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永无止境6 6永无止境6
关注数: 23 粉丝数: 73 发帖数: 1,692 关注贴吧数: 12
【“慢”的意义何在】 【“慢”的意义何在】 不好意思,我先扯一个关于体能的话题。。。 各位想一想,身体要维持象马拉松这样的长时间运动,能量从哪里来? 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 普通人的体内糖分储备总共也就500克左右(肝糖原100克+肌糖原400克左右),合2000大卡能量。 一个60多公斤、中等速度的跑者完成一个马拉松大约消耗多少能量呢?3800大卡左右。 发现没有, 这里有个能量不足的缺口: 比赛需要3800大卡 - 糖原储备2000大卡 = 缺少1800大卡 而缺少的这一部分能量, 需要燃烧体内脂肪来提供--1800大卡差不多要烧掉200克肥肉。 可是,我们的身体并不喜欢燃烧脂肪供能。事实上,脂肪作为人体的“能源储备”一般是不轻易动用的。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体储备脂肪的本意,是上古时期的原始人类为了抵抗严寒饥饿而保留下来的生理机制) 只有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要慢,有氧运动不能过激过快)30分钟后,脂肪代谢才进入高速轨道。 所以,平日缺少运动的我们,燃烧脂肪的机会就很少了。这世界的胖纸都是这么来的。 而LSD“慢”跑的训练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培养身体燃烧脂肪的习惯,让脂肪成为运动能量的强大来源。 通过反复、长时间的慢跑训练,身体就会逐步提高脂肪代谢率,适应脂肪供能,你便能在长时间运动时轻松获得能量。 这其中涉及到血液循环系统和肌肉细胞的一些微小变化,不详述。 简单地说,是人体适应训练刺激的结果。
增强式训练   当Deena Drossin 两年前首次拜访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训练部的力量和调整教练Zach Weatherford时,她已经处于美国历史上最佳女长跑运动员的行列了。她请Weatherford教练给她设计一个训练计划来增强腿的耐力和速度。   Weatherford教练说,因为他从来没有和长跑运动员合作过,因此不确定。但愿意想想并做些研究。不久,他有了几个想法,然后他们开始合作。教练说:“我们从锻炼核心肌肉力量开始,然后到爆发式腿部增强式训练,要关注训练的质量而不是总量。她第一次增强式训练中,着地不够快,给人感觉脚掌很大很平。但我们不断强调:快速抬脚。快速抬脚。”   Drossin还做跳绳、弹跳训练、跳盒子,甚至高抬腿跳绳梯,足球训练常采用这种方法。去年她参加了伦敦马拉松,以2:21:16的成绩创下了一项美国新纪录,这个成绩比她的个人记录快了5分多钟。Drossin说:“这次我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注意到我的跑步机制也有了很大变化:脚在地上停留的时间缩短了,步子的频率也增加了。在这次马拉松之中和之后,腿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累。”   你可以这么做:你可以在当地学校足球队做绳梯训练时跟他们一起练。但可能显得太事大了,这么做要简单点:在每次轻松跑之后,进行快速移动脚步训练。以尽可能小尽可能快的步子跑15-20米,快速抬膝,不用高抬膝。胳膊也要做相应的摆动。做完一次,休息,再重复6-8次。每周还可以在松软的平面(如草地或沙坑)上做一两次5分钟的单腿跳、双腿弹跳及高抬腿跳
循序渐进法   如果说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耐力增强方法的话,那就是“循序渐进”,即坚持、有耐心、慢慢延长跑步距离。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情况、所有跑步者,从目标围绕小区跑4圈的新手到1万米成绩为36分钟、每次长跑几十公里准备初马的老手。   渐进原则由来已久。从15万年前旧石器人在东非围捕野生动物起,这一原则对至少10亿人起过作用。如今仍然起作用。   在Beesley两年前开始跑步时,体质很弱,一次只能跑30秒,然后走4分半。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这一重复跑8次(总共40分钟),每周至少跑三天。13周后,他一次就可以跑30分钟了。去年秋,他以2:12的成绩完成了第一次半程马拉松,不错吧!尽管如此,Beesley没有就此满足。在气温零下31摄氏度的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在室外跑了一冬。去年春,他又增加了速度训练。到了5月,他又开始长跑,2小时、40分、以及重复1:45的400米,目标是初马。大Beesley的训练计划再简单不过了,同时又再有效不过了:“我不仅增加了耐力和速度,还没有受任何伤。我的家人都说我很有耐心。的确,耐心加毅力是成功跑步的最佳组合。”   你可以这样做:不管你现在的耐力情况如何,慢慢稳步地增加耐力。我们喜欢每周长跑增加1英里(约合1.6公里)的计划。每四周,放弃一次长跑,来休息恢复。接下来的一周,继续增加里程数,每次1英里。
