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花影移
明月花影5
关注数: 57
粉丝数: 41
发帖数: 2,434
关注贴吧数: 67
十一月二十日记 早,起床后,庭院打扫毕即 返盐。天冷雾大,虽有手套,亦觉不适。行程约一小时。
十一月十九日记 周日, 中午回家, 大哥家午饭。陪父至晚始回。
元稹传 元稹,字微之, 河南人。 十代祖,后魏昭成帝什翼健也。 孝文汉化, 必姓元氏。 祖,悱,南顿丞。父宪,比部郎中, 赠左仆射。 稹八岁丧父,家贫, 母郑氏自授书教之。 九岁能文,十五两经擢第。二十四调判入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应制举,第一,时在元和元年四月。制下,即除右拾遗。 稹年少气锐,既居谏职,见事风生。即日上疏论事,多中时弊。 宰执忌之, 出为河南县尉。 四年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其属七刺史皆责罚。虽举职,而执政益疾之。 使还,分务东台。 五年,贬江陵士曹参军。 性聪警经人,少有才名, 与白居易友善。工诗,善状咏风态物色。 互相唱和, 时称元白。 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至十年。 十四年,自虢州长史征还,为膳部员外郎。 穆宗为太子时,爱稹诗,时时讽诵,宫中呼为”元才子“。 长庆初, 转祠部郎中, 知制诰。 辞诰所出,夐然与古为侔,传诵于时。无何,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极承恩顾。 二年,拜平章事。 然不厌众望,人多忌之, 终为所排。寻罢相, 出为同州刺史。 在郡二年, 改授越州刺史、浙东观察史。 浙中山水奇秀, 所辟幕职,皆时名士。镜湖、秦望之游,月有三四。讽咏诗什,动盈卷帙。既放意娱游, 不修边幅,于是飞语遍传。 凡在越八年,文宗太和初, 加检校礼部尚书。 三年九月, 入为尚书左丞,振举纪纲,而人情多不厌服。 四年为武昌军节度使。 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疾,卒于镇, 时年五十二。 论曰:元稹才高当时,所作诗篇,流传千古。 虽深受主知,青云直上,而功业蹉跎, 不得如意。 孰得孰失, 必有辩之者矣。 古来才大难为用,信哉!
十一月十八日记 读元稹诗集。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株株遥各各, 叶叶相重重“。 “各”, 《说文》,“异辞也,从口,从夂。 夂者, 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 各各, 特立、特立之貌; “幢”之本义为旌旗, 幢幢,连绵之状,如旌幢之连属也。
十一月十七日记 读后汉书之方术列传。
十一月十六日记 晚下班回家, 带药,大哥家晚饭。 萝卜烧肉,青菜汤,米饭一碗半,未饮酒。 临睡前, 素不饮酒,每饮必喝水,影响睡眠也。心情沮丧莫名,洗漱后即睡。
十一月十六日日记 围棋三局, 胜二败一,又升一级, 大慰。 棋局漫长, 不可懈,不可怠,不可骄, 以至于终。
十一月十四日记 午饭青菜炒香干,花生米下酒, 微醺而午睡, 其乐不可言。
十一月十三日记 读元稹诗集。 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检得旧书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自言并食寻常事,唯念山深驿路长;伴客销愁长日饮, 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语言明白如话, 不事雕琢,而真情溢于其间。
十一月十二日记 读左传襄公八年。楚伐郑,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展欲待晋。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其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競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强者而庇民焉。”吾向言,成语朝秦暮楚当来自朝晋暮楚,言小国夹于大国之间,甚难为也,与楚则晋来伐,从晋则楚来讨。“云”,语词。“询”,信、实也。“职”,当也。“竸”,亦是语词。“职竸由人”、“职竸用力”,同此。
