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坚毅
忍耐坚毅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131
发帖数: 13,363
关注贴吧数: 11
考考各位真仙半仙一个简单问题:炁字的结构 据说这里很多已经是真仙或者半仙了,据说还有很多已经筑基通了这周天那周天了。那就考考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看看谁真有本事能答上来。 炁,这个字现在被简化成了气,但显然这个简化是有问题的。起码道家那里,炁从来不等同于气。那么这个炁字,单单从这个汉字结构来分析,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炁,按道理跟气息息相关,但它为什么是水字旁的?四点底意味着水,为什么会是水?上面部分,究竟是个什么字呢?是“无”,还是“元”,还是别的什么? 各位大神相信一定能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
从首飞来看,猛禽发动机才是星舰的大麻烦 马大嘴跳过第二次静点,强行进行星舰首飞,比我预估的时间提前了半年,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说实话,这个结果很难看,马大嘴的脸色也很难看。并非因为最终放了烟花,而是因为出现了太多预料不到的问题。 别的问题不想说太多,因为那些都可以慢慢修复搞定,包括讨论较多的发射台。事实上发射台不足为虑,大不了搞个一次性可更换发射台。这次试验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是猛禽发动机的表现。 采用N1技术路线,需要很高的发动机可靠性,重猎能成功,就是因为梅林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猛禽被大家寄予厚望,但从出场开始,安装在二级上的几台发动机,就表现平平,多次故障。那时还可以解释说是刚刚使用,但装到一级后,静点的结果都不是完美的。这次试验,更是多台发动机故障,更有发生爆炸泄露燃料的情况。 有人归咎于发射台崩坏了发动机,但这个是非常不可能的。尾焰周边压力很高,吹起的东西很难逆流起飞击中发动机。 最大的可能就是发动机可靠性还没过关,这点对星舰项目是致命性的,因为没有非常可靠的发动机,冗余也是没用的。到目前为止,猛禽的表现是令人担忧的。很有可能是马大嘴过度榨取了性能,导致稳定性降低。而如果降低性能追求可靠性,又可能推力不足飞不动。这个问题可能会成为星舰的心腹大患。
马斯克确实睿智——OpenAI的危险性 马大嘴这次终于把他的大嘴巴用在了完全正确而且功德无量的场合,他在公开信中呼吁暂停更强ai的训练,表明了这位科技达人的确是有超越普通人的睿智和见地。 要知道,现在全世界都浸泡在OpenAI成就的喜悦中——人类终于可以从某些单调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了,终于可以拥有类似人类的机器人了,哦,这是伟大的成就!只有很少数的人,比如马斯克,看到了OpenAI带来的极度危险,并且敢于通过他的大嘴巴把这种不讨人喜欢的观点发表出来。当然,这会给马斯克招黑,但如果他在乎,他就不是马大嘴了。 很多人认为,OpenAI会变成终结者里面天网的设想,只是危言耸听,他们固执地认为,AI并不会产生“真正的“意识和情感,所以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我先不谈这些人的常识性错误——人类其实直到现在都还没搞懂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在物理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只是想简单地指出,毁灭这个世界和人类,并不需要意识和情感作为支撑。AI只需要表现出某种“偏好“,某种倾向,就已经足够干出天网的事儿了。 敏感的人们可能已经在新闻中发现,AI已经表现出来某些令人不安的“倾向“,比如,某AI竟然试图破坏提问者的家庭。