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why快乐 whywhy快乐
关注数: 141 粉丝数: 374 发帖数: 32,074 关注贴吧数: 95
学联的感悟【国手】 谈谈对联的学习(2006年) 我学习对联的时间不是太长,但也有一年多,不算短了。这里把我学习对联的心得与体会谈一谈。为了使它容易记,具有实用性,我是怎么简单怎么谈。 对联,是中国国粹的一种,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充分体现出方块字的优美与特别。对联常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自己去看,我这里要说的只是几条注意事项。 首先,学习对联要熟悉我国的古代文化,对于古典文学,不论它是小说也好,诗词也好,文章也好,史书也好,能够有条件,有时间的尽量多看,而且看的时候不要等到有大块时间的时候,因为有些人永远都不会找到大块的时间。只要在工作学习的间隙,有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把这种书拿来看上几页。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中吸收的水分,只要你肯挤,它总是有的。 熟悉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为学习对联打基础。打个比方说,对联的常识与忌讳是教你如何砌房子,读古典文学作品就是积累砌房子用的砖瓦与水泥。 其次,尽量多地看名家的作品。既然他是名家,那自然就有他成为名家的道理。文学的东西是注重质量而不太注重数量的。相对而言,从阅览大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再次,尽量掌握多的汉字。中国的汉字有五万多个,但常用的只有那么几千个。要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很好地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掌握足够数量的汉字是绝对必要的。有人统计过各国作家用过的词汇总量,发现越是有名的作家,他所用过词汇的数量相对而言就越多。例如,中国是鲁迅,英国是莎士比亚。邱吉尔是个政治家,但他竟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因为一般人的英文词汇量是三到五万,而他是十万。这肯定是原因之一。 最后,多练习。从对句练起。对句练到一定程度了可以尝试作作成联。最开始作出来的东西大都是不尽人意的。但一直坚持下去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否则就不符合辩证法了。 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态度。爱好它与只是玩玩是两种看似差不多其实隔得远而又远的态度。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位老师给我讲了这么一段话,我印象很深: 他说,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与学习中下等的同学都是在同一个教室学习,为什么几年之后差距那么大呢?是这样的:除了极小一部分悟性很高,也就是天分很高的同学之外,成绩好的同学都比较刻苦,想着什么事都要做到100%,他每天都是100%,于是一年下来,365个100%相乘,他还是保持在100%。而那些只想弄个及格的同学,他只愿意付出60%的努力,也是一年下来,365个60%相乘,结果是多少你们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下去算算。 相信自己,相信努力,你也可以写出跟以前的名作一样好的作品来。态度与功夫都到了,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学联人所需的品质(2008年) 我总结,学联者想真正学好对联,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动漫人物的品质。
正对 正对、反对、串对 学一学 就一副对联而言,一般上下联的联意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三种方式。所谓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补充,内容相似或相关。 B.反对: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衬。上联与下联对比尖锐分明。 C.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 练一练 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对联的体会、感想,从“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手法中任意选择一种,写一联,并注明所采用的手法。 正对: 春风绿处梅花落 溪水暖时燕子归 幻虚空:正对成立。时令特点把握准确,观察细致入微,语言清丽,营造的情境活泼明朗,很不错的对句。学习了…… 反对: 愿做梅花清傲雪 不学芦苇荡摇风(今音) 幻:“愿做”与“不学”虽然是相反的态度,但表达的都是“你”在人生态度中的不同选择,是两者之间选择其中一种,这是属于串对中的一种类型。不是反对。 串对: 常借一弯明月钓 每收满篓彩霞归 晚钓早归 幻:“借来弯月钓,收得彩霞归”上下的联意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其中“篓”字起到关键的暗示和承接的作用,钓竿与鱼篓物象统一,共同勾画一个“垂钓”与“收获”的完整过程,语意连贯,串对成立。全联置景优美,富有浪漫情调。一点个人看法:“彩霞”换成“晚霞”是否在时间更为明确统一呢?与宋词联友商榷一下。 但是宋词联友明显粗心大意了,本作业的要求是“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对联的体会、感想,从“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手法中任意选择一种,写一联,并注明所采用的手法。”显然你没有按照作业的要求来完成^_^ 多谢幻老师细致精彩的点评!学生大受鼓舞,同时也惭愧之极!未能理解题意,粗枝大叶的毛病总改不了呐[em04] 补做一个,写写偶学联之不足: 正对 字有虚空,追新偏少意 心多幻想,求巧却无奇
