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 迎来春景
如云般朝出暮归,如鹤一般自由漫步于田野。
关注数: 1,096 粉丝数: 9,172 发帖数: 100,332 关注贴吧数: 48
水旱盆景——最美的盆景艺术表现形式 岭南盆景 今天(转发) 水旱盆景是由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特有的盆景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水畔式”、“江河式”、“岛屿式”等等。水旱盆景的最大特色是能最完整地将大自然的树木、山石、陆地、江河湖泊等景观表现出来。不管是烟波浩渺的江河,还是涓涓的溪流,不管是险峻的山峰还是静美的田园,不管是小桥流水还是曲水通幽的美景都能一一呈现出来,咫尺方寸间却可让人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引发人们的无穷的神思和遐想。水旱盆景是业界公认最能体现作者艺术水平以及最能完整表达作者艺术思想的一种盆景艺术形式。 水旱盆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用材、布局、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江河式、畔水式、岛屿式、湖海式、综合式等。 1、江河式 一条大江或一条小河从盆中流过,把盆面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旱地。江河水道要近宽远窄、蜿蜒曲折而看不到尽头为好。水道两侧的堤岸不可笔直,要有一定弯曲变化,只有堤岸山石伸入水中,才有水的潆洄。该式盆景水道所占盆面较小,两块旱地所占盆面较多,在两块旱地上栽种丛林式树木。大块旱地上栽种树木要适当大些、密些,小块旱地上栽种树木适当小些、疏些。该式盆景用来表现江河两岸山林风光。 2、畔水式 根据立意构思,用堤岸山石把盆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块,一块是旱地,一块是水面,一般水面占盆的面积较小,约1/4到2/5,旱地面积较大。堤岸线要有一定的弯曲。可根据立意在旱地盆面点缀茅屋、亭、人物、动物等配件。在旱地部分栽种几株树木,在水面点缀小石或摆放小船。该式盆景用来表现水边树木之景致。 3、岛屿式 中小岛屿式水旱盆景只有一块旱地(即岛屿),大型的可有两三块旱地。有的岛四面环水有的岛三面环水,后面与盆的后沿相接。岛上般栽种一两株树木,旱地和水面都可摆放大小形态适宜的小山石。该式盆景表现自然界江、河、湖、海中岛屿风光。 4、湖海式 该式盆景水占盆面比地占盆面要大,水把旱地分成大小不等的两三块,在旱地上可栽种小树木或以草代木。在水中可点缀小船,也可摆放小山石,使景物虚中有实,虚实相宜。只有广阔的水面才能表现湖海水天相连之景色。 5、综合式 综合式水旱盆景,它是把两种以上款式的水旱盆景有机地融于一盆之中,综合式水旱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先生所创作。把岛屿式和畔水式两种款式的盆景巧妙地融入一盆之中,盆为内景物更丰富,情趣更浓,其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更高。
盆景素材挑选大有学问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经常在看到很多真心喜爱盆景的朋友。其中不乏很多初学者,或者部分老盆友,虽然很多年前就开始自己选择、培养毛胚素材,但是多年以后,依然无法拿出成型的、像样的精品。初学者和部分这样的老盆友,为什么前前后后用了很多钱,收了很多桩,费了很多心血,仍然培养不出好的盆景?主要原因有二点,一是不会选材;二是不善培养。这里,小弟简单谈谈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从比较专业的盆景人士那里学到的一些方法。 一、不会选材 1、喜欢贪大。部分朋友就是喜欢买大的素材,无论品种,无论树形,只要是大的树桩就喜欢。其实树桩的大小,不能决定盆景或桩材的培养前途和价值。有些大的树桩,并不适合做盆景,并不适合在家里培养,更不适合在花盆里养桩。而且越是大的树桩,越难以培养一级、二级枝条,很难使枝条最终和树桩整体比例匹配。所以,并不是越大的树桩越好! 2、喜欢贪怪。有些朋友喜欢稀少和奇怪的桩材品种。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研究过日本国风展、雅风展和中国大陆盆景展、台湾盆景展......就会发现,有些树种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些有规模和档次的盆景展览中。