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why快乐
whywhy快乐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374
发帖数: 32,074
关注贴吧数: 95
饮酒观花难自在 请
一声大漠失群雁 请
一声大漠失群雁 请
断梦深山古寺钟 请
春醉 醺在农家篱栅外 半栏春色半栏裁 万行燕子衔泥去 孤身一叹与云哀冬雨 青巷黄桷冬又雨 蒙天荫柳晚才扶 漫卷行人如梭过 一杯半盏与邻沽愁愿 清风拂柳千千扣 明月寂竹三百愁 闻更垂泪幽幽叹 金笸线忙落针沟牧马人 驿路梨花何曾醉 烟尘古道几许回 甘为塞上驰骋客 披荆斩棘与雁归秋冬春 秋鹤唳处枝枝淡 糜鹿呦时阵阵寒 谁家牛背吹笛远 春耕陇亩又一年咏夜景 灯火阑珊人未眠 集圩璀璨夜难安 烛对空镜叹蹉跎 新郭柳绿又一年冬雪 冷夜轻薄悄入户 千影飘零寂青竹 年年有约不声到 岁岁无息染梅初小径 小径寒湿花碎红 青藤妖治露清浓 朝阳懒照花丛隙 霜冷雾蒙客匆匆冬景 冬月寒堤杨柳续 也无风雨也无虞 遥天洗净尽新色 远树脂妆皆素足九龙瀑布 小瀑溅珠入碧潭 雨舟纹水浸阑干 去年雁影随云远 今夜棹声掩深寒燕过留声 燕过留声人怅然 风流无语云愁黯 由来寂寞舟头客 夜雨飘来恨恨颜殇情 情到深时泪黯流 风烛曳烨寂苍炅 一宵孤楚凌乱衫 晓寒举目望恨穹咏情 一隅萧瑟伶风寒 两处热泪同君泣 至此云雨枉断肠 恨不相逢未嫁时送友人 惆怅庭前车马去 踯躅院外故人遥 风河云落常寂寞 费日如年又寒宵秋夜 向晚风喃人楚望 蚀窗月缕色斜栖 忍看梧桐轻著雨 秋末微凉乱淄衣游子 曲高终是无人解 弦慢常流有情声 同作天涯踯躅客 月倚梢头泪满痕农事 疏篱陋舍有花枝 简屋僻巷常燕落 躬身垄亩染青禾 慢盏秋风桑麻多梅雪 闲篱飞雪浸梅墉 寒舍生香萦玉栋 几弦瑟瑟拨还乱 一曲两曲对花红瑞雪 闲篱疏栅接飞雪 翠岭苍枝挑落瑧 千家万户听年戏 春来冬去息落声
光棍的表白【转】 如果光棍节你请我吃德芙,乐事,上好佳,好时,呀土豆,喜之郎,真果粒,栗源,木瓜片,QQ糖,棉花糖,爆米花,鸡翅,脆骨肠,烤冷面,米线,麻辣烫,肉夹馍,寿司,烤面筋,烤皮蛋,烤韭菜,烤金针菇,烤玉米,烤地瓜,烤鱿鱼,章鱼小丸子,水果蛋糕,慕斯蛋糕,奶油蛋糕,奶酪,炒简勇,炒蝎子,烤青蛙,奥利奥,怡口莲,阿尔卑斯,脆脆鲨,波利鱼趣,波利海苔,鲍鱼干,樱桃肉,榴莲酥,蓝莓蛋挞,木瓜炖鳕鱼,披萨,德克士鸡块,德克士鸡柳,德克士夏威夷菠萝堡,烧麦,苹果派,菠萝派,苹果,芒果,石榴,榴莲,木瓜,西瓜,草莓,葡萄,火龙果,橘子,山竹,蓝莓,樱桃,香蕉,菠萝,伊丽莎白瓜,木瓜,杨桃,向日葵瓜,大枣,甘蔗,椰子,羊肉串,哈密瓜,桂圆,提子,烤鱿鱼,特仑苏,金典,海参奶,老北京酸奶,优冠,牛肉干,果粒奶优,优酸乳,营养快线,O泡果奶,AD钙奶,爽歪歪,格瓦斯,冰糖柚子,冰糖雪梨,劲凉,冰红茶,冰绿茶,茉莉花茶,茉莉密茶,菊花茶,蓝莓奶茶,草莓果泡,柠檬茶,橙汁,柚子,西梅,荔枝,奇异果,烤肉,烤羊腿,大闸蟹,河蟹,小龙虾,松子,开心果,棒棒糖,奶糖。那么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灯花剪到红颜老 请
翰墨邻家香到我 请
煮酒书笺成雅趣 请
轻舟影去随斜柳 请
轻舟影去随斜柳 请
西湖雨下白娘子 我实在看不下去啦。 除去机关不说,就这个意境,就这个凄美,能对好就行。 请
西湖雨下白娘子 请
联话【转】 仅以拙见,集几副对联: “读书三年装一车废纸, 寒窗十载盼两声钟鸣” 这是本人在高三时无聊 之中的无聊日子写下的,算是祭奠青春吧,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 世态人生,闲情逸致: 听罢悲欢离合回首依然贾瞎子 撇开风花雪月伤心谁问李龟年 对野史上 的两个传奇人物,能有这么独到的评价,真是了不起! 就喜欢那种水推船 移岸不移的见解,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忘了是哪儿来的只知道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意境很美!