马拉松耐力训练之乳酸门槛跑! 跨乳酸门槛跑,也就是英文说的Tempo跑。 人 体运动,血液里乳酸(Lactate Acid)浓度就升高,氧气通过心脏和跳动血液循环输到身体内可以稀释乳酸浓度。运动强度越高,乳酸在血液里积累的就越快;同时心脏加速跳动,氧气更快的被输送到血管里去稀释乳酸浓度。到一定速度,这积累和稀释速度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常说的乳酸门槛(Lactate Threshold,简称LT)。 只从乳酸浓度的角度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100米冲刺后一步也迈不动。但降低速度可以跑800米,跑完又不灵。乳酸浓度饱和,也就是通常说的腿象灌了铅。那假设我们把速度放在乳酸门槛之下,不是可以一直跑下去吗?如果我们能提高这个门槛,不是很显然可以提高长跑的速度吗?答案一目了然。 如何提高乳酸门槛呢?最直观的方法是多在乳酸门槛附近转悠。太高太低都不好。跨过当前门槛,然后在继续冲击新的乳酸门槛。寻求不断提高。麻烦是精确测试乳酸门槛,只有需要通过验血。对我们来说,只能通过经验公式。一个通常的说法是我们全速50-60分钟的速度。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比赛成绩套到跑吧计算器里找到这个速度。 跨乳酸门槛跑就是争取以乳酸门槛的速度跑20分钟。这是半马和马拉松训练里最重要的速度训练。个人以为,对我们来说,一直到5 公里训练都是如此。 以下介绍三种在美国最常见的跑法: 1)Hal Higdon法 以乳酸门槛的速度持续跑20分钟不是件容易的事,新手是跑不了的。 Hal的方法好掌握。热身跑3-5公里,慢慢加速,加到乳酸门槛的速度左右保持3-5分钟,慢慢减速,然后放松跑收工。他最长的跨门槛跑到65分钟,短的有35分钟。个人按自己能力去跑,逐渐加长。 这个方法随意,好掌握。你今天状态好,就多跑或跑快一点。状态不好,就跑少一点或慢一点。没有压力。减少受伤的机会。同时也训练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习惯和能力。 2)间歇跑 快跑距离从800到3200米,恢复从30到60秒不等。显然这个距离越长,恢复时间越短,难度越大。恢复时间不必认真,凑个200米的整距离,方便就行。快跑以乳酸门槛的速度跑。这里的短恢复时间是特意的,为了不让乳酸浓度降的太多。 组数一般8-10 组。个人按自己的能力,先易后难,尝试到合适的距离。 3)快速持续跑(Fast Continuous Run,简称FCR) 这个顾名思义,热身,慢慢加速,然后一直按乳酸门槛速度跑下去,5-20分钟,慢慢减速,最后放松跑收工。这个方法底线实际上就是Hal Higdon的方法,跑到20分钟上限是很有一些难度,但效果也好。有余力可延长热身时间,增加点距离。 跨乳酸门槛跑不是一个强度很小的 训练,热身和冷却要充足,防止受伤。同时热身和冷却长也增加了训练的总里程。 三种方法1和3都是连续的,更接近路跑。第2种是强度相对低的间歇,有利于积累间歇跑的经验。第3种强度最大,新手应先试前2种。 间歇跑练最大摄氧量(VO2max) 最大摄氧量就是我们在极限状况下单位时间里最多可以把多少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肌肉里来支持我们运动的能力。这是衡量我们有氧运动能力的标准。注意这不是肺活量。 最大摄氧量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体能最重要的指标。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专业设备测试到。用一个向呼吸机的东西,包住 口鼻,最后在跑步机上跑个半死,通过呼吸机拿到氧气量。 最好的训练方法是间歇跑在95-100%VO2Max,这个对应的速度我们就只能按经验公式来,一种是按3-5公里比赛配速。俺是按5公里配速练,感觉已经很难了。 跑的原理,快跑前2分钟是设法把身体逼迫到最大摄氧量 状况,在持续以练出效果,所以快跑通常3-5分钟, 800到1600米。短恢复期,通常1分,以让下一个快跑能尽快达到效果。希望是能在最大摄氧量状况下共跑20分钟。按快跑5分钟算的话,可以跑7组。 这 个强度很高,个人应尽力而为,不要生搬硬套,逐渐过渡 跑坡 找一个200-400米的坡,快速冲上去,慢跑下 来,重复。注意跑姿,跑姿保持不住时就不用跑了。 跑坡除了是速度训练,因为要抵御身体体重的分力,也是很好的力量训练。这个一跑就能感觉到,从小腿到腰,后背,都有拉紧的感觉。跑坡对脚踝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也很有好处。 注意事项: 呼吸:你可以通过观察你的呼吸来察觉到自己的努力程度。对于轻松配速,大多数跑步者都是三步一吸三步一呼。门槛跑配速通常会让你两步一吸一步一吸,或者反过来。如果你的呼吸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那你有可能进入到间歇跑配速,应当放慢一点。 1。速度不能掉,速度开始掉,就不用加了。 2。跑姿不能垮,跑姿 开始垮,也不用加了。 3。能及时恢复,不能影响整体训练计划。