十一月十一日记 读粟裕战争回忆录。 济南战役之攻济打援并重, 是在我方兵力强大且占主动情况下,方能施行。 这与44年苏军围歼德中央集团军群战役之进行两个突击, 情形一样。于我力有余, 而敌无法兼顾。
十一月十日日记 读后汉书独行传, 其赞曰:“乘方不忒,临义罔惑。 惟此刚絜, 果行育德”。 有名为“弓里戍、索卢放”者, 弓里、索卢,皆为地名, 以之为复姓也。 “少有志操, 介特”, 介, 亦特也, 扬子方言,“物无偶为特, 兽无偶为介”。介特,同义连用, 特立独行也。 “(彭)永妻淫于前, 匿情无言,见子入井, 忍而不救;(冯)信侍婢亦对信奸通。” 淫于前、奸通者, 有其淫通之形色也,非真作其事也。 后人读书,多不之解, 可谓不善读书者矣。
十一月九日日记 昨晚回家,对弈两局, 一负一胜。 本可胜而败,令人扼腕,对手发短信,“荆州还在否”。 读左传之襄公七年。孙文子聘鲁,公登亦登。 孟献子曰:“寡君未曾后卫君,今子如此,寡君未知所过”。 实是绝妙外交辞令。
十一月八日日记 今日立冬, 东北已雪花纷飞, 而我江淮尚温暖如春,丝毫不见寒气袭人。 昨夜弈,仅以半目险胜。 收官处, 有欠思虑, 致敌追回,当引以为戒。 一为右下,当扳而非点;一为上,当尖,先手,白必应;一为右上,小飞是先手。 三处一走,胜势不可动摇矣。
十一月七日日记 读后汉书文苑列传。 祢衡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与孔融友善。融年四十,己才弱冠。常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无足数也”。 少年狂傲如此,宜其不得善终。 死时年才二十六。 德祖, 修之字。
十一月六日日记 昨下午计划返盐,天雨而止。 早六点起,洗漱后即出发。 读左传至襄公六年, 读聊斋之辛十四娘篇,读三野战史之淮海战役。 其第一阶段战果之叙述言“歼八个军部”,疑有误。黄伯韬兵团之二十五、四十四、一百、六十三、六十四军,三绥区之五十九军、七十七军,计七个军部。宿县战役,歼一四八师等部,非军也。
十一月五日日记 周日,在家,多云。读西游记之五十二回大闹金兜洞。“好大圣,笑唏唏的,将铁棒藏了。跳下高峰,又至洞口。摇身一变,变作个促织儿。真个:嘴硬须长皮黑,眼明爪脚丫叉。风清月白叫墙涯,夜静如同人话。泣露凄凉景色,声音断续堪夸。客窗旅思怕闻他,偏在空阶床下。”促织,即蟋蟀,俗名蛐蛐、斗鸡。有丝状触角,后足有力,善跳跃。大鄂坚利, 喜鸣好斗。
十一月四日日记 读后汉书之文苑列传。儒者,通经,未必能文 。 故范氏作史, 列儒林文苑二传。
十一月三日日记 刘仲甫言:"廉慎以守封疆“, 廉者,不贪也。 对局,惟不贪和谨慎,方能保全局之优势,以至于胜。
十一月二日日记 读左传之襄公一年、二年。 襄公,成公子,母曰定姒,即位时四岁。
十一月一日日记 天晴,周三, 下午回家。读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斯大林格勒会战, 德军顿兵坚城,陷于巷战,两翼薄弱,师老兵疲,终被合围全歼。 自此攻守势转,江河日下矣。
十月三十一日记 读后汉书之儒林传六十九。 其赞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 涂分流别,专门并兴。精疏殊会,通阂相征。千载不作,渊源谁澂?“ 澂,同澄,清也。
十月三十日记 昨下午来盐。 读后汉书儒林传之上。
十月二十九日记 周日,在家。读西游记四十八、四十九回。 读左传成公十八年,薨于路寝,第三册毕。
十月二十七日记 读后汉书之宦者列传。 其赞曰:”任失无小, 过用则违。况乃巷职, 远参天机。 舞文巧态,作惠作威。凶家害国, 夫岂异归“。 《尚书》,臣无作威作福。臣有作威作福,其害于尔家,凶于尔国。
十月二十六日记 读后汉书宦者列传。 “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贼无异”, 辜较, 聚敛剥削也。
十月二十五日 昨自义乌返盐。 于站检票上车, 竟走路十多分钟, 开我眼界矣。
十月二十四日记 六点起床,骑车至南坑村山脚下,想登山一览,无路可寻,遂作罢。
十月二十三日记 早饭。余要白粥一碗、油条二根。同伴煎包一份八只,鸡子一个、红豆粥一碗、煎饺二只。共计二十二元,惠而不费。
十月二十二日记 昨晚早睡,晨起精神大好。读粟裕文集。裕以一介士兵成长为一方统帅,其思维之缜密、目光之长远,于各种报告、电文中,亦可窥见一二。!
