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 迎来春景
如云般朝出暮归,如鹤一般自由漫步于田野。
关注数: 1,096 粉丝数: 9,163 发帖数: 100,332 关注贴吧数: 48
盆景促根技巧,掐芽摘叶有风险,树势平衡最重要 掌上微型盆景 今天(转发) 根据植物的生理作用,每当机体受到创伤后,其细胞就受到刺激而加速分裂,以补其损失来达到生理平衡,这是再生的作用。要使新树桩的根迅速形成,必须注意将主根末端切齐,让新根从新的切面周围生长出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较粗的树根周围,用利刀在不同的方向轻劈几刀,一般从创口周围会生出幼根,即使生不出根来,也不会影响树桩的生长和美观。根在微弱光线中比在强光中生长快,在无光线的环境下生长更快。根据这个道理,可将树桩头放在暗处或遮黑泥面,促其生根。还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齐催促树桩头生根。 在催促生根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掌握供水量。不能让根受水过多,如果灌水过多,新根还没有生出来,而芽长多了,一旦水分不足或空气干燥,植株就易估死。其次,是选择气温合适时培植。当土壤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植物就先生根后发芽,或根生长快而生长慢,原因是吸收大于蒸发,树木容易成活。因此必须极力避免在气温高时培植新树桩,一般在气温二十至二十五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时最为适宜。 最后,不要随意将幼芽摘去。对新出的幼芽切勿随便摘去,即使没有用的也应暂时保留,一旦摘去幼芽,发根力亦随之而削弱,或全不生根,甚至已生的根也可能萎缩,因为叶和根是相互制约的。植物的叶有蒸发水的功能,叶的蒸发催促根迅速恢复吸收作用,如果失去有蒸发功能的叶,就会堵死根的输水通路,降低了树桩头的成活率。
制作盆景十大手艺,入门必学 花草盆景 今天(转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手艺。 手艺手艺,越练越熟,越做越精!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盆景业的手艺。 树桩盆景的制作、培育过程中,我们得经常交互使用各种手艺。 总的来说,有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十种。 每种手艺,所用的工具、做法各不相同。 接下来,咱分类介绍! 劈:用利器大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以造成伤变。 此法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常用加工手段。 缺点:会留下刀斧痕迹,导致伤面刻板、不够自然。 凿:用木工钢凿刻凿树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 缺点:若处理不当,人为刻痕很明显。 雕:用雕刻刀雕镂木质部,能使不尽人意之处显得更自然、更合理。 刻:用刻刀精雕细刻,以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 特别是皮层伤口四周,刻平之后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 撕:即用老虎钳撕需要塑造部位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显得苍劲自然。 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敲击,通过物理刺激使磕碰部位形成伤变。 此部位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显得古朴奇特。 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需要刻凿的木质部,可使加工面呈现出自然老化的效果。 切记,要防止化学物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染:用颜料、硫磺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即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 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以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之面更自然拙朴。 此法属于雕琢法的跟进工序,因为雕琢面一般都是颜色一致,过于死板,经灼烧后可使其更趋于自然。 只要多做、多练,不管是盘根错节、亭亭如盖的盆景,还是悬崖倒挂,凌空欲飞的盆景,亦或是枝展叶舒、婀娜多姿的盆景,都将不是难事!
