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围炉
功夫老陈
石崇英先生入室弟子,习练活步老架108(杨氏大架)太极拳、马维祺派八卦掌和形意拳二十多年,愿为
关注数: 229
粉丝数: 498
发帖数: 5,216
关注贴吧数: 5
和师父师母合影
孤独的太极拳 孤独的太极拳 2015-07-21 太极文化促进会 其实太极拳不孤独,那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这是对哪些人说呢? 因为有很多的拳友确实应该练练孤独的太极拳。 有很多的拳友必须要师傅在头里带着打,师傅不带着打就没感觉。 有很多的拳友练拳必须要和大帮的人一起打拳。 有很多的拳友,没有音乐伴奏不能打拳,说是不能入静,也不知要入什么样的静。 有上面三种情况的拳友,应该打打孤独的太极拳。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不能总是把自己放在低层次,永远不离开父母,那这人就永远是孩子。 太极拳说到底就不是集体拳。太极拳是内功拳,在行功走架过程中需要身心高度地入静,需要全神贯注地感觉自己气血的运行和身体内在的变化,我总是觉得一个人练拳时,快点慢一点都是对的,一趟拳我打30分钟和20分钟都行,练起来就是跟着感觉走就行,集体打拳打多长时间都是不对的,因为你必须顾忌整体的时间的长短,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练拳。 练拳要音乐伴奏来引导着入静,始终是不能理解,入静就是入静,音乐能让人入静?总是觉得那样不是真的入静。 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之后,有人问他是如何从一个乡下木匠成为一代国画名师的,齐白石老人回答:“作画是寂寞之道。耐得寂寞,百事可做。”其实太极拳的修炼也是“寂寞之道”,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周而复始地不断练习、体悟和心悟,是修炼不好太极拳的。 自己找一个静静的地方,不要有外来的干扰,静下心来,把身体松下来,体会那随之而来的空和通,在圆柔轻缓的动作中,体会那绵绵不断的开合,心情的愉悦,身体的舒畅。 孤独的太极拳是别人觉得你孤独,是他人的感觉,当你静心忘我的练拳时,是不会感到孤独的,总是觉得两个小时的练拳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觉也就是半个小时。 太极拳不孤独,太极拳很快乐。别人感觉你孤独了,其实是你很快乐。 官方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jqydcjh.com&urlrefer=2eff47eaf4232e2967ad7d8c75e51e74 欢迎广大网友投稿(关于太极文化的原创或转载)
精彩——看看小罗伊琼斯的身法和步法!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AxODA5NTEy.html%3Ffrom%3Ds1.8-1-1.2&urlrefer=8a4a45f43de8ed2eeedf6fe3e5e2dbe4
李小龙经典语录 李小龙经典语录集锦 2015-07-20 李小龙 武缘人生 1、修炼的最高水平就是简单,只有半途而废的修炼才会导致花拳绣腿。这个过程就像是雕刻家用凿子凿掉多余的东西,最后创造出雕刻杰作。 2、仅学习某门派某人之技巧,即使发挥至极限,也非真正的搏击。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做观念上的俘虏。 3、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 4、自我了解是最为困难的,我们很容易发觉到想发挥自己的才干实际上是满途荆棘,所以一个有天才的人应该尽量发展他的事业,迫使自己去创造新业,所得的成就是万世不没的。 5、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将自己贱卖。 6、坚实的树木在压力下会很容易断裂,但是竹子随风摇动,反而容易存活下来。 7、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8、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 9、如果知识随着传统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传统的阴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并不了解你自己。 10、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够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空间,没有什么能够超越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形意拳的练法和打法 唐维禄说:形意拳练法和打法,迥然不同。比如,练法要以身推肩,以肩推肘,以肘推手,直至练到川流不息的程度。而打法则先要将手鞭子一样地甩出去,再以肘追手,以肩追肘,以身追肩,说到这里唐师两手拍了一巴掌,很响,说用身子拍手,就是打法了。 形意拳古谱上有“打法定要先上身”的话,说比武之前,先要练身子拍手的技巧,将浑身的劲改了,否则比武时光有功夫,没有速度和干脆,必败。但身上没有功夫,就妄自练打法,会震伤关节和后脑,所以习拳之初是打法定勿先上身。 以劈拳为例,劈拳的练法是劈拳如推山,身上由后向前,一分一分的缓缓而推,推得越吃力越好,如此能长功夫,而劈拳的打法是劈拳如抡斧,山民抡斧头劈柴,跟抡鞭子一样,要个脆劲,否则斧头就只能砍进木头里,无法一下劈成两半。
程派八卦掌技击 个人觉得和实战中还是有不少差距,供参考。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kyNzYyMjg0.html%3Ffrom%3Dy1.2-1-103.4.16-1.1-1-2-15-0&urlrefer=144163d6e574c8e47f32e79f43a1cb9c
内家拳的实战 个人觉得三大内家拳要熟练掌握打的技术,至少需要六年不间断地练习,前三年要把基本功练扎实,练出整劲和腿蹬劲,后三年练习五行步、三角步、弧形步,且能在运动中打出整劲。 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上述练习之外,还要多打实战,苦练基本功,基本功练到一定程度,在神意层次会有提高,能从形截提升到意截。 一上来就教套路教每个招式用法的,恰恰在实战中用不上。
也说太极实战 练太极拳的,谁打过实战?和徒弟打的也算,讲手的除外。 个人觉得三大内家拳要熟练掌握打的技术,至少需要六年不间断地练习,前三年要把基本功练扎实,练出整劲和腿蹬劲,后三年练习五行步、三角步、弧形步,且能在运动中打出整劲。 一上来就教套路教每个招式用法的,恰恰在实战中用不上。
