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uh68
wuyuh68
关注数: 7
粉丝数: 85
发帖数: 1,354
关注贴吧数: 16
使用下来,感觉手上最实用的反而是9Bartisa 21年以前一直用法压壶,21年买了C40以后开始折腾手冲,A秤B壶C磨,后两个都有了。滤杯买了好几个,从V60到蓝杯子等,便宜的100左右,贵的三百多。 手冲看似简单,其实难度最高,而且一堆东西从开始磨粉到喝完收拾,差不多要半个小时。后来也就倦于折腾,越来越不经常喝了。 今年买了个摩卡壶,比乐蒂双阀的。喝了几个月,总是过萃,而且做奶咖感觉有些“水”,做美式还凑合。 9月初买了9B,出品异常稳定,而且相比磨卡壶,清洗起来也并不更麻烦,多洗一片分水网而已。同样的豆子做出来与朋友的咖啡机相比,不但不逊色,甚至感觉更好。 顺带说一句,之所以买了9B,而不是同价位的半自动,是因为9B我可以回家把它说成是一个高级摩卡壶,只值大几百块钱。
请各位大侠推荐意式电磨 C40磨意式,手酸难忍。突然觉得手磨不香了,开始希望能有一个性价比高的电磨。 预算3K,当然咬咬牙最多可以放到5K以内,请各位大侠推荐用于意式的电磨。 谢谢了!
请教大家:C40普轴配合9barista时,刻度采用多少格? 请教大家:C40普轴配合9barista时,刻度采用多少格? 另外使用多少克粉为佳? 谢谢了!
胖子求推荐跑步鞋 预算1500以内,身高178,体重118公斤。人胖需要运动减肥,求各位大侠推荐。 谢谢了!!!
传统弓真要全都搞成原教旨主义,确实会成为很麻烦的事 玩传统弓也三年多了,发现真要搞得太传统,太原教旨主义,确实很麻烦。 先说弓吧,角弓我虽然舍不得花钱买,不过周围不乏人在用,上了弦,还得绑在一个木头做的矫形器上,绑上五到六小时才能放心使用。而且这东西还会掉磅,但比竹木弓好的地方是下了弦过一阵子能基本恢复。 然后就是竹木弓,这玩意基本算是一场比赛一把弓,原因不是你重新买了把新弓,而是温度不同、湿度不同,这玩意儿的弹性也不同,另外,还是掉磅的事,一场排位赛72箭,打到后面,瞄点抬高一尺都算是正常。要想基本不掉磅,竹木弓一天只打30来箭是比较保险的。说到接感,习惯层压弓的人会觉得竹木弓的拉感很不适应,前半段太软,后半段的后墙感觉太明显。 箭有竹箭和木箭,竹箭飞行姿态我个人觉得比木箭好,但竹箭存放的时候最好用个架子,竖着吊着箭尾,就跟冬天做香肠似的。有内行人告诉我,买竹木箭要找张三和李四,比直接找做箭的王五要好,亲身经历证明也确实如此,找了以后一组12支能轻松挑出8-9支好的,直接找王五可能只能勉强挑出5-6支好的。区别就是你买到的是挑出来的还是别人挑剩的,这里面的水,个人觉得还是深了点。 最后说说考段和某比赛: 去年射协在厦门举办的达级赛,最高只给考到三段,所以弓圈宿老们与咱们这些菜鸟大都一个段位。对拉距没限制,弓的材料不限制,好像用的都是层压弓;箭只允许竹木箭,好在考段只打10米,所以箭的一致性差也没关系;前64名参加第二天的30米比赛,奖金比AC和AP那是高多了,不如这事与我也没关系。今年本来要在江苏溧阳再搞一次达级赛,允许考到六段,不过因为疫情,前几天通知取消,延迟到明年三月。 XX禅弓,Y情前奖金最高吧,好像之前有过第一名8万的。而且Y情前只允许用竹木弓加竹木箭,采用中大拉距。某AC冠军私下跟我说,这个比赛就是:“用打不准的弓,用打不准的箭,采用打不准的姿势,最后打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比如刘龙有一次就输给一位蒙古大妈,亚军比冠军的八万元整整少了七万大洋。去年改线上比赛,似乎对弓没要求了,层压也能打,只是竹木箭和中大拉距还是保留的。 题外话:从和弓看传统弓原教旨主义的麻烦,以外喻内 身边有人打和弓,我偶尔也玩玩,所以自认为还是稍微有点了解的。 先说弓弦,传统的弓弦是用麻之类的材料做的,延展性比较明显,新弦装上弓,在几分钟内,以肉眼明显可见的速度,弦变长了,然后你再想办法调整吧,反正打不了几十箭你继续调,因为它又变长了。而且寿命很短,一根传统材料和工艺做的弦,经常是打上200箭就完蛋了。 中仕褂可以理解成咱们传统弓上的护弦绳吧,是把麻用刀刮成长絮状一样,再缠在弦上,现在一般是涂白乳胶(这个胶不传统),麻絮又不耐用,所以这活得经常干。 竹木弓,也是个麻烦事,经常要矫形,至少半小时左右,与咱中国的角弓方式差不多,也是绑在一个木制的模子上面。而且由于本地今年干旱,竹木弓开裂的事也不奇怪。前面说的中华竹木弓的缺点或毛病,和弓也一样没少,所以玩竹木和弓,一天只打个二、三十箭比较好。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做的和弓,弦也有现代材料做的,箭也有了碳箭和铝箭,相比传统的东西,价钱便宜很多、一致性高、使用方便、无需保养,对于学生和年轻上班族来说,上了弦就能用,下了弦不需要保养,省事省时省力省心,这是最好的选择。要不是有这些新发明,只怕小鬼子的弓道就要后继无人了,时代变了,谁有闲功夫、闲心思折腾呀。 不过,高段位者通常是不好意思用现代材料的弓和箭,所以在一些比赛里能见到六段的成绩与年轻的三段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请问,日本产的碳纤维弓里,最好的是哪几款? 现在手上有一把12公斤的葵。眼看着汇率一天天……,心想还是买一把毕业弓吧,哪怕不用,也先存着。 竹木弓太难伺候,不考虑,所以只能在碳纤维的里面选了,请问碳纤的弓,最好的是哪几款呀,各有什么优缺点。 先谢谢各位大侠了!