高端 心率表再往上就要加上GPS功能了,有GPS功能的好处是不用事先规划路线,手表会记录下来你跑的距离和实时配速,何时该加速何时减速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当然这个档次的并不只是增加GPS功能,其他诸如虚拟对手、训练计划、体能预测等十分具有指导性的功能也能帮助你进一步提高成绩。所以说即使你只在操场上跑圈的话买一块GPS心率表也不会浪费。 这个档次可选的品牌很多,某些型号特价时最低可以800元搞定,土豪款能卖到两三千甚至更贵。从经济实用角度来看的话,1000元是可以入手的合理价位。 推荐产品:Garmin 410、Garmin 310XT。之所以推荐Garmin是因为它比Polar产品线丰富,比Timex的在线分析系统人性,比Suunto便宜,比百锐腾有技术积淀。而这两个型号经常特价,基本可以1000上下搞定,前者专注跑步体积小巧,后者偏铁三功能更多,具体选择哪款就看个人需求了。 4) 选配 前面提到有同学偏好带着手机配合心率带跑步,不过即使你不带手机也有可能带钥匙和零钱或者MP3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包来装了。可选的主要有臂包和腰包两种,前者主要装手机或MP3,后者就随便放什么都行了。 推荐产品:要想省钱还得看万能的淘宝,基本都是10块钱包邮的节奏。如果追求点质量可以看看国内做的比较好的GoOut腰包和松鼠臂包,如果有更高追求的就看看SPIbelt旗下的腰包和臂包甚至腕包吧。 Step1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跑鞋,Step2则是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耐力的衣服,Step3的目的是科学训练提高成绩。可以说上面那三步走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跑步需求了。 什么?还想往下看?你的预算不会还有剩余吧……我能说土豪求作友么? 既然这样那就翻翻我之前写过的那些连载吧,找找有啥你会用得着的配件,比如口罩,魔术头巾,皮肤风衣,空顶帽啥的,想花钱还不容易~超过2000元预算的我就不写了,一是怕又会有人说烧钱,二是有2k预算的同学让他花3k他也绝对不会含糊的,所以想买啥就买啥吧……
关于5000米和10000米的训练 我从事专业训练以来,大部分时间是在练5000和10000的,5000米是一个对耐力要求很高的项目,我们的训练也主要对这方面做的很多,我大致的训练计划是每周一,三,五早上20公里,下午慢跑60-70分钟,二四六早上16公里,下午场地训练,先说下早上的训练吧,我们的速度是从4分钟每公里开始的,慢慢的往上提,一般情况下4公里一过就要到3分45秒左右,也就是2公里7分半,因为我们教练一般都是每2公里报时,(在这里也建议吧友们在场地跑圈的话也采用这种方法,每5圈记一次时间,比较好记,我们训练不管是20,30都是这样数圈的)然后到16公里之后的4公里速度就加快点了大概就要到3分30秒每公里了,中间那些基本都维持在3分45秒左右,有时候跑的快了教练还不让,这个就是所谓的无氧训练,吧友们这个速度有点快你们可以借鉴这种训练方法,但速度上就不要要求那么高了,这种训练是为了跑节奏的,我们一般跑5000米和10000米每公里的差距不超过5秒的,一般就是2~3秒之间,早上的训练基本就是这样,一三五下午的慢跑每什么可说的,就是在外面慢跑对速度没要求,等于放松的,在主要说下二四六的场地训练,我们的基本训练就是,周二速度耐力,距离相对较短,一般情况就是800,1000,1200,的反复跑,拿1000做例子吧,我们的1000要求是10个,间隔200米,3分以内,就是跑完一个走200米,大概3分钟左右,在跑,我最好的时候平均2分53秒,还有就是我最头疼的课了,10个800间隔15秒2分10秒以内,尤其是夏天,那简直是煎熬啊,你们想想15秒,一个惯性过去,回来就开始了,夏天的合肥塑胶跑道的温度在50度左右,我那时候跑的都头昏脑胀的,建议吧友别这样跑,这个都是在挑战极限啊!!!在说下周四的我们一般的课就是10公里计时,或12,16公里计时,这个就是训练耐力的,这个可不比早晨的那种啊,首先是要做准备活动的,前面忘了说,跑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我们都是4到6公里,下午的这个计时跑一般情况下每公里不低于3分20秒的,最后能到3分左右,(太热了,我刚洗完澡身上又湿了,我电脑这边没风扇,可怜啊!!!!!!!) ,在说下周六的,周六的训练就是专项训练了,4个3000米,平均9分以内,或2个5000米,要求15分半以内,再就是321123的跑法,就是1000,2000,3000,然后3000,20001000.最后说下周日吧,我以前专项就是5000和10000,但马拉松也能跑道2小时20多点,跟周日的训练有很大关系,我们周日的计划就是30公里以上,就早上训练,我曾经在济南和我师兄在场地跑过一次马拉松全程,2小时33分,早上4点半起来跑的,那时候我是自己加练的,为了跑第一届厦门马拉松,结果练的太猛伤了,对了还有就是场地练完后的慢跑放松,一定不可少,练完强度后一定要慢跑2公里左右放松,然后才是拉伸。我把我以前训练的大体东西写了下,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但不要过分要求自己,适可而止,好了先写这么多了,有什么疑问在私下问我把,我真的要热死了!!!!!!!!!!!
