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kk
sltkk
关注数: 62
粉丝数: 645
发帖数: 21,034
关注贴吧数: 11
吴美莲作品(8)《罗帕记》 2002年第二届严凤英杯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上小吴老师的复赛作品。视频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WIayuAm9Sg/
【07-12-17】★求教★关于黄梅戏的音乐 近来看到一些关于黄梅戏音乐的帖子,发现大家说法不一,而对于我这种外行而言,《黄梅戏通论》又还是艰深了一点。能不能麻烦各位深入浅出地大概讲解一下黄梅戏的音乐体系,比如主腔、花腔、平词、火工、仙腔、彩腔、阴司腔、三腔、二行、几槌、几击头、板式、板腔等等,这些词都什么意思?这些概念相互之间都什么关系?最好再举点例子,比如那部戏里的哪几句是什么腔,这样也好有点感性认识。 多谢!
求教:关于黄梅戏的音乐! 近来看到一些关于黄梅戏音乐的帖子,发现大家说法不一,而对于我这种外行而言,《黄梅戏通论》又还是艰深了一点。能不能麻烦各位深入浅出地大概讲解一下黄梅戏的音乐体系,比如主腔、花腔、平词、火工、仙腔、彩腔、阴司腔、三腔、二行、几槌、几击头、板式、板腔等等,这些词都什么意思?这些概念相互之间都什么关系?最好再举点例子,比如那部戏里的哪几句是什么腔,这样也好有点感性认识。多谢!
【07-12-13】★节目预告★今晚十点半央视11台播出“盛世梨园情” 刚刚在央视网站看到的节目单:22:25:00 盛世梨园情-跟我学走进安庆特别节目央视网址:http://www.cctv.com/2006tv/CCTV_11/
【07-12-08】★最新消息★再芬老师计划明年排新剧目 (转贴) 据悉再芬剧院计划明年初排演新的黄梅剧舞台剧。目前剧本已经出来了,名字叫《美人娇》(暂名)。编导王延松曾经指导过话剧《白门柳》、《无常女吊》、《原野》等戏的著名导演。 故事发生的年代是清末民初,讲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徽州女人》的姊妹片。据悉这部剧在唱腔、舞蹈、表演上大胆借鉴其它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有别于传统的黄梅戏的风格。估计这部戏又会引起争议。目前剧院的演员们为配合为这部戏众多的舞蹈动作的需要,请专业舞蹈老师练习身段,以达到最佳表演效果而努力。 作者: 我速 2007-12-8 22:14(转自百度《韩再芬》吧)原帖地址:http://post.baidu.com/f?kz=295614470
【07-12-8】★最新动态★安庆一团筹拍《红楼探春》 该团继《六尺巷》后的又一部大戏。导演仍为《六尺巷》的国家一级导演——李杰。国家二级演员汪莉担任主角—探春惜春由夏圆圆出演。团里已经开会部署,演员们正在写角色体会、角色心得和角色自传,呵呵!
视频《五女拜寿》(这个算戏曲小品吧?呵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KOkCXTBCOs/黄宗毅老前辈(牛郎,呵呵!)和“新世纪五朵金花”(何云、程小君、仝婷、王琴、吴美莲)合作演出。
【07-11-29】★傲雪芬芳★请教几个唱段的出处! 在《盛世梨园情-走进安庆》晚会上听到几段唱,以前没听过,觉得很好玩,请教出处,好去找完整版,请问是出自某出传统剧目还是新创作的?谢谢! “一更一点正好眠,一更寒虫叫了一更天。寒虫我的哥,你在那厢叫,我在这厢听,叫得奴家散心,叫得奴家动情,散心动情越叫越散心。娘问女儿什么子叫?老妈妈说话许多的罗嗦,许多的罗嗦,一更寒虫叫了一更天。” “一绣广东城飘儿嗦,城内扎大营溜儿嗦,绣个曹操点雄兵,飘嗦溜嗦溜郎儿嗦,哥的干妹与郎绣一个儿溜嗦。” “燕鸟双双回家来,鸟为食亡人为财,蜜蜂只为采花死,山伯为的耶,三枝花儿开呀,两朵玫瑰花,祝英台呀,荷花儿开呀,桂花儿香,花开花香尚子郎当,金钱一朵腊梅花,花鼓莲厢闹。”(感觉词有点像云南大理的《弥渡山歌》: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尼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咿哪!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小河隔着过不尼来,哥抬石头妹兜土,花桥造起走过尼来。 ) 龙宝玲唱的那段,感觉词有点像电影《刘三姐》,是不是出自黄梅戏《刘三姐》?
请教几个唱段的出处! 在《盛世梨园情-走进安庆》晚会上听到几段唱,以前没听过,觉得很好玩,请教出处,好去找完整版,请问是出自某出传统剧目还是新创作的?谢谢!“一更一点正好眠,一更寒虫叫了一更天。寒虫我的哥,你在那厢叫,我在这厢听,叫的奴家散心,叫得奴家动情,散心动情越叫越散心。娘问女儿什么子叫?老妈妈说话许多的罗嗦,许多的罗嗦,一更寒虫叫了一更天。”“一绣广东城飘儿嗦,城内扎大营溜儿嗦,绣个曹操点雄兵,飘嗦溜嗦溜郎儿嗦,哥的干妹与郎绣一个儿溜嗦。”“燕鸟双双回家来,鸟为食亡人为财,蜜蜂只为采花死,山伯为的耶,三枝花儿开呀,两朵玫瑰花,祝英台呀,荷花儿开呀,桂花儿香,花开花香尚子郎当,金钱一朵腊梅花,花鼓莲厢闹。”(感觉词有点像云南大理的《弥渡山歌》: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尼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咿哪!梁山伯为祝英台 咿哪!山对山来崖对崖,小河隔着过不尼来,哥抬石头妹兜土,花桥造起走过尼来。 )龙宝玲唱的那段,感觉词有点像电影《刘三姐》,是不是出自黄梅戏《刘三姐》?
央视11频道正在演《为奴隶的母亲》(安庆一团满玲玲主演) 以前只在《名段欣赏》听过几个唱段,第一次看全剧,试试感觉如何,呵呵!