此为几茶和茶亭联: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 家乡联嘛,当然得捧,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来不招去不辞礼仪不拘方便地, 烟自奉茶自酌悠游自得大罗天” 来去自 便,无牵无挂,阿弥陀佛,传说乾隆时代,为了耍酷,他出了个绝对“烟锁池塘柳” 妙,所以至今没有对子合眼!还有一古传绝对“ 独立溪桥人影不随流水去, 孤眠野馆梦魂常到故乡来” 靠,真一断肠对,,,,,,, 草根阶层的草根人生: “一粒米中见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水部火灾金尚书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中书科什么东西” 爽快!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椒实既熟夹客长老黑心” 自己猜,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竹笋出墙一节高过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始是三分” 逍遥自在一鱼翁: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驹隙光阴聚无百载, 风流云散天各一方” 沧海一粟: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踏破磊桥三板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双手推出窗外月, 一石击破水底天” 诗情画意婉约风: “花笺名惋香千载, 云影波光话一楼”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十年幕府悲秦日, 一卷唐诗补蜀风” “绕提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梨花院落溶溶月, 春水池塘淡淡风” “芍药红含三径雨 ,芭蕉绿浸一溪云” “清风两面柳, 明月一池莲” “轻烟芳草地,微鱼杏花村 ”读书小聪明: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蜡灯流半边留半边” “勿为雕虫小技, 却是顶上工夫”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男女平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俏皮小情调: “小窗前数声鸟语, 短墙外几点梅花” “ 云来山补缺, 月静水无痕” “水清鱼可数, 林静鸟更言”—— ———— 听!生活也可诗情画意: "车窗似画屏摄进满眼诗情画意, 公路如金带牵来万里绣水青山” 素菜馆联: “一枕黄粱熟, 三餐自粲香” “到门都是清流客, 入座原非大嚼人” “沽酒客来风亦醉, 卖花人去路还香”
最牛的对联
这对联是什么意思
乐乐对句 隔岸桃花燃到我【青溪】 回眸泪水痛着谁【乐乐】 事有足时方有乐【青溪】 人无淡处岂无贪【乐乐】
风白微作品选 别夜曾呵初砌雪,归时渐长偶载梅 梨花若雪春还冷,夜月如卿梦不孤 痴酒无杯花可寄,空阶立影月同怜 一夜梅花衣胜雪,隔晨玉指纫幽香 春风长向别时记,桃色总于去后研 替衣忽冷西窗雨,抱梦长牵何处人 云气浴衣从鹤影,竹节敲雪饮梅花 尘花香去梦中梦,墨泪痕消谁是谁 非有孤竹瘦过我,何堪残梅病似卿 讵无情泪埋香玉,曾见梅花负雪烟 题襟何废墨,观海欲登楼 易把情花吹做雪,难将心事厚于杯 扶箫吹冷落,泼酒酹空亡 缘何心痛花微雨,可是情深泪故人 桃花在落去年雨,柳梦犹偎歧路人 总被花风欺梦冷,谁怜烟雨画秋凉 人看春花都寂寞,相怜瘦影到无言 心上犹痕别夜雨,桥头独饮一人花 不听花雨流年外,还认青衣在梦中 拔剑顿生山海气,开胸直唱大风歌 遥渡云鸿千岭暮,长涵烟雨一湖秋 便拟霜花都是泪,回看风月不成书 流光忽漏惊沙冷,残雪未消叠梦寒 孤灯转照窗前月,杯酒如浮梦里身 正愁湖雨湿乡枕,谁使箫声落客船 横笛识得花寂寞,低眼不觉泪潸然
