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北魏后明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3 发帖数: 11,889 关注贴吧数: 1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从空间X射线等多波段协同观测、X射线热重子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探路者、太阳极轨探测等任务方向中遴选大型任务2~3项;从暗物质粒子探测、空间太赫兹高速成像巡天、空间超长波观测、空间红外观测、隐伏自然地物探测、透明海洋星座、全天候三维风观测、地球辐射能量收支探测、地球磁层跨尺度星座、日地L5点太阳探测、天基太阳射电阵列观测、人类活动痕迹精细观测、全球植被生物量时空格局、木星系统观测、系外行星探测等任务方向中遴选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3~5项。 第二阶段,2028—2035年,通过第一阶段任务实施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巨行星系统探测、金星大气采样返回等科学任务。 从空间高精度红外观测、天体引潮力对地震诱发作用综合观测、环日探测、空间高能、X射线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等任务方向,以及至2027年规划阶段未立项的大型任务方向中遴选大型任务4~5项;从紫外天文观测、海洋能级星座、关键带跨圈层耦合过程观测、边界层热动力结构和化学成分观测、全球高精度地磁场星座、地应力观测、地球辐射带探测、空间天气探源、编队太阳高能探测、四极协同科学观测、地球动态变化观测、小行星探测、系外行星卫星探测等任务方向,以及至2027年规划阶段未立项的中小型任务方向中遴选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10~11项。 第三阶段,2036—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论证实施大型任务5~6项,以及25项左右中小型和机遇型任务。
【“超重-星舰”成功执行第五次综合飞行试验,首次实现一级回收】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最新期刊— — 2024年10月13日,SpaceX成功执行了超重-星舰第五次综合飞行试验(IFT-5),首次尝试超重助推级“筷子”捕获回收取得成功,星舰飞船级海上溅落达到预期的十米级精度,试验目标均已达成,此次任务标志着超重-星舰向完全、快速可重复使用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比第四次飞行出现的发动机关机和重启故障情况,推进系统的稳定性再度提升;最大的提升是,在第四次飞行验证了厘米级着陆精度的基础上,利用发射塔架上的“筷子”成功将超重B12一级捕获回收。 其次,二子级再入返回过程中,经受高温和气动载荷环境,保持了结构完整性,未出现明显的结构损坏;同时,二子级以10米级的精度在海上溅落,相比第四次飞行6千米的落点误差,大幅提升。再次,星链通信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全程未出现直播画面中断的情况。 “筷子”方案取得成功再次证明快速迭代思路的可行性— — 筷子回收无疑又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基于SpaceX的快速迭代研发思路,以及因此积累的大量关于火箭设计、制造、发射和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宝贵经验。在其发展历程中,SpaceX始终注重开展飞行条件下的试验,其获得经验的过程和手段短、平、快。正如马斯克多次强调的,时间是最重要的成本。“让飞行件飞起来”,进而通过积累的经验“简化流程、理解流程、不断改进、不断迭代”。虽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失利,但所获得的数据和经验更加宝贵。
中国100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进展顺利。 2024年9月30日,该试车台关键工艺设备——4台百立方级的储罐顺利安装落位,分别用于储存液氧、煤油、甲烷三种推进剂储存。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位于泰安新泰市,此试车台共有3个工位:包括30吨级推力的高低压复合试验工位,百吨级推力的发动机试车工位以及1000吨级推力兼容全箭动力系统和发动机两用试车工位。 试车台可兼容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燃料发动机、火箭子级动力系统的试车需要,同时可满足单台推力120吨以内各型号的发动机试车和直径5.5m内、推力1000吨以内的火箭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要求。 该试车台是是国内唯一一座同时适应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发动机试车要求的商业试车台,并且可满足发动机垂直和倾斜等不同状态试车要求。 预计每年可试发动机近百次,全年可进行数次子级动力系统试车,以适应液体火箭发动机批量生产和新型动力研发试验验证的市场需要,为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寰宇航天宇航火箭动力系统测试中心,依山而建,一号工位钢构最高接近60米,试车台下导流槽深25米,整个落差高度近90米。建设完成后除具备发动机热试车能力外,还能够提供各类低温/常温液流试验、火箭增压输送冷流试验等各类试验。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