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我找到一个例子,申时行,苏州状元。可能是母亲出身低微还是其他因素,早年他考举人时写的叫徐时行,养父姓徐,一说为其舅舅,后来中举之后归宗改回本姓申。苏州弹词名篇玉蜻蜓所讲就是这个故事。
2014年03月10日 08点03分
1
level 12
沈琇你考中个状元,不管你姓啥,沈家大概就会有人积极运作他归宗的。出妇子留下的遗命也是要中进士后争取归宗。
2014年03月10日 08点03分
2
level 12
另外一个,大明律似乎规定养子也要是同姓同宗才可以。然后瞬间又不知道该给这支出什么主意了。
2014年03月10日 08点03分
4
level 12
申时行是苏州巨富申桂生与虎丘法华庵尼姑智贞的私生子。其父因婚姻的不幸,在虎丘游玩时,与尼姑智贞一见钟情,自此不思归家,直至最后竟病亡在庵中。而尼姑智贞此时已身怀有孕。最终,智贞还是生下了这个遗服子,这就是申时行。智贞生下孩子后,要把他送回申家,并附上血书和其父留下的信物玉蜻蜓扇坠。但送孩子的婆子在半路上受惊而将其丢在桥头,后被苏州知府徐上珍收养。徐氏夫妇无子,对之疼爱有加,精心呵护,为之取名徐时行,并按徐知府东阳老家的姓氏取名为徐元宰。
与一般私生子一样,徐时行自幼天资聪慧,生性好学,在其养父严格的教育下,顺利通过省级的科举考试—乡试,并取得进京会试的资格。这时养父将其身世告诉元宰,于是就有了庵堂认母的情节。后来通过会试、殿试而成为明嘉庆四十一年状元。状元及第回乡省亲,徐时行感激养父的养育之恩,想入徐氏宗族。当时徐氏家族专门召集会议商讨此事,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徐时行不是徐氏嫡亲血统,加上是尼姑所私生,所以忍痛拒绝了徐时行的请求。无奈之下时行只得回申家,请求认祖归宗。申家却欣喜万分,认为这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于是徐时行就改名为申时行。
2014年03月10日 08点03分
5
那时, 他成功名就, 申家能不接手吗? 一般血脉有疑不在本家出身的, 最后被认回来的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本家缺少血脉近乎断绝。二是形势人家比他们强勉强收下。三是,有好处。这还是指前面没有什么仇恨的。
2014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这二种归宗是二回事的。出妇子姓邵考中了头名,再想改回沈氏可能性也不大。 三太爷还在这可是受害人还活着, 还位居高位。就是宗族想,也难!这里还插着一张人家父亲否认血脉的文书。
2014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就这事时事里的徐家还不是没有答应,申时行改徐性。 就足说明了。你高中头名有宗族的那里也是不可能的。 血脉混了是大事, 大过天。
2014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他养父家族很有骨气啊,不是亲的就不是亲的,就是状元都不认.