关于视力 本人视力只能算一般,也就是不近视,上高中时两眼2.0,现在么,有时是1.2,有时勉强1.5,大多数时候测是1.2。 平时我在箭馆射箭,号称20米,其实仔细量过,只有18.5米,靶子是40全环靶。看箭的落点不费事,40靶每一环的交界线都看得见,很多时候我能站在射位上看到是压线的某环值。 30米么,就要明显差一些,除非进黄,否则看箭头的落点吃力,但看箭尾还是能大致判断环值。 身边有个弓友,视力不怎么样,戴着眼镜也到不了1.0的。奇怪的是成绩一向不错,练习能600多,打过几次AC成绩也在550-580。他说他根本看不清箭落哪儿了,反正能看出靶心是黄的,往那儿打就是了。我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这意味着他六支箭射完以前,不可能进行调整。
新手适合买哪种弓?葵还是粹? 本人完全没接触过和弓,之前玩过两年传统弓小拉距打法。 最近想接触一下和弓,在山内系的葵和粹之间拿不定主意。 希望有大师给予建议,谢谢了!
学棋四个月,发贴记录一下。 似乎进步并不大,没办法,既无童子功,又无天赋,当是娱乐吧。十分钟的棋,最高962分,今天942谜题今天才突破2200分,正确率只有52%
冠军赛官方用棋到手,从此不再关心棋子,安心学棋! 作为一个国际象棋爱好者总要有什么地方比别人好,肯定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花点时间和精力把棋下好,就像大多数同好想的一样。不过这条路比较难走,普通人如果没有点童子功,很难走太远,而且受天赋影响比较大;另一条路相对容易些,花点小钱将棋买好,打谱或把玩的时候可以用与冠军同款来自我安慰一下。 当然真正地与冠军同款也不容易,毕竟某宝上卖的所谓同款,既不是同一家厂产的,大小和形制多少也有些区别。 FIDE正规比赛的棋子,最常见的是DGTTimeless,也常被称为“锦标赛棋子”,这款前阵子已通过ebay买过一套非电子版的;然后就是所谓的“冠军赛官方用棋”了,由Pentagram的Daniel Weil于2012年为国际棋联设计,Pentagram是一家着名的设计巨头,负责一些最具标志性的现代设计,但他们最有影响力的贡献是这套棋子。Daniel Weil招募了卡尔森、克拉姆尼克和其他国际象棋明星参与了这个项目,并测试了众多版本,以确定用两根手指和握住拿起棋子是否舒适。经过很多次修改,该套棋子于2013年在伦敦的候选人锦标赛上首次使用。卡尔森赢得了比赛,并且在他的任何冠军赛中没有使用过别的棋子。上面三张图是借用某宝网上的。 DGT拿到赛场上的固然正宗,但都是配电子棋盘用的,价格高昂,760欧元,非电子棋子目录里没有这一款。DGT的棋子据我所知,其实也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在印度找做木制棋子的厂家代工。那么就顺着这个线索找吧,某宝上那些同款,也是印度造的,但我想要的是最“正宗”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为什么国际象棋冠军赛的官方用棋会那么贵》,得知这种棋子加配重的500美元,给正式比赛提供的加电子感应件的则高达700美元。 贵的原因一大半是因为马这种棋子,它是所有棋子中做工最细致的,接受过培训且可制作冠军赛专用棋子马的工匠不到十人,做一枚马需要两个小时,所以这套棋子全年的总产量只有250套,而且四只马就要占到总成本的一半。棋子最后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匠个人的手艺,高品质的“马”需要完全对称,所以光是雕刻马脖子就要耗费不少时间,同样重要的是一套棋子里的四个马都得看起来完全一致,这是棋子档次的重要标准。四只马之间的差异越大,则棋子越不值钱。(当然也有朋友认为给国际棋联的认证费也少不了是一大笔成本,这得摊平到每套棋子里) 其次贵的原因还在于提高手感所改变的棋子形状,比如王,它的形状就非常特殊,冠军赛棋子的王,这家厂每天只能制作25-30枚,而锦标赛棋子的王每天能制作200-250枚。即使其它形状简单的棋子,比如车,制作的时长也要比常规的多七倍。通过各种线索,老夫在五一前终于找到了制作“冠军赛官方用棋”的生产厂家,发了电子邮件联系,可惜无货,而且他们今年到现在也没有生产过这个型号,何时再生产也不肯明确答复。也许是应了“命中有时终须有”这句老话,五月下旬偶尔发现一家位于米国的电商有货,2021年生产的,就咬牙买下了,至于代价么,因为对方使用的Fedex快递主动报税,税后最终的付出超过了540美元。