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车终点
3路车终点
关注数: 266
粉丝数: 346
发帖数: 30,880
关注贴吧数: 8
2018-12-21 17:05:27文/治愈小精灵(依撒伯尔马)阅读量:515  很多年前,我和一个姐妹聊天,我说我无法不玩手机,我管不住自己。她说她一个好办法——把我手机中的所有关于娱乐的APP都删掉。哈,这真是一好办法,于是我也开始卸载。事隔几个月,我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只能管一时,它管不了一世——卸载后,当我心里痒痒时,还可以再安装,安装后我可以玩。 能不能从“根”上的解决办法呢?  我们要渴望在各方面守好神贫:在房屋上、衣服和说话上,而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贫穷。——圣女大德兰《全德之路》2.7  如果灵魂对事物怀有欲望,剥除事物并不能使灵魂赤裸。剥裸灵魂对事物的爱好和欲望,这才真的是使灵魂即使拥有世物,仍能处于对世物的自由与空虚中。——圣十字若望《攀登加尔默罗山》第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一个人的感官在外,灵魂在内。打一个比喻:【灵魂好像被囚禁在黑暗的地牢里,仅限于透过牢房的窗子(五官,也就是感官)才能看到,如果透过窗子而一无所见,灵魂也无法转向他处。因此,如果灵魂没有通过感官,即这个牢房的窗子,获知通传给别的事物,那么其他的途径必然一无所获。为此,如果灵魂排除并拒绝借感官知觉的事物,灵魂必会留在黑暗中。 达味说:“我自幼贫穷而劳苦”(咏87:16)。一方面虽然他显然是富有的,却自称贫穷,因为他的意志没有放在财富上,这样,他真的就像贫穷者。另一方面,如果实际上是贫穷的,其意志却不然,则必定没有真实的贫穷,因为他的灵魂很富有,充满着欲望。由于世物不能不能进入灵魂,世物本身并不能侵占灵魂,也不能伤害灵魂,而是居住在灵魂内,那些对世物的意愿与欲望才能危害灵魂。】《攀登加尔默罗山》第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娱乐APP是好友远离耶稣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远离耶稣的原因:有的人是骄傲、有的人是对别人三说道四、有的人喜欢名声......您可根据您的自身需要而做舍弃,让我们在肉体感官(听、嗅、触)的一切事上使灵魂留在黑暗和空无中,它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灵魂慢慢地拒绝和舍弃对一切事物的爱好,克制对事物的欲望。
品味圣经|宠物能进天堂吗?Can pets get into 2018-12-21 10:07:31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3346  例句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 《创世纪2:7》 Then the Lord God formed a man from the dust of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the man became a living being.《Genesis 2:7》 看到为学习圣经的群组里,有弟兄姐妹因担心他(她)们的宠物能不能进入天堂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实在为他(她)们的“痴情”不舍,觉得或许应该正视圣经里关于动物的教导 宠物能否进天堂的同位语就是 动物有灵魂吗?这要看一个人相信什么宗教了。 佛教相信众生(包括**)都有灵魂,除非得道解脱,人和**永远在“六道”中生死相续,永无止息地轮回,所以佛教禁止杀害任何生命,独尊素食。 基督宗教呢?圣经上没有明确地记载,但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圣经章节里得到相当明确的教导。首先,我们相信人和动物都是天主所造的、天主也都认为“好”的、有气息的生物(all creacures has breath of life) 但是人和动物有如下三点基本的不同之处 一 人有灵、有魂,而动物只有“魂”,(例句)中:天主创造人的时候,特别在人的鼻孔内吹了一口气,人就成为有“灵spirit”的生物。但是祂在创造动物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地上要生出各种生物,即各种牲畜、爬虫和野兽”,事就这样成了《创1:24》。祂又说“地上各种牲畜、飞鸟和爬行的有 "生魂" 的各种动物,我把青草给它们做食物”《创1:29-30》 人特有的“灵”-是指 认识上主、和上主相交的“灵性”,动物没有,也就是说:动物死了就死了,没有将生命延续到死后世界的“灵” 二 人 知道羞耻、能分辨善恶,动物不能,它们的生命除了寻找食物填饱肚子之外,就是争取繁衍后代的机会 三,最根本的在于天主将动物交给人类来管理,是人类的食物:在诺厄方舟之后,天主降福诺厄和他的儿子们说“...... 天上地下水中各种动物都要对你们惊恐畏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可作你们的食物, 我将这一切赐给你们,犹如以前赐给你们蔬菜一样...”《创9:1-3》 这进一步说明动物没有“死后的生命” 我们不知道天堂上有没有动物,或许本来就有(以丰富天上的乐趣),依撒意亚先知的神视里、默西亚的王国,不就有“豺狼与羔羊共处... 一个幼童即刻带领它们...”吗《依撒意亚先知书11:6-8》 我们也没有理由说地上的动物、宠物一定上不了天堂。关键更在于:宠物的“主人”在哪里? 与其牵挂宠物能不能上天堂,并为它忧心忡忡,何不费心装备自己,以确保自己将来上得了天堂,除了归向天主之外,又能和它相聚?
教宗方济各82大寿,世界各地表达祝贺
妙笔释疑|Bloody Moon 血月亮、Red Heifer 2018-12-17 17:42:42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339  例句 (圣保禄说)假如公山羊和牛犊的血,以及(红)母牛的灰烬,洒在那些受玷污的人身上,可以净化他们而得到肉身的洁净,何况基督的血呢?《希伯来书9:13-14》 If the blood of goats and bulls and the ashes of a (red) heifer sprinkled on those who are ceremonially unclean sanctify them so that they are outwardly clean. How much more, then, will the blood of Christ 《Hebrews 9:13-14》 圣经上是有“红母牛”的记载,不过却只是有关“洁净”或“净化”方面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用“水”做洁净、净化(purifying)或圣化(sanctifying)的仪式。而进行净化仪式之前,各宗教的神职人员,需要先将备用的水本身做净化,或者添加某种成分,或则举手降福。以天主教为例,新教友要接受(圣水)洗礼、进入圣堂时在门口沾圣水划十字圣号、弥撒开始时主祭要对圣堂会众洒圣水等等 古代犹太教的“取洁水”却是用“红母牛的灰烬”添加在纯净水里而成的 根据圣经《户籍记19:1-10》“制作取洁水”的程序:将一头没有瑕疵残缺、没有负过轭、没有配种过的红母牛,交给司祭,牵到营外杀了;司祭用手指沾血,向会幕(Terbanacle, 代表上主的住所)前面洒血七次;然后将牛连皮肉、血、粪便一起焚烧,还要将香柏木、牛膝草和朱红线投入火内。最后另外一位洁净的人收起牛灰,放在营外洁净的地方,投入纯净水的容器,就成为“取洁水”了(一说是将牛灰放在营外洁净的地方,供会众自行拿去做取洁水) 古代犹太人用“添加了红母牛灰的取洁水”,做“洁净”的用途, 例如 -- 凡触摸了任何人尸体的,应在第三天和第七天,用那“取洁水”洒在身上洁净自己。如果没有取洁就进入会幕或子民所住的营帐,他就玷污了会幕和营帐,他应由以色列中铲除《户19:11-22》(好严苛的规矩) -- 从战场回来的军队(和俘虏),应住在营外七天,凡杀过人或接触过尸体的,应在第三天和第七天(用取洁水)取洁;金银铜铁锡铅等能够耐火的兵器和用品,应先过火,再以取洁水取洁;所有不能耐火的衣服、皮具、毛织品和木器,都应经过水洗,第七天行取洁礼,才算洁净,然后方可回营《户籍记19-24》 古代犹太人用“红母牛灰”做“取洁水”的礼仪和“取洁”的过程,在今天看来很不可思议,不过当时犹太人就这么信了,执行了 “红母牛”跟“世界末日”有什么关系吗?欢迎持续关注 附图一 红母牛照片
也是凡人|12月16日圣经金句.牧羊人 2018-12-16 文/赵祥东神父(逐光烛光) 圣经金句 众天使离开他们往天上去了以后, 牧人们就彼此说: “我们且往白冷去,看看上主报告给我们所发生的事。” (路 2:15) 牧羊人是救世主诞生的第一批见证者。传报救世主诞生好消息的不是当权者,也不是学识渊博的法学士,而是牧羊人。牧歌不把牧羊人描绘为受鄙视的人,也不把他们边缘化,而把他们视为了解生命与爱的人。他们有能力进入爱的亲密当中。因为他们更接近爱,所以能在耶稣诞生中认出天主爱的奥秘。 你仔细观察这些牧羊人,看看是否能够在当中再次找到自己。带着你最原本的自己走向马槽,把你的手交给天主之子,你那疲惫不堪与受伤的双手、你柔嫩的双手、你那空无一物的双手,所有你想出示给马槽中婴孩看到的东西,都会从你手中滑落下来。 要送给那婴孩礼物,你不需要拥有任何才能或是成就;你那双空无一物的双手即已足够。在那手中,你把真实的自我交托给那个婴孩。他会转化你的手,让它们变得像圣诞图画中牧羊人的手一般,变得那么的温柔且充满爱。
妙笔释疑|Branch (1) 枝条、分枝 2018-12-12 20:57:17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129  例句 耶稣说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谁居住在我内,我居住在他内,他就多结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望福音15:5》 I am the vine, you are the branches. Whoever remains in me, with me in him, bears fruit in plenty; for cut off from me, you can do nothing 《John 15:5》 Branch 作为名词是树枝、分支、部门、分科或支流等意思 作为动词可以是长出分枝、分支(扩张)、使分叉、以及用枝形叶脉刺绣花纹装饰等等 绝大多数人每天都会看到一些植物和枝条(因病住院或失去自由的人除外),枝条一点儿也不稀奇。但是“枝条”在圣经里有很丰富的含义 大家都知道,枝条的长成,主要是从植物(树木、竹子等)的主干(stem)或主要的藤蔓(vine 如葡萄、瓜类等)分叉出来;还有一种是从树干已被砍断后、留存的根部和树樁(stump)萌生新芽出来 - 这就是本栏目昨天介绍的“苗芽(shoot,或sapling、twig)” 这些苗芽逐渐长大成为枝条,后来主人会砍掉细小瘦弱的枝条,只保留最健壮的一枝,让它长大成为第二代的主干(secondary stem)再从干上分生枝条,开花结果。以色列的橄榄树、无花果树都是典型的用“苗芽”来繁殖的
你知道吗|什么是圣诞节