为什么《西游记》吧里没那么多人谈史书? 这里是《三国演义》吧,但是我感觉好像起码一半的人在谈《三国志》。我去《西游记》吧逛了一下,好像没有发现有多少人在谈《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水浒》吧里谈《大宋宣和遗事》之类书的也不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07-11-22】★精彩转贴.美莲动态★戏苑百家--走进江苏通州 众多名家聚通州 星光熠熠贺“综艺” 中央电视台《戏苑百家》走进江苏·通州大型演唱会在市体育馆鸣锣开场,具有通州地方特色的通剧《汪晶滴亮好前程》也在演唱会上亮相,熟悉的南通方言唱出别有韵味的唱腔,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江苏综艺集团喜庆二十周年的时刻,中央电视台《戏苑百家》走进江苏·通州大型演唱会在市体育馆鸣锣开场,给通州人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 中央电视台金话筒奖得主白燕升代表《戏苑百家》栏目表达了对通州以及综艺集团的由衷祝贺。随后好戏一一上演,小朋友陶阳唱起《红灯记》来中气十足,让台下观众击掌赞赏;“红楼梦中人”李旭丹一曲《黛玉葬花》凄美委婉,如泣如诉;京剧武戏《大闹天宫》热闹纷呈,孙悟空扮相惟妙惟肖。各类剧种、名家经典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听觉视觉需求,全场气氛高潮迭起。 尚长荣、于魁智、李胜素、吴琼、小香玉……一位位耳熟能详的名家;《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女驸马》、《花木兰》……一段段经典选段,让千余观众大呼过瘾。白发老人随着曲声轻声应和,票友们早就如痴如醉,年轻的观众也纷纷挥舞荧光棒加入进来。家住八角亭住宅小区的陈明对记者说:“本以为戏曲枯燥无味,没想到戏曲这么好听,效果那么好。” 另据了解,《戏苑百家》走进江苏·通州大型演唱会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省、南通市、通州市领导与观众一起欣赏了精彩的节目。
【精彩转贴】黄梅戏《六尺巷》长安大戏院首演琐记(转自王晓马博客 今天不要文字,用相机告诉你一切,在北京,在长安…… 该剧主要角色和演员(右起): 徐昌茂(潘文庆饰)、张府管家(崔克勇饰)、徐娘(张小萍饰)、吴何成(董家琳饰)、徐夫人(白红饰)
安庆一团(吴美莲所在团)赴京演出《六尺巷》相关博文转贴 黄梅戏《六尺巷》长安大戏院首演琐记转自王晓马的(《六尺巷》的编剧)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xiaoma六尺小巷风光无限-黄新德转自黄梅新德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angmeixinde
吴美莲作品(7)《孟姜女.哭城》 安庆流派的独特唱法,古朴典雅,真切动人!视频地址:http://www.aqtv.cn/qnyy/2007-11/01/cms11669article.shtml
【07年11月9日】★转贴精品★我心中的木兰(转自夏圆圆博客) 在“黄梅之星”大赛上欣赏到小夏老师《木兰哭坟》这个唱段后,不禁被深深打动,这些天来,一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拜读了小夏老师这段文字之后,心中的波澜更是久久无法平静,故冒昧转贴至此,敬请各位鉴赏!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自长篇叙事诗《木兰辞》,这是我最初最早了解的花木兰。她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身为花家的大女儿,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克服封建社会的偏见,不畏艰险,替父从军,并且最终战胜了匈奴,保卫了国家的故事。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在黄梅戏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剧本来歌颂她,龙江剧的白淑贤老师的经典剧目之一就是《花木兰传奇》,该剧曾荣获第五届全国“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龙江剧是我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黑龙江省地方戏曲的新剧种,是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记得曾经在二团实习时按正常上课观摩过此戏,但是现在只有模糊的概念了。这次参加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复赛决赛选择的是《花木兰传奇》中"木兰哭坟"一场,讲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在军营中结识了豪爽的校尉金勇,结为兄弟,十年征战,木兰升为大将军,但二人相濡以沫,情感笃深,誓同生死。决战前夜金勇得知木兰原是女儿身,连敬三杯酒,发誓娶她。木兰许诺,“得胜班师之日,便是我们婚庆之时”。然而在奋战中,金勇为救木兰壮烈阵亡。班师回朝之日木兰凭吊古战场,祭奠金勇,痛不堪言。最早在第二届严凤英大奖赛时,汪莉老师曾经将她搬到舞台上,是她将龙江剧《花木兰传奇》中这段好听的唱段原原本本改编移植到黄梅戏上的,当时荣获了严凤英杯银奖。在移植改编过程中没有对剧本和唱词进行较大的修改,只是处理时加了描写音乐和道白,更具有浓缩性,和更富有参赛性。我认为这段的唱腔很有特色,塑造花木兰与塑造其他角色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在哭坟时,没有过多的动作和身段,也没有耍什么特技,只是静下来祭奠,追忆,诉说,招魂,明志,因此唱腔不是很零碎,而是把大家熟悉的黄梅戏的各种板式组成一个大唱段,一气合成,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凄凄惨惨,惊天动地。戏曲的繁荣离不开各剧种的相互学习和移植,在这里要感谢做出这么好听的作曲陈华庆老师,导演朱学清老师,和唱腔胡静老师,以及第一个吃螃蟹的汪莉老师,没有她(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成绩!!”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a2cc001000b2r.html
【07年11月9日】★转贴精品★我心中的木兰(转自夏圆圆博客) 在“黄梅之星”大赛上欣赏到小夏老师《木兰哭坟》这个唱段后,不禁被深深打动,这些天来,一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拜读了小夏老师这段文字之后,心中的波澜更是久久无法平静,故冒昧转贴至此,敬请各位鉴赏!“"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出自长篇叙事诗《木兰辞》,这是我最初最早了解的花木兰。她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身为花家的大女儿,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克服封建社会的偏见,不畏艰险,替父从军,并且最终战胜了匈奴,保卫了国家的故事。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在黄梅戏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剧本来歌颂她,龙江剧的白淑贤老师的经典剧目之一就是《花木兰传奇》,该剧曾荣获第五届全国“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龙江剧是我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黑龙江省地方戏曲的新剧种,是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记得曾经在二团实习时按正常上课观摩过此戏,但是现在只有模糊的概念了。这次参加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复赛决赛选择的是《花木兰传奇》中"木兰哭坟"一场,讲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在军营中结识了豪爽的校尉金勇,结为兄弟,十年征战,木兰升为大将军,但二人相濡以沫,情感笃深,誓同生死。决战前夜金勇得知木兰原是女儿身,连敬三杯酒,发誓娶她。木兰许诺,“得胜班师之日,便是我们婚庆之时”。然而在奋战中,金勇为救木兰壮烈阵亡。班师回朝之日木兰凭吊古战场,祭奠金勇,痛不堪言。最早在第二届严凤英大奖赛时,汪莉老师曾经将她搬到舞台上,是她将龙江剧《花木兰传奇》中这段好听的唱段原原本本改编移植到黄梅戏上的,当时荣获了严凤英杯银奖。在移植改编过程中没有对剧本和唱词进行较大的修改,只是处理时加了描写音乐和道白,更具有浓缩性,和更富有参赛性。我认为这段的唱腔很有特色,塑造花木兰与塑造其他角色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在哭坟时,没有过多的动作和身段,也没有耍什么特技,只是静下来祭奠,追忆,诉说,招魂,明志,因此唱腔不是很零碎,而是把大家熟悉的黄梅戏的各种板式组成一个大唱段,一气合成,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凄凄惨惨,惊天动地。戏曲的繁荣离不开各剧种的相互学习和移植,在这里要感谢做出这么好听的作曲陈华庆老师,导演朱学清老师,和唱腔胡静老师,以及第一个吃螃蟹的汪莉老师,没有她(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成绩!!”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a2cc001000b2r.html
【寒雪再纷】小测验:请问安庆5235黄梅戏会馆的“5235”是何意? 呵呵!