十月二十一日记 在义乌。昨夜对弈一局,反复至十一点多,方得了结,虽以数子取胜,心终不快。本占绝大优势,左下劫材判断有误,以致劫败,白大龙成活。而我有力劫材并不缺乏。于大局虽无碍,轻虑寡谋,足以自省也。夜不成眠,辗转至天亮。
十月二十日记 读后汉书列传六十五之循吏列传。今往浙江。
十月十九日记 昨回家,读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 朱可夫回忆录也曾读过。 相较而言: 罗比较直白,不回避矛盾,注重细节,读来可信。 朱则比较文饰,套话很多。 如基辅战后,瓦杜丁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指挥不力,斯大林非常生气,电话罗去指挥,他就处理得相当好。对瓦杜丁事必亲为,不顾重点的缺陷,一点没有回避。而朱可夫,则简单的说瓦杜丁负责勤奋,才华出众,与官方评价毫无二致。 关于白俄罗斯战役,两个主攻点的问题,朱可夫坚持说大本营早已决定,不存在军界中传说的罗再三坚持的情况, 而罗在回忆录中证实,确有此事。对于这点,我宁愿相信, 是朱可夫晚年记忆有错,而不是故意说谎。
十月十九日记 读后汉书之刘焉袁术列传。 汉末大乱, 强者为雄。 公路称帝淮南,刘焉刘表,恭王之后, 僭拟无礼。 袁绍举四州之地,南下攻许,若使如志, 篡汉自为, 可以想见。 何得独指曹公为奸臣也? 公云:”若无有孤, 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哉斯 言。
十月十七日记 读后汉书之列传六十四——袁绍刘表列传。 其赞曰:“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 鱼俪汉舳,云屯冀马。 窥图讯鼎,禋天类社。 既云天工,亦资人亮。矜强少成,坐谈奚望? 回皇冢嬖,身穨业丧”。 鱼俪汉舳,云屯冀马, 汉水之舳如鱼之俪, 冀北之马如云之屯, 言势之强也。 回皇, 彷徨,不定也。 回皇冢嬖,身穨业丧者, 言二人废长立少,致兄弟内争, 身死而业随之亡也。
十月十六日记 读后汉书袁绍传。 绍以四州之地, 地大兵众,不纳持重之言,以为战则必克,所谓骄兵必败也。既败之后,又不能省己责躬, 复杀田丰,一蹶不振, 其有以也。
十月十五日记 周日,在家,大扫除。读西游记之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回。行者道:“想是扳罾的渔人,等我问他去来”,扳罾,小时还曾见,今则无矣。岸边以机绳牵一大网,时放时起,有鱼虾经过,遂被网起捉获。当时情景犹在眼,而扳罾人何在?岁月如流,人去人长,风物不再,可为兴叹!