2014年03月10日 12点03分
level 7
以邵氏为主的及出妇子,当时对自己的血脉因文书而被否认的不服。近尔一步错,步步错。 我觉的当时他以邵氏为姓参加科考,也比用沈氏强。
邵氏一族好歹还是认邵氏为妹子的,邵氏没有因为被休而被赶出宗族剥去姓氏。
可能引出来的猜想是,邵氏一开始是想回二房的,老太爷与其族都有那个意思。而后觉的不可能了,就觉自己儿子是沈家血脉,自己是正室嫡支这是事实加之对文书的不服气与否认。 也报着让儿子考进士,跟三太爷打擂台的意思。还有对科考的事户籍的不清楚,进尔让出妇子就用二房先人之名去考。 而邵氏及其大女儿及大女婿 对此事也不懂。 (大女婿 应该也没有多高的门第才对,出妇之女 因其母的丑事,大族来娶也不会多。)
说来说去 沈琰这一系到现在这样被动。 还是邵氏与出妇子的贪念起的错。当时如果邵氏承认自己是出归,承认这现实文书的事,改邵姓 或是过续舅家,再嫁等都可以的。 哪怕是招个上门女婿也比姓沈的强。
你一系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 这事日后又必定求上人家。唉。
2014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6
level 12
申时行祖父从小过继于徐姓舅家,故时行幼时姓徐,中状元后归宗姓申。长洲文化兴盛,名士辈出;商业繁荣,商贾云集。申时行自幼天资聪慧,生性好学,既有文人的才学,又有商人的机敏。在其养父严格的教育下,顺利通过乡试,并取得进京会试的资格。
这个是另一种说法。
2014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7
level 12
本帖主题是沈琰他们找个养子的身份是不是更好,可进可退。
2014年03月10日 11点03分
9
level 7
问题是, 沈琰现在是这一系人想归族里。 不是他一个人或是他与他弟二个。
他们要归 死了的及还没有出生的。难办的是死了的人的处理。
就他们二兄弟 还好说的。其它几房,或是外九房都行。 但他们父与祖没有道理跟过去的。他们为了父祖的心愿 要归的,说实话,归二房的话,可以完整一系列的归到底。归其它的都只能归一半。 在二房不拉着的情况下。
我觉的像是一个死结。
2014年03月10日 11点03分
11
我还是那句,可进可退,将来等自己地位高了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2014年03月10日 11点03分
回复 蔻蒲山人 :以何名义被养?以沈氏本家身份有所不妥,沈氏儿房本就就不承认他们的身份
2014年03月10日 13点03分
level 7
就以沈家宗族的那群货色,出妇子一系要真中了头名。 要归宗,他们一定是欢迎的。 文书也拦不住那些有心人的。看沈理与与孙家子一开始的事件一样。 偏帮了。
但二房一系不乐意。 他们估计着也只能让二房出族,让这出妇子这一系入。 这个宗族就是这样种的。 说好听是识相。
但有的宗族, 人老守旧的 也许根本就不会同意的。 端看一族主事人的风骨。 沈家一系让人看着没啥骨头。 从对待出妇子一系就能看出来。
2014年03月10日 12点03分
12
二房出族这是扯淡啦,人家一占理,二有权势.出妇子中个状元才几品官啊,要等到地位能够碾压尚书级官员那得是自己坐江山吧.仅仅比二房高一些都不足以让二房出族啊.
2014年03月10日 12点03分
墙到众人推, 二房一系血脉不丰, 与族中关系 以前就有误会不亲,二相选择之下。 就以二房三太爷这种报着骨灰就走的硬脾气,一定是这个结局。 他本人根本就不在乎。也当自己出族了,从他把坟做在京都, 从他中举 不回来了 不通知家里就能看的出来。
2014年03月10日 12点03分
沈家现任族长是沈珏爷爷,下任是他爹,怎么也不可能让沈琰那支归宗而让沈珏所在的二房出宗
2014年03月10日 13点03分
level 7
二房一系, 现在就是高官着 哪怕跟族宗不亲, 现在的宗族也自觉 是你长辈不是。 事实上来说 , 二房就形同分宗了。
二房的位再高, 也高又怎么样 ,又没有拉扯松江几房。 他们之间的关系僵到很难看了,就差没有撕掉遮休布罢了。 就是你敬我,我也敬你。你不敬,就撕皮子。
按楼主说举的例里, 如果以前的沈家是徐家那种宗族,当年邵氏就不会被这样放过了。三太爷也不用挖坟走人。
一个高位二房对宗族不亲。 子孙不丰;
与一个中了头名,求到宗族,以后会许以好处。按沈家那几房的人,没有啥不可能的。
在三太爷的文书都出来了。 从宗族到几个老家伙都默许出妇子一房的来看, 可见不是什么风骨气节人士。 当然,他们还打着一个大义的名头哦! 二房子孙不丰,香火少。 这出妇子一系是二房老太爷嫡血。回归二房是正常的。
血脉大过天。。。。
2014年03月10日 13点03分
13
关系不好跟有仇是两个概念.关系再冷淡,哪怕二房啥都没干,对松江来说,你也是个部级领导的族亲,对外人来说,你是部长的亲戚,何况人家干了很多事情,比如子弟进学,有没有这个部长亲戚关系大了.为了一个几十年后才能出头的期货,把现货砸了,这得是什么样的SJB.
2014年03月10日 14点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