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服司机💦
ray85211522
野生漂移板玩家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97
发帖数: 4,922
关注贴吧数: 5
这个轴承太牛逼
说干就干,马上组了一副板,首航试板!
新人入坑ldp,求大佬解答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上海的小伙伴或者打算来上海的小伙伴,来找我们吧
好久没来发贴了。上海很冷了。几个动作早就会,串起来做却很困难。交叉放接板依然很困难
好久没来发贴了
上海漂移板友请加q群 群号70208070 这不是新群,但我们在里面等活跃的人出现再拉进微信群。 欢迎上海的板友加入我们!
喜提神龙摆尾*
漂移板 刷街 路溜 续航 我又来写关于滑行的贴了,一年半来我写了不少心得,我感觉这回可以完结了,之前写的那些我一律推翻。漂移板的滑行就像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一步步摸索过来一次次推翻自己不容易,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少走弯路。 漂移板的推进原理接近于直排轮,滑行方式接近于滑板,所以他刚问世时人们都说漂移板就像是直排轮和滑板的结合。理论上说漂移板的速度应该介于直排轮和滑板之间。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漂移板滑起来比直排轮和滑板都累呢?甚至速度还赶不上滑板呢? 滑板滑行分析 滑板的推进就是用脚蹬,简单粗暴直接,脚有多大力速度就有多快。优点是加速快,蹬几脚就到极速了。缺点是维持高速难,且一直用一条腿蹬,初学者都有感受,会非常伤膝盖。直排轮滑行分析 直排轮的推进同样是用脚蹬,但可以通过调整蹬踏角度获得较大的速度,所以极速相当高。并且可以加长轴距来获得较大的地面摩擦力用于推进。加速时也能通过左右摆动获得很大的加速度。另外轮滑的发力方式比较自然,类似我们走路跑步,所以熟练后一般的滑行丝毫不会感觉疲劳。漂移板滑行分析 不得不承认,漂移板的滑行是最累的。别说滑了,光站着不动你都必须夹紧双腿保持平衡。而滑板和直排轮站着不动时是不费力的。滑行时漂移板一没有滑板那样直接的发力方式,二没有轮滑那样长的轴距那样自然的发力动作,三不像滑板和直排轮平滑的时候可以放松身体和腿休息。误区 如果你还记得,刚学会漂移板时是两条腿不停的上下扭动脚做内外八的。这个时候是最累的,大腿内侧酸痛。因为这种滑行并不科学,你在用较弱的肌肉,大腿内侧肌肉的夹紧和打开来推动脚下两块板与地面摩擦来推进。大腿内侧肌肉很快就撑不住下板了,但是因为身体并不疲劳,很快就恢复了。这说明你的体力根本没用到对的地方。 不久之后你学会了用肩膀带动腰带动腿来驱动两块板上下动来推进,利用上身摆动的惯性帮你出了一部分夹腿的力道,但主要还是需要夹腿来驱动。不信你可以试试如果光扭腰不夹腿,你的速度会提不起来,甚至感觉扭腰的劲都被泄掉了。 就算以上的方式你都熟练了,把大腿内侧肌肉练到耐力和力量都非常强了还是会有局限,因为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你虽然是用腿在滑,但没有用腿最强的肌肉滑而是用了最弱的肌肉。正确的滑行 如何评判滑行方式是否正确科学?我认为有三个标准,一是用最强的肌肉来滑行,二是用最自然的动作来滑行,三是长刷后是整体疲劳而不是局部疲劳。 腿部最强的肌肉莫过于大腿小腿的肌肉群,最自然的动作莫过于走、跑、跳、蹬了。你应该用蹬的动作来滑漂移板,而不是夹腿。正确的滑行方式是重心后偏腿交替前蹬,接着重心前偏腿交替后蹬。熟练后自由切换不一定是各两脚,怎么爽就怎么蹬。只要注意一点,腿只发力在蹬的动作上,尽量不要发力在带回腿的动作上,带回腿这个动作是消耗大腿内侧肌肉的。