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北魏后明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4
发帖数: 12,062
关注贴吧数: 1
已展开65平方米天线的AST低轨手机直连卫星 9月发射五星,目前三颗星的天线已展开
oneweb低轨互联网10月底台岛24小时全覆盖 卫星支持信关站:日本、关岛、泰国。 岛内地面站:年底完成700个 (中華電信)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从空间X射线等多波段协同观测、X射线热重子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探路者、太阳极轨探测等任务方向中遴选大型任务2~3项;从暗物质粒子探测、空间太赫兹高速成像巡天、空间超长波观测、空间红外观测、隐伏自然地物探测、透明海洋星座、全天候三维风观测、地球辐射能量收支探测、地球磁层跨尺度星座、日地L5点太阳探测、天基太阳射电阵列观测、人类活动痕迹精细观测、全球植被生物量时空格局、木星系统观测、系外行星探测等任务方向中遴选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3~5项。 第二阶段,2028—2035年,通过第一阶段任务实施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巨行星系统探测、金星大气采样返回等科学任务。 从空间高精度红外观测、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综合观测、环日探测、空间高能、X射线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等任务方向,以及至2027年规划阶段未立项的大型任务方向中遴选大型任务4~5项;从紫外天文观测、海洋能级星座、关键带跨圈层耦合过程观测、边界层热动力结构和化学成分观测、全球高精度地磁场星座、地应力观测、地球辐射带探测、空间天气探源、编队太阳高能探测、四极协同科学观测、地球动态变化观测、小行星探测、系外行星卫星探测等任务方向,以及至2027年规划阶段未立项的中小型任务方向中遴选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10~11项。 第三阶段,2036—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论证实施大型任务5~6项,以及25项左右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
【“超重-星舰”成功执行第五次综合飞行试验,首次实现一级回收】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最新期刊— — 2024年10月13日,SpaceX成功执行了超重-星舰第五次综合飞行试验(IFT-5),首次尝试超重助推级“筷子”捕获回收取得成功,星舰飞船级海上溅落达到预期的十米级精度,试验目标均已达成,此次任务标志着超重-星舰向完全、快速可重复使用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比第四次飞行出现的发动机关机和重启故障情况,推进系统的稳定性再度提升;最大的提升是,在第四次飞行验证了厘米级着陆精度的基础上,利用发射塔架上的“筷子”成功将超重B12一级捕获回收。 其次,二子级再入返回过程中,经受高温和气动载荷环境,保持了结构完整性,未出现明显的结构损坏;同时,二子级以10米级的精度在海上溅落,相比第四次飞行6千米的落点误差,大幅提升。再次,星链通信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全程未出现直播画面中断的情况。 “筷子”方案取得成功再次证明快速迭代思路的可行性— — 筷子回收无疑又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基于SpaceX的快速迭代研发思路,以及因此积累的大量关于火箭设计、制造、发射和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宝贵经验。在其发展历程中,SpaceX始终注重开展飞行条件下的试验,其获得经验的过程和手段短、平、快。正如马斯克多次强调的,时间是最重要的成本。“让飞行件飞起来”,进而通过积累的经验“简化流程、理解流程、不断改进、不断迭代”。虽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失利,但所获得的数据和经验更加宝贵。
显眼包蓝色起源的重要发射(10月13日20:30)
LVM3的大升级
NASA的吞金兽 国际空间站——预算80亿美元,实际花费1600亿美元;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15亿美元,33亿美元; 好奇号火星车——6.5亿美元,25亿美元;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10亿美元,110亿美元; 欧罗巴快船木卫二探测器——20亿美元,52亿美元; 蜻蜓号土卫六着陆器——15亿美元,33.5亿美元; 火星样本取回——44亿美元,90亿美元。
前后夹击
飞飞飞
西班牙PLD航天的全家桶
反向鸽?
木星探测器欧罗巴快船即将开启6年征程 预计10月11日00:31发射
火神助推器
全球商业遥感能力排名 光学成像、重访、视频 雷达X波段、重访、C波段 短波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 多光谱(4+波段)、高光谱(20+波段)
火神第二发 预计4日发射,模拟载荷
中国100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进展顺利。 2024年9月30日,该试车台关键工艺设备——4台百立方级的储罐顺利安装落位,分别用于储存液氧、煤油、甲烷三种推进剂储存。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位于泰安新泰市,此试车台共有3个工位:包括30吨级推力的高低压复合试验工位,百吨级推力的发动机试车工位以及1000吨级推力兼容全箭动力系统和发动机两用试车工位。 试车台可兼容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燃料发动机、火箭子级动力系统的试车需要,同时可满足单台推力120吨以内各型号的发动机试车和直径5.5m内、推力1000吨以内的火箭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要求。 该试车台是是国内唯一一座同时适应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发动机试车要求的商业试车台,并且可满足发动机垂直和倾斜等不同状态试车要求。 预计每年可试发动机近百次,全年可进行数次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以适应液体火箭发动机批量生产和新型动力研发试验验证的市场需要,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依山而建,一号工位钢构最高接近60米,试车台下导流槽深25米,整个落差高度近90米。建设完成后除具备发动机热试车能力外,还能够提供各类低温/常温液流试验、火箭增压输送冷流试验等各类试验。
没有整流罩的返回式卫星
返回式卫星还是要整流罩
2027年,海上发射达到100次 三年后,烟台市有望实现“百次海上发射、百发火箭量产、百颗卫星上天、百亿营业收入”。 在发射端,烟台市力争到2027年组织保障海上发射100次以上; 在能力端,到2027年建成投用2个半固定式海上平台、多个固液发射工位、1艘机动发射船和1艘智能化指挥船,形成“固液兼容、冷热兼备”的商业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母港和“机动发射+岸基发射”的海上发射新模式。 (大众日报)
年度例行发射
长五与NGLV
新鸽伦的发射许愿 2025年8~10发(包括回收复用箭) 2026年24发
不知道今年5发千帆还能不能完成?
