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花影移
明月花影5
关注数: 57
粉丝数: 41
发帖数: 2,434
关注贴吧数: 67
七月二十五日记 读左传至宣公四年。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 之作其用, 熊虎其状,豺狼其声,其状如熊虎,其声如豺狼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其, 将也, 而,句末语助。 若敖氏的祖先不将饥饿而死么。
七月二十四日记 早五点四十分来盐。 人老受病痛折磨,而为人子者,无能为力,可悲哉!昔人有云, 宁马革裹尸而回,不死在儿女手,有由然矣。
七月二十三日记 读西游记之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回。
七月二十二日记 读西游记之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回。
七月二十一日记 请假两天,照顾我父。
七月二十日记 读后汉书之马援传。 范蔚宗论其观人则知,守身则拙, 然己亦诛死。 自古贤圣概莫能外, 悲乎!
七月十九日记 早,装内胎,仍未成功。 于多多上买一前轮。 读后汉书之皇后记。 曹操女为献帝后,丕既禅汉,收玺绶, 后怒,抵于地,涕曰”天不祚汝“。
七月十八日记 晨起, 前轮装内胎,皆失败。装好漏气, 拆下,总能发现破洞。补完再装,如斯三次。 得非装时太野蛮邪?未解, 闲时再行探索。
七月十七日记 阴雨。 早起,公交来盐。
七月十六日记 周日,回家,于大哥家午饭。 读西游记之五官庄医树、三打白骨精。 唐僧之肉眼凡胎,八戒之詀言詀语,活现纸上。
七月十五日记 读后汉书之灵帝记。 熹平元年,黄巾始起。自此天下大乱,汉室将亡矣。
七月十四日记 晨读后汉书之桓帝纪
七月十三日记 昨反家, 读聊斋之道士、胡氏、戏术、丐僧、伏狐、蛰龙、苏仙、李伯言。左传文公十八年毕,至宣公。
七月十二日记 读后汉书之顺冲质帝记。 东汉外家擅权,立帝幼冲,借以把持朝政。而内官又起, 互为朋党, 相争不息。四夷交侵, 天灾不断,小民流离, 又何睱而恤之哉!所载诏书, 言辞谆谆,志在忧民, 徒为具文而已。
七月十一日记 读后汉书之安帝纪。其建元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在位期间,地震水灾,史不绝书。中国之大,何灾不有?古今一也。治国惟得其道,万民方能安乐,何惧天灾也!
七月十日日记 昨弈至午夜。弈亦博也, 令人沉迷, 消磨精神,莫此为甚。
七月九日日记 晨读庄子天下篇, 完毕。 午饭大哥家。
七月八日日记 晨起,读庄子列御寇篇。
七月七日日记 晨起, 读庄子《渔父》。 其言八疵四患,虽今人亦不能免。 “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內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人同於己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謂之矜。”
七月六日日记 昨晚回家,锄门前豆田之草, 几日不归, 草长豆苗稀矣。 读聊斋之林四娘、鲁公女,二卷毕。读左传文公十七、十八年,襄仲杀恶及视,立宣公。 早送纸尿裤大哥家,遂返盐。
七月五日日记 晨起,读庄子盗跖、说剑两篇。
七月四日日记 晨起,读庄子让王篇。其言曰:“道之真以持身, 其绪余以为国家, 其土苴以治天下”,真可谓能大言者。
七月三日日记 早5点半来盐。
七月二日日记 阴,反家,幸无遭雨。晨读庄子寓言篇,所谓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大道无言,言亦何可已哉!午饭大哥家,三哥亦在,尽啤酒三瓶。
七月一日日记 6点起, 读庄子外物篇。
六月三十日日记 离沪, 晚近8点到盐。
六月二十八日记 在沪。晨起,抄庄子逍遥游篇。
六月二十七日记 来沪。读后汉书之冯岑贾列传,其赞曰,“阳夏师克,实在和德。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六月二十六日记 周二, 天阴。 晨起, 又读庄子则阳篇。
六月二十五日记 周一,阴雨。 晨读庄子则阳篇。
六月二十四日记 天阴,端午假期第三日。在盐。读庄子之徐无鬼篇、后汉书列传之第四第五第六。
六月二十三日记 下午来盐, 骑电平车。 多多上买4快电平,48伏12A.。 又买一电平盒。
六月二十二日记 端午,回家。上午锄草。
六月二十一日记 晴。晨读庄子之庚桑楚篇。
六月二十日记 周二,天阴, 在盐未回。 晨读庄子知北游篇。
六月十九日记 昨周日,读西游记之二十、二十一回,收伏黄风怪。读聊斋之《九山王》、《通化署狐》、《张诚》。
十月十八日记 晨起,读庄子之田子方篇。
六月十四日记 昨来沪,夜蚊扰难眠,蚊香液亦无甚效果。晨读庄子秋水篇。
六月十三日记 早起,读庄子之天运、刻意、缮性。
华元饗士 宋华元饗士,不及其御羊斟。与郑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遂舆入敌军, 为所擒。
十月十二日记 昨夜读聊斋之《莲香》、《阿宝》。
六月十一日记 读西游记之十八、十九回。
六月十日日记 晚17:30分高铁,到盐近子时矣。 数件衣服洗完,再洗澡上床睡觉,已近一点。
六月九日日记 早上起来读庄子之天道。
六月八日日记 在北京。前晚对弈三局,输,沮丧。棋不欲数,信然。昨晚一局,赢。一日一战,足矣。