这盒子的长度超过了一般运动鞋的盒子,高度则略不如。盒子侧面写着:2021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限量版老夫所爱的姑娘正在拆开棋子老习惯,首先看马三月份刚学下棋的时候,对于这种多少有点抽象风格的马,真的欣赏不来,那时更喜欢标准斯汤顿的马,现在么,可能是被洗脑了,越看越顺眼。四只马放一起,仔细看并不是完全一样,但一致性其实超过了之前见过的大部分棋子了。六种棋子放一块儿合影。 后面会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折腾棋子了,今天当着姑娘面也保证过了。是不是真的“心无挂碍”了?也不是,内心还是想再收一套圣路易斯俱乐部每年举办的辛克菲尔德杯所用的棋子,所不知道是哪家厂产的,目前也没找到一丝线索,所以暂时作罢,姑且声称开始安心学下棋吧。
请教,对于chess.com上积分900左右的初学,chessbase有没有用处 请教,对于chess.com上积分900左右的初学者,chessbase这类软件有没有用处? 先谢谢各位了。
请问大家图中的棋子是什么品牌的? 在B站看到的,不知道品牌,请问有没有认识的?先谢谢了!
第二付DGT的棋子到手,小波加尔精选带胡桃木盒的 先申明:棋具不是必须的,这年头基本下网棋,真要偶尔遇见,最廉价的塑料棋子,完全不影响诸位大师们的水平发挥!!!棋具更不必要买名牌的,因为便宜的一样用,而且各位大师都能用最便宜的平面棋子20回合内击败老夫!!!我先承认以上两点,端正态度。 三月底到手一付DGT Timeless棋子,今天第二付DGT的棋子到手,小波加尔精选带胡桃木盒的(Judit Polgar DeluxeWooden Chess Pieces in Box),棋子价格144.63欧元,运费却高达48.48欧元,更惨的是因为疫情在上海滞留了很长时间。至此,DGT的NON-ELECTRONIC CHESS栏目中,目前有货的两种木制都有了。 其实我很想搞一付所谓的冠军对抗赛的棋子,DGT官网上好像叫做Official Weighted FIDE Set,但是这种只有为电子棋盘的棋子,价格么,670欧元,如果再配上棋盘又是六七百欧,就是下图这种:淘宝上看见过几种仿的,包括奇思社和1chess的,但对比图片感觉仿得还是明显与DGT有差异,只好先搁置了。 回归正题,开始开箱:一张红色卡色,背面是手写的简短感谢信,洋大人的字似乎写得还不如我。另外还有一册比较厚的产品目录,内容似乎大多数是电子棋子与电子棋盘方面的。可惜小波尔加的签名是印刷上去的商标在盒子底部,没找到产地,之前的DGT timeless的盒子上有行小字:made in india号称是胡桃木盒子,没仔细看,也许只是木纹贴片的也可能。终于看到棋子了,王、后、马、车都包着减震材料,象与兵就同样祼体待遇了。白棋黑棋,应该是染木的重点看一下马吧,做工似乎也并不出彩,只能说还行。看看马的牙口。 黑马就不拍照片了,黑的想拍好更难。木盒底部的丝绒,头几分钟觉得DGT还是做得比较贴心的,接下来发现它特别容易沾灰尘。 我会用它下棋吗?may be yes,may be no!我就是想收两三付勉强还算不错的棋子,那些收藏水平的买不起。棋盘我就在淘宝买了个印度产的贴木皮的,尺寸到是符合FIDE比赛的标准。
新手下国象2月加2天,终于下出了一局精度达到90% 的棋局 从3月5日到今天,终于在chess.com上下出了一局精度超过90的棋,真是不容易!其实真不好意思说,我平时的精度也就在65-70之间,分数在800左右一直也上不去。 发个贴纪念一下。
怎么感觉国象联盟上的对手比chess.com上的更难对付? 重新开始学国象到今天正好一个月,期间将那本《国际象棋简明教程》大致阅读一遍,这可能是我完整看完的第一本棋书吧。 其间在国象联盟、chess.com各下了一些棋局,感觉好像国象上的对手更难对付,积分上过600+,但站不住。在chess.com上面到是比较稳步地冲到800+了。
搞了付DGT TIMELESS,可惜被税 搞了一付DGT TIMELESS,被税121元,外包装被消毒液浸得都快烂了。有一只黑车色差有些大,别的基本满意。
提问:尼姆佐维奇那本《我的体系》,适合刚入门的人阅读吗? 本人事隔多年,重新拾起爱好,花了两周时间读完了那本厚厚的《简明国际象棋教程》,想请教一下尼姆佐维奇的《我的体系》,适合我这种刚入门的人阅读吗? 谢谢!
