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oneken
江南oneken
喜欢茶!
关注数: 1,049
粉丝数: 1,345
发帖数: 78,843
关注贴吧数: 60
下雨天 喝茶最舒服! 下雨天喝一泡十二年的老蛮砖,也是极好的!
茶做的透就好 普洱杀青要杀透,白茶走水要走透!这一点做好了不会差!要把这一点做透也是需要充足的实践经验的!
要备点茶样袋了! 今天准备打包点交流茶样的,发现茶样袋子木有了!看着大神的茶样袋蛮不错的,干净卫生,密封,又显档次先搞点试试。 喝个口粮~2012老寿眉散!
最佳转化事期 本仓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最佳的转化时期从每年的四月底开始六月中旬 气温在25度左右 湿度在50%左右,偶尔到达60%。下一个最佳转化时机就是从每年九月中旬到十二月底,气温在25度左右,湿度在40-50% 从每年一月到四月为休眠期。从每年六月下旬到九月初为人工全干预期,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 年复一年,茶并不是越干越好(常年湿度在40%以下)也不是越湿越好! 还是那句话,存茶先建仓,仓不好,再好 再贵的茶也是存不好!
狂野的福鼎白茶~ 本来下午喝泡普洱的,看到咱们大神喝了泡够粗犷豪放的白茶,被他勾着想喝一泡试试转化了!
空下来,喝茶咯! 嗯……甜度不错(牡丹王以上的等级要有好的甜度,山场和工艺还是得过硬)带冰糖甘韵,留存也不错。香气以花香为主,毫香尾韵淡雅。蛮不错的一款茶!
愉快的五一假期 约个三五好友,吃喝玩乐!
五一劳动节 祝大家假期愉快,喝好茶
2012年老曼鹅 这茶越喝越甜,太甜了!苦甜交替,留存不错,生津长久。以前是山东仓,9年的转化,一些些陈香,茶香比较足!除了汤稍微薄一些(可能是秋茶的缘故)涩有段时间的留存,这茶很不错的中期口粮!
不愧为易武中的“老班章” 回甘和生津快而持久,刮风寨的茶,虽不像其他易武那样甜的直接,甘韵没得说。也不像其他易武香气那么高扬,但茶香实实在在能在汤中清晰的体会到!而且留存好。唇齿留香,茶汤饱满而不失细腻,生津也是连绵不绝!
2019年天门山古树喝起来!喝来喝去还是古六好喝……
雨天适合喝茶! 听着雨声鸟鸣,喝杯热茶,悠哉……
再论白茶的仓储! 昨天看了大神的关于白茶仓储重要性的帖子感触蛮深。今天来讲讲家庭存放白茶的几种方法! 第一我们首先要了解白茶新茶出厂时,干茶的含水率的要求是多少?这就涉及到你买的白茶新茶的渠道有没有确保这个含水率的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当年的白茶新茶出厂到客户手里时的含水率必须≤5%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个含水率将影响你所购买的白茶未来转化好坏的基础标准,如果你所买的白茶不能确定含水率≤5%那么我劝你谨慎购买了!现在白茶出厂一般都是三层密封,第一层铝箔袋或牛皮纸袋,第二层塑料袋,第三层是瓦伦箱。 我一直说买茶先建“仓”,什么是“仓”就是你得先预判你一下自己所处城市区域的年平均温湿度的情况和家里将要存放白茶的位置的温湿度情况。白茶存放的标准是年平均温度在35度以下,年平均湿度在50%以下。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温湿度上限的要求!那如果自己所在城市区域和自己家里存茶房间达到不了这一标准的话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人工干预来实现最佳理想化的“仓”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下!(主要是针对南方茶友) 第一种:家里有多余的房间如书房,杂物间等闲置房间,不经常出入的,可以用来作为存茶的“仓” 首先离墙离地20公分,可以准备一个抽湿机(有点噪音,最好能离卧室远点的房间,不然会影响生活起居)➕一套小米的智能远程控制系统,这样的组合是最完美的了,就是前期投资大了些。一个抽湿机大概是1000左右,一套小米远程控制(一个网关,一两个温湿度传感器,一个智能插座)大概在300左右!还有一点要提醒当抽湿机工作的时候,室内温度会上升两三度。