六月七日日记 昨来北京。读庄子之胠箧、在宥、天地。
六月四日日记 周日,天阴。 读西游记之十六回、十七回。 观音院丢袈裟,收伏黑风怪。 黑熊倒是风雅之士,洞天福地,脱垢离尘。 其山门联云“"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
六月四日日记 周日,天阴。读西游记之十六回、十七回。
六月三日日记 昨读左传之僖公三十三年。 秦远袭郑,弦高以牛十二犒师,示郑有备,真智人也。
猫和它的孩子们 沙发就给你们了
六月二日日记 昨读聊斋之《胡四姐》、《祝翁》。
六月一日日记 昨读聊斋之珠儿。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彼珠儿, 真所谓良能也。
五月三十一日记 下午六点零一分十二路车回家。
五月三十日记 神州十六上天, 空间站宇航员六名相聚。
五月二十九记事 早5点半起床,即行洗漱。饭后,6点,骑行至镇。约7点12路车往盐, 7点半到新都路站。又乘B4线至寓,已近8点。取身份证后,即赶往单位,已过8点8分。 十点十五分高铁往上海,下午两点十九分到。 同事订错车, 历时4小时,沿途所停站点太多, 正常两小时二十分足矣! 到站后,即打车往酒店,司机又导航错误,5500号,误听成500号,致大费周章。 客人到后,即返车站。 幸喜时间尚足,即入站候车。 五点零九分和谐号出发返程, 到盐已7点20分。 即小鱼出行至聚亨路,又骑行至寓,已8点15分矣。
五月二十九日记 来沪,送一客人至酒店。返程候车中。
五月二十八日记 读左传僖公之二十九年、三十年。
五月二十七日记 周日,天阴。 刚四嫂发父亲坐床边视频,状态甚佳,可为欣喜。 距出院已两周有余矣,其能恢复至何种地步,尚不能知。
五月二十六日记 天阴, 未回家。
唐高宗李治圣教序记 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永恒存在之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之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萧统 《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同真如而无尽,与日月而俱悬。”)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轨躅者,旧规陈迹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闬对出。"刘良注:"轨,车也。躅,迹也。")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大海之此岸,度到涅盘究竟之彼岸。其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 )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镇常, 经常也);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以日月之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众生,能破无明生死痴暗。与'慧光'、'慧照'等同义。出自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八上):'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法流,转双轮(双轮,即法轮也,梵语 dharmacakra,巴利语dhammacakka。意指佛法。又称梵轮,或宝轮。依据印度传说,佛陀说法,如同转轮圣王治天下时转宝轮降伏众魔,能摧破众生之恶,济度一切众生,因此以车轮为喻而称之为法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华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指太宗也),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地名, 唐称无热恼池,在今印度。《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耆阇崛者巴利音Gijjha-ku^t!a 。又曰伊沙堀,揭梨驮罗鸠胝,姞栗陀罗矩吒。山名。译曰鹫头,鹫峰,灵鹫。山顶似鹫,又山中鹫多,故名。 乃佛陀说法之。地)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靡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佛祖诞生地"迦维罗卫"之省称);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暗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皇帝在春宫日制此文。 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二月戊寅朔十日丁亥建。 尚书仆射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臣褚遂良书。 万文韶刻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