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 迎来春景
如云般朝出暮归,如鹤一般自由漫步于田野。
关注数: 1,096 粉丝数: 9,163 发帖数: 100,332 关注贴吧数: 48
百家论坛丨浅论盆景的个性化 创 陈孔顿 岭南盆景 今天(转发) 盆景是在有限空间里培养出无限的空间,咫尺千里。里面缊藏着作者在自身生活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遭遇。虽然作者与作品在地球上是两种不同的物体,但他们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一个共同的生态环境。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就不同,形态也不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和深度思维的,因此作者在玩盆景时就自然而然的把自己人生的遭遇、思想、感受、前景预测、梦想、感情等表现在盆景中。由于每个人对上述的经历和认识不同,所以作品的形态、内容也就不同。这就是个性化的盆景。其中表现出生存、抗争、渴望、挣扎、平淡、旺盛、衰退、再生、坚定等内涵,就是作者本身的性格、品德、经历等的表现。所以每个人对自己个性化的作品都十分珍惜,必然也就珍贵。这就是我三十几年来的创作见解。 人的经历不同见解也不同,所以在创作中只能互相借鉴,不能模仿。不存在误导,也不能把个人的观点强加于人。更不能把别的不同性质的东西拿来比喻。作品的水平如何?看民众的接受程度就知道,在展览中为什么有的作品有很多人围观、拍照,有的作品却连住足一下的人都没有。成景作品的交易中就更能体现。如果你的作品没人接受,那就不是好作品。你的创作道路也就没有发展前景。一一一陈孔顿(鸿景)
盆景叶片发黄分析 清风扶柳 盆景指南 今天(转发) 盆景养护方法不得当,管理不善就容易让盆景植物出现叶片发黄。这对于盆景观赏影响较大。更严重的会让盆景枯死。 但是,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要及时判断及时处理,才能更好的解决。首先要知道盆景叶片发黄有水分过多、干旱脱水、长久脱肥、施肥过量、炎热高温、水土偏碱等。 1、水分过量:都知道“勤养鱼,懒养花”。长时间的潮湿,会限制盆景根系的生长,导致土壤缺氧最后根系腐烂。一般表现为,先由嫩叶变浅黄,随后渐成暗黄。出现问题要停止浇水、停止施肥、松土、加强通风、或者换土。 2、干旱脱水:盆土长时间不松,导致在浇花的时候水不能及时渗入或者是长时间的上湿下干,也是会引起叶色暗淡无光泽、叶片萎黄枯焦。最好的办法就是松土,或者换土,如果不换土的话要多次浇水,直至浇透才行。 3、长久脱肥:脱肥是由于盆土太过贫瘠,盆景植物长期没有养分让它生长不良,造成枝叶瘦弱、叶子变黄。这种办法也需要即使换土、或者在浇水的时候对于复合肥。 4、施肥过量:首先要施肥不足要比过量好,因为不足可以挽救,但是过量伤害盆景植物根据较大。那么在施肥的时候浓度过大会表现为边缘枯焦,直至死亡。所以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使肥料从排水孔流出;或立即换土,并且冲洗盆景植物的根部然后重新栽入盆中。
如何让月季变得更加粗壮?月季壮苗大法,让月季苗壮、花多、枝粗 转自: 许木木说月季 大家好,我是木木。很多花友最近都在问,月季怎么才能够长的更加粗壮,毕竟植物和人不一样,人是窈窕一些越瘦越好看,但如果月季的枝条很瘦弱,不仅容易生病而且会影响开花的数量以及花量,由此可见植株粗壮对于月季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而在春天,由于月季处于快速生长期,是让月季由弱变强的最佳季节。所以今天木木就来给大家说下,在春天如何让月季变得更加强壮。 一:月季瘦弱有哪些危害? 首先我们要来说一说月季枝条太弱太细有什么危害,因为木木看很多新手花友养的月季都是瘦瘦弱弱的株形也是乱七八糟的,不仅没觉得不好,反而觉得枝叶茂密很好看。 1:病害侵染 首先,月季和人体一样,虽然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但是都是生命,所以在某些机制上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非常瘦弱不禁风,那么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人免疫力肯定与强壮的人有很大的差别,非常容易感染某种疾病,而月季也是一样的,如果枝条非常瘦弱植株又过于庞大,不仅生病的概率会增加,当月季感染病害之后,治疗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月季无论在哪个生长阶段,感染病害的几率虽然差不多都是一样的,但如果是幼苗枝条较弱且是新发出来的枝条,当遇到灰霉、霜霉、蚧壳虫这些病害时,瘦弱且较嫩的枝条往往无法存活下来,而那些粗壮、木质化的枝条却能够挺的更久给我们更加充足的治疗时间。 