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烟尘 左手烟尘
这个天下,总有一个人会一直陪着你...
关注数: 97 粉丝数: 209 发帖数: 5,647 关注贴吧数: 104
吐槽一下华硕售后 我有个rog 飞龙二代水冷,前几天正好升级电脑配件,寻思把水冷也维修一下。 水冷有两个毛病,一个是滋滋滋的电流音,一个是水冷头rgb有色差,255-255-255白光会呈现黄色。 公众号填信息,顺丰邮寄。 华硕收货,公众号显示维修中, 华硕发货,维修完毕, 收到货后,未发现故障。。 这是维修了个寂寞吗?!想起以前技嘉显卡送修,公众号会告诉你更换散热风扇;雷蛇鼠标送修,公众号维修会显示维修,换新会显示换新,没检测到问题会电话询问。 华硕这边不跟你有任何交流,我不知道让我留电话邮箱的意义何在,不交流不告知,也不想让你跟它交流,主打一个岁月静好。 你若闭嘴,便是晴天。 电流声还能见仁见智,但是色差这种不是一眼看出来吗,行吧,联系不上维修人员,我问问在线客服什么情况。 客服回复更有意思,先让你删奥创,下载她给你发的版本,甚至还贴心的附上了知乎的教程。什么?换了奥创还有问题,没关系,客服会让再给你一个版本的奥创 死磕奥创了是吧。最后,什么?还有问题,你要不要再送修一次 我踏抹真是受够了,打电话给客服,电话客服这边静静的倾听我的吐槽,安抚我受伤的心灵,最后说给我发一封邮件,让我邮件回复问题视频和图片,并且说第二天会有专人联系我。 第二天晚上,我看着空空如也的通话记录,不禁陷入沉思。。 Wtf!!!
谈谈禧古拉,论如何完美组装一支禧古拉,m8120*mt7 禧玛诺油管内径、五线体螺丝直径和马古拉都是不一致的,但是依照个人手艺,也能组装到不漏油的状态。 我所说的是不借助手艺而达到的完美适配: 禧玛诺手柄+bh90油管+第三方(ezmtb)五线体+mt7夹器。 禧玛诺Bh90油管直径2.1,五线体油头适配的是m6螺丝;而马古拉油管是2.3,五线体适配的是m5螺丝;我逛淘宝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这个第三方五线体,适配2.1的直径和m5的过油螺丝,可以说是组装禧古拉最完美的零件了。 我组装禧古拉并不是为了性能什么的,单纯是被mt7颜值所吸引。4月中旬在美亚上拍了4个(因为3个8折),7月中旬才到货,平均每个750左右,带分体金属来令片,相比较之下咸鱼900一个还不带来令片的简直不要太黑心 美亚的mt7虽然带来令片,但是没有过油螺丝,而后我重新购入过油螺丝+这个第三方五线体,成本大概100左右。 接下来就简单了,直接把m8120夹器和五线体一起截掉,压入第三方五线体,连接mt7夹器,注油,完毕。有大佬说红蓝油并没有区别,我直接用的禧玛诺红油,注油直接按照马古拉的方法就好。 刚组装好的禧古拉并没有原m8120手感好,在某一次淋雨后,手感竟然奇迹般的提升了上去。 我的m8120手柄也是重改版,内部换了risk钛合金活塞杆+大佬研发的轴承凸轮,手感在禧玛诺刹车里也是一等一的,所以没有换m9120或者9100手柄的打算,改装后的禧古拉在刹车时手柄也能达到凸点处,可以说,从里到外的完美状态了。 我走的是改车路线,从一个什么也不懂只知道买整车的小白,一步一步换刹车、轮组、飞轮、牙盘、曲柄、三件套等等,每改一步都得搜索相应的知识,嘛,走了不少弯路,也收货不少乐趣,现在的自己,组个车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顺便提一句,多出来的mt7夹器被我1750出掉了,8120的夹器被我900出掉了,整体算下来,本次花费,500大洋
【开箱】首发大石碳纤维曲柄,170mm银色 4.20号发售当天就找经销商订了一个,今天(5.3号)才收到。 图一二,外包装+开盖 图三四五,正面侧面反面 图六,连接处自带润滑脂 图七,称重472g 简单聊聊 这开箱毫无仪式感可言,既没有花里胡哨的外包装,也没有丰富多样的配件,***个信仰贴纸都没有 小惊喜是自带润滑脂,但是重量472g,比官方数据多了7g(也可能是我的秤不准吧),漆面亮色,图案银色,中规中矩,个人不觉得好看但也不丑,我倒是觉得同款的金色****。 价格:大石的东西很少有原价买的,这曲柄我估计后期各种优惠下来也就千元左右吧。从重量上看,应该是对标gx的产品,那么如果按照gx碳曲柄来参考,这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那些认为应该定价500的,或者在这个价格下却想要xx1 e13重量的,都是在想屁吃 保修期:只有一年,这个也是让人诟病最多的一点。盲猜一下,是不是那些大牌碳曲柄的保修期都是一年,所以大石才这么干? 不过话说回来,国产的后起之秀,却用大牌的最低标准,是不是有点对不起那所谓的“疲劳测试10万次,从410g到465g的只为求稳”?! 碳曲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预埋件松动,至于断裂,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性基本趋近于0。保修期内没啥担心的,国产品牌的售后一直都挺不错。 而产品的质量,品牌的口碑,过保后才是考验的开始,这个只能用时间来验证,拭目以待吧。 总得来说,这曲柄没有什么让人惊艳的地方,但也一款合格产品。 其实国产这样也挺好的
说说这个凸轮改装件,附带拆卸刹把过程 一,重量:原装的2.2g,改装件2.6g,换一对也增重不到1g,这就很美妙了。 二,变化:回弹速度,将原装刹车和改装刹车同时掐住,再松手,听回弹声音,结果声音基本一致理论上改装件会降低阻力,只能说改变的量值太小了; 线性,这个类似回弹,主观上感觉不出什么了; 手感,这个非常让人惊喜,虽然回弹和线性感觉不出来什么,但是手感上确实明显能感觉变化,变的更加丝滑和细腻,来回掐刹车,就像玩解压玩具似的,很魔性 三,建议:其实也没啥好建议,无非是继续打磨光滑罢了。导轨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面,左右两侧是滑轮属性,已经完美了,而上下两侧是实打实的摩擦,只能将两面继续打磨光滑。 原装是两个塑料之间的摩擦,感觉两个塑料之间的磨损比塑料和光滑金属的磨损还要大(未经论证纯主观看法)。长久使用的刹车,轨道多多少少都会出现磨损,而轨道的价格大概是80大洋,所以你要不要考虑开模生产一对金属轨道出来,或者用3D打印技术,然后轨道内镶嵌金属片 总结一下,这是一个提升刹车手感的配件,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一个很小众的产品,估计即使量产卖的也不多。@各种小白- 这零件海鲜是80大洋,但是老板只收了个运费就送我了,所以写了这篇评测,二楼附一下安装方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