呵呵!小测验:请问安庆5235黄梅戏会馆的“5235”是什么意思? 如题,呵呵!
转贴:“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决赛结果(转自黄梅戏老博客) 30号:吴美莲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84 0.2 98.86 1 19号:王 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84 0.2 98.86 1 29号:郑玉兰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786 0.045 98.831 3 48号:马 丁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778 0.025 98.803 4 34号:檀春芳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642 0.055 98.697 5 28号:陈晓玲 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98.536 0.095 98.631 6 39号:夏圆圆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52 0.07 98.59 7 49号:龙宝玲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51 0.015 98.525 8 52号:余淑华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466 0.035 98.501 9 13号:丁 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27 0.05 98.32 10 21号:谢思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31 0.005 98.315 11 12号:熊东旭 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98.22 0.085 98.305 12 08号:查 寅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15 0.1 98.25 13 45号:张 丽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07 0.04 98.11 14 56号:李 俊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62 0.075 97.695 15 38号:孙新雨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7.57 0.06 97.63 16 55号:叶小芹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97.48 0.03 97.51 17 58号:何 玉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546 0.065 97.611 17 66号:方熠安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426 0.08 97.506 19 63号:何 东 望江黄梅戏剧团 97.45 0.01 97.46 20
给小吴老师道喜!又得了个第一,黄梅之星! 恭贺小吴老师在“黄梅之星”大赛中荣登魁首!
“黄梅之星”大赛复赛成绩表(根据黄梅戏老发布的资料编辑) 30号:吴美莲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69 0、4 99、0919号:王 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66 0、4 99、06 48号:马 丁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624 0、4 99、02429号:郑玉兰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58 0、4 98、98 49号:龙宝玲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50 0、4 98、9034号:檀春芳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30 0、4 98、7039号:夏圆圆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30 0、4 98、7008号:查 寅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23 0、4 98、63 21号:谢思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21 0、4 98、6128号:陈晓玲 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98、14 0、4 98、54 56号:李 俊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14 0、4 98、5412号:熊东旭 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98、12 0、4 98、52 13号:丁 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09 0、4 98、49 45号:张 丽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11 0、37 98、4866号:方熠安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08 0、4 98、4852号:余淑华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076 0、4 98、47655号:叶小芹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98、06 0、4 98、4638号:孙新雨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8、05 0、4 98、4563号:何 东 望江黄梅戏剧团 98、02 0、4 98、4258号:何 玉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87 0、4 98、2768号:凌 夏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86 0、4 98、26 44号:宁宝龙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7、92 0、3 98、2223号:金 菊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77 0、35 98、12 04号:江 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69 0、4 98、09 47号:何文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84 0、2 98、04 25号:蔡正强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97、58 0、4 97、9869号:王小铃 当涂县黄梅戏剧团 97、53 0、4 97、9353号:姜 林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50 0、4 97、9031号:杨 菲 望江县黄梅剧团 97、50 0、4 97、9011号:汪学节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94 0、4 97、8907号:刘丽华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97、36 0、4 97、76 33号:章 铨 铜陵市艺术剧院 97、32 0、4 97、7220号:汪林林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 97、3 0、4 97、718号:童玲红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97、28 0、4 97、68 35号:汪 霞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97、28 0、4 97、6862号:丁传飞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7、36 0、3 97、6609号:谢海堃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97、22 0、4 97、6217号:朱 磊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7、32 0、2 97、5237号:陈 丹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1 0、4 97、5 15号:胡春年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 96、88 0、4 97、28
“黄梅之星”大赛复赛成绩表(根据黄梅戏老发布的资料编辑) 30号:吴美莲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69 0、4 99、0919号:王 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66 0、4 99、06 48号:马 丁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624 0、4 99、02429号:郑玉兰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58 0、4 98、98 49号:龙宝玲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50 0、4 98、9034号:檀春芳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30 0、4 98、7039号:夏圆圆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30 0、4 98、7008号:查 寅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23 0、4 98、63 21号:谢思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21 0、4 98、6128号:陈晓玲 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98、14 0、4 98、54 56号:李 俊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14 0、4 98、5412号:熊东旭 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98、12 0、4 98、52 13号:丁 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09 0、4 98、49 45号:张 丽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8、11 0、37 98、4866号:方熠安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8、08 0、4 98、4852号:余淑华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8、076 0、4 98、47655号:叶小芹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98、06 0、4 98、4638号:孙新雨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8、05 0、4 98、4563号:何 东 望江黄梅戏剧团 98、02 