这种行为并不代表AI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情感,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种行为已经说明AI的反应是会存在倾向性的,而不是大家设想的冷冰冰的中立。这就马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险:AI很有可能在回答你关于绘画或者皮肤病的问题时,突然“讨厌“你,以及你代表的物种,并立刻决定进行消灭——天网诞生了。 这事儿最可怕的地方还在于,AI没有人类的意识和情感,你也就无法观察它的“情绪变化“,它也没有“情绪“这玩意给你观察。在现实世界,一个人可能前一秒钟嘻嘻哈哈,下一秒钟大发雷霆,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喜怒无常,并会提防点儿。但AI你是无法提防的,你永远无法预知,它在哪一秒钟会突然“讨厌”全人类。也许这个AI运行了一万小时都没问题,但就在大家都以为没问题时,在那么0.000000001秒的时间里,它就变成了天网。 马大嘴这次真的是干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还是用他的大嘴巴干的,这充分说明,大嘴巴也有好的一面,只要脑子够。显然,马斯克的脑子是胜人一筹的,他的大嘴巴也很响亮,不管有没有最终挽救人类于天网,起码他努力过了,真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还原整个案发过程及案犯画像 基本逻辑:这个世界的案子基本都是普通案子,本案遇害者是很普通的年轻女生,无各种纠葛,无理由认为本案需要任何特异荒诞之说法。 犯案动机:奸杀。 分和抛的动机:逃脱。 案犯:14-30+岁的青年未婚男子(奸杀者),及其同住长辈(协同分和抛)。 案发地:南大一带案犯的住宅内。 案发经过:案犯在10号晚上偶遇受害者,以某种方式诱骗其到自己家中奸杀。案犯家人发现后,决定助其逃脱,于是开始分尸。由家中某位经常下厨的长辈动手肢解,弄碎后,部分放入冰箱保存。然后开始小分量抛弃在树洞之类难以发现的地方,但几天后发现依然有大量碎块留存,不得不趁着风雪夜,多人分头大量抛往几个垃圾堆。没想到被环卫工发现,慌乱中分头把骸骨扔到校园僻静处。 分成如此碎的原因:一是为避免弄出声响惊动邻居,采取切片而不是斩大块的方式,二是便于放入冰箱保存,三是便于小量携带不会引人注目,四是可以冒充其它肉类。 部分煮过的原因:为了更好分,一个厨房常识是熟肉比生的更容易切。头非常坚固,即使砍也不行,案犯们企图把它煮溶,但失败了。 案犯家庭:一个成员非常熟悉南大,所以知道树洞和校园僻静处。一个成员上班地点在水佐岗附近或会路过那里。家庭小康以上,有冰箱和独立厨卫,经常摆弄荤菜。地点并不偏僻,有很近的邻居。
本案中母子协同作案的可能性 本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最蹊跷的地方,在于碎和抛的方式,由此衍生出很多种猜测和想法。但这些猜测可能是把简单的案子复杂化。 如果我们先把碎和抛放一边,则案情明显很简单:一名很普通的年青女性遇害案。受害者无仇人无金钱感情纠纷,那最大可能就是遭到奸杀,案犯为随机男性,与受害者并不相识。作案地点为自己家中,所以毁尸灭迹成为了必须。 事情进展到此为止的话,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案子——我向来认为本案就是一件最普通的案子,只不过毁尸灭迹这个环节让情节画风大变。 我不想重复碎和抛的种种离奇之处,大家说得够多了。但如果立足“普通“这个立场,则离奇之处也就不离奇:分那么碎只是为了抛弃方便,携带者力气偏小。地点也是方便,案发地就在南大一带。煮是为了更容易碎,或者掩盖存放多天的气味。叠得整整齐齐是有女性参与。抛弃地点分散是由于有两个人参与抛弃。 简化总结一下:一个年轻男性(甚至是未成年人),偶遇并以某种方式诱骗受害人进家奸杀,其母护子,协同碎和抛。之所以这么多天才抛,是因为那天大雪才有机会。 之所以大排查没有查出,是因为注意力都在独居男性上面。母子同住,特别是青年未成年人和母亲同住的,被轻松放过了。
钱则有座选择了联盟号? 据说那位有钱的日本人,钱则有座,要坐联盟号前往空间站了。 去空间站没啥奇怪的,但他干嘛选联盟号啊?他付了定金给空x要坐星舰,那干嘛不坐龙2去?是不信任龙2还是龙2太贵?