多情却作无情语【风白微】 别夜曾呵初砌雪,归时渐长偶载梅 梨花若雪春还冷,夜月如卿梦不孤 痴酒无杯花可寄,空阶立影月同怜 一夜梅花衣胜雪,隔晨玉指纫幽香 春风长向别时记,桃色总于去后研 替衣忽冷西窗雨,抱梦长牵何处人 云气浴衣从鹤影,竹节敲雪饮梅花 尘花香去梦中梦,墨泪痕消谁是谁 非有孤竹瘦过我,何堪残梅病似卿 讵无情泪埋香玉,曾见梅花负雪烟 题襟何废墨,观海欲登楼 易把情花吹做雪,难将心事厚于杯 扶箫吹冷落,泼酒酹空亡 缘何心痛花微雨,可是情深泪故人 桃花在落去年雨,柳梦犹偎歧路人 总被花风欺梦冷,谁怜烟雨画秋凉 人看春花都寂寞,相怜瘦影到无言 心上犹痕别夜雨,桥头独饮一人花 不听花雨流年外,还认青衣在梦中 拔剑顿生山海气,开胸直唱大风歌 遥渡云鸿千岭暮,长涵烟雨一湖秋 便拟霜花都是泪,回看风月不成书 流光忽漏惊沙冷,残雪未消叠梦寒 孤灯转照窗前月,杯酒如浮梦里身 正愁湖雨湿乡枕,谁使箫声落客船 横笛识得花寂寞,低眼不觉泪潸然
多情却作无情语 别夜曾呵初砌雪,归时渐长偶载梅 梨花若雪春还冷,夜月如卿梦不孤 痴酒无杯花可寄,空阶立影月同怜 一夜梅花衣胜雪,隔晨玉指纫幽香 春风长向别时记,桃色总于去后研 替衣忽冷西窗雨,抱梦长牵何处人 云气浴衣从鹤影,竹节敲雪饮梅花 尘花香去梦中梦,墨泪痕消谁是谁 非有孤竹瘦过我,何堪残梅病似卿 讵无情泪埋香玉,曾见梅花负雪烟
稀疏夜雨连绵梦 请
学联杂集【淡墨染秋尘】 学联以来的各种东西,选点看的过去的结一个集子。 最近什么都写不出来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写,权当纪念吧。
如何对句 如何对句 带头三弟 对句,就是将一个单独的句子补充成为一副完整对联的过程。对于大多数的初学者来说,要熟练地掌握平仄、对仗等格律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把握对联的意境,娴熟地运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大量地进行对句练习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中楹 ( 第一步: 解读出句,找准主题 常见的出句,有写景、抒情和议论几种。面对一个出句,我们首先要辨别它是属于其中哪一类。然后要弄明白的是出句者想要表达是什么。如果是写景,他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静谧优美还是壮阔辽远?如果是抒情,那他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喜悦、忧伤或者愤懑?又如果是议论,他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些,我们还要分析它所运用的创作手法,是白描、比喻、对比、夸张、设问、反问还是其他种种?把这些都分析清楚后,我们才能着手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 构思对句,确定主题 《文心雕龙》中说“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作者在开始构思的时候,会有无数的意念涌上心头,要对这些尚未定形的事物给予具体的形态,这就是构思的过程。在构思的时候,对句者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自己想要说什么,然后精心选择自己表达所需的意象、观点和表达手法,使之与出句互相呼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整幅对联的基调已经在出句定下来,对句注重的是承接和配合,要避免与出句各说各话,甚至互相抵牾,在承接配合的基础上,再对出句的意境进行提炼、升华和深化。 