0、4 98、4258号:何 玉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87 0、4 98、2768号:凌 夏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86 0、4 98、26 44号:宁宝龙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97、92 0、3 98、2223号:金 菊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77 0、35 98、12 04号:江 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69 0、4 98、09 47号:何文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84 0、2 98、04 25号:蔡正强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97、58 0、4 97、9869号:王小铃 当涂县黄梅戏剧团 97、53 0、4 97、9353号:姜 林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97、50 0、4 97、9031号:杨 菲 望江县黄梅剧团 97、50 0、4 97、9011号:汪学节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7、94 0、4 97、8907号:刘丽华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97、36 0、4 97、76 33号:章 铨 铜陵市艺术剧院 97、32 0、4 97、7220号:汪林林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 97、3 0、4 97、718号:童玲红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97、28 0、4 97、68 35号:汪 霞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97、28 0、4 97、6862号:丁传飞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7、36 0、3 97、6609号:谢海堃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97、22 0、4 97、6217号:朱 磊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97、32 0、2 97、5237号:陈 丹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1 0、4 97、5 15号:胡春年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 96、88 0、4 97、28
【寒雪再纷】【八卦】原来郑玉兰她们家也是黄梅世家啊! 今日在网上信马由缰,本想搜寻一些关于本次“黄梅之星”大赛的消息,不期偶得一帖,似乎与郑玉兰老师的堂兄有关。细读之下方才得知原来郑氏一门也是梨园世家。 此帖系7年前,由一位署名“周暾”的网友所作。 “下面由我向大家痛述我们郁风同志(据说系郑玉兰老师之堂兄)的家事!各位看官!!! 总的来说,一个字,怎一个“残!”字了得!!! 遥想当年郁风同志的舅爹,风姿飒爽,乃当地黄梅戏的名角。是严凤英的同台搭档,何等风光!!!在拍摄《天仙配》时,严凤英坚决要求和郁风同志的舅爹一起。然而,可恼的是那个王少舫却因为只比他舅爹漂亮一点点,竟被无情的%¥•#……%!哎哎哎!!!5555555!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到了郁风爸爸一代。80年代,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黄梅也戏迎来了他的春天。郁风的爸爸,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对黄梅戏有着执着情感的艺术家,报考了安庆黄梅戏剧团。和五朵金花在一个班!为了向建国35周年献礼,安徽黄梅戏剧团决定拍摄《龙女》。但在男一号的人选上久久不能决定。是郁风的爸爸呢还是黄新德???•¥%¥%……¥#(其中原由不知)。于是抽签决定!结果被黄新德抽到了。于是郁风的父亲一怒之下,放弃了他心爱的黄梅戏,在建筑领域大有作为了一番。 如今,郁风的堂妹妹(ppmm,绝对!在安庆黄梅戏学校,现在在安庆黄梅戏2团,和韩再芬在一个单位,前不久她应湖南卫视的邀请去长沙制作节目。)又再次毅然担负起了振兴黄梅的重任。”
慢着!慢着!黄梅之星复赛消息似乎有误! "37号选手:陈 丹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1 0、4 97、504号选手:江 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7、69 0、4 98、0947号选手:何文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97、84 0、2 98、0407号选手:刘丽华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97、36 0、4 97、7668号选手:凌 夏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97、86 0、4 98、2608号选手:查 寅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23 0、4 98、63 309号选手:谢海堃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97、22 0、4 97、6211号选手:汪学节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7、94 0、4 97、8912号选手:熊东旭 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98、12 0、4 98、52 613号选手:丁 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09 0、4 98、49 715号选手:胡春年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96、88 0、4 97、2817号选手:朱 磊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97、32 0、2 97、5218号选手:童玲红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97、28 0、4 97、6819号选手:王 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66 0、4 99、06 120号选手:汪林林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97、3 0、4 97、721号选手:谢思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21 0、4 98、61 423号选手:金 菊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97、77 0、35 98、1225号选手:蔡正强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97、58 0、4 97、98刚看了黄梅戏老的博客,与我第一次看的另一个博客上的消息有出入,王琴第一,郑玉兰第二、查寅第三…… 28号选手:陈晓玲 潜山县黄梅戏剧团98、14 0、4 98、54 5 29号选手:郑玉兰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98、58 0、4 98、98 2"我的网速太慢,昨天没看完,没搞到第一手资料,抱歉!
慢着!慢着!黄梅之星复赛消息似乎有误! 刚看了黄梅戏老的博客,与我第一次看的另一个博客上的消息有出入,王琴第一,郑玉兰第二、查寅第三……“37号选手:陈 丹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97、1 0、4 97、504号选手:江 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7、69 0、4 98、0947号选手:何文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97、84 0、2 98、0407号选手:刘丽华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97、36 0、4 97、7668号选手:凌 夏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97、86 0、4 98、2608号选手:查 寅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23 0、4 98、63 309号选手:谢海堃 枞阳县黄梅戏剧团97、22 0、4 97、6211号选手:汪学节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7、94 0、4 97、8912号选手:熊东旭 安徽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98、12 0、4 98、52 613号选手:丁 飞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09 0、4 98、49 715号选手:胡春年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96、88 0、4 97、2817号选手:朱 磊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97、32 0、2 97、5218号选手:童玲红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97、28 0、4 97、6819号选手:王 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66 0、4 99、06 120号选手:汪林林 桐城市黄梅戏传播公司97、3 0、4 97、721号选手:谢思琴 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8、21 0、4 98、61 423号选手:金 菊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97、77 0、35 98、1225号选手:蔡正强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97、58 0、4 97、9828号选手:陈晓玲 潜山县黄梅戏剧团98、14 0、4 98、54 5 29号选手:郑玉兰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98、58 0、4 98、98 2"
首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复赛第一场结束,郑玉兰夺得全场最高分 郑玉兰得分98.98,全场最高。恭喜! 小郑老师10月中旬就到北京为11月《六尺巷》的演出打前站,随后又赶到河南给董家琳老师助演,前天才赶回安庆,人不卸甲,马不除鞍,走马取城,果然神勇!呵呵!
首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复赛第一场结束,郑玉兰夺得全场最高分 郑玉兰得分98.98,全场最高。恭喜!小郑老师10月中旬就到北京为11月《六尺巷》的演出打前站,随后又赶到河南给董家琳老师助演,前天才赶回安庆,人不卸甲,马不除鞍,走马取城,果然神勇!呵呵!
转贴:河南梨园春专业演员大赛落幕,董家琳老师喜获铜奖! 转贴自黄梅戏老的博客:“黄梅戏迷的佳音:男黄梅戏演员的楷模短讯:河南省梨园春第二届专业青年演员大奖赛昨晚胜利落幕,安庆黄梅戏一团著名青年演员董家林先生喜获铜奖.决赛分二组进行,第一组为五名外省剧目演员,他们是黄梅戏,晋剧,评剧,秦腔和蒲剧.第二组为本省剧目,他们是豫剧和曲剧.外省剧目和本省剧目各设金奖一名,其余是银奖三名,铜奖五名.这次共有38个剧目参赛,黄梅戏能进入十强很是不易,而且南方剧种只有黄梅戏进入决赛,可见北方观众对黄梅戏多么热爱.”