由此可见,月季枝条弱小,不仅容易感染病害,而且在感染病害之后往往很难快速恢复。 2:花量减少 木木经常说,想要月季开花多,分枝就一定要多,此时就有花友要说了,即便是我的月季瘦弱,但是分枝并不少啊,这不会影响月季花量吧? 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瘦弱的月季看起来植株都非常庞大,分枝也很多,这是因为枝条瘦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修剪,没有定期将植株上的弱枝清理掉,从而导致弱枝上生长出新的弱枝,这样就会导致植株越来越弱。 其次,我们也知道,月季开花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营养不充足就无法支撑起巨大的花量,但此时植株体内的养分几乎都去生长那些庞大且弱小的枝条了,没有多余的养分去开花,即便是你给再多的肥,也会源源不断供应那些弱枝,所以花量减少已经是注定了的。 3:品质堪忧 相比又有很多花友要说了,我的月季枝条虽弱,但依然在开花,花量也不小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这是因为,此时的月季枝条还没有瘦弱到无法开花的地步,另外一方面,有的品种本身异常勤花,这是因为在育种时打破了自然规律导致的,虽然植株瘦弱依然能开花,但是你看看花朵的质量就可而知了。 很多花友说,虽然我的月季开花了,但是花朵直径越来越小,花型也越来越难看,香味啊、颜色啊什么的都和资料以及之前的花朵相去甚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甚至有时候虽然有很多花苞,但最终却无法打开。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枝条瘦弱导致的,枝条瘦弱不仅导致大量的营养被浪费掉,而且由于枝条太细,再多的营养也无法疏松到顶端的花蕾中,出现花小、开花不标准的情况也是意料之中了。 4:外形难看 植株瘦弱除了影响花朵的质量和花量之外,还会影响整个植株的美观,虽然月季是观花植物,但良好的株形不仅有利于月季的生长还有助于提升花量以及花朵品质,但如果枝条瘦弱,必定会导致整个植株过于庞大且毫无美感。 过于细弱会使枝条无法支撑,整体看起来东倒西歪的像八爪鱼一般,直立性差,这样不仅使花朵垂头,看起立还非常难看,即便支撑固定起来,也没什么美感。
浅议盆景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一)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昨天(转发) 作者:陆永强 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一样,盆景造型设计是创作盆景作品的前奏,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意设计过程,对盆景的创作、养护、造型具有指导作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发展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盆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因此,要想创作一件高品质的盆景作品,在拿到下山桩或者从培育一株小苗开始,就要有“预示十年景"的构想,盆景设计的作用正是如此,它可以整体审视、把握方向、规范步骤、提高品质。要做好盆景设计,还需要把握好原则,否则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一是实际性。 盆景设计必须立足实际,以原材料为基础,合理取舍,不矫揉造作,不肆意夸大。如果是培育一株小苗,基本可以随心所欲,大胆设想,但对于一个成活的下山桩就必须从其出芽情况着手,实事求是地表现树材的发展方向。设计者只有熟知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对造型的指导意义。 对于一些萌枝力强、嫁接成活率高的树种,比如榆树、对节白蜡、枫树、山楂、水腊、木瓜等,在实际出芽位置造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在理想的位置嫁接补枝,但是对于那些萌枝力和嫁接粘合力差的树种,就不能够随便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如图一、二)。
