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zyz cnzyz
关注数: 3 粉丝数: 16 发帖数: 650 关注贴吧数: 5
正念与觉知 秋阳.创巴仁波切开示  禅坐对治我们的快速、我们的不安、我们不停的忙碌。禅坐提供空间或场地让不安可能发挥效用:可能有地方容它不安、可能因不安而放松。如果我们不去干涉不安,不安就只是空间的一部分——我们不去控制或攻击无济于事的欲望。   禅坐并非试图使心达到催眠状态或制造安适感。使心安住的企图,反应出一种匮乏的心态;追求心的平静,即是在防御心的不平静——这意味着有一种不断的偏执与限制感。我们感到须要谨防突发的激情或愤怒可能将我们征服,使我们失去控制,这种防卫过程使心受到拘限,使它无法无条件地敞开、接纳。   相反地,禅坐应该反应出一种富足的心态,那表示心中所产生的一切皆可为我们所用。因此,如果我们提供不安足够的空间,让不安在其中发挥作用,然后能量就会停止骚动,因为基本上它可以信任自己。禅坐是将一头躁动不安的牛放到一片广阔肥沃的草原上,牛在草原上可能一时静不下来,但是到了某一阶段,因为有偌大的空间,不安显得无足轻重了,因此牛一直吃草、吃草,终于轻松平静地睡着了。   注意到不安的存在并认同它,需要正念(mindfulness);提供茂盛的草原与一大片空间给躁动的牛,则需要觉知(awareness),因此正念与觉知总是相辅相成的。正念是对于个别情况直接、准确、确定的处理过程,以简单的方式来沟通、连接问题或恼人的情况,那其中牵涉到无明、牵涉到不安、牵涉到激情,也牵涉到嗔恚——它们只应被当做是一时的疾病发作,毋须去夸奖或责难;它们是制约的情况,但是不受制约的正念却能够正确无误地将它们看个一清二楚。正念像一架显微镜,对我们透过它观察的细菌而言,显微镜既非防卫性质与非攻击性质的武器,它只是使存在的东西清楚地显现而已。正念毋须参考过去或未来,它全然存在于当下;它同时也是涉及二元观点活跃的心,因为那种辨别性的判断在起初是有其必要的。   觉知是看见正念所发现之物,我们毋须刻意去除或保留心中的东西,正念的精确使我们可随顺它,因为它有自己的环境、自己的空间,用不着我们决定是该丢弃还是珍藏,因此,觉知是更进一步地走向对状况的不作选择。觉知的梵文 是smriti,意思是“认识”、“忆起”;此处“忆起”并非指记得过去,而是指认识正念的成果。正念提供了一些馀地、一些空间,使我们得以认出嗔恚、激情等等。正念提供的是主题、术语或文字,而觉知是文法,它贯通文意,并将术语安置于正确的位置。了解正念的精确无误之后,我们可能自问:“我该拿它怎么办?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此时,觉知再次向我们保证,我们其实什么也不必做,只管留它在原处就是了。那好像在丛林中发现一朵美丽的花,我们该摘它回家或让它继续留在丛林里?觉知说留它在丛林,因为那是它生长的自然环境。因此,觉知是不去攀缘正念之所发现,而正念即是精确性——直见事物的本貌。正念是觉知的前驱,我们对准情况打一下闪光灯,然后让那分专注摄入觉知。   因此正念配以觉知,使我们能接受生活情况的原貌,我们不须认为生活值得抵制或沉迷——生活的各种情境是觉知与正念的粮食,少了其中的挫折与激奋,我们无法禅修。我们要穿着轮回的鞋,透过禅修不停地走,才能将鞋子穿破;结合正念与觉知,支持我们继续此一旅程,因此禅修或精神上的成长有赖轮回。若从空中俯视,我们可以说毋须有轮回或涅盘,因为这趟旅行是无用的;但既然我们是在地上,走这一趟则妙用无穷。
陈佩斯:“石家庄是我老家,我‘家’离这儿不远” 一开场就套近乎:我们是向家乡父老乡亲汇报演出来了     本报讯 “4年前就该带着《阳台》来了,石家庄是我老家,我‘家’(编者注:陈佩斯祖籍河北宁晋)离这儿不远,我们这也是回家乡向父老乡亲汇报演出。”昨天下午,晚报“星光大道”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明星——即将携舞台喜剧《阳台》亮相石家庄的著名笑星陈佩斯,一句亲热的开场白立刻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阳台》是继《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之后,陈佩斯“舞台喜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剧将于5月27日在石家庄河北会堂上演。5月5日“晚报星光大道将迎笑星陈佩斯”的消息见报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两天的征集期内就有一百多名读者报名,最终年过八旬的金永盛老人、河北医科大学大三学生赵鑫等15人,昨天成为与陈佩斯面对面的幸运读者。      昨天下午活动一开始,晚报负责人张振江首先致欢迎词,他说:“《燕赵晚报》作为河北的主流媒体,为读者办报是我们始终如一的理念,此次燕赵晚报作为《阳台》石家庄演出的媒体主办,就是想将当前国内最优秀、最热门的演出介绍给石家庄市民。”对此陈佩斯连连致谢,祖籍河北的他立刻利用这一优势跟大家套起了近乎,“别人都是进京演出,我们这次是回家向家乡父老汇报演出。”      陈佩斯的随和风趣立刻拉近了他与读者的距离,随后的见面会上,读者们轮番上阵各施奇招,表达着他们对陈佩斯的关注和支持:有的送上自己制作的刻有陈佩斯肖像的工艺品,有的称全家人都托他给陈佩斯带个好,还有的则好奇陈佩斯为何常年是光头……陈佩斯则来者不拒,或诙谐或认真地回应每个读者的发问。      一个多小时的见面会令陈佩斯和读者都意犹未尽,活动结束后陈佩斯告诉记者:“跟家乡人聊天就是自在。”而读者众口一词:“喜欢小品和电影里的陈佩斯,曾给我们带来无数快乐,面对面接触则让我们发现了他的另一面。感谢晚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真实、如此可爱的陈佩斯。”      【专访】      陈佩斯:我们没骗过观众      陈佩斯,我们熟悉他的电影,《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少爷的磨难》等等;我们熟悉他的小品,《吃面条》、《羊肉串》、《主角与配角》等等;现在,我们可以熟悉他的舞台喜剧了。昨日,陈佩斯做客晚报,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为家乡文化感到高兴      记者:很长时间见不到您,读者们最关心的就是您现在在忙什么?      陈佩斯:除了演出之外,还在准备下一部新戏。新戏我们更加注重台上和台下的交流,和观众互动比较多是这部戏的特点。      记者:这次带《阳台》到石家庄演出,说说您的感受吧。      陈佩斯:4年前就该带《阳台》来了,机缘不巧,今天终于来了。这次来这我知道河北在做《黄粱梦》,这比我来演出还要高兴,这是一部传统剧目,声光电等先进的舞台因素全部利用上,感觉我一下矮了半截。      “我们没骗过观众”      记者:大家最熟悉的是您的小品,您是怎样开始创作舞台喜剧的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