明天小吴老师又要上赛场了吧? 看了今晚的“黄梅之星”大赛复赛第一场名单,没有看到小吴老师,想必抽签抽在明天的第二场。预祝小吴老师取得好成绩!预祝所有选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首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复赛今晚开始,第一场选手为: 37号选手,陈丹,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4号选手,江霞,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47号选手,何文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7号选手,刘丽华,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68号选手,凌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8号选手,查寅,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9号选手,谢海堃,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11号选手,汪学节,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12号选手,熊东旭,安徽省军区政治文工团 13号选手,丁飞,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15号选手,胡春年,桐城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 17号选手,朱磊,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18号选手,童玲红,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19号选手,王琴,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20号选手,汪林林,桐城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 21号选手,谢思琴,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 23号选手,金菊,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5号选手,蔡正强,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28号选手,陈晓玲,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29号选手,郑玉兰,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首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复赛今晚上开始,第一场选手为: 37号选手,来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陈丹4号选手,江霞,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47号选手,何文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7号选手,刘丽华,怀宁县黄梅戏剧团68号选手,凌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8号选手查寅,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9号选手谢海昆,枞阳县黄梅戏剧团11号选手汪学节,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12号选手熊东旭,安徽省军区政治文工团13号选手丁飞,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15号选手胡春年,桐城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17号选手朱磊,湖北省黄梅戏剧院18号选手童玲红,望江县黄梅戏剧团19号选手王琴,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20号选手汪林林,桐城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21号选手谢思琴,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23号选手金菊,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25号选手蔡正强,望江县黄梅戏剧团28号选手陈晓玲,潜山县黄梅戏剧团29号选手郑玉兰,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吴美莲作品(6)杂锦《天仙配》、《罗帕记》、《对花》等 这是《安庆黄梅戏艺术文化网》介绍小吴老师的页面,收录了小吴老师的几个唱段的音频,右键单击“视听”栏下面的小图标可以下载:http://www.aqhmxw.com/a/yt/mxzl/wml.htm
吴美莲作品(5)《师徒取经》 看过这部戏的朋友可能不太多。这应该是小吴老师比较早的作品了,个人感觉这是我目前所看过的小吴老师的戏中最为另类的一出。题材是黄梅戏中相对少见的《西游记》故事,但在小说《西游记》中似乎又没有这一段。表演更是极具特色,给我留下的印象真是太深了!简直是把我肚子都笑抽了筋!看惯了她演老实小姐,陡然看她演妖精,感觉很新奇。那几段舞蹈虽然动作简单,可是太妩媚了,简直是颠覆形象啊!后边一段和孙猴子的打戏,虽然难度和京剧没法比,但还是很新鲜,我头一次看吴美莲翻跟头,“王怜娟”翻跟头,哈哈!这效果简直跟林黛玉爬树差不多。哈哈哈哈哈…… 唯一可惜的是舞台背景比较简陋,画面效果也不太好,演员表情看不太清,要不然我可能会笑得滚到桌子底下去了。 视频网址:http://www.tudou.com/search/programs/?posto=%2Fsearch%2Fprograms%2F&kw=%CA%A6%CD%BD%C8%A1%BE%AD&nav_search_target=0&comefrom=1
吴美莲作品(4)《女驸马》 这也是小吴老师近年来多次演绎的剧目之一,去年夺得“新世纪五朵金花”奖项,今年在“寻找七仙女”大赛中夺得预赛第一,河南《梨园春》大赛晋级复赛都是凭此唱段。《女驸马》是黄梅戏经典中的经典,对于此剧,无需我再多言。不过小吴老师在忠实继承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听!
吴美莲作品(3)《小辞店》 这段唱是小吴老师近年来多次演绎的唱段之一,在去年的“新世纪五朵金花”颁奖晚会、央视《名段欣赏》栏目,今年的“黄金搭档杯”青年演员大奖赛初赛上都表演了这段。《小辞店》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深受听众喜爱,其中很多唱段都堪称脍炙人口,也被多位前辈名家成功诠释过,其本身的难度也不一般,以至于黄梅戏界向来有“男怕访友(也有说渔网的),女怕辞店”之说,因此青年演员表演起来,压力之大可想而之!不过在我看来,小吴老师的这段唱颇有自己的特点:吴美莲演唱的这一版应该是改过的,曲、词与严凤英、韩再芬、李文等唱的不一样,和满玲玲的那一版舞台剧好像是一样的。 单论这一段,新版的要华丽些,老版的质朴些,个人认为算是各有千秋,都很动人!不过论全剧,我更偏爱老版,新版的有些剧情我感觉怪怪的,不如老版顺畅。 从人物塑造上,我觉得吴美莲的柳凤英挺有特点的,严大师的没有看过图像,李文的也只听过一段,说不出什么,那就只和韩再芬老师的版本比较一下。韩老师的柳凤英玲珑娇俏,热情奔放,刚烈率真,甚至有几分泼辣(那句“倘若是哥无理,倒还也罢。倘若是哥有理,我甩他几个嘴巴!”让我印象挺深的,呵呵!)。而小吴老师这一版却要含蓄、柔弱许多,给人一种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的感觉,真应了那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一声声责备、倾诉、叮咛温温的,软软的,厚厚的,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不能承受之重!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吴美莲作品(1)《相思泪》 俗话说“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凄美爱情故事听过太多太多了,可没想到这个故事在我心目中掀起的波澜是如此强烈、如此持久!此外,这出戏唱腔丰富、旋律优美,故而我将此剧作放在首位,郑重向各位推荐!