之所以要重心偏移然后两腿交替蹬向一边而不是同时蹬向不同方向,是为了两腿能相辅相成完全的发力,不必互相较劲,而是利用蹬和重心下落的趋势互相推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这个力道比夹腿大的多。并且蹬完能利用惯性带回双腿,不需要夹腿来带回。类似轮滑,重心偏向一侧然后蹬腿。 这样几乎用不到大腿内侧肌肉,由于用上了正确的肌肉,你会发现没怎么用力速度却不知不觉的快了。并且你还会发现以前的滑行方式在上缓坡、粗糙路面、逆风的情况下特别吃力。而这种滑行方式在这些情况下不会更费力只是速度慢了点而已。和过去比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里程,要轻松非常非常多。用这种滑行方式后,我才真正感觉到了漂移板滑行的爽快感。我保持了一个多小时没下板,如果不是被老婆叫住一下,我觉得我可以20km不下板。我前一次刷街是10km,大腿撑的很辛苦。而这次20km还挺轻松,结束后感觉体力还能继续。期间2个多月我并没有练习长刷只是改变了滑行方式。神奇!我在滑行时已经滑到接近到慢跑的那种喘气了,然而并没有哪个部位感觉撑不住。所以我认为这种滑行方式是科学的,如果体力本身就很好的人掌握了那一定是如虎添翼。 练习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对重心的掌握熟练,所以首先我认为至少你必须会交叉和并行过桩。特别是并行过桩,熟练掌握重心前后的切换。然后你可以通过逆时针顺时针绕大圈的方法来体会重心偏移配合蹬腿产生的力量感。以左进为例,先重心后偏此时产生转弯趋势,两脚前蹬,不停的前蹬,你会开始逆时针绕大圈。感受两腿交替蹬的力道,有点像踩登山机的感觉。然后切换顺时针绕,身体前倾同时腿交替后蹬,有点像上楼梯的感觉。感受到蹬的方式和力道后,可以练习走直线。 补充:常见先疲劳部位 按疲劳先出现的部位排序: 脚底 最终脚底会发麻麻到受不了。因为脚底长时间局部的压迫导致循环不畅。可以通过交替单脚,另一只脚轻轻搭着板来放松脚底。同时这样也能放松大腿内侧肌肉。所以滑行中遇到缓下坡、顺风、不加速的情况,多用单脚来放松。后单刷街时最安全,但是前单也要用,要小心尽量在路好的时候用前单放松,可以展开双臂保持平衡。但是脚底的缓解比较慢。 大腿内侧 大腿内侧多少还是会消耗到的,长时间的滑行后还是会出现疲劳,但恢复的很快。你在单脚放松脚底板的时候大腿肌肉就得到恢复了。体力好的人,或者本身滑行续航就很长的人用这个方法后可能根本不会酸。 腰 腰可能会产生疲劳,如果你滑行中保持自然站立,上身正直则不容易腰酸。如果腰酸了可以通过弯腰手撑住膝盖来缓解。腰的恢复速度较快。然后记住保持正直自然站立姿态。 以上是我对滑行的最新体会,欢迎指教。
山根优希vs中村昌太郎
双刹心得:练好铲刹双刹就是这么简单
关于滑行省力、续航那些事 看了太多新人腿酸贴,基本上是新人都会发腿酸贴,我也发过。我想写个总结贴,好彻底答疑。 如果你是初学者,滑几百米就腿酸,请忽略本文出去继续练习。至少得滑熟练了,不会在保持平衡上花费太多力气。腿部相关的肌肉也还没强壮起来。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腰力和腿力,请先练习交叉过桩和并行过桩。能让你快速提高滑行稳定性、提高控制重心的能力、体会何为腰力和腿力。并尝试在滑行中结合腰力和腿力。 如果你已经滑的挺熟练了,但是双腿不能合拢的滑行,还是分的比较开的话,请忽略本文出去练习一下单脚。稍微有点单脚能力你的双腿自然会合拢。前后单都要练练。 当你已经克服了以上的问题,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却还在困惑于续航不能提高的时候。鄙人有一些心得分享。 鄙人也一直苦于续航问题很久,研究过轮滑、尝试过不同滑行方式、看过各大佬教学。曾经以为用腰力滑行方式最省力最高效,结果发现并不是如此。