开眼界:南冷太极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Q0NTQwMzky.html%3Ffrom%3Dy1.2-1-98.3.3-1.1-1-1-2-0&urlrefer=2421280a7c8e6fdc1e06021892fab66b
真正的师父是什么样子? 2015-06-02 71_250 武缘人生 1、斑马线型:只能告诉你怎么过这个路口,虽然简单却实在。 2、路牌型:虽然单调无趣,可以告诉你如何走过几个街区。 3、地图型:详细全面,可没有重点,能走到哪里都看你自己的了。 4、GPS型:诲人不倦,因你的需要为你设置路线,就算你出错了也能及时帮你修正。 5、北极星型:只给你指出大方向,但通过它你可以环游世界。 最好的师父集上面的五种功能于一身,根据你自身的情况,给你相应的帮助。 骗子大师会在你需要过斑马线时象你推销地图,在你需要了解全面情况势对你大谈北极星。更有甚者,对你描述了一堆目的地的美好画面,就是不告诉你怎么走。 路要自己走,功夫要自己练。师父是给你指路的向导,是告诉你如何才能练出象他那样功夫的人。 于传统武术而言,展示招数没什么大用,用句行话那叫“化”,而不是教。教拳最重要的是教练法,练到一定程度才能教打法。不教练法而上来就教打法(如套路和高手拆招),纯粹就是是不想教你,就这样让你在他身边看一辈子,你还是学不会。 练法很简单,基础而已,外人看来很枯燥。 练法很复杂,错了一步,你就入不了门。 练法很平淡,看起来不过是重复几个简单的动作。 练法很深奥,没个动作都关联太多的东西,每一遍动作,每一拳的感受都不一样。 最后总结,条条大道通罗马,给你看罗马视频的,给你看罗马照片的,向你吹嘘罗马如何美丽的人都不是你的师父,告诉你去罗马的路,并且告诉你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该如何克服,并且在你迷路时将你领回正路的人,才是师父。(转自武缘人生微信公众号)
经常看贴,提个建议 经常看贴,很少说话,但看得多了,就觉得吧里打嘴仗的多,互相争论的多。 个人建议: 1、同门同派太极拳争论一下技术是有益的,不同门派要领不一样,争论没什么作用,人家该怎么练还怎么练。对于不了解的门派练法,不要轻易评论。我有切身体会,原来看某拳架觉得像玩一样,颇不以为然,后来一切磋,觉得人家功夫很好。只评论自己专业的东西,对于不太了解的,可以多了解或者多看一下,也可以绕行。 2、太极源流不要再争了,正史有些记录还没有实证呢,何况武术史呢?再争功夫也争不到身上,祖师爷厉害也不代表你功夫厉害,还是少争论多练功夫吧。 3、多发些技术贴,多发些练拳或者推手或者散手的视频,供大家学习借鉴。对于有勇气发这些资料的,应该多鼓励,哪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说得在理,人家也会虚心接受。 以上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吧友明鉴。
孙式形意十二象形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U0Mjc2NjU2.html&urlrefer=9d8338a61b94fe51445072b3ef1d0d8c
金人秋泪的文章:太极推手要点 1.立身中正,上身松净,不可前冲,推手常犯双手推人的毛病,失中正也。 2.手轻四两,手放足意,背发力。 3.先打自己,再打人,先请进来,再送出去。要上下相连,一个整体。引进落空合即出也。 4.腰、背、肩、肘、手要连起,不可脱节。 5.发力要合、要快,发劲要尖,“发放箭也”。 6.手脚一起到,发人轻似草,能做到手脚一起到叫合劲,做不到手脚一起到叫散劲。 7.“彼未动,己先动”,要意在人先。以意接人,以意发人。 8.注意两手的配合及节奏的变化,周身一家。要有灵活性,千变万化,舍己从人,心无所止。 9.两臂似藤条,前胸如棉花,后背如钢板。 10.引要轻,发要快;引轻细,发放箭。 11.太极拳拿法、摔法、打法俱全,要啥用啥。 此乃我十余年前记下的师训,聊供大家参考。(作者:太极拳吧金人秋泪)
尚云祥是如何教形意的
拳训 拳训 (作者:孙禄堂) 2015-05-23 武缘人生 内家拳本意 内家拳之为者。本以柔胜刚之谓也。则虽赤手空拳。而无刚不摧。敌虽有大力。无不披靡。 精研斯术。不仅为备非常。应急变。更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为人生切身学问。日久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也。 胜强敌之道 遇任何强悍狂妄之人。勿生怖心。心神沉着不乱。乃能举动得当。气定神全。于此既先胜一着。 于平时。便需时时静观默察。以参证原则。若能融汇要诀。通解其义。则寡可胜众。弱能胜强。比如泛舟于海。乘者虽多。唯司舵驾船者一人。以足可定全船之方向。 吾之精详技艺。犹司舵操纵船只。成竹在胸。此岂多寡数量上之比较。单寡胜众。以弱制强。乃存乎此。 艺无止境 我技虽佳。然必有胜我之人。高于我者。当以师礼事之。取其所长。补吾所短。于是我技益进。岂足为贬。传之后进。吾道益宏。既或造诣独精。高出流俗。亦不能自满。艺无止境。学问无涯。岂可自堵前程。 柔静为先 习艺之时。必宜潜心体会。若行蛮力。绝不得窍诀。而须心如垂柳。意随流水。四肢轻灵。中节作主。若能如此。则能捕捉好机。刹那发劲。捷如闪电。虽四两之力。亦可拨倒千斤。 神气布满 人之能者。谚称三头六臂。然必须一心作主。若心有所偏。则此手动而余手皆弛。手多亦或无用。我如神气布满身。全身灵劲。毫无间隙。人发而不能制我。我发而既能制人。皆赖神气布满之功。 流行勿断 气与体中有阴阳。其动曰阳,其静曰阴。内家拳虽专重气之使用。然为无形物。无迹象可寻。实则存我体中。气之既分阴阳。若养之不当。便生弛挠之憾。平常安坐时之心气。漫漫然为镇定无事之态。动时若神志升夺。损其平常镇静安养之气。此未得艺也。 昔日先辈教人。务先使养自己方寸之气。使升物不能动其心。有此不拔之根基。则任何活动元气充足。无缺损之处。起居动静。真气沛然。至此方是真传。 身神统一 设眼前有某物。欲取之主意一起。手乃前出。是既意通于气。故欲使用此物。又须力焉。力之所出。乃气之所集。气之所通。亦力之所集。气力非二物也。由意集气使力者。方得顺遂称心。若力先出。便是颠倒主奴。为害甚多。故吾平日。务当舍弃其力,而练其气。只求气之使用顺遂得体。则任何人固有之力。得应其事而随其量出焉。
杨露禅轶事 杨公露禅京城王府内授拳,声名鹊起。一时学拳者接踵而至。富商叶三者,喜拳也。欲拜露禅为师,露禅笑曰:门徒已满,无阁下之席也。叶三曰:杨公如收弟子,万贯不惜!露禅大笑曰:万贯亦少也。叶三曰:如公可授,资费莫吝。露禅曰:金五百斗,银千升。叶三闻之冷笑曰:汝太过狂妄矣!愤而去。 三年后,叶三挟技而来,欲败露禅。只一招,叶三跌入围墙之外。众惊谔不已。叶三拜服,问曰:叶某已备金五百斗,银千升,公可授否?杨公大笑曰:拳术已无价。尔区区小资,何足道哉?叶三惭而去。
开眼界:杨氏班侯太极拳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gzMTg4NTY4.html%3Ffrom%3Dy1.7-1-98.4.19-1.8-1-2-18-0&urlrefer=1dc7a75b216ce824bc9de05086e7d49d