十月十四日记 读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之六十三。
十月十三日记 读後漢书董卓列傳之六十二。 蔚宗论曰:“董卓初以虓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埶,故得蹈藉彝倫,毀裂畿服。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則羣生不足以厭其快,然猶折意縉紳,遟疑陵奪,尚有盜竊之道焉。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崑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於焉而極。嗚呼,人之生也難矣!天地之不仁甚矣!” 尤记少时所读东坡之诗,“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十月十二日记 读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之六十一。 其赞曰:“黄妖冲发,嵩乃奋钺。 孰是振旅,不居不伐。儁捷陈颍,亦弭於越。言肃王命,并遘屯蹶”。 孰者,谁也, 是者,此也。 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犹言“振旅如此,谁能不居不伐? ”蹶者,踬也, 屯蹶,磨难坎坷也。
十月十一日记 读后汉书列传之六十——郑太孔融荀彧列传。 孔文举博学多通,当鼎革之际,不能淡泊自守,而恃才放旷,不知避忌,祸及童稚,乃自招之也。
十月十日日记 读后汉书窦武何进列传之五十九。
宿北战役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九日,军委电:“庆祝盐城大胜”, 又指示:“粟裕即日北返, 部署沭阳作战”。 十二日,粟至鲁南码头镇以西, 与陈毅会合。 部署如下: 华中九纵位于叶海子、五花顶地区,监视宿迁之敌;六师、华中十纵之六旅、七师十九旅置涟水, 以瞰淮阴之敌; 华中七纵三十一旅、十纵之十三、三十旅,处盐城, 以备东台之敌;鲁南十师、滨海警备旅,处峄县以东,防台峄枣之敌;一纵、八师集结郯城西南,二纵、七师据沭阳南北,执行机动; 一师由盐城北上转移涟水。 十三日,宿迁之敌以左右两路沿宿新、宿沭公路进犯。 十四日。整编第六十九师预备三旅一部北犯五花顶以南阵地;第六十旅,进至罗庄、傅家湖地区;第四十一旅进至邵店,以一部东犯叶海子;其师部偕第二六七团进抵人和圩。 整编第十一师第一一八旅犯我小牌坊、来龙庵阵地,师部进至曹家集。于是, 两路敌军呈扇形展开,其正面及纵深约二十五公里左右,呈冒进之势。 我以九纵主力坚守五花顶、叶海子、来龙庵等地;以八师、一纵一部、七师五旅围歼烽山、晓店子、 嶂山之预三旅;以一纵主力自晓店子、井儿头之间楔入,豁断两敌联系并断其归路;以二纵自东向西突击。 十五日。一纵包围晓店子之敌,并楔入井儿头、曹家集之间。 八师经彻夜激战,于次日拂晓占领烽山;七师五旅、九纵一部战据嶂山以北、以东阵地。 十六日。 敌预三旅、六十旅猛扑烽山,不克而退。一纵占高家洼、傅家湖一线,又插晓店子以南,进占三台山,断六十九师退路,并构成对十一师之阻击正面。 七师五旅等部抢占李庄、高庄等地,断四十一旅与其师部之联系。至此, 六十九师陷我重围。 十七日。 十一师之十一旅、十八旅向我蔡林、张林、高家洼一纵攻击,以图解围,激战终日,遭重大伤亡,未能得逞。 十八时,八师攻击晓店子,全歼预三旅。 是日,一纵、二纵、九纵等部逐点攻击被围之敌。 十八日。十一师再次全力北援,被我击退。 来援无望,李庄、罗庄之六十旅仓皇突围,被全歼。黄昏,二纵九纵总攻,突入人和圩,歼六十九师师部及二六七团,戴子奇自杀,师副饶少伟就擒。 十九日上午,苗庄之四十一旅南北突围,除三百余人逸出外,尽数覆没。 宿北战役遂告结束,总计歼敌两万一千余人。 军委电:“庆祝宿沭前线大胜,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又电:“歼敌二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