看看两本教程的区别 薄的那本购于上世纪,1988年,当时小学刚毕业,一文不挣,用家长给的零花钱的。这是我之前唯一看过一半以上内容的国际象棋书,用的是八块钱一付的棋具摆棋。 厚的那本是刚收到的,说简明其实似乎要用不少时间才能读完。
想入手一套尽量正规些的日耳曼骑士,请大家指导或推荐 重拾青少年时的爱好,翻箱捣柜找出三付国际象棋,都很小,有折叠盒子当棋盘的那种旅行用的,很兼价;有20前年姨妈去美国给我带回来的儿童用的,也很小,唯一的亮点是有个拼木的棋盘;还有一付是我刚上班时托人从俄罗斯带回的一付苏维埃式样的,棋子大小应该合适,只是做工太粗,而且那么多年下来油漆剥落,再加上我实在不喜欢那种风格。 虽然再次对chess有兴趣时代已变,以后基本只下网棋,但当年有一付正规棋具的梦想却重新产生,难以放下。 懒得海淘,就在某宝看了看。对其中两种有兴,都是日耳曼骑士:上图是1chess的,说是印度黄檀和黄杨木做的,波兰产。上图这一付应该是仿dgt的timeless系列,说是印度生产的,网上宣传也说是FIDE赛事用棋,但破绽在于宣传图片上比赛现场的图片的棋具上赫然可见DGT的商标。 1chess加上棋盒的话是868,另一种奇思社的送棋盒1200左右,但已决定多花点钱,这个差价我并不很介意。 想向诸位大师请教,这两种选哪种合适? 如果另有推荐也请讲,虽然不敢说什么预算无上限之类的豪言,但棋具这种能用一生的东西也可以考虑再贵一些。 这件事上面,引用王朔的话就是:装不可耻,装得不像才可耻。 先谢谢各位老师了!
想学国际象棋,请问应该买什么书,用什么对弈平台? 小时候跟父亲学过,但只是走棋不犯规的水平,现在想系统学习国际象棋,请问各位老师、过来人指导一下应该买什么书,用什么对弈平台? 谢谢各位了!
请问网上对弃 多年不下围棋,当年是在联众下棋的,后来听说弈城流行,最近重拾兴趣,想请问一下目前人最多的是哪里? 谢谢了。
请问《天文爱好者》与《中国国家天文》选哪本? 想订一本天文杂志,当然洋文不好,所以米帝的《天空与望远镜》之类的是不考虑了。 汉语的好像只有《天文爱好者》与《中国国家天文》,想请问哪本更好? 谢谢!
请问南京有教授弓道的地方吗? 一直挺喜欢和弓的,但是一直也不知道南京哪里有组织,请各位大侠们告知。 谢谢!
新人咨询配弓 想由传统转反曲,预算一万三四的样子,请各位推荐全套配置。 先谢谢各位了!
新人请教,李起式的KSL打法,现在算不算是先进的。 本人初学,之前玩过一年多传统弓,近来对反曲有兴趣。 在此想请教一下,李起式的KSL打法,在江湖上什么地位,算不算是最先进的? 谢谢!