知己知彼:了解张志俊太极推手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EwMjE5NDI0.html&urlrefer=77c5ca394f0e29dd3919130c2f6ffd49
疯狂博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TMzNzk4NDY0.html&urlrefer=db345dd42da167acbb9e7526dae1185a
拳王张云祥的太极实用拳法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I3Mzc0MTY4.html&urlrefer=37d2d7c6f5d40423161e56be2cbdbaa5
石崇英的功夫为什么不叫石派武功? 1989年和1990年上半年在郑州大学跟随师父练功,当时有几个师兄弟提出,既然国内有真功夫的太极八卦形意不多,且国家体委把杨氏太极搞成老头拳了,干脆咱们的东西就叫石派武功或者叫石式太极拳、石式八卦掌和石式形意拳吧!师父石崇英听后,坚定地说:“不能那样叫,就叫杨氏太极拳,马派八卦掌和形意拳,不但我不改成石派,将来你们也不能改。” 当年很不解师父的做法,二十多年过去了,看看现在太极形意八卦派系林立,随便学一套拳就自立门户的乱现,才真正明白师父当年的良苦用心,咱们门里拳架、功法、技法和步法体系完善,普通人学完后不可能对这个体系作大的修改,没有大的修改,怎么有脸自立门户叫什么某式或者某氏武功? 现在想来,师父当年的做法,一是高尚,二是高明。
孙玉魁杨氏太极拳老架欣赏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AzNDk0OTY4.html&urlrefer=2884d6ae6482f18b1bee9bab51e05a08
他山之石:八把活背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EzNDk0NDQ0.html&urlrefer=ea742c461679bbf52f0f98d7f1f218c9
知己知彼:了解大成拳(转载) 大成拳包括有站桩、试力、步法、法力、试声、推手和实作等七种锻炼方法,成为大成拳中的“七妙法门”。 七妙法门 一、技击桩 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成丁八字步形,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 开,如抓球状。小腹松圆,胸窝含蓄,头直顶竖,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均整。同时,周身上下要做到整而不僵,松而不懈。初步如此练习即可,若要更进一层,需加意念活动,两手两臂要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的精神锻炼。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 ,将窜而未动,欲扑而待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敌”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此桩的姿势,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此就是拳术中“无形似有形”的锻炼方法。 技击桩歌诀: 前后丁八步,两臂如抱婴。 虚灵挺拔立,意紧形要松。 二、试力 试力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钩锉试力。其步法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两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略微弯曲而向前指,用身体催动双手向前推出,指尖向前,臂亦随之而动,但切勿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体。两手之间的距离约有一头。意念如 用双手十指推动水中漂木,缓缓而行。当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用身体将双手慢慢拉回,,其动作经连绵不断,待到双手距离自己前胸约有一拳之时,再行翻转,手心向下,继而前推。这样做周而复始的练习。待到日久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锉,回手如钩,力不空出 ,意不空回的意念。如此用功,日久自能感到双手和两臂,乃至全身与大气产生摩擦力,使自身之气与宇宙大气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钩锉试力歌诀: 出手如钢锉,回手似钩竿。 意在周身外,不离自身间。 三、摩擦步 大成拳的步法很多,摩擦步是最基本的步法。此姿势是两脚平行而立,类似立正,但膝部略有弯曲,身形中正,两肩放松,两臂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60度角,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如按两大气球,头往上顶,臀部下坐,胸要含,背要紧,气要足,心要静,精神要舒放,小腹要充实。 如此默立片刻之后,此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掌上,然后将重心移到左腿胯部,右脚做半弧形平行的慢慢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右外侧。然后,再将重心移到右胯部,左脚做半弧形,平行地慢慢向前移动,脚尖向前,落于自身之左外侧,两脚之间的距离始终要保持一脚半为最好。两 脚做如此的交替练习。在练此功之时,注意膝盖略有上提之意,足尖应须略勾,足心不可离地面太高。在意念中假想两足如趟水而行,似有阻力,要做到即沉稳又灵活,既连绵不断又松紧适宜。此是前进姿势的练习,如欲做后退姿式练习,则可照此做还原动作。 摩擦步歌诀: 身形端正顶头悬,步若鸡行体略偏。 进退自如凭肩胯,膝纵足兜起波澜。 四、发力 发力包括有形,无形,有定位,无定位,自动,被动,整体,局部等多种发力。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正面整体发力。其姿势与作钩锉试力时相同,只是在试力的过程中,双手骤然停顿,身向前撞,手向前抖,力向外发,然后立即将双手收回原处,呈原来试力的姿式, 而使双手两臂,乃至周身产生弹力。练此功时,要注意根在脚,发于脊髓,而使全身力量达于指端之外。 发力歌诀: 周身软如棉,意念指端前。 炸力无间断,如弓射弹丸。 五、试声 试声是补充试力中的微细不足之处,声应由腹部丹田而发。初试时应有声,由有声而至无声,无声时气充体,气充体而力量足。