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骑士郑小强 黑屋骑士郑小强
关注数: 30 粉丝数: 398 发帖数: 9,147 关注贴吧数: 86
本吧中医粉逻辑漏洞集锦(欢迎补充) 1、一个中医粉说:中医没有毒副作用。 我说:很多人吃中药后状况并不好; 他说:病人本身身子太虚,吃补药补得厉害,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都因为用药太强,太纯。 我说:那是中毒或者过敏了吧? 他说:中医没有毒副作用,只能虚不受补。 我说:好吧。 2、一个中医粉说:中医黑都是二极管。 我说:何以见得? 他拿出几个例子。 我说:几个例子也不能证明中医黑“都是”二极管啊!? 他说:我是言之有物,你只会空话大话讲大道理。 过了一会儿有个网友提示他:孙中山先生也批评了中医。 他说:孙中山只是批评了部分中医中药,不是全盘否定中医。 我说:你这逻辑不是挺明白的吗~ 3、我发帖说了几个中药存在毒副作用的例子。 一个中医粉说:西药就没毒?没副作用? 我说:西药是全都在说明书上对于毒副作用的表达比较具体明晰,中药至少还没有做到这个地步。 他说:你说中医全都没有毒副作用说明?你证明给我看啊~ 我说:我说西药全都有,中药没做到。意思是:提到中药否定了“全都有”的命题,请注意“全都有”的否命题不是“全都没有”,而是“不全都有”。 他不正面回答,开始人身攻击。 4、有网友说:中医缺乏科学性。 一位中医粉回复:中医是不科学,但有科学性。 我们都很奇怪:不科学,为什么说有科学性呢? 中医粉说:西医是科学证明有效的方法才会使用,但中医使用的疗法已经靠千年经验证明了有效,但科学还没有达到能够证明中医理论的高度。 啊这……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他。 以上内容,均为在百度贴吧遇到过的真实案例,经过一些精简提炼。 相信网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分享出来吧~~
何为科学?中医药理论足够科学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何为科学? 我认为,科学最重要的原则是:可以接受质疑。牛顿三大定律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基础,所有物理学生之必学,并非是其提出伊始就占据了所有的话语权,而是经过各种批评、质疑的检验,大家公认它是对的。 之所以科学的理论需要经过批评质疑的考验,是因为每一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都一定是片面的,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大家通过各自的观察,各自的结论来拼凑一下世界的全貌,形成一种总结,那才是科学的理论。 简单说完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开放了。 按照现在的主流科学方法,对于药物的检验,需要在化学上找到药理性质,同时需要三期临床双盲实验。之所以者成为主流方法,自然也是经过类似于牛顿三大定律那样锤炼和质疑的过程的。而以此检验出的药物,药理效果和毒理效果均被认为得到了较为精准的评估。 而中医领域,包括很多专家,是比较排斥这种方法的,因为中医用药采用的是一人一方的方法来给药,双盲就无法执行了。逻辑上来说,否定双盲倒没什么,但需要一种可以接受质疑的方式,来进行药物检验。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诊断领域,很多中医专家对于同种疾病,例如新冠,在症状性质上的推断是不尽相同的,他们之间互相质疑,对于科学而言应该是一种好事情,但时日已经不短,还没有能够拿出统一的结论,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中医希望发展,希望能够在科学界具有话语权,接受质疑是必须经历的事情。如果盲目守旧,刚愎自用,一定是死路一条。
我一位朋友喜欢上了中医推拿术 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天去中医推拿馆做推拿。 说来也奇怪,大多数人都喜欢白天去,比如上午十点多,下午两三点,我这个朋友是晚上九点多了才去。 他说开始先是精油开背,然后进行了肩颈按摩,腰部推拿,和腿部的肌肉放松,然后推拿的女技师就让他从趴着换成仰卧姿势。 他说这之后,技师就开始轻轻揉他的石门穴处,然后是关元穴处,然后是中极穴。这一下他有点惊讶,他本来是不太信中医推拿真的能解决身体问题的,可是女技师的手法非常好,居然一下子让他有了一种以前从没有体会过的身体感觉。 然后女技师的手法更往下走了,而且她的推拿也更带有节奏,也更有力度了。我这位朋友觉得有一种力量在推动自己,是一种很有治愈感的力量。 但就在他觉得这个力量将要把身体的疲劳之气和瘴毒都排出去的时候,女技师的推拿停下来了,他问怎么了,女技师说他体内的湿气太重,需要用更高级的推拿方法来帮助排出,这是本中医馆的秘方,你不能随便看。