三发三捷,伊朗雄起
火箭推出
AST的太空移动通信大卷筒 首发5颗手机直连业务星(蓝鸟1-5),预计9月12日16:52发射
鸽了那么多次,今天北极星真能发射? 预计发射时间:9月10日 15:38 之前还说有利天气只有40%,再不发射,几天后发射台就得空出来留给欧罗巴快船了。
嫦娥六号轨道器在地日L2点附近被发现
全球太空已编号在轨物体数量 (不包括最近还未编号的两次解体事件的新增物体)
与台风赛跑的长八系列火箭试验队 风前:风后:
返回地球的星际线飞船
新鸽伦继续鸽,首飞火星载荷被NASA推迟 预计火星双胞胎载荷ESCAPADE推迟到2025年春季发射。 新格伦首飞则推迟到11月,载荷是第二发新格伦搭载的蓝指环(中高轨道太空拖船、加油、可搭载3吨有效载荷)。
吉利星座03组一箭10星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正式为海外用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迈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卫星通信服务的第一步。
为啥吉利01、02组用二丙,03组却用长六? 01组9颗(2022.6) 02组11颗(2024.2) 03组10颗(2024.9)
全球各型一次性与可复用商业火箭价格一览表 摘自《浅析全球商业火箭的发射价格》 数据截止2024年9月4日 (仅供参考)
新格伦火箭一级海上回收船来到卡角 希望10月海上回收别把船给炸了。
即将进行静态点火的新格伦二级 直径7米,两台BE-3U氢氧机,真空总推力1424kN。
拥挤繁忙,成熟的商业火箭
登月11号照片的月岩位置与2009月球卫星照片的识别对比
强化创新驱动严格安全监管扎实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海南调研商业航天发展和安全监管等工作。 。。。 张国清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针对商业卫星、火箭、发射场等全方位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强化质量安全过程管理,加快构建标准化制度化的商业航天发射组织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安全管控能力,不断夯实商业航天安全有序、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要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完善覆盖商业航天科研、生产、试验、发射、测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全链条各环节安全可控,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航天发射20年:2004 VS 2024大半年
NASA商业登月第三弹:蓝幽灵月球着陆器 由萤火虫航天(Firefly Aerospace)研制的蓝幽灵月球着陆器(Blue Ghost),今天抵达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环境测试,之后着陆器将运往卡角发射场,于2024年第四季度发射。 蓝幽灵将降落在月球近侧东北象限的盆地“危海”,然后部署并操作10台仪器,持续一个月球日(14个地球日)和 5个多小时的月夜。 +++++++++++++++++++ NASA商业登月情况: 第一弹(Astrobotic的Peregrine着陆器,2024年1月8日发射,失败) 第二弹(Intuitive Machines的Odysseus着陆器,2024年2月15日发射,2月22日着陆月球,部分成功)
北极星发射时间,要不要这么赶? 27日下午三次发射,间隔10分,再间隔1小时11分。
月船三号拍摄的月面照
双箭喜相逢
组装北极星
北极星 VS Crew-9
新格伦首飞火星双胞胎载荷大小
蓝色起源老大在海底找到的阿波罗11号任务火箭发动机 贝光头在2010年打捞的土星五号F1发动机,现存史密森尼博物馆
火箭开发时间 电子号 中子号 猎鹰9 新格伦 火神 阿丽亚娜6 (从宣布开发到首发的时间,中子号、新格伦是计划发射时间)
ESA木星探测器8月20日第一次地月引力弹弓 2023年4月14日,JUICE木星冰卫星探测器发射。 JUICE将成为第一个借助地月系统进行引力加速的行星际探测器。 预计2026年9月第二次飞越地球,2029年1月第三次飞越地球。 2031年7月,JUICE将到达木星。
友商汇聚:新格伦与猎鹰9
美国的下一代火箭发动机
这是什么?液氧泄压?
泰国展出的嫦娥五号月壤
7月12日全球再入的中大型碎片残骸
火箭雅座欣赏
长征十二号
空旷的月球轨道都要注意卫星防撞了
“每日宇航员”准备发“载人登月”科普了 《我们如何知道NASA将人类送上月球?》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