咸吃萝卜淡操心——有关黄梅戏演员吴美莲老师 呵!——怎么说呢? 尽管早已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这场考验还是比我预想的来得早,来得严峻! 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从未取得过任何值得一提的成绩,所以,对于在成绩面前如何自处,我提供不出多少可供参考的经验抑或教训。无奈——这个久违了的感觉再次袭上我的心头!这种感觉让我很疲惫! 困乏之中,我想起了前情。我想起了《金钗记》中那个拙朴纯真的秀英小姐,想起了《相思泪》中那个娴静柔弱的怜娟小姐,想起了《师徒取经》中那个妩媚刁蛮的白鳍仙,想起了《小辞店》中那个温存似水的柳凤英,想起了《状元府》中那个潇洒俊秀的冯素珍,想起了花戏楼演播厅中那位笑靥如花、羞涩腼腆的小吴老师,想起了同窗眼中那位每天早期练唱的吴学姐,想起了侯露老师口中那位很少逛街,餐餐吃馒头的小吴同学……我的心情,渐渐宁静了。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转贴:如何发扬越剧(我们也来想想如何发扬黄梅戏吧!) 转贴自越剧吧:1 如何发扬越剧 越剧相对于其他戏曲很年轻,很靓丽。 我是一个绍兴的初中戏迷,周围似乎很少喜欢越剧的同龄人,深感寂寞。如今的年轻学生的注意力更倾向与流行的一些歌曲啊,韩剧啊。 越剧的优势是耐看,好看,只要喜欢上了就不会放弃,有人说“越剧是个第二眼美女”,我深有同感,认真看第二眼就会真正喜欢上他,而且会是一辈子。真的这年轻的朋友去关注越剧,喜欢越剧,越剧才会更有活力,更美丽!! 作者: 潇湘惊魂 2007-10-19 14:16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楼主啊,我深有同感.我上高一,今天和同学聊起越剧,居然还有同学不知越剧为何物.她们讲起韩剧来到是头头是道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发扬,我们的越剧如何振兴,确实是一个需要社会一起讨论的话题,也是文化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流行音乐只是暂时的流行,只有真正有内涵的文化才可以渊远流长 作者: 铮渡 2007-10-19 17:0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身为越剧迷有责任帮助宣传越剧,尽可能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非难事。只要有心就可以发展很多新越迷。我妈和我的一帮同学都被我熏陶成半个戏迷了,呵呵。大家尽戏迷的本分,做戏迷能做的贡献就好,不要把心都用在批斗演员上,没意义。那些批斗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作者: 219.140.57.* 2007-10-19 17:41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楼上的说得是啊,但是问题是:他们愿意坐听我们的宣传吗?我试过,一个个像泥塑木雕似的,找不到让他们能够理解的点,因为我的同学们几乎对戏曲都十分陌生,除了知道个名字外,对这个传统的艺术没什么印象。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但我的周围就是如此,更别提越剧了。对他们说,要让他们对戏曲先有个印象,而这又是一个花时间的过程。我是不怕,但他们能够接受这吗?确实,我们没必要整天对某个演员的演技如何过分地褒贬,毕竟他们也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意见提提也就是了,没必要整天都是那些话题。作为戏迷,我认为我们还是多对它的影响尽一份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吧! 作者: 龙少禅 2007-10-19 18:09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宣传需要技巧的,呵呵,大道理自然没人爱听。我推介几条个人经验哈,仅供参考: 1、先给他们介绍越剧演员的美图。别瞧不起皮相,任何吸引都是从皮相开始的。他们花痴上一个演员,就是爱越的萌芽。 2、偶尔介绍比较经典的折子戏给他们看——不要只管推荐,一定要亲自陪他们看。折子戏或者经典片段,例如18相送、读西厢、西湖山水、浪迹天涯等等,一开始不要贪长,全本他们吃不消的。越剧的魅力,窥一斑而知全豹。 3、如果自己会唱越剧并且唱得不错,就多唱唱,建立氛围,不管他们想听不想听,至少会产生熟悉感,往后偶尔遇到电视上演唱越剧,都会关注一下,甚至回头和你讨论,慢慢产生互动。 4、如果自己了解越剧身段,就多和他们聊聊那些漂亮的手眼身法步,亲自示范水袖功扇子功,如此直观之美一定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容易从此突破。 5、结合他们自身的条件,评价他们适合演小生OR花旦,或者唱什么流派,保证他们感兴趣这个…… 6、大家补充吧 作者: 220.249.91.* 2007-10-19 18:43 回复此发言 --------------------------------------------------------------------------------
转贴:如何发扬越剧(我们也来想想如何发展黄梅戏吧!) 转贴自越剧吧:1 如何发扬越剧 越剧相对于其他戏曲很年轻,很靓丽。 我是一个绍兴的初中戏迷,周围似乎很少喜欢越剧的同龄人,深感寂寞。如今的年轻学生的注意力更倾向与流行的一些歌曲啊,韩剧啊。 越剧的优势是耐看,好看,只要喜欢上了就不会放弃,有人说“越剧是个第二眼美女”,我深有同感,认真看第二眼就会真正喜欢上他,而且会是一辈子。真的这年轻的朋友去关注越剧,喜欢越剧,越剧才会更有活力,更美丽!! 作者: 潇湘惊魂 2007-10-19 14:16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楼主啊,我深有同感.我上高一,今天和同学聊起越剧,居然还有同学不知越剧为何物.她们讲起韩剧来到是头头是道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发扬,我们的越剧如何振兴,确实是一个需要社会一起讨论的话题,也是文化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流行音乐只是暂时的流行,只有真正有内涵的文化才可以渊远流长 作者: 铮渡 2007-10-19 17:0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身为越剧迷有责任帮助宣传越剧,尽可能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非难事。只要有心就可以发展很多新越迷。我妈和我的一帮同学都被我熏陶成半个戏迷了,呵呵。大家尽戏迷的本分,做戏迷能做的贡献就好,不要把心都用在批斗演员上,没意义。那些批斗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作者: 219.140.57.* 2007-10-19 17:41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楼上的说得是啊,但是问题是:他们愿意坐听我们的宣传吗?我试过,一个个像泥塑木雕似的,找不到让他们能够理解的点,因为我的同学们几乎对戏曲都十分陌生,除了知道个名字外,对这个传统的艺术没什么印象。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但我的周围就是如此,更别提越剧了。对他们说,要让他们对戏曲先有个印象,而这又是一个花时间的过程。我是不怕,但他们能够接受这吗?确实,我们没必要整天对某个演员的演技如何过分地褒贬,毕竟他们也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意见提提也就是了,没必要整天都是那些话题。作为戏迷,我认为我们还是多对它的影响尽一份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吧! 作者: 龙少禅 2007-10-19 18:09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如何发扬越剧 宣传需要技巧的,呵呵,大道理自然没人爱听。我推介几条个人经验哈,仅供参考: 1、先给他们介绍越剧演员的美图。别瞧不起皮相,任何吸引都是从皮相开始的。他们花痴上一个演员,就是爱越的萌芽。 2、偶尔介绍比较经典的折子戏给他们看——不要只管推荐,一定要亲自陪他们看。折子戏或者经典片段,例如18相送、读西厢、西湖山水、浪迹天涯等等,一开始不要贪长,全本他们吃不消的。越剧的魅力,窥一斑而知全豹。 3、如果自己会唱越剧并且唱得不错,就多唱唱,建立氛围,不管他们想听不想听,至少会产生熟悉感,往后偶尔遇到电视上演唱越剧,都会关注一下,甚至回头和你讨论,慢慢产生互动。 4、如果自己了解越剧身段,就多和他们聊聊那些漂亮的手眼身法步,亲自示范水袖功扇子功,如此直观之美一定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容易从此突破。 5、结合他们自身的条件,评价他们适合演小生OR花旦,或者唱什么流派,保证他们感兴趣这个…… 6、大家补充吧 作者: 220.249.91.* 2007-10-19 18:43 回复此发言 --------------------------------------------------------------------------------
“寻找七仙女比赛有两亿七千万人观看!”小仙女王霞发表感言! 在小王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一篇博文,是对“寻找七仙女”大赛的反响的简短感言。小王老师作为当事人,这次大赛的七仙女之一,她的想法想必大家愿意了解。因未及征得她的同意,不敢贸然专贴,请大家移步亲往小王老师的博客一观!http://blog.sina.com.cn/hmxwangxia
节目晚报:(汗!)今天晚上央视《名段欣赏》 央视的节目预报越来越没准谱了,今天明明登的是张小萍的专辑,我还以为是重播。结果一看,是小吴,呵呵!吴美莲表演了三段:《女驸马-绣楼独叹.状元府》、《西楼会》、《小辞店》。明天中午应该会有重播。
也许是个老生常谈:请问大家为什么喜欢黄梅戏?呵呵! 和其他一些剧种相比,黄梅戏可能没有漫长的历史(撑死了200多年吧?跟很多大剧种没法比,其实和很多小剧种也没法比),没有足够显赫的地位(不是国剧),词句不是那么文采飞扬(虽然有不少雅的,但大众的印象最深的似乎还是“呀兹依兹呀”),音乐似乎也不是那么繁复精深(听不了几句就会听到“5235”),也没有太多的奇功绝技(很少见到喷火、打出手等等)。 那大家为什么还喜欢她? 她有什么独特的吸引大家的地方? 黄梅戏究竟是凭借什么征服了全国不少的观众,从一个乡间小戏迅速成长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剧种?我猜,在这儿问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要回答我:因为爱韩姐!不过我还想再多问一句,还有其他原因吗?谢谢!