故试声时应做到“有声如幽谷撞钟,无声要气充毛发”。练习试声时,其下肢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只是两手臂于身后,肩部和胸部同时放松。尤其胸部不 可有一丝发紧。以口腔发出“啊”宇声音,作为试声的初步练习,进而以胸腔发出“啊”字声音,作为试声的初步练习,进而以胸腔发出“啊”字声音,后再以颈部位的所谓后壁发出“啊”字声音,最后将此“啊?字声音,由口腔、胸腔、后音壁三个部位产生共鸣,由小腹丹田发出。初试 声时可以发出声来,继而以“啊”字的气来代替“啊”字的声。 试声歌诀: 声自丹田发,啊字口中出。 胸部不费力,如幽谷撞钟。 六、推手 推手有单推手和双推手两种锻炼方法。单推手称为定步推手,双推手称为活步推手。推手的形式虽有单双之别,但其原理大体一致。 单推手,即是甲乙双方以站桩时的步法,双方以右小臂相搭(以推右手为例),彼此由左往右做缓慢的弧形运动,在做此弧形运动时,要保持自己的中线部位不受对方侵犯,同时要争取以自己的柔化之力,控制对方的中线部位,以备待机发力于对方。中线部位就是人身上胸部任脉部位 。这就是芗斋先生说过的“守中用中,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锻炼方法。 单推手歌诀: 两臂相接如试力,沾粘连随意须真。 滚动旋转凭力“点”,抖放惊弹步摧人。 双推手,即是甲乙双方彼此两小臂相搭接(手在上为搭,手在下为接),自身中线部位往自身左右两外侧由上往下做缓慢的弧形运动,以摩擦步为基础做前进后退的练习。练习双推手时,也同样要求“守中用中”的原则,双推手实际上就是双人试力。 双推手歌诀: 四条小臂紧相连,动转挪移步为先。 控制对方如绳缚,摔挂打放需自然。 七、实作 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练习,也就是作拳的方法。其作拳时尽管有劈、崩、钻、炮、横、削掌、腋掌、塌掌、夫子顿首、穿裆脚、蛇形腿等各种打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通过掌握时机性和空间性的同时,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因作拳时对方变化多端,故很难具体说清 应该如何实作,但就其大体而讲,在接近对方之时,头要撞人,手要击人,足要踢人,步要过人,神态要逼人,气势要袭人,并要做到手脚齐到,全身齐动的实作要领。 实作歌诀: 双方交手,气势当先, 欲接未触,体态安然, 间架得当,稳准狠严, 力撑八方,灵机内含, 得机得势,进退截拦, 何须招法,本能自然。 以上这七个基本练拳步骤,有其一定的完整性,如果单纯从力的角度来讲,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发力而用,由推手而懂,由实作而知变化,由试声而固元气,力量才能笃实。 招式动作 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争力、灵活、协调等,无不受人体肌肉松紧的制约。所谓松紧,即是肌肉的松紧,又是意念上的松紧。而首先是意念上的松紧,因此意拳要突出一个意字。站桩,要求从精神上松紧到肢体上松紧,达到松紧协调,使精神和肢体达到高度统一,肢体间处处相互通连,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呼应,即一动无不动,使本体感觉极其灵敏协调。整体的弹力,做到无处不弹簧。试力是将站桩中所获得的浑元力充分调动起来,发力是拳术的有效打击力量动力,意拳发力,就是浑元力的发动,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爆炸的速度,打出很整的力量,以便完成有效的打击。站桩、试力都是为了给发力创造条件,以便在不同情况下随机随势发力。摩擦步是结合试力的步法,要求是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在前后、左右、进退转换中都能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和整体协调,以利随时发力。推手和散手,是意拳强对抗性的技击。推手也叫双人试力,在双方有肢体接触时,能够牵制对方并施以有效打击。散手,是徒手搏斗。意拳的器械有半把杆、双把刀等。 具体招式 试声,是意拳特有的一种练功方法,一般将其归于试力范畴,是为了弥补试力不够细微之处。 走步,也称摩擦步,它是意拳训练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所谓摩擦步,是指我们脚步移动时,脚底与地面似接触似不接触,而且在意念活动中与地面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实际上摩擦步就是腿与脚的试力。其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并在前后、左右、进退的步法变换中,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和整体协调,具体锻炼时多与试力相结合进行练习,即初步的活步试力。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意拳发力,简单地说,就是浑元力的发动。因此站桩、试力、走步等基本功的锻炼都是为了给发力创造条件。 意拳的拳(掌)法是一项专门的训练,本质上就是发力,它要求是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爆炸的速度,打出很整的力量,以便完成有效的打击。 推手和散手,是意拳技击实践的两种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训练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对抗性。 推手可以说是试力和走步的具体化,从练习角度讲,也可叫做双人试力。从训练的目的看,则主要是为了训练在双方有肢体接触时,能够牵制对方并施以有效打击,从这层意义上理解,推手乃是有条件的实战,是为了弥补实战之不足。 散手,意拳也称之为实战或实作,它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验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从原始意义上讲,散手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斗。 此外,意拳锻炼除上述基本内容及针对这些内容的专项练习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练习,如打沙袋,身体抗击打能力的训练,眼法训练及身体柔韧性练习和耐力练习。 意拳认为器械是自身手臂的延长。意拳的器械训练与徒手训练本质上完全一样。意拳主要的器械有:半把杆、双把崐刀。
石崇英近况
