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baowu shenbaowu
1970年5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三十团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67 发帖数: 10,532 关注贴吧数: 6
南宋.西湖十景(五):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天水冰山录》为明朝清查贪官严嵩时所抄家产目录,皆为奇珍异宝,被编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暮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南高峰 南高峰高257米,是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两山之巅——南高峰和北高峰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在烟霞洞,水乐洞旁,与北高峰遥遥对峙。登上山顶,极目纵眺,浩瀚的钱塘江和波平如镜的西湖尽收眼底,是一个登高揽胜的好地方。山上古木葱茏,怪石嶙峋。峰顶的宝塔与北峰塔竞秀争雄,称为“双塔凌云”,是传统的“严陵八景”之一。清代许正绶《悬灯歌》有“以塔作峰峰亦高,北峰高唱南峰答”之句,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双塔双峰的形象。南高峰旧有一座七级石塔和荣国寺,现均无存。 中文名 南高峰 高 257米 位 置 浙江省杭州市 旧景点 七级石塔、荣国寺 西湖十景之一 主要景观 林、石、洞、泉、水 目录 1. 1 景区简介 2. 2 历史文化 3. 3 登山线路 景区简介 山上的名胜古迹和泉水洞穴有先照坛、天池洞、千人洞、法华泉、钵盂泉、刘公泉等,其中以千人洞为最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泉和名洞乏人修整,大多已湮没。如今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园林部门拟把南高峰建成一个以突出为林、石、洞、泉、水主要景观的风景区。 历史文化 南高峰又名南山,因南方在八卦中为巽位,故又称巽峰,为马日山的余脉。据南宋大诗人陆游《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光孝寺记》的记载,早在唐未就有和尚在此修行,“结庐于山之麓,名广灵庵”。宋仁宗庆历年间(104l—1048),扩大为灵寺。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迁于山顶。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赐名天宁万寿。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改名报恩光孝寺。明初复名天宁寺。北宋时曾建有七层宝塔,“与寺俱毁于宣和之盗”,后又历有兴废。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复建七级砖塔,至今犹屹立峰巅。时任巡盐御史的鄢懋卿到严,应地方官绅之请,写下了《卯巽二峰建塔记》,洋洋洒洒千余言,文采飞扬。后人因其依附严嵩,人品低下,故地方志中将作者换成抗倭将领胡宗宪。此记已刻石勒碑,现仍存南峰塔的底层。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部门对南高峰进行了规划建设,植梅数于株,以应“梅花城”之说。初春时节,梅花绽放,暗香浮动,来此探梅游山者很多。又新建了乡贤祠和书画碑廊,塑三国建德侯孙韶,唐刘长卿、杜牧,宋范仲淹、陆游像于乡贤祠,刻宋代严州城图和历代名篇嵌于廊壁,成为一方文化名胜。 登山线路 登南高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1、从满觉陇路上的水乐洞登山,从水乐洞登山可乘Y3公交大巴至水落洞站下,然后开始登山。 2、从龙井路登山,可乘27路公交大巴至浙江宾馆站下,然后沿浙江宾馆旁边的石阶道登山。 3、从六通宾馆登山,可乘194、Y6等到三台山路下车,然后沿六通宾馆测面小路而上。
南高峰 南高峰高257米,是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两山之巅——南高峰和北高峰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在烟霞洞,水乐洞旁,与北高峰遥遥对峙。登上山顶,极目纵眺,浩瀚的钱塘江和波平如镜的西湖尽收眼底,是一个登高揽胜的好地方。山上古木葱茏,怪石嶙峋。峰顶的宝塔与北峰塔竞秀争雄,称为“双塔凌云”,是传统的“严陵八景”之一。清代许正绶《悬灯歌》有“以塔作峰峰亦高,北峰高唱南峰答”之句,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双塔双峰的形象。南高峰旧有一座七级石塔和荣国寺,现均无存。 中文名 南高峰 高 257米 位 置 浙江省杭州市 旧景点 七级石塔、荣国寺 西湖十景之一 主要景观 林、石、洞、泉、水 目录 1. 1 景区简介 2. 2 历史文化 3. 3 登山线路 景区简介 山上的名胜古迹和泉水洞穴有先照坛、天池洞、千人洞、法华泉、钵盂泉、刘公泉等,其中以千人洞为最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泉和名洞乏人修整,大多已湮没。