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些树种并不适合培做盆景,要么这些树种叶子太大,比如桃树、柳树、桂花、葡萄;要么是树种本身就无法形成很好的根脚,比如珍珠黄杨、原生的珍珠罗汉;要么某些树种很难长期人工培养成活,比如映山红、高山柏树、白鳞铁树(越细越有价值,但是越细越难常年养活);要么有些树种生长过快或类似草花,比如六月雪、栀子花等等。 3、喜欢想象。有些朋友看到毛胚素材,就可以想象出来或画出将来成型的样子。但是很多想象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一个已具有先天不足的树桩,并不能靠人工在花盆里培养而改变它的不足。并且从树桩上新生长出来的芽点,树根的培养,并不一定可以如同想象中可行。比如,树根不好,主干走势不好,主枝上缺少侧枝或松针等,几乎都是难通过人工在花盆培养能够改善的。
干货知识:盆景新桩栽植技巧 致匠园艺 今天(转发) 新桩栽植前必先打坯,打坯的任务是:对于复杂树桩的定型,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审桩,从多种思路中确定最佳方案。 新桩栽植前必先打坯,打坯的任务是:定型(确定何种型式)、定面(确定最佳观赏面)、定势(确定栽植角度和栽植高度)、定托(确定伴嫁枝的去留)。这四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实际打坯中,这些因素的确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须具体树桩具体分析。本文将就其中规律作些归纳。 一、定型 这里着重阐述定型的步骤和原则:1.树桩定型的步骤应当是:先定干数(确定留几干)—再定树顶(蓄留干由何处培育新树尾)—后定截位。对于多干树而言,应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确定顺序。2.树桩定型的原则是:在合乎盆树美的大前提下应注意:(1)充分利用素材。具体地说就是要“取多、取大”(但这一原则必须在盆树允许的高度范围内,以成型树不超一米为最好)。(2)尽可能选择成型快的打坯方案,其要点是“节取多、顶取小”。(3)注重特色,即特型桩的定型应使其特色得到最佳的展现。现依据上述“步骤”与“原则”,举例说明于下: 以图1的定型为例,首先应确定留几干?如按“取多”原则,三干都留显然有拥挤之嫌,因此只宜作双干。其双干的确定方案无非是AB,BC,AC三种,根据“取大”原则,宜选择AC双干。干数确定后,接着确定各干树顶。根据“节取多、顶取小”原则和“先主树、后配树”的顺序,同时考虑干型美和双干和谐呼应等因素,确定AC两干的树顶分别为b,e,这样双干“干身”便确定,而非干身部分则视为“侧枝”,最后必须对比例超大、位置不适、角度不佳和超长的侧枝酌情截除或截短(雀梅截桩时一般要多留一段,以防干缩)。此桩按确定截桩截除后的毛坯如图2, 对于复杂树桩的定型,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审桩,从多种思路中确定最佳方案,从图3桩坯提供的面向看,其定型可能有多种方案(见图4)。 一般而言,凡能作悬崖式又能作其它式的树桩应优先考虑悬崖式,这是因为悬崖式桩材相对难得。悬崖式的选材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1)树干近头处有一个急转弯;(2)树干取节至少在三节以上;(3)有反向侧根。图3桩坯的左展之干显然适合于作悬崖式,按“节取多,顶取小”的原则,确定a为树尾,打坯后效果如图4-A。 图5桩材的特色在于树头处呈疙瘩状,如保留原干基础蓄养造型,终显一般,且树干与树头比例不谐。根据树头疙瘩如山石的特点,拟制作特色型式的“石上树”:将原干全部截除,令其再萌发新枝,可创作出类似图6的效果。 二、定势 定势与定型关系甚密,有时定势决定了定型,有时定型决定了定势。当树桩的栽植角度作调整,使树桩的型式发生根本变化时,定势与定型几乎是一回事(严格地说,定势只是定型中的一个因素)。决定栽植角度和栽植高度的因素主要是根头状况,其次是干形与枝位。 从根头的因素考虑,定势的原则是: 1.使树头尽量显得开张,以显老相。 2.尽量让所有的展示根都能着土(注:笔者将成型树配盆后紧伏盆面上能展示盆树根盘之美的根定义为“展示根”),即让四周的展示根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吊根”和“翘根”现象,见图7, 从干形的因素考虑,定势要注意: 1.树顶“照莞”。如直干、曲干树应使树顶垂线落于根头上(树顶稍前倾)。 2.应利于展现干型。例如当树干向后凹时,常会出现凹曲部上段“前冲”现象(见图8),为了减缓这种视觉上的不适感,宜将树干适当后仰,如图9。 3.应与树型风格相谐调。以斜干树为例,矮壮型斜度不宜大,这样才能与其“稳健”的风格相符。而细长型斜度不妨大些,以显“飘逸’。 