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和K J和K
关注数: 595 粉丝数: 1,269 发帖数: 87,270 关注贴吧数: 48
ps5的成功几乎是必然的,无脑黑还是省省吧 影响主机成功最大的三个因素,机能,售价,和游戏阵容,ps5几乎不会有任何问题,成功是必然的 1,机能。单单浮点能力,和xsx的差距在15%左右,几乎可以忽略。游戏机大战上,机能差距一半以上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并不是机能越强胜率就越高。更何况两家在存储架构和tdp策略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实际表现还很难说。而且xsx在一两年内要兼顾x1平台,因此这点性能优势基本要被兼顾上个世代的游戏给对冲掉。 至于某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pc玩家,你们还是期望老黄的30系加价不要太狠吧,别总是想着碰瓷ps5 2,阵容。游戏机阵容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满足本平台的粉丝,然后才是拉拢重要的第三方,打击竞争平台。从这点来说,索尼在六月的发布会已经比较成功了,地平线2,蜘蛛侠小黑,恶魔之魂,瑞奇与叮当,gt7,加上第三方的站台,从满足粉丝来说,已经足够达成目的。 反观微软,某些忠实软粉听到别人一黑光环演示就急得跳脚,我就不补刀了。至于后面几个经典ip的新作,我劝你们不要抱太多的期望,只有logo的大饼什么时候吃到还是问题。要知道就算是任天堂,在ns前期公布的几个大饼还有好几个没落地呢 至于抢独占打击对方,我看到目前是索尼占优,索尼抢到了cod和fifa的独家宣传,对年货玩家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微软这边还是靠xgp的宣传来拉拢玩家,但是目前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大杀器。为什么这么讲呢?从目前来看,pc玩家都没有因为微软的xgp而大量购入x1平台,那更别说对平台忠诚度更高的其他主机玩家了。 3,价格。索尼微软这边,soc用的都是amd的解决方案,那么在硬件配置的成本上,二者差距不会太大。不可能出现ps3那样自研翻车,成本高企的情况。而微软这边,目前也不太可能像x1初期强行绑个外设发售的情况,那么售价爆炸的情况也不太可能。二者紧贴成本发售,那么售价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变数是,索尼这边加了一个无光驱版本的主机。有些人觉得光驱成本最多30刀,那么售价也只会少30刀。你这么想的话,你就只能在第一层了 第二层的想法是,无光驱版可以让玩家只买数字版,不买光盘,杜绝了二手,所以可以少50刀。 但是也有传言说,索尼甚至愿意亏100刀来把无光驱版的售价拉倒299,怎么说的,我也不敢相信 综上所述,ps5的成功几乎就是必然,只要传统主机市场不被改变,ps5就不会输
如果大家喜欢索尼的话,我觉得也应该抵制美末2 在这场事件中,索尼也算得上受害者。 1,给媒体提前评测,让他们给好评。 没问题啊,业界惯例,就算能扯上“恰饭”之类的,大部分玩家也是可以接受这个形式的吧。 2,媒体一致好评,但是对剧情三缄其口 虽然有索尼“威胁”取消提前评测资格的事情在,但是去年的死亡搁浅,大部分媒体也不是满分评价。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个游戏中的zzzq因素太多了。zzzq因素对评分的加成,大家不妨去看之前漫威的《黑豹》,大概就能明白到底为什么如此了。更何况欧美的媒体还都是zzzq最积极的推动者。 3,索尼故意隐瞒剧情买通媒体 索尼不知道剧情垃圾吗? 大概是知道的,比如要求媒体的评测不能聊剧情,对数字版开通特别退款的通道。 那么是索尼故意让Neil做出这个垃圾剧情(注意不是整个游戏)吗? 我觉得不会。索尼还是个商业公司,未必会真的在乎zzzq,更何况zzzq只是美国白左用来打压异见者的工具。比如典型的红脖子老白男(就像乔尔这种了,联系一下上下文大家应该能猜到为什么乔尔死那么惨)。 那么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Neil对顽皮狗的“du裁”了。Neil就是一个b太的犹太白左,他的最终目的不是什么有些国内媒体说的“对艺术的探索与表达”什么的,就是想要把这个游戏变成他个人的zz资本。他可能想成为白左中的意见领袖之类的。 