如今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园林部门拟把南高峰建成一个以突出为林、石、洞、泉、水主要景观的风景区。 历史文化 南高峰又名南山,因南方在八卦中为巽位,故又称巽峰,为马日山的余脉。据南宋大诗人陆游《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光孝寺记》的记载,早在唐未就有和尚在此修行,“结庐于山之麓,名广灵庵”。宋仁宗庆历年间(104l—1048),扩大为灵寺。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迁于山顶。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赐名天宁万寿。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改名报恩光孝寺。明初复名天宁寺。北宋时曾建有七层宝塔,“与寺俱毁于宣和之盗”,后又历有兴废。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复建七级砖塔,至今犹屹立峰巅。时任巡盐御史的鄢懋卿到严,应地方官绅之请,写下了《卯巽二峰建塔记》,洋洋洒洒千余言,文采飞扬。后人因其依附严嵩,人品低下,故地方志中将作者换成抗倭将领胡宗宪。此记已刻石勒碑,现仍存南峰塔的底层。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部门对南高峰进行了规划建设,植梅数于株,以应“梅花城”之说。初春时节,梅花绽放,暗香浮动,来此探梅游山者很多。又新建了乡贤祠和书画碑廊,塑三国建德侯孙韶,唐刘长卿、杜牧,宋范仲淹、陆游像于乡贤祠,刻宋代严州城图和历代名篇嵌于廊壁,成为一方文化名胜。 登山线路 登南高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1、从满觉陇路上的水乐洞登山,从水乐洞登山可乘Y3公交大巴至水落洞站下,然后开始登山。 2、从龙井路登山,可乘27路公交大巴至浙江宾馆站下,然后沿浙江宾馆旁边的石阶道登山。 3、从六通宾馆登山,可乘194、Y6等到三台山路下车,然后沿六通宾馆测面小路而上。
南高峰 南高峰高257米,是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两山之巅——南高峰和北高峰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在烟霞洞,水乐洞旁,与北高峰遥遥对峙。登上山顶,极目纵眺,浩瀚的钱塘江和波平如镜的西湖尽收眼底,是一个登高揽胜的好地方。山上古木葱茏,怪石嶙峋。峰顶的宝塔与北峰塔竞秀争雄,称为“双塔凌云”,是传统的“严陵八景”之一。清代许正绶《悬灯歌》有“以塔作峰峰亦高,北峰高唱南峰答”之句,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双塔双峰的形象。南高峰旧有一座七级石塔和荣国寺,现均无存。 中文名 南高峰 高 257米 位 置 浙江省杭州市 旧景点 七级石塔、荣国寺 西湖十景之一 主要景观 林、石、洞、泉、水 目录 1. 1 景区简介 2. 2 历史文化 3. 3 登山线路 景区简介 山上的名胜古迹和泉水洞穴有先照坛、天池洞、千人洞、法华泉、钵盂泉、刘公泉等,其中以千人洞为最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泉和名洞乏人修整,大多已湮没。如今为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园林部门拟把南高峰建成一个以突出为林、石、洞、泉、水主要景观的风景区。 历史文化 南高峰又名南山,因南方在八卦中为巽位,故又称巽峰,为马日山的余脉。据南宋大诗人陆游《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光孝寺记》的记载,早在唐未就有和尚在此修行,“结庐于山之麓,名广灵庵”。宋仁宗庆历年间(104l—1048),扩大为灵寺。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迁于山顶。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赐名天宁万寿。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改名报恩光孝寺。明初复名天宁寺。北宋时曾建有七层宝塔,“与寺俱毁于宣和之盗”,后又历有兴废。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复建七级砖塔,至今犹屹立峰巅。时任巡盐御史的鄢懋卿到严,应地方官绅之请,写下了《卯巽二峰建塔记》,洋洋洒洒千余言,文采飞扬。后人因其依附严嵩,人品低下,故地方志中将作者换成抗倭将领胡宗宪。此记已刻石勒碑,现仍存南峰塔的底层。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部门对南高峰进行了规划建设,植梅数于株,以应“梅花城”之说。初春时节,梅花绽放,暗香浮动,来此探梅游山者很多。又新建了乡贤祠和书画碑廊,塑三国建德侯孙韶,唐刘长卿、杜牧,宋范仲淹、陆游像于乡贤祠,刻宋代严州城图和历代名篇嵌于廊壁,成为一方文化名胜。 登山线路 登南高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 1、从满觉陇路上的水乐洞登山,从水乐洞登山可乘Y3公交大巴至水落洞站下,然后开始登山。 2、从龙井路登山,可乘27路公交大巴至浙江宾馆站下,然后沿浙江宾馆旁边的石阶道登山。 3、从六通宾馆登山,可乘194、Y6等到三台山路下车,然后沿六通宾馆测面小路而上。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