盆景养护基础,浇水技巧介绍,学会就对了! 花卉网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盆景越来越大家的喜爱,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中,放上盆景,整个环境都会变得更加有生机。但是盆景不同于野生的植株,需要细心养护才能健康的生长。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浇水了,浇水不够或者是浇太多都可能使盆景生长受限,甚至是使盆景不能存活。对于新手来说,必要的盆景浇水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 1、给盆景浇水要遵循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要根据植株的生长习性来。比如说喜湿的植物则需要勤浇水,浇水量也要多,而对那些喜欢干燥环境的,则不用浇太多水。像水生植物是不能缺水的,必须时刻有水,而多肉植物基本一个星期浇一次水就行了,大多数观叶类的则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2、浇水的次数考虑的因素也很多,除了要考虑植株的种类外,还要看季节、天气等。季节的话,夏天要多浇水,一般早晚两次,有些植株还需要在下午的时候向叶片洒水。而在冬天的时候,因为 寒冷,一般不怎么需要浇水,浇水也是一周或者是半月浇一次就行。天气,则是在连续干旱的晴天要注意勤浇水,而在雨季则可以少浇。 3、浇水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是在上午10点之前浇最好,这个时间段阳光还不是很烈,而等太阳出来后,植株就能更好的吸收水分。也可以在傍晚的时候浇水。但是千万不要在正午的时候浇,正午浇水,可能使植株一下不能适应温差变化而受伤。 4、盆土的干湿度决定要不要浇水。如果盆土还是很湿的,则不要再次浇水,要等到盆土稍干后再浇。就算是喜湿的植物也是这样,浇水要见干后才进行,不然浇水过多,盆土太湿,反而会影响生长。 5、每次浇水足量就行,千万不能使盆中留有积水。假如盆中长期有积水,那么不管是不是耐湿的植物,都可能出现烂根,导致整棵植株死亡。当然,水生植物除外。水生植物则需要放在手中养。 6、浇水跟土壤和盆的大小也有关。如果是那些储水能力比较强的土壤则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比如粘性土、腐殖土等。如果是那种排水性很强的土壤则需要勤浇,比如沙质土。一般来说,盆越小,盆土就越容易干,因而需要多浇水。此外,浅的盆要比深的更容易干,也要多浇。 7、浇水的时候一般不要直接从植株身上淋,最好是沿着盆洒入盆土中。
【微型盆景】制作环节要领 丫丫 微型盆景微景观 今天(转发) 微型盆景是采用微型树桩或山石加工制作成的一种特色盆景,小可置于掌上,故又称为掌上盆景。盆景体态微小,玲珑精妙,活泼多变,布置随意性强,可配以微小的几座置于案头供人们欣赏,也可群体组合在博古架内,再现大自然的神采风姿。   植物材料 制作微型盆景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并配以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的紫砂或汉白玉等盆器。微型盆景的植株高不超过10厘米,选择的植物材料应具备叶小、干粗矮、适应性强、耐修剪、易造型等特点,如六月雪、榔榆、雀梅、福建茶、雀舌栀子、小叶罗汉松、黄杨、金雀、石榴、小檗、苏铁、榕树、凤尾竹、小菊、金弹子、黑松、观音竹、矮干文竹、水杨梅等。   造型技巧 对植株造型的最佳时间为入冬以后至翌春植株萌芽前。在造型前,应依据所栽树木特点和姿态进行构思设计,确定造型方式。一般在长筒盆中宜制作半悬崖式或全悬崖式;长方形及椭圆形盆宜制作成直干或斜干式。主干是微型盆景造型的主要部分,如确定为直干式则不加蟠扎,保持干直挺拔,蓄养侧枝,如榆树、三角枫等;斜干式也只把主干偏斜栽植,不蟠扎,如雀梅、海棠等;悬崖式则必须用铅丝缠绕主干将其弯曲成型,如六月雪、金雀等。   微型盆景植物枝叶不宜过繁,一般留l至2个枝条,造型要以简练、流畅为主,以充分显示其自然美。对交叉枝、平行枝、对生枝、辐射枝、反向枝等杂乱、有碍造型的枝条应疏剪或短截,使枝条疏密有序,层次分明,高低适度。对根系比较强健的锦鸡儿、迎春、榆等品种,在定植时还可让其根部裸露于盆面之上,以增加盆景的苍老态势。   山石配置 微型山水盆景常选用纹理优美、形态自然的石料作为素材,如木化石、钟乳石、芦管石、浮石等。用白色大理石、汉白玉、白矾石等加工成长方形或椭圆形浅盆。盆景造型制作多用高远式,不宜采用平远式,盆内放置山石不可过多,但也要有主峰、次峰和配峰,可放置一个比例恰当的小配件,以衬托出山石的高大。   微型盆景创作更注重体现整体艺术美。每一组盆景的摆件需形态各异,并注意整体布局。