欧美游戏的zz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的cod现代战争也这样,只是那个涉及到了俄罗斯,大家比较容易看出来。而美末2这次涉及的更多是美国国内的zzzq图腾,所以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是看不太出来的。这个推荐b站的双尾彗星,这个up刚出了一个聊zzzq和美末2剧情的视频,我觉得视角非常独特。 4,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如我标题所说,抵制美末2。 为什么? 有些喜欢美末2的人可能会觉得我有毛病,搞上纲上线。但是抱歉了,现在美末2已经被欧美的zzzq深深绑架了。而且不光是美末2,我怀疑接下来几年的“美国”游戏中我们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私货。 而在这次美末2的风波中,索尼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它的商业利益被绑架到zzzq的战车上,成为Neil的祭品。如果这一次美末2成果还行,那么我不敢想象顽皮狗在Neil的操纵下,下一款游戏会是什么样子,太可怕了。 最好的方式还是让索尼壮士断腕。美末2的损失让zzzq不至于影响索尼接下来的第一方作品。
ps5无光驱肯定399啊,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我觉得399无光驱,有光驱499.理由有三 1,爆出的成本是450刀左右,如果是有光驱的版本这个成本,那么无光驱四百刀成本差不多了,这个售价符合最快普及次时代的策略。如果是无光驱成本450,那么无光驱使玩家必须购入数字版,所以索尼可以从购买无光驱版本的玩家手中更快收回成本,总体来说也不算亏很多。 2,路径依赖。ps4及ps4pro都是399发售的,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索尼内部应该会对399售价有很大的执着。人总是想复制自己成功的经历,所以往往成功过的人都会沿着过去的老路走。因此如果没有特别巨大的内外影响,无光驱版399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3,产品线及竞品的比较。如果按照我的说法,那么索尼再ps5发售后对ps4降价,就会在199到499之间填满ps系列的产品,ps4slim卖199,pro299,ps5无光驱399,有光驱499.在ps5发售的一年到两年内,既可以吸引没钱的玩家入手ps4,也能一定程度上不对想升级ps5的玩家构成障碍。 反观微软,x1系列销售以及疲软,x1x已经进行清仓处理,那么可能不会采取降价销售x1系列,而是拿出传说中的xss来填补299的空间,与降价的ps4进行竞争。而xsx就算卖399,那也是与ps5无光驱竞争。虽然xsx最强主机的名号可以吸引到一部分选择新购入主机的玩家,但是在索尼微软不犯大错的情况下,大部分玩家还是会选择已有的阵营进行升级,毕竟两台次时代提供向下兼容。 因此即使ps5和xsx价位相同,索尼可以依靠游戏的宣传来对抗xbox最强性能主机的宣传,比如画战神神海的大饼。如果微软xsx降到299,索尼的ps5也可以进行小幅降价,而将ps4大幅降价,微软打价格战也是很难的。
PS5发布会之后的谣言打脸 ps5发布会后又不少牛鬼蛇神出来带节奏,有点烦。以下是我根据已公布的官方情报总结的谣言打脸问答 1,ps5售价599/699刀 索尼在6.12的发布会上只是公布了机器的外形,并没有公布售价。网上传的售价都是电商平台自己预购的链接。有一些是单纯电商平台发布用来占位子的。就算是你买了,也不会让你付全款,大概能付100刀差不多,尾款等正式发售时候会按照索尼官方价格付清。 Ps5究竟卖多少还要等索尼公布。个人推测在8月的发布会上应该能公布。 2,索尼发布会上游戏很垃圾,都是4399 请ns玩家上来把这种人打一顿。 这次发布会不是非常爆炸,但是就算以e3展前发布会的标准来看,也算是非常扎实的一次。有索尼的第一方独占大作(蜘蛛侠小黑,瑞奇与叮当,恶魔之魂重置,地平线2,其他),有第三方3A首发预告,有些是独占,有些是新ip,以及一些用来活跃气氛但是同样风格强烈的独立游戏(大部分应该会登陆全平台,有些索尼扶持的可能会有限时独占)。 之所以没那么爆炸,主要还是有些游戏,比如gt7,生化8在开发布会之前被爆出来了,还有SE和卡普空的新ip看起来也比较迷幻。 而且索尼还有6月发售的美末2,7月的对马岛。索尼就算有新的大饼,也不会放在现在放出来。SIE高层也说了,这次发布的不是全部,估计要等微软出招以后,索尼才会亮更多牌(画更大的饼)。 3,DF说ps5发布会上大多数游戏都是30帧,因为ps5机能太差了,没有rdna2新特性,而且cu太少导致的这个结果。 