第三步:运用文字,表达主题 一副联的好坏,除了立意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涉及的内容很多,遣词造句、布局结构、修辞都属于这个范畴,其基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句子生动明晰,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具体地说来,在遣词造句方面,既要表意完整清晰,避免晦涩难懂,又要力求用语精练,尽量剪去多余的枝蔓,确保在有限篇幅内运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姚鼐有一段论文的话说“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词雅驯,不芜而已”,就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在布局结构上,应该注意对出句的承和转,注意在整幅联中形成前后呼应、起伏跌宕的形势,避免平铺直叙、生涩直白,以求自己的句子让人读过以后能够达到怡情悦性、扣人心弦的效果。另外,修辞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各种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能够很好起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运用修辞手法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与出句的配合。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一个对句就产生了,至于这个对句的质量如何,除了上面说过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简单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宽适宜。我们在最初学对联的时候,对仗是必修的一课,对仗中,对工对和宽对是非常讲究的。但是,过于工整的对句往往容易限制意境的提炼和升华,使对句亦步亦趋,导致全联缺少张力,所以工对与宽对的优劣之比不是绝对的。例如下面这个两个例子: 出句:入抱青山为己物 [醉墨] 对句:忘机白鸟是邻邦 [临渊羡鱼] 对句:举头今夕是何年 [安达] 出句:一杯明月擎于手 [胡大] 对句:四面清风沁入怀 对句:四面清风坐到凉 [信手涂鸦] 两个对句相比,第一句显然比第二句工整得多,然而若论意境的升华、语言的张力,优劣是不难分辨的。由此可知,文字必须服从于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能舍本逐末,一味求工,更不能逐字逐词地拼凑出一些表面工整,实际不知所言何意的句子。 二是稳中求奇 除了工以外,稳也是我们评价对联时一个常用的标准。一副对联,上下联讲究铢两相称,一比过轻、一比过重或一比过大、一比过小都是不谐调的。我们在应对的时候,应该注意配合出句的风格和色调,避免形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现象。另外,如果能在稳的基础上,出其不意地打破惯性思维的模式,从意想不到的地方落笔,奇峰突起,则往往能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我们来看这两个例子: 出句:清泉淡我一身俗 [醉墨] 对句:大地同谁万古愁 [林南] 对句:古寺逢僧半日闲 [无为客] 出句:重逢何必当时月 [海岳] 对句:此去依然万里尘 [南北] 对句:难忘仍然那个人 [秦岭] 吴恭亨的《对联话》中曾说“对联出幅略平淡无碍,惟对幅则不可不求压倒出幅。对幅一奇警,出幅虽平淡亦被衬好”。将上面两组对句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作比较,相信对我们能够有所启发。 