菜鸟乱聊这两年用过的弓 今天晚上与弓友一起吃饭,聊到用过的弓,就发贴胡言乱语几句吧。 2019年六月,有个广州的朋友,后来在健公书院玩的,将他淘汰的黄石玻片弓寄给了我,然后告诉我一个淘宝地址让我买扳指,再给了一个卖箭的姑娘的微信,然后我就开始折腾了。 1、黄石玻片,标称25磅,也不知道我的朋友之前是怎么用的,当时我也没起疑心,觉得拉得太轻松了,所以12天后决定自己买层压弓时决定30磅。但新弓到手后拉不动,才想起来叫箭馆测一下,实测已掉磅至16磅。这弓没多少印象,听说也就是200多元买的。 2、老枪鞑靼弓,30磅。因为前述原因,到手拉不动,整整用了两周时间才适应,用它也只打过10米和20米。有一回某位大师(N次冠军,N大于个位数)与人抢六,借用过它一次,从射准的角度对它评价不高,身边有弓友有同款弓,大家评价说比我那把明显好用,所以一年多以后500元出了。 3、文统沉水,30磅和27磅加单碳。挺好用的,箭速也够快。像我这种臭水平用27那把弓打30米,最近几次练习时也能打到570左右。沉水是我用过的各方面最均衡的弓,也正因为如此,实在也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今后一段时间的主力弓应该就是它了。 4、文统青鸾(带配重),32磅,等了快四个月才到手,之前订的是30磅,但最后文统先生说有28和32磅的,或者再等。我当时的教练(前省射箭队的一级运动员,参加过国家集训队,退役后改传统弓)试用了这把弓,打的是20米40靶,然后说了句:“这玩意打十环挺容易呀”。没过几天,带着这弓参加了本地的15米的小比赛,拿了个小奖。其实这弓要伺候,得定时往接插部件上抹凡士林,轴承钢做的,怕生锈;还有就是铜容易氧化,十几天的时间就氧化到影响美观的程度;撒放时声音很不喜欢,弓弦抽打弓片总是砰的一声,不像沉水那种嗖的声音。没用多久亏一千元出掉了。遗憾的是从来没用它打过30米。 5、老魏岩龙6配重版,双碳,32磅,到手只比青鸾晚几天,弓应该说做得不错,但弓弦绝对是是我见过的比较差的。拆装比青鸾方便多了,插拔就行,不用拧螺丝;其实我用它的成绩比青鸾好,感觉它的效能也不错,我这样的菜鸟第一次用它打30米就550+,很奇怪赛场上用岩龙6的成绩怎么明显不如青鸾。这弓我在去年的省赛的热身赛上用它拿过淘汰赛第二名,也用它参加过一次ACAC,但当时跟着刘振村老师学射箭三四个月,人又愚笨,正处于邯郸学步的状态,新的打法没学会,老的已生疏,所以成绩很不好。因为改打法,所以这弓目前也用不上了,订的时候还要求用激光打标机刻上自己的姓氏,也不方便出吧。 6、老魏岩龙3,27磅,双碳,这弓周围很常见,好处是不像岩龙6那样有争议,也不会有比赛被劝退的风险。弓弦么,与岩龙6同档次,似乎认识的朋友用它的有好几个是因此学着自己做弦。弓其实挺不错的,当时是作备用弓,准备万一岩龙6遭劝退时能派上用处,所以没上过场。改打法以后成了鸡肋,出给了最初送我玻片弓的朋友。 7、子辰订制版蒙元,27磅,本来要求文统先生给我发31磅,但在刘振村老师的干预下,还是27磅,后来才明白刘振村老师的干预是多么有先见之明,他真的是一位很负责的老师,如果真要练动作的话,对我这样的人来说31磅不是个好选择。这把弓的优点是稳定,容错也好,箭速比沉水要慢一些,让我不满意的是烫金的标记容易剥落,影响美观。今年三月份ACAC上海站的时候,有个女孩借这把弓打出淘汰赛第四名的成绩,因为之前说过若是得了名次就归她了,所以就实践诺言了。打算等秋天空气干燥的时候再订一把,这一次要加碳。 8、老枪宋长梢,30磅。用得比较少,不敢妄言,有什么感想以后再说吧。
关于玻片弓 我生活在一个不大不小的中等城市里,这两年认识的玩传统弓的本地弓友也上百了,就没发现几个人买过玻片弓。 2019年夏天的时候,有个广州的朋友一气买了几把弓,从阿飞到老魏的岩龙,然后就将他入门用的玻片寄给我了,这是我入坑的原因。 我带着这把玻片弓去了第一家箭馆,玻片弓一共用了12天,就入手了一把现货的文统沉水,因为就连箭馆前台小姑娘也劝我扔了那个买层压,到现在为止,我已转战了三家以上的箭馆了,认识的一百多号玩传统弓的人里,鲜有自己掏钱买过玻片弓的,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就两三个而已。 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贴吧里到处推荐新人买玻片,但现实中玻片弓到底能占市场的几成比例。 当然我还有个更大疑问,就是现实中周围人用得最多的那些弓,贴吧里很少会提到,反而是些从来没见过甚至根本没听说过的东西最常见人提起,比如著名的XX,现实中我就压根没见谁用过。 诸位当我装傻或是真傻,无所谓了。
很可能,不管对错,基本上所有射法都是古代就有的。 从弓箭发明开始,到几百年前,应该都算古代吧。 古代没有复合弓,也就没有撒放器,所以很可能只有复合弓的射法是古代没有的,别的估计都有。 2012年左右,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指打法(也叫地中海式)给不给参加传统弓比赛的风波,结果人家就是能找到古书说这个三指打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用过的。 反曲?反曲那个三指打法,不但中国古代就有,西方更是可以说自古以来如何如何了,至于动作也是从古代演变过来的,当然肯定经过提炼,所谓去蕪存真是也。 拇指射法,箭不管左搭还是右搭,也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非洲人的捏箭射法,最原始的,其它地区最早估计也是这么个打法。 小拉、中拉、大拉,更就不用说了。 甚至我们觉得一些错误的动作,比如前肩内合,说是不科学、不对……,人家玩韩弓的不是照样这么打么?再不然你看看蒙古人射箭,不敢说什么样的怪动作都有,至少也有不少吧。
有没有与文统沉水同类型的弓? 缘起: 某天在箭遇见多年前的全国女子传统弓冠军胡老师,她带了一把新弓,她自己找某工坊订制的明小梢,双碳,出箭点用的是贝母片。于是就一起试了试弓,她说小梢这类弓,出箭比较“贼”,容错低,长梢则容错好却箭速慢……。最后聊到有没有能兼顾优点的弓形,而且她与我一样也觉得长梢弓的样子有点丑,于是聊到了沉水。 沉水弓梢反翘,弓梢的长度界于小梢和长梢之间,粗看的时候以为是小梢弓的放大版,但仔细看又不同。弓梢的比例似乎更长些。 问题: 沉水似乎很独特,有没有同类型的弓? 起先我说水手的明月系列,但当时一起聊天的几个人都不同意,说明月系列,比如明月3之类的,更像是小梢的纯粹放大版,而且还没有弦垫。 最后我问:老枪入跸?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主要是弦长130,恰好在典型的小梢与沉水之间。 这个问题困扰我数月,今天又想起来,于是发贴向诸位老师请教一下。 先谢谢了!!!