功夫传奇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56.com%2Fu58%2Fv_OTQyMzA0NDc.html&urlrefer=01ff33d6036f1f78a29979fb6e1ae750
1986年传武实战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ku6.com%2Fshow%2FF7NvOvSaybEO1fHbFJJx3Q...html&urlrefer=1226ef561da4d302ac381c187b5b1561
1988年传统武术实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du.baomihua.com%2Fwatch%2F04715129267013014385.html&urlrefer=bc3b887bf2f514e69cf123f81f194037
当散打遇到摔跤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dDMrOjxue4%2F%3FresourceId%3D0_06_02_99&urlrefer=4972a5ccd3080722623dc9021eeb57a5
极真空手道VS醉拳+蛇拳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q5D47AbO6Ys%2F%3FresourceId%3D0_06_02_99&urlrefer=324e79eb6f3429be379b1b95b07fab86
武术是一门实证科学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识。
珍贵的散手资料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IyNTczODYw.html&urlrefer=bb42ef7a4fb7dc2acf51ef9865c17f3e
空手入白刃的理想与现实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Q3ODg4MzA0.html&urlrefer=b60bfe08f809e36a8c8f2f7f3d66eb6e
十三势说略(武禹襄) 十三势说略(武禹襄)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汤,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励志故事:说的有点像咱们练功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wenzhangba.com%2Frenshengzheli%2F201408%2Fduoshao-aoguo-limi.html&urlrefer=4693fd4156baeaa815d6e2f926319285 多少人,没有熬过那三厘米。
太极拳VS空手道实战 看看练太极拳的出的招式叫什么名字?
石崇英传形意五行拳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6GPEsAqrkvs%2F&urlrefer=696feae822b63cc65c92d48148e529e2
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mào] 耋[dié]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花城阳光吧主建的太极微信群二维码
张三丰创拳 http://tieba.baidu.com/p/3658747844
杨班侯中平大架太极拳 http://tieba.baidu.com/p/369983657
内家与外家(转贴,作者:沧州太极) 很多武术书上,都没有把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差异说清楚,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很迷糊。这也难怪,真正的内家拳,懂的人很少。中国写教科书的人,很少是懂内家拳精要的人,只知道"想当然尔"。我十年前去体育学院拜见过一个“武术博导”,据说是武术世家的后代,他还写了一本厚厚的【中国武术史】的书。我很崇拜地想跟大师学点什么东西,经他的研究生介绍去拜访的,还听了一次他讲的内家拳和外家拳讲座。结果却发现他根本不懂武,也不练武,光“谈武,写武”。他仅仅是靠一个“武术世家后人”的身份,还有翻翻古书,研究古代的武术资料的“研究”,就成了大学里专业的“武术博导”,带“武术研究生”。他的研究生,恐怕我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对付了---不是我有本事,而是这些“武术研究生”根本不练武,光读书“研究武术”,写写文章,就可以拿到学位了。 北京体院也有一个“全国著名”的武术教授,也是“名人之后”。他还好,还练武,可全是些花拳秀腿。动作好看,基本上是健身舞一样的东西。可是这人拍了很多影碟,教学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国家套路等等各式“内家拳剑系列”,国家套路和民间套路以及自创套路一起上,书店里充斥了此君的各种“教学片”。我看过他练的拳,坦率说,没什么功夫。问过认识他的人,也说他当年他父亲的功夫的确不错,但是他本人就不行了(武术这东西,好像是不能够遗传的),靠父亲的老名头吃饭。他也写文章,也编写多种“武术教材”发行全国,掌握了武术界的“舆论权”。 上述的这些人,就是代表中国武术界“正统主流”的名人了,他们很看不起真打实战的“练家子”,觉得他们是“粗人”,没有文化。这也是对的,我也跟一些拿过全国散打比赛冠亚军的人交朋友,谈武道。在文上,他们的确表现不佳。因为他们是小时候读书不行之后,不得已才去“练武”找条出路的,业余时间也很少看“有文化”的书籍。他们对自己的“缺乏文化”也感到有些自卑。这样其实练武也很难练到极高的程度,也无法了解内家拳的真谛。他们年轻的时候当运动员,年纪大了就想法当教练员,或者改行做生意等等,“武”并不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只是一个“吃饭工具”,因此他们无法与文武兼通的古人相比。 民间有些拳师写的书还不错。让我能够有所收获的武术方面的书籍,都是民间拳师写的,没有一本是“国家正规制定”的。我感觉什么好东西,一旦“国家认定”后就毁了。例如太极,作为内家拳的一支,解放后被认定和搞出“国家标准套路”,并向全国“推广”后,就不成“拳”的样子了,基本上都变成了柔软体操,完全失去了精髓。其他因为没有具体的套路招式,只有单招单练,不好搞“统一套路”,因此被国家“放弃”了的传统武术,如形意拳等,相反还保留了较多的真东西。 在了解中国武术上面,民间拳师的思考,比“国家统一武术教材”对我的帮助更大一些。前几年出的一本谈武道和武术的书真好,就是【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是一个老人在“走”之前,把当年民国时期高手的很多点滴告诉了大家,包括练功的细节。