妙笔释疑|Shoot (苗芽、嫩枝) 2018-12-11 20:19:30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120  例句 (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 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 《依撒意亚先知书11:1》 On that day, a shoot shall sprout from the stump of Jesse, and from his roots a bud shall blossom. 《Isaiah 11:1》 Shoot,英文程度好的人会脱口而出:射门。是的,做动词时,确实是射击、射门、投篮、注射、用枪打猎等,其实它还可以是发芽的意思;当名词是就是嫩芽、幼苗了 例句里,叶瑟是达味王的父亲,从他的树干生出的嫩枝,表示那是达味的后裔。其实,圣经旧约里,还有如下多处出现shoot,都是近似例句的意思,是对耶稣、救世主的预言和描述: -- 那一日,由上主所发出的苗芽(shoot),必成为以色列遗民的光辉和荣耀;地上的果实,必成为他们的夸耀与光彩 《依撒意亚先知书4:2》 -- 他在上主前,生长如嫩芽(sapling),又像出自干地的根苗(root)《依4:2》 -- 匝加利亚先知在四个神视之后,预言默西亚的降临说:看,我必要使我的仆人“苗芽”出生《匝加利亚先知书3:8》;又说:有一个人叫“苗芽”,他要自动萌芽,他要建筑上主的殿宇《匝6:12》。 -- 看,时日降到,我必给达味兴起一支正义的苗芽,叫他执政为王,断事明智,在地上执行公道正义《耶肋米亚先知书23:5》、《耶33:15》等 此外,“shoot苗芽”也可以代表在新天新地(超化后的耶路撒冷)上的义人:你们的人民都要成为义人,要永远继承产业。他们是我所栽植的“嫩芽”,是我手中的工程,使我得到荣耀《依60:21》 然而,被认为是义人的苗芽,一定要持守上主的教导、并执行正义,不能为非作歹。依撒意亚先知就指责以色列人的好多罪行,包括独占房屋田地、追求烈酒醉生梦死、自视为聪明和自以为通达、受贿罪人、夺取义人的权利等等,他们的根必要糜烂,他们的“嫩芽”必要如尘埃般飞扬。《依5:8-25》 总之,对默西亚(shoot苗芽)的预言已经应验了。“苗芽”也提醒我们要持守上主的教导,并执行正义,绝不能放任腐烂、以至于灰飞烟灭。
也是凡人|蜡烛—光 2018-12-04  文/赵祥东神父(逐光烛光) 12月4日.圣经金句 在祂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若 1:4) 将临期的时候,我们都很喜欢坐在蜡烛前,在燃烧的烛光中寻找宁静。自古以来,蜡烛就对人类散发着一股独特的吸引力。相较于刺眼的灯光,烛光很温暖,蜡烛燃烧的光,始终蕴含着一股神秘、温馨及温柔的气质,那样的烛光,可以返照我们的内心。在烛光下,我可以用温柔的目光看着自己时常刚硬的心。在这柔和的光中,我可以鼓起勇气感受自己,把自己全然交给天主。在那里我可以接纳自己。 烛光不仅可以照亮四周,也散发出温暖,把温暖的爱带进你的房间。使你的心充满了爱。这样的爱是从神圣的泉源涌出,是一种永不枯竭的爱,因此,蜡烛也是我们成为人类的奥秘。天主的光就照映每个人的脸上,在将临期来临的时候,我祝福你能成为许多人的光,将柔和的光芒投射到人们内心不愿注视的部分。然后,你如同蜡烛一般,引领这些人走向生命与爱的源头。
也是凡人|12月6日圣经金句——降下正义的露水 2018-12-06  文/赵祥东神父(逐光烛光) 圣经金句 诸天,请由上滴下甘露,望云彩降下仁义,愿大地裂开出救恩,愿正义一同出生!我上主创造了这事。(依 45:8) 我们在将临期的诗歌中唱着:愿天空让露水降下正义,或是如同最早的将临期祈求所唱的:“诸天请由上滴下甘露,望云彩降下正义。”就像我们渴望那些能够使我们内在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的露水一般,我们也渴望公义,渴望那些内在正直和谐、没有心机、不虚伪与不浑浊阴霾的人。我们渴望那些能够正直行事的正义之士。他们内在正直,也正正当当的生活。 或许你觉得自己并非正直的人,你内心有很多事情不对劲。甚至你在爱邻舍的行为中,也掺入了自私的动机。你做好事只是想被他人看见,或想在表人面前力求表现,而正义、纯净、真诚与完全的和谐已经离你远去。 因此,你在将临期渴望着公义像露水一样,能够再次落在你心灵的枯地上,让你变得富有正义。你渴望自己是正直、正义的人,能抬头挺胸的走过这个人生,不让自己转到错误的方向。当天空降下正义的露水,滴落在你身上时,你就可以过着正直的生活,成为一个正义的人,拥有直率、诚实与正直。然后,天主爱的露水就会净化你的心。
妙笔释疑|Advent 将临期 2018-12-02 文/严第铎(息焉堂)  例句 将临期是许多基督教会为等待庆祝耶稣诞生和祂第二次来临的准备期间 Advent is a season observed in many Christian churches as a time of waiting and preparation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Nativity of Jesus at Christmas as well as the return of Jesus at the second coming. 今天(十二月二日)、今年圣诞节前的第四个主日,是天主教会新的礼仪年(Liturgical year)的开始,明天起到圣诞日(Nativity)、圣诞夜(Christmas)为止,就是今年的将临期。东正教(Orthodox)则提早两周开始,进入他们为期40天为等待基督诞生的守斋期(40-day Nativity Fasting) Advent 是拉丁语,来临(coming)的意思。具体地说,基督徒从如下三个面向等待基督的来临: 一 基督以“救赎者”(savior)、或救世主(默西亚Messiah)的身份,由玛利亚取得肉躯,降生于白冷(Bethlehem或翻译成伯利恒),2018年以前实现了 二 “每天”降临到我们心中 三 基督以审判者(judge)的身份,于世界末日第二次光荣的来临(the Second Coming in Glory)也就是说:将临期除了分享当年以色列人渴望默西亚来临的期待和喜悦之外,也是对祂第二次来临的警醒 基督徒在将临期要做的事情包括: 1. 遵守将临期日历(Advent calendar),每天虔诚读经、祈祷,每周读经也有指定的主题 2. 悬挂将临圈(Advent wreath)- 如果是有蜡烛的,要按规定日期点燃。 3. 布置圣诞节的装饰,包括圣诞树、圣诞灯等等 将临期最早何时开始的,已经无从查考。有人说十二宗徒时代就有了,甚至说是圣伯多禄制定的,这未免过于夸张了。它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上是公元AD 480年左右,到AD567年图尔斯第二次大公会议(the Second Council of Tours -在法国中部)时,教会正式文献命令所有教士(主教、神父、修士)在整个十二月必须斋戒(fasting), 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公元1965年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the Second Council of Vatican)时,才稍微修改,把将临期和为纪念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的封斋期(Lent)的主题清楚划分开来:将临期是为准备和庆祝基督诞生,以喜乐为主了 天主教会近世纪以来没有要求信徒在将临期必须守斋或禁欲,相对于东正教会信徒必须遵守40天的斋戒,我们的日子“轻松愉快”多了 祝愿大家愉快的度过将临期,满心喜乐地准备迎接圣诞节 附图一 放置桌上、需按照规定的时间点燃蜡烛的将临圈
圣经金句|12月1-2日 一个新年的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2018-12-02 文/赵祥东神父(逐光烛光) 20181201圣经金句 为的是使安乐的时期由上主面前来到, 他好给你们派遣已预定的默西亚耶稣。 (宗 3:20) 在这些将临期与圣诞节的图像中, 表达了我们追求全新开始的渴望。 在将临期之际, 我们的渴望将会超越日常生活的层次, 进入天主的领域, 这里是我们更稳固的立足之地。 我们在圣诞节欢庆一个崭新的开始。 如果我们仔细的观看, 在许多描绘耶稣诞生于白冷马槽的想象中, 例如马槽的图像, 摇篮、洞穴、牧羊人、 牛和驴子以及天使和星星, 都表达了我们对人类最初受造形象以及崭新人际关系的渴望。 圣诞节的图像会在我们的怀疑以及失望中, 带给我们希望, 让我们在转变与时间的漩涡中找到定位。 当我们找到定位时, 我们就能够和自己以及世界展开全新的开始。 (改编自《遇见心灵365》) 12月1日,一个新年的开始 礼仪年丙年 单数年 你准备好了吗 
妙笔释疑|Peace (希伯来语Shalom) 平安 2018-12-02 14:17:06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32  Peace be with you 祝你平安、愿你们平安 例句 (耶稣在预言将被出卖、伯多禄不认主等等之后,对门徒们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也不要胆却。《若望福音14:27》 Jesus said to His disciples :Peace, I bequeath to you, my own peace I give you....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or afraid. 《John 14:27》 所有和以色列人(例如辣比Rabbi)都知道:他们见面握手时,总是说Shalom 意思是平安peace 分手道别时也是说Shalom 意思是祝你平安peace be with you 大家不免好奇,“平安”对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为什么那么重要? 或许是自古以来就战乱不止吧(看看旧约,很多有关战争残酷的记载不忍卒读),以色列人特别渴望“平安”。他们的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意思就是“平安的根基(foundation of peace)” . 撒罗满(所罗门) 王Solomon的名字 也是平安的意思。新约里,耶稣也多次用平安来描述神的国度,并在许多场合说“愿你们平安”来鼓励祂的门徒和广大信徒 平安,除了字面上简单的“问候”之外,至少还有如下深层次的意思: 一 祝愿 愿对方拥有完整、完美的安祥、幸福、喜乐、宁静 --- 希望 以色列人跟随梅瑟从被奴役的埃及出走,一路在西乃半岛上的旷野之间颠沛流离,前途茫茫。后来上主训示梅瑟,要求他的哥哥、也就是司祭亚郎这样祝福以色列子民“愿上主祝福你、保护你;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上主转面垂顧你,赐你平安”《户籍记6:23-26》。这带给以色列人一个盼望 --- 康复 耶肋米亚先知训斥当代的耶路撒冷人,从大到小都贪财图利,从先知到司祭都欺诈行事,草率治疗人民的疮疾,其实没有好,就说好了好了(peace, peace, though there is no peace)《耶肋米亚先知书6:13-14》。peace 在此代表治愈、康复的意思 --- 安抚 耶稣受难后,门徒们犹如惊弓之鸟,四散逃逸,又惶恐困惑,不知所措。就在祂复活的当天晚上,十位宗徒(就差那多疑的多默),加上从厄玛乌遇见耶稣显现的两位门徒聚在一起,因为害怕犹太人追捕,门户都关着,耶稣忽然显现,站在他们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然后将手和肋膀(的伤痕)指给他们看,门徒们见了主,就欢喜起来(等于安抚了门徒,稳住阵脚)。随后又说了一次,愿你们平安,并让他们领受圣神,派遣他们(去传播福音)《若望福音20:19-22》 所以,建议大家以后和人见面问候时,请说“平安”;分手道别时请说“祝你平安”,祝福对方,这要比说嗨Hi,哈喽Hello 或拜拜Bye-bye 意义多多了。