从枝位考虑,定势必须注意起托枝(下起第一枝)的位置要符合盆树造型要求,不使起托枝下方的空间显得压抑或显得过于空疏。 三、定面 定面失误必使盆树的观赏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在盆景作品中并不鲜见。为避免遗憾,必须在打坯之时就力求准确定面,定面的要领可概括如下: 1.以树干弯曲左右摆幅最大的一面为最佳观赏面。 2.以树头左右展幅最大的一面为最佳观赏面。 3.以树头有坡脚的一面为最佳观赏面。 4.以展示根较多较粗的一面为最佳观赏面。这里所指的展示根必须是富有表现力的,即布局合理简洁、粗细合适的(可考虑有的根会在以后的蓄养中壮大),那些细弱而杂乱的根不在展示根之列。 5.以树干肌理美的一面作为最佳观赏面。 6.当树干呈螺旋式上升时,应使树干先向后,再转而向前,即以螺旋弯的凹向为最佳观赏面。 用以上的各标准进行定面,常常难以统一,甚至相互矛盾,因此要通过综合判断才能最终确定出最佳观赏面。
盆景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梦芝苑 王其之 中国盆景 昨天(转发) 【盆景大家谈】 盆景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原创作者|梦芝苑 王其之 已经成活的树桩盆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尤其是松柏类及本地区广泛生长的杂木盆景,只要具备一般的养护经验都不会轻易导致死亡的,但在实际养护过程中还是有盆景专业人士和一些盆景爱好者经常将好端端的盆景养死,尤其是一些较珍贵树桩的死亡更是令人可惜,让人痛心。为此,本人将自己多年来在盆景养护方面积累的一点经验和认识与大家作一些交流,以减少盆景的死亡率。 一、水害致盆景死亡的原因及对策 盆景植物本身都有各自的生长特性,水是维持其生命的第一要素,浇水的多少一旦掌握不好就会给盆景造成伤害。有些怕水的树木,像木质粗、结构松、含水高,如浇水太频繁,水量过多,再加上遇梅雨季节,在盆中渍水时间长就很容易造成水渍缺氧致死。反之经常性缺水或浇水太少又会造成短水缺养致死。总之,浇水要根据植物对水需求的特性、季节、盆土的保水性、土壤结构等来灵活掌握,平时浇水要深刻理解所谓的“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让人对“干、透”程度理解掌握不一,造成盆景过干或过湿,长期以致有的盆景生长不良、退化。每次浇水要根据盆景自身实际情况,有的需浇透,有的需浇半水,有的只需浇一点表面水就行,还有的就不用浇水。浇水时间选择在水土温度相近时浇水,即一般是春秋季节每天傍晚浇一次水,夏季早晚各浇一次,冬季根据情况在中午时间浇水一次即可。平时基本上保持盆土表层看上去是不干不湿为宜。用水最好是用无污染的河水或经阳化两天后的自来水或井水。
盆景根部造型必看要点 盆景奇石 今天(转发) 1 盆景根部造型的类型 露根是盆景在制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求自然,根部造型往往要根据自然界中树木的真实根型设计。由于树木在自然界中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根型,在所有的根部造型中,常见有以下几种: 1、微露根树根微露出盆面,常用于直干式桩景的造型。 2、蟠曲根树根在盆面盘根错节、蟠曲而生,但不拱起,常用于曲干式、斜干式等桩景的造型。 3、侧露根树根一侧暴露,另一侧埋入盆土之中。常用于卧干式、悬崖式等桩景的造型。 4、悬挂根树根在盆面上悬挂下垂,似钩子一样挂在盆沿,一般用于悬崖式桩景的造型。 5、拱起根树根在盆面拱起。主要用于提根式桩景的造型。 6、抱石根树根抱附山石而生,主要用于附石式桩景的造型。 7、连理根树根连绵不断多棵树干相接,主要用于连根式桩景的造型。 2 根部造型的基本要求 根部造型必须与树体造型有机地结合,使之浑然一体,才能给人以美感。比如微露根,好象钢爪一样抓住地面,适用于直干式造型,表现一种雄伟、挺拔的气势。再比如抱石根,用于附石式盆景中较合适,但用于直干式造型中则显然不合情理。因为石隙间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所以,只有根的姿态与干的姿态巧妙地结合,才能制作出好的盆景作品。 3 提根的几点机会 1、时间 最好选择在9月初。 2、条件 在提根前长势必须旺盛。 3、方法 自来水用皮管急冲就行,边冲边挖.不宜一次提的过多。 4、禁忌 夏天提根容易造成部份根晒死。 5、换盆 应在提根后次年春天换土、换盆、修剪。 6、注意 提根时的一段时期,根部应遮阳,防太阳猛晒。