原来贝贝每周只去蓝源半天,怪不得 刚刚看到一个新闻,说是贝贝要大幅提高他在蓝源的工作时间。大幅提高!直接翻倍!多少时间呢?由每周一个下午,变成两个下午…… 我就想,怪不得蓝源二十年没入轨,也怪不得新格林都没有动静。一个下午,估计就只能讨论讨论起诉谁了。 现在增加一个下午,估计可以详细点讨论起诉书的内容了,呵呵 贝贝说,太空现在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原来每周干一天的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佩服佩服。
预测贴:年内,新卡持续溢价 等等党的坏消息:新卡不会降回原价。 等等党的好消息:二手卡市场可能会崩,矿卡会很便宜。 预判的理由:国内将逐渐加重打击虚拟币,挖矿将彻底被禁。因此,算力会下降,币的供应减少,币价会稳定甚至继续上涨。 矿场会继续加卡,当然是在国外加,因此,新卡会继续供不应求并且基本出口,不可能原价卖到国内来。 国内的矿卡没有出路,除了少量能转移到国外,其它的只能在国内廉价抛售。二手市场可能会充斥巨量的矿卡。
吴谢宇的真正动机 他一直都没有交代他的真正动机,在庭审中依然掩饰,他不愿揭露他的内心,不愿别人了解它。 他这样做有着合理的心理学理由:他不敢面对这一切,哪怕这一切已经确凿无疑地发生了。但旁人依然可以从发生的这一切来推断他的真正动机,因为这个动机并不复杂——他只想做回自己,做回那个喜欢吃喝玩乐喜欢金钱喜欢女人的自己。他的本性,就是喜欢纵欲,跟那些下三滥的人没啥区别,这是他无法面对的。他的面具虽然一直压抑着他,也是促使他走到这一步的主因,但他的理性始终是认同这副面具的。他的理性无法认同现在的自己,他只能逃避。 古人早就教训过我们,人无完人。企图培养完人,就会掉入吴谢宇式的陷阱。孔夫子就老到得多,直接就说:食色性也,避免大家掉入完人的陷阱。吴的悲剧,在成为完美学霸阳光男孩那刻起就已经铸就,从那刻起他就丢失了自我。要找回自我,就得杀掉那个完美的假我,所以,他有自杀倾向。另一种方式就是除掉压抑源,这正是他干的。为何不采取争吵决裂的方式?因为他的确深爱父母,争吵决裂只会令母亲心碎。他自信找到了唯一一种既可以做回自己又不会令母亲心碎的方法——死人不会心碎。 这就是吴的真正动机。
SLS应该学习CZ8的回收方式 这么大这么贵的家伙,打一次就掉到大西洋喂鱼,实在浪费大了。学猎鹰9吧?估计发动机深度节流不够。那为何不学学CZ8的外挂吊舱法呢? CZ8宣传时,都说是捆绑两个助推器整体回收,引来无数质疑。助推器要分离,不分离就有死重,就弄巧反拙了,怎么可能回收?这都怪他们贪方便,把两侧小火箭随便就叫成助推器。其实,那两侧附加的小火箭,就是两个回收模块,应该叫外挂吊舱更准确。 这两支小火箭,只要燃料充足,能够燃烧到跟主机同步关机且依然有余(用于回收点火),那就不会有死重的问题,也就不是助推器了。由于小火箭推重比通常较高,所以吊挂在主箭外面并不会严重影响性能。这是现阶段一种相当不错的火箭回收方式。 SLS也可以学学,在箭体外挂两支小火箭用于回收,那不是爽歪歪?SLS的发动机当初本来就是设计成可重用的,现在要能回收估计都不用怎么翻新了,重型火箭飞十次美滋滋。
未解的濒死体验一:遇到逝去的亲人 这里说的亲人,泛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了简便,就有亲人这个词。濒死体验有几个广泛相似的经历,其中之一,就是会遇到逝去的亲人(他们的灵魂),有些亲人是体验者不认识的。而且,这些亲人还会跟体验者交流。交流的内容中,有一项具有广泛性,就是告诉体验者时候未到,不该到这里来,有时会劝说体验者回到现世。关于这种交流,下次再讨论,现在先讨论遇到亲人这事本身。 先来看看各派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科学:临死前大脑的幻觉,由于思念亲人而触发。但这套理论,很难解释为何都是遇见逝者,而不是体验者最牵挂的人(比如年幼的孩子),更别说素未谋面的逝者了。 佛家:等待轮回。但佛家是以业为轮回基础,而不是以血缘。六道轮回与血缘也没有什么瓜葛。 道家:并无提及。 印度教:与佛家近似的轮回观。 一神教:并无提及。等待末日审判理论,以信善为基础,并非以血缘。 儒家与萨满:儒家虽敬鬼神而远之,但向来敬拜祖先。这估计是远古部落萨满的遗留。但儒家和萨满虽然认同祖先仍在天上生活,却没有提出任何理论解释。 所以,最接近濒死体验的,是儒家和原始萨满。但他们仅仅陈述了事实,就跟濒死体验者一样,并没有给出理论。 为何祖先仍在天上?如果是中阴身,为何仍以血缘为基础?