炼灵圣月|第二十九天 行哀矜救炼灵 2018-11-28 21:22:04教会文献阅读量:641  《古经》上辣法耳(瑞复,来福)天使向多裨亚说:“哀矜能除灭罪过,能免永死,可获天上仁慈以得永生。”(多12:9)又,先知达尼尔向那布高(拿步高)说:“你可急行哀矜,以除灭尔罪。”(达4:24)《圣经》上说:“水能灭火,哀矜能灭罪。”故此圣教会自初兴以来,就有这个善行:遇有亡者,全家就多行矜哀,盼望天主可怜,免亡者炼苦,赏他早升天堂。《新约》记载圣伯多禄宗徒传教到某一地方,有一寡妇达必达(塔必达),多行哀矜。她刚死,那些受到哀矜的孤儿寡妇,就请伯多禄到跟前,指着身上的衣服哭求伯多禄说:“这都是达必达哀矜我们的,求你把她复活了吧!”伯多禄就求天主赏她复活了。(宗9:36-42)这都是哀矜能救亡者的例子。为亡者行的哀矜,在天主台前大声求天主可怜亡者,赏他得天堂的永生。几时为炼灵行哀矜,就是用水浇灭炼狱的火。所以为炼灵行哀矜,是救炼灵的好法子。不要说:“我穷,行不起哀矜。”是按人的力量,天主不看施的多少,只看人的意向和力量。圣经上记载:耶稣坐在耶路撒冷圣殿,看进堂的人往圣柜里放钱,人们放的多少不同。有一个穷妇人放了两个铜钱,耶稣向他的门徒们说:“你们看,就是这个妇人放的多,因为别人放的都是多余的钱,而这个妇人却把一天的生活费用都放上了。”(谷12:41-44)由此看来,穷人虽哀矜得少,但在天主台前能说少吗?能说力量小吗?况说哀矜也不一样,不能做这样,还能做那样。说句话安慰穷人,也是哀矜;给穷人一碗水喝也是哀矜;给人讲几句道理,教人念几句经或为亡者念经,这都是哀矜,谁能说不能行呢?所以,我们该按自己的力量哀矜亡者,耶稣说:“行哀矜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将得到哀矜。” 故事 有位主教,自幼喜欢为炼灵行哀矜,父母给他的钱他舍不得用,都为炼灵哀矜了穷人。后来往外地去读书,离家很远,手中银钱虽不方便,却仍然行哀矜。一天把钱花尽了,心里发愁,就到堂里为炼灵念经。念完经出来,遇到一年轻人,那人请他吃饭,并告诉他家中平安,又送他许多银钱,忽然间不见了。
炼灵圣月|第25天-27天2018-11-26 教会文献 炼灵圣月|第25天-27天 2018-11-26 教会文献  第二十五天 为炼灵望弥撒 弥撒就是祭献给天主的大礼,是把吾主耶稣的苦难圣死的功劳,奉献给天主圣父,是天主圣父最喜欢的祭献。人望弥撒,也是同神父一齐奉献一太,是最光荣天主的事,所以也有很大的功劳。既然人为救炼灵,能把自己的功劳献于天主,若把望弥撒的功劳献给天主,岂不更动天主的心吗?神父在弥撒内成了圣体以后,合掌默祷,求天主救拔灵魂,所以望弥撒是救炼灵的好方法。有一圣女很热心爱慕天主,常同天主说:“我主,我为爱慕你、赞美你,巴不得能把众人的心、众人的口都献给你。”一次天主答应说:“你若真如此爱我,你望一台弥**所有人的口赞美我更悦我心。”圣伯尔纳多说:“一个人热心望弥撒,比把自己的家产分给穷人或走遍天上朝拜一总的圣堂,功劳更大。”由此可知,弥撒是何等悦乐天主了。为救炼灵能说没钱求弥撒,不能守斋、不能行哀矜,谁说不能望弥撒呢的?所以说,凡是有弥撒的地方,我劝教友别怕耽误半小时的工夫望台弥撒,既能为自己挣得许多神益,又能救拔炼灵。这不是最好的善功吗? 故事 一位主教述说:从前有人在山内挖矿,忽然矿坍了,砸死好多了。但有一人在矿角因石头支住,没被砸死。其妻想丈夫被砸死,便天天去望弥撒为男人求主,并献馒头一个,蜡烛一支,求天主可怜她丈夫的灵魂,魔鬼出于嫉妒,变成一个人来阻拦她进堂,在途中截住女人说:“弥撒已完,你不用去了。”女人信以为真,就回去了。这样这个女人三天没望弥撒。后来又有人挖那个矿,忽听见里面有人说:“轻轻挖,不要让大石头掉下来砸死我。”人们就从旁边慢慢地挖了一个洞把他救出来。人们奇怪地问:“你怎么能活到现在?”他说:“在这些天,每天有人给我送光亮、饮食,只有三天中断。”众人才知,是他妻子每天望弥撒送馒头及蜡烛的效验。
品味圣经|富人(4) 积财富于天上2018-11-25 23 品味圣经|富人(4) 积财富于天上 2018-11-25 23:11:45文/严第铎(息焉堂)阅读量:529  Rich people (4) - Storing up wealth in Heaven 例句(在“富人与粮仓”的比喻里)富人心满意足、准备享乐时,天主说,就在今夜你的生命要被夺走了 .....那只为自己积攒财富、在天主前却不富足的人,就落此下场《路加福音12:15-21》 (In the parable “Rich man and his barns”) The rich man has stored plenty of grains and said to himself: Take easy,be merry. But God said to him: this very night your life will be demanded from you. This is how it will be with whoever stores up things for themselves but is not rich toward God. 《Luke 12:15-21》 西方有一个谚语:你绝不会看到灵柩车后跟着搬家车(You will never see any U-Haul behind a hearse)意思是:现世上的任何财富,都无法带进坟墓去。 这是大家早已熟悉的道理了:任何人在死亡的那一霎那,就和现世的财富“拜拜 bye bye 了”,所有的财物,对于身后的世界 -无论是上天堂、去炼狱或者不幸下地狱了,都没有关系,既帮不上忙,但也拖不了后腿。备极哀荣也好、身后萧条也好,都不会立刻左右“灵魂”的去处。 耶稣出道不久、在山中圣训之后,就教导门徒们和大批追随者说: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宝,因为在地上有虫蛀和锈蚀来损坏它们,还有小偷来挖墙偷窃。你们应在天上积聚和储备。。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玛窦福音6:19-21》 衡量一个人现世的财富,一般说来比较容易看到有形的金钱、财宝、房地产、汽车等等;之后才会谈论无形的部分,比如名声(德高望重或声名狼藉)、情分(亲情、友情、爱情) 那么“天上的财富”是什么呢?我综合圣经学家的看法归纳成两类: 一 是“和天主的关系” 指一个人是否接受、相信、信赖、追随天主、遵行天主的教导和诫命,走正义和仁爱的道路;天主只要我们行义,热爱慈悲,谦卑地和祂同行《米该亚先知书6:8》 二 是“所累积的福分”依圣经教导,有许多人格特质(例如心灵洁净的人等等)和行事作为(例如缔造和平等等)是受祝福的,也就是在天上有赏报(福分) 要得到“天上的赏报”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善用现世的财富去爱人,例如耶稣多次提到:卖掉你的东西、施舍给穷人《路加福音12:33;18:22等等》 祂还举例说:设宴时,邀请那些无力回报你的人,你就有福了《路14:13》 总之,人生在世,要善用天赋,努力工作,但是积攒(现世的)财富之后,一定要抱持怜悯的心,行仁爱的事。财散福聚,积存到天上去。
一楼。
与主谈话|荣耀的君王 2018-11-25  文/晨祷六点半祈祷团 主播:海贝 祈祷词:有思 编辑:树洞 亲爱的兄弟姐妹,基督君王节快乐! 教会让我们在礼仪年的最后一周庆祝此瞻礼深有寓意。这个瞻礼提醒我们每一位,还在尘世路途中,每日与三仇斗争的我们,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挣扎的我们,不要忘记,基督是我们的君王,而且是得胜的君王。我们庆祝君王节,不是庆祝基督将会得胜,也不是庆祝基督到最后一定会得胜的。我们所庆祝的是已经得胜为王的基督。 弟兄姐妹们,我们所跟随的是一位已经取得了胜利的君王,所以,我们所打的是一场已经得胜的仗。当撒谎者,外界的诱惑,或者我们自身的软弱向我们逼近,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从而放慢跟随基督的步伐时,我们不要灰心丧气,更没有理由放下武器,举旗投降。 我们的战斗,是清扫敌人在战败后仍然顽抗的残余势力。基督君王没有将我们直接带入他胜利的国度,而是允许我们继续在世的战斗,好使我们将来与他一起,更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炼灵圣月|第二十四天 弥撒是救炼灵的头等善功2018-11- 炼灵圣月|第二十四天 弥撒是救炼灵的头等善功 2018-11-24 教会文献  弥撒是圣教会中祭献天主的大礼,就是当初吾主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而死,把自己祭献于天主圣父的独一无二的大礼。如今圣教会奉吾主耶稣的遗命行这大祭,奉献天主,为钦崇天主,为求恩谢恩,为补赎罪过,那功劳是无限量的。别的善工是人求天主,是人的功劳,是有限量的。弥撒是奉献耶稣的无限功劳,又是耶稣主祭亲献自己于天主圣父,所以弥撒的功劳是无限的。本来一台弥撒足够救出众炼灵来,但天主明智公义,是按照人的行为分散,有的人得的多,有的人得的少。至于做弥撒的神父更热心地在弥撒中为人求天主,人能够多沾恩典,这是弥撒以外的。弥撒常是一样的,冷淡神父做弥撒也不减弥撒的效验,为炼灵做弥撒常有大益处。圣热罗尼莫(业乐)说:“为炼灵做弥撒的时候,炼灵不受炼苦,做完弥撒也有脱离炼苦立即升天堂的,所以常盼望人为他们做弥撒。”我们若真有爱德,应该常求弥撒救拔炼灵。 故事 史书记载,有一修士死了,圣恩利格(亨利)为他念经、守斋、行苦工,求天主免他的炼苦。一次正念经时,修士显现说:“我在炼狱苦得厉害,你这苦工不能补赎我的罪过,要紧为我做弥撒,用吾主耶稣的功劳才能免我的苦。”说完不见了,圣人就为他做弥撒。日子不多,这修士果然从炼狱里出来了,身发大光,感谢他以后,就升天去了。又有一位神父为炼灵做弥撒,到举扬圣体时,看见无数炼灵从炼狱出来升天去了。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信仰杂谈|探究“魔鬼以什么形象临在于当今社会?” 2018-11-21 郝晓芳  文/郝晓芳 在我们堂区,《圣经·默示录》的学习已渐渐接近尾声,有人就问我,魔鬼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严谨的神学方面的问题,我不敢草率回答,不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找到了一些有关魔鬼的蛛丝马迹,下面我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在默2-2节中这样写道:“我知道你的作为你的劳苦和你的坚忍;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并且你也曾查验出那些自称为宗徒而实非宗徒的人,发现他们是撒谎的人。”这里的撒谎的人,其实就是魔鬼诱惑人的一种手段,让那些信仰不坚定的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动摇,这也是魔鬼在当今教会与社会惯用的诱惑手段。 再来看默2-10节:“不要怕你们要受的苦!看,魔鬼要把你们中的一些投在监里,叫你们受试探;你们要遭受困难十天之久。你应当忠信致死,我必要赐给你生命的华冠。”这一节更为详细的叙述了魔鬼下一步的行动,那就是“试探”,在现在社会,我们中的一些人也常常会被试探,那些对信仰淡漠的人,常常会说:“如果让我看见天主,我就相信!”这就是魔鬼临在于人身上的表现。 还有默2-13节:“我知道你居住的地方,在那里有撒殚的宝座,当我忠信的见证安提帕在你们中间,即在撒但居住的地方被杀的时日,你仍坚持了我的名字,从未否认对我的信仰。”这里魔鬼已经开始利用人们对邪神偶像的崇拜,来达到他摧毁人对真神信仰的目的,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由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魔鬼并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如同骷髅,幽灵等令人毛骨损然的形象,而在当今社会,他是多种无形无像的诱惑,充斥着我们灵魂的软弱之处,我们只要了解了他的特点,抓住他的弱点,那我们就是强者,那他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魔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软弱,只要我们常常祈祷,寻求主的助佑,清洁我们的灵魂,那样我们就会拥有了战胜魔鬼的法宝——“天主的圣言”!
炼灵圣月|第二十二天 炼灵是最知恩的 2018-11-21教会文献  热心救拔炼灵,不但悦乐天主,能得赏报;那受我们相帮,脱离炼苦的灵魂,也是最知恩的,一要报答我们的。世上的人受了恩惠,有知恩的,也有不知恩的。第一,因为人心有善有恶,善人受人恩惠知道报恩;炼灵都是善的,所以必知恩报恩。第二,有些人虽然愿意报恩,但因为穷苦的缘故而力不从心。炼灵却不是这样,他们升了天堂什么也不缺少,在天主台前求什么得什么,他们在光荣福乐中必要想起恩人来,希望恩人们与他们一齐享福。所以常为恩人求主,常给他们神形诸恩,以便使你热心事主,修德立功,妥善救灵魂。我们前面提过,炼灵能为恩人求主,既升了天堂,不更有力量吗?所以拯救炼灵大有益处,我们为什么不多交结好朋友呢?