大家来评评理,关于gctg007 我正常讨论,但这个gctg007对我恶语相加。大家来看看吧,认清某人。
咨询备用弓 之前曾有九把弓,最近三个月精减到两把,文统沉水和老魏岩龙6,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沉水成了主力弓。 玩了两年,在赛场上亲眼看见爆弓也好几回了,觉得以后出门还是再带一把备用弓吧。 当然我不想同时手上两把沉水,这也太无趣了吧。朋友建议水手明月,但所见所闻的爆弓次数似乎多了些;岩龙4?有人说岩龙3、5 、6都挺多见,唯独这个4鲜有人用,建议我慎重。 于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选了,想听听各位老师的建议,当然前提是比赛的备用弓,适合弥梢打法,所以排除三角弓。两个阿X之类的就算了吧,不考虑。
男占感情,兄爻持世化妻财,如何解? 自占感情,得水火未济之火山旅,作为初学者,初看觉得还行,但细看兄爻持世化妻财,不知道怎么解了,请各位老师帮我看一下此卦。谢谢🙏
搞了一个C40,求签定、求壮胆 搞了一个C40,闲鱼上的全新未拆封。 这年头不但狗穿衣服人露肉,买个磨豆机也像是在文物市场交易一样风险大。 求各位大师帮签定、帮壮胆。先谢谢了🙏 图片如下:
初学请教水粉比 想请教一下,水粉比中的注水量,是否包括开始时焖蒸的那部分水?看视频有人是注完这部分水后在电子秤归零的,也有人不归零。 初级问题,请指导,谢谢🙏
新手请教水粉比 想请教一下,水粉比中的注水量,是否包括开始时焖蒸的那部分水?看视频有人是注完这部分水后在电子秤归零的,也有人不归零。 初级问题,请指导,谢谢🙏
新手初级手冲装备已成形 之前用的是朋友送的陶瓷芯廉价手磨,配合法压壶,喝得也挺开心的。 可惜跑贴吧来逛,就不淡定了。不想在上面多花钱,决定配一套初级的手冲设备。 1、手磨: 1Zpresoo Kplus,上周下单,昨天已收到。与原来的相比真是像样多了。 2、滤杯 hario V60,已收到货。 KALITA 101咖色,今天下单,可能明天就能收到。 KONO,搞不明白应该选MDN还是MDK,甚至有没有必要也不清楚,犹豫中,可能近日下单。 Melitta 101滤杯,国产的58,进口的199,后续可能会入吧。 3、分享壶 hario 云朵壶,已收到货。这个似乎随便买,看眼缘,没什么可想的。 4、细嘴壶 这个今天发贴问了,惠家青鸟壶加温度计,或是手雷壶,目前偏向前者,预计周四前决定吧。 5、电子秤 初步决定就泰摩那个199凑合着用吧。还没下单,也是过两天决定。 请各位老师提提意见,当然已收到和已下单的就不好更改了,谢谢!
hario手雷壶和惠家青鸟壶,二选一,请给建议。 想买一把细嘴壶,hario手雷壶和惠家青鸟壶,二选一,请给建议。 先谢谢了!
买了第二把沉水过大年 说起来,我自己花钱的第一把弓就是沉水,那时候青鸾还没出来,沉水就是某家最好的弓。 前年年底入手岩龙6,一直用得挺满意的,然而我们这一带似乎对这类弓挺有歧视的…… 最近大半年跟刘振村老师学习射箭,所以对“传统”的传统弓又有了兴趣,于是在12月底又订了一把沉水,四天前终于收到货。 这次弓把是实木,不再是之前的科技木,单碳,27磅。试用下来的初步感觉就是箭速很快,比我用过的任何长梢和三角弓都快。 从外观上来说,我其实还是最喜欢这种弓梢反翘并带弦垫的弓型,仿佛是明小梢的放大版。
请问哪家打弓弦比较好? 弓有六七把,一大半是按着AP和AC等比赛前几名的同款买的,都是著名弓匠做的。但是弦,只能摇头了,大都不怎么样,也就文统的弦相对稍好点,但也没达到我的期望。 花钱在本地找人打过两根天使777弦料的弦,那手艺么,嘿嘿,不说也罢。 请教各位,有推荐制弦比较好的商家吗?