一天用电在3度左右 第二种:拿到白茶新茶时,检查出厂标准是不是三层标准密封后,再在最外面的瓦伦箱套一个大尺寸的塑胶袋并放入一定量的食用级干燥剂,扎紧袋口,在大塑料袋的外面周围可以放些竹炭干燥包(竹炭干燥包可以重复使用,用了一段时间,趁天气好的时候放太阳底下晒晒干,继续使用)等天气好的时候,湿度低于50%,打开大塑料袋通风,什么时候湿度回升超过50%前再扎紧,食用级干燥剂定时更换!成本一个大塑料袋大概是20左右,一包食品级干燥剂大概是30左右,竹炭包大概是50左右100克装十包。 第三种:再瓦伦箱干燥的情况下用保鲜膜封一下,全面覆盖。等天气好的时候,撕掉通风,等下一次湿度上升前继续用保鲜膜覆盖密封!一卷保鲜膜大概成本在(45厘米×300米)40左右,另外在用保鲜膜密封好的箱子周围可以放些竹炭包。 第四种:可以把三层密封的箱子放入密封性良好的且无味的木箱,木柜里。天气好的时候同样开柜门通风。 第五种:用放摄影器材的干燥箱或带密封条的无味的塑料箱,这种箱子放饼茶我觉得蛮好用的,同时箱子里面可以放些食品级干燥剂。箱子的成本大概在(30升大号,能放20饼左右的300克饼茶)120左右,带干燥盒和湿度表的。 第六种:存放红酒,雪茄的插电型干燥柜,这种存法,也有茶友使用!存放饼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成本在400-3000 放在家里也是比较好看!一个月用电10度左右。 以上为几种存放白茶不错的方法!当你想存白茶前,先想好用哪种方法,想喝到自己存的口感又好的老白茶,仓储是相当重要的!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也简单说下!我们白茶新茶出厂标准在5%以下的情况下,三层密封,湿气是不会很快侵入茶叶内部的,个人经验大概连续湿度超过60%两三个月就必须让室内或者放茶箱的外面空间的湿度降低到50%以下起码一个礼拜或者更长。最好不要这样的情况出现。不要频繁开箱拿出茶叶,如果要喝可以一次性多拿点出来,转去密封袋里。 以上就是这么多年自己存白茶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一定要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湿度控制在50%的方法。存白茶的周围可以多放两个温湿度计,便于观察! 存茶是一件枯燥漫长而且很容易出错致使存不出令自己满意的老茶的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当你想喝到自己存的好老白茶的想法时,先建“仓”后买茶!
中期口粮~2009蛮砖 十二年的茶了,虽然不是古树(大小树混采)采摘的也比较粗糙当时的价格低的吃惊 这茶在版纳待了两三年,昆明待了四年左右,剩下的的时间就一直在自己仓里。经过这些年的观察,自己的仓还是令自己很满意的!转化十二年,陈香不重,花蜜香为主,汤饱满度非常好,茶汤入口没有浓重的陈香刺激口腔,一缕缕蜜香涣散,倒是合我心意!甜度直接,有点蜜甜,带甘蔗韵!苦涩度很弱,回甘在线,生津稍有欠缺! 总体表现已经达到了我预期中期口粮茶的要求!继续存着转化,看看再过五年会是什么样的口感!
对今年普洱行情的分析 这段时间留意了一下普洱的大厂的行情,看着挺吓人的,明明每年那么多库存消耗不了,越积越多,还是拼命的涨价,懂的人看着也是挺可笑的! 这看似好像不是一个品牌的博弈,而是整个市场再扭曲,茶好不好喝不重要,只有光环加持就是王牌,就要高价! 有人说是不是快崩盘了?我看还没到时候,一个行业可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情况下(有些话就不能说的太透彻)不是说涨价就意味着要崩盘,这个思路还是比较幼稚 你要是买茶是为了升值的话,你就得扛得住大品牌的溢价,涨价。(不是为了升值,未来的某天在朋友和兄弟面前显摆我这茶现在值多少个W了,或者未来为了转手狂赚一票的话,谁去买啊) 今年根据几个认识的几个茶农哪的行情,天天说茶青少,茶青要涨价了,但是确实也没有涨,有的反而降了些!希望茶农兄弟不忘初心,坚守品质,真价能得到实货!普洱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靠你们的品质,价格做出来的! 以上只代表个人的观点!