盆景叶片干边干尖的主要原因与防范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今天(转发) 作者:于文华 树桩盆景夏季叶片干边干尖是盆景养护中常见问题,也是造成盆景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一直困惑着盆景爱好者,尤其是刚步入盆景界的同仁。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教训,对此做一下解析,以与同仁交流。 一、大水大肥造成烂根 众所周知,人一旦有病,必然有一种生物信息表现与传达到外界。比如人的内脏,尤其是胃有了病,医生通过观察其舌苔的变化,就可以诊断病情。 同样,植物与树木,如果有了病,也会有某种生物信息传达出来。盆景叶片干边干尖,就是一种生物信息传达形式,而不是病的本质。经笔者长期观察,这往往是根系开始霉烂的一种信息传达。 由于根系出了问题,水分、营养吸收、输送达不到生理和外部蒸发的需要,首当其冲的就是处在末端的叶片边缘与叶尖受到影响,而且随着根系霉烂越严重,叶片也会干枯得越厉害,直至树桩的死亡。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恶果呢?实践证明,多是因为大水大肥造成的。水大,培养基的空气全部被水分挤占,时间一长,根系缺氧而坏死:肥大,尤其生肥,易造成烧根。 所以,要根治叶片干边干尖问题,要从源头做起,也就是要科学浇水,科学施肥,真正做到盆土将干时再浇水,浇水就浇透,且不可浇半水。施肥要做到三施三不施,即肥沤好后再施,不沤好不施;早晚施,中午盆土过热时不要施:施淡肥不要施浓肥,要化浓为稀,化集中为分散,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勤施少施,积小“盛"为大“盛"。 总之,要想尽办法不使其烂根系。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早换土倒盆,剪去烂根,摘去部分叶片,放置在阴凉处精心养护,使其恢复元成。 二、夏季盆土过热烙伤 根系夏季温度高,而盆景盆浅土少,加上有的放置在吸热厉害的环境下,如房顶、水泥地、石板等上面,午后盆温在50℃以上,盆景周边的根系极易被烙伤。 一旦根系烙伤,或根系在高温盆土中处于半休眠状态下,盆景叶片就会因水分、营养供应不上而干边干尖。所以在夏季有条件的尽可能搭一个遮阴棚,无条件的可以用旧毛巾、旧棉毡片、旧地毯等物件盖盆,以防阳光直射。 三、叶面肥和药害 盆景叶片干边干尖除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施叶面肥和用杀虫剂不当。 叶面肥浓度偏大,或者浓度也没问题,但施肥时节不科学,比如中午施,阳光强,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流到叶边沿与叶尖上的肥水浓度短时内逐渐增大,最后留下的全是肥料。 这就像土法制盐一样,当锅里卤水的水分逐渐蒸发,盐就结晶出来。因此,虽然叶面肥配比适当,但中午施肥也会造成肥害。施农药杀虫时,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所以施肥一般在太阳落山时为好,此时由于露水作用,不但可以降低浓度,而且一夜之长,肥药能够充分被吸收。只要配比没问题,一般不会造成恶果。 综上所述,凡出现盆景叶片干边干尖问题,基本就是上述几个问题,只要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就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和防范措施。
盆景枝片造型技巧 掌上微型盆景 今天 (1)枝片的形态:枝片的形态多采用规则式造型的圆片形和自然形。 一是圆片形,枝片为圆形、椭圆形等。先将主枝扎成2~3 个弯子,然后再将主枝上的各级侧枝分别扎成l~2个弯子,分 布在主枝、侧枝的两侧,除扬派盆景外,上述被扎弯各主侧枝不 一定要十分严格地扎在一个平面上,而只要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 却可。然后通过对侧枝上的各细枝修剪,使枝片成为一个比较圆 精的枝片,其形态可成云头式(云朵),也可为片状圆片式。圆 井通呈水平状态或略呈下垂状态,不宜向上斜生。下垂表示古 树、老树,增加树的动势。水平状态的圆片,初扎成时宁可下垂 一点为好,因为松绑以后的枝片仍会向上生长至水平状。 二是自然形:枝片由自然分枝的主侧各级枝组成。此式以他剪为主,通过修剪,利用剪口下的芽来改变控制枝条的方向,使 之自然地弯曲,并结合枝条的留与弃控制枝片的形态。此式是粟 取短截结台选留、疏剪等手段来进行造型,其形式极似自然,宛若天开。 (2) 枝片的数量:主干上的枝片数量,规则式造型有的很严格. 现代盆景较为自由,不一定拘某一格律,但要注意画面上的疏密 关系。主于上各枝片均匀分布,但又不能过分匀齐,要有密有 疏,有的部位密就密不通风,有些地方疏就疏得可以跑马。这就 是说,画面中各枝片的分布,该密的地方要密,该疏的地方要 疏,要密疏相问,巧妙配合,变化多姿,防止枝片从下到上,从 左到右均匀分布。同时也要防止枝片分布过疏,或者过密。处理 好疏密关系。 有时因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致使各枝片之 问相互连接,原来画面中疏的部分,被密侵入,变得只密不疏, 或者少疏,造成疏密失调。此时由于枝片相互连接,形成的画面 缺少变化,呆而不活,会给人一种低沉郁闷之感。