3) 高端 心率表再往上就要加上GPS功能了,有GPS功能的好处是不用事先规划路线,手表会记录下来你跑的距离和实时配速,何时该加速何时减速都能做到心里有数。当然这个档次的并不只是增加GPS功能,其他诸如虚拟对手、训练计划、体能预测等十分具有指导性的功能也能帮助你进一步提高成绩。所以说即使你只在操场上跑圈的话买一块GPS心率表也不会浪费。 这个档次可选的品牌很多,某些型号特价时最低可以800元搞定,土豪款能卖到两三千甚至更贵。从经济实用角度来看的话,1000元是可以入手的合理价位。 推荐产品:Garmin 410、Garmin 310XT。之所以推荐Garmin是因为它比Polar产品线丰富,比Timex的在线分析系统人性,比Suunto便宜,比百锐腾有技术积淀。而这两个型号经常特价,基本可以1000上下搞定,前者专注跑步体积小巧,后者偏铁三功能更多,具体选择哪款就看个人需求了。 4) 选配 前面提到有同学偏好带着手机配合心率带跑步,不过即使你不带手机也有可能带钥匙和零钱或者MP3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包来装了。可选的主要有臂包和腰包两种,前者主要装手机或MP3,后者就随便放什么都行了。 推荐产品:要想省钱还得看万能的淘宝,基本都是10块钱包邮的节奏。如果追求点质量可以看看国内做的比较好的GoOut腰包和松鼠臂包,如果有更高追求的就看看SPIbelt旗下的腰包和臂包甚至腕包吧。 Step1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跑鞋,Step2则是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耐力的衣服,Step3的目的是科学训练提高成绩。可以说上面那三步走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跑步需求了。 什么?还想往下看?你的预算不会还有剩余吧……我能说土豪求作友么? 既然这样那就翻翻我之前写过的那些连载吧,找找有啥你会用得着的配件,比如口罩,魔术头巾,皮肤风衣,空顶帽啥的,想花钱还不容易~超过2000元预算的我就不写了,一是怕又会有人说烧钱,二是有2k预算的同学让他花3k他也绝对不会含糊的,所以想买啥就买啥吧……
5、Bryton百锐腾 Bryton百锐腾是来自台湾的运动设备品牌。今年开始发力大陆市场,在各大跑步论坛上都有评测贴,整体来看评价不错,有不少创新点。其产品不多,GPS心率表只有两个型号: a. C40:采用和TGT、305、910类似的方形1.4寸液晶屏,4组可自定义数据同显。内置体能测试和训练课程,可以自定义训练,也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专业训练计划,并对每次的训练训练情况进行文字说明和图形展示。全中文显示。内置步频传感器,一块3轴加速重力传感器能够在室内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依然记录速度和距离信息。体积小巧,重量只有28g。30米防水。 b. C60:铁三款,虽然也是30米防水,但是官方说明可以游泳使用,电池续航时间翻倍。增加支持踏频传感器。 总结:不纠结电池和踏频的话,显然C40性价比最高,同样是30米防水,不知道为什么C40竟然不标识可游泳使用,也许只是为了让小幅升级的C60更有卖点。虽然这个品牌的产品凭借中文界面和不少创新设计让很多人长草,但是由于产品打入市场不久,各种论坛的评测试用贴层出不穷,虽然不是软文,但考虑Bug和耐用度都尚未得到长期验证,个人无法评价其推荐度。 总结: 1. 品牌推荐:从性价比上来说Timex最高,其次Garmin,然后是Polar和Suunto,喜欢尝鲜的可以试试Bryton,Mio的就凑合看看吧。当然技术还是Garmin和Suunto最强大。 2. 型号推荐:单纯跑步用的话TRT、405/405CX/410都是很好的选择。 3. 铁三用户:TGT性价比最高,有钱就上910XT,绝对用着爽,而且加速计很实用。 4. 户外用户:经常玩户外的Fenix和Ambit都行,功能性前者丰富,后者专业性更强些。 5. 游泳用户:如果经常在室内游泳或者对泳姿识别很有需求的话可以考虑910XT或者Ambit2,觉得太贵的话不妨看看Garmin Swim这款只针对游泳的表