朋友家喝茶!试试茶,聊天,舒服……
这段时间有几个茶友问为啥“大厂“的新茶要三五个月才销售?“大厂”当年的新茶为啥要放三五个月才会销售或者压饼?为啥“小厂”或者“私人作坊”当年新茶制作过程只要3至15天左右! 我的观点是:都说新做出来新茶不能喝,“大厂”所谓的养茶三五月,是为了让新茶到手后不那么难喝,试问无论普洱,白茶只要有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工艺,一般从原料到加工成散茶(毛茶)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后,完全适合品饮的要求!“大厂”春茶季,原料都是几十吨,甚至几百吨,哪有条件人工杀青,日晒萎凋,等传统工艺来制作呢?!
自存四年香椿林! 还剩3泡,喝完就木有咯!
喝个自存五年的蛮砖散! 蜜香迷人入水,汤醇厚,回甘舒服!
白茶现阶段怎么挑? 趁着白茶还没到达天花板的时候怎么选以后才会有品饮的价值高! 挑嫩的存,挑等级高的存,挑高海拔的存,挑生态好的存,挑荒的存,挑树龄大的存,挑工艺好的存,挑野的存!
继续 “针”好喝
每天都想喝银针了各种花香,毫香,冰糖甜韵,细腻的汤,绵长的后韵! 总之,好喝……还好囤的早,余粮足
喝茶咯! 两天功夫,又是试了一大堆茶
多喝多试多比较,还是那句话,喝的多了记忆点就多了
下午茶,搞起来! 猜猜这是啥等级!
感谢吧里的大佬 又有好茶喝咯
易武~香椿林 四年茶还是比较合我心意的!
倚邦的天花板~大黑树林 香喷喷,喷喷香!汤香水柔,回甘生津连绵不绝!
喝茶~白牡丹 喝个牡丹!贡寿眉滋味足,甜香直接了当显粗犷 牡丹以上韵味好,幽幽绵长显细腻。各有所好,茶无完茶,看自己喜欢咯……
2012年寿眉搭配2015年东甲大红皮!
一上午忙完事情,随便吃点,喝茶咯!
一饼裸放在茶仓的茶饼,四年的转化也是飞快的!阳台上一片春意盎然!一缸小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生动。大家可能不相信,这缸水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换过水,缸内的小生态却维持的特别好,神奇……
拆个老蛮砖喝喝! 一晃眼这2009年的茶也已经12年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干干净净的仓,看着就舒服……拆些醒醒,先喝一泡!
2012年革登来一泡,还是熟悉的老味道!
朋友自己去武夷山找的茶,今天带来喝,喝茶聊天蛮惬意……
忙里偷闲喝个茶 来泡荒野牡丹王,汤润润的 水细细的 虽然没有贡寿眉那种直接的甜感,但是冰糖甜韵十足 尾韵蜜韵留存好,毫香浓郁 落水好 带有点花香!几泡下肚,舒服……
想当年克价3毛的寿眉,如今喝着也是美滋滋的! 而且爱喝的人还不少
其实还没到达盲品知村寨的境界,可能永远到达不了这种境界只能根据猜只是猜个大方向!不过也是蛮有意思的!试品也是提高对茶认知的一个蛮好的实践,香气,汤感,苦涩度,韵味等等找些记忆点! 一句话多喝多明白!
2016年白露寿眉 又甜又香,我的好口粮。便宜好喝耐泡度也不错! 今天比较忙,随便喝一泡吧!
朋友今天喝茶的时候说捡了个漏说买到了一款今年的荒野白毫银针只要900块,我问他是哪的荒野白毫银针啊?他说福鼎的啊!我说卖家跟你是好朋友吧?他说不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我对他说今年头春头采银针(园茶地)茶青170-190一斤,平均4.5茶青做一斤干茶,如果风选估计要5斤茶青出一斤银针!取个中间值180×4.5=810元就是原始成本,中间还得加上从萎凋到成茶的损耗和人工成本,不多加就价格70吧!那一斤白毫银针的成本就是880元 所以我让他自己去想吧 一分价钱一分货,现在这样的信息社会,基本无漏可捡!价格和商品品质对称也就满足了!
