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ness Kimness
关注数: 361 粉丝数: 466 发帖数: 1,698 关注贴吧数: 65
安溪铁观音的品饮艺术 安溪铁观音的品饮艺术 安溪铁观音的品饮艺术,主要集中讲究观其形、思其美、演过程、表其义、闻其香、品其味、会真韵等七个情节。   所谓“观其形”,指“观外形、色泽、形态”,铁观音成品茶重似铁,色泽青褐,显砂绿,有“宝色”、三节色形状。   所谓“思其美”,指“形态美”,铁观音茶条索卷曲紧结秀丽,素有“美如观音”之称,冲泡后叶青绿,叶缘红,有“绿腹红镶边”之美称。   所谓“演过程”,指“沏泡工夫”,冲泡安溪茶要熟练泡茶的三大要素,又要掌握其冲泡技能。   所谓“表其义”,指“含义”,如观音茶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音”、“重似铁,美如观音”等形象特征。   所谓“闻其香”,指“鼻香气”,观音茶的香气特征是清高馥郁,具有天然的兰茶香,香高且长才是好茶。   所谓“品其味”,指“尝滋味”,如观音茶的滋味醇厚、润滑,具“蜜底甜香”之感,即兼有红茶的甘醇和绿茶的清爽。   所谓“会真韵”,指“观音韵”。所谓“观音韵”,似费解释。现以极品铁观音茶王为例作形象介绍。极品铁观音,香气馥郁持久,有特别的“观音韵”,独特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喉韵好,回味悠久,泡至7次仍有余香。 在知道如何品饮安溪铁观音茶之后又该如何选购质量好,价格又不贵的新鲜好茶,这是每一位品茗爱好者的理想和追求。下面详细说明茶叶新旧与质量好坏的区别(以铁观音为例) 1、先观形色。好茶特别是新鲜茶叶由于叶绿素丰富,色泽乌润、翠绿或墨绿、带光泽、外形紧实,而陈旧劣质茶,叶绿素受空气氧化等作用,色泽发黄灰褐、无光泽,外形较松散; 2、再闻其味。好茶特别是新鲜茶叶有一股自然的茶叶清香气味,似兰花或茉莉花香,天然花香而非人工添加,闻起来心旷神怡,而陈旧劣质茶有一股陈旧味或霉味、气味古怪不自然; 3、品汤观色。好茶特别是新鲜茶叶,汤色翠绿或金黄、茶味甘香可口、回甘持久。而陈旧劣质茶则汤色深褐、浑浊; 4、选择一间信誉良好的茶庄同样很重要。因为茶叶的质量好坏涉及茶叶的新鲜与否,茶叶的保管是否恰当,茶叶的等级是否以次充好,价格是否合理?……而信誉良好的茶庄在以上方面较有保障。 有诗为证: 饮雨前龙井方知灵隐境界   品秋后观音可悟罗汉地步 选购到了上等的安溪铁观音茶,再给您一个原味指导:喝正宗的铁观音,绝对要讲究章法:下面就让我这个安溪人教给你安溪茶饮法八式,让你成为真正的品茶行家。我们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白鹤沐浴 (洗 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 (落 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茶/水比例约为1:20即可; 3.悬壶高冲 (冲 茶):当开水初沸,提起开水壶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露香; 4.春风拂面 (刮 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在茶叶上的白色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 (倒 茶):把泡一分钟左右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韩信点兵 (点 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滴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使其韵味均匀; 7.鉴尝汤色(看 茶):观赏杯中茶水的颜色; 8.