画质好不好自己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urlrefer=37dbd6bcfeabd018f08d9110f4da6fa4去n/A6Lh掉1NET。 这是UCG上传的4K版本重要游戏的预告片。 虽然微软一直在宣传4K60帧,甚至120帧。但是实际上只有pc玩家会更在乎30帧还是60帧。普通主机玩家只知道卡和流畅的区别。因此60帧从来就不是主机厂商乃至主机游戏开发商们的第一目标。对于索尼这样秉持传统主机路线的厂商的来说,更好的画质才是吸引玩家购买游戏机的主要手段。因此在两家机能差不多的情况下,索尼选择堆多边形数量,堆8K材质,然后牺牲帧数;而微软则选择用4K60帧作为主要卖点(微软心里又把育碧曹了一遍),相对的画质就不会有隔壁那么大的提升。哪个对普通玩家更有杀伤力,得让市场去检验这一切。 至于其他光追,什么什么shade的,甚至现在还有某些**讨论的rdna2的问题,都是次要的,而且是不重要的营销问题。这些东西让水军、恰饭up拿去翻来覆去的说,也比不上放出一个精彩的预告片或者一段精彩的游戏演示来的有用。
PS5发布会之后的谣言打脸 ps5发布会后又不少牛鬼蛇神出来带节奏,有点烦。以下是我根据已公布的官方情报总结的谣言打脸问答 1,ps5售价599/699刀 索尼在6.12的发布会上只是公布了机器的外形,并没有公布售价。网上传的售价都是电商平台自己预购的链接。有一些是单纯电商平台发布用来占位子的。就算是你买了,也不会让你付全款,大概能付100刀差不多,尾款等正式发售时候会按照索尼官方价格付清。 Ps5究竟卖多少还要等索尼公布。个人推测在8月的发布会上应该能公布。 2,索尼发布会上游戏很垃圾,都是4399 请ns玩家上来把这种人打一顿。 这次发布会不是非常爆炸,但是就算以e3展前发布会的标准来看,也算是非常扎实的一次。有索尼的第一方独占大作(蜘蛛侠小黑,瑞奇与叮当,恶魔之魂重置,地平线2,其他),有第三方3A首发预告,有些是独占,有些是新ip,以及一些用来活跃气氛但是同样风格强烈的独立游戏(大部分应该会登陆全平台,有些索尼扶持的可能会有限时独占)。 之所以没那么爆炸,主要还是有些游戏,比如gt7,生化8在开发布会之前被爆出来了,还有SE和卡普空的新ip看起来也比较迷幻。 而且索尼还有6月发售的美末2,7月的对马岛。索尼就算有新的大饼,也不会放在现在放出来。SIE高层也说了,这次发布的不是全部,估计要等微软出招以后,索尼才会亮更多牌(画更大的饼)。 3,DF说ps5发布会上大多数游戏都是30帧,因为ps5机能太差了,没有rdna2新特性,而且cu太少导致的这个结果。 画质好不好自己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c&urlrefer=37dbd6bcfeabd018f08d9110f4da6fa4去n/A6Lh掉1NET。 这是UCG上传的4K版本重要游戏的预告片。 虽然微软一直在宣传4K60帧,甚至120帧。但是实际上只有pc玩家会更在乎30帧还是60帧。普通主机玩家只知道卡和流畅的区别。因此60帧从来就不是主机厂商乃至主机游戏开发商们的第一目标。对于索尼这样秉持传统主机路线的厂商的来说,更好的画质才是吸引玩家购买游戏机的主要手段。因此在两家机能差不多的情况下,索尼选择堆多边形数量,堆8K材质,然后牺牲帧数;而微软则选择用4K60帧作为主要卖点(微软心里又把育碧曹了一遍),相对的画质就不会有隔壁那么大的提升。哪个对普通玩家更有杀伤力,得让市场去检验这一切。 至于其他光追,什么什么shade的,甚至现在还有某些**讨论的rdna2的问题,都是次要的,而且是不重要的营销问题。这些东西让水军、恰饭up拿去翻来覆去的说,也比不上放出一个精彩的预告片或者一段精彩的游戏演示来的有用。
我认为的ac系列拉胯的最大原因就是剧本越来越垃圾 开放世界本身给玩家带来了巨大的选择权,但是想要让玩家玩下去,目前来看主要是两种驱动,剧情驱动和玩法驱动。 玩法驱动的开放世界游戏,目前公认的应该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将整个开放地图当成关卡来进行设计,通过设置探索目标,设置视线障碍,给玩家多种问题解决方案(甚至能让玩家用现实中的逻辑去解决问题),来给玩家探索整个世界的动力。而ac系列一直都不是这种游戏。 ac系列的玩法一直是很弱的,好像是可以跑酷,可以潜行暗杀,还有其他附加的玩法,但是在起源之前并没有一个核心玩法。算是一种弱玩法的历史模拟器。起源之后系列玩ARPG的方向去走,起源是学黑魂,奥德赛更像巫师,但是这rpg部分嘛。我觉得和开放世界并没有产生化学反应,给玩家前进的动力。特别是起源和奥德赛的dlc,就是把本篇的玩法用一个新地图装起来让你继续玩,反正我打完之后是感觉到了生理上的不适。 