此前去台北参加刷街活动时发现,那边的板友几乎都是纯用腿力不用腰力的,却比我还快续航还要持久,我为了维持和他们同样的速度,甩的很辛苦,甩到最后腰酸的甩不动。回来之后又尝试了几次,发现纯用腰力是比较费力的。 腰力滑行的问题: 首先腰力滑行产生的动力较小。如果你要加速,必须摆动幅度加大,或者摆动的很用力。如果你要维持一个较快的匀速滑行,必须不停的摆动整个身体。其次腰力滑行的多余动作较多。这一点是经黑龙师傅点拨认识到的。确实,肩膀带动腰带动腿姿势够浪,但是真正传到脚上的力有多少呢?前置动作有多少是白白浪费了的体力?就像汽车一样,光说发动机扭矩没用,真正车有没有劲得看轮上扭矩。 腿力滑行的优势: 尝试腿力滑行之后发现,同样的摆幅腿力可以产生较大的动力,加速度较大。在维持匀速时,腿力滑行整体动作较少,反而节省很多体力。 腰力腿力的结合: 并不是说用腿力腰就没用了,腰也是要用的,但上身的多余动作尽量不要有。稍微用一点腰力,使腿带动起来,腿要同时的前后分开交叉滑行像剪刀一样。差不多腰力1成,腿力9成。只要腿在动,大腿内侧不会酸,反而是站着不动比较容易酸。 我的总结,在整个滑行过程中腰力腿力的分配: 起步时腰力占比可以高一些把腿带起来。 有速度后加大腿力占比。 慢速时不需要较大动力,腰力腿力各5成,就是所谓速度不快扭扭就行。 要产生动力加速时,腿力为主。 速度起来后保持匀速时,腿力为主。 不加速滑行时或下坡时,加大腰力占比适当产生小动力,或者就干脆弯腰压腿恢复大腿体力。 急加速时,弯腰放低重心猛用腿力。这时用腰力很大程度是浪费的。这里我有个经验是,在前腿往下后腿往上的时候猛蹬前腿发力。其他的过程都不发力,只是带回双腿,就这么一蹬一蹬。因为急加速时你不太可能做到整个摆动过程都做功,不现实,所以找一个你发力最充分的冲程,盯着那个点发力。 上缓坡时腿力为主,上大坡时腰力为主。随着坡度的从缓到陡,腰力的占比逐渐增大。具体多大自己体会。 转弯时,腿力为主。这里说的是转大弯,边转边在推进的情况。重心偏向一边的同时,双腿腿力为主,小幅度的交叉。能感受到强大的动力产生。 最后: 好的滑行方式可以让你在消耗相同体力时,有更快的速度更长的续航。换句话说是相同的速度或同样距离时更节省体力。我摸索到上述方法后,在体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速度提升了很多同时续航也大增。我以前不是爱运动的人,也比较胖,体力并不是很强的那种。我相信通过以后锻炼体力耐力增加后会更好的。上图是5k刷,并没有拼命用力,匀速进4m了。之前最快1k 4m30s左右,还是很用力的情况,还并不是5k匀速。上图是13k长刷,关闭自动暂停。这个由于是公园刷,路况不同导致很不平均,当中还碰到保安不让滑的。但跟我自己过去比好太多了。路况好的话进4m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所以窃以为这套理论应该是可以的,有不足之处还请前辈们指点。
双换双刹练习
终于可以在粗糙地面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后T刹了
租了个Gopro玩玩
抛板就是找节奏,找对节奏就对了
双刹练习。基本上可以停住了,后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前脚slide起来应该就可以了
天气好了,小伙伴们燥起来吧
割的时候注意,有一面比较薄,割薄的那一面
不喜欢跑步又去不起健身房的一套楼梯健身指南 Bill Stoppard是我最近在看的一个加拿大City Skater和Personal workout trainer。 这一套动作是针对轮滑的肌肉训练,我觉得可以拿来用一用。肌肉力量增强了,做动作才更到位。特别对我这样已不年轻或多年不运动的人来说,先增强体力或许会更快学好漂移板。
小MT,耳机哥TSUKASA
感染EB一年半了,目前没症状 但是复查淋巴细胞百分比还是稍高,异形淋巴细胞24,参考0-2。这是怎么回事啊?