成联创作的自对【转】 一、自对的种类 写作对联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对仗。而自对属于一种特殊的格式,说它特殊,是因为自对要求上联内某处自行对仗,与此同时,下联对应处亦自行对仗,但是上下联间对应处可以不需要对仗。 按照形式的不同,对联中的自对可以分为两大类:句内自对和句间自对。 句内自对在唐诗中也经常出现。宋代洪迈《容斋续笔》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之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句内自对只要是发生在句子内部的字和词间的自对形式。下面所列举的情况都属于句内自对: (1)王维《汉江临眺》颔联: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这个联中,“天”和“地”是名词,“有”和“无”是动词,上下并不相对,分别是句内自对。 (2)杜甫《白帝》颈联: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这个联中,“戎马”和“归马”句内自对,“千家”和“百家”句内自对,属于隔字自对。 (3)甘肃敦煌阳关长亭联: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这个联中,“悲”、“欢”、“聚”、“散”和“南”、“北”、“东”、“西”分别是句内自对。 (4)上海市豫园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的“游目骋怀”与下联的“仰观俯察”并不对仗,又上联“崇山峻岭”与“天朗气清”也不对仗,但上联首句“游目”与“骋怀”自对,第二句“崇山”与“峻岭”自对。下联首句“仰观”与“俯察”自对,第二句“天朗”与“气清”自对。这些自对都是在句子之内完成的,被称为句内自对。 (5)刘统勋自题联: 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 上联的“粗茶”“淡饭”“布衣裳”和下联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句内自对。 由于句内自对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本篇讨论的主要是句间自对的情况。
扫叶楼【转】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俗花浊绿,春雪秋霜,听任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收清凉半亩,探雅韵三分;即便真水假山,僧服草履,不期一叶沾心   这六分句的句脚平仄似有不妥。   -----------------------------   那就重新安排下次序!桃师帮我改了如何?   诚清修之地,赊佛檐一角,居远岭当中,等闲春雪秋霜,俗花浊绿,听任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探雅韵三分;收清凉半亩,即便僧服草履,真水假山,不期一叶沾心  居远岭当中,诚清修之地,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浮云过眼 不管怎样,这个也要改为   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浮云过眼   剩下的前面的,按意来调整当是。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俗花浊绿,春雪秋霜,听任浮云过眼   奈闹事之日,封雅座门外,窥联欢几回;笑看藏龙卧虎,夏荷冬麦,瞧见沉神闭目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   这三句,如果断成一句,也就是合了。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收清凉半亩,探雅韵三分\即便假山真水\僧服草履\不期那一叶沾心   诚清修之地\赊佛檐一角,居远岭当中\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探雅韵三分,收清凉半亩\即便假山真水,僧服草履\不期那一叶沾心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   这三句,如果断成一句,也就是合了。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收清凉半亩,探雅韵三分\即便假山真水\僧服草履\不期那一叶沾心   -----------------------------   未改联我是这样断的(这也是逻辑转折点~~):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收清凉半亩,探雅韵三分//即便假山真水,僧服草履\不期那一叶沾心   诚清修之地\赊佛檐一角,居远岭当中\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斯向道之人\探雅韵三分,收清凉半亩\即便假山真水,僧服草履\不期那一叶沾心   不过,这样,上句,远岭当中需要修正。要出现并连的意境。拙见。   居远岭当中,这个,前面是赊,那后面也可以再借,“借远岭几居”   这个   诚清修之地,居远岭当中,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这样断的话,按现在的通则,就是出律。但即使一定要这样,也要修正中间的居句。当为:   诚清修之地,借远岭几居,赊佛檐一角//等闲浊绿俗花,春雪秋霜\听任其浮云过眼 举报 | 收藏 |14楼 | 打赏 | 评论作者:黑洞之尊 时间:2012-06-15 15:07:00  否则,这“当中”,和下面,以上上句中,有种说不出的拐弯。举报 | 收藏 |15楼 | 打赏 | 评论作者:轻狂书生金 时间:2012-06-15 15:24:00  欣赏学习。不懂长联,,,   两个“一”   来自手机版 | 举报 | 收藏 |16楼 | 打赏 | 评论作者:黑洞之尊 时间:2012-06-15 15:35:00  俺是关公面前弄大刀了。松风君别心里骂咱,哈哈。就当咱胡说是也。这长联,看光阴和你写得那么自如有感觉,咱是说什么也写不出来啊。咱只有多练,多多向你们学习。  诚清修之地,赊佛檐一角,落远岭中间,等闲浊绿俗花,秋霜春雪,听任浮云过眼  乃向道之人,凭雅韵千般,收清凉半亩,偏好假山真水,草履僧服,不期片叶羁身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