三是新而不怪 中国的文学史可溯及先秦甚至更早的时期,这些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一笔丰富的宝藏,又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所以,历代的文人都十分看重推陈出新。清代的沈德潜论及乃师叶燮的作品时,就有“宁不偕俗,不肯随俗”一语。我们在对句的过程中也应该多变换思维方式,避免陈词滥调,以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为贵,多作有益的探索,需要的注意的是,这种探索应该在合理的范围以内,我们对出来的句子,必须符合生活,符合多数人的审美习惯,经得起推敲,不能以怪为新,为新而新。所谓“出人意外者,仍须在人意中”。还是举两个例子: 出句:篙划春水难移绿 [赛句] 对句:云洗苍天不染蓝 [而寒] 出句:高山流水琴何在 [2小混混] 对句:厚土黄天鼓个包 [歪嘴念经 两组句子都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一个例子视角独特、想象新奇,碧水蓝天这样极为常见的句子,在作者的笔下写来极富情趣和美感;第二个例子虽新,但未免让人觉得怪异,难以认同。 四是巧用活对 对句是一种对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度要求很高的高雅文字游戏,也可以看作是出句和对句者之间的一种智慧的较量,自滥觞以来,在流传和推广中间,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几乎成为公式,未免令人审美疲劳。而对仗中,有一种活对,最为别开生面,巧妙处常常令人击节,谨录两对: 归心千古终难白; 啼血万山都是红。[宋代真山民《杜鹃》诗] 每来此地皆重 约同游至再三[清代沈淑园《登陶然亭》诗 一对的“白”在句中实际不是指颜色,第二对“重九”在句中也并非数字,作者实际是借用它们的另一层意思来形成特殊的对仗,但读来十分工整,显得变化活泼,这种对仗也称作借对,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总之,决定一个对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希望我的这些体会能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启示,促进大家更积极地思考和探寻,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美和谐、节奏明快、意境高远的联句来。
咏物 《咏物心得.短联》偶有仙剑之明 讲讲我对咏物联的一些看法及摸索出的一些门道,和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从短联角度,着重讲三个方面。 一,什么是咏物联?咏物联就是通过对事物描写而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联类。也就是将事物的基本特征(形)赋予你的感情(神)的联。 二,咏物联写什么?既然是寄托思想感情,那就是写你对事物的感悟,或咏志(例:宁教此生燃一瞬;不随永夜寂千年。二狗道人.咏流星),或抒怀(例:勿以圆缺而叹矣;是因盈润尚忧之。月关.咏月),或述理(标身而正物;刻己以量人。小虫.咏尺子),方法繁多,取一便可。 三,咏物联怎么写?我把它归纳成三个字:少、准、狠。1,少:(1)抓事物特征要少,只需要那个最显著的就可以了,如果每个事物特征都抓住来写,那就变成是写科学论文。写咏物联就像酿酒,你就是那个酿酒师,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至于你酿出来的是茅台、是五粮液抑或是醋,那就要看各人的功力了。但也有一种情况,例似一些强大如腰姐、月关者,同样的五谷杂粮,他们可以先酿出茅台,然后酒糟再酿出醋,醋糟酿出酱油,酱糟再作饲料,这种情况另当别论,可学习不提倡。(2)如果你写的是短联,用作切题的字眼也要少,这样你就有更多剩余的字来抒写感情,使写出来的作品避免流于空洞白描,变成说明文。例:(咏尺子.小虫)标身而正物;刻己以量人(切题字眼2字:刻、量)。又如:(咏月.