品啜甘霖 (喝 茶):乘热细缀,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茶叶英语 绿茶分为: Steamed green tea蒸青绿茶 Powered green tea 粉末绿茶 Silver needle green tea 银针绿茶 Lightly rubbed green tea 原形绿茶 Curled green tea 松卷绿茶 Sword shaped green tea剑片绿茶 Twisted green tea 条形绿茶 Pearled green tea 圆珠绿茶 普洱茶分为 Age-puer :陈放普洱 pile-fermented puer:渥堆puer 乌龙可以分为: White oolong:白茶乌龙 twisted oolong:条形乌龙 Pelleted oolong 球形乌龙 roasted oolong熟火乌龙 White tipped oolong:白毫乌龙 红茶分为: Unshredded black tea:功夫红茶 shredded black tea:碎形红茶 熏花茶可以分: Scented green tea 熏花绿茶 scented puer tea熏花普洱 Scented oolong tea 熏花乌龙 scented black tea熏花红茶 Jasmine scented green tea熏花茉莉 上述各类如果假如食品或香料,就成为调味茶(spiced tea),如果加到绿茶,则成为:spiced green tea 调味绿茶,以此类推。 常见茶名的英译 White tipped oolong 白毫乌龙 wuyi rock武夷岩茶 Green blade 煎茶 yellow mountain fuzz tip 黄山毛峰 Dragon well 龙井 green spiral 碧螺春 Gunpower 珠茶 age cake puer 青沱 Pile cake puer 青饼 jun mountain silver needle 君山银针 White tip silver needle 银针白毫 white peony 白牡丹 Long brow jade dew 玉露 Robe tea 大红袍 cassia tea 肉桂 Narcissus 水仙 finger citron 佛手 Iron mercy goddess 铁观音 osmanthus oolong桂花乌龙 Ginseng oolong 人参乌龙茶 jasmine tea 茉莉花茶 Rose bulb 玫瑰绣球 gongfu black 功夫红茶 Smoke black 烟熏红茶 roast oolong 熟火乌龙 Light oolong 清茶 anji white leaf 安吉白茶 Liu’an leaf 六安瓜片 fenghuang unique bush 凤凰单从 Tea powder 茶粉 fine powder tea 抹茶 茶具名称 Tea pot 茶壶 tea pad 壶垫 tea plate 茶船 tea pitcher茶盅 Lid saucer盖置 tea serving tray奉茶盘 tea cup 茶杯 cup saucer杯托 Tea towel tray茶巾盘 tea holder茶荷 tea towel 茶巾 tea brush 茶拂 Timer 定时器 water heater煮水器 water kettle 水壶 heating base煮水器底坐 Tea cart 茶车 seat cushion座垫 cup cover 杯套 packing wrap包壶巾 Tea ware bag 茶具袋 ground pad 地衣 tea ware tray 茶托 strainer cup 同心杯 Personal tea set 个人品茗组(茶具) tea basin 水盂 brewing vessel 冲泡盅 covered bowl 盖碗 Tea spoon 茶匙 tea ware 茶器 thermos 热水瓶 tea canister 茶罐 tea urn 茶瓮 tea table 茶桌 side table侧柜 Tea bowl 茶碗 spout bowl 有流茶碗
明代茶道 元移宋鼎,中原传统的文化精神受到严重打击,茶文化也面临逆境。 与宋代茶艺崇尚奢华、繁琐的形式相反,北方少数民族虽嗜茶如命,但主要出于生活的需要,对品茶煮茗没多大的兴趣,对繁琐的茶艺更不耐烦。原有的文化人希冀以茗事表现风流倜傥,也因故国残破把这种心境一扫而光,转而由茶表现清节,磨砺意志。元代制作精细、成本昂贵的团茶数量大减,而制作简易的末茶和直接饮用的青茗与毛茶已大为流行,以致于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辽皇族后裔、元初名相耶律楚材(1190-1244),居然也好几年喝不到好茶叶。他在西域从王君玉处获得一点好茶叶,情不自禁地一气呵成数首诗,现录两首如下:长笑刘伶不设茶,胡为买锸漫随车。萧萧暮雨云千顷,隐隐春雷玉一芽。建郡深瓯吴地运,金山佳水楚江赊。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地位如耶律楚材者也难得到好茶,足见元代的茶业之衰落了。 在元代饮茶简约之风的影响下,元代茶书也难得见到。