水果黄瓜的家庭盆栽技术 家庭种菜 今天(转发) 水果型黄瓜又称为微型黄瓜、迷你黄瓜、小黄瓜等,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属于葫芦科黄瓜属中的一个栽培种,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区。果实为短棒形,有棱或微棱,无瘤无刺,瓜长13~18 cm,瓜色绿色,口感甜脆,清香爽口,最适宜鲜食,所以称为水果型黄瓜。水果型黄瓜的特点 水果型黄瓜清香脆甜,风味浓,口感佳,且食用方法多样,既可直接生吃,又可凉拌、炒食或腌渍,另黄瓜还独具美容功效,黄瓜切成薄片敷于面部,可起到滋润肌肤、增白祛斑作用。 水果型黄瓜每100 g 可食用部分含胡萝卜素VA0.26 mg,硫胺素VB10.04 mg,抗坏血酸VC14 mg,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据有关部门测定结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丙醇二酸、黄瓜酶等活性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硫胺素。 水果黄瓜的丙醇和乙醇含量居瓜菜类的首位,主要作用是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具有减肥的作用。另外水果黄瓜中葡萄糖甙、果糖、甘露醇、木糖等不参与糖的代谢,所以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水果黄瓜为爬蔓性植物,攀援生长。植株生长繁茂,可设计成一定的造型;每节座瓜1 个以上,每株能同时结瓜5~6 条,每株能结30~50 条瓜,瓜色或浅绿或乳白,能体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效果,即可以食用,又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合种在室内阳台以及客厅,起到景观效果。
浅议盆景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一)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今天(转发) 作者:陆永强 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一样,盆景造型设计是创作盆景作品的前奏,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意设计过程,对盆景的创作、养护、造型具有指导作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发展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盆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因此,要想创作一件高品质的盆景作品,在拿到下山桩或者从培育一株小苗开始,就要有“预示十年景"的构想,盆景设计的作用正是如此,它可以整体审视、把握方向、规范步骤、提高品质。要做好盆景设计,还需要把握好原则,否则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一是实际性。 盆景设计必须立足实际,以原材料为基础,合理取舍,不矫揉造作,不肆意夸大。如果是培育一株小苗,基本可以随心所欲,大胆设想,但对于一个成活的下山桩就必须从其出芽情况着手,实事求是地表现树材的发展方向。设计者只有熟知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养护要点,才能真正发挥设计对造型的指导意义。 对于一些萌枝力强、嫁接成活率高的树种,比如榆树、对节白蜡、枫树、山楂、水腊、木瓜等,在实际出芽位置造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在理想的位置嫁接补枝,但是对于那些萌枝力和嫁接粘合力差的树种,就不能够随便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如图一、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