春季植物换盆指南,是带土换盆,还是适当去掉旧土呢? 原创 养花交流 昨天(转发) 现在天气逐渐暖和,很多花友又开始重新选购盆栽植物了。当然,天气暖和之后,也是给植物花卉换盆的最佳时期,换盆时带土换盆,还是适当去掉旧土后再换盆呢? 1、带土移栽的盆栽植物 换盆也是分两种不同的情况的,一种就是一些刚买回来不久的幼苗或小盆栽,想要换到比之前大一点的花盆中。这种幼苗换盆通常就是直接带土移栽,原来的土球是不弄散的。 这种直接带土移栽的盆栽幼苗,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可以换盆,因为带土移栽,土球没有松散,对植物的根部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伤。只要不是天气特别炎热,或温度不是特别寒冷,那移栽后都没啥问题。 2、去掉旧土换盆 另外一种换盆就是对一些植株生长比较健壮的盆栽,植物的根系快要长满花盆,或想要换到更大的花盆中,这个时候换盆需要适当清理土团的表层土,再添加一些新的土壤。 这样可以保证新土里有更多的肥力,对于盆栽植物后期的生长也更加有利。 这种就是适当去掉旧土,添加新的土壤,植物的根部会有适当的损伤,想要让植物更好地恢复,那最好是在3~5月份换盆。天气比较暖和了,植物开始慢恢复生长,但又不是生长旺季,这个时候换盆对植物的损伤就比较少,又可以快速恢复。
盆景的必经之路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盆景第1步:场地 玩赏盆景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适合盆景生长的良好放置场所。其首要条件就是遮阴、通风良好。 一般而言,以现在的家庭环境,乡下地方有庭院的可放置庭院之中,都市则放置於屋顶阳台居多,如是自家环境,周围没有遮避阳光的高大建筑物,其盆景一天能有四到五小时的日照并且通风良好,就适合栽培。 在盆景的放置场所中最好不要将盆景放置地上,这是因为容易造成盆钵的污损及植物容易产生病虫害,最好能有盆景架放置,不但美观,而且兼具通风及容易管理的好处。 一般置场的日照一天未达六小时以上者,较不适合种植的品种有像黑松、赤松、寿娘子、福建茶、水莲木…等需要高日照的品种。如果一天的日照能达五小时以上且通风良好能种植的盆栽树种就非常的广泛。 另外像日本系鱼川真柏、八房杉、五叶松、杜松、长寿梅、缩缅葛、姬苹果、深山海棠、紫式部、黄梅、真弓、毛叶石楠、石化桧、津山桧、山槭、唐枫、黄栀 子、姬柿(老爷柿)、状元红、山楂、落霜红、岩四手、土佐水木、寒椿…等品种,如果一天能有四小时以上的日照大致均能生长的不错。 如果您的家中有上述适合盆栽生长的环境,而且又对盆栽深感兴趣,那就已具备玩赏盆栽的第一要件,欢迎您加入盆栽爱好者的行列。
图文解说多干丛林盆景布局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何谓一本多干丛林?即在一个桩头上生长出了五干、七干、九干……若干个枝干组成的一个林,称之为一本多干丛林一本多干丛林桩一般情况下都是大自然的赐予,靠人工培养时间长且难度大,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的艺术效果。因此,选择自然的下山桩来培养一本多干丛林便成了捷径。 常见的可以制作盆景的植物之中,榆树、朴树、水蜡、对节白蜡、三角枫、小叶女贞、博兰、紫薇、榕树等能制作一本多干丛林的桩头较为常见。也就是说,杂木类的桩头常常可以发现非常奇特的一本多干丛林。而象松树、柏树、罗汉松等树种很难找到一本多干丛林。 1 选桩裁桩 能制作一本多干丛林的树种以杂木类居多,杂木类植物一般萌发力强,耐砍伐,较多生长在村前村后,山野丘陵,所以经常成为村民晒衣、砍伐、拴牛的对象。今年砍伐,明年春风吹又生,今年被折断,明年发新枝。久而久之,就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怪模样。 通常这样的下山桩生相古怪、横七竖八、张牙舞爪,整个感觉就是两个字“杂乱”。要选择野生桩中有较好的根盘,要求根盘能高高隆起,象小山丘,或象连绵不断的小山包,并且有粗壮的根向四方伸延。桩头要前前后后、各种角度都具备审美特色,必须经过仔细思考、反复观察后选取五、七枝或更多的枝托(多少枝干无定论,我以为多几枝丛林味更浓)留作丛林的骨干枝。保留的骨干枝须注意: ①主次分明。留的主干要高要粗,位置不能太偏亦不可太正,黄金分割率的位置较美。(见图一)