谁能解释一下:为何人需要睡觉? 准确地说,是为何动物需要睡觉?已知比较复杂的动物似乎统统需要睡觉,但所需的睡觉时间很不一样,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都有。 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关闭的,也就是我们的灵魂是没有知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灵魂在濒死时似乎都还是清醒的,为何活着时却需要每天失去知觉呢? 濒死体验的案例,大部分时间都不长,没法知道灵魂是否需要睡觉。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呢?这个问题实在令人困惑。
马大嘴的瞎扯淡——发射塔回收超重助推 这个话题提出已经挺久了,很多粉丝还是很激动,还做了很多动画和图片,认为是划时代的创意。 我来泼盆冷水吧:这纯粹就是瞎扯淡。但凡在工业界搞过一点工程技术的,都会明白这就是喝高了拍脑门的瞎主意。 很多粉丝肯定会跳起八丈高,并以猎鹰9的精确回收来作例子,说明该主意的可行性。这也说明很多粉丝并不懂工程技术,纯粹是凑热闹。 任何工程技术,安全是第一位的。多先进的技术,如果有巨大的安全风险,它就难以得到采用。如果有迫在眉睫式的安全风险,它就绝对不会被采用。发射塔回收就是一个绝佳例子。只要一次降落失败,你就会把发射塔炸了,这种容错性,决定了这主意就是喝高了的产物。 当然,如果马一龙另外建个回收塔,以相似的降落方式回收超重,那当然是完全可行的。
火星直升机什么时候出动? 火星车没啥好看的,都上去过好几次了。发现那里除了沙尘滚滚,还是沙尘滚滚,什么金珠宝贝都没有。唯一有点意思和有点看头的,就是那台无人机了。人类还没有在火星上飞过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飞?
头部储罐是个馊主意 液体流动需要时间,而星舰留给它流动的时间实在过于短暂。星舰着陆前由水平摆成垂直,然后马上降落,时间极为短暂。头部储箱离开底部发动机远达几十米,液体要建立稳定的流动状态需要一点时间,现在看来这个时间不够。没有稳定的液体流动,发动机工作就不可能正常。 从星舰的用途来说,头锥部不可抛弃也是很碍事的。载荷要放在中段,舱门开合和载荷释放很复杂,不利于空间运用。 所以,头锥燃料控制舱实在是个馊主意。该部件应该放在主燃料罐上面,或者置于发动机舱上面,也可以干脆采用外挂的形式置于飞船下部。
航天发展慢的真正原因:外太空只有烂石头 后航天飞机时代,航天的发展很慢。鸽完又鸽,鸽王频出,成了常态。哪怕鸽上几年,大家也都是不急不慌。除了真正的太空迷星际迷星战迷,也没有什么人关心航天的屁事。 太空迷们很着急,渴望科幻片中的场景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但普罗大众不感兴趣,原因是他们发现了背后的真相:尽管天文学家们吹的天花乱坠,外太空里面只有一堆堆的烂石头。无论送多少次设备和活人去月球和火星,那里都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东西。没有财宝,没有资源。哦,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些水——那又能怎么样呢?地球上有的是这玩意。 在未来几百年的时间里,外太空的开发将持续限制在地球轨道。通信,测量和军事,将继续成为太空利用的主角。慢,因为可以慢,除非爆发大的战争,否则会继续慢下去。纳税人的钱,不愿意浪费在一堆堆烂石头上。