天气不错,继续复晒陈皮,这批去年的新皮是相当珍贵的,由两位亲爱的本地茶友亲自帮忙摘果,开皮,然后拿回自己家里晒干后发回我这的,满满的友谊滋味,超过了本身的价值! 新会陈皮随着当地的建设需求,退林还耕,几个热门一线产区的果地越来越少,加之炒作,以后会更珍贵了!
复晒新会柑皮! 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太阳了!经过三个月的冬藏,该让一两年的新柑皮晒晒太阳了! 再来一泡三年的群体种小菜贡眉,美滋滋的一天又开始啦!
烟雨蒙蒙,喝茶! 江南二月天,阴雨绵绵,溜达了一圈。 回来喝泡自存的2018年太姥山头春头采米针,不洗茶直接开喝了
以为是一泡白毫银针,打开一看原来是泡岩茶 开了就喝了吧,反正也喝不懂
嗯……这款银针好喝哟!甜度高,甜韵的直达喉部,回甘和生津度也是比较清晰,香气是毫香中带着水果糖的气息,要是汤感能在粘稠,醇厚一些就更加完美了……
两三天没喝茶了!今天下雨天空着,继续试茶! 要试到一款自己满意的茶,还是挺有难度的
好茶要喝进肚子才是自己的 以前听一位老茶友说:“现在买的好的茶可能觉得贵,但是回过头来看还是便宜”早买早好,入少入精 春天到咯,开饼好茶喝
试茶! 好久没有试茶了!且喝且珍惜
三人两泡茶! 光忙着聊天,无暇拍照了一泡2017冰岛老寨,一泡2019荒牡丹,哪个喜欢呢?
喝泡寿眉吧! 半个月一罐银针就较低咯,天天喝银针太奢侈了,喝泡寿眉吧!
喝针会上瘾! 有人星期天又来蹭喝银针了!
2021年3月6日派茶中奖名单 奖品星期一邮寄发出,恭喜大家!
2021年3月6日派茶贴 开始!
心情不好,喝泡好茶! 来泡福鼎荒山树林茶,茶籽散落在树林里的,自生自长的茶树。一年就两三斤的量!
今天刚好上午无事,给兄弟们打包好奖品,就偷闲喝泡茶吧!二选一吧!
又是一个下雨天,三人对饮品牡丹!
恭喜五位吧友,请私信我一下联系方式!
白茶专场,一老一新,各有千秋,各有滋味。老的醇厚,新的甜爽。 朋友总结一句话,都是好喝的茶
春茶季又来了! 一年一度的春茶季又来了,个人觉得还是那句话,多试多比较少冲动购买,找适合的茶包括口感,价格!价格和口感的提升并不成正比,可能口感提升一阶,价格翻倍,甚至数倍,个人觉得没啥必要,毕竟咱们都是小老百姓,除了喝茶,还得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花钱! 捂住自己的口袋,挑最适合自己的茶!切莫追高嫌低!
易武鼎峰~白茶园古树选株 嗯,确实是一款能称得上易武顶级的茶了,无论从汤感,层次感还是从滋味上来讲,不可多得。 汤感上 香落水,水含香,汤中果香,奶油香特别迷人但距离唇齿留香还差一点点,但在口感的回味度着实不错。汤质丝滑,基本是滑进喉部,米汤感强,非常绵柔。 滋味上,甜的非常直接,甜的不是那么强烈,但恰到好处,绵绵的,一口下去,甜到喉,跟着甘韵衔接回味,口腔里甘停留时间长,跟香气呼应,非常舒服。 层次感上,苦涩低,涩显于苦,涩在口腔上颚有停留,涩不是那种干涩,不会使口腔紧绷,是润润的涩,标准的易武弱涩底,化的还可以。生津虽然不强烈,但也能连绵不绝! 白茶园还是属于易武中柔和型的,不像弯弓有强劲的冲击力,也不像刮风寨的霸气!不过反正是款易武的顶级茶了!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