炼灵圣月|第二十一天 许给亡者的善功应迅速实行 2018-11-20 教会文献  人的常情往往是眼不见心不想,活着时候很相好,死后过不了一年半载就把你给忘了。还有的把死人一埋就完了,再不知为亡者念经了。甚且把许给亡者的弥撒、善工都扔在背后不提了。《师主篇》上说:“人该趁早预备你的灵魂,不要靠亲戚朋友推延你身后的大事,因为他把你忘得多么快,是你想不到的。与其死后望别人帮助,不如自己及早多立功劳,你自己的事情还不上心,后来谁还替你操心呢?”这话说得真不错。人一死,别人就都忘了你,把你临死前的嘱托全扔在一边。你临终前嘱咐儿女:多少钱做弥撒、多少钱还帐、哀矜等。你死后,就由不得你了。灵魂在炼狱里盼望得如饥似渴,儿女亲人却不当一回事,用钱先办别的勾当,却不按所许诺过你的去遵行。唉!活着的人真没良心!只知道自己的事情要紧,把钱先用了,但那炼灵比你更需要。你用那钱挡饥荒得益处,却不知道为你有多大害处,这既是犯不公道的罪,又耽误了亡者的灵魂。这是天主所极恼恶的,如何肯降福呢?所以越是这样,后来越穷。 故事 西班牙的圣王嘉禄手下有一官员,临死前向他侄子说:“我一辈子没积下财物,只有一匹马,你把马卖了为我做弥撒吧!”他侄子答应了。及至叔父死后,就舍不得卖了,也不为叔父做弥撒了。半年后,叔父显现给他说:“你不管我的灵魂,不按我说的实行,使我在炼狱里苦得厉害,现今天主赏我升天,让你替我做所余的补赎。”说完不见了,那人就得了重病,没办神工就死了。可见,许给亡者的事不肯做,是会招天主降罚的。 又有一少女,自幼受姑母看管、教训。及至姑母死时,嘱咐侄女为她做弥撒,侄女赶快按数目做了。有一天,自己独自在屋,忽听到姑母叫她说:“你许的弥撒还差三台,快为我做吧!”少女说:“我的好姑姑,我马上去为你求弥撒。”少女忙去找神父,经询问,才知自己求的弥撒确实还差三台未做。神父听到这事后,就急忙补上了。少女心里常为这事难过,因为耽误了姑母升天堂。后来,她向人述说这事,常是眼泪汪汪的。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十五天 拯救炼灵悦乐圣母 2018-11-15 10:03:10教会文献  热心恭敬圣母的人,不能不存心救拔炼灵。因为爱圣母的人必求悦乐圣母的心,体贴圣母的意思。但圣母不但是世人的主保,罪人之托,照顾疼爱世人,更疼爱炼灵。因为他们都是善灵,都是将升天堂的善人,更是圣母所爱的儿女。圣母是忧苦之慰,不愿让他们受苦,时刻愿意救出他们来。所以,圣利阿略说:“每逢圣母瞻礼及瞻礼七,圣母必到炼狱救出许多炼灵升天。”圣母又许下:凡热心恭敬佩带圣母圣衣的,死后圣母必想法子快使他脱离炼苦。所以孝爱圣母的人不能不体贴圣母的慈悲心肠,不然就不是和圣母同心合意地人了。热心救拔炼灵,就如同一个仁家的儿女见兄弟姐妹中有生病受苦的,就体贴父母的心,想法解除他们的苦患。父母看着岂不是个安慰吗?若是他有了病苦,父母兄弟姐妹也必定为他操心调治。所以我们若愿悦乐圣母,多得圣母的救护,就该多用心救拔炼灵,好能死后在炼狱里蒙受圣母的格外怜恤,早日升天。 故事 有一个人每天为救炼灵,在圣母像前念《圣母祷文》。有一夜仇人要杀他,在屋里各处找遍了,也没找到他,就生气地走了。圣母发显给了说:“因你常为炼灵念经,所以我保护你,使仇人找不到你。”圣多明我会的贤女保辣,一天在瞻礼七正热心求圣母救拔炼灵,忽然神灵超拔到了炼狱,看见圣母身发大光,有许多天使跟着。圣母命天使把那些炼灵的锁琏打开,领他们升天去了。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十四天 拯救炼灵最悦主心 2018-11-13 23:17:48教会文献  耶稣死后,先去古圣所(灵薄狱)救古圣人的灵魂,这是给我们立了救拔炼灵的表样。耶稣的爱情对普世众灵魂都是无限量的,因为都是他饱学所救赎的,炼灵更是他所怜爱的。因为我们在世常犯罪伤他的心,而炼灵再也不犯罪了,所以常悦耶稣圣心。我们在世爱天主的心很有限,冷淡,耶稣还爱我们;炼灵爱天主极其热切,所以天主更为宠爱。也能说耶稣怜爱他们远远超过天上的神圣。因为神圣是在福乐中,炼灵是在苦难中。一如父母更怜爱那有苦的儿女,天主更是这样,恨不得叫他们立刻升天。只是按天主的公义不得不罚他们做补赎。若是有人替他们求情做补赎,耶稣圣心岂不更喜欢吗?那为炼灵祈求的,既得了天主的欢欣,又立爱德的功劳。而那些不为炼灵祈求的,万不能得天主的欢悦。就如一家兄弟姐妹中,有生病受苦的,他的弟兄是医生却不为他们诊治,父母能喜欢这样没有爱情的儿女吗?所以我们要体贴耶稣圣心,多为炼灵祈求。 故事 圣女日多达(洁如),最热切救助炼灵。有时觉得做的不好,就省察自己的罪过,心中惭愧不按。一次,耶稣显现安慰她说:“吾女,你为什么难过呢?你热切救拔炼灵的善功,最悦我心。我为上报你这爱德,全赦你一辈子的罪过,免你应做的补赎,并加增你将来升天堂应得的光荣,并且到你死的时候,凡是你救拔的炼灵都来接你升天,以示感谢。”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十天 为恩人亲友祈求 2018-11-10  人在人情在,这本来就是一种通病。又加上眼看不见的事物难以动心,所以活着的时候相亲相爱,不怕费心,花钱出力都在所不惜。但死了以后,灵魂在炼狱里受火烧,竟毫不理会了。咳!可怜,人的软弱!活着的时候有亲有爱,死后就不是亲人了。既是教友,知道灵魂不死不灭,他们如今在炼狱受苦,怎么就不去管呢?如今他们在炼狱里,只渴望我们为他们念经、可怜他们。就如同《圣经》上说的:是我的好友,至少你该可怜我,为我求主救拔我。“我们听听他们哀求的多么恳切。想起从前想好的恩爱来,你能忍心不为他念经,求天主可怜他吗?所以,我们不能忘了为已亡亲友恩人祈求。 故事 古时候巴比伦的大王索尔达,在一次战争中俘虏了许多敌人,其中一个是大王侍卫的朋友。那侍卫就求大王说:“求大王看我二十年小心服侍的份上,放了我这被俘虏的朋友吧!”索尔达就应允了他的祈求。 《圣多明我会史》记载,一为会中神父名叫依约,有大圣德。一天念《夜课经》后独自在堂里祈祷,抬头见灯下有一个人,衣服破烂,十分忧苦,因有灯影看不清面目,忙问:“你是谁?”答说:“我是你同会某人,平生最蒙相爱,如今不能了。”依约问:“如今怎样?”答说:“苦的厉害,当在炼狱十五年,只求吾兄不要忘了我。”依约第二天就为他做弥撒,成圣体后,手捧圣体流泪向主说:“吾主!从前古王索尔达因侍仆二十年侍奉的勤劳,允了他的祈求,放了他所俘虏的人,我今奉事吾主多年,不敢说有功,但吾主的仁慈远远超过索尔达,如今我的爱友在炼狱,求主仁慈宽赦他吧!”这样再三留泪哭了一台弥撒。次日,亡者又发显,衣服鲜美,容貌光华,欢乐说:“因我兄的转求,天主仁慈宽赦了我,我如今去神圣永福的天乡,特来感谢吾兄。”说完不见了。我们也该常为炼狱中的亲人爱友祈求。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良木嘉果|一切自有安排 2018-11-08  文/王泽文(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 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两旁的路灯也即将熄灭,一切都将归于沉寂,然而这颗烦躁而迷惘的心始终无法平静,一个孤独的灵魂在街上游荡,未来的路在哪里,我该如何走…… “什么是圣召,而天主对于我又是如何安排?”我以前从未考虑过。小时候,我只是知道,自己家和别人家不同,别人烧香拜佛,我们家不用,别人家的孩子周末在外面欢天喜地,而我们只能待在教堂;至于在教堂干什么,不明白也不想明白,大人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人虽然去了教堂,心却不在那里。有时候运气好的话,会在母亲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溜出去,当然这是有风险的。上了高中,离家也远,学业也重,就有了“正当的理由”不去教堂。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三年里,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天主其实一直就在我的身边默默守护着我,就等着我回头的那一刻。
炼灵圣月|第九天 为父母亲人 2018-11-09  〈天主十诫〉的第四诫,命我们孝敬父母。这孝敬父母,不单指照顾父母肉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照顾他们的灵魂。儿女应尽力服侍父母,有病该设法调治,饥饿寒冷了该准备饮食衣服。父母死后,灵魂在炼狱里受极大的苦,又不能自救。做儿女的,更该为他们祈求天主,以减轻他们的炼苦,救他们早出炼狱,这才是真正的孝爱。有多少做儿女的,父母活着时很孝顺,父母有病就想法调治,若不见效就十分忧愁,若是死了就哭得死去活来;然而,为灵魂大事反倒不管了。圣伯尔纳多(纳德)把这种痛哭叫做无益的痛哭。只有多为他们哭求天主,宽免他们的炼苦,恩赐他们早日天,才是有益的痛哭。也有些不孝的儿子,嫌父母病老无能,活着时就勉强奉养,一旦死去就更全忘了,总也不为他们念经求弥撒。可不想你小时候,全靠父母乳养才能长大,如今他们在炼狱受苦,你竟豪不动情,不想办法救助他们,能算有良心吗?至论弟兄姐妹也是一样,不但在世有兄弟情肠,他们死了更该为他们献弥撒、行善功,求天主赏赐他们早日升天。况说父母亲人今在炼狱,恐怕多是因为你的缘故。比如因对你过于的爱惜当受责罚,或者过于专务世俗,忽略了天主的规诫。如今在炼狱做大补赎,你怎能弃之不管呢?所以该常为父母亲人念经、做补赎,求天主赏赐他们早日升天。 故事 圣依怕饵(丽莎)最热切救拔炼灵。她母亲死了,就更加倍念经克苦。一天,母亲显现于她,身穿苦衣,面色忧苦,向她哀求说:“请你纪念我对你的哺乳之恩,快为我求天主,救我出炼狱吧!”圣女听了母亲的话,心如刀绞,立刻如倍克苦,勤行各样善功,常常守大斋,昼夜哭求,直到她母亲又显现。这次显现,身发大光,欢乐非常,感谢降福她后光荣升天去了。这真是有福的母亲,孝爱的女儿!又有一富贵人死了,他儿子总不为他念经、献弥撒。后来儿子连遭患难,家败人亡,成了穷汉,就求神父为他转求天主。神父因为天主的默启,才知道是因为他不肯为在炼狱的父亲的灵魂祈求,才有此灾难。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八天 活着的人莫忘去去世的人 2018-11-07 22:00:26阅读量:517  据统计,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每天要有八万人死去,一年就该有二千八百八十万灵魂到天主台前听审判。这些灵魂有多少在炼狱?又有多少被人忘记呢?哎!活着的人只管自己平安,只管自己的衣、食、住、行,整天经营打算,奔走谋生,好象这世界就是永久的住所,根本不想死后。忽然听说某人死了就惊异地说:“他死了么?”亲戚朋友到跟前哭上几声,也有的痛苦流泪为他念经。但没过上十天半月心情就淡了,过上一年半载就把他全忘了。幸亏慈母教会忘不了她的女儿们。在这“炼灵月(11月)里”,更加倍地为他们祈求,同时也劝在世的儿女们,为亡者念经、行善功。在圣教广扬的国家,有许多城市和乡村设立了巡更局,每天从半夜到天明,有人提着灯笼,断断续续地摇着木铃,以哀切的声调呼号说:“睡觉的人们醒一醒,快为临终者求主。”在这深更半夜,听得那声音真好像孤魂出世,独自到天主台前去。所以凡有病重临危的,人们就都为他念。还有在炼狱月内,每晚鸣悲哀的钟声,请人为亡者,为死去的亲人祈求。有的热心人家用饭时,因家中某人去世,桌前空着一个位子,隧心中感叹起来,于是全家人就跪在桌前,为亡者同心求主。这样做真是悦乐天主的事。又有人把《古经》上的话刻在石碑上或写在座前,如同炼灵呼求说:“我的亲人爱友可怜我吧!因为天主义怒的手压在我身上。”(参咏32:4)这也是个提醒人的好法子。 故事 法国塞古城主教最热心救拔炼灵。若有亲友去世就写上他的名字,贴在自己的小堂内,每晚都同亡者本家的人,为他念经求主。我们也常有亲友去世。我们怎样做了?