那么ac系列一直靠什么让玩家沉迷呢?我觉得就是剧情。 有人说既然是剧情,我干嘛不去看电影? 以ac2为例,游戏开始你扮演一个婴儿,按按键让婴儿活动,让他开始啼哭。后来你扮演一个少年,和他的哥哥一起爬上塔楼。你扮演他经历家破人亡,经历各种复仇和冒险,直到成为真正的刺客大师。这种“角色扮演”的感觉是看电影所不能得到的。剧情让你带入到人物中,让你带着兴致去进入这个游戏中。完成游戏中的任务目标后,有一段炫酷的cg或者剧情作为你的奖励,这是很自然很自洽的。 然而,我个人觉得我上一个玩过的很自洽的AC系列作品,是AC4黑旗。扮演海盗,在加勒比海纵横,挖宝藏,升级船只,和传奇海盗一起打海战,打败传奇舰队,最后帮助刺客组织解决圣殿骑士的威胁,金盆洗手和女儿一起归乡。后来的作品呢?一个比一个有问题。 大革命把一些主线任务拆出来当做联机任务,导致主角自己的爱恨情仇和历史大背景的结合变弱了。法国大革命三巨头我竟然在主线中一个都没接触,也就拿破仑出来露下脸,但是也比不上三代和华盛顿的关系。 枭雄更是因为育碧把整个游戏公式化区域化的改造,整个主线支离破碎,反派毫无用处。后面的起源和奥德赛还把这个问题给放大了。真的是让人无语。 我在奥德赛中玩过的最有感觉的反而是dlc1男主角结婚生子最后生变故的那一段剧情。请不要再让我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杀一个我不知道的人了。这种体验只能让玩家感觉自己在扮演一个工具人,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物。 育碧必须想个好办法把叙事和开放世界体验更好的结合起来,否则玩AC系列只能让你对其他游戏的兴趣降低。我有一段时间,打完大革命以后,完全不想玩任何游戏了。回想起来真是令人不适的体验
我认为的ac系列拉胯的最大原因就是剧本越来越垃圾 开放世界本身给玩家带来了巨大的选择权,但是想要让玩家玩下去,目前来看主要是两种驱动,剧情驱动和玩法驱动。 玩法驱动的开放世界游戏,目前公认的应该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将整个开放地图当成关卡来进行设计,通过设置探索目标,设置视线障碍,给玩家多种问题解决方案(甚至能让玩家用现实中的逻辑去解决问题),来给玩家探索整个世界的动力。而ac系列一直都不是这种游戏。 ac系列的玩法一直是很弱的,好像是可以跑酷,可以潜行暗杀,还有其他附加的玩法,但是在起源之前并没有一个核心玩法。算是一种弱玩法的历史模拟器。起源之后系列玩ARPG的方向去走,起源是学黑魂,奥德赛更像巫师,但是这rpg部分嘛。我觉得和开放世界并没有产生化学反应,给玩家前进的动力。特别是起源和奥德赛的dlc,就是把本篇的玩法用一个新地图装起来让你继续玩,反正我打完之后是感觉到了生理上的不适。 那么ac系列一直靠什么让玩家沉迷呢?我觉得就是剧情。 有人说既然是剧情,我干嘛不去看电影? 以ac2为例,游戏开始你扮演一个婴儿,按按键让婴儿活动,让他开始啼哭。后来你扮演一个少年,和他的哥哥一起爬上塔楼。你扮演他经历家破人亡,经历各种复仇和冒险,直到成为真正的刺客大师。这种“角色扮演”的感觉是看电影所不能得到的。剧情让你带入到人物中,让你带着兴致去进入这个游戏中。完成游戏中的任务目标后,有一段炫酷的cg或者剧情作为你的奖励,这是很自然很自洽的。 然而,我个人觉得我上一个玩过的很自洽的AC系列作品,是AC4黑旗。扮演海盗,在加勒比海纵横,挖宝藏,升级船只,和传奇海盗一起打海战,打败传奇舰队,最后帮助刺客组织解决圣殿骑士的威胁,金盆洗手和女儿一起归乡。后来的作品呢?一个比一个有问题。 大革命把一些主线任务拆出来当做联机任务,导致主角自己的爱恨情仇和历史大背景的结合变弱了。法国大革命三巨头我竟然在主线中一个都没接触,也就拿破仑出来露下脸,但是也比不上三代和华盛顿的关系。 枭雄更是因为育碧把整个游戏公式化区域化的改造,整个主线支离破碎,反派毫无用处。后面的起源和奥德赛还把这个问题给放大了。真的是让人无语。 我在奥德赛中玩过的最有感觉的反而是dlc1男主角结婚生子最后生变故的那一段剧情。请不要再让我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杀一个我不知道的人了。这种体验只能让玩家感觉自己在扮演一个工具人,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物。 育碧必须想个好办法把叙事和开放世界体验更好的结合起来,否则玩AC系列只能让你对其他游戏的兴趣降低。我有一段时间,打完大革命以后,完全不想玩任何游戏了。回想起来真是令人不适的体验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