让大家知道中国武术曾经有这么一批人达到的不可思议的境界,现在好像已经找不到了这种人了。懂得用心的练武人,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不少武术的真功夫。当然,大多数人只会拿来“看故事”,特别是本书没有“套路演练”,会让习惯“学套路”的中国人抓瞎的。 即使是民间,这样的人也太少了。这本书说了,武林已经“消逝了”。而且,民间武师往往有自己的局限性,对自己的“流派”过于执着地“捍卫”,具有强烈的近乎于宗教信仰一样的宗派特色,这难免障碍了他们对“武道”的真正理解。 中国的武术界,可能就是用这种极端对立的,文武分裂的形式来“继承中国武术文化传统”的。更别提要想真正理解中国武道,还需要道学和禅学的深度体悟和融合。无论文武两派的人,他们都不屑于研究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因此,让这些“正统人士”来告诉你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练拳到底应该怎么练,中国的武术传统是什么?当然就是以盲导盲,结果弄得人们越来越看不懂了。但是他们都很敢说,什么都自以为是。 一般人认为,太极,八卦,形意拳就是内家拳。少林拳,洪拳,查拳,炮锤等等是外家拳。内家拳很柔和,四两拨千斤,以柔胜刚。外家拳刚猛有力,虎虎有声。所以从外表上就很容易分辨出内家拳和外家拳。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因为,拳如果落了形象,就已经是“外家”了,不落形象,才是“内家”。这才是最正统的分法。 练法上,采用“内家”的心法来练的,无论什么动作,都是“内家拳”。采用外家的“形象”和方式来练的,主要在动作外形,招式上找感觉的,就是外家拳,跟拳种无关。 那么,太极,形意,八卦到底是不是内家拳? 这不好说,看你怎么练。现在99%的人,都把太极八卦等练成“外家拳”了。甚至连“外家拳”都不是,练成“体操”了。相反,如“少林拳”其最高境界的拳据说是“心意把”,外形很柔和,练法也更接近内家的要领。所以,分内家外家,恐怕不能以拳种,而只能以练法来分。 以太极为例,现在的人把太极分为24式,42式,66式,88式,108式,孙吴陈杨,国家标准套路等等。既然落了相,分了招,玩了套路,还标上了“家族标志”,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哪里还是内家拳? 这不是我说的。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招是“无招”,拳动是“无形”。看不见,看不出,这才是真内家。 看得见的拳,分的很细的招,还有各种门派自以为是的“正宗套路”,都已经不是“内”而是“外”了。 不仅拳理不同,内家拳的练法,也不同于外家。 外家拳喜欢玩动作套路,通过一遍一遍的“打拳”来获得熟练度,达到“高手”的要求。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来分析,外家拳是用长期的反复训练,来达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性反应,不假思索地用于搏斗中。因此,建立这种联系,用“招式”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练习来固定攻击和防守的反应动作,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外家拳的说法是“拳打千遍理自知”。靠像熟练工一样的反复练习招式来“练拳”的,都是“外家”!。甚至可能还不是“外家拳”,只能叫做“外行拳”。如现在的太极,用外家拳的“心法”,来走内家拳的动作和招式,其结果就是连外家拳的水准都达不到。外家拳不断重复的强化的动作练熟后起码还可以打人,这种太极的动作,如果没有用内家的心法来练,根本就不是拳,只是“柔软体操”而已。 现在练太极的很多人,练的应该就是这种“外行拳”。包括很多跟我练拳的大学生,也是天天在练“外行拳”,不过他们自己还喜滋滋的,觉得只要跟我学的动作,外形我做的差不多,就是“内家”,就是“内行”了。他们也不想一想,如果只学和模仿了我的“外形姿势”,没有走入自己的“内心”,拳还是在你的“外面”,当然还是“外家”。怎么可能是“内家”?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动作,我可以轻松地用出来,他们却“不会用”,难道靠不断反复练动作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跟我学拳的学生,居然有天天“勤奋练拳”,却不去看拳经,悟拳理的人,也不去琢磨借鉴高手的练拳经验,看别人的“门道”,岂不是一个大傻瓜!你想想就知道:一个人天天砍柴,却不肯去磨刀,不是傻瓜是什么? 把内家拳拿来当外家拳练,把需要“动脑子”的拳,当做让身体活动的“肢体运动”,长期练习就是出不了功夫,自怨自艾,实在是可笑之极!
内家拳实战 作者 真武痴 内家拳其实分两个阶段,一个练整劲练功力,另外一个阶段就是练实战。 拳谚中有句话叫做知拍任君打,我是一直有这个感觉,因为我一直这样被师傅欺负,总打在我半路的节拍上,打起来感觉非常难受,挨打尽是不能发力的时候。这个是比较高的境界,知己知彼的功夫要练得很好。 今天我就说内家拳如何和现代搏击对抗, 以前我总提到截打,截到了当然爽,但是前提你要截得到,对付散打高手,他是不断在移动,不会给你个固定的目标,也不会让你知道他是出拳还是出腿而让你截的。所以,我在这里说截打不是万能,不能包打天下的。但是截打的功夫必须有,鞭子劲,双手的合劲这些截打的基础。 后来我提到步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和练习本门的一些实战中的步伐,以前零零散散都在这里提到过,小跟步大跟步,正三角步,反三角步,进退步,这几个基本步伐的组合就组成了对付现代搏击的基础。 现代搏击的步伐灵活,有个重要问题,步伐中出招后是必须调整一下才能继续下一个步伐,也就是每前进后退是不能连续出招的,步伐就纯粹是步伐移动,出招是在攻击前一步站定出招,出招后还得调整。 内家拳练出的步伐是在前进后退中都能发招,而且要求是不能断劲,每一步出招完马上下一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能连续出招的。 星夜的八卦图中列出了形意之字形的步伐,是斜前45度前进的,这个是形意实战的一个秘诀,形意实战不是直打直进,而是有个角度的,实战中看具体情况不一定真45°。星夜那个九宫图说白了就是实战中你走的方位图。 好了有了这些基础,你才有和现代搏击一战的基础,但是散打的专业运动员在每天的练习对抗中,对于这些东西他不一定明白,但是他实践多也摸得透,实战的时候你未必反应有他快,很多的战机他能抓住,他未必要每步能发力,他就快速进退,你打不到他,快速绕到你的死角,一顿组合拳一样KO你。内家拳有一点可以依仗并且能有机会翻盘就是在于步步发力,步步不断劲,在和散打高手互相找机会的过程中,可以把握更多的战机。
为什么陈拳派别那么多? 刚才又看到陈家沟王西安拳法,还有很多,几乎影响大点的都开宗立派了。而其他各派太极则无此乱象。为什么?