树木盆景创作探索(一至四)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转发) 作者:刘传刚 树木盆景创作探索(一) 在盆景艺术造型中用形式来分类,是一个求简求同的过程,以把握树木类型的共性特征,便于在千姿百态的树木中去提炼精要,来进行对树木的造型。 在造型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树木形式上的共性特征,更重要的是认真地挖掘各个桩坯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形式中去创造、塑造个性鲜明的树木形象,使本来已经形式化类型化的树木形象独特,塑造的树木形象寓意深刻而又丰满,这是一种追求个性、求异、寓繁于简的创作过程。 直立式树木盆景的造型直立式树木好像人站着,总的原则是在静中求动、稳中求险、平中求奇。 直立式的树木造型需要突出地做好一枝主枝,如大飘枝、跌枝等,以枝的动感,打破或缓和主干的呆板、僵硬、无变化等不利因素,并求得在对立统一的美学规律中矛盾双方的互补,在造型上使作品展现为一个生动的姿态。 直立式树木盆景也有多种结构形式,如独干、双干、多千,还包括曲干、丛林等(如图1-3)。 直立式树木盆景要选择那些根部四面展开、八方辐射的桩坯,在造型上才能“站得住”,有“牢固感”和“安全感”。当然,选择是一个方面,用后天的根部造型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则是努力的方向。还有,就是盆面上的主根或较粗的根,要与飘枝、跌枝的走势大体一致。 直干式树木的造型口诀为:直干高耸,分枝平垂,力求俯枝。
山石盆景创作探索(三)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今天(转发) 作者:刘传刚 组合山石盆景的造型组合山石盆景有两种制作方法:①用水泥将山石直接胶合在盆中:②胶合山石时在盆中垫上纸或薄膜。前者适合大型的景点或过高过险的山石造型:后者山石造型后可以搬移,任意结构,达到多景广设、多式组合,获得组合多变的艺术效果。山石盆景要达到组合多变,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1)石质相同、石色相近、石纹相似、脉理相通。 (2)加工自然、造型完整、步移景换、四面观景。就是不仅正面造型完整,反面和侧面都要完整,具有欣赏价值。 (3)在组合中要注意近景、中景、远景三者之间的变化。画论中说:“远树无枝,远山无皱。石的纹理粗细、清晰和模糊、厚与“山薄等因素,都能起到表现空间关系的艺术效果。 (4)山石在造型时要势取相背,在组合时自然。一般来说,走势向左的山石置入盆的右方,右边聚左边散;反之亦然,前面聚后面散,这也是空间结构的表现方法。 (5)在组合时,以高远法求高山仰视以表现雄伟的气势,以深远来表现深山雄浑的深沉厚度,以平远法来处理登高远眺、远山相御的广阔无垠和浩渺。 三法并用则需单体局部的完整,仰视、平视和俯视都能够经得起推敲,都能够耐看。组合山石盆景的造型口诀为:多景广设、多式组合、三景一体、三远并用、以峰为主、“十味调和”、乱中求整、组合多变。
山石盆景创作探索(一)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昨天(转发) 作者:刘传刚 山石盆景是极具中国盆景艺术特色的重要盆景种类,承载着中国艺术传统的美学思想,也表现了今天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与追求。中国地大物博,能制作山石盆景的石种俯拾皆是。 忘不了20世纪80年代,我在鄂南的山山水水中,调查和寻觅,发现能制作山石盆景的石种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石种,具有不同的石质、纹理和色彩,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创作山石盆景的不同艺术语言。 忘不了当时的创作激情,几乎每天都要做上好几盆山石盆景。山石盆景整体的造型要因材制宜,在一组山石的材料中,要熟悉每块材料的形态和安排它们的用途,制作时要做到“石质相同、石色相近、石纹相似、脉理相通”。 在石料的加工上要做到顺乎自然、巧夺天工,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峰状山石盆景造型峰状山石盆景是山石盆景中最为普遍的形式。 峰状山石的造型,山石的形态须挺拔峻峭。主峰在高度和粗度上都必须超过其他的石料,主峰体现一种堂堂正正的威仪,客峰或前或后,呈现趋随其后的态势。 在两组或三组以上的峰状山石的组织上,山峰与山峰高矮粗细都需要有一定的变化,峰与峰之间要有迎让、呼应、拱揖、顾盼,以形成一个活泼的整体,也不能各自为阵,“另立山头"。 峰状山石可以结构成多种形式的盆景,例如群峰式、独峰式、双峰式、多峰式等。在群峰式的组织中,要注意山势的起伏节奏,周流环抱,参差错落;独峰式的造型往往表现的是“一峰独秀”, 要做足清秀的审美内容;双峰、多峰式可以表现峡谷、溪涧等景致,要注意顾盼、呼应的关系。峰状石盆景造型的口诀为:高耸雄劲、山势环抱、参差错落、平中求奇。