连当时司农司撰的《农桑揖要》、王祯《农书》和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等书中,有关茶叶栽培和制作的记载,也几乎全是采录之词。元代专门的茶书数量极少,有待发现。元末举乡荐的朱升(1341前后)就曾为茶书《茗理》题过一首诗:一抑重教又一扬,能从草质发花香。神奇共诧天工妙,易简无令物性伤。诗前有序,云:“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也。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氲,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 不过,在元代的诗文之中,仍有不少写茶的作品,如马臻(1290年前后)的《竹窗》:“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侍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萨都剌(约1300-?)元统三年(1335)写有一诗,自注说:“除闽宪知事,未行,立春十日参政许可用惠茶,寄诗以谢。”其诗曰:“春到人间才十日,东风先过玉川家。紫徽书寄钭封印,黄阁香分上赐茶。秋露有声浮薤叶,夜窗无梦到梅花。清风两腋归何处,直上三山看海霞”。洪希文(1282- 1366)的《浣溪沙·试茶》词,则另有一番情趣:“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热挟怒涛翻急雪,韵胜甘露透香风,晚凉月色照孤松。”这些诗词,展现了一种茶道古风的要义,拓落出尘的心境。而最能体现茶人走向自然,发扬道家冥合万物思想的,则是杨维桢(1296-1370)撰写的《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雍雍凉凉,若鸿蒙,若皇芒,今天地之未生,适阴阳之若亡,恍兮不知入梦。遂坐清真银辉之堂,堂上香云帘拂地,中著紫桂榻,绿璚几。看太初《易》一集,集内悉星斗示,焕煜爚熠,金流玉错,莫别爻画,若烟云日月,交丽乎中天。欻玉露凉,月冷如冰,入齿者易刻。因作《太虚吟》,吟曰:“道无形兮兆无声,妙无心兮一以贞,百象斯融兮太虚以清”。歌已,光飙起林末,激华氛,郁郁霏霏,绚烂淫艳。乃有扈绿衣,若仙子者,从容来谒。云:名淡香,小字绿花。乃捧太元杯,酌太清神明之醴以寿。予侑以词曰:“心不行,神不行,无而为,万化清。”寿毕,纾徐而退。复令小玉环侍笔牍,遂书歌遗之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天无形兮四时以言,妙乎天兮天天之先,天天之先复何仙。”移间,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予内间,予亦悟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 在这短短的400多字中,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倾听自然的音律的图景:在夜移二更之时,月照梅影之际,命令童仆汲来清冷的泉水,点燃枯槁的湘竹,烹煮清香的茶叶。于是,作者心游缥缈无际的天空,飘入纯净明洁的月宫。阅读文采华丽的《易》集,眼观变化莫测的爻画,吟咏空灵虚静的诗章,接受绿衣仙子的祝酒,于是,作者的胸中涌动起创作的激情,挥写下心中的一首歌:道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天没有行迹,而四季变化就是语言。无所不包在自然之道,存在运行于后天之先;掌握了“天天之先”的妙道,又何必再求什么神仙?收合神思,才知是在梦中。读着这篇文字,不禁使人想起了庄子。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宇宙大花园里无拘无束地飞舞。茶人则是由茶釜中滚沸的沫饽,想到以明月为伴,太空为友,人、茶、环境浑然一气,感受到空灵虚静的茶道精神。