动物打斗,从中见功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feng.com%2Fvblog%2Fdiscover%2F201503%2F0448b39a-330a-4e97-ae9b-679ceb0c194f.shtml%23_v_www3&urlrefer=b26ffee2d2e397f391db18b496a29516 仔细看,悉心体会其中的功夫。
动物对峙中的功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ifeng.com%2Fvblog%2Fdiscover%2F201503%2F0448b39a-330a-4e97-ae9b-679ceb0c194f.shtml%23_v_www3&urlrefer=b26ffee2d2e397f391db18b496a29516 仔细看看,悉心体会其中的功夫。
大家都开宗立派后太极拳如何称呼? 比如有五位年轻小伙子,都带艺拜师。 1、姓陈的小伙学的是杨氏太极,学成后开宗立派,叫陈氏太极; 2、姓杨的小伙学的是武氏太极,学成后开宗立派,叫杨氏太极; 3、姓武的小伙学的是孙氏太极,学成后开宗立派,叫武氏太极; 4、姓孙的小伙学的是吴氏太极,学成后开宗立派,叫孙氏太极; 5、姓吴的小伙学的是陈氏太极,学成后开宗立派,叫吴氏太极。 如果这种状况出现,太极拳界将会出现两个陈氏、两个杨氏、两个武氏、两个吴氏、两个孙氏,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巴西柔术15种地面锁技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UwMjU0NzI4.html%3Ftpa%3DdW5pb25faWQ9MjAwMDE0XzEwMDAwMV8wMV8wMQ&urlrefer=e68fe825547fdc7f479ae306e974fb99
他山之石——巴西柔术的几种直臂锁技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I4NjgwNzE2.html&urlrefer=a32b40fd4a4211c829762a50445dcfc4
自由式摔跤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A0NzQ0NTUy.html&urlrefer=1408de8bf0ce96c3e24369879c1ddaf9
张氏短打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ukongfu.com%2F7275.html&urlrefer=236c9dc39f097594098e9cfece56124c
棍法对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ukongfu.com%2F7810.html&urlrefer=b144db4343c6ad0d0b6abe33e5d8832f
真实的通背拳实战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ukongfu.com%2F7807.html&urlrefer=e5788a88e2e2fffd26f001ce1b1f868a
景瑞林程派八卦掌散手推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ukongfu.com%2F8135.html&urlrefer=e45348fd9d39e88bd38266d563ba97f2
形意拳三手炮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pps.tv%2Fplay_37TD4N.html&urlrefer=c06800f766818fd204065cfec1699447
形意拳五花炮欣赏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gxNzQzMDI4.html&urlrefer=a647767d917fa1eef47a07101fd53298
八卦掌实战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ukongfu.com%2F8147.html&urlrefer=455d306eb99863151280c3c4ceca595b 抱架不对,步法不对,打法不对。
八卦掌实战技法——程式十招 北京 麻林城 林述兴 1、推窗望月设对方(身穿运动服者,下同)上右步出右掌向我(身穿传统服装者,下同)击来,我速向对方右侧上右步外摆,同时起穿右掌,化开对方来势(图1-1),随即身体右转上左步内扣,置于对方左足后侧的同时,右掌内旋推对方右肘,左手向右腋下插伸手心向下,腰胯紧紧贴住对方(图1-2)。然后以左掌向斜上方外旋穿举,使对方处于不利状态(图卜3),同时拧腰吸胯,以左掌击打对方面部,右掌坐腕击打对方胸部(图卜4),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动作一气呵成,内劲顺达,吸胯坐腕。 2、迎风穿袖设对方以右掌穿击我面部,我速向对方右外侧上左足的同时,以左掌扶对方右肘外侧(图2-1),随即拧身上右步出右掌,于对方右手臂内侧穿击对方咽喉部,对方或被重伤或躲闪向后倾倒(图2-2、3)。同时,步法不停的向对方身后走转。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规则规定:头、颈、裆为禁击部位,可把穿喉改为以掌根击打对方胸部。)要点:迎风闪化,同时进步,步法不停。 3、走马活携设对方以右掌击打我面部,我速向对方右侧上右步外摆,同时以右掌向对方右臂外侧拧旋,先外旋复内旋,以右掌扶推对方右肘,向右转身(图3-1、2),随即上左步内扣,置于对方身后,右手上举,推住对方右肘,左肩、肘、胯、步紧贴对方身体(图3-3)。当对方转身欲走时,我左掌顺势从对方右腋下穿出,向左后搂带,把对方摔倒(图3-4)。左右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动作连贯,扣步到位,搂带转身迅速。 4、金丝抹眉设对方以左掌击打我面部,我速向对方左后侧上左步外摆(图4-1)的同时,穿左掌反手抓领对方左臂下压(图4-2),随即上右步,右掌推击对方下颌,向右转身(图4-3)的同时,右掌向右后方抹眉(图4-4、5)。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上步要快,转身抹眉动作要快。 5、怪蟒翻身设我出右手穿击对方头面,对方起右手相迎(图5-1),我左掌从右肘下穿出,突抓对方右手腕脉门处(图5-2),用右手反抓对方右手(图5-3)的同时向左翻身,左足后插于对方右足后侧,我松开右手用右掌向我左后方击出,对方必旋转跌出(图5-4、5、6、7、8)。