养月季施肥恰到好处 原创 种在阳台上 种在阳台上 昨天(转发) 要施肥恰到好处,就先要讲讲咱们阳台上的盆栽月季适合怎么样的花盆儿,怎么样的盆土,和怎么样的浇水方式。 花盆选用 1.花盆盆质要求 可使用泥质花盆、塑料盆、瓷盆、陶盆,但以泥质花盆为好。 2.花盆大小 月季可栽种于相当于其冠径2/3的盆径的盆中。 盆土配制 月季喜富含腐殖质、肥沃的弱酸性轻黏质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阳台盆栽,台长推荐两款土壤配方: 配方1 园土:腐叶土:沙=5:3:2; 配方2 泥炭土:腐叶土:沙:珍珠岩=4:2:3:1。 浇水湿润状态 月季喜湿润的土壤和湿润的环境。 春季恢复生长后应使盆土处于湿润状态。 夏季需水量较大,每天均需浇水,保持盆土的湿润,但也要防止盆中积水。 秋季保持盆土的湿润,秋末气温下降后减少浇水,直至其休眠。 秋末、冬季及春初气温较低,月季处于休眠状态,浇水以盆土偏干为好。 施肥恰到好处 月季喜肥,耐肥,肥足则株旺花多。 基肥 可用腐熟的饼肥、牛粪,再掺入少量的骨粉。 施用量为盆土的1/10。如在配制营养土时,腐叶土能按比例添加,可减少基肥的施用量。 也可用奥绿通用型长效肥作基肥。 追肥 家庭栽种除施入基肥外,生长季节还应注意追肥。 1.幼苗月季的生长季节每15天追施5倍腐熟的液肥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 2.丰花月季春季新叶生长后每15~20天追施5倍腐熟的液肥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 3.待花芽形成后每15天追施5倍腐熟的液肥混合等量的500倍磷酸二氢钾液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并可叶面喷施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1~2次。 4.剪取切花后或花败修剪后追施5倍腐熟的液肥,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每10天左右1次,以促进新枝的生长。 5.可叶面喷施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1~2次。 6.待新枝花芽形成后每15天追施5倍腐熟的液肥混合等量的500倍磷酸二氢钾液1次,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2次,如此反复。 提示: 1.月季开花期不追肥。 2.夏季气温较高时及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不施肥。
树木盆景造型的最佳时间 中国盆景 昨天(转发) 【经验交流】 树木盆景造型的最佳时间 文|@路远 树木是有生命的 。对盆景树木进行造型 , 必须依树木的生理活动规律来寻找最佳的时间 。 一般来说冬季是造型的最佳时间 , 因为此时树木将先后进入休眠期。所谓休眠期是指树木休息睡眠的时期 , 但不是完全停止活动 , 只不过这时树木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最低 , 即体内水分贮藏少 , 树液流动慢 , 树脂分泌少 。此时适宜进行盆景树木的主干或大枝条的切断 , 强度较大地调整伸展方向和矫正姿态等造型活动 。 我国幅员辽阔 , 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 盆景树木的休眠期也就各有先后 ,应因地制宜 , 确定各自的最佳造型时间 。另外由于树种不同 , 各树种在休眠期中的表现也不同 , 造型时间也就不同 。有的树种如瓜子黄杨 、 山茶 、松柏类等因发芽早 , 宜在休眠早 、中期进行造型而罗汉松 、 金豆等发芽迟的树种 , 可以推迟到休眠后期进行造型 。侧柏类盆景在新芽萌动时即休眠结束时开始造型为最佳 。 在北方严寒冰冻期和南方酷暑高温期均不宜进行造型 。树木休眠期的到来和结束 , 一般都会给人们以较明确的提示。如五针松树种每到11月中旬左右 , 老叶就开始变黄脱落 , 它告诉人们休眠期开始了 , 这时可以进行造型2月份以后 , 五针松渐渐苏醒 , 松芽逐渐长大 , 说明休眠已经结束 , 但对五针松的造型仍可以继续,直到 4月中旬以后 , 强度大的动作就要停止待5月份新叶长齐且生长旺盛时 , 就不宜 再进行造型 。 部分阔叶树落叶了,表示休眠期开始 , 翌年发芽了,表示休眠结束。树木盆的造型时间也跟盆景规格大小有关 。