跑步装备系列(七)压缩裤 跑步装备系列(七)压缩裤 介绍完了跑鞋、鞋垫和袜子,这些都属于第一大部分--脚部装备,那么我们继续向上摸的话除了腿毛就是腿了,作为一个重点在下半身的全身性运动,最费力的、最容易受伤的,运动后乳酸堆积最严重的也是下半身,所以针对下盘的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作为一个爷们儿,我可以光着膀子在大街上跑步,但是如果光着下面的话就是犯罪了,看看!下半身的装备有防止被警察叔叔抓的功效,多!重!!要!!! 1.压缩裤的特点: 压缩裤从外观上看和紧身裤类似,但是功能性更强,大致列举的话有如下几个特点: A. 压缩:既然是压缩裤那么必然有良好的压缩性,压缩性反映到身体上就是紧绷的感觉,而效果就是能够提高肌肉的力量,缓解乳酸堆积,使得运动更加持久。还能固定大腿肌肉的摆动幅度,避免无效振动引起额外负担,同时保护膝盖和防止抽筋。 B. 支撑:以CW-X为代表的压缩裤通过特殊的材质拼接和编织方法可以使我们身体的整体性更强,有种长了一层外骨骼的感觉,在肌肉疲劳时这种支撑性感受的尤其明显。 C. 贴身:相比紧身裤,压缩裤的贴合性更好,这样就带来了一种有别于宽松运动服的无负担感,或者说裸奔的赶脚~而且在寒冷大风的天气可以避免冷风直接冲击到皮肤表面。 D. 导汗:压缩衣的导汗性和透气性十分出色,在夏天可以将汗水迅速排出,避免在体表聚集汗水引起不适。在冬天汗水排出后会在衣服表面风干,而衣服同时起到了隔离层的作用,避免汗水被冷风风干时带走体表温度。可谓冬暖夏凉~ E. 恢复:以Skins为代表的压缩裤在运动后还有辅助肌肉快速恢复的功能,甚至可以穿着它睡觉。 2.常见的压缩裤品牌 1)Skins 说到压缩裤,首先想到的就是Skins了,作为全球顶级梯度压缩运动装备品牌,其大力宣传的“梯度压缩技术”十分深入人心。Skins最早是由李宁代理在国内销售A400系列,现在Skins这个品牌也进入了中国,带来了更加详细的产品系列,从官网上看和国外的产品基本能够同步销售。 Skins压缩衣穿起来比较费劲,但是穿上以后其贴服效果极其出色就像第二层皮肤,正如其品牌名称一样,整体穿着舒适度很高,缓解乳酸堆积效果和辅助肌肉恢复能力十分出色,被广大跑友尊为圣衣。 主要产品分类:A. A400:这是Skins旗下最负盛名的产品,于2010年推出,是为运动发烧友设计的高端型号,适合每周运动超过10小时的人群。其采用的是所谓的“动态梯度压缩”技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形态在变化,所需的压力水平也随之变化,A400系列号称通过真人动态压力测试提炼出400个精准压缩点(这也是其名称由来),来保证准确的有针对性压缩性。 B. A200:作为A400的简化版是为大众运动人群设计的,适合每周运动时间不超过10小时的人群。其采用的是所谓的“工程梯度压缩”技术:对身体不同部位施加不同的压力,即距离心脏越远的地方,压力越大,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氧气供给,激发运动肌群活力-提升力量、速度和耐力。相比A400,其压缩技术更加粗放一些。 C. C400:是A400衍生出来的骑行系列,其在臀部与车座接触部位设计有独特完美的弧线,在坐垫部位采用有抗菌能力的多维度结构碳材质,以达到更好的透气性,增强全方位的伸展及减少摩擦。并且在敏感部位植入高强度泡沫材料减少压力以求最大舒适度。 D. TRI400:是针对铁人三项的系列,在大腿中间运用了含碳纤维,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其材料使用了不吸水泡沫,可以在游泳过后迅速适应骑行需求。而且混合了阳离子聚酯和莱卡弹性纤维,可以有效地防止阳光曝晒、含氯水域等环境下衣服褪色。 E. RY400:是在A400系列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恢复系列,可以运动之后减轻肌体酸痛,它能有效缓解由于运动引发的肌肉损伤,促进肌肉代谢和重建。并且号称赛后穿着RY400系列产品3小时就可以帮你达到最好的恢复效果。相比A400系列其恢复性更强。 F. G400:是针对高尔夫运动设计的,可以提供稳定支撑,对关键肌群提供有效包裹,减少肌肉震颤,来稳定挥杆动作。 G. S400:针对寒冷天气的保暖系列,内层应用了抓绒材料,带来柔软的穿着体验,并且具备了高于普通SKINS产品在寒冷环境下的保暖优势。 除了上面几款官网可以查到的系列,另外三个系列应该是Skin早期推出的产品,性能相对逊色,但价格优势很高。 