(图文)飘枝半悬崖体的造型 aimu 盆景家园 今天(转发) 飘枝半悬崖体是一种破格创新的造型形式。自然界中一些生长在风口、峭壁上的树木,由于长期受定向风的吹袭,主干、侧枝横向顺风生长,成为飘枝、风流状。 根部为稳住干势,与风抗衡,主根深扎,侧根发达成为反向拉 力的拖根。这类树木,高不盈尺,但飘度长足,主脉平缓,枝叶常呈片状,形态奇异,是飘枝半悬崖体的上好桩材。 飘枝半悬崖体的主要特征是定向、横飘,重在风势的表现。 半悬崖体与飘枝半悬崖体造型的区别在于:半悬崖体,干身飘垂不超越盆底线;而飘枝半悬崖体干身呈飘枝态势,主脉平缓、干身平卧盆面,主干、侧枝定向成风流势。 飘枝半悬崖体由于受其特征所限制,造型较为常规,也有一定的章法、规律可寻,桩材选得好,造型基本不成问题。 要创作飘枝半悬崖体,就要根据其主要特征去选取桩材。广东沿海一带多海岛,岛上气候特异,风大、湿度大,在山顶、风口生长的树木,多具有飘枝半悬崖体的特征。 但由于这些地方环境特殊,采挖不易,移植后环境气候不同,成活较难,故选桩时要心中有数,既要有好的桩形,又要有高的成活率才能挖 掘。 图一是逆风式的飘枝半悬崖造型。主干干身高离地面后为大风转向。干势逆风而立,枝势顺应风势,有一种大无畏的不屈不折精神。
又到一年翻盆时 盆景雅石 今天(转发) 1.翻盆依据 ①树桩大小:微型、小型及浅盆树桩1~2年、中型约3年、大型5年左右翻一次盆。 ②树桩种类:生长快且喜肥的树桩,宜勤翻盆;生长慢的树桩,不宜多翻盆。 ③枝叶长势: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的,不需翻盆;根系不发达、枝叶瘦弱的,需要翻盆。 2.翻盆时间 宜在树桩即将萌动的早春(江南一带3月初~4月初),及树桩休眠期或生长迟缓期进行。六月雪、南天竹、栀子等常绿阔叶树,可在梅雨时期翻盆,梅、桃、迎春等春花树桩,则开花后翻盆为妥。 3.翻盆用土 宜用排水、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肥土,如园土5份,厩肥或堆肥3份,砻糠灰2份,拌匀过筛。各种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喜酸性的常绿阔叶树、松类宜沙壤土。用苔鲜、泥炭和粗沙混合的培养土,效果良好。 4.翻盆方法 ①脱盆:脱盆前1~2日浇水,便于脱盆。脱盆时,先用手拍打盆四周,再一手托住树桩,另一手手指顶进排水孔即可。 ②剔土:脱盆后,用竹签剔除部分陈土。须根多而易活的树桩,可多剔除些;须根少而难活的树桩,应少剔除些。 ③修根:据根系情况,行短剪或疏剪,根系发达的多剪除些,根系不发达的少剪或不剪。黑松、金钱松等的主根要剪除,黄杨、罗汉松等只要剪除一些老根即可。 ④上盆:选适宜的盆,盆底垫碎盆片,大、深盆多垫些,有利于排水,微型盆可垫塑料网或叶片。先填些粗粒土,将树桩栽入,并注意造型。再填入培养土,边填边捣实。 ⑤浇水:翻好盆,宜在盆土上覆盖一些碎盆片,浅盆可覆盖苔藓,以防浇水冲失盆土。第一次浅水要浇透,以后盆土不干不浇。常绿树可多喷叶水,待新根萌发后行正常浇水。
(图文)盆景树种的扦插繁殖技术(一) aimu 盆景家园 前天(转发) 扦插是利用盆景树种的枝、根等在适宜条件下使其生根发芽长成一个新的植株。扦插简单易行,且成本低。由于插条取自母株的营养器官,其性状和发育阶段与母株相似,故能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开花结果年龄也较早。 一、扦插繁殖的原理及影响成活的因素 一些树种的部分器官如枝、根等,脱离母株后具有再生的性能,能够重新发芽和生根,形成一个完整的新植株。不同的盆景树种,再生能力不同,这与树种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特性有关。 大多数盆景树种不定根的 形成是在扦插过程中茎内某部分细胞恢复分裂的能力时,形成根原始体,产生不定根。有些盆景树种是在枝条生长期未离开母株时,在茎组织内就已形成根原体,所以扦插后很快就能生根。 冬珊瑚、葡萄、三角梅、六月雪、福建茶、栀子花等枝条的再生能力较强,宜枝插;榆树、紫薇、柿、枣、番石榴、李等根的再生能力较强,可以根插。 影响扦插生根的因素:①外界环境条件。在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含水量适当,20℃~25℃的土温和较高的气温下,生根容易。②母株的树龄、树势和枝条生长的部位。一般成年树比幼年树的枝条再生能力强,实生树比嫁接树强,植株基部萌蘖枝比树冠其它部分枝条强。③枝条的营养状态。同一植株上,在营养物质和生长素含量多的时期,再生能力较强。