前所未见又及其变态的漂移板平花 Freeline skates Freestyle
乡村漂移板
又高了一点点有没有
啥也不说了,说啥都会被删帖
练板累了试试这个小trick,好玩好玩
开始练蹬跳了,能跳一厘米……
这抓放板也不简单啊,摔了我好几次
今天跟板友一块玩,板差点掉江里
组团打鸡血
小Isamu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gzMjE3OTk2.html%3Fsharekey%3D09ae48c2dd791c6decc607e97b0b85877&urlrefer=a7fa044962aeaf41a847c30a4459ddd1
小伙竟在首尔大街上旁若无人的玩这个
小伙众目睽睽之下竟在广场上做这事引得小迷妹尖叫连连
你们不知道的Isamu的恐怖以及为什么说漂移板因为他涨脸了
Braille全体出动挑战漂移板
Braille Skateboarding 这帮人是爱上漂移板了,又去板场浪了
第一次板聚,就一个板友,也很开心啊。练了这么久,终于可以站板不吃力了
上海或周边的朋友们,有没有愿意去刷千岛湖的? 本人一直想去千岛湖刷一趟,因为那里路况好,全程有骑行道。风景好空气好哪怕就当旅游也很不错。沿途都有驿站可以休息补给,非常适合路刷。并且淡季时食宿费用不高,旺季也相对较低。 环湖143公里,算了,我只打算休闲刷为主。有志同道合者请留言。
漂移板又双叒上Braille Skateboarding了! 这回Lance和Jeff来教两位新人漂移板。JMK全员都到了,包括MT、Jon。Kyoki和女儿、山本勇也从日本过去玩了一趟,不过没出镜。 这才刚学,其中一个居然都会后脚单翻了!
亲爱的板友们,圣诞快乐🎅
我的JMK现在安静到可以杀人,脚感逆天
震惊!JMK异响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双换出来啦!
独门秘籍,磨轮刹
漂移板机场可以带进去吗?可以滑吗?
钻石板 不怎么用了,打算出
带哥们,这算不算shovit?
TB180苦练心得
喜提TB180!
耳机哥板场玩漂移板,真帅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35423467&urlrefer=1b8c61a8d8301c2d36d6c1845cb585bf
裁判八年前带来的教学,TB180和单脚
做了一个梦 昨晚做梦,梦见我后单超稳还能加速,醒来以后立马去试了试,发现果然只是梦而已……
今天参加婚礼,在一个公园里,当然没忘记带着我的板。路过一个亲水平台,玩玩四项180和正360,目前只会这个……
2018 Japan Open Champion, Taku主演的漂移板广告
转:Rolling in the park 2018.10.09
山地车,感觉跟漂移板差不多,可以拍一个漂移板版的
再练耐力又有新的感受 有一阵子没有练耐力了,最近天黑的早了,网球场没灯,等有时间玩板天已经黑了不能练动作。于是又练练耐力,看看体力有没有下降。没想到刷的很顺畅,五公里全程没下板并且速度提高了十分钟。刷完五公里感觉还可以继续,并不像以前两三公里就撑不住了的感觉。再练又有新感受。 动作和耐力是相辅相成的,只练动作或只练耐力事倍功半。动作可以增强控板能力,耐力可以增强动作的力量,两者一起练事半功倍。出了四项180和后单,明显感觉控板增强了不少。现在内外八站桩,左右零速起步,自然而然就做得到。对滑行有很大帮助。两脚距离现在已经收的很近了。假如再加上前单练习肯定会更好。 蛇形和交叉不是固定的。蛇形的话腿轻松但是大腿根容易疲劳。交叉滑腿累但是可以放松大腿根。滑行中是要根据情况切换的。我感觉交叉摆腿甚至比站着不动大腿根更轻松。 摆腿节奏和幅度也不是固定的。小摆幅轻松一些匀速平滑时用。大摆幅累加力时用,但感觉这个加力效率并不高,浪费全身体力较多。平地的话性价比不如小摆幅配合上腰力。大摆幅上坡用。 在下坡或空档时可以弯腰用手把大腿往一起按放松大腿根可以很快恢复腿力。 脚踩靠前脚跟踩稍多点,这样脚腕能撑的久一点。不然腿撑得住脚腕撑不住会抖。 滑行不像长跑那样喘但是尽量深呼吸增加供氧。 我对比下来弧形轮的JMK最轻松,应该得益于轮子弧形并且很硬。平轮比较累。短轴虽然扭转轻松但稳定性差一点感觉反而费体力,并且速度比长轴慢。
磨前脚后轮和后脚前轮刹车 有没有人试过?理论上可以减速。试了一下碰在一起不分开减速很难掌控重心和刹车力度配合,但是不断的连续碰撞再分开则真的会缓慢减速下来。
后单抛练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