十月九日日记 读后汉书列传之五十八——郭符许列传。 许子将名知人,曹操微时,求之品评, 许鄙其人, 再三不对。 不得已, 乃曰:“子, 治世之奸雄, 乱世之英雄”。 操大悦而去。
十月八日日记 读后汉书列传党锢传之五十七
十月七日日记 读后汉书陈王列传之五十六。 其赞曰:“陈蕃芜室, 志清天纲。 人谋虽缉, 幽运未当。 言观殄瘁, 曷非云亡。 子师图难, 晦心倾节。 功全元丑,身残余孽。 时有隆夷, 事亦工拙”。
十月五日日记 昨晚饭大哥家, 读左传成公十五十六年、聊斋之狐谐篇。 “龙王下诏求直言,鄨也得言, 龟也得言”, 骂孙得言者, 饶有趣味。
十月四日日记 昨天沈阳下午三点火车, 上午九点到盐,前后历时二十多小时。又前一晚失枕, 脖颈疼痛之极。 读后汉书之皇甫规张奂段颎列传。
十月四日日记 早上在一家粥铺早饭,墙以报纸张贴,以草帘悬挂遮挡杂物间和楼梯,虽不奢华,自有风格。小吃食店贵在温馨卫生,方能宾至如归也。九点五十二分到沈阳火车,车上记。
十月三日日记 行程甚紧,整日几无停脚。先至市北,继而阜蒙,然后高德,又到翔宇、丹阳,于是天已全黑矣。
十月二日日记 中午,三人十二元自助快餐,加上酒水,才不到五十,有鱼有肉,量足且惠,他处何能比也!
十月一日日记 在辽宁阜新,游矿山公园,气势恢宏,煤城果不虚传。
九月三十日记 井冈山时期,部队流传一付联语:“红军中官兵夫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九月二十九日记 中秋节, 在盐。 读《粟裕军事文集》之《黄桥战役总结》。粟总起自行伍,成长至一方统帅,战功卓著,其有以也。 观此总结,高屋建瓴,论述严整,直面缺点,善鼓士气,用能胜出不穷,将兵百万,共和国将帅中罕有出其右者。
九月二十八日记 读后汉书李固杜乔列传之五十三。 “时颍川荀爽、贾彪,虽俱知名而不相能, 燮并交二人,情无适莫,世称其平正”。 情无适莫,语出论语,“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者,主也,莫者,冥也。 无适无莫, 无自专无盲从也。 此处适莫,当是厚薄之义, 燮与二人为友,取长弃短,无所偏向,皆得其心,是谓平正。
九月二十七日记 读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之五十二。 其赞曰:“二李师淑, 陈君友皓。韩韶就吏,赢寇怀道。 太丘奥广,模我彝伦。曾是渊轨,薄夫以淳。 庆基既启, 有蔚颍滨。 二方承则,八慈继尘", 二李, 李固、李膺也。 荀淑高行博学,比师宗之; 韩韶为赢长, 太山乱民以其贤,相戒不入其境。太丘,即陈寔, 尝为太丘长。 钟皓年长,而与为友;二方, 寔子元方、季方也;八慈谓荀淑子俭、绲、靖、焘、汪、爽、肃、专。 ”曾是“,曾者,乃也,是者,此也。 曾是渊轨,犹言乃此渊轨。 ”曾是以为孝乎“、”尔何曾比予于是“、”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九月二十六日记 读后汉书之荀淑传。
九月二十五日记 刚刚多多所买粟裕文集和战争回忆录收到, 厚厚两大本,且是全新, 才不到三十。 数年来搜遍平台,从无新版,二手又太贵,难以下手。 虽是翻印,有盗版之嫌。 然利于读者,功莫大焉。
九月二十四日记 读左传。成公十二年,夏五月,晋楚盟于宋西门之外,其辞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
九月二十三日记 读后汉书列传之蔡邕传。
首页
1
2
下一页