也许是个老生常谈:请问大家为什么喜欢黄梅戏?呵呵! 和其他一些剧种相比,黄梅戏可能没有漫长的历史(撑死了200多年吧?跟很多大剧种没法比,其实和很多小剧种也没法比),没有足够显赫的地位(不是国剧),词句不是那么文采飞扬(虽然有不少雅的,但大众的印象最深的似乎还是“呀兹依兹呀”),音乐似乎也不是那么繁复精深(听不了几句就会听到“5235”),也没有太多的奇功绝技(很少见到喷火、打出手等等)。那大家为什么还喜欢她?她有什么独特的吸引大家的地方?黄梅戏究竟是凭借什么征服了全国不少的观众,从一个乡间小戏迅速成长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剧种?
“九天仙女下凡尘”——今晚九点,敬请锁定央视《戏苑百家》! 今晚(10月9日)20:55,CCTV_11《戏苑百家》将播出8月3日在安徽《寻找七仙女》颁奖晚会后录制的一期“七仙女访谈”。详情请见央视公主 刘湉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e5cc701000bhv.html
请问《黄梅戏艺术》是本什么样的期刊? 好像除了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以外,导演、编剧、演员等都经常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作者中不乏熟悉的名字,比如徐君、吴美莲、何云、卢亚男等等。请问哪位看过这本期刊?感觉如何?怎样订阅?谢谢!
呵呵!我觉得“七仙女”颁奖晚会上选手们唱的比比赛时好很多! 刚刚看了安徽卫视“寻找七仙女-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颁奖晚会,我有个感觉,选手们的演唱比比赛时好很多啊,很流畅,气息很稳,让我非常享受!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要是有,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心情,结果出来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呵呵!
请教!网络传播黄梅戏视频合法吗? 发现近来吧里来了不少懂法律的朋友,真是让我非常高兴!有个关于法律的问题憋在心里很久了,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耿耿于怀,很想跟各位请教一下!在网络上传播黄梅戏的音频、视频,合法吗?为什么?比如,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我录下来了,上传到土豆网之类的网站上供大家免费观看,这算不算侵犯知识产权?我买的碟我给上传了给大家看算不算?我从别的网站下载的节目上传到另一个网站算不算?如果算,大概要承担什么责任?戏迷看戏的问题怎样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谢谢!
呵呵!看来王琴、龙宝玲要去省黄了。 刚刚看了王霞的博客,上面有这样一则博文:“明天就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又一次对外招聘的时间了。明天下午两点开始考试,这次考的内容有很多。女有规定唱段《到底人家欢乐多》男的《》(目前不清楚)。另有自选唱段,还有每人全部扮上演唱一个的小片段,最后还有笔试。据我所知,这次有12人来报名考试,其中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新五朵金花”之一的王琴,刚选出来的“七仙女”之一的陈晓林和袁媛,安庆的龙宝玲,还有艺校刚毕业的一些新生,年龄平均在19左右。遗憾的是这次只有两个男生来报考,看来又是比例失调了呵呵!不过本人认为这次的竞争不是很激烈。估计是2:1吧!大概招6个人!祝他们好运,尽快成为我的同事。大家一起奋斗吧!!!”祝她们有更好的发展!
聊聊“黄金搭档杯”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好不? 听说你们那里正在举办这个比赛,搞得我心痒痒的,本想来打听点消息,结果发现吧里好像没有什么动静。哪位看了,谈谈感受如何?谢谢!
黄梅戏的改革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倡导者、实践者主要是? 如果以严凤英时代的黄梅戏作为标准的话,个人感觉黄梅戏改革似乎很早了,可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从那时开始的大多数新编戏都可以算新黄梅戏或者改革后的黄梅戏,倡导者、实践者也很多,安徽省黄,安庆以及湖北都有这类作品。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谢谢!
【寒雪再纷】敬请关注!“黄金搭档杯”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 金桂飘香时节,来自全国16家文艺团体的近80名选手参加“黄金搭档”杯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庆,一场时尚与经典的黄梅戏视听盛宴即将华丽开场!
敬请关注!“黄金搭档杯”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 金桂飘香时节,来自全国16家文艺团体的近80名选手参加“黄金搭档”杯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在黄梅戏的故乡安庆,一场时尚与经典的黄梅戏视听盛宴即将华丽开场!