有时念两端经,有时则把亡者单扔在一边,豪不理会。哪知道那亡者盼望我们救助,比饥饿的人盼望食物还要急切。我们竟然置之不理,能算有爱德吗?你若这样冷淡无情,后来自己落在炼狱,怎么能盼望别人救助你呢?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七天 炼灵不能自救 2018-11-06  炼狱灵魂除受苦以外,还有一个十分可怜的光景,就是他们不能自救,只能甘心忍受当受的苦。但是,靠着天主的仁慈安排,炼灵不能做的,我们世上的人却能替他们做。我们的补赎虽然不能加增他们的功劳,却能减轻他们的炼苦,且能完全补赎他们的罪罚,救出他们来。这是天主至公至义的安排。这也是教训我们,趁着在世时能随便立功的时候,快做补赎,以免死后单依靠别人,那就不可靠了。若是炼灵能够自救,他们一定要用极热切的心情爱天主、行善工、做大补赎,但是他们办不到了。我们现在能做,还不该快吗?所以耶稣说:“趁着光明的时候你们赶快做,黑夜一到就不行了。”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 圣本笃会中有一会友,平日热心守规矩为众人楷模。死后不久显现给一位会友,哀求说:“我的弟兄,我在世时依赖天主大恩虽无大过,但因骄傲贪了六品神职的光荣,得罪了天主,现正做大补赎。又因炼灵不能自救,所以盼望你转告院长,请众会友为我祈求,以救助我。”但这人多心,怕人讥笑自己,就没告诉院长。第二天,炼灵又发显给他并且说:“我的好兄弟,你做的不对,若是你知道我受的那苦如何厉害,你就不迟疑了。如今我给你一个凭据:某人的《大日课》丢失找不到了,我拿来了,请交给院长。”这位会友告诉了院长。院长即命所有会友行善工、做大弥撒、热心念经,为那炼灵代祷。以后那炼灵才不来了。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四天 炼狱的觉苦
炼灵圣月|第五天 炼狱的失苦 2018-11-05 07:43:33阅读量:372  炼灵所受的失苦,就是心里想见天主而不能见。这苦比觉苦更难忍受。要懂得这端道理,该当知道天主造了万物,给了各物一个本性。如水的本性是往下流,火的本性是往上升,人灵魂的本性则是向往天主。人在世上被肉身私欲缠绕,这个本性不太明显。但灵魂一离肉身免去这些阻挡之后,明知天主的无限美善,可爱无比,愿见天主而不可的。如小孩子见母亲而不能,尽管给他好东西,百般哄劝,也不能叫他安心,止住他的悲苦。炼狱灵魂更是这样。至论失苦的大小要看他所失的东西如何,失去的东西越珍贵,失苦也就越大。天主是万善万有,是灵魂的根源和终向。人在世灵魂被肉身蒙蔽,虽然天主极其美好、可爱,也不觉得。等灵魂一离肉身就全明白了。且人活着时有父母亲人,财物荣誉等牵制着,人死了以后就只能想天主了。由此可知灵魂在炼狱的苦是多么重大了。所以,我们及早做补赎减少后来的炼苦吧! 故事 在西班牙有一大德凡的妇女,去世后多次显现给一热心少女,并相帮她热心。一日,求少女代求三台弥撒,因为她在世许愿未还。这位少女就立刻求神甫做了。这个灵魂十分感谢,并说炼苦减轻了许多。少女一听这有效验便喜欢地动了心,遂跪下伸着胳膊做十字架形;为她念《天主经》、《圣母经》各五遍,以恭敬耶酥五伤。那炼灵的痛苦日减,光华日增。然而,失苦不但不减反而加增,因为净炼程度越高,越发想见天主。她说:“这失苦比什么苦都难受。”后来她在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升了天堂。又圣女日多达(洁如)曾听见一个灵魂说:“我在炼狱不得见天主是最大的苦,我情愿受魔鬼所受的苦也不愿忍受这不得见天主的苦。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三天 炼狱的苦深重可怕 2018-11-03  圣人们都说:炼狱的苦是极重的,世上最大的苦若与炼狱的苦相比就不算苦了。因为天主安排人生活在世上,是为让人恭敬他,行善立功,将来得享天堂永福。所以,世界虽苦,却也有安慰有希望。而炼狱则是专为罚罪做补赎的地方,只有苦没有乐。世上无论怎样的苦,总有减少或间断的时候。又因天主爱惜炼灵,愿意他们快快升天,所以使那苦很厉害,为能快快除去他们的罪污补赎他们的罪过,这是天主至公至妙的安排。 圣多玛斯(道茂)说:“炼狱的苦与地狱的苦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炼苦有头,地狱的苦没头罢了。”有许多人随便犯罪,拿着不当一回事,他们常这样想:犯了罪只不过后来告解痛悔,神父罚上几端经、守几个大斋就完了。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天主罚罪是多么严厉,炼苦又是多么厉害。还有人明知道自己犯了许多大罪,也知道炼狱的厉害,却总是推脱不肯办告解做补赎。这也是因为没有细想炼狱的大苦。 若真想通了天主罚罪的严厉,炼苦的厉害,一定不敢随意犯罪了。因此,也一定愿在今世多做补赎以免炼苦了。在世做补赎处于自愿,忍苦的功劳很大,更能动天主的慈心,这就如同一个钱能还很多钱的账一样。在炼狱做补赎处于无奈,必须一个还一个,一丝不苟,分毫不差。因此,若不肯在现世忍受小苦而硬要去炼狱受大苦,这不是糊涂吗? 故事 有一修院的院长,在临终时,众修士求他死前立一新院长。他的侄子也在那里修道,就本着私心,立了他的侄子为院长,有一天,他的侄子正在院子里散步,忽然听到旁边水池里有人痛苦。他过去一问才知道,此人正是他的叔父。他因自己的偏情立了侄子为院长,天主罚他在炼狱做补赎。再问炼苦如何,答应说:“苦的厉害,无法形容,你去拿一支铜蜡台来放在水里,就能明白这一点了。”当他把铜蜡台往水里一放,立刻就熔化了。哎呀!你看炼苦是多么厉害,下炼狱的人又是多么痛苦啊!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炼灵圣月|第二天 真有炼狱 2018-11-02  圣教会告诉我们,人死了后有三个去处:即天堂、地狱和炼狱。行善到死,没有一点补赎当做的人,死后立刻升天堂享永福。在世作恶、身带大罪,死时又未蒙天主宽赦的人,下地狱。死时有大罪但已痛悔蒙赦的人,或只有小罪和罪罚的人,下炼狱,补赎做完以后才能升天堂。这是圣教会的一贯信仰。圣奥斯定(思定)说:“圣教会很早就有为亡者祈求的习惯,凡死于耶酥宝血之内的,都能得这祈求的好处。”脱利腾公议会明文宣称:“谁若说凡蒙天主赦罪免下地狱的人,就没有在世当做的补赎了,死后就升天堂。说这话的人该受弃绝。”所以,天堂、地狱之外还有炼狱,这是当信之端。因为天主至圣至公,即使仅有一点小罪或没有补赎完的罪罚,也不能升天堂。若有小罪或有未补赎完的罪罚,必须炼净,才能升天堂。一个人虽然行为圣善,死时也可能有没做完的小补赎。至论那些临死才回头的,就更有当做的补赎了。天主至公,虽免其地狱永苦,仍不免其当受的暂罚。若没有炼狱,在什么地方做那补赎呢?因此必须有一个炼狱,才合乎天主的公义。 故事 历史记载:在公元一千年的时候,克侣尼修院院长欧第隆,大德不凡。他命院中修士常为炼灵祈祷。当时有人去耶路撒冷朝拜圣地,途经西西里岛,遇一苦修士问他说:“你认识欧第隆院长吗?”答说:“认识。”苦修士又说:“魔鬼嫉妒人救拔炼灵,更恨欧第隆院长,因他特别专务这项善功。你回去以后告诉他,劝他加倍行这善功。”那人回去以后,便把这事告诉了欧院长。从那以后,院长把这项善功定为院规,每年诸圣瞻礼次日,专门为救炼灵举祭祈祷。这条院规便在各处渐渐传开了。以后教宗乌尔班第四把这项善功定为全教会的节日,这就是现在的追思已亡瞻礼(11月2日)的来历。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你知道吗|认识万圣节、诸圣节、追思已亡节2018-10-31 你知道吗|认识万圣节、诸圣节、追思已亡节 2018-10-31  文/盐与光 「万圣节」其实是与天主教会于十一月一日的「诸圣节」,及十一月二日的「追思已亡节」有关。 万圣节(Halloween)的可能是爱尔兰口音「诸圣节」之夜(万圣节前夕All Hallows Eve)的误读。公元五世纪,爱尔兰人以十一月一日为新年,该假日的发音亦近似「sow-en」。古时,爱尔兰人以十月三十一日及十一月一日间,宇宙法则暂停,去世亡灵会回来,故有习俗生者穿上奇装异服,游行驱鬼。 天主教会移风易俗,于九至十世纪渐渐以十一月一日纪念各位圣人,十一月二日追思所有亡者,并为他们祈祷。当时,在欧洲,有为亡者布施糖果的习惯,接受者则答应以「为亡者祈祷」回报。于是发展出孩子们到各家索取「万圣节」糖果的习惯。 按爱尔兰民间故事:有名杰克(Jack)的人,设陷阱骗魔鬼不再诱惑他,可惜因用了「欺骗」手段,而不能升天堂,但又因魔鬼曾答应不勾引他,故也不该下地狱,于是,为解决他的处境,只好赏他灯笼(Jack's lantern),帮助他在阴间往来,直到最后审判。这就是点燃杰克灯笼的由来; 万圣节以南瓜作灯笼,亦由此而来。 「万圣节」的由来,应以天主教信仰的幅度,来培育学生,以免他们疑神疑疑鬼。老师需要正确地向学生介绍,教会相信:人死后会得到天主公义的审判,并解释十一月一日「诸圣节」和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节」的意义。 十一月一日「诸圣节」的意义:天主愿意我们得救,在世上度着充满着爱的丰富生命,来日在天上做圣人,继续为世人造福,及为人祈祷;「诸圣节」邀请我们有志气为人谋幸福,将来做圣人。 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节」的意义:天主给机会那些在生活上还未完善的亡者,靠大家的祈祷,互相帮助,可以上天堂。所以我们要以爱心,为亡者祈祷,亦要设法帮助别人,完善自己的生活。
你知道吗|我们的诸圣节 2018-10-31 07:15:10阅读量:5015  编者按: 诸圣节(社会中也称万圣节)源于初期教会公共敬礼受到罗马政府及犹太人的迫害而殉道的先圣先贤,于公元610年5月13日定为诸圣日,意为天下圣徒之日,用来纪念殉道者。后来因为凯尔特族人的“鬼节”(11月1日)在罗马帝国日益盛行,为导正歪风,公元835年,教宗额我略四世钦定11月1日为诸圣瞻礼。原本教会也会在11月1日前一天为神圣的诸圣节作预备,故教会就也顺道把10月31日这神圣的夜晚取代了原本凯尔特族人之鬼节的前夕活动。因圣教会的移风易俗,于九至十世纪渐渐以十一月一日纪念各位圣人,十一月二日追思所有亡者,并为他们祈祷。当时,在欧洲,有为亡者布施糖果的习惯,接受者则答应以「为亡者祈祷」回报。于是发展出孩子们到各家索取「万圣节」糖果的习惯。本篇将和各位教友一同分享诸圣节的来历、意义、弥撒礼仪常识以及善度节日的建议。 一、节日的简史 在东方教会中,第四世纪时已有「诸圣殉道者庆节」出现,但庆节的日期则各地方教会均不一致:如安底约教会在圣神降临后之主日庆祝;东叙利亚教会则在复活节后的星期五;阿尔美尼亚教会则在光荣十字架后第十主日后的星期六。 西方教会中第五、六世纪时,也逐渐接受东方的庆节。教宗波尼法四世(Boniface 608-15)从皇帝富卡斯(Phocas手中接受了一间外教的「万神庙」(Pantheon ),教宗于609年5月13日把此庙奉献给圣母及诸圣殉道者。此日,教宗也曾命人把罗马地窟殉道诸圣的骨骸运到此改为圣堂的万神庙。因此五月十三日曾成为罗马民众的大庆节。 八世纪时,教宗或瑞第三世(731-741)在圣伯锋大殿内建立了一小圣堂,为敬礼教主、圣母以及所有殉道和非殉道圣者。奉献此小圣堂的年月日并不清楚。但在英国自此以后,就于十一月一日庆祝此节日;有不少礼书也指出,许多地方亦在十一月一日庆祝诸圣节。至于为何将此节定在十一月一日,或许是由于教宗在此日为该「诸圣小堂」行了奉献礼。 九世纪时,在教宗国瑞第四世(828-844)的授意和全国主教的同意下,法王「虔诚者路易」通令其所属地区,每年十一月一日都要庆祝此诸圣节日。之后,整个教会也都遵守这同一节日。 本节日开始时就有一前夕守夜礼,许多地方也实行三天守斋的准备。教宗西斯笃第四世(十五世纪)曾为此节日订定了八日庆期。一九五五年的礼仪改革,这些均被删除。