H. Bio Ice:这款是供夏天穿着的降温系列,配套的还有降温喷雾,在穿着前在衣服表面喷上一些会有更好的凉爽体验。I. Bio Snow:这款是供冬天穿着的保暖系列,迷彩外观很是特别。 J. Bio Sport:这款是低端系列,个人感觉这个应该是属于紧身衣的范畴。 虽然Skins的系列很多,但是关注度最高的主要还是A400,A200,RY400三个系列 选购建议:从上述的分类可以看出Skins的产品线基本是围绕经典的A400系列做变种和衍生,而A200只是为了抢占低端市场划分出来的一个型号,由于本人并未实际体验过,所以不敢妄言其效果有多大差距,但是从论坛用户评论以及定价来看的话,如果冲着梯度压缩概念来买Skins的话A400绝对是首选,如果只是冲着品牌去的,而预算不多,建议在打折的时候买Bio系列,当个紧身衣穿也还不错。 2) CW-X 说CW-X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但是提到华歌尔(WACOAL),想必很多妹子都很了解,因为这是一个日本的内衣著名品牌,CW-X就是该公司旗下的户外服饰品牌,其压缩衣被众多跑步爱好者推崇。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类型服装,CW-X的压缩衣更注重对肌肉的支撑性,其压缩裤并不仅限于跑步等运动方面,有外国人在进行体力劳动的时候同样穿着。可以说这是我推荐的最多的压缩衣品牌了,其出色的支撑性我是有亲身感受的,而且相信每个穿过CW-X的人都会惊讶它尤其对膝盖的出色支撑度。如果将Skins比作第二层皮肤的话,我会将CW-X比作外骨骼。而且它的价格相比Skins更容易接受。 主要产品分类: A. Stabilyx:高端系列,对身体各部位的支撑性覆盖的最全面,我曾经买过一条,南方冬天室外5度左右,下身除了内裤只穿这条压缩裤感觉不到寒冷,跑步过程中明显感到膝盖的支撑和力回馈,就像有弹簧在驱动你的腿部,汗液排出很快,没有潮湿感,防风作用明显。平时只穿紧身跑步裤到10公里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腿部和膝盖轻微酸疼,但是穿上Stabilyx以后到15公里才有轻微感觉。同样穿压缩裤跑步后第二天也没有腿部明显酸胀感,在运动和保暖性方面都很不错。 B. Pro:这款虽然相比Stabilyx在个别部位缺少了支撑,但是其对大腿部分的支撑高于Stabilyx,这一点也有跑友实际体验证实过,所以针对大腿部分需要更强支撑性的跑友可以选择这款。 C. Expert:这款相比Stabilyx只是缺少了腰背腹部的支撑,其他都一样,尤其是出色的膝盖支撑性保留了下来,所以对腰部要求不高的话显然买这款性价比更高。 D. Ventilator和Performx:缺少腰部和大腿后侧的支撑,前者膝盖支撑强,后者股四头肌支撑强。而且前者穿着更加凉爽。 E. Versatx:只在腰部有支撑性。 F. Revolution:这款才是真正最高端的神级系列,代表了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压缩裤的至高境界,专为训练和耐力比赛设计。重量更轻,支撑性更强大,恢复效果更快,外观更加亮骚。 衍生系列: 除了上述的基本系列,还有几个衍生系列,均以下述名词附加在基本系列上突出额外作用,当然价格也会更贵些。 A. Reflective:是针对夜跑的升级版,在膝盖后侧增加两条反光条,共4条反光带,夜间公路跑步更加安全。 B. Insulator:相比基本系列增强了保暖性,可以在北方的冬天只穿它进行户外运动,也可以在滑雪时穿在里面。 C. Ventilator:这虽然是基本系列的名词,但是你会发现有一个款叫做Stabilyx Ventilator,它相比Stabilyx更加凉爽。 选购建议:因为各个型号都有针对性所以无法说哪个更好,看个人需求,如果没有特别需求的话,买Stabilyx肯定不会出错,如果预算足够的话,烧条Revolution我也不拦着你…… 3) 2XU 2XU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是全球顶级专业运动服装的生产商之一,受到很多世界冠军、专业运动员和体育院校的认可和好评。其采用的PWX面料由高等级弹力纱线配合环形编制技术,360度各方向具有等效拉力,能够提供理想的灵活性及自由性以及强大的功能和弹性,并增强压缩性。其标志性的大腿和小腿处的X印花十分霸气。2XU的功能性和Skins比较接近,所以就不再详细列举其特点了,但是根据论坛跑友的普遍反馈来看,2XU相比Skins舒适度稍逊,支撑性更好。