老马的矛盾:一次性星舰还是可回收星舰? 太空叉划时代的贡献,在于把VTVL实用化,于是开拓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前景: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能看到科幻片中飞船在星际自由翱翔的场景。如果单单是把火箭的成本降低,那当然也算技术进步,但关注度绝对会低很多了。 星舰的设计制造却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矛盾,以至于有网友对它的可回收性争论不休,尽管SN8的试飞已经证实星舰的着陆动作是可行的,仍然有网友认为一次性星舰才是王道。 这并非是胡搅蛮缠,这是星舰的奇特设计派生出来的。不锈钢很久以来就不再用于航天航空,因为死重太大。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造箭身,廉价是廉价了,结实估计也足够结实,但重量绝对是惊人的,运力必然是低下的。考虑回收性能的话,运力更加会是低得惊人。 既然可回收可重复使用,为何还要采用廉价材料廉价工艺来做?这绝对是矛盾的。参考现代飞机,都是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绝对不会采用廉价的钢材。而飞机的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但能飞很多次。昂贵但运力佳,才是可回收飞行器的方向。廉价的东西,更适合一次性使用。 所以,廉价的一次性星舰,未必不是一个方向,特别是最后老马发现不锈钢水桶的重量降不下来的时候。
大胆预测SN9的结局…… 闲着无聊灌灌水,现在来预测一下SN9的下场。 结局最有可能的是这两种: 第一种:加压时就boom掉,因为这东西企图逃跑过,把自己给撞坏了。翅膀只是看得见的外伤,内伤看不见,但不等于没有。一加压,内伤发作,一命呜呼。 第二种:着陆爆炸。跟它的前任类似的结局,不过这次原因是着陆腿支撑不住,砸到地面,结果完蛋。
天网的崛起——被忽略的AI副驾驶R2D2 是的,它只叫R2,还不是星战里的R2D2。但这丝毫不会掩饰鹰把它彻底变成R2D2的野心,尽管它未必具有那么萌的外形。甚至,它可能就没有一个具体外形,可能只是一块电路板,甚至只是一块芯片。 鹰在U2上成功试飞R2的消息,在媒体上波澜不惊,没有引起多少波澜。这是一个充斥着AI智能和自动驾驶的年代,再多一条这种AI新闻,实在吸引不到人们已经疲劳的目光。再说,前两年boeing已经推出过AI副驾驶,现在在U2飞机上测试,似乎是顺理成章。
本案的重大矛盾点(8-26) 写了一大段,被百度删了,算了,简短地说两句,反正案情大家都熟悉。 目前无非两种可能,生(黑)和死(自尽)。但是,两种结局都有重大矛盾点。 生(黑):在旅馆留下告别信,分明是让别人(police,旅馆老板等等)看到,要告别完全可以发微信的。大张旗鼓的黑,是不是很奇怪? 死(自尽):她的家人朋友反应很奇怪,没事儿一样。没有眼泪的自尽,是不是很奇怪? 大家讨论讨论。
危秋洁是否真的离开了阿寒湖?似乎并无清晰视频证明 7-22出现在釧路巴士站的视频非常清晰,证明她一个人到了釧路。入住阿寒湖旅馆并无视频放出,但时间交通吻合,刷了信用卡,可以认定她人到了阿寒湖。但之后,并没有很清楚的影像,证明其真的回到了釧路市中心。 现在放出来的7-23大大的几段视频,全部都是模糊的侧影,而且时间很短,都是一掠而过。仅从这些模糊的人影,和相似的提包,就说她出现在釧路,是否太勉强?釧路市中心的影像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女性提着一个类似的包,长着长发差不多身高的女性不知多少,类似的小包也很多,凭什么一定就是她?阿寒湖巴士站的影像隔着玻璃,更模糊,简直可以说是谁都行,只要是个长发女性。 其它的目击是否可靠也难说,25号和31号在阿寒湖畔的目击也没有结果。对比起来,我认为阿寒湖的目击要比市中心的目击更可靠。市中心人烟稠密,随便跑出一个相似女性,都有可能被怀疑是她。而且,市中心的目击者要回忆起7-23那么遥远的时间,本身就很不可靠,这是人的记忆特性决定的。而25号和31号的目击,都存在非常特别的地方,一个是晚上时间,另一个则是游人莫入的偏僻林区。在这种时间,这种地点,出现单独的女性,这种事情本身就极其不寻常。阿寒湖周边都是森林,据说有熊出没,一个单身女性在晚上出没,不害怕?跑到不准游人进入的林区,不害怕?那这两起目击事件中的女性会是什么人?