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引手要逼真,接手要准,翻身要快。 6、白蛇吐芯设对方以左掌击我头部,我速向对方左外侧上左步外摆(图6-1、2)的同时,穿左掌向我左侧推领对方左肘,向左转体,速上右步扣于对方右足后(图6-3),又突然右回身,右掌外旋,击打对方喉部或双眼(图6-4)。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注:央视《武林大会》擂台赛规则规定,头、颈、裆为禁击部位,此招可把穿眼改为虚穿肘打)要点:摆扣步要准,不能过尺,变脸要迅速。 7、指天划地设对方用左脚弹击我裆部(图7-1),我速向左向对方转体拧胯,向对方侧上左步外摆的同时,左掌下插外旋,插于对方左腿胭窝处(图7-2),随即速上右足内扣于对方足后,右掌穿击对方面部,并向我右后外旋,将对方击倒(图7-3)。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左右掌上下旋转要同时进行。 8、白猿献果设对方用右掌击我,我上左步闪开对方右掌的同时上右步,左掌外旋前伸,化贴对方左肘,右掌外旋,于左掌下翻压对方右臂,上右足,双掌同时向前上推击对方下颌(图8-1、2、3),提右膝撞击对方裆部(可撞击腹部),如对方撤步,则顺势踢其胸(图8-4、5)。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双掌上击与撞膝要同时完成。 9、扑面问心设对方用右拳击我,我上右步,左掌前穿,向左转胯,左掌向左反扣,右掌反截对方右拳(图9-1、2),随即上左步,左掌贴右肘向前穿击对方面部,同时以右掌击其胸部(图9-3、4)。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要点:扑面问心与上左步同时进行。 10、倒转阴阳对方以右掌击我头部,我速掰右足出左掌,托截对方右肘,化开对方右掌(图10-1)的同时上右足内扣,右转身,左手向前继续推逼对方右肘(图10-2),随即再左转身向对方右足外侧上右步外掰,左手仍用力推住对方右肘,身体右侧与对方右侧贴近(图10-3),然后上右步出左掌下插对方腰部,右转身,右掌回扣对方面部,迫使对方向后倒地(图10-4)。左右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责任编辑 乔汉)
武清李氏太极拳贡集昌表演太极五行捶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Dg0MTYwMTEy.html&urlrefer=efacf424ed43a0ebe0273a514f9f4ea8 云手三现龙探爪,探海推山步沙滩。金鸡提膝独立坚,倒撵猴儿泄步捶。 白鹤亮翅半斜倚,金童献书五背长,转身怀抱七星掌,舒臂盖掌牵带推。 金龙合口臀外翻,云手下式风摇翎。当面一腿随身换,回身飞起脚当空。 搂膝指裆锤左右,魁星一势凝神观。狮子摇头双摆莲,海底捞月双通背。 左右射虎把弓握,退步掩肘顾手法。正身凝神多恭敬,怀抱双拳合太极。
公安机关处理打架的方式 伤势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致残、致死。 伤势的鉴定由市级法医鉴定(部分高级镇区分公(百)安(度)分局有设立分点, 方便程序) 如果立案的话医院是必去的,在医院开具“诊断证明书”后,法医根据该证明书作 为参考;如果调解的话,双方无意见的情况下,可忽略前去医院此流程。 PS:医药费前期均由事主自行支付。(请大家不要有我被XXX打了,医药费应该由 XXX先出的想法,你要拿了对方的医药费再先,而后期处理不了的话很可能会演变成 为民事纠纷,要上法院处理的) 案别分别为: 殴打他人、打架斗殴(这两种为治安案件,也就是行政案件) 故意伤害、故意伤害致残、故意伤害致死(这三种是刑事案件,要坐牢蹲号子滴) 一般打架分被打和互相打架。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首先说下被打。 轻微伤以下(含轻微伤)的均为治安案件,案别均为XXX殴打他人案,案件的处理方 式分为“调解”或对殴打他人的行为人作出治安处罚。调解的过程中,公安机关无权强制干涉,仅能建议以及做思想工作。 公安机关在处理治安案件的打架案时,事主(也就是被打的,也叫受害人)通常会 为双方进行调解,调解的目的是化解双方仇恨,以免日后因积怨再次发生。严格规 范的情况下,调解就算成功,现场的勘查、双方笔录、旁证的询问笔录均要制作, 调解完成后,双方写《自愿调解申请书》并签订《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 为一式三份(双方各持一份,公安机关存档一份),涉及赔偿金额的,当时当面交 清,收款人须写收据给对方。 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事主不愿意与对方调解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治 安处罚 (处罚量刑请参考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 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双方都有动手的话,案件叫“打架斗殴”。治安案件通常因为无须到法院处理,所 以不存在什么谁先动手谁慢动手的,只要双方都有动手,那么就叫打架斗殴。 等等,这位朋友说了,对方先动手打我,我再还手属于自卫吧? 好的,首先让大家了解下关于法律是如何定义自卫的。 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 ,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损害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要件,即侵害 方面的要件和防卫方面的要件。 侵害方面的要件是:①必须存在不法侵害的行为。②侵害行为必须是正在进行的 。 对于预备的或想象的侵害行为,不能借口正当防卫,先发制人,而只能采取预防措 施;对于已经实施的侵害行为,如果没有实施到底而中止或者已经实施完了,也不 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但侵害行为虽已完成,却在仍能排除其危害的情况下,则 应认为侵害行为仍在继续中。例如罪犯抢夺他人财物逃跑,事主立即追踪并强行将 财物夺回的行为应属正当防卫。如果抢夺者已经逃匿,事后被事主发现,就不能认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