其价位上也和Skins比较接近。 主要产品分类: A. Compression:基本款的压缩裤,针对股四头肌,腿后筋,外展肌和小腿有支撑性。 B. Elite Compression:高端款,采用材料拼接技术强化了腿后筋和小腿的支撑。 C. Thermal Compression:保暖款,适合寒冷天气穿着。 D. Recovery Compression:恢复款,采用更强的压缩性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酸堆积 压缩性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酸堆积。 E. Compression Cycle:骑行款,还包括背带式的Bib。 F. Compression X Run:带压缩内衬的跑步款。 G. Compression Tri:铁人三项款,还包括连体的Trisuit。 H. Wetsuit:铁三&游泳&潜水款,这个其实就不算压缩衣的范畴了。 可以看出2XU在产品线上和Skins基本都有对应,前四种也基本能覆盖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选购建议:对于这种高低端比较分明的产品线,个人觉得如果差价不大的情况下买高端Elite系列应该比较合适。 3.穿着搭配 很多人问穿压缩裤要不要穿内裤,我的观点是看个人喜好,当然如果压缩裤的接缝会摩擦皮肤的话还是穿内裤吧。外裤的话,除非为了保暖还是不必穿了,当然如果个性比较羞涩的话,穿就穿吧。 4.尺码选择 其实像压缩衣这种用身高体重矩阵来指导尺码选择的方法是十分科学的,但是之前每次推荐压缩衣的时候都有很多网友反映自 CW-X Stabilyx:300元左右。 CW-X Expert:250元左右。 CW-X Insulator:300元左右。 CW-X Reflective:300元左右。 7.注意事项 压缩衣裤的作用是保护运动爱好者的身体,减少受伤的可能,而不是阻止受伤,跑步前的热身和拉伸以及跑后的拉伸都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算穿了黄金圣衣该抽筋照样抽的很happy。 8.其他 还是再重申一遍吧,不管以前,现在还是后面的连载中提到的装备无论贵贱,其针对的主要是一定程度上缺乏专业运动基础和肌肉力量的非专业跑步爱好者,可以保护他们尽可能的减少运动伤害,并得到更好的运动指导。等成为专业选手后大家尽可以抛弃一切装备肆意狂奔:) 但也希望看了本文中毒想买压缩裤的各位以及即将跑马拉松的跑友们还是要先穿着压缩裤长距离试跑
跑步装备系列 跑步装备系列(一) 紧身裤紧身裤和压缩裤最大的不同就是对肌肉的压力差异,其主要注重的是良好的贴合性,大致列举几个特点: A. 贴身:之所以说宽松衣裤功能性差,主要是因为紧身裤的良好贴合性可以带来跑动中的无负担感,恩,就是裸奔的赶脚~ B. 导汗:和压缩衣一样,紧身衣的导汗性和透气性也很出色,在夏天可以将汗水迅速排出,避免在体表聚集汗水引起不适。在冬天汗水排出后会在衣服表面风干,而衣服同时起到了隔离层的作用,避免汗水被冷风风干时带走体表温度。可谓冬暖夏凉~ C. 防寒:不会兜风,也不会从裤腿里面灌风,而且在寒冷或大风的天气可以避免冷风直接冲击到皮肤表面,而且部分紧身裤针对大腿和膝盖部分有加厚层。 1、紧身裤的推荐品牌 相比对制造技术要求较高的压缩裤,紧身裤基本是个运动品牌都有所涉及,如果一一介绍不知何年何月。而且大多数知名品牌的紧身裤价格并不低,比如我个人喜欢的Under Armour,其紧身裤售价可以和CW-X媲美,着实不敢推荐,何必呢?何苦呢?所以在这里我想写几个我个人比较推荐的紧身裤品牌给大家做个参考。 1)迪卡侬 作为著名的运动超市,其产品线覆盖相当全,商品虽然算不上多白菜,但其用料和做工着实不错,可以说物有所值,所以我不可避免的会推荐迪卡侬的商品。 迪卡侬的紧身长裤价位从100到400元都有,但是区别主要是是否有保暖材料,是否有简单的材料拼接实现所谓的支撑性,不过哪怕最高端的那款依旧也只是紧身裤的范畴卖了个压缩裤的价钱。个人觉得买条低端款的足矣,如果穿着一段时间后有更高需求就直接上压缩裤吧。 2)Crane Crane是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ALDI旗下的运动品牌,该超市以经营廉价折扣商品为主,主推优质低价商品。