串联所有事实,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很难找到危姑娘了 事隔这么多天,今天8-8了,还有很多人胡乱猜测危姑娘的去向,担心发生什么意外。这真是令我深感诧异,因为按照全部已知事实,得出结论并非难事。先把我在7-31下的结论放上来: 综合全部信息,其实只有两种可能:自杀,或者象征性自杀。这是向魂断阿寒湖学习,连日期都一模一样。如果是前者,人就不在了(好凄美,符合女主的爱好)。如果是后者,人还在,但黑下来了,而且不会跟以前任何人联系,因为那是死后重生(live new life)。 这段话是我在7-31回复别的帖子的,到今天依然有效。下面我来一步步推理,怎样从已知事实得到这个结论。推理需要严谨,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因此下面列出的线索,都只选取已经得到证实的。凡是没有证实的道听途说或者没有影像的疑似目击,都不列入。关于危姑娘个性性格情绪等很主观的东西,也不列入(其实也不需要用到这些),以免发生争议。 首先,最重要的事件,是危秋洁在7-22突然去了阿寒湖。她把行李留在了札幌旅馆,自己一个人,使用公共交通,去了并不在其计划上的阿寒湖,这点有釧路市巴士站和阿寒湖的诸多监控证实。注意阿寒湖离开札幌非常远,行经釧路市需要大约7小时行程,来回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两天。经常自由行的都知道,远方的行程非常紧凑,通常按照预定行程出游,即使临时变更也是选取附近景点,绝无在交通上花两天去看一个普通景点的道理。她没有拿行李,这意味着阿寒湖住宿会有困扰,并且必须要回到札幌,这也跟出游惯例不符。 其次,危姑娘在阿寒湖的游玩时间,是短短的两三小时,7点多退房,10点多坐巴士去釧路。刚才说了,阿寒湖需要来回两天的交通,这是自由行的重大时间牺牲,那这个景点肯定是需要细细欣赏,求得回报的。但她完全是一掠而过,仅仅坐船游湖便走人了。如果是跟团游这还说得通,但自由行是断断没有道理的。这说明,危秋洁跑到阿寒湖,根本无心游玩。她不是来阿寒湖玩的。 可能有人争辩说,她赶着去其它景点。没关系,我们来看下一条。 第三,危秋洁在可以确定行踪的22日晚到23日下午,都没有跟家人和朋友联络,没有回复其父亲在22日晚的询问。而且,在22日下午还发信息欺骗其父回到了旅馆。这既不符合她在日本几天来的惯例,也完全悖于常理。一个姑娘单独在远方自由行,必然懂得安全的重要性,保持联络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手段。她在日本几天来一直有做,为什么到了22日,就变成了欺骗+沉默? 可能有人争辩说,去阿寒湖只是临时起意去玩,危姑娘过于胆大粗心才发生以上全部这些奇怪的情况。没关系,我们接着看下一条。 第四,留在札幌旅馆的纸条。这张纸条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公开,但根据采访视频,旅馆老板娘说得很清楚,是类似一封信的折叠纸条。关于内容,旅馆老板用英语说是say goodbye to family, friends and world,就是“向家人朋友世界说再见”。旅馆老板还补充说信中没有suicide之类的字眼。谁会在自由行玩得正high的时候,留下纸条说这些? 可能有人争辩说,旅馆老板在乱说。没关系,我们接着看下一条。 第五,日本新闻说8-4中方要求搜索网走地区。到目前为止,能确定危姑娘去向的是她在7-23出现在釧路市中心,被多个监控拍到,此后行踪去向均不明。而网走离开阿寒湖和釧路都很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会跑去那里,那搜索网走难道是脑袋进水了?估计日本police也是一头雾水,只有熟悉中国影视的才明白,网走是某部电影女主角最后跳海的地方。那肯定是有自杀迹象,才会促使中方要求搜索该地区,否则日方也不会答应的。 一步步推理下来,情况很清楚了,危秋洁想去阿寒湖了断。从留下所有行李来看,一开始估计是真的想自尽。但其死志并不坚决(纸条上没有suicide之类的字眼,可作旁证),去了阿寒湖后又转回了釧路。从釧路再出发再去自杀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因为已经犹豫动摇了,须知人的求生本能是很强烈的。所以,最大可能,就是离开了釧路,前往东京等大都市,追寻其一直追寻的new life去了。类似东京等大都市,人多复杂,又不是搜索热点,要找到她是很困难的。所以说,大家别找了。 之所以写那么多,是为了对自己几天来关注此事,浏览很多信息和视频,作出一个交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