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站在我生命的四分之一上,回望自己的信仰之路,小有感慨。信仰是个人的,他人无法强加,尤其是对于孩子的信仰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要背,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之旅要穷其一生去追寻探索。如果为人师长者总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的信仰认知与信仰热情可以百分之百地转移到教育下一代身上去,又认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自己而不可反抗的,那么,压力和叛逆也就从此产生了。
孩子其实自己懂得分辨好坏,为人师长者,除了祈祷之外,还应该时刻注意谨言慎行,言传身教,尽可能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的信仰,不论是住在家里,或在路上行走,或坐或立,都应该以此来吸引孩子,引导孩子。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接受信仰的魅力,如果一时之间,没有看见效果,也无需急躁,有的时候可能就是恩宠未到,心智未开。其实孩子的信仰之树,并非没有成长,而是一直在扎根,扎根是为了破土而出的时候可以茁壮成长,信仰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为人师长的我们,精心照顾,细心呵护,耐心陪伴与恒心坚持。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培育教会的未来,是每一个教友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就是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做好自己的本分上,尽可能引导孩子走向
正确的
道路,为孩子的灵魂渲染上一层属灵的色彩。培养教会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依靠神圣的带领之下,上下而求索,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