请教此卦如何判断?男方看中一个姑娘,占能不能进入恋爱阶段。摇 请教此卦如何判断? 男方看中一个姑娘,占能不能进入恋爱阶段。摇卦得雷火丰之雷天大壮,二爻动变。 我最初的感觉看法是现在到冬天没戏,立春后可以试试。但卦中官鬼两现,且变卦是六冲,似乎又不吉。 请各位大师指导一下此卦当如何解,谢谢🙏
咨询老枪弓 手上的弓大多是山东和福建产的,因为世居江南,总有种乡土情结。 之前买过一把江苏常熟老枪的鞑靼弓,箭速挺快的,老实说这个弓种不适合用来打准,特别是30米的情况下。 本人只打小架,拉距29的样子。 最近想买一把能用来比赛的老枪弓,看中宋长梢,135毫米的那个版本。 想请用老枪弓参加过比赛的朋友给予指导! 谢谢!
请帮忙解卦想找名师学习射箭,正好名师与本地某俱乐部签约一年, 请帮忙解卦 想找名师学习射箭,正好名师与本地某俱乐部签约一年,到今年10月底止。 摇了一卦,看上去似乎不太好,请各位老师帮忙看看。
拉感柔和,是不是必然导致回弹速度慢? 想请教一个问题,拉感柔和,是不是必然导致回弹速度慢? 起因是昨天在箭馆遇见一个弓友,聊起某家的碳陶工艺的弓,说优点是拉感柔和。但似乎他自己也有这个疑问,在赛场上似乎少有人用这类弓。
买子个装X粘羽器 曾买过两个贴羽器。一个是博宁,就是塑料的那个,感觉用不来,优点是可以配粘旋羽的夹子,享受了一回退货待遇;另一个是迪酷特,329元,粘直羽比较好用。不过也没用多久,后来懒得自己做箭,直接找几个大佬订制,粘羽器也就出二手给了朋友。 哪曾想朋友收了我的粘羽器,又得健公书院几个大佬当面指点,现在做出来的箭是越来越好,经常发照片向你炫耀。老夫今天头脑一热就在某宝拍了个贝曾伯格粘羽器,配两个夹子,一个直羽,另一个是左旋。 我也知道这东西其实还没迪酷特好用,它的优点在于特别耐用。 人总要有什么地方比朋友强,箭射不好就用传统文化包装一下;羽粘不好就工具好一点。
新手请教:加双碳片的层压传统弓,与不加的同型号比,有什么优劣 很多弓都可以订加碳片的版本,或单碳或双碳。 有人说加单碳或双碳拉感柔和,也有人试过以后说没感觉到什么区别。 那么本初学想请教一下,加碳到底优势在哪里呢? 先谢谢各位了!!!
请教传统弓有什么相对高端一些的? 自从去年夏天别人送我一把黄石开始玩传统弓,随后在短短半年内入了老枪鞑靼、文统沉水、文统青鸾、老魏的岩龙6和3,射箭水平没多少长进,但喜欢玩弓。 想请教两个问题: 现在传统弓有什么相对高端一些的?角弓、层压都可以说说,竹木暂时兴趣不大。 先谢谢各位老师了!
介于有底限和没底限之间,12月拿到两把弓 中旬的时候先是收到文统分体青鸾,其实是等了几个月之久。 相隔半月老魏岩龙6也做好了,双碳加配重,还刻上了自己的篆体姓氏,其实我11月订岩龙的时候已对春节前收到青鸾已不抱希望。 用青鸾应该不会被认为没底限吧?那么用另一个就难说了,所以我介于两者之间。 其实我还是更喜欢老魏和他的弓,弓本身细致而装配简便,连弓弦上的搭箭点都搞好了,拿到就直接能用,弓箱里的海绵也按弓片形状切得严丝合缝,而且一诺千金,工期如约。
为友占感情,请教解得对不对。 刚才好友让我占感情,摇铜钱得泽水困之雷泽归妹。 妻财寅木持世,动变官鬼巳火,泄气,不利。 且兄弟爻酉金动克世爻,主有竞争对手,怕是女方已有男友。但动变申金化退,似乎对方可能也会撒退。 问题是,总占是不是明确不利,当劝好友另寻目标?
为友占感情,请教解得对不对。 刚才好友让我占感情,摇铜钱得泽水困之雷泽归妹。 妻财寅木持世,动变官鬼巳火,泄气,不利。 且兄弟爻酉金动克世爻,主有竞争对手,怕是女方已有男友。但动变申金化退,似乎对方可能也会撒退。 问题是,总占是不是明确不利,当劝好友另寻目标?