一般大 、中型盆景要在休眠期进行造型 , 小型盆 , 因枝 、纤细 , 造型强度相对较弱 , 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 , 但要特别注意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 如小盆景要摆在沙床上养护 , 高温烈日下要有遮阴设施和叶面喷水或自动喷雾装置 , 寒冬时要注意保温 。 造型时间还与造型方法有关 , 如采用修剪法 , 相比之下时间的限制就可以放宽些 。 在休眠期内还应考虑翻盆种植的问题 。上盆 、 翻盆种植既是养护管理的内容 , 也是造型的内容 , 两者关系密切 , 都要掌握在这个休眠期内进行 。
【微型盆景】微型盆景“巧”造型,袖里乾坤掌中景 微型盆景 花友 今天(转发)   微型盆景造型也要表现得如诗如画,微小但一定要精致,对小树要求尤其是杂木类盆景,它的节间要短小,比例要协调,才能在15cm的尺寸里面做出文章。松柏类的微型盆景造型在加工工艺上要注意它的紧密程度。尤其树杆的变化要把握好,把松树的挺拔、个性突出出来。   在造型制作中,微小型盆景同大中型盆景一样,同样讲究造型原则及其技法,诸如因势造型、动静结合、繁简并用、主次分明、顾盼呼应、比例和谐、变化统一、形神兼备等及跌枝、垂体、平展板、鸡爪枝、鹿角枝等各种技法的兼容与应用。除这些共同点外,根据微小型盆景特点,应注重矮化、疏朗、简约。 1、矮化   微小型盆景虽矮小,但却要表现虬曲苍劲、老态龙钟、以小观大的树态形象,就首先要解决既要矮小又要老态的矛盾。一方面留心于选桩,另一方面在制作中注意树的矮化,最大限度地控制树高,采取主干曲节短密,收尖迅急等栽、剪手法强行矮化。 2、疏朗   微小型盆景体积矮小,枝托相互间可供伸延空间也相应小,因此,无需强求大中型盆景的枝繁叶茂,翠盖撑天。应有意识地删除繁枝赘杈,使枝桠线条清晰疏朗,避免团状,适当修剪留出空间。如此反复,随着树的成型,树叶逐渐变小,整个枝桠、叶片疏朗、灵秀。 3、简约   疏朗主要针对枝桠相互间空灵而言,而简约则是对枝托总体来说,微小型盆景枝托不宜多设,以简为佳,所谓“疏影横斜三两枝“,枝枝精到,叶叶传情。大空间小体积,枝托繁杂,不仅增加制作难度,而且有失微小型盆景小巧玲珑的神韵。但简不等于无,小不等于弱,而是以小观大,以一当十,以少肿多。因此除了要做到科学的护理外,必须有着相应的造型功底及审美修养。 总之,法则是规律性的总结,提倡灵活应用,不宜盲目套用,况且每个人的审美取向及其桩材形态的差异,更不可能公式化,所谓_法无定法,法中有法”的含义就在于此。把握保持清纯、新意、不刻意、不较真,一个“巧”字便是微小型盆景的优势、特点。
春季,其实是树桩死亡的高发季节 岭南盆景 今天(转发) 一、盆土过湿:春天,气温逐渐上升,正是萌发新叶、新根的时候。这时如果盆土过湿,持续处于饱和状态,根系就会因缺少氧气而腐烂死亡。特别是新上盆的桩坯,根系的伤口极易腐烂。因此,在春天,盆土以偏干为好。 二、叶表温度不够:许多人认为春天空气温度大,不必对桩景进行叶面喷水养护。但他们忽略了春天气温回升快,风又大,水分蒸发特别快的事实,而且植物在春季往往是先长叶后发根,根系吸收的水分往往供应不了植物体对水分的需要。因此,春季易发生枯梢,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枯死。为防止春天生枯梢,可向叶面喷些水,以保证植物叶表的一定湿度,并同时注意使盆土保持适当的湿度。 三、天气不稳定:春天常常忽冷忽热,天气变化极不稳定。过早地将植株搬到室外,这是春天树桩枯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春天不要急于将盆景搬到温室外,而一定要等气温稳定后再将桩景移到室外。 四、急于施肥:造成桩坯春季枯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怕植株养分供应不上,因此急于施肥。其实不然。春天,刚刚萌发的新根,特别是刚上盆的桩坯,还不能正常地吸收水肥。如果这时施肥,不但所施用的肥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还会将嫩根烧死。因此,春天不要急于施肥。 五、急于晒阳光:刚上盆的新桩一长出叶,有些人就急于将它放于阳光下,这是造成上下水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春天,树桩萌芽消耗的是树桩自身的水分和养料,一旦放于阳光下,就加快了蒸腾作用,极易引起树体失水。因此,新上盆的桩坯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直到树木生长彻底恢复后,方可逐步移到阳光下。 六、移动盆景盆过多: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如果光照紊乱,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桩坯不宜经常移动或变换方向。 七、病虫危害:春季,气温回升很快,加上空气湿度大,极易引发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就会给树桩盆景造成严重恶果,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定要考虑桩坯的各方面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方可保证桩景的旺盛生长。