【寒雪再纷】转贴:多给学生一些发展空间——从杨俊成长经历谈起 转自“湖北黄梅戏迷的博客”: “不久的一个中午,打开电视,碰巧在中央11频道看到了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中有一段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杨俊说在电影《孟姜女》开拍之前,自己已经小有名气,她原本不擅长“唱”,是“孟姜女”这个角色磨炼了她,把她“唱”的潜质发挥出来了。她还说籽呈对于她扮演孟姜女这个角色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孟姜女》这部电影是以唱为主,唱演结合,而“唱”恰恰又是她的弱项,在自己面临被淘汰的危急关头,是她的一位老师为她争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空间,她老师给导演打包票,一个月后她的“唱功”一定会达到导演的要求。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她因成功地扮演孟姜女这个角色而名声大振,成为黄梅戏一颗耀眼的明星。 听了这一段话很受启发,我深深感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老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杨俊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都有过学生时代,老师的话对我们的影响甚至超过自己的父母,这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师要充分相信教育对象———学生,多给他们一点发展空间,把他们的潜质充分地挖掘出来。具体地说就是要有“三心”。 一要有“爱心”。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这就是说从本质上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但是,由于受多方面的条件制约,特别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实现小班化,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一般要面对50-60名学生,加之职业倦怠的影响,使得应有的爱心受到弱化。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因为她承担着“树人”的重任,教育的过程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稍有不慎将会使人抱憾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关心爱护学生,只要付出了,学生会铭记我们一辈子的。 二要有“信心”。由于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不是一两个,而是上百个,所以,这就极有可能忽视一些自认为是“孺子不可教也”的学生,将他们排斥到我们的“心理感应圈”外,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他们。事实上,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智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有的只是学习态度、努力。”
转贴:多给学生一些发展空间——从杨俊成长经历谈起 转自“湖北黄梅戏迷的博客”:“不久的一个中午,打开电视,碰巧在中央11频道看到了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中有一段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杨俊说在电影《孟姜女》开拍之前,自己已经小有名气,她原本不擅长“唱”,是“孟姜女”这个角色磨炼了她,把她“唱”的潜质发挥出来了。她还说籽呈对于她扮演孟姜女这个角色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孟姜女》这部电影是以唱为主,唱演结合,而“唱”恰恰又是她的弱项,在自己面临被淘汰的危急关头,是她的一位老师为她争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空间,她老师给导演打包票,一个月后她的“唱功”一定会达到导演的要求。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她因成功地扮演孟姜女这个角色而名声大振,成为黄梅戏一颗耀眼的明星。听了这一段话很受启发,我深深感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老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杨俊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都有过学生时代,老师的话对我们的影响甚至超过自己的父母,这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师要充分相信教育对象———学生,多给他们一点发展空间,把他们的潜质充分地挖掘出来。具体地说就是要有“三心”。一要有“爱心”。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这就是说从本质上看,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但是,由于受多方面的条件制约,特别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实现小班化,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一般要面对50-60名学生,加之职业倦怠的影响,使得应有的爱心受到弱化。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因为她承担着“树人”的重任,教育的过程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稍有不慎将会使人抱憾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关心爱护学生,只要付出了,学生会铭记我们一辈子的。二要有“信心”。由于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学生不是一两个,而是上百个,所以,这就极有可能忽视一些自认为是“孺子不可教也”的学生,将他们排斥到我们的“心理感应圈”外,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他们。事实上,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智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有的只是学习态度、努力。”
【寒梅再纷】转贴:再芬剧院青年演员备战“黄梅之星”大赛(9.21开 转自“湖北黄梅戏迷的博客” :“您肯定听说过买票排队、购物排队,但您听说过演员练功和排练也要排队吗?这就是发生在再芬剧院的“怪事”。9月21日举行的“黄梅之星”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已经迫在眉睫,上班的时间演员们要抓紧时间进行即将赴湖北参加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春江月》剧组的排练,所以,他们只有利用午休时间排队“抢占”舞台,为了“抢占”舞台甚至中午都不吃饭,轮流上台排练,连剧院的视听室里都人满为患。选手们都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作最后的冲刺。11日上午,剧院又挤出时间让每位参赛选手展示一遍,并请艺委会的老师们现场指导。使演员们受益非浅,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祝愿选手们在这次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赛出风格,用他们的汗水和泪水为这次比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芬剧院的参赛人员及表演剧目: 王 琴《井台打水》 余淑华《哭 城》 孙芳玲《英台描药》 龙宝玲《佘太君抗婚》 江 霞《我 问谁》 汪学节《山伯临终》 丁 飞《当 官难》 宁宝龙《陈 州 怨》 钱 霖《书 馆》 谢思琴《大乔与小乔》 李 俊《断 桥》 宋敬波《看 故 园》 杨奇勇《陈氏下书》 张 聪《送 香 茶》 方熠安《梦 会》 查 寅《琵 琶 词》”
转贴:再芬剧院青年演员备战“黄梅之星”大赛(9.21开赛) 转自“湖北黄梅戏迷的博客”“您肯定听说过买票排队、购物排队,但您听说过演员练功和排练也要排队吗?这就是发生在再芬剧院的“怪事”。9月21日举行的“黄梅之星”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已经迫在眉睫,上班的时间演员们要抓紧时间进行即将赴湖北参加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春江月》剧组的排练,所以,他们只有利用午休时间排队“抢占”舞台,为了“抢占”舞台甚至中午都不吃饭,轮流上台排练,连剧院的视听室里都人满为患。选手们都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作最后的冲刺。11日上午,剧院又挤出时间让每位参赛选手展示一遍,并请艺委会的老师们现场指导。使演员们受益非浅,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祝愿选手们在这次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赛出风格,用他们的汗水和泪水为这次比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再芬剧院的参赛人员及表演剧目: 王 琴《井台打水》 余淑华《哭 城》 孙芳玲《英台描药》 龙宝玲《佘太君抗婚》 江 霞《我 问谁》 汪学节《山伯临终》 丁 飞《当 官难》 宁宝龙《陈 州 怨》 钱 霖《书 馆》 谢思琴《大乔与小乔》 李 俊《断 桥》 宋敬波《看 故 园》 杨奇勇《陈氏下书》 张 聪《送 香 茶》 方熠安《梦 会》 查 寅《琵 琶 词》”
节目预告(央视《名段欣赏》2): 9月22日 黄梅戏《挂画》《泪洒相思地》《双下山》 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夏圆圆(旦)《挂画》夏圆圆 饰 耶律含嫣耶律含嫣自与花云庙会相遇,相思成疾,花母借机与含嫣定计,趁耶兄迎娶之期,将花云乔装成新娘,进府与含嫣相会出走。《泪洒相思地》夏圆圆 饰 王怜娟 官宦之子张青云,与王怜娟一见钟情,私定终身。青云之父命儿与尚书之女成婚,青云慕其姿色,得新忘旧。怜娟失节,怀孕九月。此段表现怜娟在闺阁中盼夫心切,焦急无奈,即将临产,又急又恨的心情。《双下山》夏圆圆 饰 色空 小尼姑色空自幼在仙桃庵出家,度日如年不堪寂寞,她思恋凡间生活逃下山来,路遇从碧桃寺下山的小和尚本无,两人产生了感情。
节目预告(央视《名段欣赏》): 8月24日 黄梅戏《送香茶》《西施》《昭君出塞》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郑玉兰(旦)《送香茶》郑玉兰 饰 陈月英陈月英奉母命去给张保童送茶,她一路行来吐露了对保童的爱慕之情。《西施》郑玉兰 饰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所灭。西施面对残颓的家园,回忆与范蠡相遇时的美好情景。《昭君出塞》 郑玉兰 饰 王昭君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离别故土家园之时,表露出自己依依难舍的心境。
古代兵器图片(敬请各位同好补充!) 先来个大刀!(还算大吧?不过估计用来砍人恐怕难点,忒沉,呵呵!)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