456冲泡法 干茶:蜜烟香浓郁,润洗两道,叶底蜜香足。 茶汤嗅有明显蜜香,烟味不明显。入口汤感尚可,有一定柔和度,汤含蜜香,滋味较为单一,涩感不强,苦感微弱,回甘迅猛,饮后喉韵强烈。 饮后大约一分钟左右,口腔回甜出现,甜度很高,体验相当不错。 后续几道喝下来,基本感受都不错,汤比较柔滑,有一定厚度,苦涩也适中,主要是蜜香足,喉韵和回甜强,生津也不错。 耐泡度上,这个茶的表现就有点一般了,第六泡就有些水水的。 最后总结 又经过一年的转化,菜沱的刺激性呈现大幅度下降,蜜香反而更加浓郁且入水性非常好,直接体现在汤感的柔滑度有了很大提升。在滋味方面,依旧是蜜香为主,奇怪的是竟然找不到烟味了。 然而这款茶最大的亮点除了浓郁的蜜香外,应该是它强烈的回甜和深深的喉韵,饮后的甜度依旧能够持续很久,伴随深邃的喉韵,绝对能够给这款茶加分!该茶未来可期,我这里也会持续跟踪转化情况。 老湿说几句 作为大益03,04年白菜沱都喝的人之一,这款下关白菜沱可以说是众多后续仿品之一。虽然大益白菜沱在新茶阶段我并没有喝过,但下关的白菜沱和大益还是有不少差别的。最明显的是在浓强度上面,大益的白菜沱即便已经存放了十多个年头了,但纯干仓的依然喝起来鲜爽浓烈,烟香带点而碳火气息。当然两者间共同点也是有的,一个是蜜香和尾水蜜甜,还一个就是整体方向都是浓强刺激型的茶。 就目前来看,市面上没有真正完美复刻大益白菜的产品,或许今大福的部分高端产品有望接班吧,但这个还是需要时间的论证。
南北茶馆,文化融合。大家好,我是骑士,欢迎阅读第十二期南北茶馆,今天的主题是番顺2021老黑条——试试番顺经典橡筋茶特色。 前几天买了盒番顺的乔木沱做摆件,商家送了这个今年新款老黑条。正好老白在群里谈及到这款茶,于是在当天我便试了下茶样,整体感受还不错! 作为福今系品牌中的一员,番顺在整体定位低于福今,更偏向于大众消费的一个品牌,之前在研究东卓茶前试过一批番顺茶,奈何找不到惊艳点,于是乎放弃。这款老黑条(其实就是橡筋茶)算是番顺百龄系列主打的一款产品之一,选料勐宋,品质上乘。 开汤过程 茶叶:番顺2021老黑条 容器:大益文山盖碗 投茶量:7克 00023456冲泡法 干茶:肥壮紧结,压制松散,色泽乌黑,干茶香气带有强烈蜜香,洗茶后的叶底富有很浓郁的花果香。 一泡茶汤金黄明亮,入口香甜,微苦无涩,汤感柔和度高,有一定稠度,甜度高。 二泡、三泡苦感提升明显,花蜜香入水、且足,滋味层次较为丰富,汤感表现线性,有一定喉韵出现,饮后口腔内香气持久弥漫。 四泡、五泡表现一致。 第六泡滋味有一定下滑。第七泡临时改为闷泡15秒,汤感回升。 叶底如同干茶条索一般,是真的很漂亮,肥肥大大的叶片感官体验很不错。 心得总结 简单说一下吧,这个茶属于非常标准的蜜香茶,选料考究,甜度也足,符合勐宋产区优质茶的特征,整体风格偏向于纯料。有一定苦度,但能化开,一贯福今系茶的涩度低处理风格,耐泡度也不错,喉韵表现也比较中规中矩,是一款不错的茶。至于工艺和后期预期,这就仁者见仁了,不评价。
橡筋茶的复刻到底行不行?开汤番顺橡筋茶有感 南北茶馆,文化融合。大家好,我是骑士,欢迎阅读第十二期南北茶馆,今天的主题是番顺2021老黑条——试试番顺经典橡筋茶特色。 前几天买了盒番顺的乔木沱做摆件,商家送了这个今年新款老黑条。正好老白在群里谈及到这款茶,于是在当天我便试了下茶样,整体感受还不错! 作为福今系品牌中的一员,番顺在整体定位低于福今,更偏向于大众消费的一个品牌,之前在研究东卓茶前试过一批番顺茶,奈何找不到惊艳点,于是乎放弃。这款老黑条(其实就是橡筋茶)算是番顺百龄系列主打的一款产品之一,选料勐宋,品质上乘。 开汤过程 茶叶:番顺2021老黑条 容器:大益文山盖碗 投茶量:7克 00023456冲泡法 干茶:肥壮紧结,压制松散,色泽乌黑,干茶香气带有强烈蜜香,洗茶后的叶底富有很浓郁的花果香。 一泡茶汤金黄明亮,入口香甜,微苦无涩,汤感柔和度高,有一定稠度,甜度高。 二泡、三泡苦感提升明显,花蜜香入水、且足,滋味层次较为丰富,汤感表现线性,有一定喉韵出现,饮后口腔内香气持久弥漫。 四泡、五泡表现一致。 第六泡滋味有一定下滑。第七泡临时改为闷泡15秒,汤感回升。 叶底如同干茶条索一般,是真的很漂亮,肥肥大大的叶片感官体验很不错。 心得总结 简单说一下吧,这个茶属于非常标准的蜜香茶,选料考究,甜度也足,符合勐宋产区优质茶的特征,整体风格偏向于纯料。有一定苦度,但能化开,一贯福今系茶的涩度低处理风格,耐泡度也不错,喉韵表现也比较中规中矩,是一款不错的茶。至于工艺和后期预期,这就仁者见仁了,不评价。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