月关)勿以圆缺而叹矣;是因盈润尙忧之(切题字眼4字:圆缺、盈润)。2,准:咏物最忌晦涩不明,用作切题的字眼一定要准。例:(分咏围棋/麻将.小虫)百年要弈卅千局;一月休搓廿九回(切题字眼:弈、搓)。本来就是个分咏,七个字描写一件事物还要照顾感情,用作切题的字眼非少到极端不可,那么就更加需要用字精准了,否则不知所云。3,狠:就是找到事物的基本特征后,狠狠的钻进去,结合你要赋予的主观情感找到最佳交叠点,使人产生最大的情感共鸣。例:(咏流星.二狗道人)宁教此生燃一瞬;不随永夜寂千年。既是咏物又是咏志,形神俱备,浑然天成。我曾在联吧之星中写过一联(何得神驰于物外;盖因我己在联中)就是感叹道人这一联的。 综上所述,所以,当你写好一个咏物联时,首先要想想,我这联有感情吗?感情丰富到能引起别人共鸣吗?切入点准吗?破题狠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
净丸酬唱 最烦天下小白脸--丸 别骂田头老叫化--净 化作云烟逐鹤去--净 变成雨露养竹来--丸 来去无形非云有--丸 得失莫论是命哉--净 哉乎又见梧桐叶--净 去矣恰如鸿雁声--丸 声自何方真静雅--丸 笛从竹管放虚怀--净 怀天下当修己事--净 济苍生必有钱粮--丸 粮粟靠天不靠雅--丸 襟怀从养莫从文--净 文已千年今渐浅--净 人刚几岁却偏颓--丸 颓山只怨秋风劲--丸 逝水盖因归雁离--净 离此春山百日远--净 逢其紫燕一窗隔--丸 隔岸桃花燃到我--丸 遮天云海压弯山--净 山有悠闲不赠我--净 君得文逸要教谁--丸 谁在青溪濯素面--丸 君于文殿话高风--净 风遇桃香不解味--净 水浮萍泛更无情--丸 情本心潮因一面--丸 梦从行事有多偏--净 偏下洲头寻鹤影--净 徒归陇上嗅梅花--丸 花借晚风和月醉--丸 杯无俦友与愁谈--净 谈风花已是难事--净 观雪月却少良宵--丸 宵下早无观月客--丸 窗头亦少扫风竹--净 竹篱陋而心海富--净 梅雪多是情怀悠--丸 悠悠苍狗不知岁--丸 寂寂青山岂怕寒--净 寒山寺外早无月--净 云水庵中也有花--丸 花含夜露直追酒--丸 墨蕴山风自有神--净
挽乐乐 祭我别提诗酒债 随心只带雪梅花
闲话诗钟【张西厢】 1. 南山子序 二○○一年春,余以惜余斋师兄留诗,初上网路,遂与诸君子周旋声律间,网路初兴,故无民间诗社之陈腔套数,余既喜其新颖,而嫌其稚嫩,以为由斯长往,终何足以多之哉。遂因望月兄网路与诸子聊天次,稍出钟题诱之,不意后数日,竟创为“大家来作对”网页,始意欣欣者,开创诚有之,而莫辨文宗,则宏奖无门,是思有以调之。其秋,自师兄借书中,检得张西厢氏《闲话诗钟》乙书,珍同寰宇孤本。以其条理简赅,无以复加焉,遂自输字成档,而患其无从面世,因寄德国皮叶兄上载“古典诗词网站联盟”网页,兼酬先时网路开版之助。又恒虑事毋妄作,壬午岁,以请宜宾罗戎庵,戎老旧知此书,以为“功德无量”,兼竖其拇以示我,此乃征之长者,心坎始安。然有数字,自始不得输入法要领,亦未再校正。其间,已为李凡兄引入《侠客岛》,移三序于后者,盖有所隐然,顷见简体字版网路转相传载,衍至割截纂乱者,殆亦未有意为之,亦有所隐也。奖掖风教者,固属同心,其诚足以嘉之,而其隐亦足以悯。然则,贤者之文遂以凐讹者,亦不可不忧,乃至今春重校一过,攫其要而略其“钟联”、“钟选”二篇,以为其意已足矣,倘后之人以为阙如者,概无关乎作者,盖南山子为之也,是为之序。时在癸未妇女节后一日。 2. 陈其采序 数年前居港,君左兄嘱余主课诗钟,题为“剑、红”三唱,得二千余卷,余独喜其中署名“红玉”之“花迎剑佩星初落;风掣红旗冻不翻。”集句自然,欣赏不置,爰拔为冠军,但不知红玉为何许人也。翌日毅成兄来,始知乃连中冠军之张君西厢也。君幼好吟咏,素负诗名,兹所编《闲话诗钟》,尤多独到之处,际此台阳吟风极盛之际,诗坛吟友,其必各手一编以为快欤。 癸巳端午节前 陈其采序 3. 楼桐孙序 回忆民国十八年秋,江苏举行第一届县长考试,余忝列典试,张君西厢为当年考取县长之一,初握县篆时,寄余诗,有“先人苦种儿孙德;弱岁惭为父母官”之句,盖君时年方二七,为县长中之最年轻者,余喜其诗,极合诗人敦厚之旨,故犹咀嚼不忘,今观其《闲话诗钟》一编,造诣极高,非深明此中三昧者,决不能道,诗与钟,同其义而不同其体。