茶味人生(图) 喝茶,当然是要喝好茶。有上乘的普洱茶叶,还要懂得冲泡和品味。于是,我们寻访了天下普洱茶庄,在老板邢先生这里上了一堂实用的普洱课。 紫砂缸里的熟茶 茶柜上的七子茶   ■泡茶:   泡茶的第一道工序,是用烧开的水温杯,使盖碗有热度,然后在盖碗之中放入5-7克茶叶,斟至八成水。这一次的水是用来洗茶的,要洗两遍,倒的速度要快,冲走茶在发酵的过程中沾染的一些灰尘。   泡茶的最佳水温是90℃-100℃,也就是水刚刚滚开的时候。   ■品茶   茶人人会喝,品茶却是一门学问。水已经烧开,茶具也已经摆好,装上一道1988年的生茶,随邢先生一起踏上品茶之旅:   第一道:润喉。刚烧开的水冲入茶叶3-5秒之后,第一道茶就可以上了。据悉,这时的茶味还没有完全出来,可以先润润喉。   第二道:闻香。第二杯茶,是用来闻的,端到鼻边,细细吸入茶的香气。要判断是否一杯好茶,由此可见端倪。   第三道:观其色,品其味。都说从第三道茶开始才是真正的好茶,这时便要观其色,品其味了。上好的普洱茶,汤色褐红澄澈,入口醇滑无杂质。这杯1988年的生茶,由生茶的淡黄色发酵成如今的酒红色,茶味回甘,茶香四溢。   第四道:细品。舌头微微顶起,让茶水从舌的两边流入,牙齿和舌头一起与茶做全方位的接触,让舌尖体会茶的香气。   第五道:加深茶的味道,更加享受地品。喝到这一道茶,要慢慢地体会整个身体的感受,体会茶在体内的流动,以及由之带来的温暖惬意。   第六道:回忆。体会这道茶的年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当年的自己,在做些什么……在茶中追溯逝去的时光,岁月辗转,茶香依旧。   第七道:鉴别。如果是鉴茶,那么到了这一道,已经可以鉴别出茶的品牌和质地,完成鉴赏普洱茶顺、柔、活、洁、亮的全过程。 越好的茶叶,能冲泡的次数越多。而品茶,关键就在于那一份心境,七道之后,随心而品,便是最高境界———无味之味。   ■存茶   普洱茶,是越陈越香,可若是保存不当,再好的茶也会被毁掉。   据邢先生介绍,放置茶叶的地点以接近地面又通风的环境为佳。茶叶亦要避免潮湿,湿度会使茶多酚减少,应该储存在离地面20-30厘米的位置。要用瓷器存放生茶,用陶器存放熟茶。   ■美食通TIPS:   1、普洱茶有几大功效:降压抗动脉硬化、降脂减肥、健齿护齿、消炎灭菌和养护肠胃等。   2、天下普洱以经营老茶为主,珍藏了许多矜贵的普洱,爱茶之人,不妨一探。 浪淘沙尽细品茶 易武山大树茶 云南七子饼茶 民国时期的盖碗   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式的表述里,“茶”排到了最后的位置。 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茶文:西湖的龙井,黄山的毛峰,庐山的云雾,安溪的铁观音,还有云南的普洱等等。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茶非普洱莫属,经营普洱的茶庄也成为中山街头一道风景线。   位于体育路的浪淘沙茶庄,门口的橱窗里就挂着一幅大茶树图,上书“易武正山 景迈 南糯山大树茶”,这是主人李先生在云南实地取景拍回来的照片。走进去,自是如寻常茶庄一般,两边货架上是满满的茶饼,最多的品种就是“云南大益七子茶”,李先生说,这是普洱茶的第一品牌。 晴窗细乳戏分茶   浪淘沙的主人李先生是个很有情趣之人,这也是这间貌似普通的茶庄显得特别的原因。虽然做茶的时间只有几年,他对茶的研究和认识却毫不含糊,谈起茶来滔滔不绝,信手拈来,让听的人也随之一起进入茶的世界。   在店内的一侧箱子里,李先生如宝贝般盛出一些散茶。他告诉我们,这些散茶为易武山的大树茶,乃正宗的晒青毛茶,是直接从易武山当地的茶农手上买回来的,还有另外一些是从南糯山茶农那儿买回来的晒青毛茶。他说,易武山和南糯山都是云南非常著名的茶产地,有悠久的茶历史,其茶叶质量最为上乘。这些散茶冲泡出来,衬在轻薄洁白的瓷杯之中,黄中带绿,颜色清新怡人,喝起来芳香扑鼻,回甘更让人欣喜。   而摆在一侧橱架上的漂亮云南七子饼茶则是大益的产品,亦是浪淘沙的主推。李先生说,“大益”是普洱茶的第一品牌。据介绍,茶是一种消耗品,同一批次的茶越喝越少。普洱茶如果能在良好的环境里存放,就会愈陈愈香愈珍贵,剩余的那部分价格就越高,这也就是经营普洱茶当中的微妙之处了。 与茶有关的玩意   中国人不论是吃饭喝茶,都非常讲究器具的使用,而浸淫于茶文化之中的李先生,也收集了一批相当有意思的古玩茶具:清朝时期的紫砂壶古拙可爱,民国时代的盖碗山水意蕴,清朝光绪时期的盖碗清秀玲珑……先不论其价值几许,光是把玩,就觉得赏心悦目。   在浪淘沙品了一下午的茶,聊了一下午的茶,告别李先生出来时,夕阳已经西下。刚刚品过的茶味似乎还在舌根蔓延,喉咙回甘依然清晰,那种甘香会让人一直回味。   ■美食通TIPS:   1、有高血脂的人喝普洱最好选熟茶;   2、就熟茶而言,要选择工艺成熟的大厂品牌,如大益;就生茶而言,只要茶底好、储藏好,便会愈陈愈香;   3、普洱茶因为需要存放的关系所以会有陈味,但如果有霉味,就说明存放不当,应慎喝。
【苏东坡与茶】 苏东坡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仙山灵草温行云,   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