说罢用一个毛巾挡住了他的眼睛。 我这个朋友此时啥也看不到了,不一会儿他突然觉得有一个温暖又柔软的东西压在他身上,刚刚重点推拿的部位更是被一个又软又湿又滑的推拿器物罩住了。 他之前做的中医推拿完全没给过他这样的体验。他忍不住伸手去摸那个按摩器,发现按摩器很温暖柔滑。比如顶住他两侧神封,灵虚两穴的地方,是一对又大又柔软的按摩器,每个按摩器的尖端,还有一个凸出的触点。 他又往下触摸,发现按摩器整个都很柔滑温软,但不知道按键在哪里,心想真是高科技啊。不过在重点推拿的部位,来回顶撞他的地方,那按摩器却毛茸茸的,他问这里毛毛的是为啥啊?女技师说这里有毛的会让你觉得更舒服些,不过你要是喜欢没有毛的,我们也有这样的。女技师说话的时候气喘吁吁的,看来操作推拿机器真的是挺费力气的事情。 这一段推拿非常的有力,非常有节奏感,也非常舒服,我这位朋友的体内的湿毒很快就排出来了,可谓立竿见影。 之后,我这位朋友对这次推拿非常满意,主动给这家推拿馆多付了几百块钱,对推拿女技师的技术也赞不绝口。他对我说:之前我一直不信中医,现在我绝对信了,那天推拿结束后,我觉得神情气爽,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不得不佩服中医推拿的神奇! 我朋友说:下次会约我一起去那家中医推拿馆,感受一下中医推拿的魔力。 我很期待。
五大联赛最容易刷数据排名 意甲>德甲>西甲>法甲>英超 原因: 1、意甲:这几个赛季意甲是判点球次数最多的联赛,偏向严格的判罚尺度(有时候还不靠谱)导致我们看到诸多进球,后卫不敢去做特别严密的封堵。意甲以防守立命的特点已经荡然无存,往往没有特别特点的前锋,在意甲也能收获不少进球。 2、德甲:德甲是一个适合青年球员提升生涯数据的地方,节奏快,适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球员,且在快节奏下,防守阵型更有可能不够严整。一场比赛中,德甲的回合数经常是其他联赛场次的1.2倍左右,进球机会自然更多。 3、西甲:照理说,西甲的刷数据难度较大,节奏偏慢,进攻落于阵地战的几率很大,防守阵型通常比较严整,不易找到可乘之机。但好在,西甲判罚偏严格一些,减少了防守队员对前锋的威慑力,多少让西甲刷数据的难度降低了一些。 4、法甲:五大联赛中攻防都最粗糙的联赛,防守阵型最缺乏章法,但是却是欧洲最大的黑又硬后卫摇篮,判罚很松,防守队员动作幅度最大,技术型球员尽是被“乱算打死老师傅”,极难有空间做动作。因此,虽说水平在五大联赛最差,但绝不是容易进球的联赛。 5、英超:五大联赛中,英超云集高手最多,强弱队之间实力差异最小,防守偏凶狠,阵型比较严整,节奏适中。关键是,一家豪门如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多点开花,单喂一点极容易被其他俱乐部战术反制。因此,在英超,一个球员想刷出很漂亮的数据,是很不容易的。
梅西和C罗之间最重要的区别 看过很多网友写梅罗的区别,感觉都没有说到核心的要点上,我觉得梅罗之间最最核心的区别在于: 梅西爱足球; C罗,也爱足球,但更爱足球给予他的荣誉和名利。这就表现在梅西每一次触碰到足球的时候,都夹带着他对于“怎样踢好足球,怎样帮助球队”的思考,这种思考会给予他每次触球都朝着更具创造力的方向走下去,而对于球队而言,他时刻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能力,用在球队最为需要的位置上,不计较这样的踢法是否会带来个人数据。 如果你经常看球,了解梅西每一次触球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内涵,一定不难理解为何梅西经常会在没有进球助攻的时候取得赛后评分的高分,因为很多时候,球技和创造力不是只有进球才能体现的。C罗,为什么说他更爱足球给予他的荣誉和名利呢?因为有几次,明明感觉C罗可以向着一个更容易帮助球队的打法路子去走,但偏偏他没有选择那条路,而是选择了更适合提升自身数据优势的方向。在皇马欧冠三连期间,他会主动在联赛中收力,把更好的精神和力量留给欧冠,这样做虽然不是很职业,但在欧冠上发挥更优秀,显然为他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在尤文第二年期间,曼朱离开,按理说球队的支点位置非他莫属,但他依然选择当射门者而非空间和机会创造者,导致迪巴拉数据被大幅度挤占。 怎么说呢,以前的球迷基本是要看整场比赛的,但现在网络资讯发达了,统计数据也做得非常齐全且容易查询,球迷评价球员往往只依赖荣誉,稍微好一点的会依赖数据,再稍好点的会看集锦,极少有人再常常把比赛一看到底了,C罗这样的球员应运而生,不难想象,只要荣誉清单和数据基本漂亮,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球迷支持。 很理解很多球迷很难意识到:梅罗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女足赢下来会让男足处境更加恶化吗? 