圣人论圣母 2018-10-22 11:03:38《信德报》2018年10月1日,36期(总第786期)阅读量:180 玛利亚是那样高超,以至于她的行为可以成为所有人的模范。——圣盎博罗削 她的谦逊,好像上天的梯子,天主圣子用它从天降下成人。——圣奥斯定 玛利亚真是满被圣宠,在她内心隐藏有圣宠的宝库。——圣额我略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合力破环我们得救;另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合力补偿我们,那就是耶稣和祂的母亲玛利亚。在加尔瓦略山上有两个祭台,一在耶稣身上,一在圣母心上,就是耶稣祭献其身,圣母祭献其心,同献于天主圣父,一同补赎世人的罪过。——圣伯尔纳多 天主赏赐世人的一切仁慈,都是藉圣母玛利亚而给的。如果你不能效法圣母的贞洁,至少要效法她的谦逊。——圣伯尔纳多 圣母是一切恩典和安慰的泉源。玛利亚的圣名,对于恳切呼求她的人,是天堂之门的钥匙。——圣爱弗冷 圣母是求助者的救援。——圣鲍斯高 如果你以相当的热心念圣母经,你一定会感动圣母的无玷圣心。——圣蒙福 恭敬圣母的善工不拘大小,只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恒心不缺。——圣伯尔各满 玛利亚藉着她的服从,补偿了厄娃违命所留下的祸害。——圣依勒内 圣母玛利亚是孤儿的慈母。——圣文都辣 天主自无中创造世界,不需要帮助,可是因为世界因罪恶而变坏了,为了补偿它,天主愿意用圣母来协助。玛利亚荣获天主之母的尊位,是为罪人多于义人的;因为耶稣基督明言,祂来不为召义人,却为召罪人。——圣安瑟尔谟 能培育恭敬圣母热心的人,绝不会丧失灵魂。——圣依纳爵 航海的人,藉着海星才知道方向,教友们依靠玛利亚,才能到达天堂。——圣多玛斯 玛利亚的心,有如耶稣受苦的镜子,能照出救世所受侮辱、鞭笞、伤痛和其他苦刑。——圣老楞佐 玛利亚的光荣,超过其他圣人的光荣,有如太阳的光,超过一切星宿的光。——圣巴西略
2018-10-18 09:49:08杨文忠阅读量:224 临终关怀,教会也叫“助临终”,是在病人临终时对其肉体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临终关怀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坦然地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病痛”,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和疏导,通达病人的信仰之路,让病人没有顾虑安然而逝。 病人进入濒死阶段时,开始为“心理否认期”,这时病人往往不承认自己病情的严重,否认自己已病入膏肓,总希望有治疗奇迹的出现以挽救死亡。当病人真正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预感已面临死亡时,就进入了“死亡恐惧期”,表现为恐惧、烦躁、暴怒。当病人确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间即来,此时病人反而沉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就进入了“死亡接受期”,病人进入死亡接受期,比死亡恐惧期表现得安静了许多,病人的痛苦也减少了许多。病人进死亡接受期,也往往进入了“信仰回归期”,通过信仰理念的恢复或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牵挂、失望等心理,令其安心、坦然地对未来世界充满希望及信心。 人临终时最怕的是失望,耶稣说:“干犯圣神的,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玛12:31-32)耶稣说的干犯圣神的罪就是固执于恶,不肯悔改,就是妄望和失望。临终关怀,就是想法让病人消除被遗弃、孤独、无助的感觉,让病人摆脱恐惧和失望的困境,让病人尝到被人关怀的幸福和温暖的滋味。 人在临终时,特别是在死亡恐惧期,临终病人在面临死亡的最后关头,有面临四面楚歌般的失望和恐惧,犹如陷入走头无路的困境,恐惧与亲人与这个世界的分离。助临终的人就是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去寻找一种力量,即耶稣基督已经摧毁撒旦的权势和死亡的毒刺,把他们要走的路交付在天主手中,依靠天主,安息在主的怀中,开始迈向新生命的生活。 所以说助临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参与者要从人道主义,从信仰的角度来考虑,在紧迫时要放下手中的一切,抢时间急速赶到病人家中守临终。 在实际生活中,临终关怀有时是和傅油圣事同时进行的,但进行临终关怀的人不要等待神父的终傅,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地进行临终关怀。多一份关怀就多一分力量,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希望,多一份希望就少一分失望,没有了失望就有了得救的希望。
玫瑰圣月|纳匝肋的圣家 2018-10-14  文/教会文献 圣母圣若瑟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耶稣。当时他正坐在经师们中间,静听他们的讲论。有时也问问他们,给他们提出问题;有时也答应他们的询问。他的对答非常流利、明智、正确,以至于使那些听见他说话的人,都非常惊奇:这是谁家的孩子?他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哪里知道,这原是天主的唯一圣子。 圣母圣若瑟找见了耶稣,当时他们悲喜交加,难以言传。他的母亲便给他说:“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父亲和我一直痛苦地找你。”圣母的话并非抱怨,只是宣泄了自己的一腔爱情。并表明了圣母对圣若瑟尊重:“你的父亲和我……”先说圣若瑟,然后才提到“我”,这是圣母的谦逊。但是圣若瑟的谦逊也是非凡的,他总不肯显露自己。所以圣经上从没有见过圣若瑟说的一句话。 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求你们为我们转求耶稣。赐我们效法你们的谦逊,甘愿把自己放在别人以下,首先尊敬别人,而不要求别人的尊敬。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应当专务我父的事吗?”他们当时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就连经师们听了,也莫明其妙。因为耶稣当时并不是求谅解,而是明明表示了自己的天主性。叫他们知道,自己与天主父的关系,远超过他与人的关系。 说完这话,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一直到30岁,十八年之久,耶稣度着隐居、勤劳、听命的生命。《圣经》上只说了一句:“属他们管辖。”十八年的工夫,天主圣子附属于圣母圣若瑟的管理之下,给我们立下了听命、谦逊、孝顺、勤劳、内修生活的美表。 耶稣逐渐长大,他的圣德和智慧,诚于衷、形于外,在天主和人们跟前,越显其美丽可爱。 耶稣在家里极其孝顺,尊敬圣母圣若瑟,帮助理家务,替圣母打水做饭,帮圣若瑟做木匠活,总不嫌累。在与人交往方面,和悦可亲,平易近人。由圣母圣若瑟,他学会了一些普通知识。在祈祷上非常虔诚,不断克已,守夜默祷。由天主,得到圣经知识,明白了一切超性事理。耶稣隐藏了自己天主子的身份。把自己打扮得如同一个普通人一样,“属他们管辖。” 至可爱的耶稣,你以身作则,给我们留下了谦逊、听命、勤劳、祈祷等等善表。圣化了家庭中的一切平凡的日常工作,使卑微的事,因着你纯洁爱主诚心,产生无限的价值。我钦崇你,天主圣子。你甘心自下,服从人的命令,是为让我们也自谦自下,甘心听命。你是多么谦逊仁爱,可爱可亲。圣母圣若瑟每天与你交谈来往,真如同升了天堂一样。有苦也不觉苦了。 童贞至圣童身者,圣母玛利亚! 童贞者之护卫,大圣若瑟。你们相爱相敬,家道和平,是我们公教家庭的模范,给教友家庭中的父母子女留下了不朽的美表。耶稣属于你们管辖,你们能给天主子出命,你们的权位,多么伟大呀! 现在你们的权位,仍没有丢掉。因此,我们庆贺赞美你们。我们投奔到你们大能的助佑之下。请为我们转求耶稣,使我们每个公教家庭,都能以纳匝肋圣家为榜样,至少效法你们于万一。啊们。 来源:教会文献《天主教圣月》
2018-10-15 恒毅 如果稍微注意新闻,我们就会发现每天都有不幸的意外灾祸,总是让人防不胜防。而生命的终结谁也无法预测,即使你自己小心翼翼特别谨慎,但偶然的变故总是难以掌控。况且还有许多无情的天灾,随时随地都会吞噬鲜活的生命,恰如教会圣书《师主篇》《备终录》所述:“人的死亡是最确定的,但死的时间和方式却是最不确定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时时准备、刻刻提防,好能在遇到“意外”时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信德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可怕的并非灾难或死亡,而是犯罪得罪天主失掉永生,况且死亡谁也避免不了,只是时间的迟早和死的状况不同罢了。唯有常常带着天主的宠爱,即灵魂始终保持无罪状态,那么无论怎样死亡,都会万无一失而安憩主怀乐享天福。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软弱无恒的罪人来说,要始终保持无罪状态却是难而又难很不容易,因此主耶稣就为我们立了告解(修和)圣事,让我们在失足跌倒之后能够借着祂受难死亡的救赎功勋恢复因罪而失落的恩宠,使我们这些像幼稚孩童那样在反复“摔跤”之后仍然能够重新“爬起来”,不断感受祂的无穷慈爱。 非常明显,我们只有通过修和圣事而用耶稣的宝血洗净自己的灵魂,才能常常拥有天主的宠爱。但修和圣事的前提却包含着自认己罪及深切痛悔,如果没有对自己罪恶的深恶痛绝,那也很难获得相应的恩宠。修和圣事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将自己反省查明的罪过向神父告说清楚,否则也难获得罪的赦免。除此以外,慈母教会又让我们在难以找到神父的情况下,可以用上等痛悔来获得罪赦而保持灵魂的洁净圣善,同时也希望我们常能借此“特恩”及时维持灵魂的“净化”,尽量坚持每天晚上临睡之前及从事危险工作或遇到意外灾难之时都发上等痛悔,那么即使受到任何伤害、导致生命丧亡,我们的灵魂仍可安抵天乡,享主应许之真福。 顺便需要说明的是,上等痛悔乃是由成全的爱德而来,懊悔罪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违背了主旨、拂逆了主训、忝辱了主荣、白白浪费了主的恩宠、辜负了主的圣爱、没有完成主希望我们该完成的使命……也即是主的光荣因自己的罪受到了伤害和侮辱。 而下等痛悔与上等痛悔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后者只考虑天主的光荣,虽然也都难受,但前者只是怕天主罚自己下地狱,后者却是悔恨自己没有进一步彰显天主的大爱。 当我们明确了这些道理之后,就应当身体力行反复实践。如果平时就不会发上等痛悔,那么在危险来临手忙脚乱时又如何能发?因此必须不断操练而养成习惯,用修和圣事及上等痛悔来保持灵魂始终拥有天主的“宠爱”,那么,天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召叫”我们,“领我们回家”,我们都可以妥有准备地对天主说:愿祢的旨意在我身上兑现吧!
