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蒲山人 蔻蒲山人
关注数: 37 粉丝数: 354 发帖数: 11,220 关注贴吧数: 27
弘治十六年的大事 清理盐法 弘治末年,奸商竞相投靠外戚张鹤龄,乞以长芦旧引十七万免追盐课,每引纳银五分,别用价买各场余盐,如其数任之鬻贩,孝宗许之。自后奸商以之为例,乞两淮旧引至一百六十万,使盐法大坏,奸人横行江湖,官府不能禁治。弘治十六年(1503)九月,孝宗召阁臣刘健等于便殿,论及理财,李东阳极言盐法大坏在于陈乞者太多。孝宗诏令户部核议盐法利弊。 席书上言弊政 弘治十六年(1503)五月,云南、贵州屡发天灾,孝宗命南京刑部左侍郎樊莹前往巡视。樊莹弹劾镇、巡等官,并罢黜不职者一千七百人。户部员外郎席书上言说:灾异之生于朝廷,不在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于四肢,现在好比朝廷为元气,云南为四肢,怎能舍致毒之本,而专治四肢之末呢?现在内府供应数位于往年,冗食官有数千,投充校尉有数万。斋醮寺观没有停日,织造频繁,升赏过度,皇帝夺小民之田,宦官增遣不已。屡兴冤狱,刑官亦不敢申。贤臣不能起用,以言治罪者不能复官。文武官传升不断,致使名器大滥。今治云南官吏之罪,正是“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乞望裁除弊政,去大害,举大政。这时的孝宗耽于声色货利,忙于斋醮祷祀,笃信佛老鬼神,对席书的建议不能举而用之。 南京大水 弘治十六年(1503)七月,大风雨,江潮入南京,江东门内五尺有余,没庐舍男女,新江口中、下二新河,诸处船漂入溺。
集中讨论冰壶吧 在原来的时空,冰壶首先出现在苏格兰,冰壶起源于16世纪的苏格兰,当时人们会于冬天时在冰冻的池塘湿地上玩一种推石球游戏。最早的冰壶在1511年的苏格兰首次出现比赛,后来在17世纪之时,当时比赛所用的石头被加上一个手把,成了现代冰壶的最初外形。 18世纪时期,冰壶游戏由在英国军队传至北美洲,并且渐渐的普及起来。之后在20世纪,室内运动场出现,冰壶的发展更进一步。1966年,国际冰上石壶总会在英国成立,这种在冰上推石壶到目标地的游戏在1980年成为了奥运上的一个认可体育运动,及后在长野冬季奥运中,男、女子的冰壶赛首度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 比赛上所用的“石壶”必须是为一个由不含云母的花岗岩打磨而成,并加上光油的圆球,它的球身稍呈扁状,而且有柄,直径29厘米、重量为42磅,即19.1公斤左右。比赛时共有5个运动员,一个为后备球员,其余的4个分别是“主力”(Lead)、“第二人”(Second)、“第三人”(Third)以及最重要的“队长”(Skip)。 运动员要在长146英呎(44.5米),宽度15英呎7吋4(7.5米)的比赛场地中,把“石壶”推向场中“大本营”(House)的圆心(Button)。当中,大本营直径12英吋,圆心半径0.15米,“石壶”要滑行至“大本营”才有机会得到分数。 在赛事中,每队要派上4位运动员参赛,4位运动员在一局之中,各要两次把“石壶”推向圆心范围。在一局结束后,计算双方在“大本营”中“石壶”的数量,拥有距离中心点最近的“石壶”的一方获胜。比起失败方距离中心点最近的“石壶”,胜利方每拥有一个距离中心点更近的“石壶”则可得到1分。而一场冰壶比赛合共10局,最后总分高的一方获胜。 在其中一位运动员要穿上比赛专用的鞋,从起点线中把“石壶”推出时,其他的队员要在“石壶”前以由鬃毛或麦秆制成刷子协助“石壶”滑动,以令“石壶”到达圆心之内。而两位以刷子协助“石壶”滑动的运动员在到了栏线(Tee line)上,需要让“石壶”自行滑行。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