文统分体配重青鸾终于到手 订弓的时候还是汗衫短裤,当时说35天,然后真的收到已是冬季。 等了那么久,当初想用它称霸只有10米和18米道的某箭馆的想法,却已因为生活的变迁与改换门庭,变得难以实现。开箱时已无预想中的激动,超过预期的等待足以让激情与梦想都变淡。送的布袋还是比较漂亮的,分体专用。本希望制弓大师发货时能把弓箱的海绵切出弓片的形状的,不过大师似乎急着去广州比赛,匆匆发货,有点潦草了。上弦后的样子,做工还是比较细致的。分体连接处严丝合缝,拉弓时也未感到松动。盛名之下,必无虚士!!!再来一张,准备过两天到箭馆去开光。先得在弦上做搭箭点,然后这个弓把缠手胶也是比从前的弓要麻烦些,缠好还得在拧螺丝的位置扎个小洞,争取明天晚上能全搞完吧。 新加入的传统弓组织高手如云,下周内部的比赛用它能混个中等就算佛祖保佑了。
请教三角弓相比长梢弓的优缺点以及直羽和左旋羽的区别 作为初学者,想请教两个问题: 一、最近似乎很流行三角弓,赛场上出现的文统青鸾、老魏岩龙3和6,都是三角弓。 这类弓型,与长梢弓在射准方面有什么优势?同时它又有什么缺点? 二、关于箭羽,直羽与左旋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是不是各自的优势与距离有关? 先谢谢各位老师了!!!
哪位老师能告知传说中的神箭“百步穿杨”的购买途径 前两天刚到手一把老枪的鞑靼,昨天又订了文统的标准版沉水,都是30磅的。 箭一直用的是之前玩玻片弓时配的十几元的便宜箭,弓升级了也想升级一下箭, 因为听说最近破记录的百步穿杨神箭,在淘宝上没搜到,想知道购买途径,请知情的老师告知。 先谢谢了!!!
请教:T490的WQHD版还是X1C7代 准备淘汰用了七年的15寸苹果Retina MBP,近期下手,这次准备在thinkpad里选。 先说一下用途:比较普通的用途,主要工作用,常用软件无非是office、photoshop、Acrobat,再有就是有时轻度使用CAD,所谓轻度就是不使用CAD制作什么,只是打开对方制作的用CAD制作的建筑图。 有时会携带出差,但又觉得X390的13.3的屏太小,长时间使用不爽,另外对重量也不是完全无要求的,否则就考虑X1E了。 候选机型: 1、T490,i7 8565u,MX250独显,8+8G内存,512SSD,更偏向于2560*1440WQHD屏。鉴于国行的1920*1080都是TN屏和价格原因,基本决定买美版或港版。 2、X1 carbon 7代,i7 8565u,UHD620板载显卡,16G内存,512SSD,鉴于新款的2K屏降格为300nits,4K又是触摸屏(不喜欢触摸屏,当然也有价格原因),倾向于选择普通的1920*1080 400nits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是准备买美版和港版。 有朋友劝我考虑一下6代X1C,毕竟7代进步不大,但实在不甘心49年加入国军。 另外i7是肯定不改的,之前的旧苹果用了7年也没觉得多卡,得出结论,i7新的时候更爽,旧了比i5还能多用一两年,性价比其实是高于i5的 请各位老师予以指导,先谢谢了!
请推荐相对容易看懂的中盘教材 作死活题太枯燥,想提高一下中盘水平,请推荐相对容易看懂的中盘教材。 先感谢各位老师了!
占送姑娘点小礼能不能送成 占送姑娘点小礼,主要是套近乎,不知道能不能送成。能不能进入恋爱以后再占。 请各位老师帮看看,谢谢了。
男占事业,如何解? 戊戌年壬戍月己亥日,占事业。刚到新工作单位,新上司挑剔难处,问能不能顺利通过试用期,并立足个一两年。 先谢谢解答的老师!
请问,帝舵最值得拥有的是哪一款? 虽然直到今天只用过22天的帝舵,但因为是自己购买的第一块瑞士机械表,所以对帝舵还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之前由于不满意1926,协调差比较明显,再加上中了点劳毒,只用了不久即出掉,换了劳的DJ41。 最近捉鬼无果,可乐圈、熊猫廸更是难以寻到,于是就与友人聊到替代品,从钛士豆聊到铜花,最后两人都达成一个共识:帝舵还是最好有一只,不过底限是自产机芯的型号。 然而关于哪只土豆最值得拥有,却未达成一致,他说铜花,我说蓝钛土豆。 因此突然想问问各位朋友,如果只能选一只自产机芯的土豆,您会选哪款?
新手请教,自占感情,望高人指点如何解 新手请教,自占感情,用神两现,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就晕了,请各位老师指导解惑,谢谢!
新手求指导,谢谢! 新手请教,自占感情,用神两现,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就晕了,请各位老师指导解惑,谢谢!
新手请教如何解 新手请教,自占感情,用神两现,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就晕了,请各位老师指导解惑,谢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