也是凡人|实行敬畏的人,算有智慧 2018-10-01 文/赵祥东神父(逐光烛光) 圣经金句 咏111:10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始: 实行敬畏的人,算有智慧; 他的荣誉,必定存留永世。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生命线,活出丰富的生命。 敬畏可以是敬畏人,也可以是敬畏事情,但最高的敬畏是敬畏天。圣咏作者告诉我们,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始,敬畏上主,悦乐心神,赐予喜乐、愉快和长寿。撒罗满因为敬畏上主,没有求取财富和健康,只求天主赐予智慧。因为撒罗满求了这件事,获得了天主的欢心。天主照他的话,赏赐了他一颗聪明智慧的心,他没有求取的荣华富贵也随之而来。 实行敬畏的人,算有智慧。
与主谈话|请大家特别为教宗方济各及中国教会共融祈祷2018- 与主谈话|请大家特别为教宗方济各及中国教会共融祈祷 2018-09-28 05:56:46晨祷六点半祈祷团阅读量:2480  文/晨祷六点半祈祷团(晨祷六点半) 主播:串串 祈祷词:小丸子 & 五阿哥 编辑:树洞 清晨从听主言开始,歌颂慈恩,迎接美好的一天。亲爱的兄弟姊妹们,我们一起来反省一下今天的福音。 
与主谈话|我的心是一块怎样的田地呢?2018-09-22 文 与主谈话|我的心是一块怎样的田地呢? 2018-09-22 文/晨祷六点半祈祷团(晨祷六点半) 主播/一帆 祈祷词/刘修女 编辑/树洞 ●有耳能听的听吧 清晨以祈祷开启美好的一天,我们一起祈祷  感谢赞美天主,伴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我们来到主的面前,向天主献上我们真诚的祈祷。
那不勒斯圣真纳罗干枯的血液化成液体 2018-09-20 01:25:02梵蒂冈新闻网阅读量:264  塞佩枢机向众人展示圣真纳罗的血液 (梵蒂冈新闻网)意大利那不勒斯主教座堂保存的圣真纳罗干枯的圣血9月19日再次化成液体。那不勒斯总主教塞佩枢机当天早上10点08分宣布了这项消息。 圣真纳罗是那不勒斯城的主保。塞佩枢机向《宗教新闻社》表示,“圣真纳罗邀请我们以更深层次的眼光看待这城市”。他解释道,“今天从正确方向看待城市,意味著把它置于我们关注和照顾的中心。那不勒斯是圣真纳罗的那不勒斯,因为他选择了它、保护它,并且爱它”。 那不勒斯有诸多问题,塞佩枢机说,但是“那不勒斯需要依靠青年才能再度飞翔。即使有圣真纳罗的保护和鼓励,青年必须要求担任主角。首先要给他们希望的理由,而他们则应该把这希望体现出来”。 塞佩枢机说,因家庭重担和种种原因,很多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就已筋疲力尽。为此,团体和个人,机构和民间组织以及教会,要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们。
良木嘉果|试炼与蒙福 2018-09-16 09:26:19阅读量:689  文/北京修院(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 忆往昔,依然感谢当初所做的决定,使我进入新的生命。今年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新的身份去面对周围的教友、朋友和家人,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使命感。 在当初,我决定进入修院,除了父母以外,再没有告诉别人。所以这次回家,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质问。我原本以为自己能撑得住,可谁知道事情远远比我所想的要复杂得多。 在那一个月里,我觉得时间过得那样缓慢而又遥遥无期。所有人的指责和误解,我都能接受和理解,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基督、走近教会,自然也就不会理解这份勇气来自哪里,更不会明白我们所做的事情与天主恩宠的关系。这种挑战不仅有来自外在的,更让人难以负担的是来自内心的挑战与质问。我一直觉得这是我自己一个人要走的路,不需要任何一个人去和我一同走,更不需要有人在这条路上为我背负任何东西,我从没想过我走这条路还要让父母为我承受压力和指责。当了解这一切时,对于父母的疼惜和愧疚,让我难安。 去堂区服务时,看到有些教友所遭遇的事情,他们在疾病中苦苦挣扎,在困境中苦苦奋斗,在绝望中苦苦求生,我也在心里暗暗问过,天主为什么会允许祂的儿女们过得如此艰难而置之不理?当偶遇自己曾经牵过手的女孩时,心中还是会有些许悸动,可这份悸动又让我惶恐。这些事情,我虽无力去解决,但我又觉得这一切应该都是在天主的安排下,这是天主对我的考验,同时坚信天主会一直陪着我去面对这些困难和考验,因此我把这一切交付在天主的手中(希12:6)。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要经历的试炼,这试炼是天主对于他所拣选的人的锤炼,这锤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面对这一切时,学着去依靠在天之父,这是每一个基督徒要面对的,更是每一个被天主所召选的人所要经历的,为的就是让我们成为祂的特选之器。 在堂区实习时,我也经历了一些见证。那些见证让我更加确定天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祂的确是圣咏中所说的那位“困苦的人绝不会被遗忘,穷人的依靠永不会丧亡”(咏9:19)的天主。天主照顾每一个人,祂陪着我们每一个人去走生命的每一步,陪着我们经历着世间的酸甜苦辣。有哪一位父亲会看着自己的儿女受苦而无动于衷?更何况我们的好天主。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在天之父是出于祂美好的旨意,所以才允许我们忍受困难和挑战,因为天主要藉着这一场历练使我们得到比以前加倍的恩典与福气。 达味圣王说:“天主,因为你曾考验了我们,像炼银子一般,也炼了我们,你曾引领我们坠入罗网,曾将铁索系在我们的腰身,你曾使异民骑在我们头上,使我们经过水深火热的中央,最后仍然使我们获得解放。”(咏66:10-12) 对于每一位天主的子女来说,天主的恩宠都在沐浴着我们,但要想让这恩宠满溢,磨难和试炼是进入丰盛生命必不可少的步骤。看看古圣先知和圣人圣女们,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一帆风顺的。天主要让他们在困境与磨难中认识天主、仰望天主,锤炼那颗对天主的敬畏之心。以往的日子,天主如此对待了他们,当今的时代,天主依然会如此对待我们,因为“不拘你是谁,只要你敬畏上主,在他的道路上行走,就算有福!”(咏128:1)天主在平安的环境中给我们平常的福气与恩典,但天主所赐的那种“双料的”福分,却常是在试炼和苦难之后才赐给我们的。 来源:本文来自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微信公众号/每周圣召故事
额我略弥撒的来历 信德整理 炼灵月或亲人去世,有不少教友都盼望为已亡者献额我略弥撒,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额我略弥撒吗?这要先从教宗圣额我略说起。 圣额我略一世,通常称为“大额我略”,因为他在事业、功德、学问方面,都出人头地。 圣人在公元540年左右出生于罗马。30岁任职罗马总督;后弃俗隐修,将全部家产捐出,将自己的住屋改为修院,这个修院奉圣安德肋为主保。后晋升执事,奉命出使君士坦丁堡。586年,额我略被教宗召回罗马,并当选圣安德肋修院院长。590年被选为伯多禄继任人,处事贤明,以坚强的信德传扬福音,照顾穷人;并派遣传教士到英伦传道,克尽司牧圣职。 他编撰圣歌集,重整圣教音乐,编写多首著名圣歌,他既是教宗又是圣师,若干重要教义,都经过他详细阐述确定意义。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讲道家、伦理学家,罗马教廷的地位,由于他的雄才善辩,而得到完全的巩固。他于604年3月12日安逝,纪念日在9月3日。 说起额我略弥撒的来历,故事就发生在他创办的隐修院里,时间大约在590年左右。有一个名叫贾斯特斯(Justus)修士,身患重病,临终前向一位叫科比素斯(Copiosus)的医生朋友坦白,以前,在卖药时曾偷藏了三枚金币,这与修士禁止有私产的会规显然抵触。时任教宗的额我略知道了这事,召见了院长,宣布把那个临终的修士幽闭,死后也不准他葬在修士公墓,要埋到垃圾场,并令全体修士背诵伯多禄对邪术师西满所讲的话:“愿你的银钱与你一起丧亡”(宗8:20)。 贾斯特斯彻底悔罪认错了,随后与世长辞,所有的会士也都认真做了反省。但是,事情并未到此结束,30天后,教宗额我略重返隐修院,想到贾斯特斯为了他生前的罪,现在肯定正受着炼狱之火的严厉惩罚。就命同院修士为亡者一连30天献弥撒,求上主赐他早日脱离炼狱。 一些日子后,亡者贾斯特斯显现给他的的朋友科比素斯,报告自己死后在炼狱受罚,如今罪罚已满,升天享福。他们彼此与教宗和院长分享了这个大慰人心的喜讯。 “额我略弥撒”,司铎要连续30天为亡者举祭,不可间断,且中间不可有别的弥撒意向。但因现在神父少,教友众多,额我略弥撒条件严苛,常常难以满全,故神父一般不接受这样的弥撒奉献。 大额我略的故事 公元590年,罗马发生瘟疫,教宗不幸染病身亡,众人一致公推额我略继任,他是第一位隐修士出身的教宗。为了求上主消灭疫病,额我略下令让全城信友,分别由城内七圣堂出发,列队到圣玛利亚大堂集合,一连三日,在全城游行,高唱圣歌。当游行群众列队经过各道路时,街头到处都是倒毙的病人。可是自游行结束后,疫病大减,不久完全消灭,居民额手相庆。 圣额我略就任教宗的时代,罗马内忧外患交迫,疮痍满目,民不聊生。他接任教宗职位后,立即着手整顿教会纪律,整饬教廷财政事务。他嘱属下善待佃农,救济灾民,赎回俘虏,对犹太人给予特别的照顾,以至他死后,人们发觉教廷的公库空空如也,分文无存。 额我略为人谦逊,他虽是教会的最高领袖,却自称是天主“诸仆之仆”,这个称谓自他而始,后世教宗袭用至今。
信仰杂谈|热心与否是用会念经文的多少来决定的吗? 2018-09-01 文/郝晓芳  人生在世,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做一个让人都说好的人最难。 逢年过节,小辈孝敬长辈,会给长辈一些钱,大儿子给了三百块钱,二儿子给了二百块钱,小儿子给了一百块钱,有人就会说,“看,还是大儿子孝顺,真舍得给老人花钱!”又有人会说,“看,小儿子真抠!”还有人会说,“还是人家二儿子最懂事,不得罪大哥,也不得罪小弟,真会办事!” 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想,人们总会用金钱来衡量孝顺的价值,孝顺要是能用金钱买来的话,天主就不会将其放在十条诫命当中了,它要是那么廉价的话,那么世间的诸多美德还值得一提吗?这是我们世人几乎都会犯的错,太在乎人的看法,而忽略天主的看法,许多家庭的不和睦都是因此而起。 人往往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在我们教友之间也常有这类事情。比如有些教友会念很多经,而有些教友只会念几段常用的经文,有些人就会评论说,“看,某某某真热心,人家什么经都会,再看某某某,念的那几段,三岁小孩都会!”热心与否是用会念经文的多少来决定的吗? 人往往被人与人之间言语表象蒙住了辩是非对错的心,而在心里给天主的地方又极其渺小,你怎么会想起主呢? 所以,我们要常常为主打开心门,常常祈祷,让主的圣言圣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心里常挂一面“照妖镜”,让世间的污浊之气不得靠近,这样当天主敲门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得到。