诗之书,汗牛充栋,钟则苦无专著,是册之付刊,余知其必为吟坛之一大助也欤。 癸巳端午节 楼桐孙序 4. 谭元征序 张子西厢,以所著《闲话诗钟》属序,揭卷读之,则源流派别,格调律例,语详而择精,知非寝馈斯道之专且久者不能为也。昔人谓文章之事,至词而极工,至词而极变,吾亦谓骈俪之语,至诗钟而极工,至诗钟而极变。然其朴不伤野,乐不伤淫,谐不伤虐,清不伤薄,淡不伤枯,豪不伤粗,巧不伤诞,则与诗词之道,无有乎弗同也。西厢曾以此驰声海角,及来台阳又屡惊其座人,有上述之长而无其失,得之于独,话之于闲,(谐)之于同调,吾知是书之出,其必有以发人深省矣。然吾闻西厢年少应试辄售,有文名,宰句容、沐阳、宿迁,有政声,今皆不以置怀,独勤勤焉惟诗钟是究,且必钩玄于一字一音之协调与乖戾,雕肝镂肾不能自休,岂有所驱迫而为之欤,抑在莒无憀,欲借此宏声,敲醒尘梦,以应中兴之鼓吹耶。果尔,则吾虽寸莛自愧,亦愿执鞭以从。 癸巳端午节前十日 衡山谭元征拜撰
十送红军【歌词】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莲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山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走远,财主回来要倒算。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军转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十送红军歌词 (江西民歌)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归鸿细雨秋无限 请
归鸿细雨秋无限 请
春衫痕酒泪 请
汉末关张为大将 请
汉末关张为大将 请
墨墨的出句 1、庭前花委地 2、推窗邀月诉 3、秋溪云载月 4、落笔忽觉怯 5、润笔何须墨 6、长风许我鸿鹄志 7、梦里繁花何所似 8、墨点红尘书锦绣 9、花前纵酒酡颜醉 10、扁舟自引红尘渡 11、桃花涧下飞诗酒 12、案上残宣余墨韵 13、云锋一刃青山断 14、夜阑回首伊人去 15、烟波锁客凝秋水 16、苍茫一剑飞沙挽 17、剑敛锋芒应不悔 18、晨行踏破花间露 19、流光欲酿杯中饮 20、别后凭书询落雁 21、书山只恨难摘句 22、写尽风流非正道 23、竹花落却修风骨 24、白月沉潭风踏破 25、一涉秋风华发散 26、酒韵依稀蒙剑影 27、目尽云峰初见月 28、欲把心思推向月 29、欲向云天飞翰墨 30、晨风冷了桃花面 31、轻沾雨露沽为酒 32、我自筠风舒意气 33、回眸不见花颜驻 34、悄聚散唯歌与酒 35、砥砺诗书生意气 36、点点云山遥客旅 37、菡烟不与微尘染 38、是夜风流逐梦去 39、恨不纷繁皆入酒 40、诗向红尘轻取意 41、蓑衣未改云天志 42、呵笔书来风有信 43、云山又渡当年雁 44、催花自有春一脉 45、蓬舟吹取云山外 46、涛生棹外逐云灭 47、诗情误许风花老 48、一派云涛如溅雪 49、解月云衫风好手 50、秋风又起酸文笔 51、拭笔宜勤吹墨渍 52、秋山朽木曾一绿 53、记取诗花相佐酒 54、走到春花开又寂 55、赊些静默如山色 56、秋风每起凋零叶 57、阶花曳影风声外 58、毅色浑如山气魄
对联欣赏 一、工稳规整的风骨 二、雄浑奔放的张力 三、端美秀丽的姿态 四、古朴生拙的天趣 五、恬淡儒雅的意境 六、飘逸洒脱的神韵 七、奇肆跌宕的率意 八、遒劲挺拔的精魂
残秋月过秋千索 请
或许相思明天好 请
年关酒债还一半 请
年关酒债还一半 请
峻岭藏云偏不雨 请
峻岭藏云偏不雨 请
楼西有月牵人梦 请
峻岭藏云偏不雨 请
可怜最是月初三 请
可怜最是初三月 请
眷顾春花轻落雨 请
眷顾春花轻落雨 请
眷顾春花轻落雨 请
煮酒泥炉闲待客 请
煮酒泥炉闲待客 请
酒后遗簪坠翠 请
斗酒遗簪坠翠 请
一声问候也揪心 请
青楼豆蔻初三月 请
青楼豆蔻天边月 请
青楼豆蔻人间月 请
读书不晓人间事 请
兰花香淡淡
梧桐叶落菊花雨 请。 偏要写菊花,咋?
梧桐叶落菊花雨 请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