收藏篇丨怎样合适的给盆景桩造型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盆景爱好者在盆景制作过程中挑选出符合视造型艺术景造型的桩材,就得掌握一定的选桩知识: 1.必须是适合盆景造型的树种。 2.桩材要有好的根、头.特别要有中小根、须根。 3.干身要有一定的曲度(直干式除外),过渡要自然,顶干要逐级收尖。 4.干身上要有适合造型的伴嫁托。当我们选好桩材后,就要确定今后的创作主题,归属到一定的造型形式中,设计好作品的成型高度,从而确定截桩的高度。 截桩的高度一般要从干身的最佳欣赏面和原有的底托去考虑。树桩的底托位置最好合乎1:O.618的黄金比例,也即是桩高的1/3。高耸桩的底托偏高,上部占1/3,下部占2/3。矮桩大树型的底托较低,下部占1/3,上部占2/3。这是基本规律,但也有破格,则另当别论。 如何由既定的底托去确定截桩高度。树桩的底托(原伴嫁托)位置是不可改变的。要使底托的高度适合既定的造型形式,方法只有两种: 1、将顶干截短,符合下短上长的比例,这是减法。 2、适当将根擡高(露根),使低托到盆面的高度增加,符合既定的比例,这是加法。这两种方法,截桩的时候有的可用其一,有的可二者同用。这要根据树桩的具体情况决定。 盆景造型的先决条件。怎样去把握截桩与造型的尺度?如何构图、造型才能少走弯路,加速作品成型?在此必须有一个明确认识:盆景的最大特点是因材造型。首先要充分发现、利用原桩固有的精华美并归属到某一造型形式中;然后确定作品的创作主题;根据主题、立意的要求去进行构图。运用枝法、技艺、匠意去为主题服务。最好能绘出成型效果图,逐年逐月分阶段按步就班地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追求。在逐步完善构图、造型的过程中使主题、立意明显清晰,最后使意境充分展现。但是如何去发现桩材特有的精华呢?所谓精华也就是桩身上最美、最激动人心、最吸引人的部位。包括干身上的曲度、根板的走向、伴嫁托的大小、位置、结顶枝的方位、干身的重心和韵味等。这都得由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去发现,是艺术创作者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是一些美学中必须遵守的规律性的东西。 构图是造型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构图的原则是通过取势去发挥桩材的动感。我们常说的得势就是在一定的主题和立意下,作品所表露的动感神韵完全符合桩材固有的状态,不做作不牵强。取势的关键就是确定桩材的立向,重心,并在最适当的部位配上合适的造型枝。外展枝的长短、争让就决定了构图的基本形式。左右不均,呈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在稳定中加强了动感,形成灵活、险峻的风范。上、下、左、右枝的长短不一,形成多边形构图,给人的感觉是灵活多变、构图新颖。矩形、圆形、盔形,给人的感觉是装饰性强,风貌规范。树形外轮廓的几何形变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构图形式。不同的构图也就产生出不同的动感,表现出不同的势态,这是造型取势的关键。枝法是构图取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造型枝,特别是影响构图的要枝如飘枝、探枝、拖枝、跌枝、泻枝,可说是造型的重点。 有经验的作者在造型的时候,每一桩都配上一要枝并把这一枝塑造为全桩最特出的精华枝。然后处理好结顶枝和精华枝相对的互衬枝;适当放松其它各造型枝。使全桩取势明显、动感强烈。再加上主题鲜明、意境高远,则作品水平必达到高的层次。