Crane品牌的运动商品在淘宝上卖的比较多,跑步裤价格基本都在40元左右。都号称是原单厂货,据说是因为德国人对品控要求比较高,很容易就算成不合格商品了,而对废品的处理没有过多监管就流出来了。这种说法无从考证其真实性,但是我第一条紧身跑裤就是在淘宝上买的Crane,我来说说使用感受也许能更有参考价值。 买的时候在商品描述中看到的就是膝盖防风材料部分有起胶所以当成厂货瑕疵品卖,到手后包装和吊牌都有,而且印刷纸板+塑料袋的包装颇有超市范儿。材料柔软有弹性,贴身和透气性还不错,膝盖和大腿处有防风加厚材料覆盖,脚踝处有反光logo,裤脚口也就是脚踝内侧有防滑皮筋,后腰处有拉链口袋方便放置钥匙等小物件。整体做工还算不错,材料号称有莱卡成分。整体设计还是不错的。作为白菜价的跑步裤怎么折腾都不心疼,所以平时锻炼都穿它,只有高强度运动的时候我才穿压缩裤。 3)TCM TCM是Tchibo旗下的服装品牌,Tchibo也是德国一个著名的零售业品牌,据说大陆订单的品控比ALDI更变态,不过价位差距不大。其淘宝上的商品种类覆盖更加广泛,单看跑步裤的话和Crane的定价以及材料、版型和细节处理都很接近,所以大家可以不必纠结这两个品牌,哪个便宜好看买哪个即可。 Crane和TCM的跑裤从做工和材料来说也就是个入门级随便穿穿,如果对外观或材料或其他方面还是有一定要求的话还是建议买迪卡侬或者其他著名运动品牌的紧身裤。 2、如何选择好的紧身裤: 1)材料:速干,弹性好。 2)版型:合体的剪裁,保证良好贴身性。 3)细节:反光条,小口袋,裤口防滑条。 3、关于紧身裤和压缩裤的区别: 可能只有我们穿上以后才能感受得到。而穿上以后的感觉有多明显有的时候就是见仁见智了,比如你买个大一码的压缩裤可能和你穿紧身裤的感受差不太多,这也就是我一直建议在尺码矩阵中灰色区域的同学选小不选大的原因。我相信每个品牌把自己的紧身裤改名都叫压缩裤以后可能销量和关注度都会上升,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我也没有真的穿过多少跑步裤无法告诉大家那些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货,我也没必要砸某些大牌的场子。 4、建议: 就是如果你拿不准这个是不是压缩裤,那你就当他是紧身裤来买,如果你冲着压缩裤来的,那就选连载三中提到的品牌这样更有保障。如果非要我说个粗糙的鉴别方法的话,那就是关注这条裤子是否容易出现褶皱,如果出现了说明其压缩性不够到位,紧身裤的可能性很大。 比如上图中膝盖处和脚踝处的皱纹你看到了吗?哦,对了,还有一点就是同尺码的压缩裤比紧身裤还瘦小一些。以上纯属个人土方法,仅供参考
五个常见错误消暑法让你疾病缠身  炎炎夏日,许多人恨不得整天泡在水里,或痛饮几大杯冰镇饮料,然而,有时这样做反倒会让人更难受。近日,美国“MSN健康网”邀请多位专家,总结几个最不靠谱的解暑方法,检查一下你有没有犯过错。   1.洗冷水澡。美国加州内科专家巴鲁·加德表示,冷水浴解暑看似合理,其实不然。突然遇冷会使血管迅速收缩,“凉爽”反而无法进入体内,甚至会导致机体免疫机制失调。用温水冲澡比冷水浴解暑效果更好。   2.防晒霜黏腻,不涂更清爽。美国纽约皮肤病专家黛博拉·加里曼表示,紫外线可穿过云层,晒伤皮肤,让人感到灼热。因此,即使阴天也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30的防晒霜。   3.地上洒水降温。夏天人们常常在地上洒水,借助其蒸发作用带走热量。然而,这样只能暂时降温,时间一长,室内湿度增加,反而更加闷热。蒸发时,地面的细菌和灰尘会随着水蒸气飘散到空气中,不利健康。   4.打赤膊。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穿得太少还很容易被紫外线灼伤。因此越是到了暑热难熬之时,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或打赤膊。当气温高于体温时,可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阻隔日光,利于防暑。   5.整天泡在泳池里。夏天海边、泳池中常挤满想要消暑的人,然而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家菲利普·提尔诺表示,与其相比,冲个温水澡更解暑。若泳池中水质不好,还会传染疾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