浅谈炼狱实有作者:方建聪关于炼狱的问题,常在教 浅谈炼狱实有 作者:方建聪 关于炼狱的问题,常在教友中间说起。笔者于是就相关方面内容进行搜集,并作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旧约玛加伯书下12章叙述:一次犹太人和敌人战斗结束后,在打扫战场,掩埋阵亡战士时,发现每个死者口袋内有他们教规的违禁品——献给偶像的物品,他们认为战友就是因为这一罪过而受到惩罚死去,所以他们“众人同心哀祷,求使所犯过恶,得以完全赦免……于是大众募集了二千银“达玛”,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的献仪……(加下12:42-43)可见,为阵亡战士祈祷,献赎罪祭,为使他们获得罪赦。如果没有炼狱,只有天堂与地狱,那么为亡者祈祷以及作赎罪祭便是多此一举了。 新约记载:耶稣有一次治好了一个附魔又哑又瞎的患者,法利塞人诬蔑耶稣行这奇迹是凭魔王贝尔则步之力。耶稣见他们故意歪曲事实,就警告并责斥他们说:“一切罪过和亵渎都可赦免……但出言冒犯圣神的(罪),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玛12:31)可见在来世(死后)也有赦罪的可能。为此,圣大额我略教宗说:“这句话使我们明白,有些罪在现世得赦,有些罪在来世得赦。” 路加福音12章58-59节记载耶稣的话说:“把你押在狱中,我告诉你,非等你还清最后一分钱,决不能从那里出来。”在狱中还债即在炼狱中做补赎。教父戴尔都良解释“最后一分钱,是必须清除的最小的过错”。 默示录21章27节记载:“凡不洁,行可耻的事及撒谎的,绝不能进入他(天上的城邑)内。”不得接近圣洁的天主,必须经过炼狱作完补赎,“他们身上没有瑕疵”(默14:5)方可进入天堂,瞻仰天主的圣容。 圣保禄宗徒在格前3:14-15中,谈到格林多传教士继续在宗徒奠立的基础上,即基督的建筑工程中工作,在审判的日子,各人要受火的考验,谁的工程如果被焚毁,意思是工程恶劣,“他自己固然可以得救,可是他们像从火中经过一样”从火中经过表示净化。可见无论谁,带着小罪或罪罚逝世的,必须经过炼狱的净化。教会初期的教父们都极力为炼狱实有作证。圣西彼廉认为与天主和好后的补赎者有两种:“一种是经长期的苦痛洗涤己罪,以火炼净灵魂;另一种是以殉道来涤除诸罪与净化灵魂。” 《要理问答》上说:那些在天主的恩宠中过世的,尚未完全炼净的人,虽然他们永远的得救已经确定;但须经过炼净才能进入天堂。教会称最后的炼净为炼狱。教会因着诸圣相通功的道理,把炼狱中的灵魂托付给天主的仁慈。我们能借弥撒圣祭、祈祷、行善、施舍、大赦、克苦和补赎帮助炼灵,减轻他们的痛苦,使他们早日脱离炼狱,进入永恒安息的天国。(169、170条)
” 2018-08-17 15:07:28海鸥传信阅读量:695 圣髑 [dú],狭义是指列入圣品和真福品的圣人的遗体、遗骨。广义来说,也是指这些圣人生前的用品或触及他们遗体的物品。 教会的圣髑分三类:一级圣髑是圣人的身体部分,例如骨殖、血液、毛发等;二级圣髑是指圣人生平的物品,例如衣服、信件甚至家具;三级圣髑即指那些接触过一级圣髑的物件,例如是接触过圣人或真福墓穴的布等物品。 究竟,圣髑能如何联系我们与圣人,甚至与天主的关系?在美国圣多玛斯大学任教艺术史的列夫教授(E. Lev)称,当人们相信真福或圣人生活出圣善的生命时,他们于世上所留下的圣髑成为对我们有形的提醒,提醒我们其灵魂与主在一起。她说:“圣髑有如一些有形、可看可触的物件,让我们可窥见另一个世界未可知的事。” 圣人的头发、遗骨、血液,甚至断手会被置于教堂之内,有信徒会尊奉这些圣髑,亦有人会疑问为何将圣人的部分身体予以展示。列夫表示,圣髑作为一件物件本身并无任何神奇力量,相信圣髑能催使天主满足自己的祈求也不恰当。无可否认,一些圣人物件、标志能更容易令人联系到天主。但这不是物件本身能带来恩宠或奇迹,那是天主选择圣髑作为施恩的工具。 在当代的西方国家,人们很欢迎圣髑到访。当圣女小德兰的圣髑于2009年在奉圣公会为国教的英国展出时,超过25万人迎接;而之前的1999年圣髑到访美国时,同样吸引大批民众,主办者始料不及。 为何圣髑会吸引这么多人,甚至是非教徒。列夫解释,在现今社会,空虚感涌现,人们想知道,世上除了生命及死亡以外还有什么;天主教传统正提醒,亡者仍与现世的人同在,并是教会的一员。 梵二指出:“根据传统,在教会中有对圣人的敬礼,并尊敬他们的真正遗物和圣像。”(礼仪宪章111条) 在新的《天主教教理》中也表明:“除了圣事和圣仪外,基督徒可以不同方式的热心敬礼来表达他们的宗教感情,这些热心敬礼包括:尊敬圣髑、拜访圣堂、朝圣、拜苦路、念玫瑰经和佩带圣牌等。”(1674条) 2001年,教廷圣仪部颁布一本《热心敬礼和礼仪原则》,说:“圣人的遗物包括身体或其中一部分,他们是基督奥体的一部分和圣神的宫殿,这些遗物有如他们的衣服、书籍、圣像和墓地等。”(236条)
信仰杂谈|聊聊教外人士对天主教会的几种误解2018-08-2 信仰杂谈|聊聊教外人士对天主教会的几种误解 2018-08-21  文/仙朵拉(仙朵拉手记) 从新教教会回归传统的天主教会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如果从领洗开始算,差不多5个月了。和各位聊聊成为天主教教友后的一些体验。 一提到传统教会,比如天主教吧,大家都会有一种保守的、严苛的印象。但是在进到传统教会里面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并没有上述的这些感觉。相反的,我感受到的是温和与放松的氛围。我想这种反差和天主教会不怎么宣传自己,不太回应外界的偏见有关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样的姿态,不怕被误会,因为我们真的不是传闻的那个样子。 那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因为现在各教会、教派都在喊合一。咱们基督徒就先关起门就看看我们自己这些教会吧,特别是新教和天主教会之间,尤其是以新教教会对天主教会的误解更甚一些,说到底还是因为两教会500年前结的梁子。如果基督徒在给外教人传福音时被人家怒怼“你们新教和天主教都彼此敌对,你凭什么让我信你说的爱人如己啊?”你说咱们该怎么回答?人家说的在理啊!自己人和自己人都彼此爱不起来,做不到彼此理解和求同存异,怎么去福传呢? 偏见和误会起源于不了解却轻信了错误的传言,不仅轻信了错的,还坚信错的是对的,所以才有现在的局面。 不急,我们先来聊聊几种常见的误会。
浅谈“圣水”作者:海鸥传信教友参与弥撒圣祭 浅谈“圣水” 作者:海鸥传信 教友参与弥撒圣祭或进堂念经,进出堂总要用手蘸圣水划圣号。此外,在祝圣新房、新车或是为亡者念“已亡经”和向遗体告别以及安葬时,都要洒圣水。其意义何在? 首先,要知道“圣水”是经神父祝圣的纯水。主日弥撒前,神父向全堂教友洒圣水时,大家念:“望我主洒我而我自洁,洗我而我自白,白于雪”;或唱“上主,求祢以水沐浴我,洁净我,使我洁白白于雪……”洒圣水的礼节源自圣若翰的施洗,以及耶稣领洗的榜样,延续至今。人要进入教会首先接受洗礼,这是耶稣亲自建立的圣事之一,所以也称入门圣事。借着水洗赦免罪恶,洁净人的肉身和灵魂。如同我们日常要洗脸,要沐浴,目的是清洁脸面,使肉身容光焕发;而圣洗振奋精神,泽及灵魂。 进圣堂门蘸圣水划圣号,意在首先洁净自己的心灵、清醒头脑、祛除杂念,然后步入圣殿崇敬天主耶稣,与上主交谈,祈求护佑,恩赐圣宠。礼毕,出堂门蘸圣水划圣号是带着欣喜的心情感谢上主、赐以平安、心毋妄思、意不妄动、乐与人交、善度光阴。祝圣新房、新车,或为亡者念“已亡”、做“追思”及向遗体洒圣水,则更有祈福佑、保平安、祛邪恶;洁净亡魂不准邪魔侵犯抢夺亡者的灵魂,宽赦炼罪,速赐升天国、获享真福等意。 圣水,历受教友重视,家中常备。如遇不适怀着信德喝上几口。如有附魔、邪病,经神父证实,向病者洒上圣水,能驱魔镇邪!有的教友种地时也往往田里洒些圣水。
灵修小径|与你有约.新旧约的天主是同样的唯一的天主 一楼摆渡。
未来杯|孩子的信仰和什么有关 一楼百度
@强磁中子星以及蓝巨星等等各星小号,我来问问你,为什么你能呵呵,别人不能啊哈哈?请大家分析下这个拥有几十个小号的“基督徒”是什么样心态的“基督徒”。大家看下截图,或者能明白一二。。
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 (玛 5:39,41)
让你们喧嚷的歌声远离我;你们的琴声,我也不愿再听;只愿公道如水常流,正义像川流不息的江河! (亚 5:23~24)
步履芳踪|信因所见,其信弥坚 一楼度娘~
想问问那个@强磁中子星以,及蓝巨星系列小号(是一个人吧?),什么叫圣灵进入你心里啊?圣灵已经进入你心里了吗?你这之前的不良行为都是你求问圣灵后得来的指示和果实?从我注意到你宣扬不用洗礼的话开始,我就注意到了你的问题和目的并不一般。
BishopBarron|品圣言&入圣心(24-29日合集 2018-06-30  Bishop Barron 翻译|Carrie 2018-6-24 朋友们,今天的福音庆祝洗者若翰的诞辰。老实说,你若不了解若翰,就无法真正了解耶稣,所以四位福音书作者都以施洗者的故事作为耶稣生平的序曲。 若翰没有哗众取宠,反而,他说自己只是一种铺垫、一个先驱,为主铺路的先知。他总结起以色列人的历史,但强调该历史是开放式的、未完成的。 因此,当他突然看见前来受洗的耶稣,他说,“看,天主的羔羊。” 那一刻该是多么震撼人心。当时活在公元一世纪的以色列人没有谁不懂他的意思:看,这位来做祭品的人。看,这份供品将总结、完善、成全圣殿。还有,看,这逾越节羔羊将总结逾越节的意义并使之得以成为现实。 因而,若翰说,“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 换句话说,序曲已尽,正剧登场。以色列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救世主将君临天下。
门徒中有一个对他说:“主,请许我先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对他说:“你跟随我吧!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 (玛 8:21~22)
灵修小径|打左脸给右脸,谁做到了? 2018-06-22 06:36:53程若望  文/程若望(伊甸乐园) 指导司铎: 朱杰神父 海外团队: MELY2005 今日圣言 06/18/18/ 列上21:1-16 玛 5:38-42 今天,耶稣邀请我们提升与邪恶征战的方式。 过去,我们的习惯做法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耶稣要我们试试他的办法: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也给他。 当人们把耶稣的右手钉到十字架上时,耶稣的方式是伸出他的左手让他们钉。当人们羞辱他诅咒他时,耶稣的回击方式是宽恕。 印度圣雄甘地,就是以耶稣的方式对抗大英帝国,取得了民族独立。耶稣就是以非暴力方式战胜了撒旦和死亡。 主耶稣,你的方式实践起来确实很难,但因着对你的感恩和爱,我将从今天就开始为得罪我的人的祈祷! WORD Today 06/18/18 1Kgs 21:1-16 Mt 5:38-42 Today Jesus invites us to rise above our way of fighting evil,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 and to try His way, "If any one slaps you on the right cheek, turn to him the other also," the way He offered His left hand after they drove a nail into His right, and the way He fought back their insults and curses with forgiveness. His way has been tried by India's Mahatma Gandhi against an empire, and our own Cory Aquino against a dictator. They conquered impossible odds with the active non-violent resistance of Jesus, as He Himself conquered Satan and death. Lord Jesus, Your way is hard, but in gratitude and love for You, I will make a small start today by praying for the welfare of those who do me wrong.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