(图文)盆景的艺术创作(三) aimu 盆景家园 今天(转发) 六、形式多样繁中求简 制作盆景应采用多样手法,除上述各种对比,如主客、高低、 大小、疏密、聚散、远近、繁简和露藏等,还可以用虚实、动静、刚柔、巧拙,以及色彩的对比等来衬托。要求对比而能调和,变化而能统一。 虚实同疏密固然有关,但也可以实中有虚或虚中有实,如山有洞壑,水有岛屿。动静往往用配件来表示静中求动。其实在树木盆景,也可以表示出动态,如采取剪扎方法,将树枝向一侧倾斜,使人感到风在吹动。谈到刚柔对比,在树木盆景中,用石块加以陪衬,就是一例,至于山水盆景,本身除有静动对比,也有刚柔对比。 巧拙可以互用,如石块有丑而雄的,也有丑而秀的,这并不矛盾,两种形态,可以表现在同一石块上,也可以并列在一个盆景里。至于色彩对比,就树木盆景说,树干往往颜色比较暗淡,因此就和叶部鲜艳树木,则色彩的对比更为强烈。 山水盆景采用的石块,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颜色的不同,做成四季山水,春选青色,以石笋石为宜,淡青色中嵌有白色小块;夏选灰绿色,硬石以英德石为宜,软石以砂渍石为好,因其表面,可以生长苔藓;秋选黄色,以松花石为宜,有似秋阳返照;冬选白色,以宣石为宜,如表现积雪将消,可选用昆山白石,赫色带白,形成显明对比,非常可爱。正如郭熙论“林泉高致”之言:“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其中繁简对比,最为重要,尤其是要求繁中求简。因为盆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想要囊括全局,包罗万象,势所不能,只有重点加以选择,必然要去掉繁琐部分。当然,该简则简,该繁则繁,简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更重要地是要能以简胜繁。 如以“群峰竞秀”为主题的盆景,峰石就要多些,但也不是密存盆中,要有高有低,其中一块要更高些。主题是“双峰并秀”的话,那就应该要置两块峰石,不是同样高低,要有高低对比,一高一低,但也不能太低,否则形成“孤峰独秀”了。
竹子盆景矮化技巧 盆景微世界 1周前(转发) 一、精选品种: 盆栽竹子应以杆形奇特细且矮,叶子狭小、生长缓慢的小竹类为宜,如大佛肚竹、罗汉竹、四方竹、观音竹、紫竹、斑竹、米竹、金刚竹等。 二、浅盆适栽: 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液铁。盆土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盆竹移植时,先置于普通泥盆中,经过30到40天的缓苗期,成活后再移植到浅盆中,填土不要太多,盆土过多,其根系生长速度过快,难以控制竹子的高度。 三、留好新笋: 盆竹发笋期一般在4至9月,其中,7至8月为盛期初期和盛期,此时发笋量多,节间短而粗壮,成竹质量好,应尽量选留。 四、适时控水: 竹子喜湿润,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干透浇透”。 在新笋出土和旺盛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偏干,多晒太阳,控制其顶端生长,使其矮壮。 浇水宜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进行,炎热的夏季应每天向叶面喷水2 到3次,以免叶尖枯焦,阴雨天切忌雨淋和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五、追肥宜少: 竹子喜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圈肥、绿肥。但盆栽竹子追肥应尽量减少,且只能够使用薄肥,在春、夏季水施0.5%的尿素和1%的复合肥。 为促使盆竹生长健壮,在生长后期适当追施磷钾肥。 六、适当剥笋: 新笋出土后7至10天后,高约10厘米时,可根据生长情况,每隔1天由下而上剥除1到2张笋壳,使其提前成熟,抑制生长量,促其矮化。 七、合理整形: 盆栽竹子宜矮而集中,笋数也常取单数,每盆栽植3、 5、7笋,对那些节长、位置不当、生长过密过弱的笋竹要及时剪除。 待留好的笋竹达到构图所需要的理想高度时,则应去其顶梢,促使发出侧枝,侧枝达到一定高度也要除去梢尖。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