看完男足和越南的比赛,我的感受是: 国足对防守站位等实战理念的认识很初级,如果说第三个失球越南的确有些撞大运成分,前两个失球国足后防线犯的错误,在英格兰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都是初高中球员犯的错误,到了成年队,这样的错误就不会犯了。 为什么我们的成年队会犯人家中学生犯的错误呢?是因为我们从根基建设上就没有做任何工作,青少年不会广泛地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更没有适合青少年的联赛,杯赛等。以至于别人在青少年阶段踩的各种坑,中国的成年队阶段才开始踩,因此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怎么办呢?很简单,如果孩子喜欢踢足球,就建立覆盖度更高的专业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建立专业的青少年联赛赛制,让青少年尽情地自由地为足球狂热,十几年后,不信中国足球没有长进。 中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吗?当然不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很简答,如果足球出了成绩,是现任足协主席和体育总局领导的绩效,如果有十年后有效果的方法,届时出了成绩,还不知总局领导是谁呢,谁会愿意做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呢? 所以,为什么说女足赢了会让男足的处境恶化呢?很显然,用当前体制和机制,男足女足其实都不会取得真正的进步。因此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这种体制,当然这动了谁的奶酪不言自明。但女足一赢球,自然可以把思路和舆论向这个方向引导了:你看,同样一个体制出来的,女足就行,看来还是男足不努力,钱挣太多了猪油蒙心。而体制就不必被问责了。 如此一来大家都会批评球员,球员虽然挣了很多钱,但其实没有丝毫权力抵御这种批评和辱骂。机制没有变化,男足注定原地踏步,看着泰国越南等国家,一个个地超越上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女足赢了,给了既得利益者拒绝改革等重大理由,这当然会让男足处境更加恶化。
再谈“哈白布”和“典礼中场” 我一向反对用荣誉来评价球员,对于中场组合的比较而言,更是如此。 比起哈白布,魔笛+阿宽+胖虎组成的皇马“典礼中场”有更多的欧冠冠军进账,但西甲赛场上,哈白布力压典礼的时候居多。很多人还说,哈白布在一起有两届欧洲杯+一届世界杯的荣誉,但毕竟“典礼中场”不属于一个国家,比较国家队的荣誉显然失去了意义。 相对而言,其实如果单拎出哈白布当中的每个人,不论个人能力水平,还是历史低位,都略高于典礼中场中的魔笛、克罗斯和卡塞米罗。但是一个组合,一个球队,水平如何,绝对不是球员实力的简单加总,相对来说,球员作用互补性对于球员对于各种战术的适应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哈白布,说实话,你要说这个组合的传球、控球、梳理、组织的能力,历史上都很难找出比他们强大的中场组合,但在防守拦截方面,哈白的擅长能力都相对一般,布斯克茨在顶级后腰中,这种能力也不算是硬朗的。由守转攻的速度爆发上面,三个人最强的是小白,剩下哈维布斯克茨均为偏慢节奏的队员。因此他们在攻击时,必须拥有一个更具推进性能力的中前场队员(如小罗、梅西等),和一个尖刀型前锋(如比利亚、埃托奥和26岁之前的梅西等)才能具备催城拔债的效果,而由攻转守一直是这个组合的弱势所在,使得对方反击只要足够迅速有力,那巴萨往往只有一层后防面对对方进攻球员,缺乏防守纵深;典礼中场,互补性则更好些,组织梳理魔笛阿宽没有问题,传球准度阿宽把关,控制节奏魔笛在行,两个人也均有不错远射能力,攻守转换节奏克罗斯慢点,但魔笛的跑动绝对不知疲倦,卡塞米罗主打防守,出球差点,但抢断和拦截上绝不含糊,跑动范围也绝对大。综合来说,这个组合没有像哈白布的传控那样强大的能力,但弱点比哈白布要难找很多。 哈白布在联赛方面成绩好,这点比较容易理解,联赛是一种比较公平衡量球队实力的方式,且每个球队对阵不完全你死我活,而是注重长期可行的战术方案。这就意味着,长期阵容和战术稳定性,对于联赛更重要,而强大的阵容绝对是对于此项因素最主要的支持。也就是说,联赛更主要的是衡量球员阵容的优秀程度。 所以,在联赛中取得冠军的球队,更有可能是球员绝对实力更强的球队。 典礼中场在欧冠方面成绩好,这点也比较容易理解,淘汰赛,你死我活,成败就在这一两场比赛。那好,即便我阵容实力比你弱,但如果我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战术布置,赢你一道,你还是打道回府。因此,一个豪门,此时战术适应性就会更强。换句话说,千千万万不能让对手看透你的弱点,来揪住猛打,这点来说,典礼中场比起哈白布,更加互补,更加没有明显的弱点,因此他们更容易适应欧冠的挑战。 所以,在欧冠中取得冠军的球队,很多时候不是最强的球队,而是战术短板最不显著的球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