春季已发芽的盆景,枯死的原因可能在这 盆景微世界 今天 春天,有的已经发芽吐叶的树桩盆景不久又会枯萎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盆土过湿 春天,气温逐渐上升,正是萌发新叶、新根的时候。这时如果盆土过湿,持续处于饱和状态,根系就会因缺少氧气而腐烂死亡。特别是新上盆的桩坯,因此,在春天,盆土以偏干为好。 二、叶表湿度不够 春季易发生枯梢,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枯死。为防止春天生枯梢,可向叶面喷些水,以保证植物叶表的一定湿度,并同时注意使盆土保持适当的湿度。 三、天气不稳定 春天不要急于将盆景搬到温室外,而一定要等气温稳定后再将桩景移到室外。 四、急于施肥 春天,刚刚萌发的新根,特别是刚上盆的桩坯,还不能正常地吸收水肥。如果这时施肥,不但所施用的肥不能被植株吸收利用,还会将嫩根烧死。因此,春天不要急于施肥。 五、急于晒阳光 春天,树桩萌芽消耗的是树桩自身的水分和养料,一旦放于阳光下,就加快了蒸腾作用,极易引起树体失水。因此,新上盆的桩坯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养护,直到树木生长彻底恢复后,方可逐步移到阳光下。 六、移动盆景盆过多 植物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如果光照紊乱,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桩坯不宜经常移动或变换方向。 七、病虫危害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加上空气湿度大,极易引发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就会给树桩盆景造成严重恶果,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春天,一定要考虑桩坯的各方面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方可保证桩景的旺盛生长。
最高明的养兰领悟:“活”在盆土,“旺”在水肥,四季有“变”数! 原创 种在阳台上 种在阳台上 2月22日(转发) 养兰不难,需累积经验! 话说,哪有不经历失败的养兰高手? 经验都是试错而来的。咱们在探寻养兰方法的道路上,只要不在同一个步骤上重复犯错,总会找到正宗的养兰秘籍。 最近台长琢磨琢磨着,又怀上了些养兰心得。 养兰哇,想要养活它,关键在于盆土; 养兰哇,想要开旺盛,关键在于水肥; 自然有四季,气候各不同,那着养兰哇,养护起来还得跟着四季跑,有所“变”数。 本文,咱们就来说一说最高明的养兰领悟:“活”在盆土,“旺”在水肥,四季有“变”数! 相信台友你参悟一番之后,定会顿悟! 最高明的养兰领悟 “活”在盆土 盆土、盆土,盆跟土。 得看盆合不合适,土合不合适,盆和土搭配得合不合适。 【花盆选用】 1.花盆盆质要求 兰花是肉质根,喜透气盆,故应用专用兰盆,也可用高脚泥盆。 2.花盆大小 兰花可选用相当于其叶展直径1/3~2/3的盆栽种。 【盆土配制】 兰花对土壤要求较严,兰花土必须透气、肥沃、疏松,pH值在6.0~6.5,应用专用兰花土。 如自己配制不便,可到园艺公司或花卉市场购买。 如果打算自己配置也可使用如下配方:腐叶土:沙:陶粒=5:2:3;腐叶土:腐熟的蘑菇料:沙:陶粒=4:2:1:2。
盆景创作五大要素,盆景人必看! 盆景微世界 今天(转发) 质感 通常指盆龄的年代感、木质的硬度感(铁铮铮),树皮的苍古之感(枝干同昧),树叶形状色泽大小比例的和谐之感(这需要筛选优良品种经长时间培养而成)。 线条 连结两点称为线条,在此指树内部结构之间的线条(根、干、枝、梢、叶、花、果)的节奏变化。通于作者的情感表现,与外部盆钵、几架的和谐等综合线性的处理。 空间 即画家所谓:“空白处,并非真空白,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如清代笪重光:“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然而盆景它不是单纯的3D空间而是加入作者与树成长的生命经验(时间)及作者自己独立思想构成的情景(灵境),从而使虚无的空间化为实有的生命,因此它包括树、盆、几架及整体展示的空间均属创作主题的表达。 造型 依作者之思想、情感所欲表现之主题所呈现的艺术创作之形式或依树性,树材之特色、特征进行美学原则的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皆为美的造形。而不是指模仿式的造形,因为模仿只能称为技法的练习而不是创作。在造形上力求形式要奇,避免重复。技法要拙,避免匠气。立意要深,才耐人寻味。构思要巧,才能面面俱足。 色彩 盆景的色彩所指的是树木的健康美,盆树健壮则树叶色浓郁且有光泽生气蓬勃,花朵艳丽,果实盈满亮丽,垂涎欲滴皆为树木盆景色彩的表现,真柏的赤色水线白色舍利,绿色叶团等皆是色彩,若欲突显色彩之健康美。须深入农业知识的吸收做好栽培与管理。置于山水盆景及水旱盆景,除健康美之外尚须考虑置物、山石与景观色彩的和谐与凸显。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